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法指導初探
語文學法指導初探
連 曉
(原載劉國正、畢養賽主編《葉聖陶語文教育思想研究》
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年2月版,抄錄於此以紀念葉聖陶先生誕辰120周年)
葉聖陶語文教育思想照耀著語文教學的滔滔長河
如何徹底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如何大幅度提高中學語文教學效率?為此,我重溫了葉聖陶先生的語文教育論著,並在語文學法指導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嘗試。茲舉一二,求教大方。
一、語文學法指導研究和實踐的意義
呂叔湘先生曾經指出:「通觀聖陶先生的語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兩點。其一是關於語文學科的性質:語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關於語文教學的任務:教語文是幫助學生養成使用語文的良好習慣。」(《〈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序》)這是十分中肯的。「『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以下簡稱《論集》,第152頁)這是葉老幾十年來反覆強調的觀點。他還說:「得到閱讀和寫作的知識,從而養成閱讀和寫作的習慣,就是學習國文的目的。」(《論集》第3頁)我們體會,前面提到的「習慣」,都包括科學的學習方法。
當今時代,是一個急劇變化的時代,是一個信息量驟增的時代。有專家估計,全世界一年新出現的「知識流」(指各學科的名詞術語數字等)約有70億至80億,而一個工程師和科學家一生手忙腳亂的知識量,學校教育只能提供20%左右。(張健《教育科學當前要抓緊研究的兩大課題》,見《人民教育》1984年第4期)由此可見,葉老的論點具有何等深刻的現實意義!重視學法指導,培養學生使之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成為中學教育的核心問題之一。
這是問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對於中學生在校學習本身,也應當重視學法指導。我們常可聽一些教師在說,某某同學學得好,是他的學習方法得當;某某同學成績差,是因為學習方法不當。事實上,多數教師並沒有作過什麼系統的學法指導,差不多全靠學生在學習實踐中摸索,這難免帶有很大的盲目性。有些學生「暗中摸索」得到了好的學法,效率就高;「多數人摸索不通或是沒有去摸索」(《論集》89頁),效率就低。這種現狀如何能適應大面積提高教學效率的需要呢?
我國歷史上向來比較重視學法指導,《學記》便是明證,此外孔子、孟子、王充、朱熹等許多先師也都有不少關於學法的言論。國外有人把學習定義為「學習如何學習」,進而建立了教育學的分支「學習學」,專門研究學習理論和方法。(見王松泉《淺議學法指導的意義、目標和途徑》,見《語文教學通訊》1987年第7期)創造出了整套整套的學習方法,如「SQ3R學習法」(見《四川青年》1980年12期和「TQLR聽話法」(見《中學語文引論》畢養賽主編)等。葉老的學法指導實踐對我們也很有示範作用,零散的言論且不提,僅專論就有不少,如《中學國文學習法》《略談學習國文》等。在葉聖陶語文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我們現在完全可以借鑒古代和國外的學法指導,沿著葉老的路走下去,建立系統的適合我國學生學習特點的語文學法指導結構體系,走出語文教改的新路子來。
目前,我國語文學法研究和實踐雖已起步,也成立了全國中學生學法研究會,但現狀並不盡如人意,基本上還於各自為政、「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式、不系統的狀態之中,有不少學法指導有研究成果,也只散見於課本、報刊和教學法著作之中。何時能見到一部較為系統實用的著作,我們廣大語文教師正翹首以待。
二、語文學法指導的內容
語文聽說讀寫都應有相應的學法指導,涉及的範圍極其廣泛。本文限於篇幅,限於嘗試的深廣度,僅就閱讀學習的學法指導,談談自己的體會,而且盡量囿於比較少見於報刊著作而本人又以為行之有效的內容。
(一)幫助學生「認定目標」。葉老《中學國文學習法》第一條就是「認定目標」。前面提到的「SQ3R學習法」是美國教學界盛行的學習方法。第一步叫「觀察」(Survey),要求拿到教材後,先粗看全書內容,明確學習目的。這一點和葉老的「認定目標」頗有相類之處。
在嘗試中,我十分重視這一點,新生進校、每學期開始以及整個學習過程,反覆要求學生注意學習目標,務必明確《大綱》的有關規定。
