小維:我用這樣的方式進化成人 —— 在探尋非遺中與時間做朋友
版權聲明
無需授權即可轉載,甚至無需保留以上版權聲明;
轉載時請務必註明作者。
今天 「新生大學」(xinshengdaxue)發布的文章是:
《「五一」宅在家的你,知道他們出去的原因么? | 為什麼我們總喜歡出去玩 (2)》
識別下圖二維碼轉至該篇文章:
以下是《共同成長社區》第 35 次分享,分享者是小維。
個人簡介:
小維,80 後,參與創投 GreatSeed 鼎坤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工作、旅居海外,在不同行業做著銷售和人力資源。北京大學 BiMBA 及比利時魯汶根特管理學院 MBA 。2009 年取得國際人力資源認證機構 HRCI 認證的 「全球人力資源管理師 GPHR」 資質及講師資格, 是當時全球最年輕的 GPHR 證書持有者。因極度懼怕在碌碌無為中突然死去,一直嘗試做一些 「對這個世界有意義的事」 和儘可能花多一點的時間 「陪伴自己愛的人」。 在恐懼中追問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將去向何處?」 竟讓她一腳踏進了 「土的掉渣」 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去……
《共同成長社區》的分享,並不是 「私密」 的,我們不在乎分享內容是否流出去,事實上,我們會主動拿出絕大多數的內容分享至社區之外 —— 因為所有的分享,最終傳播得越廣越有價值。
若要進一步了解《共同成長社區》,請在後台點擊 「收費社群」 的子按鈕 「共同成長」 ……【請注意:共同成長社區已停止接受直接加入,請參閱這篇文章。】
今天的分享對很多朋友來說可能相對比較陌生,但時間寶貴,我盡量在最短的時間裡跟大家介紹一個知識點 —— 非遺,並分享一個我近年來最強烈的感受 —— 如何在非遺中尋找進化成人的感覺。首先簡單地自我介紹,我大學畢業就開始做銷售,25 到 32 歲之間的那一輩子可以說是超級幸運,賣過各種東西,有機會出國,讀了 MBA,繼續做銷售、人力資源,讓自己擁有了一些原始資本的積累和專業領域所謂的閃光 title,但那一輩子過去,突然好像就丟了自己。2014 年我無意中接觸到非遺,也在差不多同一時間讀到了《把時間當作朋友》(這就是意外的驚喜吧),於是我帶著這份驚喜踏上了發現和開啟自我無限可能的道路。感謝笑來老師和大家提供的這次分享的機會,感謝王秒同學的協助,讓我與大家發生連接。
一、從終日忙碌到迷失自我,我為何掉進了非遺的海洋?
說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 「非遺」),很多人的第一個反應是:非遺是那些土的、老的、舊的、在博物館才能看到的東西吧,跟我有什麼關係?記得在微博上看過一篇跨界音樂人王勇和非遺古箏音樂的故事,王勇戲詡 「我還沒死呢,怎麼就非遺了?」 雖是調侃,但其實對非遺不了解或誤解的人也不在少數。
那什麼是非遺呢?大家熟知的,如司母戊大方鼎、長城,這些有形的歷史文物、歷史建築等被稱為 「物質文化遺產」。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無形的,是與物質文化遺產相對而言的。比方說,我們很多人愛喝普洱茶,聽過京劇,也許還收藏蘇綉作品,但普洱茶怎麼製作,京劇如何唱念坐打、蘇綉怎麼破線走針,我們知道多少呢?這些以人為核心代代相傳的技藝、經驗、以及蘊含其中的精神,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分為 10 大類,因為時間關係,今天主要集中在傳統技藝方面。大家想要具體了解非遺官方定義或某個類別,網上的介紹可以滿足基本需求。
凡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都被納入非遺範疇。可是非遺跟我有什麼關係呢?這就要從我的 「恐懼」 說起。在 25 歲到 32 歲之間的那 「一輩子」,因為一直有一種 「害怕在碌碌無為中突然死去」 的恐懼,於是快馬加鞭,又因為在不斷積累過程中遇到的 「意外的好運」,取得了一些個人意義上的小成就。然而,內心的恐懼非但沒有減輕或消失,還招來了困惑 —— 我從哪裡來,我自己的這些觀念體系是從怎麼來的?那種感覺就好像是一對曾經共進退的連體嬰兒,從某刻開始,再無法向同一個方向邁進,反而不停的相互質問 「你是誰?要帶我到哪裡去?」 時間就在發問、辯論和沮喪中溜走了…… 被這樣的感覺籠罩了大半年,我當時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痛苦糾結的人了…… 直到 2014 年的清明節。
