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家族遺址2:宋耀如的發家地 中西書院(東吳大學前身)
中西書院,現址包括景林堂、景林廬、共和里、財大夜校(原東吳法學院)等。
1848年,美國聖公會主教文惠廉向上海官府索得虹口為美國租界(包括現今塘沽路、乍浦路、武進路、崑山路、吳淞路),這裡便成為續山東路麥家圈之後美國僑民在上海的又一大集聚地。
如果虹口區北外灘被稱為「外灘源」(英租界源),那麼塘沽路這一帶可被稱作「虹口源「或「美租界源」。
塘沽路是最先在此地誕生的主幹道,當時即以文惠廉命名為文監師路或蓬路(Boone Road)。
從塘沽路可以看出中國近代發展的脈絡,在東段分布了一批中國最早期的新式學堂,有文紀,聖芳濟,兩所漢壁理和中西書院,從蒙校,中學到大學,門類之全,密度之高當屬十九世紀的上海之最,肯定也是中國之最。在這裡構建了中國近代教育制度,打開了一扇觀察世界的窗戶,孕育了中國近代的先進思想和人才。
1908年,西班牙人雷瑪斯靠放電影賺了大錢後,購下海寧路乍浦路口中西書院北首112號的跑冰場場地,用鉛皮搭建一座簡易建築,起名虹口大影戲園,設木板座椅250隻,首映西片《龍巢》,是為上海乃至中國第一家正式電影院。
崑山路是一條東西向馬路,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闢築於1882年,以江蘇省崑山縣的名字命名,馬路總長400米,寬度為8.8米,道路用瀝青澆灌。東起自吳淞路,西至四川北路。
崑山路在闢築道路以前,曾為吳淞江北的荒地。1882年,到上海22年的美國基督教監理會傳教士林樂知(Young JohnAllen),將此處荒地圈為教會產業
林樂知
上海官方稱林樂知為「舊上海著名的翻譯家和教會教育家」,尤其是在促進「女學」方面,也就是女性教育方面,功不可沒。林樂知除了在八仙橋和吳淞路創辦「中西學堂」(又一稱「中西書院」)外,又在1890年積極推動女校的建立——上海灘當年最有名的女校之一,「中西女塾」就是由他和海淑德創立的,這所學校就是現在更著名的、「市三女中」的前身。?
林樂知生在美國喬治亞州(Georgia),幼年父母雙亡,由姨母撫養長大。他受美國南方監理會派遣,1860年來華,到上海後不久美國爆發南北戰爭,經費斷絕,於是另闢蹊徑,每日上午在廣方言館教英文,午後赴江南製造局翻譯外文書,夜間編輯報紙,主日則到處佈道。十年間從末有片刻閑暇。
1868年,創辦《教會新報》(CHURCH NEWS),1874年改名為《萬國公報》(A REVIEW OF THETIMES,或 THE GLOBEMAGAZINE)。偏重於介紹「西學新知」,??「萬國公報」對當時的中國社會而言,實為西學之水庫、新知之總匯,他首次向中國人介紹主權在民和法律為一國之主的思想,介紹憲法和三權分立的理論,是中國近代新文化的啟蒙者。「萬國公報」在晚清的報刊中,是發行時間最久,發行量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份雜誌。人稱「西學新知之總薈」——當時的知識分子如果想要了解西方的知識學問的話,一定要看萬國公報。在1896年維新前後,發行量曾高達38400份,1903年發行量達5萬4千多份,成為當時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刊物。當時中國的知識精英,無論是維新派的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革命派的孫中山,于右任,還是當朝政要李鴻章、張之洞、孫家鼐、徐繼畲,無不對林樂知和「萬國公報」推崇有加。林語堂自稱透過「萬國公報」,林樂知成為他童年時私淑的對象,是「在我生命中,影響最大、決定命運的人物」。連日本天皇與其內閣官員亦為「萬國公報」之熱心讀者,由上海的日本領事館長期訂購轉寄。
1882年,林樂知在上海塘沽路北側的崑山路乍浦路口創辦了中西書院(Anglo-ChineseCollege),第一次招生就招到學生四百多人,而當時聖約翰書院只不過七、八十人。中西書院在林樂知主持期間頗有成效,為洋務運動培養了一大批急需的人才.中西書院的教學管理經驗是近代教育史上一筆寶貴的財富.
