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十二集大型紀錄片《故宮》(解說詞)上

CCTV十二集大型紀錄片《故宮》(解說詞)


· 第一集 肇建紫禁城

  是誰創造了歷史?又是誰在歷史中創造了偉大的文明?

  公元1403年1月23日,中國農曆癸未年的元月一日。這一天,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依然延續著自古以來的傳統,度過他們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農曆元旦。

  這一年,人們收到的類似今天的賀年卡上,不再有建文的年號了。建文帝4年的統治,在一場史稱靖難之變的戰爭後,成為了往事。

  公元1403年的大年初一,大明朝第三個皇帝朱棣,正式啟用永樂作為自己的年號。這一年為永樂元年。年號的更替,隨之帶來的將是這個王朝的更多變化。

  永樂元年,明朝的首都在今天中國南京。這座六朝古都自東漢時代起就被認為有王者之氣。明太祖朱元璋將都城定在這裡,並集中國兩千年宮殿建築之精華,建造了皇家宮殿。今天這座宮殿僅留下了這些遺址,但仍不失當年的氣魄。

  而此時的北京城在大明的版圖上,還是朝廷的一個布政司,叫做北平。這裡人煙稀少。朱棣11歲時被封為燕王,他和他的舊部們熟悉這裡,對這個地方充滿著感情。

  永樂元年的農曆正月十三這一天,朱棣按祖制祭祀完天地回到皇宮。當君臣們相聚一堂時,一個叫李至剛的禮部尚書,提出了一個建議。他說,我以為北平這個地方,是皇上承運龍興之地。應該遵循太祖高皇帝,另設一個都城的制度,把北平立為京都。永樂皇帝,當即非常高興地答應了下來。在這之後的幾個小時里,將北平升為北京,成為王朝第二個京都的一道聖旨昭告了天下。

  這個消息很快傳遍了全國,而一座偉大宮殿將由此誕生。

  剛剛登基不久的永樂皇帝,用這樣一道聖旨昭示天下,表達自己治理天下的理念。

  從目前看到的史料中,我們可以發現,公元1403年的朱棣正處於一種十分微妙而不安的氣氛中。作為一個從侄兒手中奪取皇權,剛登大極的皇帝,他面臨太多棘手的問題。對反對他的建文帝舊臣的殺戮仍在繼續。

  殺了很多人以後,朱棣感到十分不安。他也曾詢問身邊的一位大臣茹常,我這樣做會不會得罪了天地祖宗?

  更讓他感到不安的是,攻入南京城時,他的侄兒建文帝就在一場大火中神秘失蹤,生死不明。儘管他按天子禮儀,給這位侄兒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但後世的很多歷史學家認為,當時被下葬的並不是建文帝本人。真正的建文帝,很可能已經逃亡在外。這件事成為朱棣最大的一塊心病。

  之後有一天上朝時,朱棣差點被御史大夫景清刺殺。

  此事之後,朱棣在南京城裡經常做惡夢。他或許更加強烈地開始懷念他的故地北京。

  站在南京皇宮的遺迹中,我們不難想像,曾經在北方生活多年的永樂皇帝,可能越來越不喜歡住在南京。他開始謀劃將第一京都遷往北京的行動。

  很快當年的5月份,在一次臨朝時,他對大臣們說,北京是我舊時的封國。有國社國稷,將實施國都的禮治。然而皇上的建議,卻遭到了大臣們的激烈反對。從那以後,朱棣謹慎了很多,他開始以迂迴而秘密的方式,為遷都進行系統而縝密的準備。

  公元1403年,由北平剛剛改稱為北京的城市裡,突然多了很多來自江浙等地的南方人。他們得到朝廷的應允,遷至北京,即可獲得五年免繳稅賦的優待條件。這些人普遍比較富有,很快便在北京做起他們以往在南方所經營的生意。同時在北京的郊區,也多了很多農民開始墾荒種地,大規模的移民工程開始了。

  當浩浩蕩蕩的移民隊伍湧向北京時, 在距北京萬里之遙的西北草原上,蒙古帖木兒大汗指揮的鐵騎大軍,已經向中原開拔。大明朝的北方又面臨著威脅。

  然而正當永樂皇帝,準備布防迎戰時,帖木兒卻突然在行軍途中病故。一場大戰消於無形。

  公元1405年6月,東南風吹起的時候,鄭和受永樂皇帝的派遣率一支船隊作遠洋航行。帶著永樂皇帝,向世界展現大明國威的使命駛向茫茫的海洋。據說這次航行,也是為了尋找失蹤的建文帝。

  公元1406年8月,當鄭和的艦隊浩蕩行進時,南京皇宮裡發生了一件讓朱棣高興的事。我們已經無法考證,是出於永樂皇帝本人的暗中授意,還是大臣們自己揣摩上意的結果。總之在這一天的朝堂上,以丘福為首的一群大臣,建議在北京修建一座新的宮殿,永樂皇帝非常愉快地接受了這個建議。

  於是一場浩大的工程拉開了序幕。

  永樂皇帝開始派他的心腹親信們奔赴全國各地,為這項巨大工程做準備。他們中有工部尚書宋禮、吏部右侍郎師逵、戶部左侍郎古樸。

  這些人即將去往的地方,是四川湖廣等地的群山峻岭。他們這次要去開採的是楠木。珍貴的楠木,多生長在原始森林的險峻之處,那裡常常有虎豹蛇蟒的出沒。官員和百姓們冒著危險進山采木,很多人丟失了性命。後世有人用「入山一千,出山五百」來形容采木的代價。

  這裡是今天紫禁城太和殿的內景,當年那些被砍伐的楠木,就是被用來製作這些柱子的。那些永樂時期巨大的楠木,在太和殿里早已難見蹤影,這些巨大的柱子,是後來清朝由松木拼湊而成的。

  這是公元2004年6月,故宮大修進行的一次運木工程。這些巨大的木材,通過現代的運輸工具運到故宮,也是一項龐雜而艱巨的工作。

  那麼500年前,比這些木材巨大數倍的楠木,又是怎麼運到紫禁城裡的呢?

  被派往四川的工部尚書宋禮,這樣向皇帝描述了一次大木出山的傳奇情景。有一天山洪暴發,一株大木順流而下。遇有巨石攔路,大木發出像雷鳴一樣的巨響,撞擊巨石。巨石裂開大木完好無缺。後來永樂皇帝將發生這一故事的那座大山封為神木山。

  這只是一個特殊的例子。更多的木材,從川貴湖北的崇山峻岭中依靠天然的河流和修好的運河,輸送到北京。

  永樂時期為建造新的宮殿,而進行的采木工作,據說持續了整整13年。然而開採修建宮殿的石料,同樣也很艱辛。我們在保和殿後,看到了這塊故宮中最大的丹陛石。它是在明代,由一塊完整的石頭雕刻而成。而這樣巨大的石頭,是如何被運到這裡來的呢?

  據歷史記載,這些石頭都來自於北京西南郊房山的大石窩和門頭溝的青白口。這裡從明清兩代跨越600年,直到現在還在生產漢白玉石頭。我們終於在明朝史料中,發現了保和殿後那塊石料的開採和運輸過程。這塊石料開採就動用了一萬多名民工和六千多名士兵,而運往京城則更為艱巨。數萬名民工,在運送石料的道路兩旁,修路填坑。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在隆冬嚴寒滴水成冰的日子,從井裡汲水潑成冰道。二萬民工一千多頭騾子,用了整整28天的時間,才運到京城。那些同樣被費盡心力,運到紫禁城的巨石,大部分都被安放在故宮中軸線的御道上。

  據現在的專家學者研究,這次宮殿建設的備料過程長達近十年。

  在這十年中,北京逐漸成了大明王朝疆域內,最熱鬧最龐大的建築工地。這是今天我們用三維動畫再現的,當年營建紫禁城時北京工地的景象。那些由此而生的著名工地名稱一直保存至今。

  在這樣一個浩大的工程中,能被歷史記載下來的人,只有極少的幾個。那些當年為這座宮殿付出辛勞的工匠,據說超過百萬之多。他們中也不乏幸運者,有兩個來自山西的工匠王順、胡良。永樂皇帝視察工地的一天,看到他們的彩繪。皇帝扶著王順的肩膀,對他稱讚不已。

  泰寧侯陳珪,公元1406年被任命為改造建設北京城及宮殿的總指揮。永樂皇帝在寫給陳珪的一封詔書里說:「要善待工地上的軍人和民工,飲食和作息要有規律,不要過於勞累。你們要體諒我愛惜百姓的想法」陳珪一直在北京監工,直到公元1419年去世,他沒有等到紫禁城落成的那一天。

  據歷史記載,在參與這項工程的能工巧匠中,以老木匠金珩為首的二十多人被同時提升為營繕所丞。而其他一些著名人物,像負責石料製作的陸祥、負責工藝的蔡信,也都被歷史記載了下來。

  這裡是現在北京的中南海。在600多年前,紫禁城尚未建成之時, 朱棣的燕王府和紫禁城完工前的臨時宮殿,就在這一區域的西北。

  公元1409年,朱棣以巡狩的名義住在這裡。從公元1409年至宮殿建成後的公元1421年,他在北京度過了5年又8個月。這使得大明朝的決策、軍事和行政系統逐漸北移。跟隨朱棣來到北京的一個叫王紱的畫家,在這一時期創作了《燕京八景圖》,用細膩的筆法描繪了那個時候北京的美景和風情。那個時期,北京逐漸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移民軍戶對郊區的屯田墾荒,使北京農業生產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北京對於這個王朝開始顯得越來越重要。

  從公元1410年到公元1414年,朱棣以北京為根據地,兩次跨過長城御駕親征,擊敗了多年來威脅北京的蒙古部落。在一次勝利後,他檢閱了所帶領的龐大軍隊。

  就在朱棣謀劃遷都北京剛剛開始的時候,他最親密的一個人去世了。這就是徐皇后,他們的婚事是朱元璋親自給說合的。怎樣安葬這個結髮妻子呢?陵墓理應建在南京,但是朱棣卻悄悄派一個大臣和一個風先生前往北京尋找吉壤建陵。兩年後,在昌平以北20多里的地方,被朱棣降旨圈為陵區禁地。

  這就是今天的明十三陵。借徐皇后之死而建陵,大臣們都意識到這是皇上向他們釋放的一個遷都信號。

  這之後南京城裡的一些大臣開始上疏,直截了當反對永樂皇帝暗藏的遷都用意。很快河南布政使周文褒、王文振及參議陳祚被朱棣謫貶到農村去當普通的農民,而其餘的人只好選擇了沉默。

  公元1416年十一月的一天,朱棣突然詔集文武群臣,和顏悅色地與大家談論起一個關於北京的敏感話題。皇上對北京宮殿的修建表現出異乎尋常的民主,而這一次群臣沒有再提出反對意見。不僅一致通過紫禁城儘快動工修建,還讚美起北京優越的地理位置,紛紛強烈要求將明王朝的第一首都定在北京。他們說:「北京北枕居庸關,西靠太行山,東連山海關,南俯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壯麗,足以控制四方,統治天下,確實是可以綿延萬世的帝王之都。」朱棣多年處心積慮的遷都慾望,瞬間變成了君臣的合意。後世的歷史學家認為,這次決定意味著中國政治中心開始北移,中國地緣政治從此發生改變。這種改變影響了中國數百年的政治格局直到今天。

  這是公元2005年4月10日的清晨,在故宮博物院的宮牆內出現了這樣一群工人。他們來到這裡,是為了完成一項工程,就是對這座宮殿進行一次大規模的修繕,這次大修將持續19年。

  在將近600年前,同樣在這塊地方,曾經一次性的彙集了十萬名工匠,開始修建這座宮殿。他們大多來自於河南、山東、山西、安徽等地。

  今天我們無法知道,他們是怎樣建造這座宮殿的。也無法知道他們曾經歷了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關於這座宮殿建設的正式記載在《明實錄》上有這樣的幾句話「癸亥,初營建北京,凡廟社、宮殿、門闕,規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壯麗過之,至是成。」在公元1419年,關於這座宮殿的建設只能用文字記錄。

  而今天,我們卻有幸能用攝像機記錄這些影像。從這些大修的場景中,我們隱約可以捕捉到,當年修建這座宮殿的一些印記。

  我們的故事講到這裡,不得不對歷史的記載產生一些疑惑。我們同樣在《明實錄》上看到這樣的記載:「自永樂十五年六月興工」在今天一些研究者以此為據認為,紫禁城是自永樂十五年,用了三年半的時間建成。而另外一些學者則認為,如此浩大的工程8000多座房子,即使是在今天,也是不可能用三年半的時間建成的。但是無論有怎樣的爭論,千百年來中國古典建築的工程方法,卻一直未有大的變化。雖然距紫禁城建成已經將近六百年,但是今天工匠們使用的建築方法依然延續著那時的工藝。這些傳統的工藝,在清代被人們概括為八大作。 即木作、瓦作、石作、扎材作、土作、油漆作、彩畫作、糊裱作。我們今天在鏡頭中所展示的工藝是在這次大修中所運用的。它和約六百年前明朝工匠所運用的手法,幾乎是一樣的。

  在公元1420年,這座宮殿終於建成了。它是在元大都皇宮舊址上誕生的。那個元大都曾十分著名的延春閣被景山所取代,而整個宮殿建築群由北往南延伸座落在整個北京的中心地帶,成為這個王朝新的神聖之地。

  這裡的磚瓦木石,這裡的色彩,這裡的空間布局,都昭示著中國人曾經的文明意志和理念。從此這裡開始歷經24位皇帝和眾多嬪妃皇子們的悲喜人生。開始上演中國歷史中許多精彩的瞬間。

  公元1421年,在宮殿剛剛建成之後,百姓迎來了那一年的農曆元旦。這一天,朱棣在新落成的宮殿里,舉行了規模宏大的朝賀儀式。他登上了高敞壯闊的奉天殿,接受大臣們的跪拜。朱棣和大臣們都為這座輝煌無比的宮殿所振奮與鼓舞。

