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大名曲:可以聆聽的歷史
音樂是有生命的。
這個時代,多得是紅極一時,轉眼就無人問津的「短命」歌曲。但仍然有些經典老歌活了下來,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而今天要說的古代十大名曲,千百年來,仍響徹於天地之間,更是音樂中的「不老神話」。
被漫長的時光浸潤過,每一個音符都飽含情感,它們帶著歷史和故事,從過去走來,走向每一個準備聆聽的人。
廣陵散
原是東漢末年廣為流傳的民間音樂。今存樂譜最早見於明代《神奇秘譜》,取材於聶政刺韓的故事。
聶政,戰國時期韓國人,其父為韓王鑄劍誤期而被殺。他知韓王好樂後,為報父仇,入深山苦學琴藝10餘年。漆身吞炭,改變音容,學好琴後返回韓國,在離宮不遠處彈琴,高超的琴藝使行人止步,牛馬停蹄。韓王得知後,將其召進宮內演奏,聶政趁其不備,從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韓王。為免連累母親,毀容自盡。
《廣陵散》旋律慷慨激昂,是現存古琴曲中唯一具有戈矛殺伐戰鬥氣氛的樂曲,也是嵇康最擅長的曲子,常有人向他求教,他一概沒有傳授。嵇康生性孤傲,嫉惡如仇,得罪了當時得勢的司馬氏集團,後被司馬昭以「言論放蕩,害時亂教」為借口,判處死刑。三千太學生為他求情請命,到底沒能挽救他。臨刑前,嵇康顧視日影,索琴彈奏了他平生最後一次的《廣陵散》,曲畢,嵇康把琴放下,嘆息道:「《廣陵散》於今絕矣!」說罷,從容就戮,年僅三十九歲。」
高山流水
樂譜最早見於明代《神奇秘譜》,傳說為俞伯牙所作。琴曲背後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善彈琴,鍾子期善聽。伯牙彈琴,心裡想著高山,鍾子期說,好,巍峨陡峭像泰山。伯牙心裡想著流水,鍾子期說,好,奔騰不息像江河。伯牙心裡想著什麼,鍾子期都能從琴音里聽懂。
故事幾經發展演變,有了時間、地點、情節,也有了「摔破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的戲劇性結尾。
《高山流水》原為一曲,自唐代以後,《高山》與《流水》分為兩首獨立的琴曲。清代道士張孔山為《流水》增加了「七十二滾拂流水」的手法,模仿水流湍急的景象。近代,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錄入美國太空探測器「旅行者一號」的金唱片,並於1977年8月22日發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尋找人類的「知音」。
漁樵問答
《漁樵問答》是一首流傳了幾百年的古琴曲。存譜最早見於明代蕭鸞撰寫的《杏庄太音續譜》。
樂曲採用漁者和樵者對話的方式,上升的曲調錶示問,下降的曲調錶示答。一問一答之間刻畫了漁、樵二人在青山綠水間自得其樂的神態。大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意趣。近代《琴學初津》評價此曲:「曲意深長,神情洒脫,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櫓聲之欸乃,隱隱現於指下,迨至問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平沙落雁
琴譜最早見於明代《古音正宗》,據說是近三百年來流傳最廣的古琴曲。樂曲基調靜美,但靜中有動。旋律起而又伏,綿延不斷,像是時隱時現的雁鳴。描寫了雁群降落前在空際盤旋顧盼的情景。
對於曲情的理解,《天聞閣琴譜》中寫道:「蓋取其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借鴻鵠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者也。」
胡笳十八拍
漢末戰亂中,著名文學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兒蔡文姬被匈奴所擄,為左賢王妻達十二年之久,並生有兩個小孩。建安十三年,曹操得知早年好友蔡邕之女在匈奴,便派使臣用重金將她贖回,而兩個年幼的孩子卻不得不留在匈奴。
文姬歸漢後,悲嘆自己命運多舛,將思念家鄉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度矛盾和痛苦的心情,寫作流傳於世的《胡笳十八拍》。「妙於音律」的她又將匈奴樂器胡笳的特點,融入古琴聲調之中,譜成琴曲《胡笳十八拍》。李頎在《聽董大彈胡笳》中說:「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客歸。」可見其感人至深。
十面埋伏
