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理論】宗教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可持續發展

【學術理論】

宗教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可持續發展

卓新平

編者按

在今天中國號召在內共同努力建設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和精神共同體、在外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時期,我們仍需要正確對待宗教,對之客觀定位、科學評價、真心團結、積極引導。

宗教在人類社會中,不僅是個人的靈性需求,更是人類社會共存的精神保障。宗教與人類社團有著密切的關聯。宗教與可持續發展不僅是宗教自身如何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而乃宗教與人類社團可持續發展的關係。不同人類社團的命運則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及其發展密不可分。

  回顧宗教的形成,它並非獨立發展,而是與其社團的誕生及延續相交織,其基本特質就是宗教反映出人類各族其原初的共同體社會形態,以及表達這一形態的獨特意識和精神氣質。宗教隨相應的人類共在社群而生存發展,這種共同體的擴大變遷,也折射出宗教在其中的身影。宗教的社會功能及其作用,會隨著其相關社團的擴展、發達而不斷增強。當宗教與相關民族相融合時,宗教實際上就成為了這些民族共同體的內在精神支柱,表達著其追求和希望。這是其民族精神得以持續的本質展現。特別是在相關民族處於危難之際,當其民族共同體的政治結構被摧毀時,其宗教共同體則會以民間或地下等特殊形式來表達其民族共同體的頑強生存,為其未來可能的發展提供精神支撐和思想動力。這在古代以色列國被滅之後猶太教的作用上得以呈現。猶太聖殿雖毀,但猶太會堂的建立則彌補或取代了古代聖殿的作用,以猶太會堂為核心的猶太社區在世界各地頑強地生存下來,成為猶太民族可持續發展的經典表述。在現代以色列建國之前,猶太教及其猶太社區就是其民族共同體最主要的存在形式。同理,歷史上許多民族國家被異族佔領之後,這種宗教的核心價值作用使之亡國卻沒有亡魂,其民族共同體以宗教的形式得以保存,其宗教精神還為其民族的重新解放和獨立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信仰支撐。在許多情況下,諸多民族及國家之魂是以宗教的形式得以表達的,這種宗教價值在其現代社會存在及發展方式中仍然有著相應的保留,得到充分的尊重。因此,我們在處理政教關係時,對之應特別注意。

  儘管人類社會發生了巨變,這種世俗化發展使宗教退隱或被遺忘,甚至一些革命性變革對宗教維繫傳統社會的功能給予負面評價和基本否定,宗教在其社會存在中既沒有根本消失,其宗教精神作用也沒有徹底消解。相反,其強大的精神力量依然存在,而相關的社會政體及社團也必須認真面對。其實,對待宗教不只是思想認知方面的問題,還有對待人類精神遺產的基本態度問題。以往並非「俱往矣」,而有著揚棄性繼承、創新性弘揚之必要。僅中華文化而言,對中國宗教的歷史也不可簡單否定。我們今天強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其中就不可能根本排拒宗教文化,宗教文化之內涵式發展對維繫中華民族的共在、中國社會的存留有著重要的參與及貢獻,是中國古代社會共同體的重要精神支柱。今天,宗教的這種社會作用是否能夠歷久彌新,對於中國宗教和中國社會都是一大問題和需經受的考驗。儒、佛、道三教在中國歷史上都參與了對中華民族精神的構建,曾是中華文化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因素。而外來宗教、特別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入華,則既有著衝突的教訓,也有著融合的經驗。這些宗教至少為中華民族提供了一種世界視野,展示了人類文明的豐富多彩。這種開放性、開拓性的審視及吸納,也完全可以給我們中國帶來開放、開拓的啟迪,提供革新、發展的動力。

  宗教服務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可持續發展,在其精神支撐上至少可以表現在如下一些方面:

一是宗教信奉之神所表達的是一種對終極實在及終極關係的理解,由此可以嘗試從一種宇宙整體觀來構建神與人的共同體世界,使人在體認自己相對存在之局限性的同時,能夠達到一種超然、超越的審視,以此超越自我、超越歷史、超越時空。

二是宗教為相關民族或人群提供了其人際之間的「神聖聯盟」,使其以一種「神律」或「神治」來克服世俗之局限,以宗教的神聖之維來審視人及其社團的自我,實現共同團結。世俗社會雖然不再需要傳統宗教的「神聖聯盟」,但政治的、民族的或者文化的「神聖聯盟」卻仍然需要,現代人同樣不可能脫離其「神聖」之維。

