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都故事-明朝南京的點點滴滴
一個偉大的人物常常可以決定一座城市的興衰。而南京就是這樣一座城市。南京,故稱金陵,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號稱「六朝古都,十朝都會」。這其中,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的大一統王朝,深深地影響了之後數百年間南京的命運。時至今日,我們在南京還能看到很多朱元璋留下的烙印,例如我們今天使用的南京這個城名就是自朱元璋始。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曾經的流浪僧淮右人朱元璋也趁勢起兵。元至正十六年,一直在江淮之間轉戰的朱元璋從采石磯渡江南下,攻下當時稱集慶路的南京,改稱應天府。之後以此為根據地,四齣征伐,用了十一年的時間,往西消滅了武漢的陳友諒,往東消滅了蘇州的張士誠。
洪武元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登基稱帝,在即位詔書中稱應天為「京師」,也就是非正式的確定了南京的首都地位。同年徐達率軍北伐,攻克元大都,元順帝北逃塞外。朱元璋改大都路為北平行省下轄的北平府(相當於今日之河北省省會)。南京在與北京的首都之爭中獲得了暫時的勝利,成功的使對方降級。相似的歷史在五百多年後曾重演過一次:民國十七年,定都南京的國民政府二次北伐,將張作霖趕出關外,佔領北洋政府所在地北京,並改為北平。
朱元璋雖然暫時定都在應天,但認為過往以金陵為都的各朝都「折數不久」,而且應天偏居江左,對於控制天下不利。所以一直沒有正式確定應天的首都地位,並積極尋找更合適的定都之所。
汴梁是舊宋故都,又處中原腹地,對控制天下頗為有利。洪武元年,明軍攻下汴梁後不久,朱元璋便親自去實地考察。只是河南一馬平川,開封四面受敵,無險可守,不宜作為都城。但朱元璋還是下詔以應天為南京,而以汴梁為北京,「朕於春秋往來巡守」。這就是南京之名的由來。實際上,汴梁的北京之夢只是曇花一現,此後,朱元璋再也沒「往來巡守」過。
朱元璋的老家在今天安徽的鳳陽,當時叫臨濠。朱元璋當年窮到被迫出家當和尚,現在當了皇帝,想著衣錦還鄉榮歸故里。洪武二年,朱元璋下令以臨濠為中都,也就是在南北兩京之外再加一個都城。朱元璋一度真的想遷都臨濠,甚至已經在中都仿造南京修建宮殿,如果最終完工並保存到今日,說不定又是一處故宮。只是後來朱元璋出於多重考慮,最終「罷中都役作」。之後直至明亡,鳳陽都被稱為中都,但只是作為龍興之地的虛稱而已。
洪武十一年,朱元璋下詔改南京為京師,這才正式確立了南京作為明王朝的正式首都。
但此後,朱元璋又興起遷都關中的念頭,洪武二十四年派太子朱標巡撫關中。朱標詳細考察了西安的地形,並獻上陝西地圖。此時的朱元璋頗有定都西安的想法。只可惜朱標回到南京後便一病不起,第二年去世。此時的朱元璋已經65歲了,太子之死對他打擊甚大,老年喪子的他頗感悲涼和疲倦,從此放棄了遷都的打算。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有趣,一個人的生死就徹底改變了南京、西安、北京三座城市的命運。
太子之死在當時造成的更嚴重的後果是皇位繼承人的空缺。朱元璋對自己的長子寄予厚望,沒想到朱標卻無福消受。不得已,朱元璋只得立朱標的長子朱允炆為皇太孫,繼承自己的皇位。
洪武三十一年,一代梟雄朱元璋病逝,葬於南京東郊的孝陵。朱允炆繼位,改元建文。
建文元年,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奉天靖難」,從自己的封地北平起兵,至建文四年攻下了南京,朱允炆不知所蹤。
朱棣篡位後,仍然在南京登基,改元永樂,是為明成祖。朱棣做燕王時的藩邸在北平,「奉天靖難」期間也一直以北平作為後方基地。加上金陵百姓和建文舊臣多懷念朱允炆的德政,尤其是左僉都御史景清對朱棣的未遂行刺,使得朱棣下定決心將京師遷往北京。
永樂元年,朱棣改北平府為北京順天府,與南京應天府對應。之後朱棣北巡,期間將大批中央官員帶在身邊,在北京建立「行部」,也就是說南京保持五院、六部等一整套中央政府的同時,北京作為「行在」,也具有五院、六部等中央政府機關,只是名字前面加上「行在」二字。例如北京的吏部行文時署名「行在吏部」,而南京的衙門直稱「吏部」。
永樂十九年,朱棣詔令「六部政悉移而北」,正式以北京為京師,諸衙門不再稱行在,而留在南京的對應衙門則在名稱前加「南京」二字。此時,南北兩京的地位便調了各個:北京的吏部行文時直稱「吏部」,而南京的衙門要稱「南京吏部」。
永樂二十二年,一代強人朱棣死於北征途中,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與其父朱棣不同,朱高熾幼年和監國期間在南京生活多年,對南京具有深厚的感情。朱高熾一上台就放出當初反對成祖北遷的夏原吉,並下令,北京中央機構均加「行在」,而南京衙門去掉「南京」二字,來年春天返都南京。也就是說,三年後,南北兩京的地位又換了回來,南京又一次成為大明帝國的正式首都,而北京則降為陪都。
只可惜,沒等到「來年春天」,明仁宗就在當年的五月駕崩。在遺詔中,仁宗仍強調:「四方仰咸南京,斯亦吾之素心」。只是繼位的宣宗朱瞻基自幼跟隨就藩的祖父明成祖朱棣在北京生活,雖不願違背父皇的遺願,卻也不願再迴鑾南京,使得北京名為「行在」,實為京師;南京名為「京師」,卻實為陪都。宣宗朝的十年期間,北京作為首都的地位不斷得到加強。正統六年,宣宗之子英宗再一次下詔北京諸司去「行在」,南京諸司加「南京」。在這祖孫四代在位期間,南京北京到底誰是京師,誰是陪都,如同文字遊戲一樣,反反覆復。經過這一番折騰,北京最終被確定為首都,而南京為留都或陪都。