  不久春天到來了。那些曾經終年在北京服役的工匠民夫和軍人們, 甚至還有那些大牢中的犯人們,皇帝減賦免役大赦天下的詔書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據說宮殿蓋好之後,意得志滿的永樂皇帝把一位會推算未來的姓胡的官員找來,讓他算一下以後會發生什麼事。胡回答說:「明年四月初八宮殿會發生火災」永樂帝大怒,把他關進監獄,並表示到時候若不著火就殺你人頭。誰都沒把這個人的話放在心上,大家都沉浸在新宮殿建成後的喜悅之中。也就是在這時,永樂帝派鄭和第六次率領船隊出使西洋。

  公元1421年5月9日這一天,天氣驟變雷鳴電閃,三大殿大火突然升起真的被雷火擊中了。朱棣到底有沒有找官員測算新宮殿的未來,

  在歷史上無法考證。那個胡姓官員預測的故事,基本可確立為是一種傳說。而在《明史》上關於這次火災的正確記載是這樣的:「自永樂十五年六月興工」言簡意賅無更多筆墨。

  永樂皇帝用近二十年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投入而建成的三大殿, 只存在了三個月,就毀於天火。這對朱棣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在痛惜宮殿的被毀之外,更令他痛苦的是對自身的懷疑。朱棣敕諭文武群臣說:「奉天等三殿災,我心惶懼,莫知所措。如果我的作為果真有不當之處,大家應該開誠布公地提出來,好讓我有改過的機會,以回天意。」 下詔求言引發了官員們的激烈反應。一部分人都抓住這個機會指責朱棣好大喜功,指陳他遷都北京是錯誤決策。接著,處於驚恐與憤怒矛盾中的永樂皇帝,讓大臣們跪在午門前相互辯論,還處死了一位指責他的官員。

  不久之後,朱棣致力消除邊患發動第六次北征蒙古的行動。但是他的健康每況愈下,戎馬一生的他居然從馬上摔了下來,終於在北征蒙古的途中他在榆木川走向生命的盡頭。

  毀於天火的大明宮殿三大殿,在永樂時代沒有再進行重修工作。 之後的二十年中,曾經輝煌如夢境一般的紫禁城中央地帶,是一片焦黑的廢墟。

  轉眼間十多年過去了,正統元年也就是1436年,明英宗朱祁鎮即位。這位實際年齡只有7歲的孩子十分崇拜他的曾祖父朱棣,他一登上皇位就做了一件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沒有做成的事情——重修紫禁城。

  這一年的秋天,朱祁鎮下詔「命太監阮安、都督同知沈清、少保工部尚書吳中率軍夫數萬人修建京師九門城樓。」又過了五年,他正式下詔重修三大殿和乾清、坤寧二宮。下詔當日工程就正式動工。

  一年半之後,拖延了十幾年的重建工作完成了。

  一切塵埃落定。紫禁城又完好如初,一道聖旨又昭告了天下。

  北京紫禁城,最終成為中國明清兩代統治天下的最高政治中心;一座世界一座世界建築藝術史上獨一無二的經典之作,從此傲然於世;成為我們人類歷史上迄今能看到的最大的宮殿建築群;最終成為我們全人類共同的歷史文化遺產。

  然而紫禁城在重新建好後,又將面對數百年中的一次又一次災難和重建,它的故事或許才剛剛開始。

· 第二集 盛世的屋脊

驚心動魄的戰爭已見分曉。改朝換代正在進行。  公元1644年農曆八月,在浩浩蕩蕩的隨從隊伍陪同下,一個六歲的男孩和他的母親一起,從盛京老家向北京進發。男孩名叫福臨,是大清王朝的順治皇帝,此行的目的地是他們在北京的新家:紫禁城。  對於六歲的順治皇帝來說,這座他前所未見的高大城門,一定給他留下了新奇而深刻的印象。  這是紫禁城最大的門,有37.95米高。  按照中國的陰陽學說,正北叫子,正南叫午,所以位於紫禁城中軸線南端的這座城門,叫作「午門」.  穿過午門,紫禁城的真容出現在順治皇帝的眼前。  這裡就是他們的新家,而對這座宮殿的佔有,也將是他們成為中國新的統治者的象徵。深紅色的宮牆和金黃色的琉璃瓦是這座宮殿最引人注目的特徵,而這綿延一片的紅色和金色也使紫禁城與周邊的建築完全區分開來。  紫禁城的建築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是處理朝政和舉行重大禮儀活動的場所,稱為前朝。後半部分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帝後嬪妃的生活場所,稱為內廷。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晉宏逵:「紫禁城的總體部署就是這樣,用若干條縱深的軸線來安排這麼多的建築,那麼這些建築都是用院落的形式來展開的。每個院落當中都有成組的建築。每棟建築相互之間都是有主有從,有正有配,它就是這樣用建築的手段,來表達封建社會、封建禮制所表達的那種等級和秩序。」  傳說中玉皇大帝的紫微宮一共是一萬間,而人間的紫禁城一直流傳著宮殿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的說法。事實上,在長達五百多年的時間裡,紫禁城一直在變化著。根據1973年故宮專家的調查,紫禁城現有的宮殿是八千七百零四間。  有人認為,當年順治帝初次見到的紫禁城也許並不完整,因為比他早幾個月進京的攝政王多爾袞,在給順治皇帝的奏報中寫道:李自成燒毀宮殿後逃走。  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李燮平:「李自成確實放火了,那整個紫禁城受到什麼損壞了,這實際上清代人自己有一個定位。乾隆朝修訂的《日下舊聞考》就明確說過『紫禁城宮殿是因勝朝之舊而斟酌損益之』。意思是什麼呢。就是說我對紫禁城的修繕都是在明代建築的基礎上來進行的。這就反過來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就是說紫禁城宮殿沒像傳說的那樣因為李自成而受到那麼大規模的破壞。」  據《清實錄》記載,六歲的順治皇帝是在皇極門也就是現在的太和門登的極。  順治二年,中軸線上的宮殿被一一修復,重新命名。這是改朝換代在建築上最直接的體現。皇極殿改名為太和殿,中極殿改名為中和殿,建極殿改名為保和殿,對於當時尚不穩固的新政權來說,一個和字,包含了他們對天下和平、君民和諧的未來,最迫切的期盼。  從此,紫禁城的匾額上出現了滿文。  順治皇帝沒能等到他所盼望的和平盛世的到來,就在二十四歲時離開了人世。這一年是公元1661年。  十八年之後,一個寒冷的冬夜。太和殿西側的御膳房突然燃起了火光,大火一路蔓延,兩小時後燒著了太和殿。幾天後,引起這次火災的六名太監被處以絞刑。此後太和殿在長達十八年的時間裡卻始終是廢墟一片。  在這段時間裡,年輕的康熙皇帝,在殘缺的紫禁城中忙於指揮各地征戰、穩定統治。十六年間,他相繼平定了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叛亂,收復了台灣,還打敗了入侵的沙俄,簽訂了清王朝對外的惟一一個平等條約《中俄尼布楚條約》。  直到康熙三十四年,天下太平。此時的康熙皇帝終於可以騰出手來重建太和殿了。  但是這次修復卻遇到了最大的難題。太和殿上一次重建是在明朝天啟年間,此時已經過去六十九年,人們不知道太和殿確切的建築比例與數據。當時,愛讀書的康熙皇帝親自查遍書籍,結果令他非常失望。  一位叫梁九的人令這件事情有了重大轉機。當時已年逾古稀的梁九,從明朝崇禎年間進入工部,已經在工部工作了四十多年。  根據《梁九傳》記載,當時梁九按照十比一的比例,做了一個太和殿的木模型,就靠對這座模型組件的放大製作,完成了太和殿的結構搭建。令人稱奇的是放大出來的每一個木件安裝上去都能嚴絲合縫,分毫不差。  讓後人感到幸運的是,康熙三十四年這次重建太和殿的所有材料以及尺寸被詳細記載在《太和殿紀事》這本書當中,這是關於太和殿修建的惟一一份詳細紀錄。對於今天即將進行的太和殿大修,這本書仍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康熙三十六年,太和殿落成,盛大的落成儀式正在進行。這不僅是一座宮殿的慶典,更昭示著一個新的盛世的開端。  這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太和殿。  坐落在八米多高的漢白玉三台上的太和殿是紫禁城的核心,也是紫禁城整體建築樂章的高潮部分。它的一切設計,都為著一個目的,就是把至高無上的皇權烘托到極致。  太和殿曾經是北京城最高的建築,從庭院到正脊高36.57米,相當於12層樓房的高度。  太和殿也是紫禁城中最大的建築。面積達2381平方米,相當於半個足球場那麽大。它的長寬比例正好是九比五,代表著九五之尊。  太和殿與身後的中和殿、保和殿一起構成前朝的主體,人們習慣稱之為三大殿。  紫禁城的建築很多地方都與九這個數字有關,九為最大,體現至尊的含義。像大門上的九排九路門釘,房檐上的九個走獸等等。  然而,對於太和殿來說,連最大數字九都不足以表達它的尊貴,因此,在它的屋頂上出現了十個走獸。多出來的這一個叫行什,在中國所有古建築中僅此一例。  太和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質結構建築。  在這個號稱世界之最的大殿里,布置卻相當簡單。  在基台的烘托下,皇帝的寶座是惟一的主角。目光所及之處,皇權的威嚴輻射到每一個角落。  太和殿一共有七十二根大柱子,圍繞著寶座的六根被貼上黃金,每根柱子上都有一條巨龍,這是皇權的象徵。  從這六根金柱當中向上望去,藻井上有一條蟠龍,蟠龍嘴裡倒垂下來的寶珠又叫做「軒轅鏡」。  康熙皇帝對太和殿的這次重新修建,改變了它原有的九開間形制,變成了十一開間。可以說,這是此次重修中最為實用的改造。  故宮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周蘇琴:「康熙三十四年重建太和殿的時候,考慮到防火的因素,所以就把木構的斜廊改成磚牆了,同時把太和殿兩邊的游廊改成了夾室,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面闊十一間的格局。實際上還是沒有改變原來這個面闊九間周圍廊的格局。」  2004年6月,故宮大修前的勘查進入到了太和殿的屋頂內部,我們也跟隨他們進行了拍攝。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質建築的粱架。  