在清明,很多人都會祭拜逝去的親人和祖先。這也是我從小到大的 routine,但我好像從來沒有問過自己:為什麼要祭祖?我從哪裡來?我爺爺的爺爺曾生活在哪裡?靠什麼生活?今天的我的思維方式和他們有什麼聯繫嗎?這些問題,對大多數人而言,熟悉又陌生,相關又無關,如同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因為覺得理所當然,往往淺嘗輒止。但在那個清明節,我萌發了無法抑制的想要探尋自己的念頭,開始在家裡翻箱倒櫃、網上搜索。在幾天幾夜不休不眠的探尋自己與祖輩關係的過程中,卻發現了承載著我們祖祖輩輩的血緣基因和生活印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了解非遺的過程,就彷彿打開了一扇陽關明媚的大門,門裡面道路無數,我選擇了那一條記錄著我的祖輩和我成長的道路,我聽著看著那個曾經的 「自己」,探尋著自己每一個念頭髮育的過程,瞬間有了尋找自己方向的勇氣。
那我就分享一些我探尋的非遺吧:
大家猜猜看這些背帶上的刺繡是用什麼材料做的?這是用馬尾和絲線纏繞在一起繡的。它來自貴州三都水族自治縣,是水族婦女世代傳承的一種特殊刺繡技藝,因工藝獨特,年代久遠,被譽為 「刺繡藝術的活化石」。這些背帶是水族婦女養兒育女的必備之物,製作工藝極其複雜精細,綉一條至少要半年時間。可惜的是,很多老背帶的圖案現在已經沒有人會做了。
在黔東南的苗族,生了女兒,父母從她出生就開始考慮為她準備一套精緻的銀嫁妝。那裡的銀匠,在敲敲打打中為無數女子製作出美輪美奐的銀飾。我曾很幸運地見識過苗族銀飾國家級傳承人楊光賓老師為女兒做的傳統嫁妝,這套嫁衣從父親有想法到籌備、設計,用了近兩年的時間,又花費一年多的時間親手製作完成。這份濃濃的父愛和祝福都鎖在了嫁衣里,將一直陪伴著女兒。
這是苗族刺繡極常見的人騎龍和騎水牯紋樣。龍在苗族既代表權威也代表喜慶吉祥,苗族無文字記載文化,就是靠口耳相傳和繪製各種圖案來傳承自己的文化。我個人很喜歡苗綉,因為它的刺繡造型都很大膽奇異,充滿了想像。
大家看到這些圖片是不是也覺得美極了?在當時物質極度貧乏的年代,我們老祖宗的審美能力就已經棒到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了!這再次印證了笑來老師 「金錢對於審美來說是後相關的」 的論斷,即金錢本身對於開啟審美意識、提高審美能力沒什麼作用。有人說,未來審美能力是第一競爭力,審美意識會觸及且影響一個人價值觀的方方面面。羅胖也曾說:審美是一個人能力的基本面,甚至比知識更加基本。越是到未來我們就越是能靠審美能力掙錢,而越是有錢的,審美能力就越是能讓你把錢花得更好,把日子過得更值。如果我們有能力將文藝復興三傑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的畫作買回家培養孩子和自己的審美,又有什麼理由不創造機會讓自己和孩子去接觸、體驗同樣精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呢?孩子們參觀博物館,做剪紙、泥塑手工,在旅行中體驗當地風俗等等…… 都是不需要花很多錢就能做到,卻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他/她對本土和多元文化的了解和認知的事情。想像這樣一個場景,當他們長大了到世界上那些頂級博物館去,站在某個中國的展品前,自信而淡定地說:「這個作品是我老祖爺爺輩做的,我的 hometown 就在那裡。」 這可不是炫耀,因為他們緊接著就能噼里啪啦的講出個中故事,這是怎樣的一種由自我認知帶來的自豪感啊。
大家知道嗎?春節、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中秋節、七夕節、農曆 24 節氣都是非遺。這些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節日和節氣,有多少父母能給孩子講述其中有趣的故事和來歷?中國人以 「家」 為核心,這些日子是中國人表達情感,體會莊重美好的 「儀式感」 的重要時刻。了解和認識非遺,把最美好的情感心口相傳,在後代心中種下真善美的種子,或許也是為他們提供了一條找尋自我的通道。
這是去年 「絲路紙道」 考察古法造紙活動的圖片。在雲南騰衝高黎貢手工紙博物館,做手工紙植物染色實驗的設計師李玉嬌談到她為何痴迷手工造紙時說:「我想用這種方式記錄整個植物的生命和它的情感。如一片落葉,它的生命一點一滴地回歸到自然,回歸到自己最原處的一個地方…… 我在這裡面能夠找到我自己。」 天哪,原來我真的並不孤獨!
