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痰病學術研究的歷史、現狀及未來

陰陽否隔
中醫痰病學術研究的歷史、現狀及未來

中國中醫研究院基礎理論研究所 潘桂娟研究員(醫學博士)

一、中醫痰病學術的歷史源流

(一)秦漢時期

(二)晉隋唐時期

(三)宋金元時期

(四)明清時期

(五)近代

二、中醫痰病學術的發展現狀

(一)基礎研究

(二)臨床研究與應用

三、中醫痰病學術未來發展的思考

(一)痰病研究的現代意義和總體目標

(二)痰病研究的主要內容和近期重點

主要參考文獻

中醫痰病學術體系,萌芽於秦漢,發端於晉唐,發展於宋元,興盛於明清,近現代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兩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由於歷代醫家和學者的研究與應用,在理論與實踐兩方面,不斷充實與進步,到清末已具有豐富的學術內涵,成為中醫藥學術寶庫中獨具特色的組成部分。痰病學術,既不是束之高閣的理論,也不僅是口傳心授的經驗。其自宋元以來,以其普遍應用、療效獨特的實用價值而受到臨床醫家的廣泛重視,而且始終是中醫藥學術體系的重要分支,而成為探討研究的熱點。以至當代的一些中西醫結合學者,也對此開始重視與研究。中醫痰病學術的內涵及其科學性、實用性,決定了其經久未衰,不斷進步的歷史必然。由中國中醫研究院基礎理論研究所主持召開的全國首屆及本屆中醫痰病學術研討會,就是在當代醫家和學者研究工作的推動下,本著在這一領域共同研究、相互交流、彼此促進的學術目標組織召開的。下面我就中醫痰病學術研究的歷史、現狀及未來,做概要的報告以拋磚引玉。

一、中醫痰病學術的歷史源流

(一)秦漢時期

從現可見文獻分析,中醫痰病學術萌芽於先秦及兩漢時期。如:成書於秦漢之際的《神農本草經》中,已有「胸中痰結」、「留飲痰癖」之類的記載。其云:「恆山,味苦寒。主治傷寒熱,熱發溫瘧,鬼毒,胸中痰結,吐逆,一名互草。生川穀。」「巴豆,味辛溫有毒。主治傷寒溫瘧寒熱,破症瘕結聚堅積,留飲痰癖,大腹水腫,蕩滌五臟六腑,開通閉塞。利水穀道,去惡肉,除鬼毒蠱注邪物,殺蟲魚。一名巴椒。生川穀。」與此相關的記載,如:「大黃,味苦寒有毒。主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症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調中化食,安和五臟。生山谷。」「蕘花,味苦寒。主治傷寒溫瘧,下十二水,破積聚大堅症瘕,蕩滌腸胃中留癖飲食,寒熱邪氣,利水道。生川穀。」除以上藥明確論及於痰飲之外,至今常用的治痰(飲)藥物,如:菖蒲、遠志、旋覆花、白朮、栝萎、款冬花、桔梗、貝母、麻黃、澤漆、蕪花、大戟、葶藶、半夏、蕘花、蜀漆、恆山、商陸、大黃、射干、茯苓、厚朴、枳實、巴豆、皂英、白僵蠶等,《神農本草經》中也已收載。

與《神農本草經》時代相近的《黃帝內經》中,雖然對人體氣血的運行,津液的轉輸,飲食精微物質的受納及消化、吸收、代謝過程,已有較多的論述,但全書未明確論及痰的概念。關於與痰病相類的癥候則多有記載。如:《素問.評熱病論》云:「勞風法在肺下,其為病也,使人強上冥視,唾出若涕,惡風而振寒,……咳出青黃涕,其狀如膿,大如彈九,從口中若鼻中出。」《素問.通評虛實論》云:「凡治消瘴,仆擊,偏枯屢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高粱之疾也。」此外,《靈樞.刺節真邪篇》云:「有所結,氣歸之,衛氣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為腸溜。久者,數歲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結,氣歸之,津液留之,邪氣中之,凝結日以易甚,連以聚居,為昔瘤,以手按之堅。」可見當時已認識到「瘤」的發生,與津液留結有關。而從中醫學的理論與實踐來分析,津液留結便是痰濁,氣滯津結痰凝,可形成瘤。而這裡所言津液久留所生「瘤」,有「以手按之柔」和「以手按之堅」兩種病狀,也是臨床上的客觀存在。此外,《內經》十三方中,半夏湯、半夏秫米湯、生鐵落飲等,均有化痰之效。

至於一些學者提到,長沙馬王堆漢墓出上的帛醫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至今治痰常用的約物,則半夏、皂英、牡蠣、杏仁,及服零(茯苓)、白付(白附子)、虻(貝母)等,亦可資參考。

到東漢,張仲景所著《傷寒論》與《金匾要略方論》中,已出現有關痰飲證治的明確論述。如:《金匾要略方論》中的「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篇」,提出「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的治療原則,並據飲邪所在不同部位而出現的的各種不同主證,將其病變分為痰飲(狹義)、懸飲、溢飲、支飲四類,並提出主治方劑體現出不同的治療方法及用藥特點。但從此篇所論病變的特點看,基本屬於飲邪為患、雖與痰相關,但與此後所云痰濁致病,在病機、證、治上均有著顯著的區別。但同是張仲景所論的另外一些病證,雖未明言「痰」病,但確與痰濁密切相關。如:《傷寒論》中的小陷胸湯證、大陷胸湯證;苦酒湯證,甘草湯證、半夏散及湯證、三物白散證,以及《金匾要略方論》中的栝蔞薤白白酒湯證、栝萎薤白半夏湯證等,均屬於痰濁證治範疇。

(二)晉隋唐時期

中醫痰病學術理論,發端於晉隋唐時期,其代表作為隋.巢元方等撰《諸病源候論》。此外,在此之前的《名醫別錄》《肘後備急方》〈集驗方〉,要其後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為代表的唐代方書中,對治痰藥物與方劑的論述已顯著增多。標誌著痰病學術從理論、臨床兩方面,開始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首先,從成書於魏晉之間(公元220年~420年)的《名醫別錄》對疾病用藥的記載,已較《神農本草經》明顯增多,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痰病理論的進步。如《名醫別錄》中記載了朴硝、茯苓、細辛、柴胡等20種藥物,治療「停痰痞滿」、「腹中痰實結搏」、「膈痰水」、「胸中痰痹」、「心下結痰痞氣」、「痰冷」、「痰熱」、「痰滿」等病變的功效。其云:朴硝主「停痰痞滿,」芒硝主「腹中痰實結搏」,茯苓治「膈中痰水」,主「消痰水,逐皮間風水結腫」,細辛「破痰」,柴胡主除「諸痰熱結實」,蘭草除「胸中痰癖」,核「破心下結痰氣」,黃芩「主治痰熱」,前胡「主治痞滿」、「去痰實」,厚朴「消痰」,淡竹葉「主治胸中痰熱」,積實「主除脅痰解」,松蘿「主治痰熱」,擯榔「除痰解」,生薑「去痰」,芫花「消胸中痰水」,蕘花「主治痰飲咳嗽」,旋覆花「消胸上痰結唾如膠漆、心脅痰水、膀胱留飲、風氣濕痹、皮間死肉」,烏頭「消胸上痰冷」,半夏「主消心腹胸中隔痰熱滿結」,鹽「吐胸中痰解干.此《名醫別錄》是隋朝以前較多地論及痰病證治的代表文獻。

此外,晉.葛洪所撰《肘後備急方》卷四,記載的「治胸隔上痰飲諸方」中,提到治療痰厥頭痛的若干首方劑,南北朝時齊人姚僧垣於公元六世紀所撰《集驗方》中,也記載了經「搜采奇異,參校徵效」的若干治痰方劑。包括:治胸隔心腹中痰水冷氣方,治風虛痰癖方,治痰飲久癖方等。其中用於「風虛痰癖」的「小黃芪酒」,所治風虛痰痹,四肢偏枯,兩腳弱,手不能上頭,或小腹縮痛,脅下攣急,心下有伏水,脅下有積飲,夜喜夢,悲愁不樂,恍惚善忘;或久坐腰痛,耳聾卒起,眼眩頭重,或舉體流腫疼痹,飲食惡冷,嗇嗇惡寒,胸中痰滿,心下寒疝等一系列癥候,頗具痰病癥候複雜之特色。

總之,魏晉時代,對痰病(症)的病位、寒熱屬性、臨床特徵等已有初步認識,並積累了一定的用藥經驗,但在理論上尚元明確的論述。至於隋以前的其它醫藥學文獻中,除或多或少地引錄張仲景的痰飲證治學說外,極少見到有關痰病的記載。《諸病源候論》,由隋.巢元方奉敕主持編纂,成書於公元610年(隋大業六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論述臨床各科諸病證候及其病因病機的專書。書中匯粹眾說,沉研精理,形脈證治,罔不該集,較之前代,多有建樹。該書不僅將當時的醫學理論發展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而且對後世醫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至今亦不失其可資借鑒取法的科學價值。筆者考析書中「痰飲病諸候」及其它各病候中有關內容,深感此書實為中醫痰病學術發展的奠基之作。其貢獻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痰飲分論 首創痰病學說

《諸病源候論》一書,以張仲景的痰飲之說為基礎,吸收魏晉醫家對痰病的新認識,立足於《內經》以來中醫學的病因病機理論和辨證原則,對各種因痰飲而致的病變,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系統的總結,創造性地將痰和飲分別加以論述,為中醫痰病學說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書中「痰飲病諸候」共16條。其中包括:痰飲合論2候,即痰飲候、痰飲食不消候;痰病專論5候,即熱痰候、冷痰候、痰結實候、膈痰風厥頭痛候、諸痰候;飲病專論9候,即流飲候、流飲宿食候、留飲候、留飲宿食候、癖飲候、諸飲候、支飲候、溢飲候、懸飲候。關於痰病,除上述熱痰、冷痰等5候外,書中其它病候中還論及了痰癖候、飲酒人瘀癖菹痰候、虛勞痰飲候、解散痰僻候、婦人雜病痰候、婦人妊娠痰候、小兒雜病痰候等多種痰病證候。其對痰病諸候,詳述病症、審辨病因、推求病機,為後世醫家論治痰病奠定了理論基礎。

2.提綱犁領 論列痰病諸候

《諸病源候論》在「痰飲病諸候」中,分別論述了熱痰、冷痰、痰結實、隔痰鳳厥等證候類型的病因病機及臨床特徵。這是中醫學關於痰病最早的證候分類和病因病機專論。

其「熱痰候」謂:「熱痰者,謂飲水漿結積而生也,言陰陽否隔,上焦生熱,熱氣與痰水相搏,聚而不散,故令身體虛熱,逆害飲食,頭面噏噏而熱,故云熱痰也。」其「冷痰候,,謂:「冷痰者,言胃氣虛弱,不能宣行水谷,故使痰水結聚,停於胸隔之間,時令人吞酸氣逆,四肢變青,不能飲食也。」其「痰結實候」謂:「此由痰水積聚在胸府,遇冷熱之氣相搏,結實不消,故令人心腹痞滿,氣息不安,頭眩目暗,常欲嘔逆,故言痰結實。」其「隔痰風厥頭痛候」,謂:「膈痰者,謂痰水在於胸隔之上,又犯大寒,使陽氣不行,令痰水結聚不散,而陰氣逆上,上與風痰相結,上沖於頭,即令頭痛。若手足寒冷至節即死。」上述疾病的證候類型,是巢氏立足於寒熱虛實的辨證原則,加之以病因、病機、病位的分析,以及臨床表現的特徵而劃分的。雖然尚不夠全面,但其提綱掣領,規範證型,實開後世醫家研究痰病辨證論治規律與方法之先河。

3.精究詳審 揭示痰生諸病

中醫學有「百病皆生於痰」的說法,醫家多認為此說首創於元代醫家王掛,實際上早在 《諸病源候論》中,就已揭示了「痰生諸病,其候非一,」的病變特點。書中「痰飲病諸候」云:「諸痰者,此由血脈壅塞,飲水積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或冷,或熱,或結實,或食不消,或胸腹痞滿,或短氣好眠,諸候非一。故云諸痰。」這就明確指出了痰積體內,可導致多種病理變化,其臨床表現具有「諸候非一」的複雜性。從全書各病候中有關痰的病變來看,更可看出這一點。如:熱痰結聚上焦,則身體虛熱,逆害飲食,頭面噏噏而熱(熱痰候);冷痰結聚中焦,則時令人吞酸氣逆,四肢變青,不能飲食(冷痰候);痰水與冷熱之氣搏結於胸府,則令人心腹痞滿;氣息不安,頭眩目暗,常欲嘔逆(痰結實候);隔問之痰與風痰互結,上沖於頭,則頭痛:(膈痰風厥頭痛候);痰停聚流移於脅肋之間,則脅肋時時作痛(痰癖候);飲酒之人病痰,則嘔吐宿水,色如菹汁、豆汁,其味酸苦(飲酒人瘀癖菹痰候);服散之人病痰,則胸膈痞滿,頭眩痛,心脅結急,甚則目無所見而疼痛(解散痰癖候、解散目無所見目疼候);虛熱客於上焦而胸膈痰滿,則喘息不調,咽喉如有水雞之鳴也(上氣喉中如水雞鳴候);痰氣搏擊於咽喉,則喉間呀呷有聲,隨嗽動息(呷嗽侯);上焦停痰並脾胃虛冷,則谷不消,脹滿而氣逆,好噫而吞酸,氣息醋臭(噫醋候);風客皮膚,痰漬腑臟,則人麵皮上,或有如烏麻,或如雀卵上之色也,風邪夾痰,乘於臟腑,上及於目,則目生膚翳,或目生內障,或目赤痛,或目茫茫,或目生珠管狀物,甚則目珠脫出(目膚翳候、目青盲候,目茫茫候、目珠管候、目珠子脫出候);胸膈生痰實,則口苦舌干(客熱候);肺病胸膈痰氣搏結,逆上咽候,則咽中如炙肉臠(咽中如炙肉臠喉);婦從妊娠痰聚,則妨害飲食、心痛、嘔吐、心煩(妊娠惡阻候、妊娠心痛候、妊娠子煩候);小兒風邪外客,痰漬腑臟,則寒熱往來,腹痛,胸脅心腹煩熱而滿,大便難,小便澀,食不消,雖能食而不生肌肉(小兒寒熱往來候,寒熱往來五臟煩滿候,寒熱往來腹痛候,寒熱結實候、寒熱往來食不消候、寒熱往來食不生肌肉候);小兒餵養不當,痰聚胸膈,則飲乳不下,吐涎沫,甚者壯熱不止,繼發驚癇(小兒痰候)等等。以上各種因痰而致的病變,較之無代王珪《泰定養生主論》所述痰症,更為臨床所常見,對後世醫家的痰病疹療更具指導意義。

4.辨證求本 闡發痰病病源

《諸病源候論》「痰飲病諸候」及有關病候中、對痰病發生、發展、變化的機理,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建立了中醫有關最早的病因病機學說。其中又始終貫穿著因病生痰,因痰致病這一病理觀,亦即今人所云痰既是一種病理產物,又是一種致病因子。

關於痰這一病理產物的形成,《諸病源候論》認為;是飲食不節、將適失宜、外邪干犯、血脈窒塞、臟腑功能失調等因素相互作用,以至人體水液運化失常,飲邪積聚不消的結果。其云:服散而飲過度,將適失宜,衣厚食溫,則飲結成痰癖(解散病諸候);「將適失宜,飲食乖度,隔內生熱痰」(解散病諸候);「小兒飲乳,因冷熱不調,停積胸隔之間,結聚成痰」(小兒痰候)。如是言飲食不節,將適失宜生痰。其又云:「痰水積聚在胸府,遇冷熱之氣相搏,結實不消」(痰飲病諸候);「痰水在於胸膈之上(又犯大寒,使陽氣不行,令痰水結聚不散,而陰氣上逆,上與風痰相結(痰飲病諸候),是言邪干犯而生痰。其云:「諸痰者,此由血脈壅塞,飲水積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痰飲病諸候),是言血行淤阻而主痰。其云:「冷痰者,言胃氣虛弱,不能宣行水谷,故使痰水結聚:「停於胸嗝之間」(痰飲病諸候),是言臟腑功能失調而生痰。

關於痰這一致病因於導致人體諸種病變的機理,《諸病源候論》基本是著眼於外邪內痰 相夾為患,臟腑功能失調、陰陽氣血失和,痰阻氣機不利等方面加以論述的。其云:「風邪痰氣,乘於臟腑,臟腑之氣虛實不調,故氣沖於目」(目病諸候);「風邪客於皮膚,痰飲漬於腑臟,」(面體病諸候)。是言外邪內痰相夾為患。其又云:「胸隔痰飲潰於五贓,則令目眩頭痛也」(婦人雜病諸候);「臟內客熱,與胸膈痰飲相搏,熏漬於肝,肝熱氣沖發於目,故令目赤痛也,甚則生翳」(小兒雜病諸候)。是言痰結而致臟腑功能失調。又云:「風邪外客於皮膚,內而痰飲漬於腑臟,血氣不和,與陰陽交爭,故寒熱往來」(小兒雜病諸候);「陰陽否隔,上焦生熱,熱氣與痰水相搏,聚而不散」(痰飲病諸候)。是言痰結而致陰陽氣血失和。其再云:「胸隔痰滿,氣機壅滯,喘息不調」(氣病諸候);「胸隔痰結,與氣相搏,逆上咽喉之間,結聚狀如炙肉之臠也」(婦人雜病諸候)。是言痰阻而氣機不利。

以上僅例舉《諸病源候論》中痰病病因病機學說之大要,由此不難看出其已具備中醫痰病理論之雛形。

綜上所述,《諸病源候論》首創痰病學說,臚列痰病諸候,揭示痰生百病,闡發痰病病機,對中醫痰病學術的發展,做出了創造性的貢獻。其所創立的痰病學說,為後世醫家研究痰病、病因病機,以及臨床辨證論治,奠定了理論基礎,是中醫痰病學術發展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獻。以此書所論為開端,中醫痰病學術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其後,在唐代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以及日本.丹波康賴等所撰集隋唐方書之大成的《醫心方》等方書中,有關痰病證治的論述顯著增多,但在理論上沒有新的突破。但值得提出的是,中醫治痰名方溫膽湯,最旱見於《千金方》。

(三)宋金元時期

宋金元時期,伴隨著中醫學術的活躍與繁榮,痰病學術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特別表現在 理論上多所創新,及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在相當程度上提高了臨床從痰論治雜病的水平,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論痰治痰諸家中,以朱丹溪、王硅為突出代表。其他如嚴用和、楊士瀛、史載之、朱佐、張子和等,則見仁見智,各有千秋。朱丹溪,以善治雜病而為後世所矚目(以其氣、血、痰、郁之論而蜚聲醫林。朱丹溪於諸郁之中尤重痰郁,於治痰上獨具匠心;其痰病學說及治驗,主要見於《金匾鈞玄》、《丹溪心法》、《格致餘論》、《推求師意》等著述中。朱丹溪在痰病學術上主要有以下建樹:

1.立論百病兼痰,從痰治療內傷雜病。 朱丹溪認為,痰之已成,隨氣升降,元處不到,或貯於肺,或停於胃,或凝滯於心隔,或聚於腸問,或客於經絡四肢等。其為病則為喘咳,為嘔吐,為泄利,為眩暈,心中嘈雜,怔忡驚悸,為寒熱痛腫,為痞隔,為壅塞,或脅問轆轆有聲,或背心一片常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諸般雜證,多與痰相關。所以他說:「百病中多有兼痰者,世所不知也。」朱丹溪認為辨治痰病,應根據痰之成因、痰病性質,以及痰在人體的不同部位而定,強調審徵求因、審因論治的辨證方法。如論熱痰則多煩熱、驚悸,結於咽喉為喉痹腫痛;結於胃中為嘔吐,為暖氣,為嘈雜;若七情郁而生痰動火,隨氣上厥為眩暈;痰郁其火,於咳難治。氣痰隨氣機攻注,走刺不定,阻於咽喉,如絮如膜,甚如梅核,咽咯不去;滯於膈問,為氣膈;積於胸腹,為疝瘕積聚,為心腹塊痛。風痰多見奇證,上攻頭目,為頭痛,為眩暈,為目眶痛;流注經絡,為肢節臂痛,為偏癱。濕痰倦怠軟弱,體肥之人多有之,積於心下為痞;攻於頭部為重痛;在腹為腹痛,為泄瀉;注於下焦,為白濁,為帶下,為癲疝;流於經絡為結核,或在項,在頸在臂,在身(軀幹),其症不紅不痛,不作膿。若婦人體胖飲食過度,經水不調者,乃是濕痰。驚痰多成心痛、癲疾,飲痰多成脅痛、臂痛,暑痰使人嘔逆、眩暈,冷痰可成骨痹,食痰多見瘧痢、口臭、痞塊滿悶;脾虛生痰,食不美,反胃嘔吐等等。其論痰之詳,可見一斑。

2.首創「痰夾瘀血,遂成案囊」之說,注重痰瘀同治。 朱丹溪論痰,重視痰瘀相關。他認為、『痰夾瘀血,遂成窠囊。」在肺則凝滯肺氣,為肺脹喘咳;在脅則阻經絡,為脅痛不適;若胃中有濕痰死血,則手足麻木;隔間有瘀血動痰,可為噎隔;大腸有痰積死血流注,可成腸癰。若痰與食積死血並於腹中,又能作塊成聚而為症瘕。在治療上提出了痰瘀同治的概念,如治痰瘀肺脹用四物湯加桃仁、訶子、青皮、竹瀝、薑汁;治痰瘀身痛用脅痛控涎丹加桃仁泥丸服等,擇其痰瘀多寡而治。開創了痰瘀致病之說。

3.治痰以治脾為本,順氣為先,調理氣機。 對於痰病的治療,朱丹溪總結了諸如吐、下、燥濕、理氣、消導、清熱、軟堅散結、溫陽、補土等法。在這些治法中,他認為:「實脾土,燥脾濕,是治痰之本法也。」(《丹溪心法》)脾為生痰之源,脾氣虛則濕勝,痰易生而多,脾病濕勝為痰之本源,故實脾上,燥脾濕,助中焦之轉輸,乃絕痰之源的治本之法。基於此,朱丹溪治痰,處方用藥,多以燥濕健脾為主。他推崇二陳湯,用作基本方。曾曰:「二陳湯,一身之痰都管治。如果下行加引下藥,在上加引上藥。」朱丹溪實脾燥濕多用人蔘、黃芪、蒼朮、白朮、茯苓之屬,中氣不升用升麻。他創製的補脾丸中,白朮半斤,蒼朮、茯苓、陳皮各三兩,可知其意在於健運中州以實脾。朱丹溪還強調,治痰用吐法、下法攻之者,需顧護中氣,不可孟浪。此外,他還獨創「倒倉法」,意在去腸胃舊積而滌濯使之潔凈,推陳致新,扶虛補損,有實脾之功。另一方面,朱丹溪也強調「治痰不若順氣為先,氣順則一身津液自順」的原則。在其所製法痰諸方中,多配伍行氣之品,如陳皮、香附、積殼、木香、枳實等。濕痰與蒼朮、白朮相配,熱痰與青黛、黃連、黃芩為伍,風痰與天南星為伴,食積痰與神曲、山植、麥芽同用,老痰與海浮石、半夏、栝簍並行。除用藥伍用行氣之品外,亦重視調理人體氣機,糾正七情之偏。

4.精於方葯,靈活變通,樹痰病用藥之典範。 朱丹溪治痰以二陳湯為基本方,在具體用藥上,則又針對痰的不同性質、病證的不同部位,井結合體質狀況精心選擇。濕痰,蒼、白朮類;熱痰,青黛、芩、連類;寒痰,二陳類;風痰,南星、白附類;老痰,海石、栝簍類;食積痰,神曲、麥芽類。他還根據自己的研究與實踐,提出「痰在脅下,非白芥子不能達;痰在皮里膜外,非竹瀝、薑汁不可達;痰在四肢非竹瀝不開,痰結在咽喉中,燥不能出入,用化痰葯加咸葯軟堅之味」(《丹溪心法》),此外,還側重區別化痰藥物作用的強弱。一般用陳皮、半夏、栝萎、貝母;重者用南星、枯礬、竹瀝;久者用海浮石、皂角子,關於一些藥物的獨到功效及其配伍關係,他也有些新的認識。如:天花粉大能情隔上熱痰;海蛤粉熱痰能降,濕痰能燥,結痰能消;竹瀝滑痰,非薑汁不能行經絡;五倍子能治老痰,佐他葯大治頑痰等。金元時代,人才輩出,流派紛呈。除人所熟知的劉、李、朱、張四大家外,江蘇常熟王硅 (1271年一1361年?),論痰治痰,獨樹一幟,也給當代及後世留下了深遠的影響。王硅在醫學上的成就頗多,以痰證學說和創製「滾痰九」而鳴於醫林。其在痰病學術上的建樹,主要體現在所著「痰證論」(《泰定養生主論》卷14)中的「痰證」、「滾痰丸方」、「滾痰丸服法」、「痰論」,及其對「痰形」、「痰味」的辨析,「痰證或問」、「痰忌」等的論述中,此外,書中卷15「雜治活法」、卷16「歷用得效方」中所載治痰法與方葯,反映出王硅在痰證治療方面的圓機活法及獨到之處,《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稱其「論證有旨,於諸痰諸飲夾火為患,悉究精詳,制有滾痰丸最神效」。王硅對痰病學術的發展和研究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痰證的病因病機方面,明確提出「素稟痰證」、「素抱痰疾」之說,認為痰濁證與先天父母遺傳有關,其云:「余自幼多病,莫識其原。或偏頭風、雷頭鳳、太陽疼。自襁褓以來,遍嘗。頭風葯,其病轉增,直至出幼,諸證頓除,則為頭眩目運,如坐舟車,……久服秘方降氣湯、丁香五套丸之屬,則其病自若。……余自思父母俱有痰疾,我稟此疾則與生俱生也。」並舉「嬰兒出腹,啼聲初出,已有痰涎;又有大善知識,忘形忘骸,元思無慮者,頓抱痰疾」為據,進一步論證「稟賦痰證」之說。而且提出「一切男女大小素稟痰疾,其候往往不同,其狀各各奇異」。關於痰的形成和發病,王窪又云:「痰之為病,不出六經。六經所屬,其非六氣乎?醫書以脾為中州,合胃為表裡,胃為水谷之海,變化糟粕,灌溉四臟,其氣熏蒸上朝肺為華蓋,主司皮毛,周流內外,充潤百骸,氤氳為榮衛之氣,合會為律液之源,隨經變化,在肝名津,在肺名液,在心為血,在腎為精,在胃為涎。元和純粹,谷氣相資,升降無窮,髓、腦、涕、唾、演、精、津、氣、血液,同出一源,而隨機感應,故凝之則為敗痰。」其「隨機感應」,包括六淫外襲、七情內生,飲食酒醪厚味,辛辣燒炙煎熔等因素的影響。王硅由此也提出「風痰」、「寒痰」、「熱痰」、「氣痰」、「酒痰」(味痰)等證候。

關於痰證的臨床表現,王硅較之此以前醫家的認識更為深刻,論述更為具體。從其所論。可以反映出王硅「內外百病皆痰所致」的病因學觀點。同時他認為痰病與七情關係最為密切,其病變幻莫測,病者不能喻其狀,方書未嘗載其疾,醫者不能別其證。因此,他將這些病證稱 作「怪證」。後世雲「怪病多痰」,多引王硅「痰證論」。 在痰證的病候和類型方面,王硅也有自己獨特的認識。他認為,痰既形成,勢必阻礙氣機的運行,於是痰氣相擊,使一身上下都能發病,所謂「元氣氤氳,榮衛之間,不容間發,上焦停痰,周流不利,氣阻其中,奔潰四逸,隨其所寓,緩急而為病也」。他認為痰證的病理變化,主要有二,一屬實熱,一為虛寒。但對具體證型,雖論及「五痰」,卻並不認為臨床有此五種之別,而是從病因角度談的,即「味痰者,因飲食酒醪厚味而唾痰也。氣痰者,因事逆意而然也。熱痰者,因飲食辛辣、燒炙煎熔、重厚褥及無時鬱勃而然也。寒痰者,因沖冒風涼不節之氣而然也。風痰者,因感風而發,或風熱佛郁而然也。此皆素抱痰疾,因風、寒、氣、熱、味而喘咯咳唾,非別有此五種之痰」。對於痰證病候,觀察得非常細緻,並作了形象的描述。其涉及人體的精神情志、血液運行、呼吸、運化等多方面的病理變化,尤其對精神情志病候的描述更為詳盡。主要病候如:癲、狂、頭痛、頭風、口眼亂動,腦後風聲,鼻聞焦臭,喉問豆腥,咽嗑不利,精神恍惚,驚恐怵惕,心煩易怒,無端悲泣,胸悶氣結,寢夢刑戮刀兵,渾身習習如蟲行,胸臆問如有二氣交紐;頭眩、目暈,面青唇黑,怔忡心悸,中風癱瘓;不思飲食,嘈雜易飢,嘔吐噁心,嗜氣吞酸,泛吐冷涎或綠或黑,心氣冷痛,痞滿隔塞,腸中雷鳴,腹痛氣攻,泄瀉,便下膿血,痰毒腸癰,大便秘結,小便頻數(澀)或閉;鼻塞聲重,噴嚏連聲,喘急咳嗽,咯吐粘痰,肺癰吐膿,勞咯血,急慢喉閉;耳暇,赤眼,齒頰癢疼,口舌糜爛,頸項結核,腮頰腫硬,皮毛枯皺,四肢游風,筋骨卒痛元定所,足膝酸軟,肢體腫赤,傷寒過經壞證,月經衍期或閉經等。以上即是王硅所論痰證的主要病候。王硅云:「七情之方,原本多門,原其標本,半因痰病。」王硅所論痰證,確實以情志精神病變居多,而且頗多「怪證」。

關於痰證的診斷和鑒別診斷,王硅在「痰形」、「痰味」兩節中也有獨到論述。其論「痰形」日:「一切男女大小,素稟痰疾,其候往往不同,其狀各各奇異,方書有雲痰清而白者為寒,黃而濁者為熱,殊不知始則清白,久則黃濁稠結凝於下,清白稀薄浮於上,嗽而易出者,清而白者也。咳而不能出,則黃濁結滯者也。甫及咯吐盡為稠黃者,乃因久濕熱郁沸,上下凝結,皆無情白者也。黃稠濁結,甚至帶血,血敗成黑痰,橫於肺胃之間者,為關格異證,人所不識。及為上壅頭目、齒頰、喉舌諸病,輕則鼻準赤渣,兩竅生瘡,頤頷結硬,風壅心煩,鼻塞聲重,涕唾稠粘,重則(為肺癰、腸毒、便膿、攣跛篤廢;或為誇大,自高妄誕,漸至癲狂歌笑,逾垣上樹,火勢既退,痰血朦膜於膏盲之間,神明之府,以至終日兀兀定視,或只言語謬錯;或飲食酒醒健啖自若,喜睡痴憨,數年者不可卒治,三五載者克日可安。服藥一次,貝則狂勢定;二次貝則知羞識愧,定勢兀兀;三服後即復聰明。逐下惡物,曝干擊之,則如口金石之聲;得雨濕潤,其狀如先痰形)若清白稀薄泡沫糊膩;與氣擊搏,吹噓脹大,狀若魚胞者,粘喉著肺,膝膜氣息,澎湃喘急,吐咯不盡,下連敗濁稠痰,」因隔沸食相雜,糟粕不利,終日膨脹,不進飲食;或腹中虛氣作聲,上攻下往,乾嘔噁心,腸鳴下泄;或轉輸失常,滑脫搪瀉,狀若擂爛山藥芋頭,水洗不散;或色如紅柿,或即焦黃;或葑沫糟粕,生熟兼并;痰喘日久者,肺氣不能護衛,畏惡風寒,自汗如雨,小便頻多,乃至百關不調,五神失位,所致多端;或衣食過熱,時候郁發。但見傷寒諸證,始因痰疾而然者,滾痰丸逐下敗物,克日清寧,寒者即和,熱者自清,飲食復常,便溺有度也。其餘頭面四肢、胸背、腹脅、內外,為病百般,皆痰形不一所致。有如水浸阿膠,或似蜆肉,或如破絮,或如米粒,或與涎相雜,或如熟粑,或如臭膿,或帶瘀血。嗽而能出,則方書載為一門;嗽而無痰則別為一類,殊不知總為一痰。其狀不同,故異耳。津液既凝為痰,不復周潤三焦,故日燥咽干,大便秘結,面無血色,白如枯骨,毛髮焦槁。婦人因此血元贏餘,經水絕斷,或即衍期。方書雖各有條,必須逐去敗痰,服餌方得有效。」關於「痰味」,王?說:「一切痰涎,各有氣味。清白者味淡,日久漸成惡味。口舌有如嚼椒,如蜆肉破絮米粒之類者,其味咸;能使人味咯咽癢,如熟糨桃膠者,其味咸、酸、麻、苦、辣、澀、腥、臊,惡氣往往不一。故停滯於胸隔之間,使人心煩多怒,眩暈眼澀癢痛,齒舌或癢或疼,吃食頻咬頰車;其味在於肺胃之間,隨氣周流百脈,滲人毛竅,面若蟲行,遍身習習,淹蟄刺戳,甚至於風疹燥癢人骨,搔爬不厭。當身作楚之時,涕淚痰涎並如砒霜砌砂之味,在喉則錯喉唾嗆,或乘時著於喉嚨曲擢之中;咯不出,頓嗽忙窘。但如米粒一點,忽然咯出,齒舌俱疼,其況甚惡。故逐下敗痰之時,問有穿腸出腹,如痢積之狀,荒窘可畏;其味焦苦豆腥者,使人上窒,赤眼口瘡,熱極喉閉,,面上鼻竅生瘡,口苦舌干,喉燥聲嘶,鼻聞焦臭。其味相兼者,兼病;其味單行者,單病。」以上,王硅自言為「敷演大略,其餘變狀不常,……己具於卷中」。

關於痰證治則,王硅主張「因痰而致病者,先治其痰,後調余病;因病而致痰者,先調其 病,後逐其痰」,其治雖分先後,但原則必須法痰。蓋痰可是病之標,又成為病之本,痰不去則病不拔。他法痰主要用自製「滾痰丸」。如實熱老痰,每專方直人;若兼陰虛,則兼用「生津化痰」葯;陽虛之體,常佐「溫中理氣」之品,並指出或用「豁痰湯加減之妙」,有的則輔以外用藥,如頸項結核穿潰者,外用「銀粉散敷之」。王硅「滾痰丸」組成:制大黃(酒蒸)、黃芩(酒洗)各八兩、焰硝煅青礞石一兩、沉香五錢。為未,水丸如桐子大,王硅以此方主治實熱老痰、頑痰怪症。以「口燥咽干、大便秘結」為其依據,《張氏醫通》又加「舌紅、苔黃、脈滑」,更便於運用。王硅詳論「滾痰丸」服法,如服時以吞服和含化為主。凡痰在臟腑間,用吞服法;若口腔疾患,用含化法。後世用於痰火神昏時,亦有用煎劑者,關於不同病候,用量也各有不同,量其大小虛實輕重,任意消息服之。如其雲「久新失心喪志,或癲或狂」;「人壯氣盛,能飲食狂甚」;「中風癱瘓,痰涎垂塞,大便或通或結」;「陽證風毒腳氣,遍身遊走疼痛」,「走刺氣痛」,「元病之人,遍身筋骨等處,平白疼痛,不能名狀」,「頭疼非頭風證,牙疼或浮或癢6卜風至牙證」,「因鳳因寒,鼻塞聲重等證,身體不痛非傷寒證」,「痰盛人實」,「噎氣吞酸,至於暖逆隔氣,及胸閉,或從腹中氣塊衝上,嘔吐涎飲。狀如翻胃」等多種情況,藥量及服藥方法均不同。王硅在「滾痰丸服法」中逐一皆有詳細論述。一方服法,如此論述之詳,實屬前所未有,此「滾痰丸」,曆數百年而不衰,至今仍為有膽有識之醫家所常用,效如桴鼓。王硅治痰方不僅有此「滾痰丸」,更有「豁痰湯加減之法為妙」,以及「歷用得效方」中所載的「驅瘧湯」、「通關散」、「壽香散」、「驅邪散」、「龍腦膏」等,皆多效驗。