而脊檁的彩畫是康熙三十四重建時繪製的,它是彩畫中最高等級的和璽彩畫,距今已經三百多年。  我們的攝像機鏡頭在這裡還拍到了一個神秘的物品。  它在太和殿頂部最中心的位置,位於藻井的正上方。  這就是雍正皇帝命人安放在這裡的符板。  我們在收藏於第一歷史檔案館的皇宮檔案中發現了這樣一段內容:雍正九年,八月十二日,雍正皇帝命人把三份符板分別安放在養心殿、太和殿和乾清宮。  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研部主任李國榮:「安放符板呢,本來是古代建築中,風水學中很講究的一個內容,為的是鎮宅、避邪、保佑平安。雍正(皇帝)的這幾塊符板呢,除了傳統的道教八卦圖外還增加了藏傳佛教的咒語,這反映了他是諸教為我所用,來保佑他的平安。」  雍正皇帝放置符板的舉動,無疑明確了太和殿、乾清宮和養心殿這三處宮殿,是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地方,而除太和殿外,其餘兩個宮殿都在皇宮的內廷。  和前朝相對,紫禁城後半部分統稱內廷,它包括皇帝皇后居住的後三宮,妃子們居住的東西六宮和皇子們生活的乾東西五所。至此,紫禁城建築的樂章從陽剛的高潮樂段進入陰柔的慢板。  乾清宮與坤寧宮和交泰殿合稱為後三宮。  乾清宮,在雍正皇帝以前一直是皇帝的寢宮。同為皇帝使用的宮殿,它比前朝的太和殿低十一米,面積小一千多平方米,置身其中,人的感覺會松馳許多。  明代時乾清宮有後暖閣九間,分上下兩層,類似今天的複式建築,上下共布置了二十七張床,皇帝可以任意選擇。清朝時,東西暖閣改成了書房。  在明代,坤寧宮是皇后的寢宮。到了清朝,這座宮殿的室內裝修有了很大改變,成為中軸線上最具有滿族特色的宮殿。  它室內貫通,西、北、南三面都有火炕。西大炕供朝祭神位,北炕供夕祭神位, 東北角是祭祀時煮肉用的廚房。這種布局來源於滿族民間「口袋房」、「萬字炕」的居住習俗。  從坤寧宮東暖閣懸掛的這則坤寧宮銘上可以看出,坤寧宮的布置是依據入關前瀋陽故宮中皇后居住的清寧宮照搬而來的。  除了皇后,在後宮中,還有很多當朝皇帝的嬪妃,她們就住在後三宮兩旁的宮殿里,這些宮殿總稱為東西六宮。  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王子林:「東西六宮它取自於《周禮》的六寢六宮制度,但是它更多的是融入了自漢代以來所形成的《周易》陰陽哲學思想,它的建築布局從平面上看是一個坤卦的卦象,象徵陰,也就是說這個地方居住的是妃子。其功能呢可以從宮殿的命名上反映出來。比如說承乾宮,為什麼叫承乾宮呢?就是說居住在這個地方的妃子要順承皇帝,所以說東西六宮的建築它體現的是三綱五常,特別是夫為妻綱的倫理道德思想。」  東西六宮的建築形制比後三宮低很多,體現了居住在這裡的嬪妃的從屬地位。  這是雍正皇帝命人繪製的美人圖。每一個皇帝都希望龍脈延續,子孫繁盛,從而使王朝興旺,江山永固。  公元1856年,隨著一聲嬰兒的啼哭,一個女人一生的命運被改變了。她就是後來統治中國四十八年的慈禧太后。  儲秀宮是她剛入宮時的居所,但我們現在看到的內部裝飾,已經是在她五十大壽時,花費六十三萬兩白銀重新修繕布置過的了。  蘭花,中國古人認為它有王者之香,又有生育男孩的象徵,它與壽石組合的圖案寓意為宜男宜壽,所以儲秀宮的隔扇大量採用了這種繪畫。  也許是巧合,慈禧太后剛入宮時被封為蘭貴人,不久就生下後來的同治皇帝。母以子貴,隨著地位逐漸顯赫,她的寢宮裝飾也奢華起來,在儲秀宮的庭院陳設中還出現了龍,這也是東西六宮中惟一的例子。  內廷中的養心殿在雍正皇帝之前,原本是一座普通的宮殿。  雍正皇帝即位之後並沒有按慣例住進乾清宮,他表示:父親康熙皇帝在乾清宮居住了六十多年,自己實在不忍心再住進去,決定移居月華門外的養心殿,並要求將殿內略微修繕,一定要樸素。  雍正皇帝的這個決定,使紫禁城內廷的格局出現了變化。從此,養心殿在紫禁城裡越來越重要。  養心殿地位驟然上升之後,並沒能一直樸素下去,配套裝修很快跟了上來。在紫禁城中,採光好壞是衡量宮殿地位的重要標誌之一。為了改善養心殿的採光,它成為紫禁城中第一個裝上玻璃的宮殿。雍正元年,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木作》記載「十月初一日,有諭旨,養心殿後寢宮,穿堂北邊東西窗安玻璃二塊」。  當時,玻璃是非常稀罕的物件,全部依靠海外進口。  養心殿的位置靠近前朝,它將皇帝的休息和辦公場所合二為一。這座宮殿的後半部分是卧室,皇帝在這裡休息,若要處理政務時,只要穿過這條甬道,不到一分鐘就可以來到前殿辦公,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  從雍正皇帝開始,到清王朝滅亡,清朝有八個皇帝把養心殿作為生活起居和處理政務的地方。在這裡,留下了他們各自不同的生活印記。  一座小小的宮殿見證了一個王朝從盛到衰的歷史。  在等級森嚴、莊嚴肅穆的紫禁城中,有一片風格迥異的建築透露出一份靈動和浪漫的氣息。這就是寧壽宮花園,人們俗稱乾隆花園,它是生性瀟洒喜好遊歷的乾隆皇帝的得意之作。  這個花園建在紫禁城的東北角。狹隘細長,曲徑通幽,四個院落相連,風景各不相同,將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時最為欣賞的江南美景盡收園內。  花園中還處處顯示出漢族傳統文化對乾隆皇帝的深刻影響。  中國古代有一種祈福的祭祀活動叫褉賞,後來演化為人們暮春郊遊的風俗。文人墨客此時也要相邀聚會,最著名的一次被記錄在王羲之的《蘭亭序》中。  九曲蜿蜒的水渠中清水流淌,隨波逐流的酒杯停在誰的座前誰就要吟詩作賦,否則就罰酒認輸,這就是「曲水流觴,修褉賞樂」乾隆皇帝以此為根據,給這個亭子起名「褉賞亭」。  花園中還有一個建築叫「三友軒」,室內以松,竹,梅裝飾, 松木剛勁而挺拔,臘梅凌寒而開放,翠竹桿直而心虛,三者皆處嚴寒而不謝,所以被稱為歲寒三友,古代文人以這三種植物比擬人品的剛直、高潔。乾隆皇帝不僅借三友軒表現自己的儒雅,更重要的是傳達出清朝皇帝與漢族知識分子思想融合的一種態度。  乾隆花園的修建只是一個龐大的建設工程中的一小部分。  自康熙朝以來,經過七十多年的治理,到乾隆時期,中國農業經濟、綜合國力達到巔峰。乾隆皇帝開始對紫禁城進行了自1420年建成以來最大規模的改造。其中,有兩個重要的工程是和政治體制的改變緊密相連的。  第一個就是對乾西二所及周圍區域的改造。  乾西二所是乾隆皇帝作皇子時候的居所。為什麼他要對這裡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呢?這還要從皇帝的立儲制度說起。  雍正皇帝之前,皇太子的確立往往伴隨著激烈而血腥的宮廷鬥爭,所以雍正皇帝便改用了秘密建儲的方式,他親筆寫下兩份確定皇位繼承人的詔書,一份藏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的背後,另一封由他隨身攜帶。皇帝在世時秘而不宣,等皇帝死後,兩相對照無誤,才能對外公布,迎立新君。  乾隆皇帝作為秘密建儲制上台的第一個皇帝,沒有享受過一天太子的待遇,因此他要把自己的故居乾西二所地位升格,由所改為宮,不再讓其他人居住,以此強調他繼承皇位的正統。  重新整修後,這個三進小院的主體建築被重新命名,分別叫作崇敬殿、重華宮和翠雲館,習慣上統稱重華宮,重華宮的名字來自漢族大臣張庭玉的提議。重華是指遠古時期聖君主「舜」,對漢文化頗為精通的乾隆皇帝非常高興地採納了這個建議。  乾西二所改造完成以後,周圍的幾座宮室也隨之進行了改造,成為重華宮的附屬配套設施:東邊的乾西一所改為漱芳齋,室內建造了一個小戲台,取名「風雅存」,供皇帝觀賞一些小戲時使用,在院內還添加了一座大戲台。它們是紫禁城中最早出現的戲台。  即位之後的乾隆皇帝雖然已經移居養心殿,但他一直把舒適的重華宮當作與家人、密臣歡聚的場所。  信奉藏傳佛教的乾隆皇帝,還在重華宮的西南部修建了紫禁城裡最重要的藏傳佛教建築雨花閣。藏傳佛教從元代進入皇宮,到清代發展到頂峰。雨花閣的修建,除了滿足皇帝個人禮佛的需要,更重要的作用是以宗教信仰聯絡中國邊疆地區的蒙藏各部,加強民族融合,以鞏固國家的統一。  紫禁城改造中和政治改革密切相關的第二個重要工程是修建寧壽宮。  乾隆皇帝即位不久就宣布:為了不超過在位六十一年的祖父康熙皇帝,他將在執政六十年的時候將皇位禪讓給兒子,皇位交接方式的這一改變,意味著紫禁城中將首次出現退休的皇帝。  寧壽宮,就是為乾隆皇帝退休準備的養老之所。作為太上皇的宮殿,寧壽宮的級別不亞於皇帝的居所。它也分為前朝和內廷,各種配套設施樣樣俱全。這幾乎就是一個微縮的紫禁城。寧壽宮的造價達到一百三十多萬兩白銀。僅寧壽門前的這對鍍金銅獅,就用了黃金三百三十四兩。  為當朝的皇上建造退休的宮殿,無疑是最受重視的工程,工部集中了全國頂尖的能工巧匠。這其中有一個雷姓建築設計世家。  這是他們繪製的長達五米多的紫禁城中軸線大清門到坤寧宮的全部建築的外觀圖樣,上面清楚地標註著各個建築的名稱和它們之間地距離,數據精確到了寸。  從康熙年間開始,這個家族前後延續二百多年,一直從事皇家建築的設計工作,他們主持修繕設計的作品中光是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就有故宮、頤和園,天壇等等。  這個祖孫七代的設計世家又被稱作「樣式雷」家族。  中國古代的建築設計,採用文字說明、圖紙和燙樣三者結合的方式。所謂燙樣,就是立體的設計模型。它是中國古建築設計中特有的產物。現在,故宮依舊保留著當年雷氏家族製作的燙樣。  燙樣用硬紙板、秫秸和木頭等粘貼製做而成。模型製成之後,需要用小烙鐵將細節部分燙平,故名燙樣。  這是清朝晚期雷氏家族為紫禁城長春宮設計的燙樣,在夏季長春宮院內建有一個巨大的涼棚。在燙樣的相關部位,都有具體的文字說明和建築尺寸。經過一層層展示,我們能清晰地看到建築的內部結構。當時的燙樣主要是為給皇上御覽而製作的。皇帝的意志是決定宮殿建造最終的依據。  豪華、氣派號稱小紫禁城的寧壽宮完工之後,乾隆皇帝一天也沒有住過,他在退位後,依然住在養心殿內控制著朝政,直到公元1799年,他八十九歲時去世。  從明朝永樂年間到清朝乾隆年間,紫禁城歷經三百多年的修建、改建和修繕,終於成就了今天展現在世人眼前的模樣。而在紫禁城中演繹的歷史,還將波瀾壯闊地延續下去。