以上簡單跟大家介紹了什麼是非遺以及我是怎樣踏上探尋非遺之路的,非遺為我打開了一扇尋找和認知自我的大門。但其意義絕不僅僅在此,探尋非遺的過程,更讓我不斷感受著進化成人的驚喜(Serendipity)。
二、進化成人
每一個人都是真正意義上的 「人」 嗎?我知道這樣問可能會激起很多人反感的咒罵!「你才不是人!」 別誤會我,我指的是真正意義上的 「匠人」。
上小學的時候,我參加過國畫、書法、寫作、電子琴、武術等業餘愛好班,但今天,我除了能夠用毛筆畫幾根竹節、能夠單手彈奏一曲 「小草」 和展示幾個南拳的開場動作外,絕不好意思承認 「我是真的學過的」。後悔嗎?當然!除了惋惜少了一樣愛好外,更為當時的自己尚未成 「人」 的想法和行為而羞愧。武術是我當時堅持最長(2 個學期)的一個課程。第一天在課堂上壓腿的的時候,雖然自己還不能用手碰到腳尖,但發現有不少同學的手離腳尖的距離更遠。練劍時,要扎馬步, 我不是堅持最久的,但大部分的同學都在我之前倒下或站起來。我發現每個新動作都比別人做的好一些…… 對於一個真正的人而言,這個發現必定會被加以利用。但對於當時的我,回家練習壓腿、蹲馬步、舉劍和倒立的時候,那些稍微比別人領先一點點的鏡頭就被我小小的腦袋反覆放大,以至於得出這樣的結論:「少練一會兒也沒關係,我已經比其他人做得好了」…… 結果?結果就是在第一學期結束的時候,我的手能摸到腳尖,而大部分的同學已經能夠劈叉了,我也進入到馬步小將里最先倒下或站立起來的那一批。到第二學期開始學習南拳的時候,由於基礎不紮實,很多動作都做不到位,看著以前還不如我的小朋友身輕如燕,上下翻滾,我漸漸失去了對武術的興趣,還為自己找了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我不喜歡武術…… 現在明白了,往往並不是喜歡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更喜歡。笑來老師在《把時間當作朋友》中說道:「只要一件事兒你能做好,並且做到比誰都好,或者至少比大多數人好,你沒辦法對那件事情沒興趣。」 現實情況就是這樣,速成沒有可能,有些事沒辦法一蹴而就。要做好,就得花時間並堅持下去。所以我承認,當時的我真的還未成 「人」。
李宗盛有一個製作手工吉他的短片,他在片中述說:「人不能孤獨的活著,之所以有作品,是為了溝通。」透過作品去告訴大家心裡的想法,眼中看世界的樣子,所在意的所珍惜的。所以,作品就是自己。所有精工做的物件,最珍貴、不能代替的就只有一個字 —— 「人」。人有情懷、有信念、有態度,所以沒有理所當然,就是要在各種變數可能之中,仍然做得最好。我知道手藝人往往意味著固執、緩慢、少量、勞作,但是這些背後所隱含的是專註、技藝、對完美的追求,所以我們寧願這樣,也必須這樣,一直這樣。為什麼?我們要保留我們最珍貴的、最引以為傲的。專註做點東西,至少對的起光陰,歲月。其他的,就留給時間去說吧。
