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 (9)

申二、於無生法得清凈忍(分五科) 酉一、標

住此住中,於無生法證得菩薩第一最勝極清凈忍。

這是第八地,現在這一段文說十地菩薩,但不是從初地開始的,從勝解行住開始的,所以這個第八地菩薩是第九住,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這一科裡面,現在是第二科「於無生法得清凈忍」,前面第一科是「第一義智成滿得入」,這個第一科已經學習完了,現在是第二科「於無生法得清凈忍」,這一科里分五科,第一科是「標」。

「住此住中」,這位第八地不動地,第八不動地菩薩,他的這個清凈心安住在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裡面。「於無生法證得菩薩第一最勝極清凈忍」,他對於這個「無生法」,就是真如理,真如裡面無生無滅,沒有法生也沒有法滅。在這裡面「證得菩薩第一最勝極清凈忍」,這個「證得」就是如實地了知。我們依靠名句文,依據語言文字去明白佛法,這不是真實的了知。現在是說他成就無分別的智慧了,他證悟真如理,那叫做「證得」,那叫如實了知。這個如實了知,在初歡喜地,初極喜住的時候就如實了知了,但是現在是第八不動地菩薩,在如實了知真如理這件事,他是最殊勝的,超過前七位菩薩,所以最勝的,最殊勝的極清凈忍。

這句話是「標」,這一段文究竟講什麼呢?就是講這件事,講這個「於無生法證得菩薩第一最勝極清凈忍」,就講這件事,把它先標出來。下面第二科是「征」。

酉二、征

此復云何?

這件事內容是怎麼回事情呢?這是「征」,下面第三科再加以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明方便」。

酉三、釋(分二科) 戌一、明方便

謂諸菩薩由四尋思,於一切法正尋思已,若時獲得四如實智,如實了知一切諸法,爾時一切邪分別執皆悉遠離。

這是說「方便」,這個方便就是方法,你根據這個方便,你就可以成就了。或者這個方法當個行動講,你根據這個方法採取這樣的行動,你就會有這樣的成就,就會成就「於無生法證得菩薩第一最勝極清凈忍」,是這個意思。這個「方便」是這個科的題目。

「謂諸菩薩由四尋思」,就是很多的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們都是由這一條路走過來的,沒有第二條路(啊!這裡面有意思)。「謂諸菩薩由四尋思」,那就是在勝解行住的時候,初開始發無上菩提心,也經過一個時期的學習佛法,有這麼一個準備的時期,知道怎麼樣走這條路,然後你開始這樣做。怎麼做呢?就是學習這個四尋思。這個四尋思在〈真實義品〉講過,就是名、義、自性、差別,就這四種。這四種實在來說就是個所緣境,你由聞思修的智慧去觀察這個名、義、自性、差別,觀察名、義、自性、差別都是內心的分別安立的,由內心的分別安立的。我們眼睛看著這個地方有一個房子,那麼若按佛法的理論來說,這是內心的分別,離開了我的分別沒有這件事。這個有,不否認這件事是有,但是不是真實的,假有實無。這個名、義、自性、差別完全都是這麼回事!

這個初開始你一定要學習奢摩他,你在奢摩他裡面作如是觀,這個次第是這樣。為什麼要在奢摩他裡面作如是觀呢?這個奢摩他就是止,也就是定,它能加強你心的力量。這個力量強大了的時候,你作如是觀就能夠悟入,這個力量強能悟入。若是我們沒有奢摩他,用散亂心去觀察名、義、自性、差別都是內心的分別,不是真實的,你心裏面也很難肯定,很難,不容易明白。若是有奢摩他的幫助,就容易肯定是這樣子。

我說一件事,譬如說是在學校裡面學習做醫生,做醫生,可能有書本、有課本,還有老師在講解。講解,如果你不用心,這件事不行。你要常常用心,用心來學習,畢業了以後,可能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實習,跟一個大醫生旁邊作醫生,過了一個時期你就可以做醫生了。這個病人來了,你檢查就知道是什麼病,然後用什麼葯來治療。這個境界一出現呢,你就能用你所學習的知識去觀察,然後就知道怎麼樣治療。我們佛教徒修行這件事亦復如是,你一定學習什麼叫做四尋思,一定學習,學習好了的時候,要在奢摩他裡面思惟觀察。思惟觀察熟了的時候,這件事你熟了,「啊!名、義、自性、差別都是我內心的分別,離開了我內心的分別,沒有那件事。那件事離開了我的內心的分別,它本身是沒有體性的」。在文字上你的學習有多少信心,但是不是肯定的。經過長時期地在奢摩他裡面作如是觀,就肯定了,「是的!我心若不分別,世界上沒有事。」你若是內心裏面得到這樣的認識的時候,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這些境界,你心裏面沒有事,你就知道這都是我心的分別,那件事本身是沒有事的,你這樣心就不動。如果是我學習了,我能考第一名,但是你沒有修四尋思,你沒有在奢摩他裡面作如是觀,不行,別人若讚歎你,你就歡喜;別人毀辱你,你就忿怒,沒有作用,你不能發生作用。

「由四尋思,於一切法正尋思已」,在這一切法,這一切的因緣生法上。「正尋思已」,這個「正」就是隨順佛陀的法語,隨順經論上佛菩薩的法語,叫做「正」。然後內心裏面這樣思惟觀察,叫「正尋思已」。這個「已」,就是這件事做圓滿了。那這要看個人努力的程度,和你根性的利鈍,到那個時候圓滿了。圓滿了以後怎麼樣呢?「若時獲得四如實智」,這個時候就成就了四種真實的智慧,還是這個名、義、自性、差別,還這四種,但是這個時候不叫尋思了,叫做「智」,叫做如實智。這個如實智什麼意思呢?就是決定了是這樣子。前面尋思的時候,「是空的嗎?」心裏面還是有一點不決定,叫做四尋思;等到決定了的時候,心裏面不猶豫了,「是空的,是假的」。「若時獲得四如實智」,這個四如實智,就是在暖、頂、忍、世第一,就是到了忍位了。這個暖、頂是在四尋思,忍位以後就是四如實智,就成就了四種真實的智慧。