文章引用自:

分類:人文歷史

評論(0) 引用 閱讀(6) 圈子 編輯 列印 有獎舉報

第三集 禮儀天下

·  在進入故宮的四座大門中,東華門是與眾不同的。只有非常細心的人才會發現,它的門釘只有八行,有別於其他三座門的九行。  這一細微的差別,400多年前,曾經引發了一場震動朝野的風波。  公元1521年3月,明武宗駕崩,武宗沒有兒子,也沒有兄弟。於是,皇太后決定,湖北的朱厚熜以藩王身份繼承皇位。但是,朱厚熜行進到北京宣武門外,忽然止步不前了。  面對皇帝寶座,朱厚熜究竟有什麼疑慮呢?  起因在於禮部擬定的繼位禮儀:朱厚熜應由東華門入紫禁城,先到文華殿,追認皇太子的身份,然後再繼承皇位。  門釘少了一行的東華門在等級上低於午門,神武門,也低於西華門。在紫禁城的設計中,這座大門臨近太子的宮區——文華殿,是太子出入紫禁城的通道。皇帝本人,幾乎不走東華門。  固執的朱厚熜拒絕了禮部的要求。這位繼承人堅持:「吾嗣皇帝位,非皇子也」。我是來當皇帝的,怎麼能以皇太子的身份入宮呢?  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皇太后妥協了:皇位不可久虛,百官即日於城外上表勸進。  4月28日正午,朱厚熜如願由大明門正中御路進宮繼位,年號嘉靖。這場牽動朝野的禮儀之爭,暫時告一段落。  在這場較量中,大臣敢於與即將繼位的皇帝抗衡,而朱厚熜也甘願冒著失去皇位的危險固執己見,難道僅僅只是為了一套禮儀程序嗎?  在禮儀之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呢?  公元1661年,即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24歲的順治皇帝去世。在彌留之際,口授遺詔,將皇位傳給八歲的兒子玄燁。  兩天後,正月初九,是玄燁登極的日子。  登極大典是紫禁城最重要的儀式,500多年只有20多次,真實的場景只有親歷者才能見到,卻最能引發後人的無限想像。  這將是清入關後紫禁城舉行的第二場登極大典。  當年順治登極,正是明朝滅亡,李自成敗退,紫禁城多處損毀,只能一切從簡。大典沒有按傳統在太和殿舉行,移到了太和門。  經過十幾年征戰,經營,當玄燁登極時國家基本穩定,已經可以按典章制度舉辦一場完備的大典了。  而大典應如何操辦?大典程序,鹵簿儀仗,人員站位等如何安排?  這是擺在清初禮儀官面前的一道課題。  其實,所有的大典細節,在歷代的宮廷文檔中,都有明晰的記錄。即使改朝換代,除了服飾以外,主要的典禮環節,都不會有太大的區別。對於清代禮儀官來說,明朝遺留的典章制度文獻——《明會典》,就是最好的範本。  今天,當我們試圖再現清代登極大典的時候,《清會典》也為我們提供了所有重要的線索。  登極大典前,皇帝親自或者派遣官員先到天壇、地壇、太廟、社稷壇,向天、地、祖先等通報一番。  典禮的當天,皇家侍衛嚴密駐守紫禁城各道大門。  天還沒亮,王公大臣都已經穿戴朝服,依次進入紫禁城。  太和門外,陳設著皇帝的步輦,太和門屋檐下,陳設著丹陛大樂的樂隊。太和殿屋檐下,陳設著中和韶樂的樂隊。  太和殿廣場東西兩側,陳設著旌旗,傘蓋等鹵簿儀仗。  太和殿所有的大門都打開了。  大學士會同禮部官員進入太和殿,分別將皇帝登極的詔書,寫有賀辭的表文,筆墨紙硯等放置在不同的桌案上。大學士到乾清門取出皇帝玉璽,送到太和殿皇帝寶座正南方的桌案上。  一切都準備好了,這時,八歲的玄燁身穿白色孝服,在乾清門內,父親順治的靈位前行三跪九叩大禮,把自己即將登極的消息親口稟告。接著,來到乾清宮側殿更換皇帝禮服,穿戴整齊後,再到皇太后的宮殿里行三跪九叩禮。這時乾清宮中門垂下帘子,示意先帝的喪事暫停。  天色漸亮,皇帝由乾清門左旁門出,前往中和殿。在中和殿寶座就座,那些即將在典禮中指揮引導的各級官員提前向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禮。在接下來的儀式中,他們就可以免禮,而專心忙於工作了。  玄燁終於坐到了太和殿寶座上。此後,在這個位置上,他坐了61年。  紫禁城最重要的大典,今天已經難以如實還原。而宮廷繪畫中也根本沒有登極大典的資料。我們在專家指導下,從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有關宮廷其他典禮的畫作提取素材,利用技術手段,通過情景再現,動畫合成的方法拼接而成了康熙登極大典的盛況。  籠罩在先帝喪禮氣息中的登極大典,氣氛肅穆。中和韶樂和丹陛大樂陳設但並不演奏。  而當這些樂器奏響的時候,紫禁城也就迎來了重要的盛典。  對於紫禁城來說,每年都有三個最重大的典禮。  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旦。這是新年開始的第一天,王公大臣,外國使節在這一天向皇帝進獻賀辭,其禮儀程序與登極大典相似,氣氛卻喜慶輕鬆了許多。  皇帝的生日,古稱萬壽節,是個全國性的節日。這一天,京城的匠人們用彩畫,布匹等將主要街道包裝得絢麗多姿,到處歌舞昇平。各地文武百官,設置香案,向京城方向行大禮。冬至,是紫禁城另一個大節日。這一天,北半球太陽角度最低,因而是陽光照射進太和殿最深的一天。在2004年冬至日,我們採用特殊的攝影方法,記錄了一年中太和殿最難得一見的景觀。在冬至這一天,陽光可以反射到大殿正中的匾額上。  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轉樞的日子,這一天之後,陰氣漸消,陽氣漸長。冬至,皇帝到天壇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  中國禮制可上溯周代。《周禮·大宗伯之職》將禮儀總括為吉禮、嘉禮、凶禮、軍禮、賓禮五類。號稱」經禮三百,曲禮三千」,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禮可謂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作為最高禮儀活動上演地,紫禁城的建築處處顯示了規範禮儀的作用。  試想當年一位第一次步入紫禁城參加大典的外國使節,他走過開闊而漫長的天安門廣場,穿過幽深的天安門門洞,午門廣場兩側的朝房使通往紫禁城的道路顯得狹長。從午門側門入宮後,眼前豁然開朗,穿越太和門一側,他忽然看到一片極度開闊的廣場,廣場盡頭是高高在上,金壁輝煌的太和殿。此刻,恐怕在這位使節心中,不得不由衷產生敬畏。  沿著中軸線的御道出入午門,是皇帝和大婚時皇后的特權。但每隔幾年,就會有一次破例。  一年之際在於春。陽春三月,是一年中孕育希望的季節。而對於一些中國人來說,一生的希望,也是在這個時刻孕育的。  經過層層選拔,一些讀書人即將步入紫禁城。  每三年一次的殿試,是古代中國科舉考試的最後一道關口。事實上,所有有資格步入紫禁城參加殿試的考生,已經在先前的過關斬將中取得了貢士稱號。這場在皇宮裡舉行的考試,會讓每個考生感受到成為天子門生的無上光榮。  這是清朝乾隆年間一份殿試答卷,考生以工整的楷書完成皇帝親自擬定的考題,在太陽落山前交卷,卷首寫有考生的年齡,籍貫,本人,父親,祖父的名字,身份,參加科舉考試的經歷。之後嚴密封存。先由讀卷大臣精選出10份最好的,在第三天黎明呈交皇帝親自審閱,由皇帝決定最終名次。  1790年之前明清兩代殿試,都是在太和殿廣場露天舉行,乾隆年間改在保和殿內舉行,以此顯示皇帝對於考生的關懷。  殿試後的第五天,是公布成績的日子,叫做傳臚。  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我們找到了1904年中國最後一次殿試的金榜,當年共有273人參加,一些著名歷史人物譚延闓、沈鈞儒等人榜上有名,末代狀元為劉春霖。  傳臚是紫禁城重要的典禮。  康熙六年的狀元繆彤在日記中這樣記錄了當天的情形:「當天天氣微寒,五鼓時分,我和各位進士跪在太和殿前等候傳臚。前一天已經有傳言,某某人是狀元,某某人榜眼,某某人探花。我已經沒有希望了,不過是跟著參加儀式罷了。傳臚開始,上面喊第一甲第一名竟是我,每喊一次名字,就奏樂一番,我懷疑聽錯了,不敢出列。最後是禮部官拉著我出來。於是,我和榜眼,探花三人,跟隨禮部官員捧著黃榜沿著御道,從午門中門出宮。」  這一天,三位幸運兒得以享用了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走過的道路,從午門中門出宮。這一定是天下讀書人夢境中最漫長的一段路。  考生們在紫禁城裡倍感煎熬和光榮的時候,中國的農民也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節。  這是一組表現農民在不同時節辛苦勞作的畫絹。有一個中年男人的形象,出現在每一幅畫里。看上去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其實,他叫胤禛,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個兒子。他的妻子兒女也出現在這組《耕織圖》里。  康熙重視農桑天下皆知,這本畫冊無疑會讓父皇很開心。  心計頗深的胤禛在激烈的皇位繼承大戰中笑到最後,年號雍正。對於農業的關注,並不亞於父親康熙。  在這本記錄雍正皇帝日常活動的起居注里,我們發現即使貴為皇帝,每年也要作一天農民。  這是雍正六年二月中旬,全國農民即將進入耕種時節。18日,城南的先農壇開來了浩浩蕩蕩的隊伍。祭祀先農神,是中國歷代帝王的慣例。清代在先農壇東南還開闢了1700畝農田,在祭祀完畢後親自耕種,為天下農夫作一個表率,表明天子心系稼檣,尊重農耕。  耕田時,皇帝一手扶著犁,一手舉著鞭。按禮儀規定,皇帝要推三次。而雍正皇帝意猶未盡,又多推了一次。  農業國家的興衰往往依賴於上天的恩威,皇帝自詡為天子,是人世間得到上天恩澤最多的人,而一旦上天發怒,興風作浪起來,那第一個應該領受處罰的人,也非皇帝莫屬。與上天對話,是皇帝義不容辭的神聖責任。而皇帝與上天對話的方式就是各種祭祀活動。  皇帝對於祭祀格外重視,連服裝這樣的細節都有嚴格的規定。  (嘉慶藍色緙絲雲龍夾朝袍——祭天  雍正明黃花妝緞雲龍皮朝袍——祭地  康熙大紅色雲龍花緞皮朝袍——祭日  乾隆月白色緞綉彩雲金龍夾朝袍——祭月)  宮廷祭祀共有80多種,分大祀、中祀和群祀三個等級。  大祀多為皇帝親自祭拜,中祀一部分由皇帝親祭,大部分派官員祭祀。而群祀,則完全是由官員代勞了。  絕大多數祭祀都是幾千年一脈相承而來。當祖居關外的滿族成為紫禁城的新主人,一種新的祭祀活動便出現在皇城之內。  坤寧宮祭神,是清代紫禁城中最為頻繁的祭祀。這座明代皇后的寢宮,被紫禁城的新主人改造成祭祀眾神的場所。  坤寧宮內,今天還保留著關帝的畫像,每天早上都要祭祀。清人崇拜關帝,八旗將士把他視為保護神,每次戰鬥前都要祭拜,認為是他賜予了戰無不勝的力量。  坤寧宮晚上的祭祀一般下午四點前後開始,祭的都是滿族,蒙古族的神,帶有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是清代皇室祖先流傳下來的薩滿教祭神儀式。  坤寧宮東北角有一間小屋,在清代門前有製作打糕的用具。而小屋內,是一座灶台,灶台上有三口大鍋。每次祭神,都要在神位前殺豬,在這裡用清水煮熟,再向神貢獻。  親自主持坤寧宮祭神後,皇帝會率領王公大臣吃祭神肉。據說神肉沒有任何調料,吃肉對於王公大臣來說,是一件苦差事。常有人偷偷在袖子里藏一點鹽,來度過難關。  歷朝歷代的皇帝無不重視祭祀,在對上天、祖先和萬物的敬畏背後,更重要的是對江山永固的虔誠祈禱。  然而,這種祈禱,並不能保佑一個王朝長治久安。  當明朝在天災與戰亂中風雨飄搖的時候,白山黑水間,一直新興的力量出現了。  努爾哈赤和他的八旗將士們,最終征服了龐大的明帝國。當努爾哈赤的孫子坐在紫禁城寶座上的時候,他面對的是一種成熟而強大的文明形態。  沒有多久,紫禁城的新主人,就已經完全融入到傳統文明中來,幾千年傳承下來的禮儀之法,又支撐起大清王朝統治的根基。  作為國家運行指南的各種典章制度,在清朝像他的前代一樣完備複雜;而在紫禁城中上演的各種典禮儀式,在清朝更是空前的莊嚴盛大。  公元1793年,紫禁城的主人是古夕之年的乾隆皇帝。他被稱為盛世的統治已經到了第五十八年,乾隆顯然對自己非常滿意,他稱自己為」十全老人」。他身邊的人正忙著為皇帝第八十三歲生日做準備。萬壽節是國家三大節之一,不僅舉國同慶,亞洲和歐洲的一些國家也要趕來祝賀。與往年不同,在這一年的生日慶典上,將出現一群與眾不同的客人,歷經千年幾近完美的禮儀制度將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公元1793年夏天,一支來自英國的船隊駛進中國舟山群島的定海港口,英王喬治三世的特使馬戛爾尼率領著龐大的使團,以為乾隆祝壽之名進入中國。  英國使團成員在日記中紛紛記錄了他們來到中國的第一印象。而隨行畫師亞歷山大的作品也讓今天的人們見到了1793年的中國。  ——「這裡的房子最高只有兩層,曲線優美的屋頂,而且居然沒有任何防備野獸和盜賊的設施,這個國家一定很安全。」  ——「處處都是令人吃驚的忙碌景象,中國沒有閑人,也看不到一個乞丐。數以千計的窮人願意用肩膀抗運車子所無法裝載的東西。」  ——「中國人從小就受到做人要和氣,待人要禮貌的教育。」  ——「老年人和家裡的年輕人住在一起,每家都保留家譜,祖先的榜樣不斷被援引,本家族每年至少一次在一起祭掃祖墳,家族成員之間從不中斷往來,叔叔會對侄子說:『親人之間,不必客氣。』」  很快,中國人生活中時常出現的一個動作也讓英國人迷惑不解。  英國使團正使馬戛爾尼這樣寫道:「一名中國領航員和他的幾名同胞上船幫助我們。他們非常好奇地參觀了船上的一切設備。當他們在會客室里看到他們皇帝的畫像時立即跪下,十分崇敬地磕了好幾個頭。那畫像是20幾年前一個商人帶回英國的。這很有趣,一個去過中國的醫生先前告訴我,大使必須對中國皇帝行三跪九叩禮。為了英國的榮譽,我不會那樣做。」  只有在上帝面前才會雙膝跪地的英國人自然無法理解叩頭,在中國禮儀中的意義。  英國使團不肯向皇帝下跪的消息傳到了紫禁城。  乾隆皇帝很不高興。責令大臣儘快教會英國人叩頭禮儀。  叩頭,是每一隊首次訪華的外國使節都會接受的必修課。可惜,這一次來的,不是天朝恭順的學生,而是正在飛速上升,並堅信自己才是世界霸主的英國。  馬戛爾尼帶來了當時英國最先進的科技產品,這是他的資本,他希望中國人會被吸引,會大量購買他們的產品。禮儀之爭,不過是小節。  然而,他錯了。  乾隆的結論是「伊等語涉無知,不知禮節。此等無知外夷,不值加以優禮」。  至於英國此次貢進各物,念其誠心遠獻,特諭收納。其實天朝種種貴重之物,無所不有,並無爾國置辦物件。」  肩負打開中國市場使命的馬戛爾尼最終失敗而回。他說「我所有的時間都被禮儀佔去了,我此行的目標甚至都沒有機會提到」。他們帶來的禮物被放置在皇家園林里,幾十年後,當英法聯軍佔領圓明園的時候,發現了這些禮物。其中那些大炮槍支,彈藥一發不少。中國人竟然從未有興趣動過它們。  禮儀之爭的三年後,公元一七九六年二月初,中國農曆的除夕,乾隆皇帝又一次收到了英王喬治三世希望擴大兩國貿易的信件,而乾隆再一次拒絕了。  這是乾隆以皇帝身份簽發的最後一道詔書。明天,他就要履行六十年前登基時的諾言,將皇帝的寶座禪讓給自己的兒子。  公元1735年9月3日雍正皇帝死後第十天,乾隆繼位。在那一天,乾隆在祖先靈前立下誓言:先帝中康熙治國六十一年,如果上天眷顧,讓我也有同樣的機會。我不敢超過先人,執政滿六十年,就將皇位讓給兒子。  六十年過去了,當年的祈禱竟然變成了現實。  在授受大典前夜,百感交集的乾隆賦詩一首。  「此日乾隆夕,明朝嘉慶年。古今難得者,天地賜恩然。父母敢言謝,心神增益虔。近成老人說,六十幸能全。」  公元1796年即將退位的乾隆皇帝有足夠的理由傲視天下:一方面,農桑為本的國策令佔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自給自足;另一方面,禮儀化生活令上自皇族下至庶民無不恪守本分不敢有絲毫僭越。這樣一個時代,不正是千百年來中國人夢寐以求的盛世嗎?試問天下,難道還有比這更穩定更合理的國家嗎?放眼世界,難道還有別的的力量能與朕平起平坐嗎?  公元1796年初,農曆元旦,乾隆禪位給嘉慶的授受大典在紫禁城上演了。乾隆說,這是千古未有之盛事。  就在紫禁城的主人享受這無與倫比的壯麗時刻,三年前返回歐洲的馬戛爾尼卻以親身之見,打碎了西方對於中華帝國幾個世紀來近乎完美的想像。  「中華帝國只是一艘破敗不堪的舊船,因為幸運地有了幾位謹慎的船長才使它在近150年其間沒有沉沒,它那巨大的軀殼使周圍的鄰國見了害怕。假如來了個無能之輩掌舵,那船上的紀律與安全就都完了。它不會立刻沉沒,它將像一個殘骸那樣到處漂流,然後在海岸上撞得粉碎。」  地球這一邊的人們,歷經千年創造了禮儀天下的神話;而在地球另一邊,這個神話已經變成隨時可以擊碎的泡沫。  紫禁城,盛典即將結束。