不過,與其他朝代的如隋唐的兩京制或金朝的五京制不同,明朝的南北兩京理論上有著相同的地位。雖然遠離權力中樞,南京卻保留著一整套中央機構,包括六部、六科、都察院、大理寺、國子監等等,甚至連太醫院都有。所以說朱棣及其子孫算對南京不錯了,至少沒把它降格成江蘇省會。
雖然大體來講,南京的中央機構與北京是相對應的,級別也相同,但畢竟皇帝與內閣俱在北京,所以南京各機構的職權大大小於北京相應機構。其許可權一般僅限於南京和南直隸(包括今天的江蘇安徽兩省與上海市),當然言官除外。所以南京各部的清閑職位常常成為打發不受歡迎官員的地方。最有名的一個例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海瑞了。海瑞為官清正,剛正不阿,被稱為「海青天」。但也有人認為此人為人過於嚴苛,不近人情。萬曆器重海瑞,多次打算召用海瑞,內閣官員便將他安置在南京,歷任南京右僉都御史、南京吏部右侍郎一直做到正二品的南京右都御史,備受尊崇卻無實權。(有明一代,正二品基本上已經是人臣的最高品軼。要想再上一步做到一品大員,對不起,死後再說。)
南京再一次成為擁有實權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在兩百多年後南明的弘光朝。此時李自成攻下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殺於景山,之後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大明王朝已經到了彌留狀態。北京陷賊,南京便理所當然的成為萬方咸仰的首善之地。福王朱由嵩在南京即皇帝位,時人都以為又將出現一個南北朝局面。只可惜這位福王卻沒什麼福氣,難成康王故事。在滿朝的紙醉金迷中,不到一年,半壁江山也成了昨夜黃花。隨著清軍南下,響噹噹的南京應天府被貶為隸屬江南行省的江寧府。直到兩百多年後的革命黨人驅逐韃虜,建立民國,江寧才又改回南京,以作為中華民國的首都。
可以說,明代是南京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今日之南京還有很多明朝遺迹可以追尋,最著名的便是明孝陵、明故宮遺址,以及明城牆。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與皇后馬氏的陵寢,位於中山門外紫金山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明孝陵壯觀宏偉,其規制和模式規範了其後五百多年的明清帝王陵寢的建築格局。明孝陵與位於江蘇盱眙的明祖陵,北京的明十三陵,湖北鍾祥的明顯陵,遼寧撫順和瀋陽的清關外三陵,以及北京清東陵、清西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只是經歷了六百多年的滄桑,明孝陵的大部分木質結構已經蕩然無存,今天我們在陵區內還能看到的是基本完好的陵寢格局以及大部分石質結構。目前明孝陵的地宮尚未被挖掘,據推測應該保存完好。
明故宮興建於洪武年間,規模宏大。北京故宮既是仿造南京明故宮所建。朱棣遷都北京後,南京故宮結束王朝皇宮的使命,但仍由皇族和重臣駐守和管理。由於年久失修,到明末時南京故宮已經殘破不堪。至南明弘光朝時,甚至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相當於北京故宮的太和、中和、保和殿)都已蕩然無存,朱由嵩的登基大典只能屈身於側殿武英殿。清代時,明皇城被作為滿城供八旗駐防。太平天國時期的戰火摧毀了剩下的宮殿與宮牆。到民國時期,空曠的宮城遺址被用來建造明故宮機場。今天,曾經壯麗巍峨的明朝宮城只剩下午朝門遺址一處可追憶它曾經的輝煌。
明代南京的城牆實際上包括由內到外的宮城、皇城、京城以及外郭四座城牆。通常所說的南京城牆實際是指京城牆。南京城牆全長33.7公里,城基寬約14米,城高14至21米不等,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歷經六百多年的風雨,我們仍能看到其中的21.4公里,是現存世界第一大城垣。南京城牆的城門有「內十三外十八」之說,這其中的「十三」就是指明代南京京城牆有十三座城門,而「十八」是指外郭土城頭的十八座城門。南京城牆的一大特點就是每座城門都建有複雜的瓮城以增強防衛。尤其內瓮城的設計,是為首創。例如保存最完好的中華門,規模巨大,雄偉壯觀,結構複雜,設計巧妙,整個中華門由三道瓮城和四道拱門貫通組成,有藏兵洞27個,戰時可以藏兵三千餘人。南京城牆的另一特點是大多數城磚都有銘文。原來,修建城牆時,使用了數量巨大的城磚。為了保證城磚的燒造質量,每塊城磚上都要有府、州、縣、里、甲以及窯匠的名字,以便驗收不合格時追究制磚人的責任。這一制度保證了南京城牆建造的高質量。同時城磚上的銘文,也為後人留下了及其豐富的文化信息和十分珍貴的歷史資料。
推薦閱讀:
※打油詩:飄飄洒洒點滴滴
※「保胎」的點點滴滴
※殘荷雨聲,滴滴入心_枉凝眉
※京滬深多地網約車新政征出台意見 滴滴回應:車費將翻倍
※滴滴相思淚伊人為誰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