「如實了知一切諸法」,這個時候就是如一切法的真實相,知道它是空的了,就是那個是如幻如化的境界,它本身上是沒有真實性的。當然這個地方就是遍計執和依他起。「爾時一切邪分別執皆悉遠離」,「爾時」就是那個時候,就是四如實智現前的時候,也就是「如實了知一切諸法」的時候。這個時候,怎麼叫做你成就了真實的智慧呢?這裡有道理可講的。「一切邪分別執皆悉遠離」,這個「一切」包括的範圍很廣,邪分別的執著完全都息滅了。「邪分別執」,就是這一切的境界它和我的分別心是兩回事,我的心是我的心,那件事是那件事;那件事離開我的心,它本身有體性的,這就是「邪分別執」。我們沒有學習唯識這個法門的時候,我們思想就是這樣子嘛!那裡有個房子,和我沒有關係,它有它的體性,我們就是這樣想法,這樣的思想叫做「邪分別執」,就是和法性的真理不契合的,那麼這是一個邪分別執。第二呢,認為那件事是真實有的,不是如幻如化的,不是如夢中境、如水中月的,不是,我們就這樣執著。說現在來了老虎,這真實是老虎,不是紙老虎,它是真實的。那麼這樣的執著,那就叫做「邪分別執」。「邪分別執」,這是總相說;別相說呢,就是我執、法執。我們自己,我們若觀察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是我,這是一個執著,這是邪分別執。但是這個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一切法,也都是真實的。執著有我,這是一個執著;執著有一切法,也是執著,這都是「邪分別執」。

「皆悉遠離」,到你四如實智成就的時候,你這個執著都息滅了,沒有了。這一切法,承認是有一切法,但是是心的變現,如幻如化的,它也本身沒有體性的。一切法沒有體性,心也不可得,這個時候就是遍計執息滅了,圓成實顯現了。

這是唯識上它的修行的方法,是這樣的次第,和中觀有一點不同,和中觀的《大智度論》的想法,就是色法也好,心法也好,都是因緣有的,都是自性空的。但是自性空的同時,還是有一切法,一切法還是如幻如化,是有的,但是自性空中無有少法可得。無有少法可得的同時,一切法還是宛然而有的,那就是天台智者大師說的「即空即假」。但是這個地方是我們用功修行的時候,你這個根本智現前的時候,也就是觀一切法空的這個智慧成就的時候,一切法不可得。等到這個根本智過去,出來後得智的時候,一切法是宛然而有的。《中觀論》的學者如是,唯識學者亦復如是,也是這樣。所以我認為唯識和中觀沒有衝突,但是方法有一點不同。這個學習唯識的人要同意中觀學者「因緣所生法就是空的」,應該承認這句話;而中觀學者也要承認唯識學者說「依他起是如幻如化的,不可以說是畢竟空」,也要承認這句話。因為它是這樣子嘛!中觀學者也是說「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也是這樣說,所以應該是沒有衝突。

但是現在是說唯識學者他的修行的方法,你要看著你這一念心,你的心一動就是假的,不是真的,都是唯心所現,都是假的。但是這個假的有兩種情形,就是你心裡這樣分別,我現在分別現在這裡全都是火,都是猛火,但是我心裡一不分別就沒事,沒有火,什麼事沒有,你這個第六意識這樣分別就是這樣子。但是若是你內心的分別加上業力的時候,那就不同了。加上業力的時候,就是十二緣起那個行緣識,那個識的分別有業力的問題,那就不同了。有業力的問題,譬如說是,假設這個人五戒十善修的很好,生到天上的天宮那種大福德境界現前了。一現前的時候,你分別不分別,這個境界也是現前的。你說我不分別,不分別它也是現前的。就說我們人間的人也是一樣,這個身體也是你的行緣識,也是你的分別。但是你說我這個第六意識我寂靜住,我不分別,不分別它也是在,因為那是有業力的問題,有業力。也是,離開你心的分別,也是沒有體性的,也是這樣子。等到業力結束了的時候,這事就結束了,就沒有事了。「爾時一切邪分別執皆悉遠離」,那這就是你要經過一個時期的修這個四尋思,爾後有四如實智的時候,這些執著都沒有了。但是問題是什麼呢?這個世界上不是你一個人,還有很多人,大家都是,各人有各人的分別,各人有各人的業力,就是有各式各樣的因緣在一起,當然有的人有共業,有的人沒有共業,這就是複雜了一點。但是你自己的這個四如實智若成就了,「一切邪分別執皆悉遠離」的時候,你若一入定,正念一提起來,這個真如理就現前,那是你自己個人的別業,可以這麼說,那是聖人的境界出現了。

這一段文是說方便,就是你肯依據佛菩薩的法語為方便而這樣修行,這叫做方便。當然這裡面還有一點分別呢,初開始得無生法忍的時候是分別我執、分別法執這一部分沒有了,俱生的我執、法執還在,他也是有煩惱的,他那個正念,有的時候有正念,有的時候還是有一點事情的。

戌二、明正觀

觀一切法,於現法中,隨順一切雜染無生,觀彼先時一切所有邪分別執因所生法,於當來世一切無餘永不復生。

「觀一切法,於現法中,隨順一切雜染無生」,這是第二段正觀,前面是說方便,這是說正觀。因為修行這件事,就算你得無生法忍了,你時時要保持正念的,你不保持正念還是不行的。所以這個「觀一切法」,這位聖者他還是這樣觀察的。「觀一切法,於現法中,隨順一切雜染無生」,這個「觀一切法」這句話是總說的,通於過去、現在、未來。這個「於現法中」,過去的不算了、不在內,未來也不在內了,單說現在。「隨順一切雜染無生」,你原來你沒得聖道的時候,你沒成就如實智的時候,「隨順一切雜染」,我們這一念心,這身口意,你隨順這些貪瞋痴的污染,隨順這惑業苦,雜染就是惑業苦,這個境界出現了,有的時候貪心出來了,有的時候瞋心出來了。現在這位修行人,於現在這個現實的情況裡面,隨順雜染的這一切境界,都是寂滅相了,都入於不生不滅的境界里了。你在奢摩他裡面這個正觀現前的時候,這些惑業苦的境界都是無生無滅的了。