  • 第四集 指點江山
  •   紫禁城有上萬個門。每天早上,一些門被打開,成千上萬的遊客來來往往。而在過去,這裡來往的都是聲名顯赫的王公貴族。  公元1861年農曆十一月初一,這一天的上朝儀式將與以往不同,它在紫禁城的歷史上也是第一次,這個儀式叫做「垂簾聽政」。  養心殿是紫禁城中部偏西的一座毫不起眼的宮殿,也是紫禁城裡最神秘的宮殿之—,從雍正以後,這裡成為中國的政治決策中心。  就在垂簾聽政的前一天,惠親王綿愉收到一份上諭,特許他在「垂簾聽政」的儀式里免除禮儀。因為綿愉在皇親貴族裡輩分最高,而這次讓他覺得新鮮的是,這個叫做「垂簾」的上朝儀式,和他們所熟悉的祖制究竟有什麼不同?  明代以來,皇帝平時召見大臣、處理國事的方式大同小異,叫做「御門聽政」或者「御殿聽政」。也就是我們熟悉的上朝。  乾清門廣場把紫禁城分為「外朝」和「內廷」。外朝又叫前朝,內廷又叫後宮,明朝的日常政務都在前朝舉行,而清代的政務中心卻移到了後宮。  明代上朝的時候大臣們從南城、東城出發,先到午門,經過金水橋到皇極門,就是今天的太和門。皇帝的路線是從居住的乾清宮來到皇極殿,或者皇極門,大約500多米的路程。  清朝時大臣由東華門進入紫禁城,穿過景運門來到乾清門,而皇帝從乾清宮到乾清門僅有50米的距離。明清相比:清朝皇帝走的路比明朝皇帝近得多。  聽政儀式從前朝轉移到後宮,隱含著明清500年間中國政治制度的變化。  據大明會典記載:早朝時,大臣必須午夜起床,穿越半個京城前往午門。凌晨3點,大臣到達午門外等候。  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大臣就要排好隊伍;  鐘聲響起時,宮門開啟。  百官依次進入,過金水橋在廣場整隊。  官員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穩重的都會被負責糾察的御史記錄下來,聽候處理。通常,皇帝駕臨太和門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頭禮。四品以上的官員才有機會與皇上對話,大臣向皇帝報告政務,皇帝則提出問題或者做出答覆。  公元1498年秋末的一天,宮中失火,弘治皇帝徹夜未眠,請求免朝一日。此時的弘治皇帝不來上朝還向大臣請個假,而在十幾年之後的正德皇帝連招呼都不打,讓大臣們白白地等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才宣布「今日免朝」。饑渴難耐的大臣們急於回家,午門內外亂成一團,有一名將軍竟然被活活擠死在禁門。  皇帝疏於朝政,這在明朝絕不是個別現象。明朝萬曆年間,大臣們竟然有20多年沒有在朝堂上見過他們的皇帝。  明朝時,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國家機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務流程維持正常運轉。清朝則與明朝不同,大臣們只是奉命辦事,皇帝則往往是事必躬親,因此勤政成為大多數清朝皇帝的特點。  在乾清門廣場旁邊的工藝品商店在過去叫做九卿房,是清朝大臣等候上朝的地方,公元1861年農曆十一月初一,綿愉和大臣們就在這裡等待這次 「垂簾聽政」。  歷史上,每當皇權受到威脅的時候,一些非常手段的採用就成為必然。「垂簾聽政」只是以特殊手段維護皇權的一個特例罷了。  從明到清500年間,紫禁城逐漸被建成舉世無雙的皇宮,中國的封建集權也歷經興衰終於走到盡頭。  在中國歷史上,人們熟知的宰相一詞,是明朝以前的產物,那時,宰相是文武百官的總頭目,甚至皇帝的詔書沒有宰相的簽字就不能生效。而自從有了宰相,相權和君權一直存在矛盾。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廢除了宰相,著手建立一套新的政治權力體系。  1402年,剛從自己的侄子手裡奪過皇位的明成祖,為了鞏固權力,做出兩個重大決定,一是把首都遷到自己的勢力範圍北京,二,成立內閣,這樣,一個國事諮詢機構正式建立了。  過去,宰相擁有決策權、議政權和行政權,明成祖成立內閣以後,把原來宰相擁有的決策權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議政權分給內閣,行政權分給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軍事、行政,直接對六部負責。  在明成祖掌控之下,內閣與六部各司其職,國家最高行政命令從紫禁城發出,通過全國1936處驛站,全長143700公里的驛道,層層下發到帝國每一個角落。  後來,明宣宗時期形成了更為完善的政務流程:全國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給皇帝提出的建議,都由通政使司匯總,司禮監呈報皇帝過目,再交到內閣,內閣負責草擬處理意見,再由司禮監把意見呈報皇上批准,最後由六科校對下發。  內閣大臣的建議是寫在一張紙上,貼在奏章上面,這叫做「票擬」。而皇帝用紅字做批示,稱為「批紅」。按照規定,皇帝僅僅批寫幾本,大多數的「批紅」由司禮監的太監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筆。以往,太監讀書識字是被嚴令禁止的。明宣宗不僅改了這個規矩,而且在他的鼓勵下,宮裡還成立了專門的太監學堂。後人猜測:明宣宗這一做法,其目的就是讓太監牽制內閣的權力。久而久之,一種奇怪的政治格局出現了。  我們發現明朝內廷、外廷的機構完全對稱。外有內閣,內有司禮監,外有三法司,內有東廠、錦衣衛,外廷有派往地方的總督、巡撫,而內廷派往地方的也有鎮守太監、守備太監等等。這樣,內廷、外廷相互制約,才能確保皇帝的決策地位。但是,這也造成了內外兩大政治勢力的爭權奪利。  紫禁城東部的這片建築在明代叫做文淵閣。明朝的內閣就設在這裡。在明朝萬曆年間,內閣首輔張居正讓這個紫禁城裡最不起眼的房子成為聲名顯赫的所在。在文淵閣辦公的內閣成為實際上的政務決策者。  表面上,例行的政務流程似乎並沒有改變,但決策權卻出現了轉移。張居正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首先,當時的萬曆皇帝還是個孩子,張居正身為皇帝的老師,很容易影響皇帝的決策。  再者,萬曆的「批紅」是在司禮監馮保指導下完成,而馮保跟張居正關係密切。  張居正把自己的意見授意他人,寫成奏章,再由自己「票擬」贊同。幼年皇帝的批紅自然毫無問題。  就這樣,大臣的「奏章」,閣臣的「票擬」,皇帝的「批紅」,由張居正一手操控,達到空前一致。他的新政也就毫無障礙地順利推進。  自從司禮監掌握了「批紅」權,就給太監涉政提供了契機,在此之後,太監和內閣之間的爭權奪利此消彼長,終於在公元1506年達到白熱化。  這一年秋末的一天,司禮監的太監一反常態,在乾清宮與內閣之間不停奔走。原來,太監劉瑾的權勢越來越大,內閣決定彈劾劉瑾,但是正德皇帝沒有明確表態。內閣大臣決定在第二天上朝時決一死戰。劉瑾不除,內閣將全體辭職。  第二天,在太和門外,朝會如期舉行,正德皇帝沒有來,劉瑾卻出現了。這時的劉瑾不僅僅是掌管馬匹的頭目了,他已經被皇帝任命為司禮監總管。皇帝終於和內閣翻臉了。  其實,太監的後台就是皇帝,彈劾皇帝寵信的太監,就是威脅皇權,這是皇帝所不能容忍的。  從這一天開始,全國所有重要公文先要送給劉瑾,他過目後才能發到六部和內閣。那麼劉瑾如何越過皇帝「批紅」這一關呢?正德皇帝喜歡玩樂,每天騎馬、玩鷹,還在後宮開辦集市,自己扮作商人取樂,劉瑾就專找皇帝玩興正濃之際彙報公務,每次,皇帝都會很不耐煩地說:這些事也要來煩我嗎?於是,劉瑾就堂而皇之地代替皇帝批紅。  我們不知道明朝的大臣經過午門的時候會不會不寒而慄,劉瑾上台後曾在此先後「杖責」23位大臣。  據說「廷杖」分「用心打」和「著實打」。被「用心打」的,弄不好就會殘廢;而被「著實打」的,絕無生還之理。輕重程度,只要查看一下監刑官的腳尖就知道:腳尖張開,不至於把人打死;腳尖併攏,那就棍棍要人命。  至此,宦官在明朝政治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到了天啟年間,太監專權達到了極點,宮廷中竟有十萬名太監。  那時侯,天啟皇帝經常睡不好覺,因為住在不遠處的太監總管魏忠賢起得很早,洗臉的時候敲的銅盆叮噹亂響,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裡。當時的魏忠賢先是被人稱為千歲,後來變為九千歲,最後居然成了九千九百歲。自明初以來,明朝的政務中心就在紫禁城這幾個地方轉換,權力的交替,左右著明朝的國運。宮闈重重之中、爭權奪權的陰謀時有發生。  通過幾代皇帝的努力,明朝曾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務體系,它在權力平衡方面堪稱完善,後來,它被西方人學習,形成了後來的內閣制和首相制。在中國明朝成化年間開始出現的內閣首輔,就是首相的雛形。  然而,這套制度在明朝末期已經變得面目全非,而缺乏完善制度支撐的王朝就像一座將要倒塌的大廈,絕非一己之力能夠挽回。  崇禎二年,皇太極率十萬騎兵,繞開了袁崇煥把守的山海關,攻打遵化,偷襲北京。袁崇煥急報北京,同時迅速回防。崇禎帝卻猜疑他要和皇太極共謀京師,清退兵之後,袁崇煥死於非命。從那以後,出現了明軍整支部隊投降清軍的現象。遼東明軍皆言:「以督師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輩在此何為?」  史書記載: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的前一天,崇禎在乾清宮敲鐘召集大臣,但是沒有召來一個人。明朝200多年的歷史在這一刻走到了終結。崇禎皇帝在景山上最後看了一眼輝煌的紫禁城,在農民起義軍攻城的吶喊聲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明朝被李自成推翻僅一個多月後,清軍攻入了北京,紫禁城換了主人。然而,和這座皇宮一樣,皇權,在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中依然延續,而且越發凸現。  公元1722年初冬的一天,雍正帝下旨:所有康熙的硃批諭旨,都要上繳,私自存留者,從重治罪。  雍正帝剛剛即位不久,急於收回康熙的硃批諭旨原因何在?後人猜測:當年的硃批諭旨中涉及到康熙對皇位繼承人的意見,可能對雍正的統治不利。從這一刻開始,雍正的集權拉開了序幕。  三年後一個法國傳教士談到第一次見雍正帝時的印象:他身材魁梧,口齒不錯,但講話速度較快。看來他挺有頭腦,而且精神煥發。  這個給外國傳教士留下深刻印象的皇帝最大的苦惱就是自己剛剛坐上的皇位還很不穩固。其實這種苦惱,他的幾位先輩都曾經經歷過。  清初,努爾哈赤設置議政王大臣會議。國家大事都由會議討論、決定。會議甚至有罷免皇帝的權力。奴爾哈赤這一規定給後來的皇位繼承者們帶來無窮的煩惱,順治曾苦惱於多爾袞的專權,康熙曾苦惱於鰲拜的跋扈,這些讓皇帝寢食不安的人,幾乎都是議政王大臣會議的骨幹。  養心殿西暖閣,是雍正處理政務,批閱奏摺的地方。這裡懸掛著他親筆書寫的對聯:「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字裡行間極為迫切的表露了雍正帝對集權的渴望。  為了加強皇權,順治恢復明朝的內閣,康熙成立南書房,都是為了分散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但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雍正十分清楚:議政王大臣會議仍是對自己皇位的強大威脅。  雍正八年,他終於等到了機會:雍正帝借口與蒙古噶爾丹交戰,整理軍報的內閣遠離內廷,泄密的機會較多。由此,他成立了軍機處。  乾清門廣場西北的一排房子就是軍機處值房,我們發現,軍機處的房子和宮牆之間有兩米的空隙,據說這裡曾有一條通往養心殿的專用通道,這條路穿過宮牆,經過御膳房直達養心殿。現在,我們已經找不到這條路,但是御膳房院子里的宮牆上,依然留有疑似通道的痕迹。  無論是哪一條路,從軍機處到養心殿只有50米的距離,使皇帝能隨時召見軍機大臣,了解國家大事。皇帝閱覽官員呈報的奏摺,軍機大臣聆聽皇帝口述上諭,回到軍機處憑記憶擬定上諭,然後再赴養心殿交皇帝定奪。這中間只需一個時辰。上諭經皇帝首肯之後,就成為正式的詔書由軍機處下發。  軍機處根據公文緊急程度,規定傳遞速度,標「馬上飛遞」的:日行三百里;更緊急的:寫四百、五百、六百里。驛站換馬不換人,一路飛遞,送到地方官員手中。  這樣:皇帝通過軍機處直接向各級官員下達命令。在軍機處逐漸成為新的政務樞紐之後,努爾哈赤以來的議政處也就漸漸形同虛設。  同樣是行政中樞,明朝的內閣距離皇帝寢宮1000米,清朝的軍機處距離皇帝寢宮只有50米。政務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寢宮的過程,也是權力向皇帝集中的過程。  成立軍機處後,雍正終於實現了皇帝「惟以一人治天下」的理想。但是,當權力的重擔集於一人之身的時候,那些不夠精明強幹的皇帝往往難以勝任。  公元1840年7月4日,浙江定海附近的海面上突然出現了英國軍艦,定海知縣登上軍艦詢問來意。英國人限他次日投降,否則開炮轟城。此時的北京紫禁城和往常沒什麼兩樣,第二天,道光帝照常向皇太后問了安,處理了幾件日常的公文。此時,距離北京數千里的定海已經被英國人佔領。  由定海到北京,奏摺傳遞的速度最快也要20天,道光帝直到7月24日才得知定海失陷。在這二十天當中,當地官員因為得不到皇帝的命令,無從應對局勢的變化,以致延誤軍機。  在之後的日子裡,道光帝陸續收到各地紛沓而來的戰報,信息相當混亂。直到8月9日,戰爭開始一個多月後,道光帝總算弄明白英國已經發動戰爭這一事實,而就在此時,英國軍艦已經逼近天津。  集權制下,戰爭的決策者是皇帝,而道光帝既不能及時了解軍情,同時對英國也是一無所知,直到戰爭結束,道光皇帝還在問:聽說英吉利距離中國七萬里,它到底在哪裡?  這場戰事在歷史上叫做「第一次鴉片戰爭」。  故宮裡的軍機處展室,陳列著奏摺匣,就在雍正帝逐步完善的密折制度中,這種奏摺匣被廣泛的使用。  明朝的時候,大臣上奏給皇帝的奏摺,通過各級衙門層層上報,有時皇帝沒看到奏章,一些大臣已經知道奏章的內容。  為了加強保密,雍正時期開始使用這種奏摺匣,它配以宮廷特製銅鎖。只有皇帝和上奏的大臣才有鑰匙。大臣上奏的密折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無法知曉。  所謂「朕之耳目,天下之所共知」。雍正帝藉助密折制度把自己的觸角伸向各地,無孔不入。甚至同在一地執政的官員也得互相防範、互相猜疑。這種密折政治的的確方便皇帝體察下情,但是也為捕風捉影打開了方便之門。  建立密折制度時,雍正帝反覆強調:密折「慎密二字,最為要緊,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可不畏乎?」這種說法在一百多年後得到驗證。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攻破廣州城後,在總督府里繳獲了一些奏摺匣,裡面裝有清朝兩廣總督耆英寫給道光皇帝的密折。密折中一些侮辱洋人的語言讓英國人懷恨在心。後來耆英在談判時遭到英國人當面羞辱,中途離去,結果以失職罪被皇帝賜自盡。  一手建立了完備的奏摺保密制度的雍正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100多年後,作為最高機密的奏摺竟然如廢紙一樣被入侵者繳獲。  道光帝曾經形象地把「為政治國之道」比喻成「一所大房子」,「住房人隨時粘補修理,自然一律整齊,若聽任破壞,必至要動大工。」  紫禁城這所大房子從明成祖開始建造,其間,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也幾經修修補補,最終,皇帝與皇權都隨著時間流逝,化作歷史的雲煙。  公元1861年農曆十一月初一,這次「垂簾聽政」開始了。和以往的聽政不同的是,這次在朝堂之上出現了兩個寶座,它們一前一後,中間以一道帘子相隔。綿愉和眾大臣們朝拜了前座上的年幼的皇帝,他們聽到的旨意卻從帘子後面發出。  慈禧獨掌大權以後,前座上的皇帝形同傀儡。她自己以獨特的方式扮演了強權皇帝的角色。至此,大清國的集權政治發展到又一個高峰。  公元1912年2月12日,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次政務活動在養心殿開始了,它已經很難再叫做上朝,因為這次儀式惟一的內容就是隆裕皇太后帶著六歲的溥儀頒布了皇帝退位詔書。無論 「御門聽政」還是 「垂簾聽政」在此時都已經成為了祖制,而中國的封建王朝也永遠成為了歷史。

