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黨爭逼宮趣事

澳大利亞黨爭逼宮趣事作者:夏文輝

澳大利亞這樣的「逼宮」事件,陸克文絕非第一個受傷的人。他的工黨前領導人霍克在1991年也遭遇了同樣的經歷,黨內突發的冷箭令其一夜之間敗走政壇。

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的女兒傑茜卡·拉德2009年在北京寫了一本名為《魯比的競選》的小說:一名年輕女性在聯邦競選活動中感受驚心動魄的權力爭鬥,虛構的總理休·巴頓在一場「宮廷政變」中被自己的女財政部長加布麗埃勒·布倫南推翻。小說里的情形第二年在現實中發生了,陸克文在黨內爭鬥中被自己曾經的學生加副手朱莉婭·吉拉德逼宮,黯然放棄總理職位。得到這一消息,傑茜卡·拉德哭著給父親打電話,陸克文寬慰她:「別擔心,寶貝,這不是你造成的。這就是政治,要習慣它。」

澳大利亞這樣的「逼宮」事件,陸克文絕非第一個受傷的人。他的工黨前領導人霍克在1991年也遭遇了同樣的經歷,黨內突發的冷箭令其一夜之間敗走政壇。

陸克文沒有理由譴責這樣的逼宮,因為他很快就掀起挑戰。2012年,經過蟄伏的陸克文發起了一次被當地媒體稱之為「不管不顧的攻擊」。2012年2月22日,正在美國訪問的澳大利亞外長陸克文在華盛頓臨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因無法得到總理吉拉德的支持,他決定辭去外長職務。在外訪途中突然宣布辭職並發起黨內投票,一位跟隨報道的澳大利亞媒體記者這樣寫道:「我感到背後眾多嘲笑的眼光,把黨派之爭直接公開於國際場合,這相當丟人。」翌日,吉拉德接招,宣布儘快舉行黨內選舉,「一舉解決工黨領導人之爭」。投票結果卻令陸克文大為意外,時任總理朱莉婭·吉拉德以71票對31票完勝陸克文。

對這樣未遂黨內「政變」,有消息指當時吉拉德民意支持率很低,黨內怨言確實頗多,陸克文是在通盤了解了黨內決策層票數分配,並得到滿意答覆後,決定發動襲擊。然而,在投票前夕,一些做出承諾的哥們兒臨陣調轉槍口,發動襲擊的人半途被狙擊了。陸克文被迫宣布失敗,並發誓全力支持總理吉拉德。然而,這誓言只維持了一年。2013年3月21日,工黨重量級人物西蒙·克林公開建議重新選舉黨的領袖,並呼籲陸克文出面挑戰吉拉德。吉拉德在議會答辯時宣布,同意當天下午開會進行黨內投票。然而就在會議召開前10分鐘,陸克文宣布不向吉拉德進行挑戰。後有分析說,陸克文選擇不去挑戰吉拉德是因為他沒能在最後一刻,在黨內獲得足夠多的支持票。

塵埃並未落定。當年6月26日上午,一些工黨議員突然提出召開黨內會議,對黨首之爭做一個了斷。當天下午,吉拉德宣布就在當晚召開黨內會議,工黨下院議員投票選舉黨首。這一次,吉拉德決心一戰豪賭,她提出輸掉投票的一方應在即將舉行的聯邦議會選舉前退出政壇。這次陸克文贏了,他再次坐上總理職位,儘管時間很短,並在大選中一同將工黨執政權丟掉。吉拉德則說話算數,從此離別政壇。

兩年不到,類似的事件又發生了,這次是執政的自由黨。今年2月9日,自由黨舉行黨首投票選舉,自由黨黨團大會原定10日舉行,表決一份所謂的「換帥動議」。一旦動議通過,阿博特及其副手朱莉·畢曉普就必須讓出正副黨首之職,由黨內重新選舉人選接任澳大利亞總理和副總理職位。這距離阿博特上台僅僅16個月。曾身為運動員的阿博特連一天也不想等,決定當天就舉行投票。

已經在民意調查中超過阿博特的時任澳大利亞通訊部長馬爾科姆·特恩布爾被認為是頂替阿博特的最佳人員。9月14日,在又一次突然舉行的黨內選舉中,特恩布爾以54票對44票的結果擊敗阿博特,當選自由黨黨首。報道稱投票結束後,阿博特面無表情地走出會議室。第二天,特恩布爾宣誓就任總理,他向全國人民保證,儘管黨內政變使他成為該國短短兩年多以來的第四任領導人,並在政府成員間留下了嚴重分歧,但他領導的政府依然強大。當天,面色鐵青的阿博特也發表了他突然下台以來的首次講話。他警告說,澳大利亞政府的「多變」可能有損該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針對兩個人表態,《澳大利亞人》報指,人們都清楚(總理人選)如此頻繁的輪換隻是因為黨爭,但是誰能忍住,誰能制止?

與澳大利亞隔海的紐西蘭也有著相似的政黨制度。紐西蘭前總理戴維·朗伊(1984年—1989年)和前總理海倫·克拉克都曾在回憶錄中敘寫過黨內爭鬥的「殘酷」經歷。戴維·朗伊的回憶錄是在他被迫下野後寫就的,整本書中大量篇幅寫的就是黨內爭鬥,他直言道:這樣的民主,也是一種傷害。


推薦閱讀:

漫談南明13 黨爭
1907桃色「反腐」:名妓點燃清廷黨爭導火線
中國歷代黨爭為何結出的都是惡果
22明朝時期之東林黨爭
第五講 黨爭式生存(5)

TAG:澳大利亞 | 趣事 | 黨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