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界的那些獎兒(一)
2015年的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後,中國「沸騰」了。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在2015年10月5日宣布,將201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中國藥學家屠呦呦以及愛爾蘭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日本科學家大村智,表彰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據諾貝爾獎官網(http://www.nobelprize.org)消息,2016年諾貝爾獎揭曉儀式將於10月3日起陸續舉行。具體揭曉時間如下:1)生理學或醫學獎:最早於北京時間10月3日17時30分公布(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3日11時30分);2)物理學獎:最早於北京時間10月4日17時45分公布;3)化學獎:最早於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45分公布;4)和平獎: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公布;5)經濟學獎:最早於北京時間10月10日17時45分公布。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創立的。諾貝爾獎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和平五個獎項,後增設經濟學獎,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資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1901年首次頒發。物理獎和化學獎由斯德哥爾摩瑞典科學院頒發;醫學和生理學獎由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頒發;文學獎由斯德哥爾摩文學院頒發;經濟獎委託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舉產生的5人委員會頒發。
諾貝爾獎的評選過程為:
1)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項諾貝爾獎推薦的候選人(約1000—2000人);其中,具有推薦候選人資格的有:先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諾貝爾獎評委會委員、特別指定的大學教授、諾貝爾獎評委會特邀教授、作家協會主席(文學獎)、國際性會議和組織(和平獎),不得毛遂自薦,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無權干涉諾貝爾獎的評選;
2)2月1日起,各項諾貝爾獎評委會對推薦的候選人進行篩選、審定,工作情況嚴加保密;
3)10月中旬,公布各項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
4)每年12月10日是諾貝爾逝世紀念日,在斯德哥爾摩和奧斯陸分別隆重舉行諾貝爾獎頒發儀式,瑞典國王及王后出席並授獎。
當然除了諾貝爾獎之外,有「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的「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和「艾伯特·拉斯克獎」也一直都是備受關注。
「引文桂冠獎」自2002年開始,湯森路透是使用定量數據來分析和預測年度諾貝爾獎得主的唯一機構。每年,該機構都會根據權威的引文資料庫Web of Science的數據進行定量分析,以確定諾貝爾獎學科領域中(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化學和經濟學)最具影響力的研究人員。根據其發表的研究成果的總被引頻次,那些高影響力的研究人員被授予湯森路透引文桂冠得主(Citation Laureates)稱號,預示著他們可能成為今年或不久將來的諾貝爾獎得主。
根據所發表論文在過去二十年間的被引次數,湯森路透引文桂冠得主(Citation Laureates)通常名列其研究領域科研人員前千分之一(0.1%)。截止到2015年已成功預測了39位諾貝爾獎得主,此外,從2014年起,引文桂冠獎名單中已連續第三年出現華人科學家,其中,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華裔科學家張鋒、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盧煜明均入選今年引文桂冠獎化學領域的獲獎名單。
「拉斯克醫學獎」拉斯克醫學獎,(Lasker Medical Research Awards),全稱艾伯特·拉斯克獎,是生理學和醫學領域除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外的又一頂級大獎。該獎項始於1946年,是由紐約的阿爾伯特·瑪麗·拉斯克基金會設立的,旨在表彰醫學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醫生和公共服務人員,獲獎者由25名來自世界各國的傑出科學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評選產生。
拉斯克獎最初分為基礎醫學獎、臨床醫學獎和公眾服務獎,後又增設特殊貢獻獎。統計數字表明,48%的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獲得者隨後獲得諾貝爾獎,28%的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和臨床醫學研究獎獲得者已經成為諾貝爾獎得主。至今為止拉斯克獎得主中已經有80人獲諾貝爾獎,其中28人是在過去20年中獲諾貝爾獎,諾貝爾獎的「風向標」真是實至名歸。
本版編輯 庄小編
本文為醫學乾貨聯盟簽約寫手原創
推薦閱讀:
※學界資訊:學術界人士看過來,——省立法學研究有新組織咯
※學術界
※南大教授:學術界荒謬的東西很多 有些人必須戳破他
※在北美,工業界VS學術界
※郭濟《學術界關於深化行政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改革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