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做才是得到》(中冊)

《做才是得到》(中冊)

索達吉堪布著目 錄第五章 佛的加持不可思議  什麼時候,當你傾力做一件事情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因為熱愛它、喜歡它,並想用它來造福更多的人。那麼,財富自然會滾滾而來,幸福更會與你如影隨形。1.學佛後,有些感應非常奇妙2.一絲善念,勝過萬千靈丹妙藥3.若想孝敬老人,教他用轉經輪4.轉經輪可以讓你心想事成5.供佛就有大福報6.右繞佛塔,功德無量7.轉繞佛塔時要有想法8.有信心,狗牙也是佛牙9.「我的媽媽叫綠度母」10.當你的生活出現障礙時,祈禱蓮師十分重要11.觀修蓮師,別的佛會不會生氣12.想除去負罪感,就念金剛薩埵心咒13.積福是不是一種執著第六章 孝順父母的智慧  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從世俗角度而言,比父母更重要的事情是沒有的。1.父母之恩,深似大海、高如須彌2.尊敬長輩,連動物也懂3.不要指使父母為自己做事4.不恭敬父母,佛也曾遭報應5.父母需要你時,你在哪裡6.絕對不敢輕視老年人7.聽老人言沒錯8.最大的孝順是讓父母不再怕死第七章 佛是這樣關懷臨終者的  當今時代,人們對臨終者的關懷遠遠不夠。如果誰家生了個寶寶,全家人有一套嫻熟的「育兒經」;可是家裡有位老人瀕臨死亡,許多人只有哀傷、無助,想幫他卻不知從何做起。1.再放不下就晚了2.念「阿彌陀佛」,老少咸宜3.極樂世界要經常想4.睡覺時要吉祥卧5.「生前擁有再多的財產,都比不上死後的一句觀音心咒」6.亡者已逝,請別再給他添苦7.願人人都掌握「剎那往生法」8.別把「文武百尊」當泥菩薩9.臨終一念至關重要10.人死後並非一了百了第五章佛的加持不可思議  什麼時候,當你傾力做一件事情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因為熱愛它、喜歡它,並想用它來造福更多的人。那麼,財富自然會滾滾而來,幸福更會與你如影隨形。  1.學佛後,有些感應非常奇妙  不少人在學佛的過程中,身上可能都發生過一些奇妙的事情,依靠佛像、寺院、上師的加持,有些感應無法言說、非常微妙。  《隨念三寶經》中講過:「佛的功德不可思議,法的功德不可思議,僧伽的功德不可思議,若對這些不可思議生起信心,果報也不可思議。  像密宗有很多高僧大德,通過持念本尊心咒,親自現見了本尊,得到摸頂加持後,獲得了諸多世間功德。  凈土宗中也有這種現象,很多人在臨終的時候,親自見到阿彌陀佛的化身,當下獲得了神通神變,馬上往生極樂世界。  此外,有一些成就者物也能讓人迅速成就。譬如依靠咒語、眼藥等物,可以輕而易舉地成就八大共同悉地;見到諸佛菩薩的身相,如佛像、菩薩像,也可以獲得極大的加持,令自己的心得以改變。  很多人朝普陀山、五台山時,到了寺院見到佛像後,心態瞬間就跟以往不同了,這即是佛的加持。  我看過一本《金剛經問答錄》,裡面說有個老太太,天天都罵她的先生,號稱「罵先生」。後來她看到一些佛教徒和佛像,一下子就頓悟了,別人問她是什麼原因,她說:「佛法的加持不可思議!」  的確是這樣,不少人在學佛的過程中,身上可能都發生過一些奇妙的事情,依靠佛像、寺院、上師的加持,有些感應無法言說、非常微妙。有些人若沒有經歷過這些,也不一定對佛法生起信心,至今可能還在紅塵里打滾。所以,佛教中有些現象確實不可思議,對此大家不應妄生邪見。2.一絲善念,勝過萬千靈丹妙藥  內心產生的任何善念,哪怕只是一瞬間,都是佛陀的加持所致,這樣的善念來之不易。  不管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最好能經常發善願、行善法,讓心住於善念中。這種善念具有強大的力量,且不說別的,單單對健康也非常有利。  據日本新聞界報道,山口縣一個老人院的護士們發現,抄寫佛經可以防治老年痴呆。後來,日本的一個大學教授對一千個老人進行了測試,結果表明:抄寫佛經可以激發老人大腦的活力,對老人的健康很有幫助。  日本是個老齡化嚴重的社會,這項研究成果公布後,引起了各界重視,許多人對此積極宣傳、推廣。其實,抄經就是一種讓心安住於善念的辦法,所以這項研究也證明了善念的力量。  我也發現過這種現象,許多高僧大德和念佛的老人,非常高齡了神智都很清晰,身體也很健康。  因此,大家若想健康長壽,一定要經常處於善念中。  在藏地,佛教徒互相問候時會說:「願你往生極樂世界。」在漢地,佛教徒口口聲聲也是「阿彌陀佛」,甚至打電話都講:「阿彌陀佛,你在哪裡?」「阿彌陀佛,你身體好嗎?」傳法時會先說「阿彌陀佛,大家好!」傳法結束後是「謝謝大家,阿彌陀佛!」這些祝福,問候的緣起非常吉祥,也是內心有信心的表現。  如果你行住坐卧都想到阿彌陀佛,那隨時隨地可以得到佛的加持,不但身體會健康安泰,甚至能獲得超勝功德,往生極樂世界也指日可待。3.若想孝敬老人,教他用轉經輪  蓮師說:「善男子、善女人,凡是欲求往生極樂世界者,應當勤轉此經輪,五無間罪也可依此得清凈。」  在我們藏地,人到了五六十歲時,家人就讓他「退休」了,什麼事情都不用干,只是一心一意地念觀音心咒、轉經輪。  而漢地的情況並不是這樣,人老了,要操心的瑣事還不少,實際上這是兒女不孝的一種表現。真正對父母孝順的話,應該為了他們的來世著想。我們藏地就有一種傳統:孩子如果非常孝順,他出差回來經常會帶轉經輪。畢竟父母的年紀這麼大了,現在最適合他們的,就是多念觀音心咒、阿彌陀佛聖號,多用轉經輪。  所以,若想孝敬家裡老人,一定要讓他學會用轉經輪。  高僧大德也經常使用轉經輪,像華智仁波切無論到哪裡去,隨身都有一個黑色的轉經輪;麥彭仁波切的家裡,也有一個經常用的轉經輪;我的上師——法王如意寶,大大小小的轉經輪也不少,甚至在他去美國、印度等國家時,也總是帶著轉經輪,一有時間就用一下。  以前法王如意寶講過,藏地有位非常出名的空行母,叫西瓊堪卓瑪(《西藏生死書》中的林薩秋吉),她經常前往中陰界,雖然去過十八大地獄,卻從來沒有見過生前使用轉經輪的人墮地獄。  蓮師說:「善男子、善女人,凡是欲求往生極樂世界者,應當勤轉此經輪,五無間罪也可依此得清凈。」  對我個人來講,從小到現在,對轉經輪的感情非常深。小時候在山上放氂牛時,就有一個黑色的小轉經輪,無論下雪也好、下雨也罷,走到哪裡,都是一邊光腳放牛,一邊用轉經輪。上學時,學校紀律比較嚴,但我也在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把轉經輪悄悄拿出來,慢慢地用一下。出家後,因法務比較繁忙,除了傳法上課以外,平時用的時間少一點,但還是抽空經常用。此外,我也買了好多轉經輪,只要來一個合適的客人,什麼東西都不給,就是給他轉經輪。  如今,比較普遍的是電動轉經輪,我覺得這個非常方便,只要交一點電費,白天晚上都可以轉,自然而然就積累了許多功德。  另外,手動轉經輪在使用時,我們一定要注意:務必要順時針轉,裡面的經文不能顛倒,心咒的字應完好無損,否則過失比較大。請了轉經輪之後,若有一位具相上師對其開光,加持力也更大。當然,若條件不具足、因緣不具足,沒有開光的轉經輪也可以使用。4.轉經輪可以讓你心想事成  古大德說:「如果轉經輪裡面有一萬個觀音心咒,那麼轉一圈,就有相當於念了一萬遍的功德。」  藏地的人們自古以來就信仰佛教,拿轉經輪的現象非常普遍。  不管你到藏地哪裡去旅遊,或者在電視上、宣傳介紹中,都可以看出藏民族對佛教的信仰,尤其是轉經輪的弘揚,遍及藏地的每個角落。  無論你去藏地的哪個寺院,都能發現大大的轉經輪,好幾個人的力量才可以旋轉。寺院的院牆上也有中等的手推轉經輪,像我們佛學院的壇城塔周圍,就有許多這樣的轉經輪。還有在每家每戶中,老年人使用轉經輪,年輕人也使用轉經輪,無論是田野里的農夫、草原上的牧民,每個人手裡都拿著轉經輪。  藏地的家家戶戶、寺院周圍,有多少個轉經輪,大家不妨看一看。對此見、聞、憶、觸的眾生,都能直接或間接獲得解脫,這是佛經的無欺語言。  要知道,念一句觀音心咒的功德不可思議,用一次轉經輪的功德也不可思議。古大德說:「如果轉經輪裡面有一萬個觀音心咒,那麼轉一圈,就有相當於念了一萬遍的功德。」  轉經輪在行住坐卧中都可以使用,這種善法簡便易行,輕而易舉就能成辦重大的事業。如果讓你布施錢財供養僧眾,你不一定有這種能力;多年閉關修行,也有一定的困難,但如果有時間使用一下轉經輪,不需費力就能積累許多資糧。從世間的角度來講,轉經輪還可以讓人陞官、發財、得名聲,在很多記載中,這方面的感應不勝枚舉。  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功德,均依賴於我們的發心和身語的力量,而身語所造的善根中,轉經輪的功德最大。我們口裡念《金剛金》《阿彌陀經》,功德是很大;身體做磕頭、轉繞等,功德也不小,但按照佛經的教證,這些跟轉經輪的功德比起來,後者的功德遠遠超勝前者。  對我而言,不管在車裡還是家中,每天用一下轉經輪的話,心裡比較舒服。如果當天沒有用,或是忘在家裡,總有一種空蕩蕩的感覺。這種行為對我身邊的很多人,直接或間接也有一點點影響。  尤其是有人死亡時,假如實在來不及超度,或者沒有人超度,或者這個人不信佛教,那在他頭的周圍放一個轉經輪,他就根本不會墮入惡趣。我經常也這樣想:「我死的時候,不知道身邊有沒有金剛道友?如果有,我會要求他放一個轉經輪在我的枕旁。」  現在漢地有些人認為:「轉經輪是藏傳佛教的,我們沒必要去學他們的傳統。」  說這種話的人,可以說有點孤陋寡聞。實際上,漢地也有轉經輪的傳承。漢地早期的轉經輪稱為「輪藏」,是南朝梁代的傅大士發明的。《釋門正統》中說:「令虔誠者推輪藏一匝,則與看讀經藏具同等功德。」《神僧傳》亦云:「有發於菩提心者,能推輪藏,是人即與持誦諸經功德無異。」  漢地從南到北的許多古老寺院,都安置有輪藏,這種輪藏與藏地的大轉經輪沒什麼差別。