總之,宋金元時代,中醫痰病學術的發展,由於朱丹溪、王硅的開拓和創新,而在理論與 臨床兩方面出現了決定性的飛越。內傷雜病從痰論治,朱丹溪堪稱一代宗師;王硅在痰病學術體系的建立和發展上,獨樹一幟,創新超越,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此兩大名家論治痰病的 學術思想和經驗,皆為後世諸家借鑒取法。但因《泰定養生主論》一書,因種種原因在國內慚傳未廣,使得學者、醫家多從他書轉引文字中知其部分內容及滾痰丸,而未能系統了解其痰 證理論及診治經驗的全貌,實為遺憾。 宋金元時代,還有嚴用和、朱佐、史載之、楊士瀛、張從正、危亦林等,在痰病論治方面,也有不少真知的見,影響及於後世。宋.嚴用和《嚴氏濟生方》中強調「人之氣道貴乎順,順則津液流通,決元痰飲之患」。在治療上主張「不若順氣為先,分導次之」。嚴用和論病機未分痰與飲,但在治療上,以「導痰湯」、「二生丸」等治痰;以「赤石脂散」、「枳術湯」等治飲。嚴用和「治痰先治氣」的思想,對後世具有一定的影響。宋.朱佐《類編朱氏集驗方》中提出,「氣滯則痰滯,氣行則痰行。故三生飲佐之以木香元有不效」。又云:「療痰之法,調氣為上,和胃次之,故治痰多用半夏。蓋半夏性利,以其能利痰飲。」 宋.史載之在《史載之方》的「涎論」及「治涎諸方」中,提出風涎、熱涎、冷涎、病涎、虛涎、毒涎之證治。「六涎」癥候,頗多怪異。正如史載之所云:「痰涎一生,千變萬化。」涎,即指痰涎。史載之所論疾病各種證型的病因病機及臨床特徵,較之其前後醫家對痰飲或痰濁的認識,又有不同,但可互參。宋.楊士瀛《仁齋直指方論》提出:「夫痰者,津液之異名,人之所恃以潤養肢體者也。血氣和平,關絡條暢,則痰散而元;氣脈閉塞,皖竅凝滯,則痰聚而有。痰之所以發動者,豈元自而然哉。風搏寒凝,暑煩濕滯,以至諸熱蒸郁,吹食生冷、煎熔、腥膻,咸藏動風發氣等輩,皆能致痰也。」此與古今醫家所云「痰為病理產物」的認識有別。此外,楊仁齋所云「稠濁為痰,清稀為飲」,對後世區分痰與飲多所稗益。其對小兒驚風,以驚、風、痰、熱為綱,並結合運用豁痰法治療,主張「通關之後,且與截風定搐;痰熱尚作,乃下之;痰熱一泄,又須急與和胃定心之劑;如搐定而痰熱無多,則但用輕葯消痰除熱可也」。(《仁齋小兒方論口此在當時也頗具新意。其他,諸如金.張子和創造性地提出「痰迷心竅」之說,以及宋代諸家方書中的治痰專方,痰病證治,已不勝枚舉,均從不同角度反映出宋金元時期,中醫痰病學術在理論與臨床兩方面的進步和發展。

(四)明清時期

這一時期,隨著中醫藥學術的進步與成熟,痰病研究與應用,進入前所未有的全面發展階段。論痰治痰已成為諸家著述中普遍涉及的問題,乃至醫書中多有專門的篇章和門類,對此進行論述。方書、本草著述中,較之前代也多有闡發,特別是治痰方劑已在多數方書中自成一門。醫家們不僅在理論上提出了一些新的學說、觀點,而且對以往和當代的經驗、學說、觀點加以研究、綜合,使之從理論上更為系統、深化並有顯著提高。在臨床方面,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是一大特色。不僅臨床各科疾病中,普遍注意到痰濁致病,而且在防治方面積累了極 其豐富的實際經驗,明清時期的不少臨床醫案和著作中,有大量的治痰案例,不少醫案著作戶將此專列一門。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在一些久治不愈的臨床各科疑難雜症的治療,及以眩暈、中風、胸痹、癲癰、哮喘等為代表的急危重症的急救,乃至一些奇異怪症的診治方面,治痰法體現了獨到的療效。甚至出現了諸如《痰火點雪》之類的專著。這些對今天的中醫和中西醫結合臨床,仍頗多啟發和借鑒。總之,中醫痰病學術在明清時期不僅受至!醫家 們的普遍重視,而且在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取得了全面的發展和進步。限於篇幅,僅提綱犁領地進行扼要介紹如下:

1.痰濁的形成與發病 (1)痰濁的形成 所謂痰濁,多數學者醫家認為,是人體臟腑氣血失和,水谷津液運化失常所致。那麼導 致這一病理變化過程發生的內外致病因素,都可以說是痰濁的成因。即外感六淫,內傷七情,飲食不節,勞倦內傷,起居失常,各種外傷,乃至水濕瘀血,皆可直接或間接地成為致痰因素。從上述誘因導致的臟腑氣血的病理變化來看,多數醫家除強調「五臟皆可生痰」外,更重 視脾、腎功能失調在痰濁形成過程中的病理作用。同時對氣病生痰、痰瘀同病,也高度重視。首先,關於脾、腎在痰濁形成過程中的病理作用,明.張介賓認為,脾腎為生痰之源,但 脾與腎生痰機理有別。脾家痰證屬虛者,為上衰不能運水所致;屬實者,為濕滯太過,或飲食太過使然。腎家之痰,屬火不制水,陽不勝陰;或火盛爍金,精不守舍,津液枯涸,金水相殘而成。如《景岳全書.雜證漠》云:「五臟之病,雖俱能生痰,然元不由乎脾腎。蓋脾主濕,濕動則為痰;腎主水,水泛亦為痰。故痰之化無不在脾,而痰之本元不在腎。所以凡是痰證,非此則彼,必與上臟有涉。」又云:「古人所云濕痰、郁痰、寒痰、熱痰之類,雖其在上在下,或寒或熱。各有不同,然其化生之源,又安能外此二臟?如寒痰、濕痰,本脾家之病,而寒濕之生,果無干於腎乎?木郁生風,本肝家之痰,而木強制土,能元涉於脾乎?火盛克金,其痰在肺,而火邪炎上。有不從中下二焦者乎?故凡欲治痰,而不知所源者,總惟猜摸而已耳。」可見,張介賓認為。諸臟生痰,元不與脾腎相關,脾腎實為生痰之源。關於脾腎生痰的機制,張介賓指出:「痰即人之津液,無非水谷之所化。此痰亦即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屬也。但化得其正,則形體強,營衛充;而痰涎本皆血氣,若化失其正,則臟腑病,津液敗,而血氣即成痰涎」;「痰涎之作,必由元氣之病」;「蓋痰涎之化,本由水谷,使果脾強胃健如少壯者流,則隨食隨化,皆成血氣,焉得留而為痰?惟其不能盡化,而十留一二,則一二為痰矣;十留三四,則三四為痰矣;甚至留其七八,但見氣血日削,而痰涎日多矣。此其故,正以元氣不能運化,愈虛則痰盛也。」此文中所云元氣之病,即指脾胃,在痰濁的形成方面,張介賓十分注重脾腎病變的決定性作用。持這一學說的還有明清的李祖、梁學孟、羅國綱等一大批醫家。強調痰生於脾胃者。如明.龔廷賢云:「痰者,病名也,生於脾胃。然脾胃氣盛,飲食易化,何痰之有?或食後,因之氣惱勞碌,驚恐風邪,致飲食之精華,不能傳化,而成痰飲矣。」(《壽世保元.卷三》)。明.李中梓云:「痰為病,十常六七,而《內經》敘痰飲四條,皆因濕土為害。故先哲云:脾為生痰之源。」又說:「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夫飲人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眺,水精四布,五經並行,何痰之有?『准脾土虛濕,情者難升。濁者難降;留中滯隔,淤而成痰。故治痰先補脾,脾復健運之常而痰自化矣。」(《醫宗必讀.卷九》)強調「腎為生痰之本」者,以明.趙獻可為代表。如《醫貫.卷四》云:「節齋論痰而首揭痰之本於腎,可謂發前人所未發。惜乎啟其端而未竟其說。」又云:「蓋痰者病名也,原非人身之所有。非水泛為痰,則水沸為痰,但當分有火元火之異耳。腎虛不能制水,則水不歸水源,如水逆行,洪水泛濫而為痰,是元火也,故用八味丸以補腎火。陰虛火動,則水沸騰動於腎者,猶龍之出於海,龍興而水附。動於肝者,猶雷火之出於地,疾風暴雨,水隨波涌而為痰,是有火者也,故用六味丸以配火。此不治痰之標,而治痰之本者也。」正由於趙獻可認為腎為生痰之本。故其臨床治痰多用六味丸、八味丸化裁,且將懦潤之品熟地用於痰證。熟地號稱「痰門禁藥,」因諸家認為其「泥膈生痰」。而趙獻可則用其為「水泛為痰之聖葯」,堪稱獨具匠心。關於氣不順而生痰,繼宋.嚴用和明確論述、倡導之後,諸家論痰,多有涉及,視其為痰 形成的重要病機。「氣順則一身之津液皆順」,已成為諸家的共識。但實際上,氣滯生痰,主要還是因為氣機逆亂,影響脾胃運化功能而生痰,有關醫家主要突出強調了七情怫鬱導致痰濁內生這一致病環節。 關於血、瘀生痰、痰瘀同病的思想,濫觴於《黃帝內經》。至漢代《傷寒雜病論》提出,「血不利為水」的水血同病觀點,並創製了桂枝茯苓丸、當歸芍藥散等熔利水活血於一爐的方劑,來治療瘀水同病的諸多病證。隋朝的《諸病源候論》倡「因瘀致痰」說,元。朱丹溪提出:.痰夾瘀血,遂成巢囊」的理論,對後世影響頗大。明清時代,對「痰瘀同源」,「痰瘀同病」,更是多所發展。如明.戴元禮所治病案,反映出其對雜病辨治,頗重痰瘀同病,其以二陳湯力」香附、韭汁、萊菔子等治噎膈,即是其中一例。(《醫學正傳》)明.孫一奎云:「津液者,血之餘,行乎脈外,流遍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濁氣滯,則凝聚為痰,痰乃津液之變,遍身上下,元處不到。」(《赤水玄珠全集))其他,諸如虞轉、糞廷賢、李時珍、萬全、葉桂等諸家有關著述,茲不一一列舉。

(2)痰濁的發病 關於痰濁何以致病,明清醫家也多有論述。明.龔廷賢云:「痰者,病名也。生於脾胃, 然脾胃氣盛,飲食易克,何痰之有,或食後,因之氣惱、勞碌、驚恐、鳳邪,致飲食之精華,不能傳化,而成痰飲矣。有流於經絡皮膚者」有郁於贓腑支節者,游溢遍身,無所不至,痰氣既盛,客必勝主;或奪於脾之大絡,壅氣則倏然仆地,此痰厥也,升於肺者,則「喘急咳嗽。迷於心者,則怔忡恍惚。走於肝,則眩暈不仁,脅肋脹滿,關於腎,則咯而多痰唾。流於中脘,則吐瀉而作寒熱。注於胸,則咽服不利,眉梭骨痛,人於腸,漉漉有聲。散於胸背,則揪觸一點疼痛。或塞於手足,或背痹一邊,散則有聲,聚則不利,一身上下,變化百病。」(《壽世保元》)又云:「痰乃脾胃津液,周流運用,血氣由之,如道路,然不可無者。濕盛痰多,加以外感固滯於中,斯為患耳。痰不盛者,有感亦輕。風寒客之,煽以相火,則上攻心目,而為暗風痰厥。暑濕乘之,血氣相著,附於筋骨,而為腫毒厥患:怒火迷竅,則為癲狂。十病九痰,誠哉!(《壽世保元》)何夢瑤去:「有氣化之津液,有飲食之律液,胃者,津液之海也,故痰聚焉。積久聚多,隨脾胃之氣以四訖,則流溢於腸胃之外,軀殼之中,經絡為之壅塞,皮肉為之麻木,甚至結成窠囊,牢不可破,其患固不一矣。」(《醫碥》)王燕昌在《王氏醫存》中指出,如」巴胖之人,肢體顫動者,乃「氣隧既狹,痰涎復壅,而衛氣滯礙,非風也」;肥胖之人失足跌倒而中風者,「乃痰涎灌引隧道,閉塞關節,初覺四肢無力,轉側不便;久則全身僵重,伸屈亦難,一旦勉強動作,偶然失足,則周身氣血賓士於狹隧之中,壅淤於痰涎之內,遂致五官歪斜,四體動搖。其脾困於濕者,肉栗舌強,身不能動,因系濕痰,非火,非風,故不疼不麻也。」;關於肥人痰病的臟腑病機,王燕昌指出,肥人之病,皆因脾濕致胃生痰。濕淫於內,溢及四肢,痰逆於胸,串遍腠理。濕傷乎實,痰害乎虛,當其胃無痰時,氣常下降,下烷溫和而能消,及至脾受濕傷,不能消食,宿食惟在胃資濕主痰;脾受濕則氣下陷而不能溫升,胃生痰則氣上逆而不能清降。蓋肺中之痰,由咯而出,胃中之痰,必由嘔瀉乃出。若不嘔,不瀉,則全無出路,惟有隨胃上逆之氣,膠延胸隔,乘衛氣之隧隙,澆灌腠理而已。是知痰雖在胃,而生痰固由脾濕也。沈金鰲批出:「以故人自被子生,以至臨死,皆有痰,皆生於脾,聚於胃,以人身非痰不能滋潤也。而其為物則流動不測,故其為害,上至巔頂,下至湧泉,隨氣升降,周身內外皆到,五臟六腑俱有。試罕譬之,正如琺霧之在天壤,無根底,無歸宿,來去無端,聚散靡定,火動則生,氣滯則盛,風鼓則涌,變症百端,故痰為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也。然天之雲霧,陽光一出,即消散無蹤;人身之痰,若元陽壯旺,亦陰濕不凝,而變滅元跡,其理故相同也。」 綜上所述,痰濁致病,有以下特點:

(1)痰濁隨氣升降,運動周身,無處不到,外而皮肉筋骨,內而經絡臟腑,廣泛傷害機體內外,致病多端。 (2)痰濁流注血脈、經絡、臟腑,易使氣機升降失常,氣血運行受阻,而致氣滯血瘀痰結,氣機逆亂,臟腑受損並功能失常。(3)痰濁上擾,易蒙閉神明。 (4)痰濁致病,癥狀複雜,變幻多端。 總之,痰之為物,無處不到,且隨人體稟賦及兼夾邪氣之不同而見症多端,病理上能阻氣 機之周流,礙清陽之運轉,堵塞清靈之所;既可痞塞中焦,復能流竄隧絡。若妄補尚可能將病邪禁銅於腸胃曲折之間而不得出,阻樞機而礙升降,為邪熱之山險,使病邪得以盤踞,大氣僅 能趨而旋轉,血亦衍其行度,且傷津耗液,使五臟咸失其養,其見證既頑且幻,性尤善變。

2.痰病的四診與辨證 關於痰濁致病的臨床診察與辨證,明清時期已有許多論述。其中,多數是將四診所見,與 癥候分類(從病位、病變所及臟腑等分類)、辨證分型結合起來,綜合分析。也有的醫家,側重於某一方面的研究。

(1)綜合分析(癥狀、體征、病位、證型) 明朝醫學家指出:「人知氣血為病,而不知痰病尤多。」(《醫學人門》他詳細分析了有關痰的各類病候。如:生於脾,多四肢倦怠,或腹痛腫脹,泄瀉,名日濕痰。若夾食積瘀血,遂成窠囊痞塊,又名食痰。留於胃院,多嘔吐吞酸嘈雜,上沖頭面烘熱,名日火痰。若因飲酒,乾嘔噯,臂脅痛,又名酒痰。升於肺,多毛焦,面白如枯骨,咽干口燥,咳嗽,喘促,名曰燥痰,久為老痰、郁痰。七情痰滯咽隔,多胸脅痞滿,名日氣痰。迷於心,多怔忡、癲狂,夢寐奇怪,名曰熱痰。動於肝,多眩暈頭風,眼昏澀,耳輪搔癢,脅肋脹痛,左癱右瘓,麻木躇跤奇症,名日風痰。聚於腎,多足膝酸軟,腰背強痛,肢節冷痹骨痛,名日寒痰,又名虛痰。凡渾身習習如蟲行,或身中結核不紅不腫;或頸項結核似瘍非瘍;或走馬喉痹,或胸腹問如有二氣交紐,噎塞煩悶;或背中常有一點如冰冷痛,或心下冰冷時痛,或四肢腫硬似痛非痛,或骨節刺痛元常處,或吐冷涎綠水墨汁;或大小便膿,或關格不通,以至癆擦荏苒,婦人經閉,小兒驚搐,皆須先去敗痰,然後調理。明.皇甫中撰「痰證歌」,扼要描述了痰證的診斷要點。其云:「水谷消磨氣血成,滋榮脈絡壯元精。七情四氣時沖逆,脾胃旋傷懶運行。胃口從此留宿飲,致令津液作痰凝。因而隧道皆壅塞,卻是痰涎滯在經。或癢或麻或痹痛,或留肌膜結瘤痤。皮問腫痛潘如火,心下寒疼 冷似冰。流入脅梢成癖積,行來髀?酸疼。或如綿絮如梅核,或若桃膠艦肉形。吐不出而咽不下,分明鬱積在於胸。或為喘嗽心嘈雜,嘔吐痰涎碧靛青。攻上頭時眩暈倒,眼?口噤耳中鳴。咽喉閉塞牙關緊,嗯氣吞酸嘔逆頻。夜卧不安奇怪夢,游風腫痛並無名。怔忡健忘時驚怖、癲走痴呆不識人。久瀉形枯腸積垢,中風癱瘓失聲音,女人白帶男人濁,經血衍期赤白淋。荏苒做成勞?病,風癇瘛?手攣筋。遍身習習如芒刺,一線寒牽背脊心,如斯怪異延纏 病,都是痰涎裡面生。」(《明醫指掌.卷三》) 以上李挺、皇甫中,均綜合性地概括總結了痰病的癥狀和體征及不同證候的特點。其他,還有側重從病位研究者,如:清.何夢瑤在《醫偏》中總結了痰在周身各部位的症 狀,即:痰在身,習習如卧芒刺,如蟲行,或走注疼痛,或燥癢,搔之則源疹隨生。痰在皮毛,烘熱,色如錦斑。痰在頭,則偏頭風,雷頭風,頭眩。痰在額,則額悶痛,眉棱癢痛。痰在目,則民暈、眼蠕動,如姜蟄膠粘癢澀,目中時出火星,眼前如見白氣,或見兩日交輝,或見金光數道,或眼前黑暗,或眼皮下煙灰黑色。痰在耳輪,則癢痛,蟬鳴水響。痰在鼻,則鼻塞,或聞焦臭。痰在口,則齒頰癢痛,牙床浮、口糜舌爛,口燥唾稠,嘔冷涎綠水黑汁,胡言亂語。痰在面,則形枯發焦,頷腮腫硬,似疼非疼。痰在頸項,則無故腫,繞項結核,喉痹,痰如破絮、桃膠、艦肉,咯不成,咽不下,或噎塞煩悶,如煙火上沖,頭面烘熱,或喉間豆腥。痰在四肢,則肩背酸疼腫硬,似疼非疼,或筋骨疼元常處,難以名狀;或手麻臂疼,狀若風濕,或倏然仆地,四肢厥冷;或麻木不仁,或重滯,或牽引,或不舉,非竹瀝、薑汁不開。痰在心胸,則嗜氣吞酸,嘈雜,或痛或吵,或心下如停冰鐵;或驚悸怔忡,如畏人捕;或胸隔迷悶,如癲呆狀;或痞滿,健忘,噁心。痰在脊,則背脊上冰冷一條如線,或冰冷一點疼痛,或如熱湯沃背。痰在兩脅,則脅脹痛如湯沸,非白芥於不能達,痰在腰腎,則腰間骨節卒痛,呼吸難任。痰在二便,則鷹閉秘結,遺同米柑,糞後魚凍,婦人脈不通。痰在足,則足腕酸軟,步履如蹈灰上。除上述由頭至足及周身癥狀、體征外,何夢瑤還論及「痰在夢寐」諸般怪誕癥狀,不一一詳述。關於痰病的證型,論述很多,大體有兩種分型方式。一是從痰濁與致病因素及所夾邪氣的致病特徵而分,如風、寒、熱、濕、燥、氣、食、瘀等合而致病的風痰、寒痰、熱痰、火痰、燥痰、氣痰、食痰、痰瘀等。還有從五臟所屬而分者,如痰在肝、心、脾、肺、腎、胃脘的不同分型。也有綜合考慮相關病因、臟腑及臨床特點而分者,如何夢瑤論風痰屬肝、熱痰屬心,濕痰屬脾,氣痰屬肺,寒痰屬腎,及因驚生痰,食積生痰,飲酒生痰,痰核等。清.沈金鰲在《雜病源流犀燭》中將痰病分為「痰生於五臟」及「痰生於外因」兩類。前者包括心中火痰、肺中燥痰、脾中濕痰、肝中風痰、腎中寒痰五種證候。後者包括風痰、寒痰、濕痰、熱痰、郁痰、氣痰、食痰、酒痰、驚痰九種證候。此外,還論述了相火痰、胃痰、鬱氣痰、脾不運生痰、結核痰、潮痰、痰毒、白痰、被驚痰、注痛痰、上隔痰、頑痰、痰癬、痰血、陰虛痰、中院痰等16種證候。