三是宗教溝通內蘊與外延,關聯人的主體性和世界的客體性,由此而可構建外在自我(社會自我)與內在自我(心靈自我)有機和諧的共同存在,如中國精神傳統的「內聖外王」,以及所謂內在超越與外在超越的共同體現。宗教曾為人類共同體提供過價值作用,伴隨人類社會走到今天,其途中雖有坎坷和失誤,人類對之所求卻未根本減弱。宗教作為人類多數人的信仰,仍有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而在宗教作為少數人之信仰的中國,同樣必須客觀、冷靜地與宗教共存,與信仰共舞。為此,在今天中國號召在內共同努力建設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和精神共同體、在外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時機,我們仍需要正確對待宗教,對之客觀定位、科學評價、真心團結、積極引導。

  我們尊重宗教,承認宗教文化蘊涵的價值及其現實運用的可能,積極發揮宗教的作用,是走可持續發展的和諧大道。

  2016年4月,全國宗教工作會議召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向世界傳遞出的重要信號,仍然是正面評價宗教、積極引導宗教,並提出這種引導還包括對宗教中一些教義、倫理適應中國當代社會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肯定。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命力中,自然有著宗教的元素、信仰的智慧。我們尊重宗教、承認宗教文化蘊涵的價值及其現實運用的可能,積極發揮宗教的作用,是走可持續發展的和諧大道。而能否輕裝走上這一和諧大道,對宗教整體的科學評價則至關重要。社會的積極引導和宗教的積極適應是雙向互動的合力及雙贏,比如,中國基督教在這種積極引導下的積極適應,已經積累了不少寶貴經驗可供分享。當前,中國主流意識號召弘揚包括宗教文化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同樣是基督教與時俱進、在當代社會通過其「中國化」而重新體現其自身價值和社會意義的難得機遇。

  在歷史上,宗教服務於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典型範例,就是宗教的社會慈善服務工作。而這種社會工作正是基督教社會存在及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典型特色。基督教強調其社會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雪中送炭,即儘力開展社會服務和公共慈善事業,強調以自我廉潔、廉儉來訪貧問苦,熱心救助社會底層弱勢人群,為之解決天災人禍所帶來的生活困難和精神壓力問題。

  當社會普遍認知尚不能理解宗教、吸納宗教時,任何抱怨和抵制都無濟於事,宗教唯一的積極態度就是放下身段、服務社會。這就是我們一貫倡導的中國基督教生存之道,先做「僕人」緩為「先知」,「非以役人,乃役於人」。回顧歷史,中國近現代社會工作的系統開展,基督教曾起了先驅作用和引導作用,是基督教率先將這一社會工作模式及體系引入中國。而中國教會大學也於上世紀初最早在高校開設社會工作專業,由此促進了中國現代知識體系中的社會學理論和實踐,以及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的發展。這種服務社會是宗教進入社會、成為人間宗教的最佳路徑。中國現代佛教正是受到基督教的啟迪,從而推動了其「人間佛教」、「人生佛教」運動,使之放下身段,接近普羅大眾。儘管基督教自近代以來在中國的傳教活動有著複雜的政治背景,受到種種詬病和批評,但其社會服務活動卻獲得了正面評價和相對肯定。1949年以來,中國基督教旗幟鮮明地強調「三自愛國」,走「中國化」道路,有了新的開拓和貢獻。但從教會當時的處境而言,其自我建設為主和內涵式發展,使其社會服務方面有所減弱,或者說雖在儘力而為,卻也顯示出某種力不從心。自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宗教狀況極為改觀。中國和諧社會的建設需要多種力量的積极參与,依賴於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其中,宗教界的社會服務工作則可被視為我們今天社會和諧建設的有機構成和重要因素。而宗教在當代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也與這種社會總體的可持續發展密切關聯,宗教的社會服務工作則在其走向社會、融入社會中,起了橋樑和紐帶作用。傳統基督教在社會服務及慈善工作上的經驗、方法和理論,在今天重新得以運用和提升。特別是近幾年,中國政府以多部委聯合頒布文件的方式,支持宗教界有序投入社會服務、慈善工作,使基督教的社會工作如浴春風、順利開展。愛德基金會的社會工作亦獲得全社會的肯定和讚揚,成為中國宗教服務社會、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標本、一個模範榜樣。於此,我們完全可以認真研究中國宗教界的社會慈善事業及其發展歷程,特別是對基督教在中國社會慈善、服務工作上的參與和貢獻加以總結,作出積極評價。