既然輪藏可以推轉,手上拿轉經輪為什麼不行?沒有教理依據、對眾生有害的事,我們不去學是可以的,但對自他真正有利的行為,為什麼非要極力排斥呢? 所以,念觀音心咒、用轉經輪這些具有功德的善事,我們一定要受持。  5.供佛就有大福報  佛陀是一切福田中的最勝福田,若想獲得大福報,就應當精勤供養佛陀。現在雖然見不到真正的如來,但在佛像前作供養,也能獲得同樣的功德。  有些人通過虔誠供佛,出生了非常稀奇的功德。  中央電視台曾報道過一位死後肉身不壞的「香河老人」——周鳳臣,她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於1992年11月24日逝世,世壽88歲。老人去世後,家人遵照她生前的交待,將遺體安放在老家的土炕上。在未經任何防腐處理的情況下,經過二十多個春秋,老人的遺體一直沒有腐爛。許多人都認為這是個謎。  實際上,周鳳臣老人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生前她有個特別的習慣:每天早、中、晚三次供佛,一輩子從沒有間斷過。  老人晚年行走不便,就扶著窗檯、桌子,一步一挪地挨到佛前供佛。實在動不了時,就在床上燃三炷香,讓重外孫女幫她把香獻到佛前。逢人送來水果、點心,哪怕別人給一個棗子,老人也要先供佛,然後自己再食用。歷經幾十年的風風雨雨,老人對佛的供養一直沒有中斷。  所以,積累福德並不在錢多少,關鍵是自己的心。只要有心,就有積累福德的機會。假如有些人比較貧困,沒有財物作真實供養,也可以用鮮花、凈水、藍天、白雲等美景作供養。甚至,只要心清凈,通過觀想作意幻供養,把土石等觀想成供物,也能積累巨大的福德。  從前,佛陀與阿難去化緣,途中有兩個小孩在路邊玩耍,他們用沙土建造房屋,並指著一堆堆土說:「這是住房,這是倉庫,這是如意寶……」  當時,一個孩子遠遠看見佛陀過來了,感覺非常歡喜,於是捧了一把「如意寶」,來到佛陀面前準備供養。由於他個子太矮,夠不著佛陀,便對另一個孩子說:「你彎下腰,我想站在你身上,把『如意寶』供養給世尊。」那個孩子照他說的去做了,佛陀也將缽盂放低,孩子就把一捧沙土倒在了缽盂里。  佛陀回過身來,將缽盂交給阿難說:「請將這些沙土調和成泥,塗在經堂的牆壁上。」然後授記道:「這個孩童以供養一捧沙土的福德,於我涅槃百年後,轉生為人間的阿育王,另一個孩童變成他的大臣,阿育王將會在人間建造八萬四千座佛塔。」  後來果真如授記的那樣,佛陀涅槃一百年後,阿育王在印度出世,他極力護持佛教,修建了八萬四千座佛塔,還在許多佛教聖地樹立了紀念石柱。 如今去印度的話,我們仍可以看到這些石柱……6.右繞佛塔,功德無量  我建議:大家平時不管在哪裡看見佛堂、佛寺、佛像、佛塔,沒有很多精力和時間的話,至少也要轉三圈。  佛塔,是佛法僧三寶的所依,也是佛陀的法身,是佛陀的意所依。  但凡佛教興盛的地方,佛塔都比較多。比如在泰國,無論你到山上、城市裡,一路上佛塔隨處可見。同樣,在藏地,哪裡都可以看見白色的佛塔。  我們藏族人有種傳統:見到佛塔、寺院或出家人時,會馬上摘下帽子,雙手合掌。如果沒時間到近前頂禮,遠遠在車裡或者馬上、路上恭敬合十,這樣做功德也非常大。  轉繞佛塔有什麼功德呢?《右繞佛塔功德經》說:「一切天龍、夜叉、鬼神都會對你親近供養,而不會肆意加害。」  佛經中記載,往昔有批商人到海里取寶,途中遇到鯨魚的危害,幾乎被它吞食時,他們大聲地念佛號,於是鯨魚閉口放過了他們。後來鯨魚轉生為人,名叫須瑞迦塔,他從小就入寺為僧,很快獲得了阿羅漢果。  那他獲得聖果的因緣是什麼呢?原來他久遠劫前曾是一隻蒼蠅,因聞到佛塔周圍的牛糞味,很幸運地繞塔一周。  我們千萬不要認為繞塔一周或禮塔一次的功德不大,因為佛塔是威力強大的聖境,稍作一點微小的善行,都足以讓自己凈罪積資。因此,當你到了有佛塔的地方,一定要轉繞,不要拍個照片就馬上離開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繞塔時,右繞(順時針)有興建的功德,左繞(逆時針)有毀壞的過失,所以一定要右繞。如果方向弄翻了,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有非常大的過患。漢地大藏經中的《右繞佛塔功德經》,也廣講了右繞的功德。  1987年我們去五台山時,整天都在繞白塔,當時看到好多佛教徒,甚至一些出家人竟然在左繞。我們當中有一個揚意喇嘛,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擋著他們。有一次他拉著一個年輕女孩的手,不讓她那麼繞,但他不懂漢語,就使勁地拉著她。那個女孩嚇壞了,一直大叫:「啊!不要拉我,不要拉我!」其實那個喇嘛心很清凈,當時他六七十歲了,也不懂什麼規矩,就是在那兒擋著,叫他們不要逆轉。  不過,這幾年來,大家也慢慢懂得了這些道理。今年我去五台山時,就發現白塔周圍有很多轉經輪、每個遊客在轉繞時,都是右繞,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  假如有些寺院里實在找不到佛塔,只有高僧大德的靈塔,那他的靈塔,你也一定要轉繞。假如連靈塔也沒有,那可以轉繞寺院里的佛像。  藏地寺院里的佛像,大多緊貼著大殿後面,殿堂里沒有轉繞的路。但漢地很多佛像的後面是可以過的,以佛像為所緣境進行轉繞,這個功德也不可思議。  我建議:大家平時不管在哪裡看見佛堂、佛寺、佛像、佛塔,沒有很多精力和時間的話,至少也要轉三圈。 其實這樣的轉繞,印度很多大德非常重視。在印度,有轉繞城市獲得成就的人,有轉繞聖殿獲得成就的人,也有轉繞卡薩巴挪觀音聖像而病體康復、獲得成就的人……7.轉繞佛塔時要有想法  佛塔是十方諸佛菩薩身口意加持的聚合,在轉繞的過程,觀想它發出光芒融入自身,凈除自己無始以來的一切業障。  清朝時,武昌寶通寺出了一名「摸腦和尚」,不計大病小病,只要經他手一摸,便霍然痊癒。他的手何以有此妙用呢?據說該寺有一座寶塔,他每天到塔下轉繞,用手摸著寶塔磚石,心裡默誦「大悲咒」。十多年如此,天天不間斷,故而有此威力。  青海有一座佛塔,裡面藏有赤熱巴巾國王(金剛手菩薩的化身)的頭髮。某次,我們有個很好的機會去轉繞,感覺非常殊勝。當時我在轉繞時,淚水就默默地流了下來。佛塔里藏有聖者的珍貴頭髮,我即生中能見到這樣的佛塔,是非常有福報的!  其實,佛塔等殊勝的對境哪裡都有,只是有時候我們太愚痴了,根本不知道它的價值。  現在的寺院里,拜佛的有,燒香的有,就轉繞的比較少。那天我去朝拜六祖肉身,當時轉繞了很多圈,但許多人都不來轉。沒辦法,我就號召:「你們居士來跟著我轉吧!」他們就跟我一起轉,轉了幾圈,好多居士又不想轉了。他們也不是覺得轉繞沒有功德,但這個功德的殊勝性,很多人可能不是特別清楚。  其實,漢地有些大德對繞塔也是很重視的。本煥老和尚100歲時,我曾去拜見他,他吃完飯以後說:「我們去轉佛像吧!」老人家跑得比較快,我們在後面跟著,有時候都趕不上。  轉繞佛塔時,要有一些觀想方法。比如說轉繞觀音菩薩像時,就觀想——「外」:諸佛菩薩全部融入於觀音像;「內」:傳承上師全部融入觀音像;「密」:空行本尊全部融入觀音像。然後一邊念「嗡瑪尼貝美吽「,一邊轉繞。轉繞的過程中,想像觀音像發出光芒融入自身,自己無始以來身口意所造的一切罪障全部凈除。  很多大德都說,轉繞佛塔時,能觀想得更廣當然可以,但不能的話,最好也要觀想這一點。比如,你今天轉一座佛塔,就想這個佛塔是十方諸佛菩薩身口意加持的聚合,在轉繞的過程中,它發光凈除自己無始以來的一切業障。  轉繞時,如果能念轉繞咒語,就應該念誦;如果不能念,念觀音心咒、百字明、金剛薩埵心咒也可以。  我轉壇城塔的時候,主要是念金剛薩埵心咒,因為自己無始以來造的罪業太多了,應當依此來清凈。每次都觀想從壇城塔里發光,自己的一切罪業全部得以凈除。 繞完了之後,再念一些或長或短的迴向文,將功德迴向於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樣的轉繞才非常圓滿!8.有信心,狗牙也是佛牙  我們在祈求諸佛菩薩時,要堅信他們就在面前,這一點很重要。倘若沒有這種信心,只是將信將疑,則很難得到真實的利益。  從前,一位老婦人與兒子相依為命。兒子經常去印度經商,母親就對他說:「你在那邊賺多少錢我不關心,這對一個老人來講不重要。但印度金剛座是釋迦牟尼佛成佛的聖地,你一定要從印度帶一個殊勝的加持品回來,讓我作為天天頂禮的對境。」儘管母親三番五次地囑咐,但兒子並沒有特別重視,把這些話都忘在了腦後,以至於每次從印度回來都兩手空空。  一次,兒子又準備去印度。母親就開始威脅他:「如果這次你還不給我帶回一個加持品,我就死在你面前。」  母親真的不高興了。因為說了那麼多次,兒子始終沒有帶回一點點東西。其實,像菩提伽耶的一片樹葉,覺沃佛的一塊法衣,甚至初轉法輪之地——鹿野苑的一塊石頭,這些也可以,但是什麼都沒有。無奈之下,母親只好以死相逼。  結果兒子去印度經商期間,又忘記了母親的囑咐。回來快到家門口時,才突然想起母親的話,他心裡嘀咕:「現在該怎麼辦呢?我沒給母親帶回任何頂禮所依的加持品,這樣空手而歸,她一定會自盡身亡的。」  正在一籌莫展之際,左右環顧,他發現路邊有個狗頭,於是拔出狗牙,用五顏六色的綢緞裹好,帶回來交給母親說:「您一定要保存好!這是佛陀的牙齒,特別不容易得到,我在印度花了很長時間才弄到,希望您將它作為祈禱的對境。」  母親一點都不懷疑,將這狗牙當作了真正的佛牙,並對此生起強烈信心,經常頂禮供養。後來,狗牙降下了許多舍利。當她去世的時候,彩虹、光環等瑞相紛紛呈現。  其實,這個老婦人之所以最後成就,並非是狗牙具有加持力,否則,狗牙隨處都找得到,我們就不用去聖地拜佛了。有些人聽了這個故事,就認為:「藏地有狗牙成佛的故事,看來狗牙加持很大,以後有狗牙的話,一定要帶給父母作加持品。」我們不能從這方面理解。因為老婦人以強烈的信心認為狗牙是真正的佛牙,這樣一來,佛的加持融入到狗牙中,狗牙也就與佛牙沒有差別了。 由此可見,信心是最關鍵的因素。