「觀彼先時一切所有邪分別執因所生法,於當來世一切無餘永不復生」,這幾句話是說過去和未來。「觀彼先時」,因為這位修行人他在奢摩他裡面修觀的時候,他不只是觀現在,還「觀彼先時」,過去生的時候你「一切所有邪分別執」,就是原來不知道一切法是唯心所現,這一切都是真實的,有我、有法,那麼有貪瞋痴造種種業,熏習了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裡面有種子,種子生現行了就出來果報了,這些事情。「觀彼先時一切所有邪分別執」,以邪分別執為因,就是所生法,邪分別執就是遍計所執,所生法就是依他起,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也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十八界。觀察這個由「因所生法,於當來世一切無餘永不復生」,因為你現在你成就了四如實智了,一部分的邪分別執已經斷滅了,所以於當來世的時候,這個「邪分別執因所生法」都不生了,當來世沒有這件事了。「於當來世一切無餘」,一點也沒有剩餘的,完全都不生了。完全不生這個地方,也是很複雜的,就是你不可能煩惱障、所知障一下子完全息滅,不可能是這樣子,總是一部分一部分地息滅了。你的這個煩惱遍計所執,一部分的滅掉了,你的這個染污的業一部分也是不生了,就是有多少清凈。若煩惱障、所知障完全息滅了,那就是佛的境界了,「於當來世一切無餘永不復生」。

那麼這個地方最初的時候,你還沒有成就四如實智的時候,那還是勝解行位,進一步成就了四如實智,這個時候就是到了忍、世第一,一剎那就是初極喜地了。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現在到了第八地,到這個境界。

酉四、指

此四尋思、四如實智,廣說如前真實義品。

這是第四科。第一科是「標」,第二科是「征」,第三科是「釋」,現在第四科是「指」。

「此四尋思、四如實智,廣說如前〈真實義品〉」,把那個四尋思、四如實智的道理詳細地去解說,像前面那個〈真實義品〉,在那裡有解釋。這是指到〈真實義品〉去了。

酉五、結

此如實智,始從勝解行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未極清凈。今此住中已極清凈,是故說言:於無生法證得菩薩第一最勝極清凈忍。

「此如實智,始從勝解行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未極清凈」,這第五科是「結」。此四種如實的智慧,「始從勝解行住」,什麼時候開始成就四如實智呢?開始就是在勝解行地,勝解行地就是暖、頂、忍、世第一,這就是勝解行地。在忍位就開始有四如實智了,但是那個時候不叫初地,不叫初極喜地,還叫做勝解行地。他進一步到了初極喜住,初極喜住是第二住,第三住就是增上戒住,再就是增上心住,然後覺分相應增上慧住,諸諦相應增上慧住,緣起相應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就是第七地了。「乃至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到了七遠行地的時候,這個四如實智「未極清凈」,還沒有達到極圓滿的清凈。可見這個煩惱,一層一層地破,到第七菩薩地還沒有極清凈。

「今此住中已極清凈」,現在到了第八不動地的時候,就是第九住的時候,這個四如實智清凈了,和以前不一樣了。這個地方「清凈」若和第七遠行地來對比的話,就是他這個時候無功用,第七遠行地菩薩他還是有功用,就是這個地方有點差別,所以讚歎第八菩薩地是極清凈。「是故說言:於無生法證得菩薩第一最勝極清凈忍」,把這一句話說出來了。所以才這麼說,說是這位菩薩住在這裡,他對於真如理的不生不滅,證得菩薩第一最殊勝的極清凈的無生法忍,他成就了這個境界。

申三、除斷災患得甚深住(分三科) 酉一、標

是諸菩薩得此忍故,得甚深住。先於第一無相住中,四種災患今悉除斷。

「是諸菩薩得此忍故,得甚深住」,前面第二科「於無生法得清凈忍」這一科說完了,下面第三科「除斷災患得甚深住」,分三科,第一科是「標」。

「是諸菩薩」,這麼多的得不動地的菩薩。「得此忍故」,他成就了無生法忍故。「得甚深住」,他得到一個安住第一義諦,安住真如那裡,有甚深的住,安住在那裡境界是特別深的,這時候是前面那些住所不能及的。

「先於第一無相住中,四種災患今悉除斷」,得甚深住之前,在「第一無相住中」,第一個無相住是誰?就是第七遠行地,那是第一個無相住,就是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也是無相住,那是第一個無相住。在第一個無相住的時候,「四種災患」,有四種災患,有四種不如意的事情。「今悉除斷」,到第八菩薩地,就是第九住的時候,四種災患全面地消除了,沒有了。

這是第一科是「標」,第二科是「列」。

酉二、列

一者、除斷於無相中有加行有功用事。

第一個災患是什麼呢?「除斷」,就是滅除了「於無相中有加行有功用」這件事。那個第七遠行地他還是有加行有功用的,這就是一個災患,現在到第八不動地的時候滅除了這件事。這個修行的事情的確是一時一時的,若按照我們來說,我們若不特別努力,就懈怠了。可是到了第七菩薩地,七遠行地的時候,特別努力反倒是個過失,這是有這個問題。