我相信,這段話觸動了我們每個人心底都有的 「工匠精神」,或者說 「匠人情結」。這,就是我今天想要表達的進化成 「人」 的感覺。從小時候不懂積累的力量,到上一個 7 年那輩子開始實踐積累。今天,我固執的認為,不管做什麼職業,我們都應該努力成為匠人。在探尋非遺的過程中,每接觸一個技藝,一個手藝人,都讓我不斷感受著去除浮躁、接納自己、開啟心智這種進化成人的驚喜(Serendipity)。稱得上匠人的,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擁有 「工匠精神」。
雲南建水紫陶的傳承人田靜說:「對手工從愛好到敬畏,是因為每一道工序都有不可改變的一些核心技藝,還要盡量把先輩曾達到的最高境界的工藝呈現出來。因為這個工藝不代表某個人,而是代表一段歷史。」 在她的工作室有 「止語」 和 「定位」 兩個牌子。「止語就是要關照自己的內心,做手藝,心隨器皿走,不要講閑話。定位,就是每天都有一個起一個落,做好一個活計後,就把自己放回原來的位置。」
貴州苗族錫綉傳承人龍女三九說:「我每天早上醒來就想做兩件事:唱歌和刺繡。」 三十多年來,她從未間斷過刺繡,雖然不能光靠這門手藝維持生計,但她就是放不下,無他,熱愛而已。
雲南烏銅走銀的傳承人金永才收徒嚴格,逢人必談 「三品人生」:人品,作品和精品。也就是人品要好,要有自己的作品,更要努力出精品。
福建建陽建盞的 80 後手藝人王東凱感嘆 「手工是對時間最大的尊重…… 我們做的時候可能自己感覺不到,但當品茶人拿(盞)在手上,他能夠發現裡面有時間的痕迹,那感覺是不一樣的。」
李笑來老師在《把時間當作朋友》里有一句話:所謂耐心,就是甘於把時間投入到簡單、枯燥,但是最終會意義非凡的重複當中去。正如著名的 「一萬小時定律」,美國作家格拉德韋爾在其暢銷書《異類》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一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必要條件。」 如果說笑來老師的書開啟和重塑了我們的心智,那麼傳統手工藝所蘊含的 「工匠精神」,正是通過智慧的實踐和人文的關懷,表達了對時間最大的尊重。
從非遺傳統技藝傳承人身上,我感受到的 「工匠精神」 是:對天地自然萬物的敬畏心,對手藝的恭敬心,專註、堅持、追求卓越、熱愛、數十年如一日,只為做好 「一件事」。用笑來老師的話就是:堅信積累的力量。我再加一點,做一個當代的匠人,還要堅信連接的力量。
三、連接的力量
當年選擇去讀 MBA,也跟很多人一樣,抱著去拿一個名校學歷的心態。直到我遇到 GreatSeed 和一起探尋非遺的這幫人,我才領悟到讀 MBA 真正的價值 —— 連接和碰撞。連接和碰撞是一種化學反應,它會在有相似想法但來自不同領域和背景的人之間產生,這種不同越大,化學反應就越強烈。
這樣的想法運用在非遺上,打破一切限制,幫助非遺跨國、跨界去碰撞和連接,創造出非遺新的價值和意義 (Forge meaning)。雖然此刻我們並不能完全預測這些價值和意義,但它們正在發生…….
非遺不是純藝術,做非遺也不是搞公益。我們把非遺想像成一個百年企業,這個企業會遇到什麼問題呢?