即使所拜的不是功德所依之物,但只要你生起真正的信心,它自然也就成了有功德者、具加持者。不僅藏傳佛教特別重視這一點,漢傳佛教也是如此。印光大師在《增廣文鈔》中說:「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 9.「我的媽媽叫綠度母」  麥彭仁波切說過:「末法時代,度母的加持最為靈驗。」  若能經常祈禱度母,念誦她的心咒「嗡,達熱德達熱德熱索哈」,除了極為特殊的定業以外,可遣除修行中的一切磨難,也可避免水災、火災等天災人禍。  從前,藏地有個貧窮的小孩,從小無父無母,是個孤兒。他每當看到別的小孩有媽媽疼愛,就特別特別傷心。  他住的附近,有一尊很大的石雕綠度母像,他每天都跑去和綠度母像說話,把她想像成自己的媽媽,心情不好時就說著自己的心事,像孩子跟母親撒嬌一般,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全部對綠度母像傾訴。  有一次,他被別人欺負了,特別傷心,就抱著石像大哭。綠度母像竟然動了,將他抱了起來,深深擁入自己懷中,像慈母般不斷安慰著他,並開始陪他玩耍。最後在他離開時,綠度母像取下自己脖子上的珍寶項鏈,掛在了孩子的頸上。  後來,有人看到那孩子身上有一串珍貴罕見的項鏈,就問他是從哪裡來的。  他回答:「我是我媽媽給我的。」  人們問:「你不是無父無母嗎?」  孩子說:「我的媽媽就是那尊石雕綠度母呀!」  人們不信,跑去看那尊綠度母像,發現石雕上的項鏈居然不見了,也沒有任何被敲下的痕迹。不要認為這個故事是神話傳說,日常生活中你可以試一試。如果對一條金剛結、一本書、一尊佛像有極大的信心,時時皈依頂禮,肯定所獲得的加持不可思議。  具足信心的人,生命中常會得到佛菩薩的照應。10.當你的生活出現障礙時,祈禱蓮師十分重要  蓮師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的總集,尤其在當今時代,他是降伏一切鬼神魔怨的本尊。  我從小就很喜歡蓮花生大士,回想自己的修行歷程,蓮師對遣除違緣的加持非常大。  蓮師有不計其數的祈禱文,但一切祈禱文之王,就是七句祈禱文。它並不是蓮師所造,而是十方諸佛祈禱蓮師的祈禱文,表面上只有七句,但實際上,它的功德跟如意寶沒什麼差別。  《蓮花遺教.空行母問答錄》中說:「不管你發什麼樣的願,只要祈禱蓮師,皆能如願以償。」我們在遇到困難時,自己若實在解決不了,可以念七句祈禱文,只要一心一意地祈禱,蓮師定會滿你所願。  因為蓮師曾親口承諾:「如同孩子啼哭著呼喚母親,母親必不忍心拋棄他一樣,任何人只要以恭敬心念七句祈禱文,蓮師我必會應聲降臨,時時會賜予安慰、加持。」   七句祈禱文:(藏文)       (漢文)吽          吽歐堅耶傑呢向燦 鄔金剎土西北隅巴瑪給薩東波拉 蓮花蕊莖之座上雅燦巧格歐哲尼 稀有殊勝成就者巴瑪炯內義色札 世稱名號蓮花生括德喀卓芒布果 空行眷屬眾圍繞且傑吉色達哲傑 我隨汝尊而修持辛吉洛協夏色所 為賜加持祈降臨        革日班瑪斯德吽 革日班瑪斯德吽蓮花生大士若虔誠祈禱蓮師,可化解一切不祥,迅速成就所願。  原來我發心出家時,遇到了特別多的違緣,從種種相兆來看,似乎不能成功。於是我就抽出一段時間,專門念七句祈禱文。雖然裡面的修法不太懂,但從很多老人和上師口中得知,若以七句祈禱文祈禱蓮師,所有的心愿都能如願以償,故而對它極有信心。後來,我通過特別虔誠的祈禱,終於順利出家了,許多違緣也奇蹟般地消失,讓人不得不嘆服蓮師的加持。  當然,在不信佛教的人眼裡,或許認為我是故意吹捧。但通過多年的修行、祈禱,我確實再再體會到了它力量的強大。  尤其在這個末法時代,眾生成就比較慢,做事情效率特別低,想成辦一項重要的事業,始終都是違緣重重。此時若能祈禱蓮花生大士,一切願望很容易實現。  如果你對蓮師有信心,但又不會念七句祈禱文,那就念蓮師心咒「嗡啊吽班則革日班瑪色德吽」。  我家附近的很多上師、出家人,包括一些在家人,特別愛念蓮師心咒。以前我父親是文盲,一個字都不認識,但他每天堅持念蓮師心咒,到死之前也沒有中斷過。記得他每年發願念100萬遍,我從小就經常問:「您今年還差多少啊?」有時候還幫他算算念珠上的數量。  念蓮師心咒的功德不可思議,不過,現在許多人的發音不同,有的念「嗡啊吽班則革日班瑪色德吽」,有的念「嗡啊吽貝扎咕嚕貝瑪悉地吽」,很難做到真正統一。但總的來講,只要你心清凈,怎麼念都能得到加持。  我始終認為,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很重要。假如你得到了,既可以改變自己,也可以改變他人。11.觀修蓮師,別的佛會不會生氣  三世諸佛在法界中本為一體,你觀想一尊佛的時候,應觀想其他佛也一併融入。這樣去觀修一位聖尊,也就觀修了所有聖尊。  常有人問:「如果我祈禱蓮花生大士,其它佛菩薩是否會不高興?我常拜的觀音菩薩會不會不歡喜?」  其實不會這樣。三世諸佛在法界中本為一體,你觀想一尊佛的時候,應觀想其他佛也一併融入。同樣,觀修蓮師也不例外,以前竹欽仁波切也說過:「觀修蓮師時,若能觀一切佛、一切上師與蓮師無別,必能獲得真實的加持。」  現在有些剛學佛的人,心裡矛盾特別多,他們好像對所有佛、所有上師都想修,覺得這個也殊勝、那個也慈悲,每一個都想「搞好關係」,不願意得罪。但在實際修行時,又始終認為佛菩薩統統要分開,不可能合為一體。  有人學了許多法門後,每天要依次修觀音菩薩、文殊菩薩、金剛薩埵、阿彌陀佛……忙得不可開交。以前我就遇到一個人,他的兩個口袋各放一條念珠,左邊的用來修白玉派的法,右邊的用來念佐欽派的灌頂密咒。對他而言,所有的佛菩薩是分開的,上師的本體也是分開的,甚至念珠也是分開的。  我還見過一個人,家裡設了兩個佛堂,顯宗的佛堂設在這邊,密守的佛堂設在那邊,就怕不同的佛菩薩彼此「碰面」了。  這種做法大錯特錯,完全屬於凡夫的實執分別。顯密的佛菩薩本為一體。況且現在世間上,東方人和西方人都可以住在一個房間,諸佛菩薩就更不用說了。他們在一起,絕對不會打架或起衝突,所以根本不需要設兩個佛堂。若在顯宗的佛堂里供奉蓮師,也不會給你帶來任何障礙。  當然,這樣說,並不是讓你只修蓮師,不修其他法了。就不共的緣起力而言,文殊菩薩能增加智慧,觀音菩薩能增上大悲……你有能力的話,可以廣修一切法。但千萬要記住:諸佛菩薩不要分開,你可以選擇其中的一尊,然後觀想其他的佛菩薩全部融入,與之成為無二無別。這樣去觀修一位對尊,也就觀修了所有聖尊。 所以,修行一定要懂竅訣!12.想除去負罪感,就念金剛薩埵心咒  金剛薩埵曾於往昔發願:「凡聞我名號、凡觀想我、凡念誦我心咒者,無始以來之罪業悉得清凈,若不能者,我不成佛。」  在十方無量的佛陀中,金剛薩埵是百尊之尊。  何謂百尊之尊?中陰法門裡有文武百尊,這百尊涵蓋了一切佛菩薩,而這百尊又可攝於金剛薩埵一尊。這個關係,就如同太陽與陽光,太陽可以散射無量陽光,而陽光又統統歸於太陽。所以,只要你修成了金剛薩埵,也就成就了百尊功德。  尤其是,在懺悔罪障方面,金剛薩埵有非同一般的力量。  阿彌陀佛的大願,側重於往生,令聽聞其名號者往生極樂世界。而金剛薩埵,側重於清凈罪業,他曾於往昔發願:「凡聞我名號、凡觀想我、凡念誦我心咒者,無始以來之罪業悉得清凈,若不能者,我不成佛。」如今,金剛薩埵已現前佛果,所以不論是誰,只要肯觀修,念誦金剛薩埵心咒四十萬遍,就必定能凈除一切罪業。  有些人常說:「我以前造的業太可怕了,坑蒙拐騙,無惡不作,現在有沒有懺悔的機會啊?」其實只要有信心,就一定有這種機會。  心的意念非常關鍵,不僅佛教如此承認,很多科學家也這樣認為。比如,美國有個科學家,經多年研究發現:如果用惡語去謾罵一朵鮮花,它很快就凋謝枯萎;而用愛語去讚歎它,它美麗動人,存活時間特別長。日本也有人研究發現,對同樣的水,竭力讚歎它,裡面會有蓮花狀的結晶;拚命誹謗它,結晶就現出醜惡的形狀。  所以,心的力量不可思議。只要我們真心懺悔,發誓今後不再重蹈覆轍,然後如法念誦金剛薩埵心咒,那麼,罪業再重也能得以清凈。金剛薩埵若想懺悔過去的一切罪業,就念金剛薩埵心咒「嗡班匝薩埵吽」。  在念心咒的過程中,具體該如何觀想呢?  觀想你前方的虛空中雲霧繚繞,出現一朵白蓮花,蓮花上有一圓月坐墊,上面端坐著金剛薩埵:身色潔白,金剛跏趺坐,手持鈴杵,以十三種報身服飾嚴飾全身。金剛薩埵正和顏悅色地面對著你,以慈悲的眼神注視著你。你在他面前虔誠祈禱、懺悔,同時一心念誦金剛薩埵心咒「嗡班匝薩埵吽」。  念了一定數量之後,再觀想金剛薩埵發光遍布十方,繼而他化光融入自身,自己無始以來的罪業全部清凈,最後將此功德迴向一切眾生。  這種修法很簡單,對甚深修法沒有基礎的人,只觀想這一點完全可以。  此外,有些人從小因受環境或教育的影響,造過很多殺生的惡業,有些可能至今還歷歷在目。為了懺悔這些,我還想給大家一點建議:  一、有條件的話,在山上林間懸掛印有金剛薩埵心咒的經旗,或印有觀音心咒的經旗。  二、多念誦金剛薩埵心咒和百字明。 三、如果你過去殺過青蛙,以後就多放青蛙;過去捕殺過一些鳥,有生之年就多放鳥。倘若你沒有太多錢,也可以勸別人放,數量上盡量超過你所殺生的數目,這是生命的一種補償。比如,你殺過兩隻狗,今生至少要放生兩隻以上。這種補償方式能否完全抵消罪業,我不敢說,但的確是一種很好的懺悔方法。13.積福是不是一種執著  若想事業順利、家庭和合、身體健康,必須要積累福德;  若想修行無違緣,不誤入歧途,必須要積累福德;  若想開啟智慧,乃至開悟、成佛,必須要積累福德。  許多人對佛教的認識,經常有一種誤區,認為「學佛就要不執著善,也不執著惡,一切皆空」,進而做什麼都肆無忌憚。  其實,空執也是一種執著,而且是最可怕的執著。佛陀曾說過:寧可執著「有」大如山王,也不能執著「無」小如芥子許。  在沒有明心見性之前,我們必須要執著善的、對的,這就相當於渡河的舟船,在未到彼岸之前,不可能將它拋棄。否則,剛到河中就把船給扔了,結果會怎麼樣相信你我都清楚。  所以,學佛務必要從取捨因果做起,切莫用「不執著」為自己造惡找借口。