他長期定居虹口崑山路,直至1907年病逝。
中西書院於1911年遷往蘇州,併入監理會所辦的東吳大學。這裡就改辦東吳大學法學院和二附中。當年的東吳法學院和震旦法學院、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學院的學生,在上海和中國的法律界有三分天下之勢。原址幾經切割,現只存一小塊成了崑山路財大夜校部。
崑山路這條馬路的每一段故事,都和「林樂知」這個名字,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包括「崑山公園」。
清末,崑山公園原貌,面向東北,可見中西書院(矮建築)與景林廬(有塔樓建築)
崑山路13號的「崑山公園」。
1895年,公共租界工部局以1.5萬兩規銀的代價,向中國地方當局取得了這片荒地,當時,工部局購地是為了建「西童女書院」,等學校建成,旁邊還剩下好多空地,於是當局便將這些空地,建造起了公園。1898年7月19日,公園正式開放,當年,公園的大門開在現在的乍浦路、塘沽路轉角處,與「西童女書院」正對。1934年正式改名「崑山公園」。
一百多年之前,圍繞著崑山公園的綠茵草地有「西童女校」, 「景林堂」 ,「景林廬」(「景林堂」教職人員住處),「中西書院」,和一排排風格相近的清水紅磚,券拱門廊的二層民宅,學校朗朗書聲伴隨著教堂悠悠鐘聲,一幅恬靜而優雅的歐式小鎮風情。這裡曾經是塘沽路最經典的地段。誰能想像出她居然是孕育了中國疾風暴雨的溫床之一。這就是歷史的奇妙。
崑山路馬路北側的「中西書院」變成了後來「東吳法學院」,而路南的校內禮拜堂,則在1923年,改建為正式的教堂,並為了紀念牧師林樂知,而取名「景林堂」,到了1981年,又改名為「景靈堂」,位於崑山路135號。
和林樂知有關的還不光是崑山路,更不僅僅是這座景靈堂,還有影響中國近代歷史的一個家庭,宋家。宋氏三姐妹的父親宋耀如,就曾在景靈堂擔任牧師,宋氏兄弟姐妹也常來此處做禮拜。
林樂知是宋耀如學生時代崇拜的偶像和學習的榜樣。l886年1月到達上海後,宋耀如就開始在林樂知手下,擔任巡迴傳道。雖然一頭短髮,西裝革履,但在林樂知眼裡,宋耀如依舊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一個有資格取得美國國籍的中國人。
崑山路135號 景靈堂
景林堂?
崑山路135號景林堂.宋慶齡父親宋耀如曾在此擔任牧師.
景靈堂是磚木結構三層樓的教堂,1923年竣工,北立面及西立面上的尖拱窗為哥特式,平面則是拉丁十字形,內部2層為禮拜大堂,兩邊有側廊,後部有架空樓座。這座教堂能容納1500餘人,是當時上海最大的基督教禮拜堂。
磚木結構.1923年竣工.哥特式。原名景林堂.當時為紀念美國傳教士林樂知而命名.該堂坐南朝北,原有房屋面積為720平方米,1983年擴建為811平方米.有2,3層樓各一.主樓3層,教堂於1923年建成,稱為景林堂。民國13年(1924年)景林堂落成,是當時上海最大的禮拜堂。1980年改為景靈堂,以示中國信徒景仰聖靈之意。
景靈堂地圖?
1924年後,由江長川牧師主持。宋耀如一家都是該教堂的信徒,宋耀如是中西書院的教員,宋美齡參加景靈堂唱詩班。1927年12月,蔣介石和宋美齡在上海舉行婚禮。宋家曾邀請景靈堂牧師江長川擔任主婚牧師,江長川認為蔣介石與前妻離婚沒有法律依據。最後,蔣宋婚禮只能請上海基督教青年會總幹事主持。1930年蔣介石在此受洗,名字列在該堂名冊中。1937年8月13日,教堂被日軍佔用。教堂幾經遷址,抗戰勝利後遷回原址。1966年文革中被關閉,教堂內部遭破壞。1979年恢復聚會時,先是恢復了武進路滬北會堂作為虹口區基督教聯合禮拜堂,不久因信徒增加太多,地方太擠,1980年改到此地,1981年更名為景靈堂。
景靈堂主入口?