(2)對痰形、色、氣、味、痰證脈象的辨析 關於痰病的四診,在此前已有不少記載。但到明清兩代,醫家們從實踐中又總結出不少 新的規律和診法,出現了許多新的學說。在此,側重介紹有關痰形色氣味及舌苔、脈象方面的一些代表學說。 關於痰濁之形、色、氣、味及相關體征,如明.李蜒云:「風寒青黑濕色白,熱黃甚則帶紅紫,火郁稠粘氣如絮,食痞酒痹脅痛加。」(《醫學人門》)清.汪宏輯著的《望診遵經》中的「診痰望法提綱」云:「間嘗考之於書,認為痰形稠而濁,飲色稀而清。寒痰青,濕痰白,火痰黑,熱痰黃,老痰膠。其滑而易出者,濕痰,屬脾;燥而難出者,燥痰,屬肺;清而多泡者,風痰,屬肝;堅而塊者,熱痰,屬心;有黑點而多稀者,寒痰,屬腎。病新而輕者,清白稀薄;病久而重者,黃濁稠粘:多唾者胃寒,流涎者脾冷。舌難言,口吐沫者,邪人於臟。腹時痛,吐涎者,蛔亂於中,咳唾涎沫,口張氣短者,肺屢之證。咳唾膿血口乾胸痛者,肺癰之徵。其吐如米粥,吐而腥臭者;皆肺癰之候。形如敗絮,色如煙抬者,悉老痰之容。此諸書因痰涎之形色,診病之淺深也。或謂痰聲相應為輕,不相應為重;由稀而稠者,病日進;由稠而稀者,病日進:因痰嗽而吐血者,多起於外感;因吐血而痰嗽者,多屬乎內傷,亦可因證以相參也。合而觀之,析而論之,則稀者為飲,稠者為痰;清者形氣不足,濁者病氣有餘;青白者少熱氣,黃赤者多熱氣,而凡痰形之變,痰色之殊,餚於是乎推,亦於是乎斷矣。」 關於痰病脈象特徵的論述。明.劉默在《證治百問》「痰飲門」,專論「痰症之脈」時指出。浮大而滑者為風痰,儒軟而滑者為濕痰,浮緊而滑者為寒痰,洪數而滑者為火痰,沉實而滑者為食積痰,浮弦而細滑者為痰飲,微弱而元力者力氣虛痰,虛數而元力者為血虛痰,空大而元力者為水泛為痰。清.周學霆在其所著脈學專書《三指禪》的「老痰脈不變論」中指出,大凡病人呈奇奇怪怪之症,但診其脈象,依然圓靜和平者,多屬老痰之證。其云:「夫痰名不一,其源亦不一,皆足以變脈,惟老痰隱伏於腸胃遇薄之處,不關五臟,不傷六腑,故脈不變。」周學霆還以其親身經歷,描寫了痰年積日久所致幻聽、幻視、幻覺、情志矢常等怪症。他在「老痰脈不變論」中所論」老痰脈不變」、「老痰怪症百出」、「治老痰用王氏滾痰丸」的觀點和體會,實屬真知灼見。請.林孤琴在《類證治裁》中說:「痰得澀脈,必費調理。以痰膠固,脈道阻塞也。左右關脈實大而浮,膈上有稠痰也,宜吐之,病人百葯不效,關上脈伏而滑者痰也。……《入門》日:痰厥者,因內虛受寒,痰氣阻塞,手足厥冷,麻痹暈倒,脈沉細也。」此亦經驗之談。

3.痰病的治法與方葯 明清兩代關於痰病治療,真可謂見仁見智,各有千秋。儘管如此,實屬異中有同,基本治 則、治法大體一致,而臨證之圓機活法,則各有特色。現以清.林諷琴所著《類證治裁》「痰論」中有關內容作一綜合性介紹。

(1)痰病證治綱要 辨病性而施治風痰,治以散法,方用防風丸加南墾、生薑。風兼寒者,方用青州白丸子。 寒痰治以溫法;方用理中化痰九。暑痰,治以豁法,方用消暑丸。濕痰,治以燥法,方用二術二陳湯、白朮丸。燥痰。治用澗法,方用潤肺飲加杏仁、白蜜。火痰,治用清法,方用清氣化痰丸。食痰,治用消法,方用保和丸、括簍丸。酒痰,治用化法,方用瑞竹堂化痰丸。郁痰,治用解法。方用《三因》七氣湯加鬱金、富稀、香附。氣痰,治用利法,症見咯不出J因不下,如敗絮,如梅核者,方用七氣湯、三仙丸。驚痰,治用泄法,方用控涎丹加辰砂、蠍尾。老痰,治用軟堅法,藥用海浮石、海蛤粉、芒硝、瓦楞子之類;或用青嚎石丸。頑痰,治用吐法,方用三聖散、青綠丸;虛者,參蘆散加竹瀝。辨病位而施治痰在上,治以涌吐法,方用桔梗蘆散或稀涎散。痰在下,治以導法,方用 導痰湯,甚者滾痰九。痰在脾,色黃,滑而易出者,方用二陳湯加積實、白朮。痰在肺,色白如米粒,澀而難出者,方用利金湯去姜、積,加工竹,蜜水沖。痰在肝,色青而多泡者,方用川芎丸加星、枳;甚者千緡湯。痰在心,色赤而結如膠粘者,方用半黃丸。痰在腎,色黑而多咸者,方用桂苓丸加澤瀉、車前。痰留脅下,天陰隱涌者,方用二陳湯加白芥子。痰滯經絡,筋骨葷捅者,藥用荊瀝、竹瀝、薑汁行之;或旋覆花湯加桂枝。痰人四肢,手足疲軟者,方用導痰湯加桂枝、薑黃、竹瀝。痰隱皮里膜外,二陳湯加白芥子、薑汁、竹瀝。痰成塊流走不定,導痰湯加薑汁、竹瀝。痰成核結聚項問,方用痰核丸、痰核酒。膈上停痰痞悶,方用小陷胸湯力,茯苓、枳實、薑汁、竹瀝。脘中伏痰臂痛,方用指迷茯苓丸。辨病候而施治痰滯氣逆多嗽,方用六安煎。寒涎沃膽不眠,方用溫膽湯;多驚者,加蠍 尾。痰夾死血攻注,方用控涎丹加韭汁、桃仁、木香、胡椒、酸鯉甲。痰結窠囊嘔吐,藥用薑汁、竹瀝、韭汁飲。中風痰迷心竅,屬寒者,滌痰湯下牛黃丸;屬熱者,滌痰湯下二丹丸。癲癰痰悶抽掣,方用牛黃丸。辨病本而施治脾虛濕痰,健脾以運之,方用四君湯、參木健脾丸。肺熱火痰,清肺以潤 之,方用清肺飲、四飲煎。脾肺氣虛不運生痰,方用六君子湯加木香。脾胃氣虛不化生痰,齊」、用六君子湯加桔梗。脾氣滯而生痰,方用異功散加砂仁。中氣弱而生痰,方用補中益氣湯。脾胃虛夾濕,脈懦緩,痰清稀者,方用六君子湯,加炮姜;補中湯加茯苓、半夏。肝腎虛痰中見血,方用六味湯加烏賊魚骨、參三七。腎陰虧火動痰升,方用五味天冬丸、百花膏。相火爍痰津涸。方用滋陰清化丸。腎陽衰水泛為痰,方用薛氏八味丸;如不應,真武湯。勞損咳白痰,痰如雞蛋清,俗名白血者,方用補肺湯。

(2)痰病用藥規矩 辨病性而用藥濕痰,主半夏,佐茯苓、蒼朮。風痰,主南墾,佐前胡、白附子。燥痰,主貝母,佐栝萎、杏仁。火痰,主竹瀝,佐花粉、黃芩。寒痰,主薑汁,佐半夏、蘇子。食痰,用神曲、山楂、麥芽。酒痰,用花粉、白朮、神曲,或四苓散。驚痰,用天竺黃、牛黃、膽星。老痰用海浮石、括栝萎、川貝。氣痰,用廣皮、積殼、鬱金汁。膠痰,用橘紅、杏仁、竹瀝。痰核,用半夏、連翹、貝母、桔梗、枳殼、膽星、夏枯草。痰結,用朴硝、枳實、海藻、薑汁。辨病位而用藥痰在四肢,非竹瀝不能達。痰在脅下,非白芥子不除。痰在皮里膜外,非 薑汁、竹瀝、白芥子不到。痰在經絡,非薑汁、竹瀝不行。 辨病候而用藥痰中帶血,宜韭汁、阿膠。痰迷癲癇,宜控涎丹。氣實痰盛,宜三子養親湯。實熱老痰,宜礞石滾痰丸。風寒痰涌及小兒驚風,宜青州白九子。痰血塞心竅癲狂,宜白 金九。實痰積飲,宜小胃丹。 治痰特效藥石膏,熱痰能清,濕痰能燥,堅痰能軟,頑痰能消。黃芩、青黛,墮痰火極效。枳實,治熱痰,可惜其下行之力。五倍子,治痰有推牆倒壁之功。元明粉,治老痰。硝石、礞石,治熱痰,其能降火軟堅。蒼朮,大能降火消痰結,研細和白糖舌舔服,效。

(3)治痰病方 防風丸,治風痰;青州白丸子,治寒痰;理中化痰丸,治寒痰;消暑丸,治暑痰;二木二陳湯,治濕痰;白朮丸,治濕痰;潤肺飲,治燥痰;淆氣化痰丸,治火痰;保和丸,治食痰;栝萎丸,治食痰;瑞竹堂化痰九,治酒痰;七氣湯,治郁痰;三仙丸,治氣痰;控涎丹,治驚痰;青礞石丸,治老痰;三聖散,治頑痰;青綠丸,治頑痰;參蘆散,吐痰;桔梗蘆散,治膈痰;稀涎散,涌吐;導痰湯,降下;滾痰九,降下;利金湯,治肺痰;川芎丸,治肝痰;千緡湯,治喘痰;半黃九,治熱痰;桂苓丸,治腎痰;旋覆花湯,治絡痰;痰核丸,治痰核;痰核酒,治痰核;小陷胸湯,治痰痞;指迷茯苓丸,治伏痰;六安煎,治痰嗽;溫膽湯,治膽虛有疾;滌痰湯,治痰迷;牛黃丸,治痰癇;二丹丸,治熱痰;四君子湯,健脾治痰;六君子湯,健脾治痰;參術健脾九,健脾治痰;清肺飲,潤燥治痰;四陰煎,清肺治痰;補中益氣湯,補中治痰;六味丸,治痰血;八味丸,治痰血;百花膏,治痰嗽;五味天冬丸,治火升;滋陰清化丸,治相火;真武湯,治陽衰;補肺湯,治勞嗽;三子養親湯,治痰逆;白金九,治痰血;蘇子降氣湯,降痰;潤下丸,治熱痰。明清關於痰病治療的思想、法則及圓機活法,遣方用藥之法度,以及諸家治痰之特色,遠 不止以上所述。如:龔廷賢等一些醫家善用二陳湯為基本方加減化裁,治療諸多由痰所致病變。趙獻可雖以腎虛為生痰之本,但不拘於從腎論治,主張脾腎雙補。他認為,善治痰者,先 以六味丸、八味九、壯水之主,益火之源,復以四君子湯、六君子湯補脾以制水。張介賓論痰病標本之治,主張治痰求本,健脾補腎。其云:「治痰之法元他,但能使元氣日強,則痰必日少,即有微痰,亦自不能為害,而且亦充助胃氣。若元氣衰,則水谷津液,無非痰耳,隨去隨生,有能攻之使盡,而且保元氣元恙者,吾不信也。故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補天之手。」《景岳全書.雜證漠》在此基礎上,張介賓又指出,諸家治痰之法,多有治其標者,雖不可執,亦不可廢也。但強調分清標本緩急。明.李中梓推重「脾為生痰之源」的觀點,主張「治痰先補脾」;「脾復健運之常而痰自化」;並告誡脾肺二經之痰不可混治。因「脾為濕上,喜溫燥而惡寒潤,故二術、星、夏為要葯;肺為燥金,喜涼潤而惡溫燥,故二母、二冬、地黃、桔梗為要葯。」(《醫宗必讀.卷九》)。李挺的治痰大法是:「常法順氣與分導,墜下溫中潤肺家,」而通用二陳湯,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尤為分導要葯。「凡一切行痰、消克痰積之葯,皆自此方而變化之也」。他對前人「痰元補法」之說持有異議,特別是對老痰凝滯膠固之症,認為非暫用溫中藥引導,必有格拒之患。對於風寒痰氣的內郁之症,認為不用溫散,則無以開結滯。明.梁學盂著《痰火顓門》一書,乃作者研究痰人二十餘年臨證之心得,反覆申明「淡味養陰」之理,詳為列舉調理脾胃諸法,強調痰火病治應以理脾為其關鍵所在。清.趙學敏所著《串雅內編》、《串雅外編》中,記載其預、串、截法治痰,可謂獨具特色,取效峻捷。何夢瑤治痰強調虛不畏攻,注重去胃中之痰。沈金鱉認為,脾胃健運自元痰,故曰治痰先理脾胃;氣道順,津液流通亦無痰,故日治痰必理氣。並論痰火導引、運動之法。清.尤在徑在《金匾翼》中統論「治痰七法」,即攻逐法、消導法、和法、補法、溫法、清法、潤法。此七法從病機處著眼,大法分明,綱舉目張;法中有法,人細人微。清.陳士鋒對痰生於臟腑諸證候,及飲食不節,氣機不利生痰證候,詳論病機、治法及方葯,可謂理、法、方、葯,一線貫穿,論之有據,切於實用。此外,其辨痰病病症之陰陽、病位之上下、病情之真假,並立法處方。對初起之痰、已病之痰、久病之痰、老痰、頑痰的治療,均各有法度,此皆可謂前所未有。清.王燕昌著《王氏醫存》談到,肥人多痰,源於濕與積;肥人之病,皆因脾濕致胃主痰;治肥人之痰,重在健脾;肥人飲食起居當有所忌。清.程鍾齡著《醫學心悟》,對理脾化痰、宣肺治痰、補腎治痰、開竅通絡治痰均有論述。其中開竅通絡治痰是其特點。他以安神定志丸治癲,主鐵落飲治狂,定癇丸治癇,搐鼻散取嚏。定癰丸、搐鼻散皆為程鍾齡創製。以上僅舉例說明之,不足以概全貌。

(五)近代

近代中醫論痰治痰,也有不少真知灼見。如:何廉臣氏治痰善識變症。他認為痰涎隨氣 升降,無處不到,變症最多。他在《通俗傷寒論》校勘中舉出十例,日痰暈、痰厥、痰脹、痰結、痰喘、痰哮、痰躁、痰串、痰注、痰隔,每症都詳述病因、病機、病狀及治法。茲舉臨床常見的痰暈。痰喘及證治較難的痰隔各一例。痰暈:抬頭屋轉,眼常黑花,甚則見物飛動,猝然暈倒者,此風痰上沖頭腦,其以麻菊二陳湯治外風;因於內風者,香茸六味九加減。痰喘:咳逆氣粗,咯痰稠粘,甚則目突如脫,喉間漉漉有聲,此寒痰壅遏氣管。治以豁痰下氣,白果定喘湯主之。重則小青龍加石膏湯或定喘五虎湯主之;久則口噙王氏痰喘丸。痰膈:食人膈塞不通,口吐粘涎,大便秘結,糞如羊矢,此氣鬱夾痰阻塞胃院。治以辛潤滌痰,五汁飲加狗寶為主方,或用程氏啟膈飲加味;劇則雲歧人蔘散,勉力圖治。此外,何廉臣氏治哮病分肺、胃、督脈三證。對於起於風寒之肺證,用麻黃二陳湯散外邪 以豁痰,送下加味紫金丹,通內閉以除哮;審其客寒包火者,用白果定喘湯、調下猴庸二室散。胃證起於痰積者,審其濕痰上泛窒滯中氣者,初用者香蘇二陳湯,繼用三子導痰湯加炙皂角,豁痰利氣以燥濕;審其痰火隨火升上墮胸膈者,初用竹瀝滌痰湯送下節齋化痰丸,以調降痰火:繼用費氏鵝梨湯,緩通肺竅,除其積痰。督脈證與肺證常相因,初起用小青龍湯加減,辛散太陽似溫肺;繼用金匾腎氣丸加減,溫通腎陽以煦督脈。張錫純氏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對痰證治療,記載了豐富的經驗,辨證明晰,立法嚴 謹,組方新穎,用藥靈巧,特點如下:1.辨治痰證,調補脾腎為本。他認為,世醫治痰,慣用二陳湯,謂之治痰之總劑,不知二陳湯能治痰之標,不能治痰之本。他說:「痰之標在脾,痰之本原在於腎。」故自製理痰湯,藥用半夏、白芍、茯苓、陳皮、芡實、柏子仁等,俾「腎之氣化治,膀胱與沖之氣化,自元不治,痰之本原清矣」。並在此方基礎上化裁為龍?理痰湯,適於虛而兼實之痰。他認為龍骨與牡蠣同用為「治痰之神品」。治脾虛生痰者,創健脾化痰丸,僅用白朮、雞內金,補益與宣通並用,使中焦氣化,壯旺流通,精液四本,清升濁降,痰之根抵胡除矣。自雲此方,「治痰甚效。」他還針對老年人特點,用藥兩味,即雞內金、熒實,創製「期頤餅」,治下焦虛憊,氣化不攝,痰涎隨氣上泛之證。並云:「凡氣虛痰盛之人,服之皆效。」此外,他對痰厥急證,治以吐法為主;對頑痰痼疾,痰瘀同治為重,創製了若干臨床實用,獨具特色的治痰方劑,而且以用精當、平和見長。丁甘仁氏曾著《丁甘仁醫案》,凡八卷,載病四百例,對中風論述極為深刻。其治中風時,滌痰濁暢通經隧為大法之一。他認為,中風之發生與痰濁阻塞經絡和清竅有關。他在該書所載中風六案中,案案均治痰濁。他指出,中風之發病的重要因素為風性上升,痰濕隨之阻於廉泉,堵塞神明。腎脈絡舌本,脾脈絡舌旁,痰阻心脾之絡,痰濕稽留,宗氣不得分布。痰濕蒙蔽清竅,阻於廉泉,橫竄經腦,堵塞靈機,氣血宗氣不通,神明失養,中風遂作。主張運中滌痰,通絡道,暢氣血。常用藥物有姜半夏、淡竹瀝、竹茹、茯苓、枳實、全栝簍、陳膽星、炙遠志、川貝、天竺黃、九節菖蒲、指迷茯苓丸。然滌痰須明生痰之源。治痰不求其本,則痰不易清除。