同時,也千萬不要把積累資糧放下,畢竟做一點點善事的功德也不可思議。  《舊雜譬喻經》中記載:  有一次,佛陀到舍衛城乞食,來到一個女居士的家門口。這位女居士戒行圓滿,她將飲食供養到佛的缽中以後,退到一面,恭敬而住。  這時佛陀為她說法:「種一生十、種十生百,種百生千,如是生萬生億,得見諦道。」意思是,種下一,可以生長至十;種下十,可以生長至百;種下百,可以生長至千,乃至生長至萬、至億……最終便能見到真諦。  女人的丈夫不信佛法,聽了佛陀的偈頌,就說:「沙門,你太言過其實了吧,施一缽飯,能得那麼多的福嗎?」  佛問:「你從哪裡來?」  他說:「我從城中來。」  佛問:「你見到城中的尼拘類樹有多高」  他說:「高達四十里,每年能收穫數萬斛的果實,它的種子就如芥子一樣,很小很小。」  佛說:「那要播多少種子,才能長這麼大的樹?一升嗎?」  他說:「不用不用,只一粒種子而已。」  佛說:「你太言過其實了吧?種一芥子,就能長到四十里高,得十萬果實?」  他說:「真是這樣的。」  他說:「大地無知,尚能成熟如是果報,更何況以歡喜心供養佛陀一缽飯了?這個福德,是無法衡量的。」  這樣一說,夫婦二人心開意解,當下獲得聖果。  現在有些人對積累福德,持不屑一顧的態度,口口聲聲說:「一切都是空性,求福德幹什麼?這是一種執著!」  如果你真有那麼高的境界,倒也可以。但一切皆空的話,你不修善、不求福,同樣也可以不吃飯、不賺錢,可你平時又是怎麼樣的呢?  有些人喜歡走極端:要麼認為一切皆空,什麼都沒有,故沒必要積累福德;要麼對空性一無所知,認為一切都實有不變,進而生起千般執著,招致萬般痛苦。這兩種行為都是誤區。  要知道,萬法雖然皆空,但因緣是不滅的,我們還是要積如幻的福,滅如幻的罪,才能斷如幻的痛苦,得如幻的解脫。漢地的蕅益大師也說過:「以如幻根,緣如幻佛,滅如幻罪,生如幻福。」  假如你真正懂得了積福的必要,哪怕已怔悟空性,甚至獲得了佛果,也仍不會放棄行善積福。  往昔,佛陀的弟子阿那律尊者雙目失明,衣服破了也沒辦法補,於是他大喊:「誰求福德?來幫我縫衣服吧。」  這時佛陀來到他面前,告訴他:「我希求福德,我幫你補衣服。」  一聽是佛陀的聲音,他嚇壞了,連忙說:「佛陀!我不是說您,說的是其他人。」  佛陀回答:「為什麼我不能做?成佛後也不能停止積福,福德越多越好。」  圓滿如佛陀,尚且如此重視福德,更何況是我們凡夫人了?所以,不管你的境界如何高深,為了自利利他,從現在起也一定要廣積福德。 怎麼積福呢?就是要多行持善法,處處為他眾著想。第六章孝順父母的智慧  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從世俗角度而言,比父母更重要的事情是沒有的。  1.父母之恩,深似大海、高如須彌  即使老母年過100歲,也會時時挂念80歲的兒子:「他在外面身體好不好?吃得飽,穿得暖嗎?會不會遇到什麼困難?……」除非她撒手西去、離開人間,否則,再老、再病都不會斷盡這份恩愛。  父母對子女的愛,可以說感天動地,即便在動物界也不例外。  有一次,一位動物標本製作師在熱帶森林採集標本,突然遇到一隻金錢豹,他連忙向它開了一槍,結果沒打中。被激怒的豹子瘋狂地將他撲倒,經過一番殊死肉搏,他終於制伏了豹子,豹子軟綿綿地癱倒在地。  當時,他以為豹子已經死了,於是走到一棵樹下包紮傷口。回來看時,豹子不翼而飛,草地上只剩下一條長長的血帶。他沿著斑斑血跡前去尋找,最後在一個樹洞口看見了奄奄一息的母豹,於是他又向它補了一槍。母豹不動了,他小心地走近,竟然發現兩隻豹崽正依偎在母豹懷裡起勁地吮吸著乳頭。原來,母豹在彌留之際,仍然惦記著孩子,之所以堅持爬這麼遠,就是為了給孩子餵奶。看到這一幕,他的眼眶濕潤了。  還有一個故事:有兩位獵人正準備向一隻母猴開槍,突然,絕望的母猴做了一個手勢,意為:先不要開槍,讓我給孩子餵奶。趁獵人猶豫的機會,母猴先給兩隻小猴餵飽了,然後摘下樹葉,將奶水一滴滴地擠在葉子上,擱在小猴的身邊。最後它蒙著臉,意思很明顯:可以開槍了。獵人被感動了,終於放下了手中的獵槍。  鱔魚護卵的故事大家知道吧:在古代,有一個人在鍋里煮鱔魚,但那鱔魚的身體始終向上弓起,只有頭部和尾巴浸泡在煮沸的湯里,整個腹部都露在沸湯之外。那人感到很奇怪,於是剖開鱔魚的肚子,結果發現裡面有很多魚卵。原來母鱔魚至死保持這種姿勢,就是為了保護肚中的魚卵。  在動物界,這類可歌可泣的故事非常多,而作為情志超過動物的人類,父母愛護孩子的那片心,就更是令人動容了。  佛陀在經中曾這樣形容:「母年一百歲,長憂八十兒,欲知恩愛斷,命盡始分離。」意思是,即使老母年過100歲,也會時時挂念80歲的兒子:「他在外面身體好不好?吃得飽,穿得暖嗎?會不會遇到什麼困難?……」除非她撒手西去、離開人間,否則,再老,再病都不會斷盡這份恩愛。  從前,有個不孝子,想把年邁的母親背去山林扔掉。他一路走,母親趴在他的背上,一路費勁地用樹枝做標記。為了防止母親沿著標記回來,他專挑彎曲偏僻的羊腸小道,把自己累得渾身是汗。最後,他實在走不動了,就把母親往地上一扔,狠狠地說:「走了這麼遠,看你還怎麼回去!」  母親低聲說:「我做標記不是想自己回去,是怕你迷路。」  這,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2.尊敬長輩,連動物也懂  對年輕人來說,恭敬長輩就是在積累福德,凌辱長輩就是在損耗福德。  久遠之前,在一個森林中生活著羊角鳥、山兔、猴子、大象,它們和睦相處,過著快樂的生活。  一天,四隻動物商議:「我們應該恭敬最年長者。」為了分出誰長誰幼,它們便以一棵樹為參照進行比較。  大象首先發言:「我小時候就見過這棵樹,當時它和我現在一樣高。」  猴子緊接著說:「當我小的時候,這棵樹就和我現在的身體同樣高。」  山兔接過話說:「我小時候,這棵樹只有兩片嫩葉,我還舔過這葉子上的露水。」  羊角鳥最後說:「我以前吃過一棵樹的種子,在這裡撒下不凈糞,後來樹就從中長了出來。」  四隻動物遂排出了長幼順序:最小的是大象,之後是猴子,再後是山兔,年齡最大的是羊角鳥。  自此以後,四隻動物無論做什麼事,都按照長幼順序次第相偕。每當途經艱險難行之處,大象身上蹲立猴子,猴子肩扛山兔,山兔頭頂羊角鳥。  後來,四隻動物又發誓共同持戒行善,在它們的帶動下,森林中的動物、乃至整個國家的人,也都開始持戒行善。  這四隻動物就是「和氣四瑞」。當時的羊角鳥就是後來的釋迦牟尼佛,山兔是舍利子,猴子是目犍連,大象是阿難。 所以,有智慧的人應當尊敬長輩。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具有許多功德,若能對其恭敬承事,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自己便可避免走很多彎路,人生也會增上吉祥。《和氣四瑞》圖 3.不要指使父母為自己做事  有些人覺得:自己明明是好人,但為什麼很多事情都不順?其實,你不一定是好人,認真觀察自己,不要說其他的不善業,單單頤指氣使父母的罪業,你造過多少呢?有這樣的罪業,做事能順利嗎?  現在有些子女,成天讓父母買菜、洗衣服、帶孩子、打掃衛生,把父親當做傭人,把母親當做保姆。尤其是很多年輕人,因為是獨生子,從小被慣壞了,覺得父母為自己操勞理所應當,甚至父母已經是白髮蒼蒼、滿面皺紋了,還指使他們干這干那。  有的人不想做飯,就說一些好聽的話:「媽,我特別愛吃您做的飯,給我做一頓吧。」明明是自己能做的事,卻想方設法推給父母,這是非常不合理的。  從前,有母女二人各背著一桶酸奶趕路。女兒不願意背酸奶,就欺騙母親說:「媽,您背著桶先走吧,我要去方便一下。」女兒故意在後面慢慢吞吞,就這樣,在很遠的一段路途中,母親一直背著兩桶酸奶彎腰行走。  這個女兒的後世,就是釋迦美女耶輸陀羅,以此果報,她懷孕居然長達六年之久,生產時也痛苦萬分。  父母是非常嚴厲的對境,對父母必須要孝順的傳統思想,無論時代如何發展,都萬萬不能捨棄,而且,務必要讓下一代懂得。  北京曾有個10歲的小學生,母親生病了,他一直在悉心照顧,就連最麻煩的一些護理,也是他親自在做。  很多人問他:「為什麼你能這樣?」  他說:「老師講《弟子規》時,說『晝夜侍,不離床』,所以母親生病時,我要盡心儘力地照顧。」  前幾年我也講過《弟子規》,並勸請外面的佛友學習。剛開始有人不太理解,問我:「為什麼您要講《弟子規》?這是我們漢族的傳統論典,您就是不講,我們也懂。  可是學了之後,不少人就開始流淚了,覺得父母的恩德確實很大,以前自己不孝順他們,反而讓他們受了很多苦,現在想回報父母的恩德,但他們早已不在人世了。  在古代,漢地非常推崇「百善孝為先」,對忤逆不孝者極為呵斥。可現在的有些學校,培養學生只盯著分數看,對他們的道德修養並不重視,這實在是當前教育最大的缺憾。  愛因斯坦曾說:「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東西。」  美國總統小布希的母親也說過,做父母的要送給孩子三件最有價值的東西:一是良好的教育;二是樹立一個好榜樣;三是給他世上所有的愛。  可見,教育不單單是知識的累積,更需要心靈的教育、愛的教育、孝的教育。如果沒有這個,教育就喪失了它的靈魂。  有些人覺得:自己明明是好人,但為什麼很多事情都不順?其實,你不一定是好人,認真觀察自己,不要說其他的不善業,單單頤指氣使父母的罪業,你造過多少呢?有這樣的罪業,做事能順利嗎? 如何對待父母,我們每個人都要好好觀察一下自己!4.不恭父母,佛也曾遭報應  對子女而言,再沒有比虐待父母更嚴重的罪業了。  《雜寶藏經》中記載,昔日佛陀在王舍城時,給比丘們說:「對於大恩父母,作一點點供養,獲福會無量無邊;作一點點忤逆,獲罪也是無量無邊。」  比丘們問:「這罪福之報是怎樣的呢?」佛陀就講了一個公案:  久遠以前,波羅奈國有一位長者,他的兒子叫慈童女。長者很早就去世了,慈童女被母親辛辛苦苦帶大。長大之後,家裡的錢財用光了,他就出去賣木柴為生,開始時一天可以賺兩個錢,慢慢又賺到四個錢,八個錢,十六個錢。