二者、除斷於上清凈住精勤思慕。

「於上清凈住」就是由初極喜住的時候對第二地菩薩來說,「哎呀,第二地菩薩他見真如理的境界非常高」,我就心裏面有點仰慕這件事,「哎呀,我現在還有所不足,我辦不到這件事」,對於那個上位的菩薩境界心裏面思慕,思慕就是有一點愛樂的意思,也是有一點希望我也成就的意思,有這麼一個心情。「於上清凈住精勤思慕」,這個「精勤」可見還不是一次,常常地仰慕、恭敬、尊重、歡喜更高的境界。現在到這個時候,到第八不動地的菩薩,「除斷於上清凈住精勤思慕」,沒有這件事了,沒有這個心情了。

三者、除斷於一切種利有情事有大堪能精勤思慕。

前面「於上清凈住」,應該說他無加行無功用,安住在第一義諦,這件事他很仰慕、很尊重這件事,這是自己用功修行的境界。這第三「除斷於一切種利有情事」,這個佛菩薩利益眾生是各式各樣的情形,所以叫做「一切種」。「有大堪能」,對於各式各樣度化眾生的事情,這位大菩薩有大堪能,他能做得來,這個事情他能做得來。就是同時在十方世界普度一切眾生,這件事真是不得了,有大堪能。「精勤思慕」,也是精勤地,「我幾時才能成就呢?」精勤地仰慕這件事,就是愛樂這件事。現在到了第八不動地的時候,沒有這件事了,沒有這個心情了。「除斷於一切種利有情事有大堪能精勤思慕」,不思慕這件事了。這是第三種災難。

四者、除斷有微細想現在前行。

這第四種災難是什麼呢?「除斷有微細想現在前行」,這個入在禪定裡面修觀的時候,在有加行有功用的時候,他入定的時候他還有微細的想,有微細的分別心,那是非常微細。等到出定的時候,那他這個想就粗顯。現在這個到第八地菩薩的時候不是了,他這個微細想都不現前了,那純是寂靜住了。那麼這個有微細想也是一個災難,也有這種事情。

當然我們在這裡也就有一點事情,有什麼事情呢?按我們本身的情形去比量聖人,其實是不應該這樣做,但是還非要做這個事不可。譬如說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預先要籌劃,安排好,然後才推動這件事,才去做這件事。我們若不計劃,完全不想,這件事是不能做的,我們做不來。我們凡夫是這樣子,但是初開始的聖人,初得無生法忍的聖人他做事也是要觀察、思惟、計劃,可是到了第八地菩薩,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這時候就不是這樣子,「除斷有微細想現在前行」,不這樣子,除斷這件事。

這個我頭些日子也提到這件事,我們讀這個《大品般若經》的時候,說是有一位佛他就要入涅槃,入涅槃,但是他觀察眾生還有應該度化的,應該要度化,但是他要入涅槃怎麼辦呢?就留一個化身,由這個化身去度眾生,他入涅槃,有這麼一件事。這件事,我們思惟這件事的時候,在《解深密經》說出來一件事,就是色法是可以變化的,心不能變化,不能變化出來一個心在那裡發生作用,不能,《解深密經》說過這件事。那麼這個時候佛就是留一個化身在那裡度眾生,那麼這件事怎麼回事呢?若和這個《解深密經》會合起來看呢,就是這個化身是沒有分別心的,那他怎麼能夠度化眾生呢?無分別心能度化眾生嗎?所以從這個地方還得要用這個滅盡定這件事來解釋。就是這位佛他加持了一下,加持這個化身。在加持的時候,這個化身佛就有作用,能夠度眾生,但是還是無分別的。

我們頭幾天說過,現在再重複說:譬如說現在你入定,你入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三禪、四禪雖然是很高深的禪定,還是第六識的境界,就是第六識在那裡寂靜住,第六識在那兒入了三昧了,但是他的心還在,他隨時可以出定。我們說出定,還有一點問題,就是第六識它寂靜住,就是定。不寂靜住,但是還是在那兒坐著,也可以說出定,你知道那是出定了嗎?也不知道。有的時候他是在那兒行住坐卧,但是他是在定裡面,他沒出定。所以用我們凡夫肉眼來評論事情,這是很難準確的。這是說我入定了,或者初禪、或者二禪、三禪、四禪,這個時候要出定的時候,要出定的時候隨時決定,我現在要出定就出定,不出定就不出定。因為那個第六識它還在那兒發生作用,隨時下命令他要出定就出定。但是若是第六識不活動,第六識不活動,第七識也不管這件事,就是阿賴耶識的時候,阿賴耶識是無分別的,那麼入定的時候怎麼能夠出定呢?因為第八識它沒有分別,阿賴耶識不能分別。如果是佛教徒,三果聖人滅除了無所有處定的煩惱,他就有能力入滅盡定。三果聖人是沒有我執,還小小有一點俱生我執,那麼他正觀一現前的時候,他一入滅盡定的時候,這個第七識也不執著有我了,那麼只有阿賴耶識明明了了地在那裡無分別住,那麼怎麼能出定呢?第六識在的時候,第六識有分別,「我現在要出定,或者我不出定」,第八識沒有這個分別,那怎麼能出定呢?