主入口前有外台階石扶手,是建築的精華之一?
景靈堂的大堂?
豪華的木樓梯,建築的精華之一,側面?
豪華的木樓梯上方的天頂彩繪玻璃,建築的精華之一?
彩繪玻璃窗,聖經書圖案?
彩繪玻璃窗,燭台圖案?
景靈堂建於1923年,原稱為景林堂(當時為紀念監理公會美國傳教士林樂知博士而命名,西文名「林樂知紀念堂」,中文意思為「景仰林樂知之堂」。而現在的名字則淡化了紀念的意味,這個靈使之變成了更富有宗教意味的說法:「景仰聖靈之堂」。)。
光緒八年,也就是1882年,美國監理會傳教士林樂知在虹口一帶購進了大片的土地,並在崑山路開設中西書院。書院的底層設禮拜堂,稱中西書院傳教站,即景林堂的前身,由林樂知講道。當時做禮拜的人主要是中西書院的師生,以後陸續有教師的家屬等其他人參加。光緒三十二年信徒日增,始由中國人擔任牧師。
宋慶齡之父宋耀如先生曾在此處任牧師。宋美齡和蔣介石在此舉行婚禮。宋尚節博士早年曾經在此開過佈道會,李雅各牧師和於江牧師先後在此服事。
景靈堂位於崑山路135號,坐南朝北,東近吳淞路,西近乍浦路。原有房屋面積為720平方米,1923年竣工。建造在原中西書院對面,是當時上海較大的禮拜堂。大堂設在二樓,三樓是樓廳,總佔地面積1067平方米,可容納1500多人,底樓是景林小學。
1983年擴建為811平方米。有2層樓,3層樓各一幢。1981年更名為景靈堂。建筑北立面和西立面上的尖拱窗為哥特式,平面拉丁十字型,主入口立面為三個對稱排列的山牆構圖;中間大山牆有貫通兩層的尖拱窗,其下部有三葉拱帶飾,兩旁為扶壁柱;北立面及西立面上的尖拱窗為哥特式;內部2層為禮拜大堂,兩邊的側廊,後部有架空樓座。景靈堂的規模不大,內部結構則像家庭,樓上樓下、大大小小約十餘間平常房間,有的還是位於錯層。狹窄的樓梯拐角堆滿了聖經,在你聽道的時候可以隨意取閱,不過要記得放回原處。外牆壁是紅磚結構,上安裝的白色水管有一點突兀,但是並沒有什麼不和諧的地方。
景靈堂和沐恩堂一樣,有正式的唱詩班。成員有100多人,都是自願自發的教友。星期日每場禮拜都有唱詩班獻唱。唱詩班歌唱水平較高,參加者經過嚴格訓練,合格者才能上台。每周堅持練唱,許多詩歌要求熟練背誦。到了主日,在公開佈道的時候,他們穿著聖衣,認真的站在檯子上。實際上,很多讚美詩是溫柔好聽的,溫柔親切。
宋慶齡姐妹三人與她們的父母都是景林堂的信徒。她們的父親宋耀如曾是中西書院的教員,宋美齡曾參加景林堂唱詩班。
1927年蔣介石和宋美齡在上海舉行婚禮,邀請景林堂牧師江長川為他們證婚,被江婉言拒絕。
1930年宋母倪桂珍請江長川在宋宅為蔣介石施行洗禮,因此蔣介石也是景林堂信徒,有時蔣介石、宋美齡還去景林堂做禮拜。
新中國成立後,
1958年上海各教會組成聯合禮拜,景林堂為虹口區聯合禮拜場所之一,「文化大革命」中,景林堂停止宗教活動,堂址被佔用。
1979年9月景林堂恢復禮拜,先在武進路滬北會堂舉行宗教活動,1980年9月遷回景林堂,並將堂名改為景靈堂,以示中國信徒景仰聖靈之意。
1981年以後,上海市基督教教務委員會在景靈堂先後按立了長老。景靈堂每星期日早晚舉行3次禮拜,平時每周景靈堂有查經班、禱告會、青年聚會、老年團契、讀經識字班、唱詩班活動等。
1992年多倫路59號鴻德堂重新開放,作為景靈堂分堂,此外又在江灣設立聚會點。虹口區兩堂一點,每周參加禮拜人數由1979年復堂初期的300人次,增加到1998年的8372人次。景靈堂的唱詩班成員有100多人,星期日每場禮拜都有唱詩班獻唱。
