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印機成像系統結構與原理篇(三)顯影裝置之二
對於磁刷顯影器來說,顯影磁輥的主副磁極的排列要得當。磁刷顯影器中都用若干個永久磁鐵組成磁極。其中,體積最大、磁性最強、並且磁極朝向磁輥與感光鼓接近面的磁極叫主磁極,顯影磁刷主要是靠它形成的。其它磁極以一定的格局分別位於主磁極左右,叫副磁極。副磁極按異極性串聯,在主磁極兩側形成兩個排斥極,上排斥極和下排斥極。上排斥極用於減少噴粉現象;下排斥極則用於防止載體阻塞在顯影箱底部。副磁極的作用是帶動顯影劑跟隨磁輥轉動而翻滾摩擦,從而給磁刷不斷補充帶電的色粉。有的顯影輥在主磁極的一側或兩側加有補償磁極,以防止載體飛散和增加磁穗的寬度。 同時,為了有效地控制色粉和載體的飛揚,磁輥的轉動必須與顯影同步,即不顯影時磁輥不轉動。如果不顯影時,磁輥也在轉動,此時感光鼓上沒有靜電潛像來吸引色粉,就勢必造成色粉和載體的飛散,污染機器。 螺旋推進桿是與加粉器相連接的,它將加粉器送來的色粉均勻地分配到顯影倉內。槳葉組件則是將顯影劑均勻地攪拌使其混合均勻並增載入體和色粉之間的摩擦,以提高帶電量,使它們互相吸附,同時還有助於防止色粉結塊。磁穗高度調整刮片的作用是控制顯影劑在磁輥上穗立的高度,一般用塑料刮板製成,位於磁輥的里側。顯影倉上方的磁鐵吸附一層顯影劑形成密封,防止磁輥旋轉時色粉飛揚出顯影倉污染機內部件,而裝在顯影倉兩端與感光鼓兩端(圖像區以外)接觸的側密封則防止色粉從兩端漏出。顯影濃度檢測器的作用是檢測顯影劑中的色粉濃度,即載體和色粉的混合比,由控制電路來控制加粉器供粉輥的轉和停。 磁刷顯影裝置一般都帶有顯影偏壓,由偏壓發生電路提供,通常施加於磁輥的表面上,有的同時還施加於調整刮片上。偏壓的作用是防止感光鼓表面無圖像區域上的殘餘電荷吸附色粉在複印品上產生底灰,同時也起到了控制圖像密度的作用,以改善顯影的質量。注意:加有偏壓的地方應與其它零部件絕緣。 通常在顯影裝置上還裝有消電燈。其作用是對感光鼓上兩個圖像之間的區域消電(即像間消電)以及在縮小倍率複印時對感光鼓的邊緣無圖像域消電(即像邊緣消電),所以該消電燈又稱為像間/像邊緣消電燈。它通常由分成若干組的幾十個發光體(燈)構成。 當消電燈用於像間消電時,幾十個消電燈全部發光,直接對感光鼓曝光消電。其發光時間,從曝光燈對原稿掃描結束熄滅,到下次曝光燈對原稿掃描時止。當消電燈用於像邊緣消電時,只有其中的部分燈發光,這些燈在整個複印過程中都發光。哪些燈發光,取決於紙的尺寸和所採用的縮小倍率。控制電路根據檢測到的複印紙尺寸和複印縮小倍率,控制相應的燈發光。 2.MT微粒載體磁刷顯影法 MT微粒載體磁刷顯影法也是一種雙組分的磁刷顯影,所不同的是使用經過特殊處理的磁性粉末狀微粒載體來代替通常使用的鐵粉載體,其載體粒徑是一般鐵粉載體的1/5~1/10。MT方法具有載體使用壽命長,複印品線條清晰鮮明,色調層次豐富等優點。 MT顯影器的基本結構與旋轉式輥形磁刷顯影器基本相同,但磁輥的結構和顯影原理是有區別的。 通常的磁刷顯影機構,磁極是安裝在固定不動的內芯上,外加套筒以一定的速度旋轉,套筒的外表面與感光鼓有一定的距離,選用的鐵粉載體的顆粒較色粉粗大。