所以這個經上就說呢,這個得滅盡定的人入定之前,他要預先有一個方便,自己在那裡作念:「我要入定二十四小時」,這樣子入了滅盡定以後,二十四小時以後他就出定了,就是這樣出定,要加持。加持的時候,而這個時候在定裡面的境界是無分別的,雖然無分別,到時候他就有作用,他就能出定。如果說是你在加持的時候,你入定之前加一個指示:「現在下大雨,我現在入定,我不出定,天晴了我就出定。」那麼好,你這樣加持了以後呢,這一下子下雨半個月,就是十四天一直下雨,他不出定。等到天晴了,他就出定了!他是很準的,你怎麼樣告訴他,他就會這樣做。這樣做,但是我們人間的人有問題,人間的人這個身體是靠飲食才能生存。如果入了滅盡定的時候,段食沒有了,你這個悅意觸食也沒有,這個思食也沒有,只有一個阿賴耶識,所以你缺少那麼多的飲食,超過了七天,經過十四天天才晴,一出定這個身體就死掉了。所以現在說佛要入涅槃,他就是變一個化身在這裡度化眾生,那就是他也應該加持這個化身,那麼這個化身得到加持的時候,他也像佛在世一樣,和真佛一樣也在度眾生。但是加持的時候他有時間性,到時候,這個化身也走了,是有這件事的。

所以現在這上說「四者、除斷有微細想現在前行」這件事,這裡就是有這麼多的問題了,他完全無分別住的時候就是有這麼多問題。但是如果不是人間的人,那沒有關係,他天上的人。若我們人間的人,因為這個身體要依賴很多的因緣的支持,這身體才能存在。若是色界天上的人根本不需要吃飯,那他沒有這個問題。所以這個就是各式各樣的情形,就不可一概而論了。「除斷有微細想現在前行」,那麼這是第四個災難。

酉三、結

是故此住名極清凈。

這是結束這一段文。他沒有這個災難了,沒有這四種災患,所以這個第九住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是極清凈。這些災難都沒有,所以他是極清凈的境界。這一科是第三科「除斷災患得甚深住」。

申四、蒙佛悟導授妙智等

又此菩薩於甚深住極生愛樂,即於如是法門流中,蒙諸如來覺悟勸導,授與無量引發門智神通事業。

這是第四科「蒙佛悟導授妙智等」。「又此菩薩於甚深住極生愛樂」,這個「甚深住」就是佛的境界,對於佛的境界他是「極生愛樂」,這愛樂心很勇猛的。「即於如是法門流中,蒙諸如來覺悟勸導」,「於甚深住極生愛樂」這話什麼意思啊?就是他的心要住在真如這裡不動,那這個話表示什麼?我不去度眾生了。再明白一點說,就是要入涅槃了,像阿羅漢入涅槃似的,是這樣意思。「即於如是法門流中」,但這時候他還沒有入涅槃,就是他在真如這裡住,在這裡住,還沒有入涅槃這個時候。「蒙諸如來覺悟勸導」,這時候蒙受十方諸佛如來覺悟勸導,為他說法,來覺悟他他有錯誤。這位第八不動地菩薩他有錯誤,來覺悟他,還要勸導他做事情,要去度化眾生的。「授與無量引發門智」,就是十方諸佛贈送給他「無量」,就是不可思議「引發門」的大智慧「神通」的事情。就是你不要入涅槃,你要發大悲心廣度眾生,就是這個意思。

《披尋記》一六○七頁:

於甚深住極生愛樂等者:此甚深住寂靜解脫,是故菩薩於此住中極生愛樂。如是愛樂從彼寂靜解脫平等所流,名法門流。即於如是法門流中,如來為欲除彼由愛樂此不欲利生障故,覺悟勸導,令其愍念未能解脫一切眾生,授與無量如來妙智。由此妙智,能引一切神通所作事業。由此事業,能辦眾生一切義利。

「於甚深住極生愛樂等者:此甚深住寂靜解脫,是故菩薩於此住中極生愛樂」,「此甚深住寂靜解脫」,就是這時候這個無加行無功用,這無分別智安住在真如理的時候,這個境界是寂靜的、是解脫的、是沒有系縛,非常的安靜,這個境界。「是故菩薩於此住中極生愛樂」,所以這個菩薩對這個甚深住極生愛樂。這個我們連未到地定都沒有成就的人,當然我們想像不到這個境界。如果得到未到地定可能會想像一點,就是那個心安住那裡不動,這個境界非常殊勝。我們沒得定的人,你想坐一會,勉勉強強可以,身體非要活動活動,或者打打乒乓球心才快樂一點,我們是這樣子嘛!但是現在是說,我們沒得聖道,我們只是,假設的話,得了初禪、二禪我們感覺到很快樂,但是你不能和那個菩薩,不但有奢摩他,還有毗缽舍那的境界,這個時候的寂靜住你感覺不到那裡。

譬如說是得了初果須陀洹的人,但他沒得初禪;但那個不是佛教徒,但是他得初禪了,他們兩個人是怎麼情形?這個初果聖人不知道那個人是怎麼回事,得初禪那個人他不知道。而那個外道他得了初禪,他也不知道初果須陀洹的境界,不知道。他一入定,想要知道那個人的修行怎麼樣,他不明白,還有這個事情。雖然那個外道他不是聖人,但是他的定力比這個初果高,那初果就不能知道他。但是初果的內心裏面還有毗缽舍那、有無我觀的智慧,那他也不知道,外道也不知道,也是不明白這件事的。所以這個定的淺深、智慧的高深,都各有各的差別。不是說我們得了聖道一定是高過外道,那不一定,還有事情的。

現在這一段文是說什麼事情呢?是說這些到第八不動地的菩薩,他們就是歡喜這個甚深住,歡喜這個寂靜住,歡喜這個境界。「此甚深住寂靜解脫,是故菩薩於此住中極生愛樂」,這個是我們完全想像不來的事情,「極生愛樂」。

「如是愛樂從彼寂靜解脫平等所流,名法門流」,這個於甚深住極深愛樂這個愛樂心,「如是愛樂從彼寂靜解脫」,就是他入了定了,在真如那裡住的時候。「平等所流」,就是無差別的相續下來,那叫做「法門流」。那就是從真如裡面,就是他的無分別智和真如相應的時候,相續下去。這個「門」有兩個意思,從外面到裡面來,也可以從裡面到外面來,有出、入的意思。現在這個地方是出的意思,在那無分別智裡面,就流出來這麼一念心。流出這一念心,就是這個愛樂心,對於這個甚深住寂靜解脫生愛樂心,愛樂心從那無分別智流出來,就是這個意思。