1995年唱詩班參加「上海之春」音樂會演出,獲得好評。
1997年7月在全市宗教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歌詠比賽中,景靈堂唱詩班的演唱獲第一名。
1994年3月18日,景靈堂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建築保護單位。
中西書院的舊址在對面。
林樂知
1860年,26歲美國南方監理會(American Southern MethodistEpiscopalMission)牧師Young JohnAllen離開美國。
他的黃金時代正要開始。這是一個一切都充滿了傳奇色彩的時代,於是YoungJohnAllen做了一個影響他一生命運的旅行——終點是上海。Young JohnAllen出生在美國喬治亞州(Georgia),幼年父母雙亡,由姨母撫養長大。當他19歲受洗禮的時候,他決定用自己的一生時間到海外傳教。
他為自己起了一個中文名字叫林樂知。對於一個傳教士來說,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傳教,甚至奉獻生命是一種非常正當和合理的決定,我們已經無法知道他選擇中國的最初始動機,這個古老的國家正在經歷最慘痛無力的變革,落後愚昧而且自大,這是一塊難以開鑿和種植西方文化與信仰的土地,和其他許多來華的傳教士一樣,他將面臨很多文化衝突造成的困難。
然而這些困難並不是最主要的,1861年美國內戰開始,林樂知失去了經費支持,只好通過從事各種工作來生存。
長期在江南製造局做翻譯的英國人傅蘭雅(JohnFryer)記錄了林樂知當時的艱辛生活。「每日上午在廣方言館教英文,午後赴江南製造局翻譯外文書,夜間編輯報紙,主日則到處佈道。十年間從末有片刻閑暇。」
1868年林樂知創辦《教會新報》(CHURCH NEWS),1874年改名為《萬國公報》(AREVIEW OF THETIMES,或 THEGLOBEMAGAZINE)。出於傳教的考慮,林樂知的主張應該通過傳播西方知識來影響中國上層力量,從而排除各種障礙,以實現中國的基督教化。於是他創辦的報紙除了宗教內容外,主要偏重於向中國傳播西方的文化和科學,並且提出了一些對中國有用的建議,因此受到許多知識分子的欣賞。
《萬國公報》是在中國發行最久,影響最大的一份雜誌。甚至連李鴻章,張之洞這些重要的政府官員,乃至日本天皇都長期訂閱這份雜誌。林語堂稱透過《萬國公報》,林樂知成為他生命中,影響最大、決定命運的人物。1876年,清政府表彰他的貢獻,授予他五品頂戴官銜。
1881年他又在上海創辦中西書院,專門為中國培養人才,從而得到中國許多上層人物的支持。林樂知主張中國向西方學習,實行一系列改革,而且他並不完全否定中國傳統文化,還最早提出儒家與基督教相結合的傳教思想。他在中國傳教達47年,1907年在上海去世。
「中西書院」原有內部教堂,稱「監理會堂」,服務於書院師生。1907年林樂知逝世,監理會即將校內的教堂命名為「YoungJohnAllenMemorialChurch」即「林樂知紀念堂」之意,而中文譯為「景林堂」。1922年—1923年,美南監理會在原教堂斜對面,拆除傳教士宿舍,在原林樂知私宅地基上,新建一座規模較大的新堂,當時曾是上海最大的教堂,可容納1000多人。為紀念林樂知仍稱為「景林堂」。
中國近代史上最顯赫的宋氏家族和「景林堂」又有什麼淵源?
