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自己動手——做碑拓

自己動手——做碑拓

拓碑用品:

宣紙: 拓碑用紙可用凈皮、特凈、羅紋紙、龜紋紙等,所選紙要比所拓的碑上下左右稍大約二三厘米,要去除紙上疙瘩、草棍、沙粒等雜質,裁掉紙邊紅色印記,把紙清掃乾淨再使用。

宣紙:

白芨水:中藥白芨,使用前熬煮至像膠水一樣即可,不要太稀了。一次購買二三兩白芨可製成一二瓶大瓶可口可樂塑料瓶裝的白芨水。白芨水當天或前一天準備即可,切勿提早儲存,以免失去黏性。

中藥白芨:

刷子:棕刷,敲打宣紙,使文字凹入,字跡顯現用,毛質軟硬適中即可,以免勁力不足或損及宣紙;軟毛排刷兩把,上白芨水及壓平宣紙用;清潔刷一把,用於去除碑面塵埃污垢,毛質硬度務求不損傷碑面。

棕刷;

墨汁:拓碑用墨,以晚清、民國初年碎墨最佳,將碎墨放入小罐內,加適當涼水,用木棍攪成墨汁,寫字不洇即可用。松煙桐油合香料製成的墨,或現在精製書畫墨汁,也是傳拓碑帖佳品。用煙子合膠做墨汁,或用煙子合蛋清做墨汁,必須在墨汁中加薄荷精、樟腦精等香料少許,可去除拓片的腥臭味。

胡開文老墨塊:一枝春

墨汁:

拓包:兩個。用綢布包棉花,紮緊成蒜形,上端綢布結成手把、下端形成扁圓狀,即成拓包,其質應略硬且富彈性者為佳。一個沾墨汁,拓印用;另一個用於調節拓印拓包上墨汁的乾濕濃淡程度,均勻墨色。使用多次以後,布面玷污或穿洞,即需清潔或重製;否則拓本上會墨點斑斑。

拓包:

拓碑步驟:

悶紙:

悶紙也是拓碑刻的一個重要步驟。將所選紙,按刻石尺寸裁紙,四邊餘三厘米,把紙摺成二十乘二十方塊,或長方形,每摺相錯五毫米,以便揭開使用,然後將一張疊好的紙放入清水盆內,濕透後取出放在潔凈的濕布上,每一張濕紙,加上疊好的一張干紙,用濕布包好,雙手用力壓紙,待濕干均勻後取用。

上紙:

拓碑前必須先用水清潔碑面,將碑上苔痕土垢洗刷乾淨,以免玷污拓本,然後等碑面乾燥。如有油污泥封,可用小刀或清潔劑清除,但不可損壞文物。

(一)先在碑上刷一層白芨水,必須塗均勻,使拓紙牢牢沾在碑上而不會移位。

(二)上紙後用軟毛刷(油漆滾筒亦可)刷平,趕走空氣使紙與碑面密合,切忌出現褶皺。

(三)用鬃刷敲打,使拓紙嵌入字內,但不能用力過猛,以免拓紙破裂(可在拓紙上加墊一張乾淨白紙後敲打)。敲打時力量需均勻,不輕不重,拓紙全部均勻嵌入字口,字跡清晰顯現即可完成。

(四)在上墨之前,宣紙的乾濕程度必須適中,紙略呈泛白,方能上墨。過於乾燥,碑、紙間容易滲入空氣,造成浮動現象,字跡易位;太潮濕,墨易滲入字口之中,拓本字跡模糊不清,失去真實效果。上墨時左右手各執一拓包,(以右手拓為例)左手拓包沾墨汁,右手拓包均勻左手拓包的墨色,兩拓包相互捶打,使之墨色均勻,可先在預備紙上試打,看色澤是否均勻。第一次上墨時墨汁要干且淺,以後逐次加濃,上墨不宜太濃太潮。待拓紙七八成干時迅速用右手拓包上下來回漸次密集捶打,不可左右斜打或過分用力,也不可專打一處或亂打。先干淡輕打,層層打上,墨色逐漸加深,直至全碑皆上色完畢即可。

根據拓本要求不同,上墨方法也有不同,這就形成了各式拓本的品種。主要有擦墨拓、撲墨拓兩大類,還有蠟墨拓、鑲拓、響拓等。

  擦墨拓法:主要工具是細毛氈捲成的擦子。擦子要卷緊縫密,手抓合適為宜,將氈卷下端切齊烙平,把濕紙鋪在碑石上,用棕刷拂平並用力刷,使紙緊覆凹處,再用鬃制打刷有順序地砸一遍。如石刻堅固,紙上需墊毛氈,用木錘塗敲,使筆道細微處清晰,不可用木錘重擊。待紙干後,用筆在拓板上蘸墨,用擦子把墨汁揉勻,並往紙上擦墨,勿浸透紙背,使碑文黑白分明,擦墨三遍即成。

  撲墨拓法:撲拓用的撲子用白布或綢緞包棉花和油紙做成,內襯布兩層,一頭綁紮成蒜頭型,按所拓碑刻器物的需要,可捆紮成大、中、小三種撲子。把撲包噴水潮潤,用筆蘸墨汁刷在拓板上,用撲子揉勻,如用雙撲子,可先在下面撲子上蘸墨,然後兩撲子對拍把墨汁揉均,再往半干紙上撲墨,第一遍墨必須均勻,撲三四遍墨見黑而有光即可。

  蠟墨拓法:用松煙子和蠟調合,做成餅狀大墨團,將干紙貼在刻石上,用大蜡餅乾擦,又名為乾擦墨。在氣候嚴寒或洞窟潮濕地區,均可使用乾擦墨拓法。

  鑲拓法:用小撲子先拓大字邊緣,然後鑲補完整的方法。先把字邊拓好揭下,再全補上墨。摩崖大字題刻,多用此種拓法。

響拓法 拓善本碑帖,將透明薄紙平鋪在碑帖上,用筆雙鉤輪廓,然後用小撲子影拓。或在原碑帖上覆一層薄紙雙鉤填墨,也叫響拓

揭拓片:

揭拓片的最好時機是拓本八至九成干時,因為此時拓片較不易破損且易於取下,若尚潮濕即急於取下,易破裂。事先預備好報紙,平面放置,自然晾乾,若讓拓片曬太陽則拓片將出現凹凸不平及發硬的現象。


推薦閱讀:

我們也是做了父母之後,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洪承疇看了書生寫的話,覺得自己不會被喊漢奸了,康熙實力打他臉
艾美獎提名過的英美劇,求推薦的自己翻吧~
想念自己
女人40 以後如何經營好自己的生活

TAG:自己 | 動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