比如說缺乏人才:大部分非遺項目國家級傳承人年齡都在 55 歲以上,有些已經 70 高齡,過了做手藝最佳的年齡階段。可是,找合適的接班人非常困難。年輕人不願意學手藝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有兩點:
1. 學一門手藝一般至少需要三年時間練基本功,能耐得住寂寞的年輕人並不太多。
2. 有些項目無法只靠手藝維持自己生活,年輕人雖然喜愛,但面臨生存壓力,望而卻步。
76 歲高齡的惠山泥人國家級傳承人渝湘蓮老師現在依然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並毫不忌諱地說:「我很快要去那邊報到了,沒有時間了。我要多做些傳統的阿福、蠶貓,多捏些 「戲文」,不然以後的人都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惠山泥人。」 渝老師帶過不少徒弟,最後能堅持下來還在做的只有她 90 後的外孫。
比如產品或服務缺乏應用場景:很多非遺傳承人雖然擁有精湛嫻熟的手藝,但因其成長的年代,生活環境等多方面的局限性,作品雖然可能成為少數人的收藏品,但難以走進當代人的日常生活。例如,木版年畫和剪紙在舊時是家家戶戶都貼來慶祝節慶的方式,如今生活方式習俗的變化,它們的普遍性用途已經失去用武之地。
再有,缺乏開拓市場的能力:很多非遺項目在偏遠的山區,加上傳承人缺乏資金、能力及有效渠道,鮮為人知。對真正的手藝人而言,他們更希望把大部分時間用在潛心創作和培養繼承人上。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也沒有具體的答案,國家也在做各種嘗試。但我唯一確定的是我們必須去連接,必須去碰撞,把工匠精神帶進當代。找出非遺的新玩法。
那我就分享一些案例吧:
1. 跨國:
2015 年中國民協曾帶領 11 個國家級和省級非遺傳承人去美國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波士頓兒童博物館、聯合國總部等地展演傳統技藝。老師們每到一處就吸引一批喜歡多元文化和手工的愛好者,很多美國人也是第一次見到這些中國的傳統技藝,瞧大家玩得多開心啊!這個玩法只是建立了中國非遺技藝與美國民眾的一個小連接,但連接之後的可能性是無限的。舉一個例子,誰說美國的博物館就不可能在它的手工課中加入中國剪紙呢?
2. 跨界
如果大家有機會多了解某種非遺傳統工藝的原材料、工具、技藝特點,作品的圖案、形狀,以及背後的寓意,一定會不由自主地發出內心的感慨和讚歎 —— 這些世代相傳的手藝蘊含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精神氣韻。每一件精心製作的手工藝品都傳遞著創作者的生活態度和內心情感,也彰顯著他們的獨特個性。這些曾被時間和空間阻隔的智慧和美麗,正是激發中國原創力量的源泉,是文化產業領域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的一個重要支點。
跨界連接正在發生,當代與非遺正在嘗試並實現 「在他者中的自我存在」
1. 連接: 傳統工藝 + 互聯網
2015 年,一位年輕人網路眾籌,幫助年近八十的皮影戲老藝人進行皮影戲的全國巡演,眾籌成功。
2016 年春節前夕,由文化部認可,淘寶眾籌聯合 「故宮淘寶」 發起的非遺眾籌項目相繼上線。不到半天,高密剪紙、朱仙鎮木版年畫等就被粉絲一搶而空。
2. 連接:傳統工藝 + 現代設計 = 非遺創意衍生品
著名音樂家、「看見造物」 藝術總監朱哲琴說:中國的民藝也好,原創設計也好,已經到了一個該爆發的階段。以上是看見造物融入傳統元素的昆蟲圍巾和展示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的銀壺、茶盞作品。
3. 連接:國際品牌 + 非遺傳統工藝的結合
2015 年,植村秀藏羌織綉國家級傳承人楊華珍老師,推出了兩款羌綉限量版潔顏油,以藝術向中國傳統新年致敬。
4. 連接:傳統工藝 + 公益眾籌 + 紀錄片拍攝 + 考察 + 展覽 + 衍生品開發
2015 年 8 月,「古藝新生 —— 絲路紙道探尋之旅」 跨界碰撞,連接紙專家、設計師、藝術家、探求古法造紙的工藝之道、藝術之道和生活之道,連接手工紙在當代生活應用中的無限可能。
這次分享,其實也是為非遺與更多人建立連接而做的連接。互聯網正在把人類社會從無邊無沿的大眾變成各取所需的社群,大批中產階級正在把對奢侈品的興趣轉移到建立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上去,非遺為我們提供的中國元素、生活方式、中國歷史、民俗及各民族之間的歷史將與當代元素一道為中國智造輸入一種整體的審美……
而我,必須繼續積累,繼續連接,保持在未知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 —— 那就是繼續進化,成為更好的 「匠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