(二)講讀課學習的學法指導。講讀課學習在中學階段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葉老講「……講讀負擔著三重的任務。講讀一方面訓練了解的能力,一方面傳播固有的和現代的文化,另一方面提供寫作的範本。」(《論集》第52頁)
講讀課學習預習十分要緊,我把大約一半的預習時間安排在課內。在實踐中,我要求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諸如明確目的,精讀課文,解決生字難詞,找出重點疑難等都視為例行常規,無須每次重提。當然不同課文預習的時間和深度都應有所區別,否則,既無必要也不可能真正做到。
其次是做好課堂筆記。我建議學生採用評點式筆記法直接寫在書上,既可提高效率,又便於複習保存。課堂筆記一定要注意選擇,二要注意速度,要處理好聽、記、思考(參加討論)之間的關係。心理學研究表明,同時做兩件(或三件)事,至少有一件(或兩件)要非常熟練,達到高度自動化的程度。課堂筆記聽記思考同時進行,聽記需十分熟練,所以這裡還有個基本技能的訓練問題。
此外要十分注意老師的教學思路。葉老說:「閱讀方法最緊要的還在多比較,多歸納,多揣摩,多體會在,一字一語都不輕輕放過,務必發現他的特點。」(《論集》第59頁)因此,我指導學生多注意老師是如何比較、如何歸納的,細細體味,從而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
最後還有必要提一提要養成看參考書的習慣,葉老非常強調這一點。(《論集》第25頁、第123頁)學生的參考書一般比較少,有的幾乎沒有,我們替學生訂閱《語文新圃》雜誌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三)文言文的學法指導。文言文學習有其特殊性,因此更要注意方法。葉老指出:「如果不講方法或者沒有方法,寧可退一步想,教師還是不教古書的好,學生還是不讀古書的好。」(《論集》第45頁)我比較重視以下兩方面的指導:一文言法則,二熟練成誦,前者學生比較重視,後者則不然,這是不正確的。葉老講:「學習文言,必須熟讀若干篇。勉強記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誦才行。因為文言是另一種語言,不是現在口頭運用的語言,文言的法則固然可以從分析比較而理解,可是要養成熟極如流的看文言的習慣,非先熟讀若干篇文言不可。」(《論集》第125頁)個中意義講得一清二楚。文言文背誦是當代學生文言文學習的一個難點,我著重指導學生糾正以下三種不良傾向:
1.應急式的強記。葉老提倡熟讀成誦,古人也有類似的說法。宋朱熹云:「凡讀書……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成熟,自然上口,久遠不忘。」(《朱子童蒙須知》)事實上,應急式的強記,記憶的材料在頭腦中儲存的時間非常短暫。
2.有口無心。有口無心的誦讀效率低,錯誤率高,常會張冠李戴。這一點我建議學生學習毛澤東同志的背書方法。有人向他請教背書的方法,他說:「我採取高聲朗誦和密詠低吟相結合的辦法。每讀一文,總是反覆誦讀、詠吟,用心領會它的意思、氣勢、節奏和神味。」(《毛澤東傳》)成誦之後,還可嘗試默寫,據說,茅以升同志小時背書常用邊誦邊默寫法。
3.一朝背出,束之高閣。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及時複習可以有效地提高記憶效率,只有及時復背、經常復背,才能久遠不忘,終身受用。
(四)課外閱讀的學法指導。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得依賴大量的課外閱讀。葉老向來重視課外閱讀,他常說:「精讀文章,只能把它認作例子與出發點;既已熟習了例子,占定了出發點,就得推廣開來,閱讀略讀書籍,參讀相關文章。」(《論集》第15頁)課外閱讀的學法指導我以為這兩點非常重要:一是選擇,一是筆記。
課外閱讀不是為了消閑,故一定要重視選擇。黃色讀物自不必多言,武打言情作品也須慎重。有些讀物情節離奇,內容膚淺,文字粗陋,排印馬虎,讀後非但無益,反而有害。一般應提倡多讀報,多找些跟教材類似相關的來讀。
還要養成作讀書筆記的習慣,遇到發人深思的觀點,引人注目的材料,優美雋永的語句等,還不妨用心默記。此等習慣,一旦養成,終身受用不盡,作文時也會得力不少。
(五)語文複習的學法指導。迎考複習(包括單元測驗,期末考、會考、高考等),我主要指導以下幾個方面:
1.弄清語文知識系統的構成。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不論我們選教什麼學科,務必使學生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布魯納《教育過程》)其實複習也同樣。語文知識系統一般由以下幾個平面構成:語音、文字、辭彙、語法、修辭、語段、篇章以及其他語文常識。以上諸平面文體交叉構成一個完整的語文知識系統,它可以體現在一篇課文里,也可以體現在幾冊課本中。現代考試一般覆蓋面比較廣,這和語文知識系統整體把握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複習的時候應當兼顧諸多方面。
2.要「知己知彼」。「知己」指了解自己的長處與短處及學習特點;「知彼」指要了解一段時間來學習的目標、重點和難點。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避免平均用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要有計劃。「知己知彼」後就要有計劃,方能有條不紊。制定計劃時既要多考慮教材的因素、自身的特點,又要懂一點學習心理學(實踐中我常介紹有關心理學知識),還要注意留有餘地。
4.要重視所學知識的整理、分析和歸納。可以按單元複習,也可以按條塊複習,後者更需要整理。此外更要注意能力的培養,可以把複習當作再學習的機會。
當然還可以舉出許多,但以上幾方面如掌握好了,複習時就不至於無所適從。
三、語文學法指導的途徑
接下去談談我正在嘗試的一些有關學法指導的有效途徑,它可以概括為「推薦、傳授、總結、交流」八個字,其具體內容如下:
「推薦」,即經常性地向學生推薦一些介紹語文學法的好文章。具體的可以有以下幾種做法:
(1)利用早自修、讀報課、專題講座等機會宣讀一些從報刊上收集來的好文章;
(2)提供目錄,讓感興趣的學生自己去找來讀;
(3)讓學生自己推薦,在黑板上轉載;
(4)作為說明文的範文列印給學生,或者處理成閱讀訓練題的形式給學生,使邊接受閱讀訓練,邊接受良好的學法指導,真可謂一舉二得,事半功倍。
學習是一種認識活動,必有規律可循,但學無定法,因人而宜,因時而宜,因此要教育學生擇其善者而從之。
「傳授」,即有意識地划出一定的時間專門傳授學習方法。可以是若干個完整的課時,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穿插一定的時間,嘗試中我是兼而有之的。例如,幫助學生「認定目標」,我通常穿插在教學過程中,而傳授文言文學習方法和迎考複習學法指導,卻曾經各佔用了滿滿當當的兩課時。對此,有人也許會產生疑慮:現在課程已夠重了,還要專門撥出課時傳授方法,豈不增加負擔?這種疑慮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學生一旦掌握了科學的學法,就可以大幅度大面積地提高學習效率。
兩年多來,我在學法指導的探索和嘗試中儘管存在著不少問題和缺陷,但效果還是十分明顯的。我多年來任教高中語文,最近任教高三兩個班。其中一個班,在高一第一學期即將結束時,我曾花兩個課時傳授語文複習的方法,第二學期進行了強化,當時看來效果並不明顯,後來就不同了。這班學生進入高三時,浙江省高考改革的需要,班級進行了調整,同一班級出現了兩類學生:一部分以前授受過系統的迎考複習方法的指導,考前無須老師多言,也不要求發什麼複習提綱,絕大多數會有條不紊地複習;另一部分則不然,一時出現了手足無措的局面。同樣未作複習輔導,兩部分學生的期中考試成績對比如下:曾學過系統複習法的25人,平均得75分;未學過系統複習法的14人,平均得66分。可見,學習能力、學習效率大不一樣。
傳授學法,應當力求系統一些。最好有一套簡明、系統、實用的語學法教材,定期傳授,定期檢查,想必會收到很大的效果。現在的統編教材,增加了很多學法的內容,使學生獲益匪淺,但還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為此,我們懇切地希望有關部門再作一些專門的研究。
「總結」和「交流」。學法並不是哪個人憑空發明創造出來的,而是從學習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我經常鼓勵學生總結自己的語文學習經驗,互相交流,我也經常向學生自己的學習得失。一般地說,學生的經驗更宜為其他學生所掌握,老師的經驗更受到學生的重視。同學間的交流,師生間的交流,教學相長,共同提高,既學了方法,又融洽了感情,何樂而不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學法指導同其他教學一樣,應當有計劃性,切忌東一鎯頭西一鎚子,弄得學生茫然不知所措。
說明:為忠於原作,抄發時除了個別明顯的筆誤外,其餘未作改動。不妥之處請批評!
推薦閱讀:
※CSC2015|中國腦卒中血糖管理指導規範
※轉載:作文指導:巧設懸念起波瀾
※卒中防治指導「套餐」
※大班幼小銜接指導家長會講話稿
※防治哮喘,關鍵還是要用中醫思想指導(二)——傳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