每次賺來的錢,他都全部交給母親。  許多人見他很聰明,就說:「你父親在時,經常入海尋寶,你為什麼不也這樣呢?」  慈童女聽後,就問母親:「父親能夠入海尋寶,我為什麼不能呢?」  母親見他非常孝順,應該不會離自己而去,就開玩笑道:「你也可以去啊!」  得到母親的允諾,慈童女便打定主意,尋找旅伴,鄭重向母親告辭。母親大驚,說:「我只有你這麼一個孩子,入海尋寶太過兇險,你的祖輩都有去無回。除非我死,否則,怎能放你走呢?」  慈童女執意不聽,說:「如果您當初不允許,我自然不敢打這個主意。但母親已經准許了我,為什麼又阻攔呢?我現在非去不可!」  母親見他去意已決,一邊哭一邊拽著他的腳,不讓他離開。但慈童女掰開母親的手,把腳抽出來,在此過程中,扯斷了母親數十根頭髮。母親害怕孩子獲不孝之報,只好放手。  他和夥伴一起入了海。但取得寶物返回後,卻與大家失散了,只好獨自一人四處漂泊。在流浪的過程中,因為業務牽引,他看到一座鐵城,於是歡喜地走進去,結果發現這竟然孤獨地獄。  他見到一個人頭上旋轉著巨大的燃火鐵輪,白色的腦漿四處噴射。他就問那人:「你到底造了什麼業,要感受如此痛苦?」那人說:「我以前損害過母親,所以感得這樣的果報。」  慈童女想起自己也損害過母親,剛生此念,頃刻間燃火鐵輪便落到他頭上,他也如同那個人一樣腦漿飛濺。在這個時候,他想到:「輪迴中還有許多像我一樣因損害母親感受此苦的眾生,願他們的痛苦,都成熟在我的身上,由我一人來代受吧!」  此念剛起,鐵輪便騰空而去,當下他就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這個慈童女是誰呢?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世。看了佛陀在往昔的遭遇,我們應該知道忤逆父母的過失有多麼嚴重了吧!5.父母需要你時,你在哪裡  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從世俗角度而言,比父母更重要的事情是沒有的。  在古代,兒女孝順父母天經地義,可如今,子女在病榻前照顧重病的父母,常常被新聞廣泛宣揚,覺得這種行為比較特殊。其實,父母生病時,子女陪著他們輸液、打針、拿葯是理所當然的。但有些父母住院了就僱人看護,自己什麼也不管,整天說「我工作特別忙」……  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從世俗角度而言,比父母更重要的事情是沒有的。想想你以前生病時,父母是怎麼照顧的?他們心急如焚,半夜把你背到醫院,衣不解帶地看護你,現在他們生病了,你能做到嗎?  古人不像我們,就算貴為皇帝,他們對父母也會細心服侍。漢文帝劉恆的母親生病了,他一直在她身邊照顧。葯煎好時,他總是自己先嘗一下燙不燙,不燙了再端給母親。母親病了三年,他就三年中沒有離開。  我小的時候,有一次半夜生了重病,母親抱著我連夜翻過很多山,跌跌撞撞走了幾十里路去縣城找醫生。換成平時,她晚上根本不敢過森林,但為了救我的小命,她什麼也不顧了。  想到母親的恩德,我有時感到很慚愧,自己沒有為她做很多事情,也沒有很多時間陪在她身邊。母親平時如果生病,或者需要做些事情,我因為實在很忙,確實也做不了什麼,只有上課前抽空去看看她,哪怕有時只有短短几分鐘,她也覺得是一種安慰。  雖然母親一個字不認識,但能背誦《極樂願文》《普賢行願品》《度母贊》等,在我小的時候,她就教給我了。所以我始終覺得:一個不識字的人,光憑記憶就能記下這些,是不容易的。  老年人的心,跟年輕人的完全不同,他們非常脆弱,親人偶爾說話重了一點,對他們的刺激會相當大;而簡單的一句安慰話,卻會讓他們開心很久。 如何關心父母,特別是當他們生病了,需要照顧、安慰的時候?我們應該好好想一想。6.絕對不敢輕視老年人  「什麼是最大的財富?什麼是最大的快樂?什麼是第一美味?什麼最為長壽?」  「信用是最大的財富;修正法是最大的快樂;誠實語是第一美味;法身慧命最為長壽。」  《雜寶藏經》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往昔,印度波羅奈國流傳著一個陋習:當父母年老時,就將他們活埋,以節省食糧來養活子息。時間一久,竟成了這個國家的法律。  有個大臣非常孝順,對這條法律實在不能認同,總希望有一天能夠改正它。後來這個大臣的父親老了,他便偷偷地在地下建了一座密室,將父親藏在裡面,每天以上好的飲食供養父親。他這份孝心,感動了天神現身前來相助。  天神手中拿了一捲紙,來到波羅奈國王的面前,對他說:「這張紙上有四個問題,如果七日內能解答出來,我就擁護你和你的國家;如果答不出來,我就把你的頭劈成七塊!」說完,就立刻消失了。  國王緊急召集群臣共同商議,然而,大家望著紙上的四個難題,絞盡腦汁還是束手無策。隨著期限一天天逼近,國王急如熱鍋上的螞蟻,於是他將問題召告天下,凡是能夠找到答案的人,就能得到最大的獎勵——不論有什麼要求,國王都會答應。  天神到底給了國王什麼難題呢?「什麼是最大的財富?什麼是最大的快樂?什麼是第一美味?什麼最為長壽?」  大臣見到這四個問題,立即跑回家詢問密室中的父親。果然,父親一一給了圓滿的答案:「信用是最大的財富;修正法是最大的快樂;誠實語是第一美味;法身慧命最為長壽。」  大臣將答案告訴國王,國王順利通過了天神的考驗。國王高興極了,便問他:「這些答案是你自己想的嗎?還是誰教你的呢?」大臣坦白道:「請大王饒恕,我違反了國法,把父親私藏在家中,是他回答這四個問題的。」接著他又說:「既然您得到了您想要的答案,我別無所求,只希望大王能廢除『活埋老年父母』這條法律。」  國王聽後深受感動,不僅廢除了這條法律,還另加了一條:「凡是不孝順父母的人,將治以重罪。」  所以,人老了,千萬不能認為他們就糊塗了,什麼事情都不跟他們商量。老人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思想比較成熟,有些老人還有佛法的修證境界,因此,我們一定不能輕視老年人。 藏地有句俗話說:「老年人是個寶,如果某地老年人多,說明那個地方有福氣。」7.聽老人言沒錯  心思太多,瑣事也會隨之增多;瑣事一多,最後大多不能善始善終;若不能善始善終,則不但於已有害,也會招致別人的嘲笑。所以,不要讓心思和瑣事太多,是我的忠告。  年輕人教育老年人不合情理,但老一輩教誨下一輩卻應當應分。  藏地著名大德土觀?洛桑卻吉尼瑪,為了利益年輕人,曾寫過一篇《世間規之忠言》。我特將此翻譯出來,與大家分享:  1、心地正直固然很好,但如果過於正直,在此污濁不堪的末法時代,就會像乞討者的猴子般被人戲弄。因此,把握好正直的尺度,是我的忠告。  2、能說會道、能言善辯固然很好,但如果何時何地都口無遮攔,滔滔不絕地夸夸其談,那自己內在的一切,就會被別人一覽無遺。因此,把握好說話的分寸,是我的忠告。  3、韜光養晦,大智若愚固然很好,但如果過於保持緘默,任誰都不知道自己內在的智慧,就會像暗暗涌動、卻不為人知的甘泉般不起作用。因此,把握好外顯與內斂的尺度,是我的忠告。  4、雖然世人都說嫉惡如仇很好,但如果經常無緣無故地發起強烈的無名火,就會像看門狗一樣,與所有人結仇。因此,不要輕易動怒,是我的忠告。  5、嘴甜心善固然很好,但在這個好人有受待見、壞人稱王稱霸的時代,過分善良軟弱都會被人蔑視與欺辱。因此,掌握好軟弱與強硬的分寸,是我的忠告。  6、不貪錢財固然很好,但在這個不名一文的乞丐會遭所有人唾棄、大戶人家的走狗卻被奉為上賓的時代,適當地積攢一些財物,是我的忠告。  7、短斤少兩、不講誠信的奸商行為,會攪得整個國家都不得安寧。擯棄貪求暴利、實則無義之不良經營方式,君子積財,取之有道,是我的忠告。  8、善於理財固然很好,但如果一毛不拔、吝嗇成性,就會眾叛親離、於已不利,像守護寶藏的餓鬼一般孤立無援。因此,掌握好積財與施捨的尺度,是我的忠告。  9、朋友眾多、交際廣泛固然很好,但秉性惡劣的朋友卻會把自己引向邪路,最終毀壞自他,以致雙雙墜入洪流般的險境。因此,交往的朋友不要搞錯,是我的忠告。  10、無喜無憂、心態如如不動的人雖然很少,但若過於喜怒無常,就會遭人輕視、唾棄,以致失卻友伴。因此,保持心境的相對穩定,是我的忠告。  11、如果對信任、投靠自己的親友,都暗自算計,毫無憐憫之心,像野狗一樣不知好歹,這種對投靠者都敢欺哄嚇詐的人,就是所謂的無愧者。因此,知恥有愧、值得信賴,是我的忠告。  12、當面吹捧讚歎、阿諛奉承、背後說三道四、指責過失,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一張嘴巴吐出兩根舌頭,就像毒蛇一樣可惡。因此,人前人後都不要說得太多,是我的忠告。  13、凡事都唯唯諾諾、點頭稱是,事後也言出必行的人十分罕見。答應得越爽快,就越容易棄之腦後或拒不執行。所以,不要隨便相信那些輕易承諾的人,是我的忠告。  14、心思太多,瑣事也會隨之增多;瑣事一多,最後大多不能善始善終;若不能善始善終,則不但於已有害,也會招致別人的嘲笑。所以,不要讓心思和瑣事太多,是我的忠告。  15、受到眾人恭敬時,要把握住自己;遭到眾人排擠時,也要奮發圖強。獨立自主,是我的忠告。  以上內容,是關於世間法的部分。關於佛法的內容,將在別處宣說。無論是否有人聽從,以上所述,都是本人以利他之心而寫成的。  願吉祥!身體生病了,不能一直拖著,而要儘快找出病因去醫治它。同樣,我們遇到麻煩時,也不能總想拖延、逃避、推卸,而應儘快找出它的要害,然後全力一擊把它消滅。這才是明智之舉。8.最大的孝順是讓父母不再怕死  很多人為了報答父母,拚命地賺錢,希望父母晚年過得好一點。其實,孝順不僅是讓老人衣食無憂,享受天倫之樂,更要幫他們打消對死亡的恐懼。  藏地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不識字的老木匠,妻子早已過世,他和孝順的女兒相依為命。  