二、中醫痰病學術的發展現狀

(一)基礎研究

1.痰病學術的發掘整理研究 建國以來,不少學者醫家從多方面開展了有關痰病學術的發掘、整理研究工作,並有相應的論文、資料等發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各家學說研究 痰病的各家學說研究,從已發表的專題文章看,據不完全統計,有關於《傷寒雜病論》、《諸病源候論》,及宋金時期的朱丹溪、王硅;明清時期的梁學盂、王綸、李時珍、張景岳、吳鞠通、萬密齋、戴元禮、李中梓、龔居中、王盂英、喻昌、葉天士、何夢瑤、傅青主、李用粹、尤在徑、俞根初等;近代的張錫純、丁甘仁等;現代的秦伯未、陳若昆、關幼波、干祖望、陸芷青、邵長榮、楊百?、曹鳴高、蒲輔周、李巨謀、朱良春、石仰山(上海石氏傷科)、張發榮、胡桂揖、王少華、周子芳、曹旭、周仲瑛、孔令詡、朱可貞、楊季衡、余慎初、章亮厚、朱曾柏、喻昌輝等醫家論治痰病學術思想及經驗的整理。此外,朱曾柏氏等撰文綜合論述「中醫痰病學說的形成及發展」,介紹了歷代20餘位醫家的論治痰病的學術思想。自90年代初期以來,中國中醫研究院基礎理論研究所病因病機研究室及有關專家,開展了有關中醫痰病學術的全面發掘、整理研究工作。這項工作從基本理論各家學說及源流臨床診療規律與方法,古今醫案分析、方劑與藥物分析、及發展思路的軟科學研究等方面展開,已有部分論文發表。

(2)理論整理與綜合 有關痰濁的形成、痰與五髒的關係、痰病的病因病機、痰病的診斷與辨證、痰病治則與治 法。治痰方劑與藥物、治痰與養生、痰濁與衰老、痰濁與體質、痰濁與瘀血、痰與飲、濕、水的關係等。現代有大量的整理性文章發表,對中醫痰病學術理論的系統和深化,及有關臨床與科研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由於缺乏對前人理論與實踐的系統深人的研究,因而表現出該領域的學術內涵尚缺乏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因而難以在深度和廣度上進行高層次的分析概括與綜合。對一些與痰濁關係密切的疑難疾病、常見病基本尚未開展深入的研究,尚限於經驗的積累和表述,或一般的臨床觀察報告,有待深入。由於對中醫痰病學術內涵本身缺乏理論臨床兩方面的深刻把握,所以理論上的概括與綜合受到一定的局限。因此必須深入研究中醫歷代各家論治痰病的學說與實踐,結合當代研究進展,開展痰病學術理論的研究工作,才能不斷發現新規律,提出新概念,為臨床和現代實驗研究,提出新的思路與假說。

(3)中醫痰病學術發展思路探討 目前關於這方面的討論較少。李以義、方永奇、潘桂娟等曾發表有關論文。

2.關於痰濁本質的現代思考 痰濁,是中醫學的特有概念,那麼若從現代科學、特別是包括現代醫學在內的生命科學的角度分析,痰濁的本質是什麼?亦即產生痰濁、發生痰病的現代機制如何?確實是十分有意義的,值得進行深入地探討。如能在上述領域取得進展,將對臨床上多種相關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產生難以預測的促進作用;對揭示人體多種疾病的發生機制,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命質量,也具有重要意義。現代學者中,較早在這方面思考的,是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藥研究所副所長李以義主任醫師。其代表著作為於1990年出版的《百病皆生於痰一怪病從痰論治》一書。此外,還有部分學者,如林紹基[1]、吳昌國。鄒世潔等撰文發表了自己的假說。茲綜合分析如下:

(1)免疫與痰濁的關係 李以義氏認為,人體的兔疫機能反應異常,都可在體內形成為害人體的痰濁,故免疫和「痰」密切相關,「痰」在免疫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其一,在人體免疫活性細胞及其活動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的故障,都可從免疫細胞的結構、機能、相互關係的協調,以及殺滅靶細胞等具體活動中,形成痰濁,而進一步引發其他相關性疾病。故必須在免疫系統的生理活動中,看到痰濁形成的因素,從而協調發揮其正常的機能活動,防止釀成痰濁的條件形成。其二,在人體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應答活動異常中可能形成痰濁。前者,最典型的表現在細胞吞噬方面,後者,在特異性細胞兔疫中,最能說明痰濁生成的是腫瘤兔疫;在特異性的體液免疫中,最能說明與痰濁有關的是1gE球蛋白。還有學者指出,免疫複合物,因其大小、性質、濃度的改變;或因機體的清除功能不佳,沉著於某些器官組織,則引起新的病變,如腎小球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等。

(2)細胞與痰濁的關係 李以義氏認為,細胞的形態和結構是遵循一定的規律而形成的。細胞的生命活動,也同樣是通過固定的生化反應實現的。活細胞中含有水、蛋白、脂質、糖和鹽,還有能催化反應的酶。細胞任何結構和功能發生異常,則其本身就會成為痰濁。任何生命活動中不正常主化反應的代謝產物、合成的物質都可能與中醫的痰濁有關。細胞表面的結構和功能,幾乎在所有的細胞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細胞表面的各種受體、酶的活性及通透性正常與否,是區別該細胞是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甚至是否完全變成痰濁的重要標誌。細胞表面結構,特別是質膜,在痰濁形成中起主要作用,質膜的重要功能,主要體現在物質運輸、代謝調控、細胞識別及細胞膜受體方面。此外,細胞液的狀態與功能如何,以及線粒體的作用、內膜系統及溶酶體的功能、細胞核的功能等,均關係到痰濁的發生。另外,細胞的自然衰老,也可使細胞功能減退,而逐步形成痰濁。總之,痰作為一種病理產物,又可視為一種致病因素,可無孔不入地滲透到機體的各個臟腑,經絡。細胞是構成機體的基本單位,它既與外界保持著協調一致的聯繫,又在內部「自成一統」,以其獨特的結構、形態機能等,來完成生命所必須的物體代謝、發育、繁殖分裂、運動、聯絡、遺傳和進化等基本生命活動。這些生命活動都是有規律的,任何內外因素的影響,違背了這個規律都可能在細胞內的生命活動中形成痰濁。

(3)血液流變學異常與痰濁的關係 李以義氏認為,血液在流動過程中,其特性的不穩定、成分的變化,影響其速度、流向、方式、程度和性質的改變,可能與「津液不循常道便成痰濁」有關。血小板的聚集性、粘附性和釋放功能呈病理性改變時,就必然影響血液的正常流態;紅細胞壓積過高,聚集性增強,變形能力低下,造成血粘度增加,使血液運行失常。由於血粘度增加,微循環亦發生障礙,甚至出現微血栓,這是痰濁在血液流變中形成的結果。另外,當代的醫療實踐,使許多醫家注意到痰濁與脂代謝異常的關係。實際上無論是高脂血症中的哪一型,一則直接增加血漿粘度,使脂質沉於血管壁上而生成痰濁;二則可直接作用於血管中的軸流成分,導致微小血栓的形成,而致痰瘀互結。

(4)微量元素與痰濁的關係 李以義氏認為,微量元素是人體酶的活性中心,並形成載體,將體內的常量元素運送至全身各個器官組織和細胞,參與維生素、激素的合成,以及核酸的代謝。微量元素不足和過多,均容易使機體產生痰濁。因許多微量元素是酶的激活劑或直接參与其代謝,這些元素的不足,常常促使酶的活性下降、功能失常及一些載體的功能障礙,而致陰陽平衡失調。陽虛則氣血運行無力,陰虛則煎熬津液,而致津液失去常道成痰。如:與缺碘有關的地方性甲狀腺腫、缺鐵性貧血,以及被認為與鋇過多有關的大骨節病等,都屬此類。總之,必需微量元素的缺乏或過多,有害微量元素的不斷積累,都與痰濁的發生相關。

(5)澱粉樣蛋白與痰濁 吳昌國氏指出{2},澱粉樣蛋白的來源是降解後的免疫球蛋白(Ig),當這種代謝產物在 組織中沉著時,病理學上會出現一些嗜伊紅性的玻璃樣元定形的細胞外物質,稱為澱粉樣變性。從其形成原因、存在狀態和臨床表現看,澱粉樣變性頗似中醫「痰」或「痰濕」證。澱粉樣變性,既可原發,也可繼發於許多疾病的病理過程。原發性多見於中年或中年以上的病人,它是隨著年齡的老化而代謝產物堆積的結果,從這一意義上說,是繼發於衰老。繼發者,多見於慢性感染、慢性漬瘍性病變、慢性骨髓炎、慢性膿腫、慢性腎盂:牙炎。在長期而連續的慢性抗原刺激下,機體細胞免疫低下而體液免疫亢進。過多的免疫球蛋白的產生,必然導致多量的1g的代謝產物,這是形成澱粉樣蛋白的物質來源。澱粉樣蛋白在於細胞外組織間隙中,多見於心肌、舌、胃腸和小血管壁的中層。這種物質一旦形成,即脫離生命狀態,而成為「異物」,干擾正常的細胞功能,阻滯細胞間的信息傳導。這和中醫所說的痰阻經絡之中,防礙氣血運行的理論不謀而合:澱粉樣變性存在於心肌、胃腸道和舌等組織時,可見心律不齊、傳導阻滯、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不良、巨舌症等,臨床常表現出「脾氣虛」的癥狀。一些慢性膿瘍、慢性炎症,常常以「溫陽化痰,,法(諸如陽和湯等)取效,即是一例。

(6)異常糖類、糖複合物與痰濁的關係 有些學者認為中醫所謂痰,即是較稠濁粘膩乃至膠凝的,多餘地產生、累贅地存在的有害物質。其本質主要有五部分:①異常的糖類物質:包括異常的單糖及其衍生物、寡糖、多糖)和糖複合物;②過多、異常沉積的脂蛋白等脂類物質——但血漿脂蛋白也含有糖而實質上是糖脂蛋白,其實亦屬糖複合物;③結核病之乾酪樣變物質——可能部分亦屬脂蛋白類;④一些異常增殖的細胞、組織——也是具較多的異常糖類、糖複合物或與之有關的物質;⑤其他。這幾個部分中,當以異常的糖類和糖複合物為首要。在不少疾病過程中產生和起作用的痰,不同程度地亦為異常糖蛋白,如慢性支氣管炎症、甲狀腺機能亢進、動脈粥樣硬化、卵巢囊腫及其他各種囊腫,某些腫瘤(特別是粘液瘤)、粘液性水腫、帶下症、腎小球腎炎、系膜增生性腎炎等。另外推測癲癇,特別是神經分裂症(如吐或瀉下之痰濁、頑痰)等病,似乎是因異常糖復方合物產生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大腦的代謝及功能。與此學說有關,鄒世潔氏[3]在脾虛證本質研究的基礎上,提出關於「脾虛——痰濕—— 粘液,」關係的假說。認為吸收、消化、生殖道的粘液腺(包括混合液)、粘液細胞粘液分泌功能的異常,是脾虛有形痰濕證的病理實質之一;粘液分泌功能的異常,導致粘液功能(如保護粘膜)的異常,成為脾氣虛證的重要發生機理。上述關係的假說,從粘液的物理特性看,符合濕為陰邪,其性重濁、粘滯的性質。粘液的主要成分是糖蛋白,有粘液細胞型、細胞外衣型、細胞外問質型三種類型。不同類型的粘液分布有一定的規律,而其病理性改變不僅導致其作用異常,更反映了其相關組織器官的病理改變及其它指標如酶、血型物質的變化。這一假說可概括機體不同部位病變的共同病理變化,符合這些病變的脾氣虛異病同證的診斷。

(7)脂代謝與痰濁的關係 血脂(即血漿脂質)本是人體正常生命物質之一,當血脂濃度超過高限時便稱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實際可視為痰證,而血漿脂質即是「微觀之痰」。高脂血症主要是血漿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等含量增高,這些物質的來源主要是動物油脂和卵黃。所以多進葷食、卵黃之類,是造成此症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中醫則認為,過食肥甘厚味、易是痰濁。此外,隨著年齡的增高,血漿膽固醇及甘油三酯也將增高,而中醫學則認為年老氣衰,氣血津液運行遲緩,津 液凝聚為痰。亦即「痰之化元不在脾,而痰之本無不在腎」。(《景岳全書》)川高脂血症早期可元癥狀,有些人只表現為形體肥胖,但實際上已發生內在病變,如血液粘度增大,血行遲緩,動脈壁因脂質沉著而變性,到後期則影響心、腦等出現一系列病變。綜上所述,痰濁的本質,總體說來是指那些在人體生理過程或病理變化過程中,應當排 出體外,而未排出,從而在體內堆積起來的代謝產物或病理產物;以及雖屬正常範疇、但過量蓄積的物質,痰屬有形的客觀存在,當勿容置疑,但之所以有「有形之痰」與「無形之痰」的說法,主要是基於感官認知能力的限制。但在目前的條件下,探討並揭示某些「微觀之痰」的本質,並不是不可能的。

3.痰病辨證標準和診斷研究 (1)痰證宏觀辨證的計量化研究 建立痰證的辨證標準,是深入研究痰證的必要前提,也是保證以後痰證研究結果具備科 學性、實用性的必要條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實驗中心方永奇氏[4]等,曾對痰證作過大量的臨床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並對痰證的血液循環特徵,及其與人體衰老的關係,與血瘀的關係,作過觀察和研究。在此基礎上,依據中醫痰證理論及其致病特點,對多個系統疾 病痰證進行了多指標同步觀察,並應用現代數理統計方法,探討痰證的計量化和規範化。研究過程中,將566例患者分為痰證組,和非痰證組。經卡方檢驗,將有意義的癥狀體征進行逐 步判別分析,建立了痰證宏觀辨證的方程式。其所運用的具體研究方法與結果如下:

Ⅰ.資料與方法:566例患者為該院內科住院病人及心血管專家門診病人。其中,冠心病 154例,中鳳48例,糖尿病68例,慢性腎病47例,類風濕12例,慢性肺氣腫49例,肺心病9例,慢性胃炎69例,心律失常39例,有高血壓者247例,有動脈硬化症者295例,有高脂血症者379例,全部病例均經臨床確診。男性306例,女性260例,年齡叨~84歲,平均53.5歲,標準差11.2歲。痰病初步辨證標準,參考「冠心病中醫分型試行標準」及《中醫診斷學、(1984年版高等醫藥院校教材)中對痰證的傳統辨證方法,將上述病例分為痰證組和非痰證組。即凡具備咯痰、胸悶、噁心、舌苔膩或脈滑者,辨為痰證,其餘病例為非痰證。研究方法依中醫辨證理論及其致病特點,設計了包含有58項癥狀體征的觀察表,經研究確定調查方法和項目,由專人負責觀察病人和填寫登記表。脈象中滑脈的判斷參考脈圖儀的檢查結果。其判斷標準為:脈圖呈雙峰波,主波高陡而狹,升支和降支斜率較大;重搏前波不顯現;降中狹低;重搏波較明顯。將所有病例資料輸入486微機進行卡方檢驗,再將有意義的指標進行逐步判別分析。

Ⅱ結果:a.566例中,痰證298例,非痰證268例,痰證病人略多於非痰證病人;痰證 組中男性181例,女性117例;非痰證組中男性125例,女性143例。兩組性別比例有顯著性差異,P(0.001。可見痰證多見於男性。痰證組年齡(55.3(10.5歲)大於非痰證組年齡(51.4(11.6歲),p(0.01,b.將痰證組病人的癥狀、體征頻數與非痰證組比較,觀察到胸悶等38項指標在兩組問有顯著差別。提示這些指標的出現與否,可能對痰證和非痰證具有鑒別診斷意義,除去舌淡、舌淡紅、苔白、脈細弱(因這4項在非痰證組中出現的頻率高於痰證組),其餘34項指標可能是痰證區別於非痰證的一組較有意義的癥狀和體征。C.痰證宏觀辨證的判別函數:應用逐步判別分析法對上述有意義的34項指標進行逐步判別分析,篩選出10個指標,得出判別函數式。經檢驗,此判別函數,敏感度為0.923,特異度為0.929,準確度為0.926。可見,此判別函數具有滿意的判別效果。依據痰證宏觀辨證的判別方程式,方永奇氏等擬定了如下痰證宏觀辨證標準:主要條件:①咯痰,②喉中痰鳴,③舌苔膩,④脈滑;次要條件:①嗜睡,②胸腹痞悶,③肥胖,④口乾不飲,⑤噁心嘔吐,③口眼歪斜。辨證標準:符合下列任何1項時,即可辨為痰證(從宏觀辨證判別式計算得出):①具備主要條件2項;②舌苔膩加次要條件1項;③咯痰加次要條件2項;④喉中痰鳴或脈滑加次要條件3項;⑤具備次要條件4項。方永奇氏等認為,證候是機體對內外致病因素作用的綜合反應,表現為特定的癥狀、體征等的有機組合,因此,研究「證」的本質及其診斷等,必須採用多指標同步觀察,並進行多元分析,才能揭示其內在聯繫,探索各指標對證候的量的關係,促進中醫辨證的標準化和規範化。此項研究,應用逐步判別分析,從有意義的指標中進一步篩選出的上述指標,是痰證最精確和相關性最大的指標。由於逐步判別法具有使信息的平均損失最少的特點。因而這些指標也最具有代表性。本標準主要適應於內科病,而其他各科疾病的辨證適應性如何,有待進一步觀察。

