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學說之集大成者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這一時期,祖國醫學的最大成就,是形成了與傷寒學說相羽翼而又有相對獨立性的新理論——溫病學說,從而豐富了祖國醫學對於外感熱病治療的手段和經驗。對溫病學最有貢獻的醫學家當首推錢塘王孟英。  王孟英先祖曾被宋高宗趙構追封為安化郡王,自河南開封遷居浙江海寧,後又遷居錢塘(今浙江杭州)。  清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王士雄誕生於杭州,字孟英,幼字(上竹下錢)龍,晚字夢隱(一作夢影),自號半痴山人、隨息居士、睡鄉散人、華胥小隱。書齋堂號歸硯、潛齋。  王士雄出身於醫學世家。曾祖父王學權醫術精湛,晚年時曾撰《醫學隨筆》總結畢生臨證經驗,書未脫稿即病故。祖父王國祥,父親王升亦精於醫,曾對《醫學隨筆》作輯注、增訂。其父學識淵博,當時西洋醫學關於人體解剖的知識初傳入我國,他勇於吸取新知識,並對西醫在我國傳播持開明態度,這種學風自幼熏染王孟英。在王孟英14歲時,父親病故,迫於生計,王氐起初在浙江金華一家店鋪當夥計。但是,人生的挫折並沒有動搖王孟英繼承祖業,行醫濟世的的志向,他白天工作,夜間閱讀醫書,早起晚睡,醉心於岐黃之術。他的書房題名「潛齋」,潛修學問,閉門讀書。據說他因專心致志於鑽研醫學,心中擯棄雜務,以致不會理財,人笑其痴,所以自號「半痴山人」。幾年之後,他因搶救一名垂危患者而顯露身手,從此步入以行醫為職業的生涯。起初,王孟英喜讀《景岳全書》,臨證也仿此書用溫法,後經其母親訓誡,始改弦更張,承繼《醫學隨筆》所載家傳經驗。王孟英的母親深諳醫理藥性,他告誡兒子,對外感不可妄投溫補,即內傷證,必求其所傷何病,而先治其傷,則病去而元氣自復。這些醫理王孟英深受啟迪。當時正值戰亂,疫病流行,王孟英留心於溫病證治,頗有心得。他博採眾家之說,又從六氣之變,以及當時社會環境、人民體質以及地域特點出發,在繼承寒涼學派經驗的基礎上加以發揮。他對溫熱病反對妄投溫補,力倡涼潤清解、甘寒養陰,對溫病學有獨到的見解。咸豐元年(1852年)因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攻佔浙江,王孟英一度從杭州避居上海。此時,他於行醫之暇,潛心著述,完成一部溫病學巨著——《溫熱經緯》。  王孟英生活於清代著名溫病學家葉天士、吳鞠通之後,此時,中醫溫病學說已趨成熟,而且各家著述較為豐富,這些都為王氏系統總結溫病學說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王孟英集歷代寒涼派和溫病學家之大成,並加以融會貫通,《溫熱經緯》是他的學術代表作。此書首先輯錄了《內經》中有關伏氣溫熱病條文,又錄張仲景有關伏氣溫病篇、外感熱病篇以及濕溫、疫病等篇,集注《傷寒論》、《金匱要略》中有關溫熱病的論述;另一方面,書中彙集葉香岩《外感溫熱篇》、薛生白《濕熱病篇》和余師愚《疫病篇》、陳平伯《外感溫病篇》等清代溫病諸家論述。此書以「軒岐、仲景之文為經,葉、薛諸家為緯」,徵引吳鞠通、章虛谷、華岫雲等人精闢的闡釋,並有王氏加按語註明他的新見解,該書實為清代濕病學說的全面彙輯。  王孟英治溫病宗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雜病取朱丹溪、喻嘉言、秦皇士、沈堯封,對《傷寒論》尤有心得。孟英闡發醫理精闢,臨證重視審證,辯證精確,立法處方熨帖,用藥靈巧慎嚴,毫不偏囿固執,每有出奇制勝之效,而無顢頇貽誤之弊。 「臨症輕奇,處方熨帖,亘古幾無敵手」 (張山雷)、「辨病辯證,能探虛實,察深淺,權緩急,每多創辟之處」(曹炳章),這些對孟英的評價或是讚譽,可謂貼切妥當。  王孟英於診務之暇,勤於筆耕,一生著述頗豐。道光十七年(1837),江浙因戰亂疫癘流行,王孟英愛女死於霍亂,乃於次年(1838)撰《霍亂論》。至晚年又將其重訂出版,更名為《隨息居霍亂論》(1862)。王孟英將自己於1824—1857年間治病醫案,依編年體例,彙輯成《王氏醫案》3集。又撰寫一部《歸硯集》(1857),書中論述個人診治心得及治驗。晚年彙纂一部《隨息居飲食譜》(1861),此書為清代營養學名著。他還輯錄、評註醫書多種,如《潛齋簡效方》、《四科簡效方》、《彙刊經驗方》等。他總結家傳醫學經驗,將曾祖父書稿,又經祖父、父親親手增訂的《醫學隨筆》加以整理,刊行於世,並改名為《重慶堂隨筆》。這部著作貫注著王氏四代學術經驗的結晶。其所評註之書,有《女科輯要》、《言醫選評》、《古今醫案選》等,傳另有《雞鳴錄》、《聖濟方選》、《舌辨》、《柳州醫話注》、《願體醫話評註》等。  王孟英晚景凄涼,顛沛流離,避居秀水(今浙江嘉興)濮院鎮。同治七年(1868年),一代名醫與世長辭,時年六十。
推薦閱讀:

溫病學常用方劑集錦109青蒿鱉甲湯
溫病學必背條文 雲海鄒羿
溫病學條文《溫病條辨條文

TAG:集大成者 | 溫病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