一天,女兒遇到一群雲遊的喇嘛,為首的喇嘛為她開示了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的功德,激發了她死後往生那裡的心愿。從那天起,女兒不停地祈禱阿彌陀佛,心靈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和平靜。  後來,老木匠的身體變得很衰弱,已經無法工作了。女兒告訴父親:「您應發願意往生西極樂凈土,那兒沒有痛苦和煩惱。當死神召喚您離開這個世界時,您就可以到達那永遠的喜悅和寧靜之處!」但是他至誠的懇求並不被父親接受。  女兒暗自思忖:「阿彌陀佛發願要接引任何一位憶念他的眾生。我確信死後將能往生凈土,但我該如何幫助父親,將他的心也繫念在那裡呢?」在向阿彌陀佛祈求後,她冥思苦想,終於想出一個妙計。  她對父親說:「有一位叫阿彌陀佛的喇嘛,住在太陽落山的那邊,想請您幫他設計一座壯麗的宮殿,還要您親自去監工。您可以滿足他的請求嗎?」  老木匠驕傲地回答:「女兒啊,你看見我推卸過任何一項建築工程嗎?不論它是大是小,我一定會設計好,然後親自監督完工。」  女兒非常高興,知道從那刻起,父親只會一心想著阿彌陀佛的宮殿。接下來,她告訴父親要專註於阿彌陀佛,還有他極樂世界宮殿所需要的一切事情……  由於女兒的善巧引導,一開始對極樂世界沒有信心的老木匠,因為日日夜夜的挂念,時時刻刻惦記著要去那兒,最終也被阿彌陀佛接引到了他的樂土。  所以,有智慧的人能夠運用各種方便,讓身邊的人不知不覺地行持善法。  比如,如今漢地許多人喜歡練瑜伽,倘若你有能力,可以開一個瑜伽館,牆上掛一幅阿彌陀佛像,要求學員首先觀想、祈禱這位「瑜伽祖師」,並把頂禮編排進瑜伽動作。這樣,許多人在練瑜伽時,順便也會積累許多功德。  其實,放眼周圍,不少人就像那個老木匠一樣,非常執著自己的工作和感情。如果他們能以這種精進來憶念善法,毫無疑問定會解脫。古大德曾說:「佛念若如情念,則成佛有餘。」法王如意寶也常說:「如果像思念戀人一樣思念阿彌陀佛,朝如斯、夕如斯,此人決定能往生極樂世界。」第七章佛是這樣關懷臨終者的  當今時代,人們對臨終者的關懷遠遠不夠。如果誰家生了個寶寶,全家人有一套嫻熟的「育兒經」;可是家裡有位老人瀕臨死亡,許多人只有哀傷、無助,想幫他卻不知從何做起。  1.再放不下就晚了  人在臨死之際,心識的力量比平時更強,此時若對一些人事物捨不得、放不下,那麼後果將極為悲慘。  生命,充滿了詩情畫意,卻又變幻莫測。人們在活得有滋有味的當下,死亡隨時可能不期而至。  關於如何面對死亡,不少人一直採取迴避的態度,似乎只要不去想、不去提,它就永遠不會降臨。可是由於缺乏充分的準備,一旦自己或親友死亡,他們又往往手足無措,根本不知道該如何面對。  與之相比,藏族幾乎每一個老年人,都是臨終關懷方面的專家。他們從小就被訓練如何面對死亡,許多人依照蓮師等大德的教言實修,早已將死亡作為脫離肉身、躍往解脫的一種契機。與其他人臨終時只能求助於醫生的境況相比,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幸運。  在藏地,有些大德修行已達到一定境界,獲得了生死自在,想走就走,想留就留,對死亡十分有把握。但對一般人來說,假如生前沒有修行,對死亡沒有把握,那麼,當人生帷幕落下之時,就需要提前做一些準備。  人在臨死之際,心識的力量比平時更強,此時若對一些人事物捨不得、放不下,那麼後果將極為悲慘。《極樂願文大疏》中講過,有個比丘臨死時,捨不得自己的缽盂,來世轉生為一條毒蛇,專門守護這個缽盂;有個人在死的時候,貪執一顆精美的松耳石,死後就投生為青蛙,四肢緊緊抱著那顆松耳石不放。  所以,臨終前首先要盡量斷除對世間的一切執著,把所有財產處理妥當,內心應當這樣思維:「我只剩下一口氣了,縱然全世界都變成了黃金,對我也沒有任何意義,也帶不走一分一厘……」如此反覆思量,便不會對身外之物貪戀不舍。  接著,趁著神志還比較清醒,應猛烈地發願:「死相已經現前,我必死無疑,但願我在中陰時憶念起菩提心,永遠不要離開菩提心!」以此誓願的的引發力,至少也能在中陰時生起菩提心,這對往生凈土或投生善趣極有幫助。  然後,全心全意地祈禱阿彌陀佛,發願往生,這一點極為關鍵!全知麥彭仁波切曾說:「在臨死或中陰時,只要不忘憶念阿彌陀佛,僅以此也能往生極樂凈土。」當然,每一尊佛的加持都不可思議,但在接引亡者方面,由於往昔的發願不同,阿彌陀佛有與眾不同的能力,所以,此時口誦或默念「阿彌陀佛」,對亡者最為適宜。法王如意寶也講過:「在臨終時,不能一會兒想寶髻佛,一會兒想藥師佛……雖然每尊佛都無比殊勝,但如果想得太多,則很難一心專註,這反而對解脫不利。」  一個人在臨終時,身體雖然衰敗了,心的力量卻是無窮的,若能努力念一句佛號,乃至對佛合一次掌,所帶來的利益也是無法估量;哪怕在臨終的一剎那醒悟,也可能會踏上通往極樂凈土的光明大道。2.念「阿彌陀佛」,老少咸宜  法王如意寶說:「念佛時,應像年輕人談戀愛日夜想著對方一樣,要一直想著往生極樂世界、想著阿彌陀佛的功德。若能如此,決定可以往生。」  印光大師講過:「念佛一法,約有四種,所謂持名、觀像、觀想、實相。就四法中,唯持名一法,攝機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魔事。」  實相念佛,即念阿彌陀佛法性之身;觀想念佛,即觀想阿彌陀佛的相好;觀像念佛,是依唐卡或佛像而觀;持名念佛,是念阿彌陀佛的名號。  大師認為,在這四種念佛中,持名念佛操作起來很容易,即使沒有文化的人,也可得到利益。  漢地有這樣一則公案:  諦閑法師小時候有一玩伴,此人長大後一直做鍋漏匠,在四十來歲時,他覺得人生很苦,就在諦閑法師座下出家了。  因為沒有文化,再加上人老了,他也做不了什麼,於是諦閑法師給他找了一座廢棄的小廟,並安排好居士給他燒飯。法師對他說:「你就念一句佛號,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這樣一直念下去,將來一定會有好處。」  這個人也很聽話,三年沒有出廟門,一直專心念佛。  有一天,他離開寺廟,到城裡去看親戚朋友。晚上回來後,跟燒飯的老居士說:「明天你不要替我燒飯了。」  老居士想:「師父三年都沒出門,今天出去看朋友,大概明天有人請吃飯,所以叫我不要燒飯。」  第二天吃過午飯後,老居士到廟裡去看師父,結果發現他在窗邊站著往生了。  這個人從未學過凈土經典,也不會觀想,但由於非常有信心,最終也得到了生死自在的境界。  小時候,我就發現,有些人連佛菩薩的像都分不清楚,比如二十一度母,由於每一尊度母的身相、手印都不同,所以很難認得出來。像我父親,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也分不清,本來釋迦牟尼佛是單手托缽,阿彌陀佛是雙手托缽,他卻經常搞混。但是,由於他平時對極樂世界很有信心,臨終時也是在念佛聲中去世的。從臨終的表現來看,他可能往生凈土了。同樣,別的老人去世時這種現象也不在少數。  佛陀說:「智慧不高但有誠摯信心的人,很容易成就,很容易往生。」3.極樂世界要經常想  我們若無法直接觀想極樂世界,可以反覆看極樂世界的唐卡,然後在心裡再三憶念。  藏地和漢地有許多極樂世界的唐卡畫像,雖然不盡相同,但很多都是高僧大德雲遊極樂剎土後以智慧抉擇的,所以,無論觀想哪種都可以。  藏地開「極樂法會」時,為什麼要掛一幅極樂世界的巨大唐卡?就是讓有緣人依之觀想極樂世界。  同樣,我們平時在念佛時,也應先看一下唐卡上的阿彌陀佛,然後於心中再再觀想他的莊嚴。  剛開始的時候,要觀得了了分明非常困難。可能觀想阿彌陀佛的左手時,右手就忘了;觀想佛陀的三衣時,金剛跏趺坐就忘了,甚至連其中一部分也很難觀清楚。  曾有個人觀修阿彌陀佛,一段時間後,跑去上師面前哭訴:「上師啊,我在觀想阿彌陀佛時,觀上半身時,下半身就忘了;觀右邊時,左邊就忘了……每天都這樣追著佛的身體觀,太痛苦了!我實在修不下去了。」  上師說:「那你就不要一一觀嘛,只要憶念阿彌陀佛安住在你面前,就可以了。」  當然,假如你連這樣也觀不來,還可以憶念:「西方有一個極樂世界,那裡有阿彌陀佛,以及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眷屬,他們正用慈悲的眼光注視著我,我死後要立即往生極樂世界!」如是一心專註,以堅定信心憶念極樂世界,並持誦阿彌陀佛名號,具足善根者僅依此也能往生。4.睡覺時要吉祥卧  當你結束了一天的忙碌之後,晚上入睡時,姿勢應像佛陀涅槃時的吉祥卧一樣:右卧而眠,以足壓足,右手墊在右臉頰下,左手平放在左腿上。以這種卧式入睡,即使突然離開人間,也不會墮入惡趣中。  吉祥卧,與醫學上的正確睡姿是吻合的。現代醫學認為:正確的睡覺姿勢,應該是向右側卧,微曲雙腿。這樣,心臟處於高位,不受壓迫;肝臟處於低位,供血較好,有利新陳代謝;胃內食物借重力作用,朝十二指腸推進,可以促進消化吸收。同時,全身處於放鬆狀態,呼吸勻和,心跳減慢,大腦、心、肺、胃腸、肌肉、骨骼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氧氣供給。  而在佛教中,據有關論典記載,吉祥卧有四種功德:  第一、身體不會產生不適當的念頭和行為:第二、就像百獸之王獅子一樣,不會失去正知正念;第三、不會入於深度昏沉,能時刻保持警覺;第四、不起惡夢,經常做吉祥之夢。  假如我們看到有人臨近死亡,也應勸他們擺成這種卧式。倘若有能力觀想,還應讓他們觀修慈悲心,通過呼吸修持自他相換;即使沒有能力,以這種卧式迎接死亡,就算業力再深重、罪業再大,也不會墮入惡趣。  每天在入睡之前,除了吉祥卧以外,還有四點需要注意:  一、正念想:從開始睡一直到睡著之前,始終要把心拴在善法的柱子上。龍猛菩薩說過:「安樂中入睡,會在安樂中醒來。心地安樂,夢境也安樂。」  以前我在讀小學時,住在一個老喇嘛家。我們每天吃完晚飯後,他蓋上法衣,把油燈吹熄了,就一直念「嗡瑪尼貝美吽,嗡瑪尼貝美吽……」,逐漸逐漸睡著了,聲音就沒有了。  