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對話藝術 提升閱讀實效

語文學習中的「對話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在平等地位上產生的一種以「文本語言為中介」而展開的認識、情感、精神領域的多向互動,最終促使學生產生個性化的感悟,促進言語和精神的同構共生的過程。

 一、尊重:對話的前提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需要營造和諧的對話氛圍,在這個場景中,學生的身心完全處於一种放松的狀態,沒有拘束,沒有顧忌。這是一種思想的開放和自由,而不是紀律的鬆懈。在閱讀教學中,存在著多重對話關係,但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個體,教師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的語文課本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讀本。

  2、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既然每個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個性氣質都不一樣,就應尊重學生對閱讀內容作出有個性的反應。從知的角度看,教師和學生只是知識的先知者與後知者的關係,並不存在尊卑關係。教師不應以知識的權威者自居,並對學生存有偏見和歧視,這樣會造成師生之間的對立。從情的角度講,學生與教師一樣,在人格上是獨立的,每一個學生都有著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和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都需要教師的理解和尊重。在對文本的解讀上,師生是平等的。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出自己的疑問,發表自己的見解。要給足時間,使學生有比較充裕的時間讀、思、畫、批。自讀之後有個人的感受、體驗和見解,能提出比較有價值的問題。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愛每一位學生,尤其要關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人」,都是「上帝」賜予我們的一件藝術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則,也是「愛」的主要表現之一。現在,在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實行開放式閱讀的課堂里,必須率先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自主意識和主人翁姿態,只有師生之間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平等,讓每個孩子都具有獨立人格,才會產生對話意識和對話能力。

  4、體現學生的民主平等。對話在這裡不僅僅是指師生雙方狹隘的語言交談,而且是指師生雙方各自向對方的精神敞開和彼此接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精神平等與溝通。學生與教師一樣,在人格上是獨立的,每一個學生都有著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和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都需要教師的理解和尊重。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真正地具有人性,除了可以成為對話的前提之外,它自身就具有極大的教育價值。教師永遠不要指望一指出孩子的缺點和不足,他就會馬上改正和解決問題,要尊重學生改善自己的心愿,這也是一種平等。每個人都有可能行動跟不上願望,學生也一樣,在他想做和能做之間恰恰需要我們用耐心、理解、鼓勵、支持,甚至寬容為他們架起一座橋。無論學生處於何種境地,教師都要對他們懷有信心和耐心。

  二、文本:對話的基礎

  1、文本,閱讀教學對話的話題。「文本」,廣義上講就是有文章的本子,多指書本或課本;狹義上講,是指文稿,主要是指作品,是作者思想情感表達的物化,是讀者閱讀的對象,是一種物化的客體,不等於作品中塑造的形象。對課文內容理解,對表達的思想情感領悟,對表現手法技巧的鑒賞,師生閱讀體驗的介入等等都離不開文本;編者解讀文本而設計的提示與練習是指示師生解讀文本的一條路徑;教師解讀文本,走進作者的心靈,引導學生解讀文本,領悟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構建自我的精神大廈,這些都圍繞文本來開展的。因此,文本是閱讀教學對話的中心話題。

  2、對話的方式。

  (1)師本對話。在課前,教師要先和文本對話。只有把文本把握好了,才能取得和學生對話的資格,才能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才與和學生平等對話。

  (2)生本對話。只有讓學生與文本直接對話,學生才會有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學生只有熟讀文本,領悟某些東西了,才能和教師、同學進行平等對話。因此,教師應給足學生與文本直接對話的時間,讓其認真讀課文。首先,認真閱讀,學生就能正確地解讀文本,真切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避免「誤讀」。第二,通過認真閱讀,激活與調集各種相關的知識與經驗,使學生產生了積極深刻的情感體驗。第三,當不同的學生在深入閱讀,以原有的認知結構對文本視界同化或順應時,就會對文本產生多元的解讀,不僅重建了文本意義,還重建了原認知結構。這樣一個「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感悟、體驗、創造的過程,就是學生個體潛心會文的過程,而這也正是閱讀教學對話成功的基礎。

  (3)師生對話。師生間的教學對話要建立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要鼓勵學生在讀通全文、理解作者思路和文本價值取向的前提下,發表自己的見解。要求學生學會有根據的說話,有條理的發散。