    文章引用自:

    分類:人文歷史

    評論(0) 引用 閱讀(4) 圈子 編輯 列印 有獎舉報

    · 第五集 家國之間

    ·  這是一座已經存在了500多年的老宅院。曾經住過兩家人,一家姓朱,一家姓愛新覺羅。關於這座宅院里的生活,傳說很多,真正知道的人,很少。  1900年8月14日,北京被八國聯軍攻破。光緒皇帝逃離了紫禁城。  而他最喜愛的妃子,在這一天死去了。  關於珍妃的死因,宮廷的官方文件只有簡單的幾句話——在這份慈禧太后親自簽發的懿旨中,這樣寫道「上年京師之變,倉猝之中珍妃扈從不及即於宮內殉難,洵屬節烈可嘉,加恩著追贈貴妃」。  而另一種說法來自太監崔玉貴。在珍妃死亡事件里,崔玉貴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8月14日下午,崔玉貴接到慈禧的命令,將幾年來一直幽禁在冷宮的珍妃帶到頤和軒。  慈禧對珍妃說:「洋人要打進城了,我們要避一避,帶著你走不方便。」  珍妃說:「您可以避一避,可以留皇上坐鎮京師,維持大局。」  慈禧大聲呵斥說:「你死到臨頭還敢胡說。」  珍妃說:「我沒有應死的罪。」  慈禧說:「不管你有罪沒罪,也得死。把她扔到井裡去。」  沿著珍妃在宮中的足跡,我們將漸漸解開皇宮生活的神秘面紗。  古人仰觀天象,最亮的星是紫微星,紫微星周圍的星宿環繞而成紫微垣,這裡是傳說中天帝一家的居所。皇帝自稱天子,紫微垣在人間的投影,就是皇帝一家的居所——紫禁城。  這是一幅展現大年初一紫禁城盛大朝會的畫卷。滿朝王公大臣,來自世界各地的使節,都守候在太和殿廣場上,人們等待著典禮的開始。然而,太和殿寶座上空空蕩蕩,皇帝在哪裡呢?  越過層層宮牆,我們看到了一個與前朝大不相同的後宮。  在這裡,皇子皇孫像宮外的孩子一樣,熱衷著放鞭炮的遊戲。  在這裡,皇后嬪妃像宮外的母親一樣,關愛著自己的孩子。  在這裡,皇帝像宮外的父親一樣,享受著天倫之樂。  紫禁城以乾清門為界,南面為前朝,北面後宮。後宮由乾清宮,坤寧宮,交泰殿以及東西各六宮組成,這裡就是皇帝的家。  皇帝寢宮為乾清宮,皇后為坤寧宮,乾清宮與坤寧宮之間是交泰殿。意味著「乾為天,坤為地,天地交泰,陰陽和合」。紫禁城宮殿的文飾圖案,到交泰殿第一次出現了鳳。東西六宮的名稱,也大多暗喻男女交合,生兒育女。  1888年冬天,來自全國的妙齡少女匯聚在御花園。她們將有人成為大清國的皇后。此刻,她們都被稱為「秀女」。  中國歷代的后妃,大多來自貴族權臣之家。然而,為了鞏固皇權的聯姻,往往潛伏著更大的政治危機。到了明代,為了防範外戚干權,朱元璋一改舊俗,明文規定皇室后妃應選自民間。  清朝入關後,皇帝的后妃主要來源於八旗秀女。順治朝規定,凡滿蒙漢八旗官員的女兒,年齡在13到17歲之間,都要參加每三年一屆的選秀。其中不僅產生皇后嬪妃,也為皇子皇孫,親王郡王等皇家宗室物色福晉。超過17歲又一直未被選中的才可以另行婚配。嚴格的制度確保了皇族婚配的優先權。  經過反覆選看,五位女孩幸運地走到了最後一關。他們是慈禧太后的弟弟副都統桂祥的女兒;江西巡撫德馨的兩個女兒;禮部左侍郎長敘的兩個女兒。但她們可能並不知道,真正決定命運的卻是皇帝身後的這個女人。  光緒選後的情景,在場的太監唐冠卿有過細緻的描述:「選後是在體和殿,事前準備了玉如意一柄,繡花荷包兩對,誰收到玉如意就是皇后,收到荷包為嬪妃。光緒手持玉如意來到德馨的長女面前,剛要交給,慈禧太后大聲說:『皇帝!』,並暗示光緒將玉如意交給桂祥的女兒。光緒無奈,只好照辦。慈禧強迫光緒選擇了並不喜歡的皇后,又擔心德馨的女兒,一旦選入嬪妃,必有奪寵之憂,於是不讓光緒自己再選,直接授意將荷包交給長敘的兩個女兒。」  令光緒一見鍾情的女人落選了,慈禧的侄女葉赫納拉氏成為光緒的皇后,長敘的兩個女兒成為珍妃和瑾妃。他們的命運在剎那間發生了巨變。這些嫁入紫禁城的女人,被分為若干等級居住在不同的宮殿里。明代有十二等。清代康熙年間,后妃定為八等,即皇后一人,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以下另有貴人、常在、答應三級,人無定數。  這就是民間流傳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了。事實上,每位皇帝的后妃數量相差很多。康熙一生有后妃79人,而光緒只有一後二妃3人。  什麼人能夠成為後宮之主的皇后?第一次大婚的皇子或少年皇帝作不了主,決定權在深謀遠慮的父皇,母后或皇太后那裡。最後勝出者往往不是最有魅力的那一個,而是皇家對權力格局通盤考慮後,認為最合適的那一個。  公元一八八九年正月二十七日子刻,隆裕皇后的鳳輿從自家府邸出發,前往紫禁城。光緒皇帝大婚正式開始。  洞房設在坤寧宮。這座明朝皇后的寢宮,自清朝入關後,被改為祭神和節慶朝賀的地方。宮廷舉行大婚時,東暖閣就是新婚帝後的洞房,他們將在這裡共度三天。  這一天,對於光緒來說,不僅意味著成為一個女人的丈夫,也意味著他將成為這個國家的真正主人。  因為慈禧太后剛剛向外界宣布,光緒皇帝大婚禮成,慈禧就將結束垂簾聽政。這一幕,光緒已經等待了15年。  1874年12月5日夜,四歲的載湉被送入紫禁城。幾個時辰前,19歲的同治皇帝抱病身亡。同治沒有子女,載湉以其堂弟的身份入主皇宮。  這個孩子在睡夢中離開了溫暖的家,成為了光緒皇帝,開始了長達34年哀傷的生涯。  位於故宮東部的毓慶宮,曾經是清代皇太子在宮中的居所。  光緒5歲,到了學習如何作皇帝的年齡。而少年天子的課堂,就在毓慶宮。  清代的皇子們,只有在幼年時期才能住在東西六宮享受父母之愛。十歲遷出後宮,暫居毓慶宮或更為偏遠的南三所。受封親王后便徹底遷出紫禁城,到父皇賞賜的王府居住。皇子們對於宮廷最為深刻的記憶,恐怕就是讀書生活了。  每天天還沒亮,皇子就進入書房,隨師傅作詩文,學習儒家經典。又有滿族師傅教授滿語,騎射等,直到黃昏才結束。  清代皇子教育的勤勉不怠,也許是吸取了紫禁城上一代主人——明朝皇室的教訓。明代皇太子雖然也有出閣講學制度,但並不嚴格,而清代12位皇帝,儘管其天賦,機遇大不相同,但絕大多數都稱得上勤政,嚴謹的皇子教育制度,功不可沒。  讀書聲中,光緒一天天長大了。  在紫禁城裡,這個小院並不起眼,但卻是中軸線外最受歡迎的景區。自雍正以後歷代清帝的卧室,就坐落在這個有些局促的院落里。  這是今天我們能夠看到的惟一一處中國皇帝的寢宮,基本保留了光緒皇帝居住時的原貌。  很多人會驚訝於它的狹小,紫禁城的肇建者只是把它當成一座臨時休息的地方。當它貴為皇帝寢宮後,為了使自己的卧室能與天子的威儀相稱,便在房內的陳設上極盡奢華。據清同治二年《養心殿寢宮陳設檔》記載,當時這裡的陳設品共有724件。  在養心殿寢宮東西兩側,各有一套卧床。據說,東邊的床是備皇后來住時睡用的,西邊則是為妃子備用。又說,皇帝為了預防刺客,總在入寢時把兩張床的幔帳同時放下,誰也不知道他究竟睡在哪張床上。  紫禁城習慣於早起。慈禧太后起床的情形,她的貼身宮女何榮兒有過細緻描述:「太后屋裡燈一亮,侍寢的宮女趴在地上喊:老祖宗吉祥!給太后疊好被以後,跟著用銀盆端好一盆熱水,老太后用熱手巾將手包起來,在熱水盆浸泡相當長的時間,要換兩三盆水,把手背和手指的關節都泡隨和了。然後洗臉,與其說洗臉不如說熱敷臉,這樣能減少臉上的皺紋。都完畢了,才坐在梳妝台前,傳太監梳頭,描眉刷鬢敷粉擦紅。再吸上兩管水煙後,奶茶就獻上來了。老太后最習慣喝人奶和牛奶。太后是個愛美的人,也教別人愛美。她常說:一個女人沒心腸打扮自己,那還活著什麼勁呢?」  洗漱停當,慈禧坐在寶座上,此刻,光緒皇帝和他的后妃們正候在門外。每天清晨皇帝率領后妃向太后請安,是紫禁城幾百年不變的規矩。新婚不久後的一次請安,慈禧與光緒進行了別有深意的對話。  慈禧太后含笑問:「皇上由哪裡來的?」皇帝回答說:「由養心殿。」  「由養心殿來經過螽斯門嗎?」「是。」  「知道螽斯門的來歷嗎?」  「這個,兒子聽師傅講過,不過兒子不努力,知道的不清楚,還要清皇爸爸指教。」  「為什麼叫螽斯門呢?說雄的大蚱蜢名螽斯,一震動翅膀鳴叫起來,好多雌蚱蜢就來了,每個都給它生99個孩子。先皇就是盼望我們家族興旺啊!」  太后說完用眼睛看看光緒,也看看隆裕,臉上已經沒有先前的笑容了。  帝後失和在宮中是盡人皆知的「秘密」,對於慈禧選定的皇后,光緒幾乎從未親近過。慈禧為了鞏固權力而拋出的紅線,牽回的卻是一對陌路夫妻。  紫禁城重重高牆將12座宮院與外界隔離開來。它們位置東西對稱,外觀大同小異,像兩腋一樣依傍著中軸線上的後三宮。其間生活著皇帝的女人們,她們或許萬千寵愛集於一身,或許獨守枯燈寂寞一生,其命運,完全在於後宮裡惟一的男人,是否垂青自己。  皇帝如何召幸嬪妃,民間一直流傳著太監馱妃的說法。說是把妃子包裹在背子中,由太監馱到皇帝寢宮。  真實的情形是怎樣的呢?  每天午後,皇帝進晚膳的時候。所有嬪妃來到養心殿後院的燕喜堂,靜靜等候。因為晚膳之後,皇帝將親手揭開困擾後宮嬪妃整整一天的懸念。  這些刻著嬪妃名字的綠頭簽等待著皇帝的選擇,皇帝的手決定了與哪個女人共度今夜。  清朝皇帝中,光緒的嬪妃最少,只有一後二妃。而貴為後宮之首的皇后,並不在綠頭簽備選之列,隆裕皇后經常住在養心殿光緒寢宮東側的體順堂。只是,這對感情冷漠的夫妻幾乎從未真正生活在一起。  在同後宮競爭中,珍妃輕易就佔得了上風。  宮裡的規矩,無論多麼受寵的嬪妃,都不能整夜陪伺皇帝。但召幸之後,嬪妃也不必再回到自己的寢宮,而是就近在養心殿皇帝卧室的隔壁休息。養心殿旁的燕喜堂西圍房事實上就變成了珍妃的第二座寢宮。細心的光緒命人在這間屋裡多設一個帳幔,一幅板簾,一席大褥。對於他們的愛情而言,這是一段轉瞬即逝的黃金時期。  珍妃乖巧伶俐,她能雙手寫字,喜歡繪畫,喜歡唱歌,喜歡穿上護衛官袍在光緒面前扮作美少年逗皇帝一笑。據說,她還是第一個將攝影術引入宮中的人,總是拉著光緒讓太監拍照。  珍妃專寵終於激怒了慈禧太后,她以生活奢侈為由處罰了珍妃。然而,當年作為珍妃行為不檢證據的攝影,若干年後竟也成了慈禧太后的最愛。  每天常朝晚膳後,一般是皇帝的休閑娛樂時間。宮內的休閑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琴棋書畫,豢養寵物,觀賞戲劇,體育運動等等。  在這幅宮廷繪畫中,明宣宗正在玩一種類似現代高爾夫的運動——捶丸。  同普通人一樣,皇帝們也會有各種休閑娛樂和愛好,但是,對普通人來說無關緊要的興趣愛好,在皇宮之內,卻可能造成危及江山社稷的嚴重後果。  明武宗正德皇帝——酷愛武功,自己冊封自己為大將軍。同時,對經商興趣濃厚,經常扮成商人模樣,在紫禁城裡開設商鋪酒肆。  明世宗嘉靖皇帝——在宮中研究長生不老的辦法。命令宮女每天早起,採集御花園清晨露水,供自己煉丹。  明神宗萬曆皇帝——幾十年不見大臣,深居宮中,最大的愛好就是斂財。從南方富庶之地徵集來的鹽稅,大多埋藏在皇宮的地下。  明熹宗天啟皇帝——是巧奪天工的木匠,據說,他設計出一種能夠噴水戲珠的金龍。而朝政卻都交給了大太監魏忠賢。  他們的愛好,使個人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卻加速了明帝國的覆滅。  紫禁城的新主人來自白山黑水之間,剽悍的民族性格,使清朝皇室的休閑生活,也具有強烈的尚武精神。  木蘭圍場。在清代中前期將近兩個世紀里,皇帝率領滿蒙貴族將士一萬多人,在這裡圍獵100多次,這既是和平年代必要的軍事演習,也是聯絡滿蒙貴族感情的最合適的外交活動。  冬天的紫禁城,另一種別具滿族特徵的娛樂開始了。滑冰,是清代皇家在冬天最熱衷的娛樂活動。每次參加表演的八旗將士約1200人,他們盤旋在冰面上,蜿蜒如龍形,在高速滑行中,要做出各種優美造型,並準確射中懸掛在旌門上的小球,以取悅皇帝。  從皇帝大婚的那一天起,紫禁城裡所有的人,都在熱切期待著新生命的到來。  后妃懷孕叫「遇喜」,在《欽定宮中現行則例》中,對此有專門的規定。嬪妃懷孕,每日食用加半,有生母者,准許進內廷照看。皇后生子,滿月時賜銀一千兩,衣料三百匹。嬪妃生育,也各有相應的待遇。  中國古代皇位繼承,基本遵照以下原則:皇后所生長子是第一繼承人,皇后無子,立普通嬪妃中所生長子。所有后妃都沒有生子,或者從皇族中過繼一個兒子立為皇帝,或者由皇帝的弟弟繼位。  清代雍正開始實行秘密建儲制度,更重視考察繼承人的能力。但一個最基本的前提不會改變:除非萬不得已,皇位繼承人必然是皇帝的兒子。  皇子,一切為了生出一個皇子,一個未來的皇帝。後宮波瀾不驚的表象下,於是充滿了嫉妒,仇恨,殺機。  公元1475年,29歲的明憲宗起床後面對鏡子,發現自己已經長出幾根白髮,嘆息到:「老將至而無子」。我老了,卻還沒有兒子呢。這時,為皇帝梳頭的太監張敏忽然跪倒,向皇帝稟告了一個隱藏了五年的秘密。  原來,憲宗專寵年長自己17歲的萬貴妃,而萬貴妃為了獨霸後宮,竟然強迫所有懷孕的嬪妃喝葯墮胎,而她在自己的兒子過早夭折後,一直未能懷孕。致使明憲宗幾乎絕後。  五年前初秋的一天,憲宗在宮內讀書的時候,遇到了值班的女官紀氏,紀氏是廣西瑤族土官的女兒,端莊伶俐。回答皇帝的問話,舉止得體,吸引了憲宗。這一次偶然的臨幸,竟使紀氏懷孕。  這一切,當然逃不過萬貴妃在宮中無處不在的耳目。萬貴妃命令宮女給紀氏送去了墮胎藥。或許是天意,紀氏被迫喝下墮胎藥後,孩子並沒有打下來。而早已對萬貴妃專橫不滿的太監張敏等人,向萬貴妃謊報紀氏患上重病,按明朝皇宮規定,需要送到北海附近的安樂堂任其自生自滅。  於是,在宮中眾人的保護下紀氏躲到宮外,孩子降生,悄悄哺育成人。  得知真情後的憲宗立刻派人出宮迎接兒子。  一個月後,紀氏去世,太監張敏暴亡。人們都說,是萬貴妃所害。  在殘酷的後宮殺戮中倖存下來的這個孩子,13年後登上了皇帝寶座。  「多子多福」,這是中國民間的傳統觀念。這條鋪設在坤寧宮洞房婚床上的百子被,正是這種觀念在皇宮裡的折射。百子的典故最早出於《詩經》,是歌頌周文王子孫眾多的。畫面常用諧音諧意,寓意皇帝多福多壽,多子多孫,子孫昌盛,萬代延續。  從太祖努爾哈赤起,愛新覺羅一家,始終人丁興旺。然而,當咸豐皇帝在內憂外患中登極後,皇家血脈忽然間就衰弱下去。  咸豐六年三月,蘭貴人在這裡生下咸豐皇帝的兒子載淳。由於咸豐長子幼年夭折,載淳成為皇位惟一的繼承人。  於是,原本在後宮中地位並不高的蘭貴人最終成為慈禧太后,在後來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她才是中國真正的最高統治者。  而慈禧惟一的兒子,同治皇帝,未滿20周歲,就病死了。同治沒有兒子。以同治堂弟身份繼承皇位的光緒也沒有生育。  無後,對於皇室來說,是最致命的打擊,是一個王朝行將覆滅的不祥徵召。  而中國,正進入最哀傷的年代。  年輕的光緒皇帝急切地希望通過一場疾風暴雨般的變革改變這個國家。  這是我們在美國國家圖書館尋找到的關於故宮最早的影象,攝於1903年,拍攝者是一位美國人。中國人仰視了五百多年的故宮,在那一年,已經可以被俯看,被窺視了。在這段動蕩的影象拍攝前四年,1898年,當皇帝主導的維新變法進行到103天的時候,慈禧太后忽然由頤和園秘密返回紫禁城。光緒被軟禁,慈禧再度垂簾聽政。  1908年10月21日,在珍妃遇難7年後,羸弱的光緒去世了。一天後,強悍的慈禧太后也去世了。  紫禁城,就像一座巨大的舞台。只是,台上台下之間,有一道厚厚的幕布,始終沒有拉開。  1908年深秋,又一個孩子被送進紫禁城。後來,他被人們稱為末代皇帝。  若干年後,這裡將不再是皇帝的家。