宋氏三姐妹的父親原名韓教准,12歲就過繼給舅舅,改名宋耀如,從海南文昌跟隨舅舅來到美國,6年後1881年進入北卡羅來納州聖三一神學院學習。為尋找失去聯繫的父親他與林樂知有書信往來,1886年1月,宋耀如學成後回國來到上海在美國基督教監理會當上了一名傳教士,是林樂知的屬下。後來宋耀如戀愛了倪桂珍,結婚後就離開林樂知自立門戶,自己在虹口創辦了美華書館,印刷和推銷《聖經》及宗教讀物。1890年在東有恆路(今東餘杭路),新記浜路(今新建路)一個叫「朱家木橋」的地方蓋了一所自己設計的住宅。有人還記得房子外牆為黃色,周圍一片農田。在這所房子里誕生了中國現代史上最顯赫的宋氏家族。
起因是1894年,孫中山赴上海想透過林樂知的「萬國公報」上書李鴻章,通過太古洋行大班鄭觀應的關係結識了宋耀如,還住在宋的家中,宋與孫交情至深,以兄弟相稱。於是有了孫中山和宋慶齡的相識與婚姻,於是又有了宋美齡嫁給蔣介石,於是……。
宋家為緬懷其父親與林樂知的一段師徒之情,新建「景林堂」時,捐資贊助。而教會為報答宋家的慷慨,特地在教堂設一專座,為宋子文的母親倪桂珍而立。直到1922年宋子文購進公共租界西摩路的被稱之「寄鶴序」的住宅(今陝西北路369號),宋氏全家才離開虹口遷進新居。
傳說蔣介石與宋美齡在「景林堂」舉行婚禮,查閱幾個版本,覺得比較可信的是:蔣介石與宋美齡曾在「景林堂」作婚前祈禱,數日後在西摩路宋宅舉行宗教婚禮,然後又在戈登路(江寧路)的大華飯店(MajesticHall)舉行世俗婚禮。這家飯店有大片草坪,非常適合舉辦婚禮。1930年大華飯店遭遇火災,,拆除後一直未能重建,原址1934年改建大都會舞廳,1954年改建靜安書場,1998年又矗立起梅龍鎮伊勢丹商廈。1942年在旁邊建造的「美琪大戲院」,其英文沿用「大華」之名,為Majestic,
解放後「景林堂」改為景林小學,崑山路小學,80年代恢復為教堂,改稱「景靈堂」含景仰聖靈的意思。近年有專家提出應恢復「林樂知紀念堂」之意義,改回「景林堂」,據說此議正在醞釀之中。
景靈堂的唱詩班在上海頗有名氣,成員有100多人,歌詠水平較高,在星期日每場禮拜都有唱詩班獻唱,很有欣賞價值
與宋氏家族有著宗教淵源的景靈堂
景靈堂原名景林堂,位於虹口區崑山路135號,東近大連路,西近乍浦路。光緒八年,也就是1882年,美國監理會傳教士林樂知在虹口一帶購進了大片的土地,並在崑山路開設中西書院。書院的底層設禮拜堂,稱中西書院傳教站,即景林堂的前身,由林樂知講道。當時做禮拜的人主要是中西書院的師生,以後陸續有教師的家屬等其他人參加。光緒三十二年信徒日增,始由中國人擔任牧師。
1924年景林堂落成,建造在原中西書院對面,是當時上海較大的禮拜堂。取名景林堂,以示景仰林樂知的意思。大堂設在二樓,三樓是樓廳,總面積1067平方米,可容納1500多人,底樓是景林小學。宋慶齡姐妹三人與她們的父母都是景林堂的信徒。她們的父親宋耀如曾是中西書院的教員,宋美齡曾參加景林堂唱詩班。1927年蔣介石和宋美齡在上海舉行婚禮,邀請景林堂牧師江長川為他們證婚,被江婉言拒絕。1930年宋母倪桂珍請江長川在宋宅為蔣介石施行洗禮,因此蔣介石也是景林堂信徒,有時蔣介石、宋美齡還去景林堂做禮拜。
新中國成立後,1958年上海各教會組成聯合禮拜,景林堂為虹口區聯合禮拜場所之一,「文化大革命」中,景林堂停止宗教活動,堂址被佔用。1979年9月景林堂恢復禮拜,先在武進路滬北會堂舉行宗教活動,1980年9月遷回景林堂,並將堂名改為景靈堂,以示中國信徒景仰聖靈之意。1981年以後,上海市基督教教務委員會在景靈堂先後按立了長老。景靈堂每星期日早晚舉行3次禮拜,平時每周景靈堂有查經班、禱告會、青年聚會、老年團契、讀經識字班、唱詩班活動等。1992年多倫路59號鴻德堂重新開放,作為景靈堂分堂,此外又在江灣設立聚會點。虹口區兩堂一點,每周參加禮拜人數由1979年復堂初期的300人次,增加到1998年的8372人次。景靈堂的唱詩班成員有100多人,星期日每場禮拜都有唱詩班獻唱。1995年唱詩班參加「上海之春」音樂會演出,獲得好評。1997年7月在全市宗教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歌詠比賽中,景靈堂唱詩班的演唱獲第一名。
1994年3月18日,景靈堂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建築保護單位。
崑山路141-177號、254弄乍浦路260號 景林廬?