「即於如是法門流中,如來為欲除彼由愛樂此不欲利生障故,覺悟勸導」,這個時候這個十方如來「為欲除彼」,除滅那位菩薩「由愛樂此不欲利生障故」,由於愛樂這個寂靜住寂靜解脫,他就不想要去度化眾生。這個不想要度化眾生,就是個障,障礙他不能去度化眾生。這時候十方諸佛想要除掉他這個障礙,「覺悟勸導」,就是放光說法來覺悟他、勸導他。「令其愍念未能解脫一切眾生」,就是為他宣說佛法,來覺悟他有所無知的地方;勸導他令其愍念沒能解脫的一切眾生。「授與無量如來妙智」,他這時候佛菩薩說法開導他,那麼佛菩薩同時也授與這位菩薩無量佛陀的妙智。「由此妙智,能引一切神通所作事業」,十方諸佛給他這個妙智,這個妙智就是佛的一切種智,但是不是那麼圓滿,他要到第十地,到最後成佛的時候,一切種智才圓滿。這個時候十方諸佛給他這個妙智慧,「由此妙智」,這位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的菩薩,由此佛陀送給他的妙智,「能引一切神通所作事業」,就能發動,這個引就是發動,發動一切度化眾生所須的神通,由這個神通就發作無量無邊教化眾生的事業。「由此事業,能辦眾生一切義利」,這麼樣的事業,那就是現身說法的這些事情,能成辦眾生一切的義利,就是很廣博地得聖道的這些事情。

申五、悟入分身妙智及得自在(分二科) 酉一、指經說

如是蒙佛覺悟勸導,引發無量分身妙智,得十自在。如經廣說,應知其相。

這是第五科「悟入分身妙智及得自在」。「如是」,就是這位菩薩「蒙佛」慈悲「覺悟」他、「勸導」他,就是為他說法了。「引發無量分身妙智」,佛菩薩贈送給他的智慧,這個智慧做什麼呢?引發出來無量無邊的分身的智慧,就是他到十方世界去度化眾生的時候,現出來無量無邊的化身,那個分身就是他的化身。現出這麼多的身度化眾生,這是妙智。「得十自在」,成就了十種自在的力量。「如經廣說,應知其相」,如《十地經》,就是《華嚴經.十地品》廣說這件事。「應知其相」,你讀那《十地經》就會知道這個自在的相貌了。

酉二、辨自在

得自在故,隨所欲住,如意能住;隨樂安住靜慮、解脫等諸心住,如意能住;若暫思惟一切食等諸資生具悉皆成辦;一切世間工業明處如其所欲悉能現行;普於一切能感生業,及於一切受生處所,皆隨所欲自在往生;隨所愛樂,一切神通所作事業皆能起作;一切妙願,隨其所欲皆得稱遂;隨於事物,發起勝解,如所欲為皆成無異;隨所欲知所知境界皆如實知;普於一切名句文身得隨所欲,於一切法正安立中皆得善巧。

「得自在故,隨所欲住,如意能住」,前面是「指經說」,這下面是第二科「辨自在」。他得到這個分身妙智的自在力,「隨所欲住」,他去現這個化身度化眾生的時候,隨這位菩薩他心裡所歡喜的,「我要住一千萬年」,「隨所欲住如意能住」,就如其心意就能住一千萬年,他就是能夠這樣隨心所住;這叫做命自在。

「隨樂安住靜慮、解脫等諸心住,如意能住」,這是第二心住,心住就是三昧住,住在三昧裡面。隨他歡喜的安住在某一個靜慮,四靜慮: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隨他歡喜要安住在那一個解脫,有八解脫,或者三三昧。「等諸心住」,安住靜慮也是心住,解脫也是心住,各式各樣的心住,隨他歡喜的願意安住在哪一個三昧裡面,「如意能住」,隨他的心裏面,他就能安住在那裡面,這個自在的境界,那麼這個叫做心自在。

「若暫思惟一切食等諸資生具悉皆成辦」,這是財自在。命自在,心自在,財自在。「若暫思惟」,他在眾生的世界來利益眾生的時候,所現的化身那是和佛的法身不同,所以還需要有食來支持這個身體。若暫思惟一切各式各樣的飲食諸資生的所需,「悉皆成辦」,就都能成辦,生活不會有困難的。

「一切世間工業明處如其所欲悉能現行」,這下面是業自在。「一切世間工業明處」,「明」是智慧,或者是知識,或者是你要造一道橋樑,或者造一個大房子,或者造一個廟,各種知識。「如其所欲」,如這位菩薩心之所欲,「悉能現行」,就能成辦。造一個大樓,他也會做。

「普於一切能感生業,及於一切受生處所,皆隨所欲自在往生」,這是生自在。「普於一切能感生業」,在眾生的世界得一個果報,這個果報是果,要有因才能得果,就是那個業,那個業因。「及於一切受生處所」就是果,就是由如是業得如是果,在那裡去做國王去,或者做個比丘,做個比丘尼。「皆隨所欲自在往生」,能隨心之所欲就到那個地方,就得果報了。這是生自在。

「隨所愛樂,一切神通所作事業皆能起作」,這是神通自在,也叫做如意自在。隨所歡喜的,一切的神通所作的事業「皆能起作」,都能做好。我願意現什麼神通,就可以現什麼神通,都是如意自在的。

「一切妙願,隨其所欲皆得稱遂」,這個很廣博地不可思議的願力,現在這個地方是一個凡夫的世界,我現在要把這個地方變成一個佛世界,就是一切的妙願隨其所欲都能夠滿願,都能成就,「皆得稱遂」,都可以成功了。

「隨於事物,發起勝解」,隨各種不同的情況,說這個地方是個高山,這裡是個大海,但是這時候「發起勝解」,我現在思惟這個地方是個黃金,這個大海這地方是一個大道場,他隨其所勝解,隨他殊勝的觀想也都出現,也是這樣子,「發起勝解」。「如所欲為皆成無異」,如自己所要做的,都會成就。不會我願意這個地方是黃金的世界,忽然變成土的世界,不會的,「無異」,沒有差別。