  • 第六集 故宮藏瓷
  • 這裡是故宮博物院東南角的南三所。它曾經是紫禁城裡皇子居住讀書的地方。故宮博物院的古器物部就在這裡辦公。  這位叫耿寶昌的老人,已經84歲了。他已經在故宮工作了將近50年。在這50年里,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瓷器、鑒定瓷器、撫摸這些瓷器。  瓷器,是我們這個善於創造,並深賦美感的民族曾經所獨有的。  它有火的剛烈、水的優雅、土的敦厚。  中國人把那個看似普通的泥土,在水與火的靈動下,在中國人心靈與精神的升華中,成就出這種美麗的器皿。  它曾經是武則天供奉佛指舍利的至尊之器;  是宋徽宗宮廷院落中雅緻的擺設;  是元世祖進行東西方貿易的貴重商品;  是永樂皇帝賜予外國使臣的珍貴禮物;  是雍正皇帝親自參與創作和設計的藝術品;  也是中國每一個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  更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宮殿中無處不見的珍寶。  它跨越千年的時空,成為今天紫禁城裡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  如今在這座博物館裡所收藏的150萬件文物中,約35萬件是瓷器。據耿寶昌先生自己介紹說,這些瓷器他都曾親自鑒定過。而在這其中,和他最有緣分的,是一對高不過兩寸的小瓷杯。它是明成化鬥彩三秋杯,是故宮博物院里最珍貴的藏品之一。  70年前,當耿寶昌先生在琉璃廠的古玩店作學徒時,就曾和它有過一面之交。  這對瓷杯最初的主人,是統治大明帝國的成化皇帝。  據傳說,明成化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481年。主持日常朝政的大臣們,已經很久沒有見到他們的皇帝了。此時的皇帝朱見深,經常和自己最寵愛的萬貴妃,在後宮裡尋歡作樂。  為了討這個比自己大17歲的女人的歡心,成化皇帝命令景德鎮的工匠,特製出一種小巧玲瓏的酒杯給她把玩。這種繪有子母雞圖案的,叫成化鬥彩雞缸杯,目前世界上僅存十幾隻。  而繪有蝴蝶、蘭花和小草圖案的成化鬥彩三秋杯則更為珍貴。世界上保存完好的僅有一對兒,現在珍藏在故宮博物院。這些小小的杯子一出世不久,就被當時的文人,稱讚為天下酒器中的極品,其鮮嫩而淡雅的風格曠絕古今。  時間已經過去了500多年,成化皇帝和萬貴妃曾經把玩過的這些瓷器,有的至今仍然收藏在這座宮殿里,有的已經散落在世界的不同角落。現在故宮博物院收藏的35萬件瓷器中,絕大多數都是這座宮殿曾經所獨有的,這些瓷器與生活在這座宮殿里不同時代的主人,發生過很多的故事。斗轉星移之間,它們大都成為了今天我們中國人,引以為豪的經典藝術品。  它是溫潤的玉,它是晶瑩的冰,它是山水之間的青翠。這是中國歷代文人雅士,對這種瓷器的讚美。它就是秘色瓷。這是今天故宮博物院收藏到的,最早為皇宮專用的瓷器。在將近數百年的時間裡,關於這種瓷器,有很多神秘的傳說。關於它是否存在,關於它的來歷和名稱,曾經眾說紛紜無有定論。直到1987年,13件秘色瓷,在陝西法門寺地宮出土,這種爭論才結束。目前僅存於世的秘色瓷數量尚無考證,故宮博物院在新中國成立後,收購有三件藏品。這種神秘的瓷器,即便是明清兩代的皇帝,也難以見到它的真容。乾隆皇帝曾經做詩感嘆:李唐越器人間無,趙宋官窯辰星看。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稀少和最美的東西,往往會被皇家壟斷。明洪武二年,御窯廠正式在景德鎮設置。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官窯。它由朝廷督辦,集中全國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瓷土,專門生產皇家使用的瓷器。這些瓷器禁止民間使用和買賣,燒制手段和配方對外嚴格保密。貧窮出身的朱元璋,也就是在設置官窯的這一年,出於節約的目的,規定將祭拜天地的禮器,改為瓷器。過去這些禮器,都是用金銀器和玉器製作的。後來明成祖朱棣,帶頭將吃飯使用的玉碗換成瓷碗,還將隨葬時的明器,對海外臣國的賞賜換成了瓷器。  這是收藏在故宮博物院的明永樂青花壓手杯。在它的內底,寫有「永樂年制」的字樣。這是中國官窯瓷器上,第一次出現皇帝的年款。從此以後,新皇帝登基,都會在他新燒的瓷器上,寫上自己的年號。這也成為中國官窯瓷器,最顯著的特徵之一。在皇帝的提倡和帶動下,明朝瓷器的燒造水平又得以提高,並開始大規模生產。那個時候,景德鎮「工匠四方來,器成天下走」,成為中國制瓷業的中心。一位到過景德鎮的法國傳教士,形容其制瓷的壯觀場面「白天濃煙遮蔽了雲彩,晚上窯火映紅了夜空」。那些燒制好的瓷器,將被帶到世界上各個文明地帶。那些從揚州、廣州、泉州出發的,中國的、波斯的、葡萄牙的和以後英國的船隊,滿載著瓷器,駛向印度、阿拉伯半島、歐洲、甚至非洲。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在這裡燒造的最精美、品質最高貴的瓷器,卻只會運往一個地方,這就是北京紫禁城。 這些瓷器,就是當年從景德鎮運到皇宮的,明代官窯瓷器。現在故宮博物院不僅收藏著專為皇家燒制的御用瓷。也收藏著,元明時期向海外輸出的貿易用瓷。這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青花瓷。這種白底藍彩的瓷器淡雅青翠,被後世稱為人間瑰寶。  公元2005年7月,在英國佳士德拍賣會上,一件元代青花瓷,拍到了2.3億元人民幣,這創造了亞洲藝術品拍賣的最高價格。  這是現在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元青花大盤。這是元青花釉里紅鏤雕蓋罐。這種青花釉里紅,比單色青花還要名貴和稀少。中國青花瓷起源於唐,興盛於明。它的製造,到了明代,無論是數量還是品質,都達到了一個最高峰。這裡最具代表性的,是故宮博物院藏的永樂宣德青花。永宣青花,採用鄭和從西洋帶回來的外來青料,俗稱蘇麻離青。用這種顏料能燒出濃艷的色彩,它在瓷器表面,燒成獨特的斑點。形成了類似中國水墨畫般的暈散效果。  就是這一時期的青花瓷器,與茶葉、絲綢一起,作為最受歡迎的中國商品,運往亞歐非三大洲。從元到明,大規模的海外運輸中,到底有多少艘運送中國瓷器的船隻,被大西洋還有印度洋的波濤吞滅,已經無人所知。幽深的海底,沉睡著多少秘密,每次打撈,都有激動人心的發現,讓人意外的驚喜。  陶瓷質地脆弱,非常容易損壞。在高溫燒制的過程中,發生的複雜變化,往往是難以預料和控制的。所以中國古人說,一件好的陶瓷燒成,要具備天時地利和人巧。一些器型、質地、圖案和色彩俱佳的精品,甚至是工匠們終其一生而求之不得的。  但精品依然流傳到了今天。這就是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官窯最有代表性的瓷器。  耗費很多人力物力燒造的官窯之作,據說稍有瑕疵便會被當場砸碎,就地掩埋。這是今天景德鎮明代御窯廠的遺址。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埋藏在那個年代土壤里的,官窯青花碎片。而在紫禁城裡埋藏碎瓷片,也曾經是太監們的一項日常工作。據記載明清時期,皇宮內所使用的瓷器,即使破損了,也不能隨便處置,必須找專門的地方掩埋,不能有一片碎瓷流出宮外。故宮博物院成立後,在院內多處施工時。挖出過大量各個年代的,陶瓷器碎片,完全證實了這一記載。  這是位於故宮博物院北路的北五所。從故宮院內挖出的碎瓷片,已經成為陶瓷專家研究古代陶瓷的最好標本。而清洗瓷片,也就成為故宮博物院古器物部陶瓷組,經常進行的主要工作之一。  故宮博物院陶瓷專家耿寶昌:「它為什麼也不寫字這個問題呀,康熙沒款的東西,還是官窯還是民窯,歷史上就沒有把它弄清楚。在過去約定成俗的一句話叫客貨,客貨是什麼,就是外銷的東西了,等於外銷瓷了,那不是官窯。有的說康熙時候,康熙皇帝本身啊,不願意讓寫皇帝的年款。說這瓷器容易打碎,打碎以後當垃圾一樣就扔了,把皇帝就扔了,所以康熙不好尊號。」  皇家之物就會被打上皇帝的印記,皇帝的審美情趣、性情愛好以及他的政治抱負,都會深深地影響不同時代瓷器的製作。  大清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八歲的康熙皇帝剛剛登基。專管宮中事務的司禮大太監吳良輔,便被孝庄皇太后下令捕殺。由明朝設立的太監專權的十三衙門被撤銷,另立內務府。內務府由皇上直接任命親信管理,負責宮中的一切事物。內務府下設的造辦處,掌管宮廷內一切器物的製造,下設如意館、金玉作等幾十個部門。瓷器的生產,則由內務府總管直接負責。  從康熙開始,清朝皇帝對瓷器燒造所投入的心血,遠遠地超出前朝君王。但康熙對中國瓷器最大的貢獻是,他創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琺琅彩瓷。那個時候,法國傳教士進貢來一些銅胎畫琺琅,讓康熙皇帝幾乎是一見鍾情。他決定在宮中嘗試製造,並將這種琺琅工藝,移植到他所喜愛的瓷器上。為了全力燒造琺琅彩瓷器,康熙皇帝在造辦處下,專門設立了琺琅作。  瓷胎畫琺琅的燒制方法,和其他瓷器都是不同的。它是唯一在皇宮中搭窯燒制的御用瓷器。當陶瓷的素胎在景德鎮燒好後,再將素胎運至紫禁城內,由宮中畫師畫上圖畫,上好彩料,然後在宮中燒制。