第二天一早醒來,他的聲音先是特別渾濁,嗡嗡嗡聽不清楚,後來慢慢地,聽清是在念百字明:「嗡班匝薩多薩瑪雅,瑪努巴拉雅,班匝薩多迪諾巴,迪叉哲卓美巴瓦……」一直念到吃早飯之前,這種習慣從來沒有間斷過。  這些孩童時代的教育,對我一生的影響非常大。儘管自己沒有那麼精進,但始終都覺得這個很需要、很重要。  二、正知想:在正知中入眠,盡量不產生一些煩惱。  三、光明想:臨睡之前,觀想釋迦牟尼佛或阿彌陀佛等佛菩薩,發光照亮自己的周圍,在這樣的境界中入睡。即使做不到這樣,也應臨睡時在佛像前磕三個頭,這一點最好不要忘。  另外,平時出門時也應帶著佛像或唐卡。同時,每天最好還能觀想一下佛陀,即使你不會修什麼法,在面前擺上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的像,看一看觀一觀,好好地懺悔,好好地念經,這也是一種修行。這種修行誰都會,若能長期如此,所得的利益無法言表。  四、早起想:我們睡前不要想:「明天是星期天,睡到下午也沒關係。」如果真的這樣想,就很可能一直睡到第二天下午。假如在臨睡前想:「明天應該早一點起來」,心的力量不可思議,一定可以早起的。  這些竅訣對調心有極大幫助,大家務必要經常練習!5.「生前擁有再多的財產,都比不上死後的一句觀音心咒」  具體要怎麼做才能消除對死亡的恐怖呢?對普通人而言,除了平時要經常念佛,為死亡多做準備以外,臨終之時,他人的助念和超度也必不可少,有了這樣的助緣,解脫的希望會大大增強。藏地也有這種說法:「生前擁有再多的財產,都比不上死後的一句觀音心咒。」  近幾年來,在西方,臨終關懷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課題。  那木達司曾於1973年創辦了臨終關懷機構,為癌症、艾滋病晚期患者提供服務。一次他前往舊金山,為即將死去的布魯斯,傳授自己從《西藏度亡經》中獲得的教言:「要不逃避痛苦,坦承你的過錯,學會寧靜和安詳,慢慢地認知心的本來光明……」在這段經文的引導下,布魯斯因痛苦而扭曲的臉,逐漸緩和下來,在安詳中緩緩而去……  這樣的臨終引導,對亡人來講至關重要。因為在死亡到來之際,一個人若有太大的恐慌,必定會障礙解脫。故漢地的一些法師說,理應心態平靜地迎接死亡,把死亡當成出獄、再生、畢業、搬家、換衣、新陳代謝,以此遣除對死亡的過分恐懼。  那麼,具體要怎麼做才能消除死亡的恐怖呢?對普通人而言,除了平時要經常念佛,為死亡多做準備以外,臨終之時,他人的助念和超度也必不可少,有了這樣的助緣,解脫的希望會大大增強。藏地也有這種說法:「生前擁有再多的財產,都比不上死後的一句觀音心咒。」  尤其是死亡之際,身體四大紊亂,心識也非常迷亂,人沒有自在的能力,單憑一己之力很難渡過難關。縱然平時修行不錯,往往也難以將此轉為道用,這時候,他人的助念就顯得尤為重要。  印光大師也說過:「臨終助念,猶如懦夫上山,自己的力量不足時,幸有旁人前牽後推、左右扶掖,以此之力,便可登峰造極。」  怎麼樣助念呢?  一個人將死之前,最好先讓他躺成吉祥卧的姿勢,蓮師曾說:「不僅僅是人,即便是動物以吉祥卧而死去,也絕不會墮入惡趣。」不過,亡人若因身體痛苦改換卧勢,也要任其自然,不可強制。  然後,在他的枕邊放上轉經輪,觀想十方諸佛放光加持,子女和親友在亡人身邊,以悅耳柔和的聲音,念「南無(namó)阿彌陀佛」或「嗡瑪尼貝美吽」。若實在不方便,也可以放一個念佛機在旁邊,讓亡者一直聽聞佛號。  同時,有條件的話,應於亡人頭頂上方,擺設阿彌陀佛的畫像、佛經、佛塔,為其供七盞燈,最少也要有一盞。因為亡者步入黑暗恐怖的中陰界後,若有親人為其供燈,會給他帶來光明和安全感。  斷氣之後,24小時內不要觸碰亡者,等身體完全冷卻,再去移動或者更衣。遺體最好在3天內不要火化,在此期間,家人應為亡者一直念佛號。若懂得其他的助念儀軌,也應盡量念誦;如果不懂,就一心一意地念佛。  此外,在四十九天內,每天要為亡者做一件善事,如放生、吃素、供燈、念經等。  值得一提的是,亡人在臨終時,親友最好不要在他旁邊哭泣,呼喊他的名字。《正法念處經》中說:「聞其悲啼哭泣之聲,業風吹令生於異處。」亡人本來可生於善處,若聽到親人的哭聲,很容易產生貪戀、失去正念,最終轉生於不好的地方。藏地著名的空行母林薩秋吉,在《中陰遊記》中,也描寫過親人哭泣對亡者的影響:  有一次,她經歷瀕死。當離開了肉體後,她看到身體躺在床上。她試圖與家人溝通,但他們根本看不到她。  她的女兒在哭泣時,她感覺有「膿和血的雹」全部降在身上,引起她劇烈的痛苦。  當她來到一位為她超度的上師面前,上師安住於心性光明之中,讓她感到無比的快樂……  所以,親人或朋友臨終時,一定要知道什麼對他有利,什麼對他不利。哭泣雖說是人之常情,但按照佛教的觀點,這會讓亡者深受其苦,若盡量把哭聲變成念佛聲,這才是對他最大的利益。6.亡者已逝,請別再給他添苦  一個人死後,家人若能為他念經做佛事,這對亡者有極大的利益。反過來說,家人若為他造惡業,比如殺生祭祀,也會增添亡者的負擔和痛苦。  佛經中記載:一次,佛陀與阿難在河邊行走時,看見有五百個餓鬼一邊走路邊唱歌,特別歡天喜地的樣子。  阿難問佛陀原因,佛陀回答:「這些餓鬼的子孫,正在替他們修福,他們快解脫苦海了,所以開心得唱歌跳舞。」  後來,又遇到好幾百個餓鬼,很傷心地走了過去。阿難又問佛陀,佛陀告訴阿難:「那些餓鬼的子孫,正在為他們殺生作祭祀。餓鬼身後有火逼迫,所以一直在嚎哭。」  《地藏經》中也講過:「人命終之後,千萬不要為其殺生,拜祭鬼神。此舉對亡人無絲毫利益,只能增添他的罪業。假使他原本應往生善趣,也會因為家人的殺業,反落惡道。」  從前,有個姓金的人,吃齋戒殺,非常虔誠。他死後魂識附在一孩子身上,通過其口告訴妻子:「我因為善業不深,沒有往生凈土,但在陰間已經很快樂了,來去都很自由。」  一天,他突然呵斥妻子說:「為什麼在我墓前殺雞祭祀?今天已有人監視我,不像以前那麼自由了!」  由此可見,人死之後,不能以造惡業來祭祀,不然就會給亡人增加痛苦。在藏地,如果父母去世了,孩子去經常殺生、為非作歹,人們就會說:「這家留下了那麼壞的子孫,還在不停地造惡業,他們的父母真是可憐!」  所以,有些老父親、老母親也要注意了:趁自己還沒有過世,盡量要勸孩子多做善事,這樣,你的今生後世才會安穩。 7.願人人都掌握「剎那往生法」  世界末日不一定到來,但每個人的死亡末日,卻隨時有可能突然降臨。  對每一個人來講,無論你信不信佛,死亡都是無法避免的。  當然,每個人死的方式都不相同:有的人是長年卧病在床,疾病纏身而死,有時間提前觀想佛陀、念誦佛號;而有的人卻是突然橫死,根本措手不及,一瞬間就離開人間了,這個時候,一定要用上「剎那往生法」。  什麼是「剎那往生法」呢?  我們若遭遇地震、車禍、洪水、墜崖、雷擊、中彈等危難時,來不及觀想阿彌陀佛的身相、極樂世界的莊嚴等,此時第一個念頭:一定要想著自己的心識往上去。  若能觀想上方是阿彌陀佛,自己的心識融入阿彌陀佛心間,那是最好;如果不能,至少也要想心識往上去。  有了這種意念,依靠三寶的加持力,一定不會墮落而獲得解脫。這是蓮花生大士在《六中陰》中極為殊勝的竅訣!  這個方法說起來簡單,但屆時能不能用得上,就要看平時的準備了。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點緊急情況,甚至走路被石頭絆了一下,也馬上這樣觀想,那麼,久而久之後變成「本能」,一旦大難臨頭,就會馬上想得起來。否則,只是稍微了解一下,從來也沒有訓練過,那關鍵時刻很容易驚惶失措,什麼竅訣都忘得一乾二淨。  人死後到了中陰階段,這時若能及時憶念阿彌陀佛,也能夠往生,這是非常關鍵的!喬美仁波切說過:「到了中陰階段,慢慢知道自己已死了,此時若祈禱阿彌陀佛、藥師七佛(藥師七佛曾發願救度中陰身),他們就會現前,引領你前往清凈剎土,或是八大菩薩前來接引。」  倘若生前曾破過戒、毀過誓言,業力非常深重,此時明知在中陰界,也拚命憶念了諸佛菩薩,但什麼感應都沒有,這該怎麼辦呢?一定要想往生極樂世界,往西方去!  然而,中陰界沒有日月,根本不知道「西」在哪裡,這時你要一心一意祈禱阿彌陀佛,這樣,阿彌陀佛定會現身指引。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往西方極樂世界的途中,你可能會遇到昔日的親朋好友,他們哭哭啼啼地求你不要離開。這時你千萬要注意:不要貪戀,不要被這些哀求的話語引誘,因為這是心魔幻化的障礙,要阻撓你不能順利往生。 上述竅訣極為殊勝難得,望大家切莫等閑視之!不管你現在能否接受,最好先將此記在心中。 8.別把「文武百尊」當泥菩薩  每個人在死後趨入中陰界時,會見到各種文武聖尊。如果你平時對他們有所了解,就知道這是五部佛的顯現。  我們生前若依靠偶爾的因緣,認識了中陰法門,對死時獲得解脫非常有幫助。  藏地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  從前,藏地有個非常富裕的人,他家附近住著一位老太太,他們關係很不錯。  後來富人過世了,他妻子特別傷心,便派人把消息告訴老太太。老太太為了安慰富人的妻子,就到她家去幫忙料理後事,做一些施食等。  當時,亡者家裡請了許多喇嘛念四十九天的《聞解脫》,還在佛堂里掛了文武百尊的唐卡。老太太這輩子因為從沒有見過這些畫像,就以非常稀奇的眼神一直看著。她問在場的一個喇嘛:「這上面畫的是什麼?」喇嘛對她說:「是每個人臨終時會顯現出來的本尊。」  老太太心中充滿了懷疑,說:「真的嗎?奇怪啊,人死時怎麼會有這些東西顯現出來?」  她不太承認這種現象,但也起了一些信心,最後半信半疑回了家。三年後,老太太離開了人間,當時她的子女非常傷心,也請了許多喇嘛來念四十九天的經。念完之後,因為要把靈牌交給一位很有名的上師,於是老太太的兒子前往拉薩,準備把靈牌交給噶瑪巴。  到了噶瑪巴那裡,由於參見的人太多,前兩天都沒有輪到他,最後到了第三天才見到。當時,噶瑪巴坐在花園裡的椅子上。  