「隨所欲知所知境界皆如實知」,「隨所欲知所知境界」,說現在出現一個事情,這個境界一般的眾生都不明白,佛對這個事情呢,「皆如實知」,都能夠知道它究竟是怎麼回事情;這是智自在,智慧的自在。

「普於一切名句文身得隨所欲」,這下面法自在。這個「名詮自性,句詮差別」,就是他能夠利用各式各樣的名句,顯現出來不現見的事情。這個名也好,句也好,都是由文字組成的。「文」就是一個字一個字叫文。「一切名句文身得隨所欲」,都能隨這位菩薩心裏面所欲的,願意怎麼用就可以怎麼用。文字是顯示真理的一個工具,那麼它就是能詮顯真理的法句,所以這是法自在。

「於一切法正安立中皆得善巧」,在世間法、出世間法來覺悟眾生的這些文字的施設,「正安立」就是施設,施設各式各樣的文字,「皆得善巧」,有大智慧能做好這件事。

這一共是十種自在。

《披尋記》一六○七頁:

得十自在等者:《十地經》說:得命自在,得心自在,得物自在,得業自在,得生自在,得願自在,得信解自在,得如意自在,得法自在,得智自在,是名得十自在。今此中說隨所欲住如意能住者,即命自在。隨樂安住靜慮解脫等諸心住如意能住者,即心自在。若暫思惟至悉能現行者,即物自在。普於一切能感生業至自在往生者,即生自在。隨所愛樂至皆能起作者,即業自在。一切妙願至皆得稱遂者,即願自在。隨於事物至皆成無異者,即信解自在。隨所欲知所知境界皆如實知者,即如意自在。普於一切名句文身得隨所欲者,即法自在。於一切法正安立中皆得善巧者,即智自在。

「得十自在等者:《十地經》說:得命自在」,十種自在,這是列出名字來。第一個是命自在。「得心自在,得物自在」,「得物自在」也就是財自在。「得業自在,得生自在,得願自在,得信解自在」,「信解」就是勝解,勝解自在。「得如意自在」就是神通自在。「得法自在,得智自在」,這十種自在。「是名得十自在」。

「今此中說隨所欲住如意能住者,即命自在」,壽命自在。「隨樂安住靜慮解脫等諸心住如意能住者,即心自在」,就是定自在。「若暫思惟至悉能現行者」,這一段文「即物自在」,就是財自在。「普於一切能感生業至自在往生者,即生自在。隨所愛樂至皆能起作者,即業自在。一切妙願至皆得稱遂者,即願自在。」

「隨於事物至皆成無異者,即信解自在」,就是勝解自在。「隨所欲知所知境界皆如實知者,即如意自在。普於一切名句文身得隨所欲者,即法自在。於一切法正安立中皆得善巧者,即智自在。」這麼樣分這個次第。

申六、領受所得自在勝利

如是菩薩獲得自在,從是已去,所得自在所作勝利,廣說如經,應知其相。

這是第六科「領受所得自在勝利」。如是菩薩獲得這十種自在,「從是已去」,從是以後,所得到的自在,所作的勝利;由這樣的自在廣度眾生,能令眾生轉凡成聖,得三乘聖道,這就是所作的勝利。「廣說如經,應知其相」。

《披尋記》一六○八頁:

所得自在所作勝利等者:《十地經》說:是菩薩得是菩薩十自在已,即時名為不可思議智者,無量智者,廣智者,不可壞智者。乃至廣說是菩薩得如是智力示一切所作一切事中無有過咎故。此應准知。

「所得自在所作勝利等者:《十地經》說:是菩薩得是菩薩十自在已」,他獲得了十自在以後。「即時名為不可思議智者」,這位菩薩是個不可思議的大智慧人。「無量智者」,他是無量智慧的人。「廣智者」,有廣大智慧的人。「不可壞智者」,他的智慧是不可破壞的。「乃至廣說是菩薩得如是智力示一切所作一切事中無有過咎故」,這是在《十地經》上,乃至廣說是菩薩得到這麼多的大智慧。「示一切所作」,表示這位菩薩一切所作,一切的事情,都是有功德而沒有過失的。「此應准知」。

申七、善根清凈(分二科)  酉一、舉因緣

又能棄捨粗見諸佛,恆常無間不離見佛。

這是第七科「善根清凈」,分二科,第一科是「舉因緣」。「又能棄捨粗見諸佛」,這個「粗見諸佛」是什麼?就是有所得。你見佛的時候,心裏面有所得,有這樣的執著,那叫粗見佛。我們沒得聖道的人完全都是粗見佛,見佛也是有所執著,你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不明白這個道理。不明白這個道理,你看見佛的時候,你有執著心在裡面,所以那叫粗見佛。「恆常無間不離見佛」,這位菩薩他見佛是沒有間斷的,因為他能見諸法如,所以是不間斷的,「不離見佛」。

酉二、指經喻

其餘所有善根清凈,金喻、光喻,如經應知。

「其餘所有善根清凈」,這是第二科,前面「舉因緣」,這第二科「指經喻」,指經裡面的譬喻來說。「其餘所有善根清凈」,不但見佛的時候是清凈的,其餘所有善根也是清凈的。這下面有「金喻、光喻」,用金作譬喻、用光作譬喻,「如經應知」。

《披尋記》一六○八頁:

金喻光喻如經應知者:《十地經》說:譬如本真金善巧金師,作莊嚴具已,系在閻浮提王若頸若項,閻浮提人余寶莊嚴具無能奪者。如是佛子菩薩住此不動地,彼諸善根一切聲聞辟支佛乃至七地菩薩所不能壞。菩薩得是地大智光明,滅諸眾生煩惱暗障、以善分別智門故。佛子!譬如千世界主大梵天王、能於一時流布慈心滿千世界,亦能放光遍照其中。如是佛子菩薩住此菩薩不動地中,能放身光照十千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世界眾生、漸能除滅諸煩惱火令得清涼。