(2)廣義痰病臨床診斷標準研究 在臨床實踐觀察基礎上,不少醫家提出了有關痰證的宏觀辨證標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是朱曾柏教授[5],他經多年臨床研究提出的「中醫廣義痰病診斷標準」。其中包括體症特點和癥狀特點兩方面。Ⅰ.體怔特點1)久病不衰,病證自發自丸年齡多在中年以上。2)眼神滯澀不流利,面色晦暗,或眼眶周圍晦暗,其形如腫。3)皮膚油垢明顯,手心、足心以及前陰、腋下等處,常泌液滲津,或面色光亮如塗油。4)形體日趨肥胖,或肌肉鬆軟,掌厚指短,手足作脹。5)厭油膩厚味,喜素食、熱食、淡食,或焦香乾燥食物,也有時覺焦香異氣撲鼻。6)單食腥葷肥膩食物後,「即感額涼冷、便稀、或有惡寒、胃中泛惡之感。7)時時驚悸,神志恍惚;或時而抑鬱不快,言苦惱事殊多,言出淚下;或時而亢奮多動,言多而顯「雀躍」。8)舌體較正常人略顯弛縱、胖大。9)舌苔白膩或黃膩,或黃白相兼,牢覆於舌根部,常年不化,或時消時顯。10)舌面津津滑潤,時時唾吐痰涎、水液,而難以自控(排除蛔蟲症),特別(在安靜環境(沒有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和心情抑鬱不樂時尤其難以控制。11)嗜睡和困噸。12)出汗。13)口渴飲水多,並有越喝越想喝之感。14)氣候、季節變化,可引起體征明顯或加重。Ⅱ 癥狀特點 1)頭眩、頭痛、頭重,2)嘔惡或嘔吐痰涎,或胃腸中有水聲漉漉,或口粘,口膩,口乾不欲飲水。3)咽喉中似有物梗塞,吞吐不利,時消時現。4)噎隔,嘔吐痰涎。5)平時胸部痞塞憋氣,或心前區有壓榨樣悶痛,遇陰雨、寒冷季節上症加重。6)易驚悸,失眠難寐,或昏厥、抽搐,或精神失常,但精神神經科檢查無異常,亦無陰虛陽亢諸症可憑。7)低熱身困,或自覺身熱不揚,體溫並不明顯升高。8)肢體某一局部發熱,或發涼(或背部涼冷如掌大),或麻木不知痛癢,或肢體某些局部粗細、感覺不一樣,但神經科,骨外科,皮膚科等檢查均沒有發現病變和陽性體征。9)漬瘍、糜爛,滋水滲律或滲流粘稠痰液,久不收口,也有局部皮膚增厚起屑而不流水滲津。10)胸悶憋氣,背部作脹,喜嘆氣、捶打,陰雨悶天或天氣寒暖交替時,癥狀尤為明顯。11)腫塊、結節,或結於皮下,或凝聚於腹內,也可發生在其他組織器官之中,皮膚表面無變化,或微有冷涼感,或膚色晦暗。12)口中碎痛,時好時發。13)脅下痞滿腫大、悶痛。14)大便秘結不爽,糞便並不幹燥,或大便軸裹痰涎。15)脈象可見滑、弦、沉、遲。熱痰內盛,多見弦、滑;頑痰痼疾凝結於里,則現沉、遲之候。朱曾柏教授認為,上述體征、癥狀方面的特點,是痰病、痰證以及某些「夾痰」之證經常出現的一種主要病態。由於患者所處地區、方域不同,工作性質以及年齡、性別、稟賦、嗜好等等不同,上述見症貝!各有不同。因此,務必把體征和癥狀方面的特點以及患者的具體情況和個體差異等情況結合起來辨證。此外,對於痰病各種證候的癥狀和體征,諸多醫家也有不少總結和論述,揭示了痰犯於 頭,痰迷於心,痰停脾胃,痰滯於肝,痰遏於腸,痰阻胞宮,痰阻咽喉,痰阻經絡,痰凝肌膀,痰留皮膚等病變的特點,對痰病的臨床診斷也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二)臨床研究與應用

1.常見疑難重症從痰論治報道

(1)腦血管意外 腦血管意外,包括腦血栓形成、腦梗塞、腦出血等不同疾病,但均屬中醫學「中風」的范 疇。 ①中風病危險因素及預防的醫籍整理與研究 楊寶琴氏等[6]的報告提示,肥胖、飲食不節、情志、勞逸失常是中風病主要危險因素,此外也與自然條件、宿疾有關。人體肥胖易患中風病,其原因是肥胖之人多氣虛痰濕,氣虛影響血液運行,同時體內有痰濕也能造成氣血運行不暢,從而使氣血功能失調而導致中風病。飲食不節也是引發中風的重要因素。其中以嗜食肥甘及過量飲酒影響最大。肥者令人內熱;甘 者令人中滿,過食膏粱厚味,釀痰蘊熱,熱甚生風,故而引起中風,正所謂「仆擊、偏枯,」少」甘、肥貴人則高粱之疾也」。明.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則明確提出有中風先兆的人,應「急屏:除一切膏粱厚味,鵝、肉、面、酒,肥甘生痰動人之物」。平素過食肥甘厚味,過量飲酒,不僅可」以損傷脾胃,聚濕生痰,內生痰熱而導致人體陰陽氣血失調,且飽食酗酒,又能生熱化火,助陽動風,是引發中鳳病最常見的誘因。

②益氣活血化痰法治療中風先兆症61例 須進氏報道{7}採用益氣活血法治療中風先兆症,方葯組成:生黃芪30克、党參15克、白 術10克、丹參30克、川芎10克、赤芍15克、當歸10克、葛根30克、石菖蒲10克、制南星10克。結果:61例中,緩解11例;顯效32例;好轉1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5.1%。本組患者共61例,其中男40例,女21例;年齡最小42歲,最大74歲,平均58歲。有高血壓史者37例,就診時發現有高血壓者11例。癥狀:頭暈目眩、耳鳴者28例,頭痛、口乾口苦18例,言語謇澀、口角流涎者6例,心煩、夜眠多夢者21例,手指發麻、行走不穩者8例。舌、苔、脈象:舌質暗紅襯紫、苔白膩或黃膩者21例,舌質淡紅、苔白膩者13例;舌邊尖紅赤、苔中部黃膩者27例;脈象弦滑22例,細弦34例,細弱5例,電腦中風預報提示:急需防治者12例,需要防治者49例。血液流變學檢測:全血粘度、血漿粘度、紅細胞壓積、血小板聚集檢驗均異常者12例,部分異常者49例。治療15天為1個療程,3個療程後判定療效。治療結果:61例中,緩解11例(臨床癥狀消失,3個月內無發作;電腦中風預報進人安全期,血液流變學多項指標中異常指標全部恢復正常),顯效32例(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電腦中風預報有明顯改善,血液流變學檢測異常指標明顯改善,接進正常範圍)。好轉15例(臨床癥狀及電腦中風預報均有好轉,血液流變學檢測異常指標部分改善)。無效3例(臨床癥狀元改善或繼續加重,血液流變學檢查異常指標元變化或加重)。總有效率為95.1%。無效的3例均在治療過程中發生中風。作者認為中風先兆症的發病原因,有「風、火、痰、氣、瘀、虛」之說,而以痰、瘀為主。痰瘀交結,阻於腦絡,復因陰虛陽亢,肝陽化風,乃發中風,而痰瘀的形成與正氣虧虛密切相關。元氣虧虛,不能推動血液、津液的運行是產生痰瘀病理因素的重要方面,中風先兆症發病中有痰、瘀病理因素及其臨床癥狀存在。本文立法組方之義,在常法法瘀化痰基礎上配伍黃芪、党參、白朮等甘溫益氣之品,令氣旺血行,津液歸於正化而不致於變生痰濁、瘀血。益氣活血化痰方即充分體現了這一用經配伍特點。對於中風先兆症治療效果顯著,從而降低了中風的發病率。

③痰瘀互結與中風 王占華氏[8]指出 (除的病機關鍵,是兩,「痰瘀互結」即所謂「痰夾瘀血」從理論上講,是痰濕與瘀血的交織互結,是以痰濕瘀血為直接因素所致疾病發生髮展中病機傳變的一個階段,是中風等疾病關鍵是兩種病理產物、兩種致病因素相互結合而形成一種複合的致病因素。在一定條件下,危害機體,變生百病。中風病,以年邁者多見,又以夜間發病居多。其原因,年邁者脾虛易生痰濕,氣虛血運不暢易於致瘀。痰瘀同源,可以互相導致,同屬於陰,均以停滯 為患,夜亦月陰主靜,夜間陰盛之時,痰濕瘀血交織互結,阻滯經脈,蒙閉清竅,使氣血不通,神明失用,致成中風。臨床表現多見半身不遂,舌強言謇或失語,遍身麻木,頭暈目弦或神昏,舌淡暗;苔膩或厚,脈弦或滑,均為痰瘀互結之象。其治療大法,應痰瘀並治,祛瘀化痰貫徹始終,治療中,又當謹守病機,詳辨瘀血痰濕之孰重,或祛瘀為主,輔以化痰,或化痰為主,輔以祛瘀,或化痰祛瘀並主,佐用它法(益氣、調氣、清熱、熄風等)以斷痰瘀之生路。

④滌痰活血腸治療腦梗塞42例 黃文柱[9]報道,選擇確診為中風者62例,其中治療組42例,採用滌痰活血湯口服或鼻飼,其方葯組成:制膽南6克、制半夏10克,橘紅6克、茯苓15克、枳實6克、全橋萎30克、生大黃3克、紅花10克、丹參15克、雞血藤10克。加減:若肝陽上亢,血壓偏高者,加天麻、決明子、?薟草;腑實便秘者,大黃用量可增至6—10克,不效加芒硝(後下)6克;肝腎陰虛者,加桑寄生,茺蔚子、女貞子;兼氣虛者加黃芪、党參等。每日1劑,水煎服。同、時配合脈絡寧注射20mL加入5%葡萄糖500mL靜滴,每日1次。對照組21例,採用復方丹參注射液20 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靜滴,每日1次。上述2組均為20天為一療程,一般用1—2個療程。2組均輔以常規使用20%甘露醇靜滴以降低顱內壓,並對高血壓、合併感染等給予西藥相應處理。療效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頒布的中風病診斷療效標準擬定。治療結果:治療組臨床治癒率57.1%,總有效率95.2%,明顯優於對照組,經統計學處處理有顯著性差異(兩組治癒率P<0.05,總有效率P<0;01)。

⑤化瘀法痰通絡法治療中風61例 劉殿祥氏[10]報道,中風的病機是痰濁內蘊,瘀血阻絡,它貫穿在中風病的先兆期、發作期、恢復期。他以痰瘀交阻理論作指導,運用化瘀祛痰通絡治法,對中風病61例進行了臨床治療,效果滿意。61例中風病中,男40例,女21例。最小年齡47歲,最大年齡72歲。61例中先兆期4例,發作期13例,恢復期44例。治療方法:石菖蒲10克、鬱金10克、天南星12克、葛根30克、天麻12克、薑黃10克、天竺黃15克、礞石20克、白附子10克、紅花12克、丹參30克、三棱10克、莪術10克、牛膝10克。上方適用於中風病各期。辨證加減:若為虛寒證可加黃芪;若為實熱證,南星易膽星,可加大黃;若為腦出血去三棱、莪術,可加三七粉;若為腦缺血去牛膝,可加川芎。諸葯合用,共奏化瘀祛痰通絡功,對痰瘀交阻之中風有很好的臨床效果。據藥理研究,上方諸葯能抗動脈硬化,抑制血小板凝集,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使血液粘稠度下降。

療效標準及治療結果:①思維正常,語言清楚,肢體功能基本恢復為治癒。先兆期4例,發作期4例,恢復期14例,治癒率為36%。②思維、語言恢復近於正常,上下肢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復,生活基本能自理為好轉。發作期6例,恢復期30例。好轉率為59%。③治療前後癥狀無改善或死亡為無效。發作期3例,無效率為5%。筆者以痰瘀交阻理論作指導,運用化瘀通絡祛痰法則治療中風病,尤其是缺血性腦中風,效果肯定。對中風先兆期和恢復期療效更為滿意。即使是出血性腦中風,適當用一些活血葯並不加重出血癥狀的發展,反而能改善循環,有利於癥狀的改善、恢復。

⑥化痰通腑法治療中風病158例療效觀察 王永炎氏[11]等報道,治療中風患者158例中,男性92例,女性66例。平均年齡為61.48歲。觀察對象:均系中風急性期病例,均在發病10天以內入院。開始服中藥治療時間平均為4.5天。本組病例按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內科學會制定的《中風病中醫診斷、療效評定標準》的分證標準劃分證型。159例中,屬中經者120例,佔75.9%;中腑者32例,佔20.3%;中臟者6例,佔3.8%。西醫診斷均屬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本組病例有高血壓動脈硬化者146例,佔92.4%。本組有合併症者共98例,其中糖尿病20例,佔20.4%;冠心病28例,佔28.6%;,心律失常者12例,佔12.2%;肺部感染者20例,佔20.4%;有其它合併症者30例。治療方法:自訂化痰通腑飲是由《傷寒論》大承氣湯化裁而來,其方劑組成是:全瓜萎30~40克、膽星6~10克、生大黃10~15克(後下)、芒硝10~15克(分沖)。硝黃劑量一般掌握在10~15克左右,以大便通瀉,滌除痰熱積滯為度,不宜過量,待腑氣通後,再予清化痰熱活絡之劑,如:瓜萎、膽星、丹參、赤芍、雞血藤、威靈仙等。針對中臟腑而見痰熱腑實證的重證病人,還可加用竹瀝、清開靈等。竹瀝苦微寒,具清熱化痰之功,可單用或兌人湯藥中服,每服30ml~60m1,日服2~3次。清開靈針劑40ml加A 250ml5%葡萄糖溶液中靜脈點滴,每日1~2次。療效標準:半身不遂基本恢復,遍身麻木、口眼歪斜、言語蹇澀等症基本消失,生活可自理或參加部分工作,屬基本痊癒一1級;半身不遂明顯恢復,能扶杖步行,遍身麻木、言語奢澀等明顯好轉,屬顯效一2級;半身不遂有改善,但仍不能步行,偏身麻木、言語霆澀有好轉,屬有效一3級;半身不遂等症元變化,屬無效一4級;病情加重或死亡屬惡化一5級。158例中,治療半月以內基本痊癒者39例,佔24.7%;顯效者42例,佔26.6%;有效者49例,佔31%;無效者20例,佔12.7%;惡化者8例,佔5%。總有效率為82.3%。顯效率為51.3%。

⑦補腎法瘀化痰法治療中風後遺症 靳照禮氏[12]報道,對308例中風後遺症患者,運用補腎法瘀化痰法治療。結果總有效率 96.75%,對照組運用補陽還五湯治療,總有效率為86.27%,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性(P<0.01)。治法方葯:治療組採用補腎法瘀化痰法,自擬方:天冬、龜版、枸杞子各15克,蘄蛇、益智仁各6克,水蛙、石富蒲、黃精、首烏、鱉甲、黃連各10克、人蔘3克、蘇木、海藻、天竺黃各9克,水煎服,日二劑,6周為1療程。對照組採用補陽還五湯治療,日1劑,連服6周後兩組進行比較。兩組病人均配合針灸、按摩、理療等輔助治療。原有心臟病、糖尿病等原發病均以西藥以對症治療。療效評定標準:按全國中風病統一評定標準,滿分為28分,起點分最高不超過18分。無效:積分增加不足4分者;有效:積分增加超過4分以上者;顯效:積分增加超過10分者;基本治癒,積分達24分以上者。治療組顯效以上243例,佔78.89%,對照組顯效以上58例,佔56.86%。經統計學處理,有顯著性差異(P<0.01)。本文採取補腎法瘀化痰法治療中風後遺症,意在補腎以治虛,固本可培元,化痰法瘀以通絡,祛邪可扶正。

⑧急性中風從痰論治八法 徐德潤氏[13]報道治療中風八法,即:1)清熱滌痰法。痰熱上蒙清竅而神志恍榴,頭腦不清、痰熱阻絡而肢體沉重,麻木廢用,症見喉中痰鳴,舌苔黃厚而膩者,治以清熱滌痰通絡,方用滌痰湯加木瓜、連翹、忍冬藤;神志癥狀較明顯者,或用星萎二陳湯送服萬氏牛黃清心丸。必要時,可用白芥子、地龍、赤芍以通絡。2)息風滌痰法。中風神昏重證,證見面赤唇紅,牙關緊閉、上視強直、發熱、痰聲淮旋、雙手握固,屬於痰熱上蒙清竅,治以清熱熄風,滌痰開竅。常用鮮竹瀝50m1送服安宮牛黃九(或鼻飼),繼以滌痰湯送服牛黃清心丸。此外牛黃醒腦注射液液閱有效驗。3)逐寒法痰法。中風神昏實證而見面色青白,痰喘昏亂,眩冒多汗、甚至手足厥冷、開關緊閉、兩手握固者,當屬寒痰實證,治以逐寒法痰開竅(溫開)。慣用姜7X(生薑30克搗爛加開水適量)送服蘇合香丸、冠心蘇合香丸。傳統驗方三生飲(生南星30克、生附子15克、生川烏15克、木香7克)煎湯灌下或可試用。4)涌痰醒腦法。中風實證,神昏痰盛,古有涌痰醒腦法(適用於痰窒神昏、脈實滑者)。常用的,。救急稀涎散(皂角:5克,消去黑皮,白礬30克,研極細為散,每次服2~3克,溫開水調灌下或少許吹鼻)。此方一般不引起嘔吐,只是微泛冷涎出;醒後繼續調治。5)通腑滌痰法。本法適用於肝鬱化火,痰食互結,陽明腑實,內熱陽圖團,神志不清者,方如覆石滾痰丸、星簍承氣湯等。治當中病即止,不可過用。6)理氣化痰法。上述諸法應用後,熱勢漸輕,而痰一時難以全消叱或初起:勵氣逆痰遏,上擾清竅,諸竅失靈的痰濕證。當以理氣化痰為主,方如順氣導痰湯、星氣二陳湯(天南星、木香、陳皮、半夏、茯苓、甘草)。7)補腎法痰法。痰的生成關於肺、脾、腎三臟。而老年人尤以腎虛生痰為主,腎陰虧耗、相火的液成痰;腎陽虛衰、火不生土或水反侮上、上泛為痰。痰濁皆能隨肝氣所升而上蒙清陽,留滯舌本。症見神志病變,偏癱、失語等。舌質縫苔厚者,當用滋陰滌痰法,方,口地黃飲子去桂枝、金水六君煎、加味溫膽湯。腎氣(陽)不足者,當補火生上,溫腎以助膀胱氣化,以杜生痰之本,金匾腎氣丸合二陳湯、地黃飲子、資壽解語湯。8)益氣法痰法。中風偏癱表現為氣虛痰濕內盛者,證見偏癱肢重,睏乏不用、手足脹或浮腫、納穀食少、氣短懶言、舌苔白膩、脈儒緩。治當益氣化痰,方選六君子湯力,石富蒲、白芥子,或十味溫膽湯。