公元前202前,楚漢相爭接近尾聲,雙方會戰於垓下,三十萬漢軍圍住了十萬楚軍。漢方為瓦解對方軍心,就讓兵士們唱起楚歌,楚兵大多離家已久,早已厭倦了連年征戰。楚軍中有人開始唱和,軍心徹底動搖。一看大勢已去,項羽已無計可施,對虞姬唱道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則和道:「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唱完便拔劍自刎而死。項羽後來逃到烏江邊,面對滔滔的江水,仰天長嘆道:「此天亡我,非戰之罪也。」於是拔劍自殺。
後人根據這段歷史作了《十面埋伏》。高昂的曲調中,不僅有勝利者歡快的號角,還有失敗者非凡的氣概。可以說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藝術發揮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創造了單個樂器獨奏形式表現波瀾壯闊的史詩場面,直到今天仍然是琵琶演奏藝術領域最具代表性的漢族傳統名作。
夕陽簫鼓
一首著名的琵琶傳統大套文曲,樂譜最早見於鞠士林(1820年前)與吳畹卿(1875)的手抄本。音樂內容來自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
張若虛雖不著名,但他寫出了被後人稱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唐朝文壇中佔有一席之地。《春江花月夜》是初唐向盛唐過渡的標誌性詩作,樂曲通過委婉質樸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奏,形象地描繪了春江月夜的迷人景色,盡情讚頌江南水鄉的風姿異態,使人有夢回唐朝之感。
漢宮秋月
原為崇明派琵琶曲,表現了中國古代深宮之中的嬪妃宮女們,在凄涼寂靜的秋夜裡回憶往事,哀嘆命運,幽怨悲泣的情緒。
現有兩種較為流行的演奏形式,箏曲和二胡曲。箏曲演奏運用了吟、滑、按等諸多技巧,風格純樸古雅;二胡曲則速度緩慢,用弓細膩多變,旋律經常出現短促的休止和頓音,音樂時斷時續,表現了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具有很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梅花三弄
源自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的故事。
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坐車經過岸邊,他與王徽之並不相識。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王徽之便差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抽笛吹出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促成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最早為笛曲,後改編為琴曲。曲中泛音曲調在不同徽位上重複了三次,顧稱「三弄」。明代《伯牙心法》評價說,「梅為花之最清,琴為聲之最清,以最清之聲寫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韻也」。
陽春白雪
相傳為春秋時期晉國的師曠或齊國的劉涓子所作。現存琴譜中的《陽春》和《白雪》是兩首樂曲。曲子以清新流暢的旋律、活潑輕快的節奏,生動表現了冬去春來,大地復甦,萬物向榮,生機勃勃的初春景象。
陽春白雪的典故來自《楚辭》中的《宋玉答楚王問》一文。楚襄王問宋玉,先生有什麼隱藏的德行么?為何士民眾庶不怎麼稱譽你啊?宋玉說,有歌者客於楚國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國中和者有數千人。當歌者唱「陽阿薤露」時,國中和者只有數百人。當歌者唱「陽春白雪」時,國中和者不過數十人。當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難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雜以流徵」的時候,國中和者不過三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後人便常用「陽春白雪」指代高雅藝術,而用「下里巴人」指代通俗藝術。
如果歷史是場漫長的舞台劇,它們便是貫穿其中最久最動人的背景音樂。日後每一次的播放,都有歷史的畫面呼之欲出。
希望你聽得到。
回顧閱讀
推薦閱讀:
※首都博物館 古代佛像精品展
※《中國古代文論選讀》複習資料
※細數古代三大兵家必爭之地:一省二市,此省爭議很大?!
※古代識人術《心相篇》
※你知道的出自阜陽古代歷史名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