但在MT磁刷顯影輥筒中,內芯等分地安裝著若干對磁極,並以每分鐘約3000轉的速度旋轉;其外套也以每分鐘30轉的速度與內芯同向旋轉。對於外套筒上某一點來講,由於內芯的轉速高,磁場的極性是在N、S極之間快速地交替變化,使外套表面上的載體顆粒不斷地翻滾,並迅速均勻地向四周散布。這樣,在磁輥表面形成了一層均勻性很好的載體顆粒和帶電量很大的色粉粒子所組成的顯影劑層。3.跳動顯影法 跳動顯影法是用於單組分顯影劑的顯影方法,故又稱為單組分顯影。絕緣型單組分顯影劑是由磁性材料、炭黑、樹脂 等組成。 跳動顯影裝置結構主要由顯影輥筒、金屬刮板、攪拌器、顯影劑檢測器、間隙輪和防飛散板等組成。顯影輥筒是由固定的磁鐵和在其外側轉動的不鏽鋼套筒組成的,作用是用來吸附磁性色粉,並在不斷旋轉中使色粉摩擦帶電。金屬刮板則與顯影輥筒表面靠近,利用刮板刃口與磁鐵產生的集束磁場,把色粉集中在這裡摩擦帶電,在顯影輥上形成顯影層。攪拌器的作用是使送到顯影輥筒上的色粉攪拌均勻,不致於在顯影輥筒上的色粉產生一頭多而另一頭少的現象。顯影劑檢測器則是檢測顯影器中是否有顯影劑。間隙輪是用來固定顯影輥筒與感光鼓表面之間的距離的。防飛散板是用來防止色粉粉塵飛散污染機器。 顯影輥筒旋轉時,由於筒內磁鐵的作用,在輥筒上吸附的磁性色粉也一起轉動,並形成一層粉膜。當經過刮板處時,由於顯影輥內磁鐵的作用,在刮板的刃口處便產生了相應磁極形成的集束磁場,由於集束磁場很強的磁場力的作用,迫使一部分磁性色粉在這裡停留下來,與仍然旋轉著的磁輥套筒表面強烈摩擦使顯影劑帶上與充電極性相反的電荷,並由刮板限位,在磁輥套筒表面形成100微 米厚的顯影劑粉層。顯影輥筒距感光鼓表面有300微米,但顯影劑色粉膜層厚度只有100微米,為了保證感光鼓上靜電潛像的正常顯影,因此需要提供一種使顯影色粉在其空間得以跳躍轉移的條件,這種條件的實現就是在顯影輥上施加交流偏置電壓。其頻率為400~1000赫,電壓一般為1000—1300伏,正負比值約為1.88:1,顯影劑粒子在交變電壓的作用下,在感光鼓表面和顯影輥筒表面之間的空間不停地來回跳動,使顯影粒子吸附在感光鼓表面有電荷的地方而實現顯影。 當偏壓為負壓時,由於顯影劑粒子摩擦所帶電荷也是負性,磁輥上的顯影劑被排斥推向感光鼓表面,被靜電潛像所吸引。當偏壓為正壓時,顯影磁輥處於正性,感光鼓表面多餘的顯影劑粒子(非圖像區和圖像區過量部分)被吸回,但圖像區存在著一定的正電荷,這些被靜電潛像的正電荷所吸附的負性顯影劑粒子是不會被吸回到顯影輥上的。這樣經過每秒400次或1000次的往返跳動,使感光鼓表面的顯影電場逐漸減弱,靜電潛像變成了可見的顯影粒子像,從而完成了單組分跳動顯影的全過程。 |
推薦閱讀:
※十二神組合成像
※電腦成像技術在影視業的10次濫用
※一字佛頂輪王經成像法品第六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結構性磁共振成像(sMRI)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物體一點發出的所有方向的光經過凸透鏡後都會匯聚到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