(2)冠心病 冠心病屬中醫學的「胸痹」、「真心痛」範疇。臨床表現以本虛標實為特徵。標實責之於痰濕、瘀血和氣滯;本虛則從心、肝、脾、腎論治,其說不一,主要是因為臨床上患者的體質和兼夾病證的不同。從總體上看,從心脾治本者居多,以往從活血化瘀治標者多,近年來痰瘀同治,或用利濕化痰散結之法,活血化瘀的同時,兼用行氣之品。

①肥胖人痰濕體質與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 王奇氏[14]等人,從體質的角度研究冠心病的發生,採用臨床流行病學的方法,探討肥胖人痰濕體質與冠心病的相關性。結果表明:在調查的265例病人中,痰濕體質發生率為58.5%,兼夾瘀血表現者76.2%,兼夾氣虛表現者佔85.3%,兼夾腎虛表現者佔90.6%,且痰濕體質兼夾上述表現者明顯高於非痰濕體質兼夾上述表現者(P(0.01)。冠心病的發病年齡以50~65歲者居多,還調查了性別、體重、發胖年齡、體型改變因素、飲食習慣、抽煙史、遺傳史、個性傾向與神經質水平,初步揭示了肥胖人痰濕體質與冠心病的相關因素。肥胖人痰濕體質之所以容易發生冠心病是有其內在病理基礎的,通過採用血液流變學、甲皺微循環檢測手段觀察肥胖痰濕體質人的生理特點。結果發現:痰濕體質組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全血粘度、血漿粘度、紅細胞電泳、血小板聚集率中的Agg(5)及纖維蛋白原明顯高於正常對照組,二者問有統計學差異(P(0.O:~0.01)。反映痰濕體質者的血液處於濃、粘、聚、凝的高粘狀態,其中全血粘度中的低切率值與血沉,痰濕體質明顯高於正常對照組,二者比較有非常顯著的差異(P(0.01)。痰是由津液流動失去常道,凝聚而成的。其性重濁粘滯,易於奎滯脈道;血漿是組成血液的液體成分,為脈中之津液,血漿粘度增高可引起血液的粘滯性增力」,使血液流動緩慢,血管內壓力增,,。這一血液流變性的異常改變,與中醫對痰的理化認識是一致的。痰濕體質之人,其血液處於濃粘聚凝的高凝、高粘狀態,這是痰濕體質者內在的生理特徵和物質基礎的反應。這種內在特徵決定了痰濕體質之人的發病特點和病變轉歸。所以不論從中醫體質學的角度,還是從現代研究的角度來看,都提示痰濕體質之人易發冠心病,冠心病的臨床表現多見於痰濕內盛或兼夾痰濕之證。提示我們在冠心病的防治中,應注意患者的體質分析,通過把握體質進而了解病變的發展規律,注意化痰法濕法在冠心病治療中的應用,通過改善患者的痰濕體質或痰濕兼夾體質,是冠心病治療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②冠心病痰瘀證與血液流變性及血脂的關係 黑衛可氏[15]報道,冠心病痰瘀證型的全血粘度、血漿粘度、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顯著高於非痰瘀證型,而高密度脂蛋白等顯著低於非痰瘀證型者,提示痰瘀證是以血漿成分增多、血細胞成分增加、高脂蛋白血症為主要特點、此與非痰瘀證型冠心病和正常對照組相比有相似之處,但程度較為嚴重。此外,痰瘀證型的紅細胞壓積較健康人明顯升高,而與非痰瘀證型相比卻元顯著差異,提示痰瘀證型的血粘度升高,主要是由於紅細胞壓積升高所致。上述各種原因所致的血粘度增加,使血液在流動過程中不能按原來的路線、方式、速度運行,迫使津液離開常道;同時,由於血液粘度的增加,微循環也發生障礙,這應歸屬於痰瘀的範疇。另外,高脂血症一則可直接增加血漿粘度,使血脂沉於血管壁上而形成痰濁;二則可直接作用於軸流成分(血細胞、血小板等),尤其是膽固醇能使紅細胞硬度增加,變形能力低下,而不能順利通過微循環,直接形成微小血栓,導致血瘀證,但從津液未能循常道而被釋出而言,這也是痰濁的結果。這樣痰濁與瘀血互結,互為因果,形成了痰瘀之證。本項研究不但表明血粘度增高,高脂血症在冠心病痰瘀證的發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驗證了中醫學「痰瘀相關」的理論。

③益氣除痰方治療冠心病52例療效觀察 方顯明氏[16]報道,益氣除痰方是根據著名老中醫鄧鐵濤教授治療冠心病的用藥經驗而擬定,該方以《千盎》溫膽湯加減為基礎,主用於冠心病氣虛痰濁證之治療。方葯:党參18克,五爪龍n克、法夏10克、橘紅6克、竹茹10克、枳實6克、白朮15克、茯苓15克、山碴15克、甘草5克。每日1劑,水煎取200m1,分2次溫服。治療期間,心絞痛不易控制者,可臨時給服硝酸甘油片或消心痛片,其它治療冠心病的藥物一律停用。臨床觀察結果,應用益氣除痰方加減治療冠心病,其心絞痛癥狀與心電圖有效率分別為79%和44.1%。一般用藥後1至2周,心絞涌癥狀即可緩解,4周可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部分病人心肌缺血心電圖可恢復正常。胸悶氣短等癥狀均有明顯改善,其有效率為86.5%,表明本方加減有緩解心絞痛,改善臨床癥狀和心電圖的作用。從證型與療效的關係看,痰濁型、痰瘀型與非痰濁型三型病人的癥狀和心電圖的有效率差別無顯著性,表明本方對各型病人均有一定的療效。冠心病是以正氣內虛、心陽不足為內在因素,痰濁和瘀血則是導致冠心病發展的兩個重要病理基礎,本組病例虛證45例,佔86.5%,標實證38例,佔73.1%,且以痰濁和瘀血居多,與冠心病的病機特點相符,故治療上,本虛當重用以補氣,標實則當化痰通瘀。鄧老認為,遁陽必用益 氣陽氣不足是胸痹之主因,故補氣即所以通陽。而治痰則必先理脾,即所謂「治痰不理脾,非其治也」(《醫宗必讀》)。理脾之涵義有二:一即調脾氣、健中州,以杜生痰之源;一即調脾氣、運樞機,以通津液之路。所以,鄧老在治療上主張益氣除痰,而在用方上常以溫朋湯加減化裁,這提示,補氣除痰可以法瘀通脈,促進血液循環,使心肌缺血狀況改善,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④路志正調理脾胃法治療胸痹的經驗 高容林氏{17}等報道,著名中醫專家路志正以健脾滌痰、醒脾化濕法治療冠心病,取得滿 意療效,健脾滌痰法用於痰濁窒塞所致的胸痹心痛,臨床主證為胸部窒悶而痛、或胸痛徹背,兼見胸滿咳嗽、心下痛悶、噁心欲嘔、肢體沉困酸楚、形體豐腴,舌淡紅略暗、苔厚膩,脈弦滑,或沉伏。治以健脾滌痰法,用黃連溫膽湯、小陷胸湯加減。藥用:半夏、陳皮、茯苓、菖蒲、鬱金、栝萎、枳實、黃連、竹茹顏覆花、甘草沏證見口乾苦,心煩,苔黃。痰熱較甚者,加黃苓、桅子;大便秘結:屬痰熱者,重用栝萎,加生大黃;屬痰濕者,力皂角子,重用菖蒲;面蒼肢涼,脈細數無力,或脈微而遲,見心陽虛衰者,去黃連、竹茹,加附片、仙靈脾。醒脾化濕法適用於濕濁痹阻所致的胸痹心痛。臨床主證為胸憋心窒、或悶痛、或不痛、陰雨天加重、兼見脘悶納呆、口粘不欲飲水、噁心欲吐、肢體沉重、頭昏如蒙、大便不爽、小便不爽、小便混濁、舌胖齒痕、苔厚膩,脈濡細。治以健脾化痰,方用三仁湯、蕾朴夏冬湯、獲菩杏仁甘草湯加減。藥用杏仁、苡仁、白寇仁、藿梗、荷梗、川厚朴、菖蒲、半夏、茯苓、枳殼、黃連、六一散。如證見口乾粘苦,苔黃膩,脈濡數。濕熱明顯者,加茵陳、黃芩;寒濕顯,腹冷便搪,苔膩,脈濡緩者,去黃連、六一散,加乾薑、蒼朮、炒苡仁;兼有法瘀,刺痛時作,舌有瘀點者,加紅花、丹參、白檀香。路教授認為脾胃損傷是胸痹發病的關鍵因素,因脾胃損傷而致氣虛、血少、濕蘊、痰阻、瘀血均可引發胸痹,故調理脾胃是胸痹治本之道。胸痹虛證辨其在氣在血,脾胃調和則脾運健旺,氣血生化有源;胸痹實證辨其屬濕屬痰,脾運一行則痰濁、濕濁自化,瘀血消,脈道暢,胸陽展則痹窒除,所謂「調中央以通達四旁」。

⑤養陰化痰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運用 靳士華氏[18]報道,通過臨床觀察發現冠心病心律失常多與素體陰虛、痰濁閉阻有關,運 用養陰化痰能糾正冠心病心律失常,可獲速效。 1)清潤肺氣,養陰化痰法。症見胸悶氣短驚 悸不安,咳嗽,咯痰不止,口乾舌燥,舌紅少津,舌苔薄白,脈細弦結代。證屬心肺陰虛,痰阻心脈。擬養陰化痰以暢心脈,清潤肺氣以宣肺機。處方:麥冬、沙參各12克、橘紅、竹茹各10克,遠志12克,葛根30克,瓜萎15克,地龍、白芥子各12克,2)養血柔肝,養陰化痰法。主證胸悶氣短,驚悸不已,脈細弦滑、結代。舌質紅,苔薄白。證屬肝鬱心虛,痰阻心脈。擬柔肝解郁,養陰化痰。方葯:柴胡9克、當歸、首烏各12克、麥冬18克、膽星6克、半夏、茯苓、橘紅各6克、地龍、遠志各12克。3)補氣填精,養陰化痰法。症見胸悶氣短,善嘆息,煩燥不安,夜卧不寐,驚悸怔忡,時有歇止,頭暈目眩,腰膝酸軟。舌質略淡,脈細微,結代。證屬脾腎兩虛,心營不足,痰濁擾心。擬補氣填精、養陰化痰法治之:黃蔑、麥冬各12克、當歸15克、女貞子30克、白芥子、橘紅、遠志各10克、桔簍、茯苓、地龍各12克。4)溫補脾腎,養陰化痰法。症見胸悶氣短,驚悸不安,頭暈神疲,口乾口渴,兩目乾澀,舌質紫暗,兩側尤甚,苔黃,脈沉弱或細弦,辨證為心陰不足,痰濁擾心。擬養陰化痰、寬胸宣痹方:玉竹、麥冬各12克、葛根30克、當歸、茯苓、枯萎各15克、半夏、遠志、竹茹各10克、地龍12克、丹參30克、5)滋補胃陰,養陰化痰法。症見胸悶氣短,驚悸怔忡,胃空易飢,口乾欲飲。舌紅苔薄,脈虛大而滑、結代。證屬心胃陰虛,痰濁擾心。擬清補胃陰,養陰化痰方:麥冬、沙參各15克、葛根30克、栝萎、茯苓各15克、半夏、陳皮、遠志各10克、地龍12克。6)旁通膽氣,養陰化痰法。症見胸痛,氣短,大息,驚悸怔忡,尤以勞累和情志過極而加重,心煩嘔吐,頭目眩暈,夜夢頻作,醒後口苦咽干,後項背、腰膝酸痛,右半身麻木,舌微蹇,舌質紫黯,苔薄白,脈沉細而弱、結代。證屬心膽陰虛,痰火乘之。擬調和膽氣,養陰化痰法,小柴胡湯和溫膽湯化裁:柴胡10克、白芍、黃芩各12克、半夏10克、沙參、麥冬各12克、栝簍15克、地龍12克、陳皮、遠志各10克。

⑥冠心病血瘀型從痰論治的體會 房棟氏[19]報道,單純依據現代醫學觀點而不加辨證的應用大量活血化瘀葯,並非治療 冠心病的全效之法,其原因在於放棄了中醫學辨證施治的原則,未能找出導致血瘀之本質。作者經過細緻觀察發現痰濁與血瘀在冠心病中常互為因果,且臨床部分血瘀型患者為痰濁所致,究其由痰致瘀之因,有以下因素:1)痰為陰邪,傷陽致瘀。心痛之本,是由於痰濕之獨上犯清曠之區,損傷胸中陽氣,導致氣陽不足,而失司帥血之用,發生心血瘀阻所致,2)痰與氣結,阻滯成瘀。心痛徹背是心氣塞而不和之症,而心氣塞而不和又多由痰飲所致,因痰濕之邪,重濁粘膩,具有易凝阻和沉積的特性;若痰濕積而停於胸中,便可塞遏陽位,阻滯氣機致痰氣鬱結而發生血瘀。3)痰致氣虛,失帥成瘀。痰(飲)與氣虛之間是有關聯的,在生理精況下,氣應與血相合,而起著「氣為血帥」、「氣行血行」的推動作用;當機體產生痰濕之邪時,由於其具有重濁粘膩的特性,因而極易與氣相「結」,使氣失其帥血之用,不能發揮推動血液運行的功能,能致血液運行不暢,久之便會發生血瘀。

⑦益氣健脾、滌痰散結法對冠心病心功能改善的臨床觀察 尼淑琴等[20]:總結心血管專家阮士恰教授治療冠心病的經驗。文中指出通過採用二維超聲心動圖對30例冠心病患者的治療前後觀察,證明益腎健脾、滌痰散結法確實具有明顯的改善冠心病心功能狀態,改善和恢復主動脈和左心室心肌的順應性,增強心肌收縮力,提高射血分數,增加心搏出量,心每分輸出量和心臟指數等治療效果。阮氏立足於中醫理論,認為心主血脈運行且與脾腎的關係最為密切。脾主運化而使水谷精微化生變赤為血,不斷補充血 液代謝的需要,腎主藏精為元氣之根,生命之本,是機體陽氣生髮之源,對心陽推動血脈的運行起著重要作用。當人體進入老年初期,臟腑的這種功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影響心臟主要 是血脈運行功能的降低,而生濕化痰的惰性作用則增強,痰濕隨律人血,元處不至而阻礙血液的運行,同時,這一代謝產物沉積於血脈中,成為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基於這一 理論,阮氏提出了益腎健脾、滌痰散結防治冠心病的治療法則,以期改善和減慢或消退這一生理退化現象,達到增強心主血脈運行和減輕以至消退動脈粥樣硬化的治療效果。

⑧祛痰活血湯治療痰濁血瘀型冠心病49例臨床觀察 胡惠英氏等[21],參照全國冠心病辨證論治研究座談會制定的《中醫辨證試行標準》選擇 治療血瘀型冠心病49例,採用自擬法痰活血湯為基本方:膽星、半夏、竺黃、三七粉、丹參、赤芍、川穹、澤蘭、鬱金等,根據痰濁與血瘀的偏重酌情加減,每日1劑,早晚服用。通過對;臨床癥狀、心電圖、扇型日超、血液流變學等指標的觀察,證明法痰活血湯確能改善痰濁血瘀型冠心病病人的血液粘度,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臨床療效:49例患者中,顯效11例,改善24例,無效14例;心電圖療效:49例患者中,缺血型ST一T改善37例,顯效5例,改善12例,無效18例。作者分析,冠心病血瘀痰濁型雖然以血瘀為主,但其疾病產生則由痰引起,原於l)痰與氣結阻滯成瘀。心痛徹背是心氣寒而不和之徵,而心氣寒不和則多由痰飲所致;2)痰致氣虛,失帥成瘀。痰飲內停傷及陽氣,氣不帥血而成瘀。

⑨寒痰瘀並治治療心絞痛26例 鄒新英氏[22]報道,根據心絞痛寒痰瘀相互為患的病機特點,運用寒痰瘀並治治療心絞 痛,用自擬溫陽法痰逐瘀湯為基礎方治療心絞痛26例,取得滿意療效,藥物組成:栝簍、薤白、半夏、桂枝各12克、丹參30克、桃仁、川穹、炙甘草各15克、桔梗6克。加減:心氣虛加黃連15克;心陰虛加生地20克;心血瘀阻痛甚加失笑散;心陽虛加川附子10克;脈結代加甘松25克、黃連10克。治療結果:痊癒(臨床癥狀消失,心電圖恢復正常)16例,佔61.65%;顯效(臨床癥狀減輕,心電圖明顯好轉)8例,佔30.77%;無效(臨床癥狀元好轉,心電圖元改變2例。,佔7.69%;總有效率為92.3%。

(3)肺心病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肺心病)常由慢性支氣管炎及阻塞性肺氣腫等發展而成,屬中醫心悸、喘、咳嗽等病證範疇。此病也是老年期常見病。其病理機制與痰瘀關係密切。痰瘀互結致肺報導壅滯,心脈瘀阻是本病的病機關鍵。

