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的中國體育教育
新近有報道稱,中國若干大學取消了運動會上的男子5000米與女子3000米項目,據說怕學生身體承受不了,出現意外。這還不算奇聞,今年北京大學二年級學生軍訓期間,近3500名學生竟然累計看病超過6000人次。大學生理應是這個國家最有時間和條件進行體育鍛煉的群體,現在似乎已經弱不禁風,還曾有官方統計稱,有七成中國人處於亞健康狀態,為什麼中國人不喜歡體育運動以強健身體呢?
這個話題很容易歸於文化現象。在儒家統治太久的中國,崇奉「天人合一」的思想,士人鍛煉身體的對象是「心」,追求「以靜修身」,再加上佛教和道家的影響,使得對身體的修養具有封閉性、內向性,這與西方人通過運動和競技,由外而內截然相反。由於儒家不鼓勵對抗而是和諧,原本尚武的精神也被湮滅,留存的體育運動大都是表演性質。這意味著運動是個人化的,缺乏競技性運動對身體的訓練要求,以及求勝的意志與榮譽感。總體上,西方的體育運動強調的是以身體為媒介的競爭和對抗,其價值取向是超越對手、自然以及自我。
由於更重視智慧的獲取和品德的修養,中國傳統上將體力強壯的勞動者視為尚未開化的一群,尤其代表著綠林強盜以及北方游牧蠻族,而代表文明的書生則是孱弱的體征,及至今日,女人選擇對象時還是重視男人皮膚的白凈。「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表明了兩種群體的社會地位,身體強壯往往被視為「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粗鄙之人,知識、權力才是力量而非強健的身體。
這種重文輕武的局面直到清末西方入侵才被打破,洋人高大威猛,船堅炮利,而中國人則被稱為「東亞病夫」。這個時候國人很容易從身體對比上觀察到自身的弱小,開始強身救國運動。由於同為黃種人的日本人經過習武后戰勝了俄國人,因此,清末解除武禁鼓勵強身實際上有軍事訓練的目的,這個時期湧現大量中國武師與西洋「大力士」比武的故事,顯然更是一種民族的自我安慰。
說到底,體育在中西方的認知和功能不同,在中國體育只有工具性,是實現健康的一種成本很高的手段,是一種職業(運動員和體育老師),是一種娛樂消費(欣賞比賽),是激發愛國主義的一種途徑。除此之外,它沒有西方所具有的社會屬性和價值、倫理。普通大眾進行體育訓練,不過是一種個人愛好。即使為實現健康,中國人也更傾向於通過食補養生這種「抄近路」的方式,只有當人衰老的時候,才因恐懼死亡而重視運動,老人幾乎是城市清晨鍛煉的唯一群體,已經成為中國的標誌,這是因為運動的工具價值突然被放大。
而在中國人的價值觀里,也不太注重個人的拼搏與奮鬥,更想依靠家庭背景、社會關係以及其他能夠「抄近路」的方式。中國也是一個缺乏規則意識的社會,法律、規則、道德等得不到嚴格的遵守,甚至遵守規則本身就是吃虧的代名詞,所以,對公正與規則的需求較低,而這些恰恰是體育精神的社會價值所在。
中國還有一種傳統的觀念,就是賦予競技比賽道德屬性,在比賽中,道德置於規則、競爭和求勝意志之上,所謂「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以德服人,有時候故意輸掉比賽的做法被視為人間楷模。但是,本質上中國人往往更重視結果而非過程,也就不在乎用什麼手段,最終道德只不過是一種表面上的宣傳。
體育不興或許還和中國的城市化程度有關,中國的城市化主要體現在城市建設,而現代城市文明程度較低,城市居民仍然處於一種缺乏自我、缺乏自組織的狀態,生活始終感覺到不穩定,從而沒有足夠的閑暇與財富消耗在不帶來物質價值的體育運動上。
不過,一些富有的家庭已經開始重視孩子和自身的體育鍛煉,其目的在於社會交際,體現社會地位並希望孩子全面發展,參與的大都是中國社會認為的「貴族運動」。中產階級家庭也開始重視孩子的體育訓練,但體育訓練的商業化色彩太濃(成本很高),而社區體育設施與體育服務較少,想要堅持訓練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這些表明,體育在中國逐漸成為象徵社會階層的事物,仍然距離體育精神很遠。中國人忽視體育運動應該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現象,也是由收入水平所決定的。但是,如果一個社會充滿功利主義而缺乏遊戲規則與信用,體育競技所體現的精神就沒有生存的空間,體育也就缺乏社會價值。
有關報道稱,新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是一個愛好體育運動的政治家,希望他的愛好能夠影響和改變中國人不愛運動的文化。他也有責任改善中國城市公共空間缺乏的問題,改革應試教育而賦予體育運動新的生命力,並致力於創造一個公平、規則和信用的社會。體育競技本身也會改變中國人的精神風貌,為一個美好社會提供價值倫理基礎,當然,體育也是一項有巨大潛力的服務產業,可以為經濟轉型提供空間。
(註:作者為資深媒體人。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本文編輯劉波。)
推薦閱讀:
※健康體適能的起源
※霍頓攻擊孫楊,讓我們更加緬懷那些年「戰場上」的惺惺相惜
※新生實戰演練
※萬國體育(837629)成功之道
※超能戰隊兒童運動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