  三、互動:對話的途徑

  1、學會傾聽。傾聽學生等於尊重他、欣賞他,給他信心和勇氣,同時也讓學生懂得尊重和欣賞其他人。在學生閱讀感悟的過程中,教師如果以欣賞的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每一位學生的表達,以極大的熱忱和耐心去感受其內涵,以最大的寬容和信賴去對待可能出現的問題,就能敏銳地發現學生理解上的偏差;就能準確地判斷學生理解到什麼程度;就能決定自己需要作哪些補充等等。

  2、溝通與合作。溝通與合作是對話教學的生態條件。在教和學雙方的溝通與合作中,對話的精神才得以體現。有溝通和合作,必然會有互動與交往。互動與交往絕不只是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在對話教學中的存在狀態,而且是對話教學的基本手段。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在互動過程中還實現著多種視界的對話、溝通、匯聚、融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認識偏見得以糾正,併產生新的視界,讓真理的探求不斷增加新的可能性。對話本身具有一種自我生長的內在機制,它指向更深邃、更新穎、更富有啟發性的對話。對話的實質是交流。所以講授和分析未必就不是對話,淺顯的問答也未必就是實質性的對話。

  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夥伴,而且是「使用學習中的首席」,因此,要在學中進行指導、引導、輔導、誘導。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的「導」,要從學生「學」的實際出發,以學定教,因勢利導,不是老師主觀地牽著學生走;教師的「導」,要在師生共同學習、交流對話中「導」,有情感交流,有思維碰撞,不是冷冰冰的「我教你學」;教師的「導」,要落實到使學生學會學習,逐漸生成,逐漸建構,在動態的學習過程中建構知識、能力、方法、習慣。因此,成功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在進行情感和思維上的對話,這對話的發生和存在都依賴於情感合作的持續發展。

  3、互動與交往。有溝通和合作,必然會有互動與交往。互動與交往絕不只是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在對話教學中的存在狀態,而且是對話教學的基本手段。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在互動過程中還實現著多種視角的對話、溝通、匯聚、融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認識偏見得以糾正,併產生新的視界,讓真理的探求不斷增加新的可能性。對話本身具有一種自我生長的內在機制,它指向更深邃、更新穎、更富有啟發性的對話。

  四、機智:對話的關鍵

  學生與文本作者之間一般來說存在一種思想情感上的落差,這種落差就是感知上的一種張力。當學生感覺不到落差的存在或感覺到落差太大的時候,對話就不可能順利進行,這就需要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在自己獨立鑽研的基礎上,為學生與作者的對話鋪路架橋,或引路導航,或在傾聽學生的閱讀感受中,提示學生糾正感受錯差與觀看所忽略的「亮麗風景」。因此,教師不僅要創設一種對話氛圍,使學生親近作品,產生與作者對話的慾望,還要在學生閱讀文本中隨時提供幫助。而這種幫助的關鍵則在於相機誘導,在於教師的教學機智。

對話教學主張教師和學生具有對話心態,堅持對話原則,變教師傳授知識、學生接受知識為師生、生生互動交流,在對話與合作中學習。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學得知識的機制是理解—記憶或記憶—理解;在對話教學中學生學得知識的機制是在對話中生成。兩種學習的過程是不同的,學習者的感覺是不同的,學習成果也是不同的。通過對話教學,學生不僅獲得了活的知識,重要的是獲得了對話理性,並在啟發式的、探索式的對話中獲得了主體性的發展。既然是對話教學,言語對話的形式是最基本的教學形式。但這並不是判斷對話教學的唯一標準,甚至也不是第一標準。判斷一種教學是不是對話教學,關鍵取決於教育者的教育意向與教育過程互動的實質。真正的對話教學中的對話,發生在對話雙方自由的探究中或自發的討論中,發生在對話雙方精神上真正的相互回應與相互碰撞中,發生在雙方認知視界的真正融合中。相對於傳統的教學,對話教學是師生交往的、互動的、合作的教學,充滿著無窮的可能性,洋溢著生命的色彩,富有活力和魅力。(書山為徑)


推薦閱讀:

虞美人聽雨閱讀答案
元曲《一枝花·詠喜雨》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徐志摩散文》札記
(精)文言文閱讀滿分專訓-120個常見文言實詞解析(111-120)
《李白主要作品》閱讀及注釋 >> 清平調 其一

TAG:閱讀 | 藝術 | 對話 | 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