乍浦路260號,崑山路141-177號,254弄22-27號的「景林廬」,景林廬當年是景靈堂的配套房子,給神職人員,或者想離教堂很近的教友居住。建於1923年,英式風格的公寓,略有安妮女王時期的建築特徵。建築外觀以青磚為主,卷和裝飾線腳用紅磚,主立面設連續的卷柱式外廊,卷窗採用半圓型、弧型、三角型、雙聯卷等多種形式,施簡化的古典柱式。2005年被上海市政府列為優秀歷史建築。
景林廬?
遠遠看去,整棟建築最漂亮的就是它的金頂,同時,它還是最早出現在虹口的五層建築。
乍浦路254弄 塘沽小區,原為景靈廬的後門
上海殖民時期第一幢弄堂公寓建築
乍浦路260號景林廬始建於1921年,1923年竣工。美國教會團體衛理公會為紀念已故傳教士林樂知,故稱「景林公寓」是上海殖民時期第一幢公寓建築。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人將大門上的「景林廬」牌子摘下,代之以「大日本管理」。該建築特徵為晚期殖民地外廊式建築,略具安妮女王時期建築風格。崑山路、乍浦路轉角處為八角形塔樓,二層窗為圓券帶尖飾,三層為扁券帶券心石,四層為半圓券柱式,尖頂帶德式風格的金黃色鐵皮屋頂。南立面窗式多樣,有半圓、雙聯半圓、扁圓及雙聯三角等多種窗飾,豐富又不失雜亂。
公寓弄堂,是環境優美的高雅住宅建築。1937年,抗戰爆發,市區的人口急劇增加,居住出現了兩極分化。一部分白領階層需要更幽雅而實惠的居住區。於是,房產商根據這一部分人士的需要,建造了為數不多的,有一定檔次的公寓式弄堂。
一般公寓弄堂為三至四層民居,一梯兩戶或三戶。以樓梯承擔的戶數,則有獨用、兩戶合用、四戶合用之別。還有的則是整個層面完全貫通,樓面設長廊,數十戶比鄰而居。它仍具有弄堂的特色,為聯排式。整幢公寓好似一條條弄堂住宅的支弄疊架在一層層樓面上。每一層樓面又好似一條弄堂的支弄。
同時,它又冠以「公寓」的頭銜,不僅表示建築規格的高檔次,而且確實名如其屋,具有公寓的特色。如樓梯合用,每層住若干戶,每戶一般有卧室、客廳、廚房、衛生間、陽台等成套設施。它安全、實惠、方便,為高級職員、演員們所青睞。位於虹口區的景林廬為我國第一幢公寓弄堂。克萊門公寓,陝南村,西園公寓、西摩路公寓、永嘉新村、茂海新村紫苑庄、加斯科公寓,南京西路1269號等都是較有代表性的,為至今保持完好的公寓式弄堂。它的外觀式樣有西班牙式、英國式、法國式等多種樣式,為上海大都市增添了一道亮麗的歐式風景線。
景林廬位於乍浦路254弄,建築於1923年,是上海出現的第一幢公寓建築和公寓弄堂。共五層,由三門進出,有標準套房三十條套。它原是中西書院的禮拜堂,後為美目教台所有,為紀念美國牧師林樂知,1923年在現處再建,命名景林廬。宋慶齡的父親宋耀如先生,曾在此擔任過牧師。如今這裡巳成典型的公寓弄堂。
「中西書院」和林樂知牧師(Young John Allen)
「西童女校」的北鄰是「中西書院」。它的創建人林樂知是基督教美南監理會上海教區的坐堂牧師,林樂知可是位對中國影響深遠的人物。他在華居留時間長達47年,以辦報、辦學、譯書著稱,對晚清時期的知識分子影響很大。
崑山路172弄
崑山路172弄,圖左建築,遠處(高樓下方處)隔壁的188號有財大夜校(原東吳法學院)。崑山路172弄對面即景林廬,景林廬隔壁還有景林堂,路口兩側到高樓處這一大片地塊都為原中西書院舊址範圍。
崑山路172弄,全景,路口有小王子SPA?