老太太的兒子先將供養的財物送上去,再將母親的靈牌交給他,並祈求道:「我母親已去世,請您務必要引領她得到解脫,請您一定答應我!」  噶瑪巴搖搖頭:「這個我不能答應,眾生隨自己的業力而轉,我沒有這麼大能力。」  兒子說:「那麼請您告訴我,我母親現在投生到哪裡了?」  噶瑪巴說:「我怎麼知道?我又沒有神通,什麼也看不到。」  兒子說:「不行,不行!您一定要告訴我,我母親到底投生到什麼地方去了?請您一定要引領她、加持她,讓她能解脫到佛的凈土。」  噶瑪巴回答:「我沒有這樣的能力,也沒有這樣的神通。」  兒子堅持道:「您一定有!您一定具有這樣的能力和神通!」然後抱住噶瑪巴的腳,哭著懇求:「您一定要答應我!不答應的話,我就不放開!」  最後噶瑪巴說:「唉,你母親已經往生凈土好幾個禮拜了。」  兒子聽後不敢相信:「您在說謊吧,我母親一生不懂修行,也沒有持咒念佛,她怎麼可能解脫?都是因為我抱著您的腳不放,您才這樣講的,對不對?」 噶瑪巴說:「不是。你們那裡三年前不是有人過世嗎?你母親去安慰他們時,在佛堂里剛好看到了文武百尊的法相。當時有一位出家人告訴她這是人死時會顯現的本尊。所以,你母親死後看到這些本尊,馬上認出來而當下解脫了。你不相的話,回去問問那位喇嘛當時的情形就一清二楚了。」  回到家後,兒子馬上找到那位喇嘛問原委。喇嘛道:「哦,沒錯。當時你母親什麼都不懂,看到中陰百尊時,問我這是什麼?我就告訴她,這些都是我們中陰時會顯現的所有本尊。」兒子聽完之後,當下對文武百尊生起了強烈的信心。  喬美仁波切也說過:「即使你從未得過灌頂,也從未得任何密法的傳承,但如果與文武百尊的畫像等結上善緣,經常看到,聽到,或者去了解,也必將獲得成就。」  其實,不要說跟一百位本尊都結上善緣,就算只與一位本尊結緣,時時觀想他的形象,具緣者也很容易解脫。  往昔,藏地有一個牧羊人,他經常趕著羊群到山上放羊,到了中午,就帶著口糧到附近一所寺院吃中飯。  他每次吃飯的地方,是在寺院的一塊牆壁下面。牆上有一幅壁畫,畫的是文武百尊中的一位忿怒本尊,形象是人的身體、鹿的頭。但牧羊人並不知道他是誰、代表了什麼,只是每天來畫像下吃飯時,分出一半口糧供養這位本尊,並說:「好朋友,這份是你的,一起吃吧!」日復一日,天天如此。  後來,牧羊人死了,在中陰境界里,當這位本尊在他面前顯現時,他立即認了出來,習慣地說:「好朋友,一起吃飯吧!」就這樣,他成就了。  還有一位老婆婆,常常路過一座寺院,並能聽到僧人念經的聲音,她經常聽到這麼一段內容:「……本尊有著紅啄木鳥的頭、人的身體,手裡持著弓和箭,放著光芒……我在這位本尊面前恭敬頂禮、祈禱……」  這段文字時不時地在她的腦海中浮現,她非常納悶:「怎麼會是這樣呢?人的身體、紅啄木鳥的頭,手持弓箭,還放著光……」因為總是聽到這些經文,而且很好奇,所以不論白天晚上,她一次一次地思索著,很想見見這位本尊。  後來她死了,就在中陰自現界中,那位本尊現前了——人的身體、紅啄木鳥的頭,手持弓箭,放著光芒。她一下子就認了出來,當下獲得解脫。  因此,我們平時若能看到文武百尊的像,應該把這些記得清清楚楚,知道自己死後他們會顯現出來。  當然,每個人的根基不同,有些人死後,文武百尊會原原本本現前;有些人則不一定如此,本尊也許會現為動物的形象。此時你不要生害心,也不要將其看作動物,否則,他們馬上會變成恐怖的地獄獄卒——這也是自心的一種幻化。  文武百尊里的每一尊,其實都是相應於我們的分別念而顯現的。這些畫像有很多甚深的密意,不是像有些人想的那樣:把貪嗔痴顯現在唐卡上。佛教並沒有愚痴到這種程度。  對於這些本尊,懂得的人見了會生信心,但如果被不了解密法的人看到了,可能會生邪見:「怎麼佛教里會有這麼多動物頭像的聖尊?」  其實他們不知道,每個人在死後趨入中陰界時,都會見到這些聖尊。如果你平時對此有所了解,那時候,就知道這是五部佛的顯現。在你生起這種清凈意念的一剎那間,所有的貪嗔痴當下消失,獲得成就也易如反掌。9.臨終一念至關重要  臨終時若生惡念,就算終生行善,死後也容易墮入惡趣;臨終時若生善念,就算畢生造惡,也有機會轉生善趣,乃至獲得解脫。  臨終是個極為關鍵的時刻,此時你的心念是善是惡,對來世的去向具有決定性影響。  《法苑珠林》中講過:臨終時若生惡念,就算終生行善,死後也容易墮入惡趣;臨終時若生善念,就算畢生造惡,也有機會轉生善趣,乃至獲得解脫。  從前有位阿耆達王,他一生造塔興寺,做了很多善事,本來死後能轉生天界,可是臨終時有一位侍者為他扇風,失手將扇子掉到他臉上,由此他生起一念嗔心,氣絕命終後生為毒蛇。  與之相反,唐朝時,漢地有個屠夫叫張善和,他一輩子殺牛,臨終時地獄相現前,他恐慌萬分。在僧人的勸導下,他拚命念佛,念了還不到十聲,就往生極樂世界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那先比丘經》中對此有很好的答案。  彌蘭國王問那先比丘:「佛法中講,有人在世間造惡業一百年,臨終前在短時間裡念佛懺悔,就能獲得解脫,這是真的嗎?我不相信這種說法。佛法中還說,一個人平時沒幹過什麼壞事,僅僅殺害一條生命,死後就會墮入地獄,我也不相信。」  那先比丘聽後,反問道:「大王,若有人拿一塊小石頭放在水上,這石頭是浮在水面上呢?還是沉入水裡呢?」  國王答:「會沉入水裡。」  那先比丘又問:「假若把大石頭放在船上,是不是也會沉沒呢?  國王回答:「那倒不會。」  那先比丘便以此理啟發國王:「大石頭雖重,但因為船的浮力,不會沉入水中,同樣,有人雖然一輩子造惡,但臨終時依靠念佛懺悔,不但不會墮入地獄,反而能往生天界。  小石頭直接放在水上,馬上會沉底,同樣,有人若不知念佛懺悔,僅以一個惡業,也會墮入地獄。」  國王聽後茅塞頓開,連聲贊言:「善哉!善哉!」  所以,善法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即使罪業再深重的人,只要能誠心悔過,精進行善,也會有往生凈土的機會。 每個人都會離開世間,當你躺在最後的床上,面對親友痛苦的眼神,即將孤身一人遠離時,請不要忘了念「阿彌陀佛」。這樣,光明會一直照耀著你,你可能孤單,但一定會歡喜無限。10.人死後並非一了百了  當今時代,人們對臨終者的關懷遠遠不夠。如果誰家生了個寶寶,全家人有一套嫻熟的「育兒經」;可是家裡有位老人瀕臨死亡,許多人只有哀傷、無助,想幫他卻不知從何做起。  人去世的時候會非常可憐,就像中陰竅訣所描述的:前有閻羅獄卒牽引,後有業風吹動,雖然萬般不情願,卻不得不捨棄今生的一切,踏上通往來世的中陰長道,獨自面對各種恐怖的景象……在這個時候,亡者最需要親人的幫助。  在藏地,許多人都修學過中陰密法,知道如何面對死亡,幫助別人也得心應手。他們在生命走到盡頭時,當臨死中陰、法性中陰、轉世中陰一一現前,依靠金剛上師的指點,以認識心的本性或文武百尊的方式,便很容易獲得解脫。  中陰密法里也詳細介紹過,當死亡來臨時,上根者如何以證悟法性而獲得解脫;中根者在中陰期間,如何以各種竅訣而解脫;下根者如何將心識轉為道用,從而於幻化世界成為利益眾生的化身。此外,蓮師也有許多不共的竅訣——法身往生法、報身往生法、化身往生法,以及剎那往生法等。  而且,藏地的人死後四十九天內,每天都有人為其念《聞解脫》(即《西藏度亡經》)等,依靠這些密法的加持,可以不同程度地利益亡者。  當然,做四十九天佛事,並不是藏地獨有的,漢地也有這種說法。如《地藏經》中云:「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  不過,請人為亡者念經四十九天,現在漢地可能沒有這個條件。假如實在不行,子女也可以在亡者的靈牌前,每天念一些經文,比如《金剛經》《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地藏經》《法華經》,或者念阿彌陀佛名號、觀音心咒等,然後將此功德迴向亡者離苦得樂。  在藏地,有些家的子女,不但會給亡人做四十九天的佛事,甚至每一年都會為他做佛事:有的是交錢給寺院,請僧人念往生法或觀音心咒;有的是把亡者的名字寫好,和念經錢一起交給高僧大德,請他超度亡者的神識;有的是在埋葬亡者遺骨的地方,懸掛經旗、刻觀音心咒……  有人聽後,或許不以為然:「人都已經死很久了,再做這些有什麼用?」  但實際上,人死後並非一了百了,不管他去世後多久,若能為他多做佛事,依靠三寶不可思議的加持,必定會對他所投生的那一世有利,可以減少他的很多痛苦。  所以,若想幫助過世的親人,你有條件可以請僧眾做佛事,也可以自己誦經念咒,多做善事,將功德加向給亡人。迴向的時候,可以在心裡觀想將功德迴向他,也可以口中說出來:「以此功德,願某某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有些人可能會想:「如果是高僧大德,給亡人念經當然很好,但像我這樣的凡夫,念經迴向有什麼用啊?」  這種想法,是不懂佛法的表現。要知道,佛菩薩的經咒不論從誰的口中念出來,都會對亡人有利益。就好比金錢在哪兒都有用,富人可以用,在窮人手裡也照樣可以,同樣,佛號、心咒、佛經是極具加持的金剛語,誰念都要可以產生力量。沒有任何一部佛經中說:只有高僧大德才能念經超度亡人,而一般人沒有這個資格。我們得一個人身不容易,在最關鍵的時刻,若沒有獲得佛法的利益,是特別可惜的。希望每個人在生前掌握一些臨終竅訣,這對自己、對他人都有利。畢竟,死亡是誰也逃不掉的命運!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409/15/1427459_549219445.shtml
推薦閱讀:

得到|《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1》| 少文解讀
絕密:壞老闆為何總得到晉陞
得到|《當良知沉睡》| 林走解讀
如何保證你的拍攝對象得到正確的曝光
得到|每個自卑者都是潛力股丨新說

TAG: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