  對於當代中國宗教而言,其服務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可持續發展又面臨著許多機遇和挑戰。其關鍵詞就包括中國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參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和服務於「一帶一路」發展戰略。

  中國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對於基督教而言,乃重中之重。其中國化當然符合基督教入鄉隨俗、進入文化的信仰傳統,也是其可持續發展之必然途徑。這種中國化除了政治、文化意義上的必要之外,也需要在社會上的積极參与投入。基督教如何服務中國社會,正是其中國化的一種重要體現。而在這種社會服務、社會工作上的基督教中國化之展示,也是其世界經驗與中國特色的有機結合及融合。例如,基督教社會工作在城鎮或農村的展開,基督教社會服務在少數民族和邊遠地區的進行等,都需要其中國實踐,積累中國經驗。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中國有著積極的倡導,而其真正實施,則要靠世界大家庭的共同努力。在一個多元、複雜的世界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探索路徑。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則需要「多元求同」、「多元求和」、「多元一體」、「多元共構」。但這種共在不是消除差異,而需在「各美其美」的基礎上,爭取「美人之美」,達到「美美與共」。我們是處於「全球化」的共在之中,但現實仍乃「共」而「不和」,差異、矛盾、衝突不是在減弱,反而在加強。對這種前景難以預測之世界的共同維繫已到了關鍵時刻,宗教在此刻需要發揮重要作用。如果人類不能朝共在共存的方向努力,那麼人類的倒退及毀滅將會是全球性的,無人能夠真正躲避這一厄運。所以,宗教必須積极參加多族、多國、多元文化的對話,尋找共識,共建互信。

  「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提出,關涉到其沿線國家的共同命運,其中,民族宗教問題的恰當處理,是其能否真正成功的關鍵所在。為此,我們有必要認識、研究陸海絲綢之路的宗教與歷史文化,關注這一地帶宗教與國際關係的現狀。而這種回顧和觀察,就有必要特別關注宗教與各國關係、與各民族及各種文化交流上的經驗教訓。宗教在絲綢之路的開創和保持上有過積極貢獻,這是今天我們「一帶一路」發展建設的寶貴財富。所以,我們在這種回溯、觀察、前瞻中,都要看到宗教的意義和作用。既要有積極開創的意識,也須有必要的風險評估。「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推動,為宗教參與妥善處理國際關係、投身區域建設、建立良好世界秩序提供了機遇。因此,宗教在其中發揮具有建設性的作用,正是對服務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積極貢獻。

  總之,我們不能局限於人的精神層面來看待宗教,更要注意其鮮活、能動的社會存在,看到其與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密切關聯,意識到宗教對之具有主觀能動作用,而不只是被動地反映。特別是在今天中國這一與宗教關係特殊、與眾不同的國度中,宗教與中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可持續發展等交互關係,是有必要加以闡述和說明的。中國當代社會對宗教的認識和評價有其特殊性,而宗教在中國與其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關係也更為複雜。積極穩妥地處理好這一認知及實踐問題,需要大家的共同智慧,需要我們參與對話溝通,需要我們在團結合作中建立互信。這一切也都需要我們在現實實踐中的體驗和見證,需要我們在政治層面妥善處理好宗教問題的睿智及策略。歷史發展是具有開放性的,現實存在亦提供了種種機遇,宗教本身在這種選擇中也理應把握好時機,認清時局、積極有為、與時俱進,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正能量,發揮積極作用。由此,亦完成好自身的現代轉型,在中國實現其中國化的呈現。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

來源:中國民族宗教網


推薦閱讀:

(3)鄒學熹教授論易學與傷寒理論的匯通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十二地支理論
陳氏太極拳理論家
唐 燦:最近十年國內家庭社會學研究的理論與經驗(下)

TAG:學術 | 人類 | 可持續發展 | 宗教 | 命運 | 發展 | 理論 | 人類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