崑山路172弄共和里,舊式里弄,1931年,磚木二層,67幢, 4900平方米
崑山路沿街,圖右隔壁的搭腳手架處即為東吳大學法學院,現財大繼續教育學院,正在裝修外立面,看不清建築。
崑山路188號 東吳大學法學院(已拆,現上海財經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而林樂知的「中西書院」,後來又和一所更為有名的大學有關,這就是民國時期以法學聞名的「東吳大學」。?
(東吳大學法學院校徽)
東吳大學不是在蘇州么?沒錯,1900年由美國基督教監理會創建的東吳大學,的確就在蘇州,但該校的董事會卻設在上海,最早稱為「東吳大學堂」,英文稱為「中國中央大學」(CentralUniversity in China)。該校校董會還於1901年6月24日,在美國田納西州,以「Central Universityin China」名稱註冊了。?
1915年,東吳大學法學院成立,就建在了崑山路東北角,「中西書院」的原址上。
東吳大學法學院,大門?
東吳大學法學院
東吳大學法學院是當時中國,唯一系統講授英美法的學院,是中國最著名的法學院之一,甚至也是亞洲第一所比較法學院,為中國甚至亞洲貢獻了大批國際法的人才。
從二十世紀30年代到90年代,國際法院一共出現過6位中國籍法官,從顧維鈞開始(唐德剛一直說,中國只有「兩個半外交家」,一個李鴻章,一個周恩來,半個就是顧維鈞,不知道大家認為如何,我是深以為然的),一直到1997年,聯合國前南國際刑庭的法官李浩培,都是東吳法學院的教授或畢業生。
這所學校最值得誇耀的一段歷史,就是在1946年在遠東軍事法庭,參加東京審判的中國大法官、檢察官、顧問等,幾乎全部來自東吳大學法學院——那真的是一代「法學精英」,我記得當年《南方周末》寫過一篇「被遺忘的法學精英」,建議各位朋友找來讀讀,真是唏噓不已;當年的損失,就是現在中國缺的。
為什麼?因為遠東軍事法庭採用了英美法程序,但是,國民政府找遍了中國,找不到合適的人選,蔣介石最後親點,從東吳大學要人,這裡面就包括:向哲浚(檢察官)、倪征燠(首席顧問)、桂裕、鄂森(檢察官顧問)、裘邵恆(首任檢察官秘書)、高文彬(翻譯、檢察官秘書)、方福樞、楊壽林(法官秘書)、劉繼盛、鄭魯達(翻譯)等等,這些人大半出身於「東吳法學院」。
日據時期,東吳法學院開始從崑山路188號,搬入了一座教堂,後又轉移到南陽路「愛國女校」這裡。1945年抗戰結束後,崑山路的原校址,曾一度為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租用,後又歸還東吳大學。
1952年,大學院系調整,東吳大學法學院撤銷,法律系併入華東法學院。
崑山路的校址,一度被用做華師大一附中的教職工宿舍,現在成了上海財經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的所在地。
推薦閱讀:
※定鼎門遺址:千年印記 見證起點
※尼雅遺址文化(圖文)
※揚州東門遺址見證唐宋繁華烽火 南宋時建城壕堡壘
※餘杭良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遺址 錢江晚報
※荊州章華薹遺址憑弔(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