「金喻光喻如經應知者:《十地經》說:譬如本真金善巧金師」,譬如這個本來是黃金,是真實是黃金,另外有一個善巧制金的金師。「作莊嚴具已」,他用這個真金製作成莊嚴具以後。「系在閻浮提王若頸若項」,這個莊嚴具就系在閻浮提王的脖子上面。這個頸也是脖子,項其實也是脖子;或者說頸是指前面,項就是後面,有前後之別。系在他的脖子上。「閻浮提人余寶莊嚴具」,閻浮提人其他的寶莊嚴具,「無能奪者」,沒有人能勝過這位閻浮提王的黃金的莊嚴具的。「如是佛子菩薩住此不動地」,這是個譬喻,譬喻佛的弟子,這位菩薩他住在不動地的時候。「彼諸善根一切聲聞辟支佛乃至七地菩薩所不能壞」,也就是所不能勝,不能勝過這位菩薩。

「菩薩得是地大智光明」,前面這是金的譬喻,下面是光明的譬喻。菩薩得是第八不動地,大智慧光明之後。「滅諸眾生煩惱暗障」,菩薩有這樣的大智慧光明的時候,有什麼用呢?能消滅眾生的煩惱暗障;煩惱就是暗,煩惱就是障。「以善分別智門故」,菩薩有大智慧能滅除眾生的煩惱障,怎麼能滅除煩惱障呢?菩薩的大智慧光明「以善分別智門故」,用善巧說法這個大智慧境界能夠滅除眾生愚痴的黑暗,就能開發出來種種的智慧。「佛子!譬如千世界主大梵天王、能於一時流布慈心滿千世界」,這《十地經》上的話。「佛子!譬如千世界主」,大千世界的主就是「大梵天王」;大梵天王有什麼功德呢?「能於一時流布」他的「慈心滿千世界」,這麼大的空間。「亦能放光遍照其中」,大梵天王也能放光遍照千世界。「如是佛子菩薩住此菩薩不動地中」,大梵天王這樣子,這位八不動地菩薩,這位佛弟子,這位菩薩「住此菩薩不動地中能放身光照十千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世界眾生、漸能除滅諸煩惱火令得清涼」,放光說法,度化眾生,逐漸地能令眾生除滅他們的煩惱火,使令得到身心的清涼,就是得聖道了。

申八、受生威力

此住菩薩受生威力諸殊勝事,皆如經說,應知其相。

這是第八科「受生威力」。這位菩薩,「此住菩薩受生威力」,就是他在眾生的世界受生,或者是做大國王,或者是做大比丘,他有廣大的威力,那些很多殊勝的事情,皆如《十地經》說,「應知其相」。

《披尋記》一六○八頁:

受生威力諸殊勝事皆如經說者:《十地經》說:菩薩住是地中,多作大梵天王,主千世界自在最勝。乃至廣說如是應知彼受生相。又說以精進力,於一念間得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三昧。乃至廣說能變身為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於一一身能示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以為眷屬。如是應知彼威力相。

「受生威力諸殊勝事皆如經說者:《十地經》說:菩薩住是地中,多作大梵天王」,多數是作梵天王。「主千世界自在最勝」,在大千世界裡面,他的自在力是最殊勝的。「乃至廣說如是應知彼受生相」,他受生的相。「又說以精進力,於一念間得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三昧」,他的精進力在一剎那間就能成就這麼多的三昧。「乃至廣說能變身為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能現出這麼多的身體。「於一一身能示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他也可以現佛身,然後有這麼多的菩薩「以為眷屬」。「如是應知彼威力相」,這威力是這麼大。

未二、結略義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謂入一切法第一義智成滿得入故;得無生法忍故;除斷一切災患故;逮得菩薩甚深住故;於法門流蒙佛授與無量引發門智神通事業故;悟入無量分身智故;得自在故;領受所得自在勝利故;善根清凈故;受生故;威力故。

「當知是名略說菩薩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這是第二科「結略義」。前面第一科是「別辨相」,分三科,說完了;現在第二科「結略義」。

「當知是名略說」這位「菩薩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的情形,是什麼呢?「謂入一切法第一義智成滿得入故」,這是第一科。「得無生法忍故」,這是第二科。「除斷一切災患故;逮得菩薩甚深住故;於法門流蒙佛授與無量引發門智神通事業故;悟入無量分身智故;得自在故;領受所得自在勝利故;善根清凈故;受生故;威力故」,簡單說就是這麼多的要義。

午二、廣指(分三科) 未一、指

若廣宣說如十地經不動地說。

「若廣宣說」,前面是略說,下面說「廣指」,分三科,第一科是「指」。「若廣宣說如《十地經》不動地說」,說他的威力。

未二、釋

於此地中,舍先所有有加行有功用道,其心升上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而轉不動勝道,是故此地,名不動地。

「於此地中,舍先所有有加行有功用道」,第一科是「指」,現在第二科是解釋。於此第八不動地中,「舍先所有有加行有功用道」,棄捨了這個境界。「其心升上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而轉」,這位菩薩的心上升了、進步了,達到「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而轉」,任運地就是自然地不需要有加行,任運地就現前了,什麼呢?「不動勝道」,不動地的勝道,這個殊勝的勝道現前了。「是故此地,名不動地」。

第三科是「配」。

未三、配

即由此義,當知說名: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

這是結束這個名字。


推薦閱讀:

瑜伽 | 清晨瑜伽:十分鐘喚醒之旅
這幾個瑜伽動作能減肥排毒美顏抗衰老
練習瑜伽,難的不是體式,而是堅持
瑜伽,瑞詩凱詩,信仰,生活
【視頻】瑜伽教程【32個視頻】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