為了方便康熙隨時親臨作坊巡視督察,燒制琺琅彩的小窯,搭設在了養心殿。一件瓷器,由皇帝直接授意,親自過問並且就在皇宮內燒制完成,這在中國乃至世界是絕無先例的。  銅胎畫琺琅來自西洋,康熙廣為召集會畫畫的外國傳教士。甚至每見到一個傳教士,就會問他是否可以作畫。如果回答是,那麼這名傳教士,就會被半強制地請進宮內,與工匠們一起燒造琺琅彩。康熙五十六年的三月,來自義大利的傳教士馬國賢,在寫給歐洲同行的信中這樣寫道:皇上開始非常喜歡歐洲琺琅畫,命歐洲畫家來畫琺琅,我們必須將一整天和卑賤的工匠們同作息,於是言稱不曾學過畫琺琅,而且也故意不學此技術。我們將畫畫的其劣無比,於是皇帝下旨作罷。在康熙皇帝的直接督管下,琺琅彩瓷器,終於在康熙去世前燒製成功。這一時期康熙琺琅彩,還是和銅胎畫琺琅風格一致,圖案多以花卉為主,琺琅顏料也全部依靠外國進口。  公元1723年,雍正皇帝繼位。他繼承了父親的江山,也繼承了康熙皇帝對琺琅彩的酷愛。但是在雍正六年以前,琺朗彩瓷器進展還是比較緩慢。主要是在康熙到雍正六年以前這段時間,琺朗彩瓷器用的琺琅料,還需從西洋進口,顏色也只有八九種。雍正皇帝登基以後,當時就讓他最信賴的十三弟允祥,來負責內務府造辦處的工作,也具體參與琺琅彩瓷器的燒造。到雍正六年,國產琺琅料終於煉成,而且它燒煉出來的花色品種比進口料還要多,足以保證琺琅彩瓷的創新需要。  雍正對琺琅彩瓷器的痴迷,比他的父親康熙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在處理繁忙的政務之餘,還經常親自設計瓷器的樣式。對使用的原料、繪畫圖案乃至器物的高矮尺寸,都要一一過問。  雍正六年二月十七日這一天,雍正皇帝處理了多件國家大事。上午他先到中和殿保和殿,檢視第二天到先農壇祭祀的準備工作。回到養心殿後,他批閱了三份奏摺,又發了兩道諭旨。就是在這樣繁忙的情況下,他還對琺琅器的器形、花樣、材料,做出了細緻的批示。  這是雍正時期琺琅彩瓷器,現在的研究者評價這些瓷器,淡雅、清新、有著雋永的審美。  他跟康熙時候的風格有所不同,基本上擺脫了銅胎琺琅彩的影響。這一時期的琺琅彩瓷,直接讓當時著名的宮廷畫家用琺琅料在白瓷胎上彩繪。在這些瓷器上,出現了中國傳統文人所崇尚的梅蘭竹菊和意境悠遠的山水畫。  在中國八千年延綿不斷的陶瓷發展史上,琺琅彩瓷器是中國古陶瓷頂峰期的作品,它代表了中國陶瓷製作的最高水平。  雍正在信奉藏傳佛教的同時,也深受道家文化的影響。他崇尚天人合一,追求古樸自然。所以,以沉靜雅素為風格的宋瓷,深受雍正皇帝的喜愛。雍正對宮廷瓷器的另一個貢獻,是他對宋五大名瓷的仿燒,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  雍正八年八月初七這一天,他來到文華殿經筵講學。而就在這一天,他還下令要求御窯廠仿燒宋代鈞窯瓷器。  這就是雍正仿製的鈞窯鼓釘洗。這是真正的宋鈞窯鼓釘洗。  鈞窯瓷器,以紅藍相間的鈞紅釉聞名於世。民間一直有「黃金有價鈞無價,縱有家產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等等說法。  據傳說宋徽宗曾做過一個夢,夢到了雨過天晴後天空的顏色,他非常喜歡。汝窯工匠按照他的要求,燒成了這種淡青色的瓷器。宋代五大名瓷中,傳世最少的是汝瓷,全世界不足百件。北京故宮藏有20件,現在一部分在台北故宮,一部分散落在世界各地。  明代《宣德鼎彝譜》中記載:內府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從這個記載中,後世得知,宋代有五大名瓷流傳於世。紫禁城所藏的宋五大名瓷,曾為宋朝皇家御用珍瓷。  哥窯釉面布滿開片,開片由深黑色大開片與褐黃色小開片交織而成,俗稱金絲鐵線。  官窯瓷器,以粉青釉色為最大特點,造型典雅古樸。  定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中,唯一一個燒白瓷的瓷窯。定窯瓷器講究刻花印花裝飾,它的印花水平居宋代各窯之首。  這些瓷器,目前是故宮最珍貴的藏品之一。它們是中國瓷器製造史上的第一個歷史高峰。  中國瓷器的工藝水平,在清朝康雍乾時期達到了又一個高峰。當雍正的兒子乾隆即位後正經歷著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太平盛世。而這個時候,作為陶瓷中心的景德鎮人口竟達百萬。而為皇家制瓷的御窯廠作坊多達23個。  乾隆三年,他命宮廷畫家為他繪製《陶冶圖冊》。這本圖冊詳細得紀錄了御窯廠的生產狀況,展示了乾隆官窯開發的新技術。對官窯瓷器生產的二十個工序,進行了詳細地描述,將整個官窯燒制流程規範化了。乾隆以帝王之尊,親自策劃陶瓷的生產。包含著乾隆想表達親民勤政,以德治理天下的政治理想。  祀神酬願,是《陶冶圖冊》中記載的,陶瓷生產中很重要的一道工序。關於這個工序,曾有這樣一個傳說。明萬曆年間,根據朝廷命令,燒制大龍缸,每每失敗。期限將至,工匠將受到懲罰。一個叫童賓的工匠心憂如焚,為救這些人,自已跳進窯火中,大龍缸終於燒成。  後人為了紀念他,供奉其為窯神。每次燒窯前,都要燒香祀拜,以求保佑燒窯成功。  《陶冶圖冊》上的這些文字,是一個叫唐英的督陶官奉命撰寫的。唐英十三歲起在養心殿做雜役,他善畫能詩,還擅長編寫劇本。雍正六年,唐英因辦事幹練受到賞識,而被派駐景德鎮御窯廠監督窯務,做督陶官年希堯的助手。他用三年的時間,謝絕一切社會活動,和工匠們同吃同睡,苦心鑽研。在雍正九年的時候,他已經從一個外行變成技藝精湛的陶瓷業專家。  在乾隆二年,唐英成為正式的督陶官。他督導陶務前後二十多年,在這期間景德鎮所制的陶瓷,被後人公認是瓷中珍品。無論在品種的仿古創新方面,還是在器物的製作技藝方面,都達到了空前未有的水平。唐英因此而成為歷史上最不同凡響的督陶官。  這是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乾隆時期唐英督制的瓷器。  乾隆時期,陶瓷生產的管理更為嚴格。尤其是對督陶官的要求甚嚴,頗似今天的問責制。  那個時候,即使像唐英這樣的人,也會動輒受罰。  乾隆十三年,年已66歲的唐英,接到了乾隆皇帝的聖旨:此次唐英進呈瓷器,仍系舊樣,為何不照所發新樣燒造進呈。將這次呈進瓷器錢糧,不準報銷,著伊賠補。  結果這次燒造的四百六十七件瓷器,所有的費用全部由唐英自掏腰包。  這是唐英進呈的創新之作:粉青釉交泰瓶。「交泰」是取《易經》中,天地交泰,即天地相交,時運亨通之意。它上下兩部分互相勾套,既可活動,又不能拆開。  這件粉青釉交泰瓶,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這一件也是唐英燒制的,粉彩八卦如意轉心交泰瓶,現在收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  這是乾隆粉彩鏤空轉心瓶。這個轉心瓶由三部分組成,除瓶體外其他部分都可以轉動。特別是頸部的轉動部分,與瓶體構成了一部天干地支的萬年曆,既美觀又實用。  乾隆本人表現於瓷器的關心,其實與他關注別的文化事業一樣,強烈希望創造非凡與超前的理念。乾隆皇帝無微不至的參與和督陶官的努力,使得乾隆官窯出現許多創新之作。  這是景德鎮御窯廠為乾隆皇帝燒制的一件,中國陶瓷史上空前絕後的作品。這個高將近87公分的大瓷瓶,被稱為瓷母。它總共彙集了15種釉彩,16道紋飾,彩繪12幅吉祥圖案。  此前歷朝歷代都未能燒製成的,這樣碩大且工藝複雜的精美器物,扣合著乾隆皇帝,對自己「十全老人」的評價。  當乾隆擁有這件登峰造極之作時,他自己統治的這個帝國,正創造著中國歷史上,文化和藝術的一處高峰。他擁有的疆土如此廣大,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民族,如此多姿多彩。但是隨後的五十年內,這個王朝將面臨從未有過的困境和災難。他的兒孫們,不再享有天朝大國的安寧和富強。一個王朝的敗亡很快到來,在此後的歲月中,中國的宮廷御制瓷器每況愈下。直到宣統三年,清朝滅亡,官窯生產成為歷史。而紫禁城所擁有的,跨越千年歷史的瓷器珍寶,也在這個歷史的動蕩中,開始散落。  從清末開始,一大批藏於深宮的瓷器珍品,先後流失。歷經戰亂、坎坷,輾轉國內、海外,留下許多人與物之間,情感與緣分的故事。  當成化鬥彩三秋杯,從宮廷流入民間後,耿寶昌與它的第一次接觸,就發生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那個亂世之秋。二十年之後,耿寶昌與稀世珍寶三秋杯,再次相逢。也就是在那個時期,故宮博物院的瓷器收藏,又開始了新的一頁。從新中國成立後,先後有兩萬多件瓷器,陸續收藏進故宮博物院。  2005年9月26日,從18世紀沉沒的,瑞典哥德堡號商船上打撈上來的,181件中國外銷瓷,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城樓展廳展出。展覽過後,它們中將有18件永久留在故宮,成為故宮博物院35萬件藏瓷中新的成員。
  • 推薦閱讀:

    紀錄片《超級工程》(1-3集)
    張釗維:為什麼華人社會少見家族主題的紀錄片?
    「贏在子宮裡」,這些爸媽太拼了!
    1集紀錄片《地下四千年》
    五集探索紀錄片《大自然365天》

    TAG:紀錄片 | 解說 | 故宮 | CC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