① 痰濁阻肺型肺動脈順應性血液動力學的研究 劉青氏[23]報道,應用肺阻抗血流圖(IPR)、三尖瓣超聲心動圖右心時相(TV—echp RVT1)和右心導管術對比觀察25例痰濁阻肺型肺脹患者的肺動脈順應性(CPa)和血液動力學。結果肺動脈順應性下降,肺動脈平均壓升高,符合中醫肺脹「痰瘀互結」、「肺朝百脈不利」,「助心行血功能」減退的病理機制,並為肺脹辨證提供了客觀指標。劉青氏等認為,早期以咳、痰、喘、胸部脹滿為主,晚期可出現水腫、昏迷等危重癥候。臨床則以肺腎氣虛、痰濁阻肺多見。本組資料是在肺腎氣虛基礎上,病損及脾,脾失健運,痰濁內生,痰濁蹇塞於肺,肺氣脹滿,不能斂降而形成痰濁阻肺型肺脹。正如《丹溪心法》曰:「肺脹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挾瘀血礙氣而病。」本組資料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唇甲青紫,舌暗或瘀點,舌腹靜脈曲張等。由此可見,痰濁阻肺型肺脹病機關鍵是以肺脾:腎氣虛為本,痰濁血瘀互結為標。

②肺心病痰瘀辨證與球結膜微循環變化的初步觀察 周小青氏等[24]指出從法邪角度考慮肺心病治療時,化痰和活血是基本治法,特別是痰瘀同病更應重視,肺心病痰飲證「血液瘀滯」尚未達到構成瘀血證的程度。肺心病的發展過程中,首先多為肺氣壅塞,痰濁阻滯;痰濁逐漸阻礙氣血運行,加之臟腑功能的下降,輸布津液氣血的作用減退,因此,肺心病患者可在不表現出血瘀證時而有血液運行不暢的微循環改變(微血瘀),這種微血瘀並不是血瘀證的指標,而是痰飲證中血氣運行不暢的表現;微血瘀為痰阻經絡本身的表現。血漿、血清和體液(除血液外)的病理變化,從其臨床表現來看,按中醫理論來說,主要是變生痰水。紅細胞與血液的變化,即為瘀血。這種因血清、血漿等物質所 引起的微循環改變,是痰飲停聚本身的病理變化。

③重症肺心病中藥法痰五法 李惠民氏[25]等報道治療重症肺心病法痰五法,即:1)宣肺法痰法、藥用麻黃、紫苑、款冬花、桔梗、前胡、白芥子、白果等;或用降肺法痰法,藥用蘇子、杏仁、享虜子、鬱金、半夏、五味子、地龍、琥珀粉等。2)清熱法痰法,藥用括簍、前胡、桔梗、桑皮、地龍、皂英,並加花粉、麥冬、沙參、知母、川貝養陰增液而法痰。3)滋陰法痰法,藥用沙參、麥冬、花粉、川貝、桔梗、皂莢、太子參、五味於、烏梅,並酌加砂仁、白扁豆以醒脾化濁;或加海浮石、海蛤殼、浙貝母以軟堅破結而法老痰。4)益氣法痰法,藥用黃蔑、人蔘、茯苓、白朮、山藥、甘草、桔梗、遠志、萊菔子;或酌加丹皮、桑皮、沙參、五味子或少量主石膏,以維護肺臟清肅之性。5)法痰開竅法,藥用膽星、菖蒲、天竺黃、茯苓、桔梗、白芥子、羚羊角粉法痰開竅醒神,或服用安宮牛黃九。

④哮喘從痰論 張慶榮氏[26]綜合中西醫學有關理論與實踐,對中醫學概念上的「哮喘」,進行了如下探討。

1)哮喘的「宿根」與痰哮喘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反覆急性發作的特點。《證治要訣,哮喘》認為「宿有此根,」《臨證指南醫案.哮》中則稱有「宿邪」。哮喘的宿根是什麼呢?歸納起來有四:a.寒邪內伏;b.寒邪和痰濁內伏;(但對痰所伏部位尚有肺膜和胃絡之不同);c.氣滯和痰濁內伏;d.痰飲留伏。對哮喘「宿根」的認識,古今雖未統一,然而多數趨向於「宿痰」內伏。「治之專以去痰為先。」本病雖以痰為宿根,然而由於宿痰量較少,並深伏結聚,未能影響較大的氣道,故平時可不發哮喘。必因各種誘因,或六淫之外侵,或飲食之內傷,或七情之過激,或勞倦之太過等等,均可引發其痰。當是之時,則氣因痰阻,痰隨氣升,痰氣相互搏擊,阻塞氣道,方致哮喘發作。

2)哮喘的新概念與痰 近十年來,國外對哮喘的發病機理有了一個根本的觀念轉變。以往經典的病理學觀點 認為支氣管平滑肌痙孿是引起哮喘的主要病理變化,支氣管平滑肌痙攣致使氣道阻塞,因此,治療上則以擴張支氣管平滑肌為主。而現在認為氣道變應性炎症(AAI)是哮喘的主要病理基礎,因此,治療上也轉移到以抗AAI為主。 AAI的病理特點是以嗜酸性粒細胞為主的多種炎性細胞浸潤,粘膜水腫,微血管滲出增多,上皮細胞損傷或脫落,這些滲出物、分泌物與脫落的各種細胞就是產生「痰」的物質基礎。這些有形之痰增多必然會阻塞氣道腔,從而產生呼吸困難、咳嗽、喘息、痰鳴,發為哮喘。另外,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支氣管高反應性(BHR)是哮喘的重要特徵。參與這種反應的氣道組織包括氣道平滑肌(支氣管痙孿)、上皮組織(如高分泌)和微血管床(充血和水腫)。AAI是引發和加重BHR的重要因素。所以,AAI對於哮喘發作是一種「沃上」,一旦受到適宜的刺激,包括有機過敏原或病毒感染等,就會引發或加重已有的BHR,從而出現急性哮喘發作。這正好相當於中醫的痰濁「宿根」(「沃上」),由於各種誘因(引發或加重BHR)而致哮喘發作。現代醫學對AAI為哮喘的主要病理變化的新概念與中醫學對痰為哮喘的宿根的認識,二者十分相似。

3)引哮喘的臨床與痰 從臨床哮喘的發生、演變和轉歸過程來看,均與痰有關。哮喘發作的主要表現是咳、痰、喘、哮四大主症。哮喘之作乃內伏之痰為誘因所觸發。若能將痰液暢利咳出,則胸悶漸減,呼吸漸暢,咳嗽漸消,喘促痰鳴亦隨之逐漸消失,病情緩解。可見痰是哮喘發作的中心環節。應 當指出,臨床上尤其是病史暫短的患者,哮喘初發時多元痰咳,亦元痰鳴,唯以喘促氣急為甚,此非真正內無伏痰,乃膠固之痰蘊結,閉塞不通所致。另外,從哮喘發作的時間來看,多見於夜間,即所謂夜間性發作哮喘。從中醫角度來認識,痰乃哮喘的「宿根」,為哮喘發作的中心環節。此痰為有形之陰邪。晝則陽旺而氣浮,痰濁難以肆瘧;夜則陽伏而氣沉,痰濁陰邪乘虛泠起作崇。故本病常於子夜前後發作或加重。從古今臨床治療哮喘來看,中醫多離不開治痰之法,如法痰、逐痰、豁痰、滌痰、涌痰、化痰等等;所用方葯也多離不開治痰之方葯,如治哮喘祖方射於麻黃湯及定喘湯等等,均有半復、紫苑、款冬花等治痰之品,在這方面。范欣主做了細緻有益的工作。他從歷代著名方書30本,古近代著名醫案30家,以及現代臨床報道的321篇文章中,選主治哮喘的方劑714首,研究哮喘方的組方規律。結果發現,化痰中藥占藥物構成比最高,其中古方及醫案中所選化痰葯構成比佔37.3%,現代報道所選化痰葯構成比佔35.7%,均達三層以上;從藥物出現頻率來看,平均每方中至少有三味化痰藥物。這兩個特點與其它解表、清熱、理氣、溫里等藥物比較均顯示明顯差異,所以,從化痰葯為古今治療哮喘方的主要構成這一事實來看,也反證痰為哮喘的主要病理基礎,是哮喘發作的中心環節這一認識。

4)哮喘痰之源 痰是哮喘的主要病理基礎,是水谷精微不歸正化所致。哮喘之痰,是由於各種致病因素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肺脾腎肝等臟腑的功能,致水谷精微不歸正化,津液代謝失常所形成的病理產物。此即因病致痰。痰既已生,阻於肺系,則可因痰致病,發為哮喘。痰為哮喘的主要病理基礎,又是哮喘發作的中心環節。

(4)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 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一種或多種指質成分異常增高的病症。根據其臨床癥狀,當屬中醫 「痰證」,「腋暈」,「斗痛等範疇。從古今臨床看,高脂血症的主要病機是痰濁塞盛或痰瘀互結,治療當調理相關臟腑,結合化痰利濕,或痰瘀同治之法。它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因素,臨床發病率高,西醫目前無理想藥物。近年來從痰瘀同治或化痰法為主進行治療的報道很多,療效滿意。

①中老年高脂血症標實病機初探 徐放氏[27]對70例高脂血症患者的癥狀、體征及血脂、血液流變進行了分析,從現代醫 學角度試圖為高脂血病的標實提供較客觀的依據。觀察對象與方法:凡年齡在45歲以上,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脂超正常範圍的10%以上,並爿:除各種繼發高脂血症者。其中男35例,平均年齡為53.43歲,其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均高者23例;女性35例,平均年齡55.8歲,其膽固醇、甘油三脂均為高者14例。受試者要求:驗血前三天禁食油膩飲食及停服一切藥物;驗血前24小時禁酒、煙;驗血當天早八時半禁食、水。觀察指標:根據中醫診斷學並結合多年臨床實踐,列76項癥狀、體征(包括舌象、脈象等)作為觀察指標,按統一科研病歷由專人負責填寫;血液流變學檢測指標有血球壓積、血漿粘度、全血粘度、全血還原粘度、纖維蛋白原、血沉、血沉K方值、血小板聚集率(腎腺素0.5nm聚集率、ADP0.5nm聚集率)。別外測定了空腹血糖,β一脂蛋白、甘油三脂:血清總膽固醇。結果:1)統計結果表明頭暈、頭昏、頭痛、心煩易怒、乏力等十二項癥狀均超過發病者的50%發上。如有頭暈者57例,佔總觀察數的67.12%。2)栓測(的血液流變學指標,經統計學處理,只有血球壓積、全血粘度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結果表明,高脂血症的發生與飲食、情志關係密切。從癥狀看,多為全身性癥狀,但以頭暈、周身乏力、腿沉等症為多,且病程較長,纏綿難愈,病程進展緩慢。病機分析:患者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加起居失宜,精神創傷,又兼年老等原因,或可傷及脾胃,影響肝膽疏泄功能,導致脾之運化失調,津血不能四布,淤滯不通,進而影響全身。因此,推測中老年高脂血症的標實本質為痰濕瘀滯,血瘀不暢。從檢測結果看,血脂屬中醫學痰濕、瘀血範疇,是血液的一部分,且是多餘之物,為水谷精微所化。對高脂血症來說,似乎痰濕這一病理產物是增高的血脂。目前已公認為血脂增高是導致血液粘度增高的因素之一。血脂高勢必導致血粘增高,即血瘀,然而血瘀不一定引起血脂高,這就從狽(面反映出中醫「痰瘀同病」的病理機制。

②辨治高脂血症重在理脾化痰 熊文生氏[28]等指出,高脂血症的發病與脾的關係最為密切。認為脾失健運,水谷精微不 歸正化,變生痰濕脂濁,注入血脈,是高脂血症發病的主要病機。由於痰成於脾,也化於脾,從而提出高脂血症的治療,應重在理脾化痰。並通過臨床觀察,認為高脂血症的中醫辯證分型,以脾虛痰濁型多見,並自擬理脾化痰降脂湯,施治高脂血症,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筆者通過多年臨床觀察發現,高脂血症患者,大多是由於飲食偏嗜,過食肥甘,形體肥 胖,且多為從事腦力勞動者。這與缺少體育鍛煉、長期處於緊張工作狀態以及飲食結構不合理等因素有關。在發病早期可沒有自覺癥狀,以後逐漸出現頭暈頭痛,胸悶氣短,噁心欲吐, 肢麻沉重,腹脹便搪,甚或中風偏癱,舌質多淡胖、苔白膩或白滑,脈弦滑或懦緩。這都是痰濕過盛的臨床表現。是由於飲食偏嗜,或工作勞累,思慮大過,損傷脾胃,脾失健運,痰濁內阻所致,辨證依據上述臨床表現,多屬於脾虛痰濁型。儘管是陰虛陽亢之體,痰從熱化,而見頭腦暈脹,常感跳痛,性情急躁,心煩失眠,口苦口乾,胸悶便秘,尿黃面赤,舌紅、苔黃而膩,脈弦細滑,但臨床必竟少見。針對脾虛痰濁之病機,擬理脾化痰為大法,方用理脾化痰降脂湯;法半夏12克、白朮、萊菔子各10克、茯苓30克、澤瀉20克、橘紅、天麻、綠茶、制南星、生甘草各6克。氣虛者加太子參15克、黃芪30克;便塘者加薏苡仁30克,石菖蒲10克;痰郁化火者加黃卑、山桅子、浙貝母各10克;腹脹者加佛手、枳殼各10克、砂仁6克;痰瘀互結者加丹參15克、田七未3克;脾陽虧虛者加附子、乾薑各6克。用之於臨床,每獲效驗。

高血脂既為病理產物,也是致病因素,屬中醫學「痰」的病理範疇。但痰的含意甚廣,高血脂即血中之痰濁屬元形之痰。不能認為凡痰症皆有高脂血症的存在。脂濁由痰所化,痰由脾而生。脾失健運,水谷精微化為脂濁,注入血液是高脂血症發病的主要病機。驗之於臨床,高 脂血症屬中醫脾虛痰濁型多見,尤其表現在高脂血症的初期。因此,理脾化痰法對於早期防治高脂血症、預防動脈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③從肝腎虧虛痰瘀痹阻辨治高脂血症的研究 周仲玻氏{29}強調高脂血症的發病機理,認為其本在臟腑功能矢調,尤以肝腎虧虛為主其標在痰瘀痹阻。 痰瘀痹阻證:嗜食肥甘,形體肥胖,面有油光,頭昏重脹,時吐痰涎,口苦、口粘,院痞,胸悶或痛,肢麻沉重,知苔厚膩,舌質隱紫,或有瘀斑,脈弦滑,治以化痰法瘀,用降脂1號方:法半夏、膽星、昆布、僵蠶、栝簍皮、生山楂、丹參、虎杖等。肝腎虧虛證:頭昏暈痛,目澀視糊,耳鳴,健忘,心悸,失眠,腰酸肢麻,口乾,舌質偏紅,脈細或數。治以滋腎養肝,用降脂:號方:制首烏、枸杞子、制黃精、桑寄生、澤瀉、銀花、決明子、荷葉等。以上處方做成浸膏片,日服3次,每次4片,口服。中醫雖無血脂的既念,但對人體脂膏則早已有所認識,每常膏脂並稱,或以膏概脂。膏是 人體的組成成分之一,由水谷所化生,並隨津液的流行而敷布,有注骨空、補腦髓、潤肌膚等作用,是人體化生陽氣的基本物質之一。膏是津液之稠濁者,是血的成分之一,源於水谷,與 津液的其他成分可以互為轉化。其正常生理須藉脾的生化、肺的敷布,心的營運、肝的疏泄、腎的主宰。 膏的病變主要在於過多為害,究其根由,常因恣食肥甘,久坐少動,或因體質稟賦、年屆 老齡等關係,導致內臟功能失調,轉輸失職,津液不歸正化,形體常趨肥胖,濁脂生痰,表現 「肥人多脂」「肥人多痰」的病理變化,日久浸淫脈道,痹阻血絡,終致痰阻絡瘀。心脈痹阻則為胸痹、心痛;經絡、腦脈痹阻則肢體麻木不遂,甚至發為中風。 痰瘀的生成,雖然病涉多個臟器,但病變主臟在腎,因腎主津液,對津液的貯存、分布、利用及津、液、精、血之間的轉化起主導作用。人在中年以後,陰氣自半,腎元虧虛,精氣漸衰,腎陰不足,虛火的津,腎氣虛弱,氣不化津,則清從lAfe,或因水不涵木,肝失疏泄,木不疏上,而致脂濁內聚,困遏脾運,津液脂膏愈益布化失調,變生痰濁,奎塞脈道,血滯成瘀,或釀而生熱,或滯而生濕。故總屬本虛標實之病。本虛為肝腎不足標實為痰瘀阻滯,而其主次關係則因人而異。基於以上認識,認為高脂血症可以中醫津液(主要是膏脂)學說、痰瘀學說為理論依據指 導臨床,按標實本虛兩大證施治,以滋腎養肝治本,化痰法瘀治標。 降脂兩方有明顯調脂作用。通過174例臨床觀察,降低高TC度,1號方為24.98%、 2號方為24.1%,分病例統計有效率為81.03%及86.11%,降低高TG幅度,1號為32.71%、2號為40.31%,分病例統計有效率為74.24%及77.66%,說明兩方均有明顯的降脂效果。 現在公認高密度脂蛋白(HDL)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而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是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子。因此降脂藥物不但應降低TC及TG,還應升高HDL一C/TC值。觀察表明1、2兩方可使此比值分別升高2.81%和3.68%。

④中醫不同治法對實驗性高脂血症兔主動脈內膜脂斑形成的影響 周瑤青、宋劍南氏等[30]等報道,利用動物模型,以形態學為主,比較研究了活血化瘀(水蛭、川穹)、健脾化痰(半夏、陳皮、茯苓、竹瀝水、甘草)和痰瘀同治(將上述兩方合併而成)三種中醫治法對實驗性高脂血症家兔主動脈內膜脂斑形成及脂質水平的影響。發現三者均能顯著地降低家兔血清TC、TG、LDL一C和LPO含量和抑制主動脈內膜脂斑的形成、其中活血化瘀組的作用強度與西藥安妥明接近,然而化痰組在降低血清TC、LDL一C和抗脂斑形成方面均比活血化瘀組明顯。三種治法中,以痰瘀同治組的作用最明顯,與活血化瘀組及安妥明組相比其降低血清TC、LDL一C和抗脂斑形成的作用有非常顯著的差異,其抗脂質過氧化作用也有明顯差異,並稍優於化痰組,形態學觀察與生化測定結果,與血清LDL一C及LPO含量變化相一致,即血中TC、LDL一C含量越高,LDO的濃度則越高,脂斑形成百分率就越高,對脂斑病變程度的鏡下觀察也顯示了相同的對應關係。表明脂質代謝紊亂,血中TC、TG及LDL一C含量的升高,導致LPO的累積是血管內膜受損及脂斑形成的主要原因。

(5)老年性痴呆 老年痴呆,泛指發生於老年期的多種痴呆病證,包括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及混合性痴呆、腦萎縮症、腦澱粉樣血管病等。從痰治呆,至少在清代即已有明確的記載,清.陳士鐸云:「治呆元奇法,治痰即治呆。」(《石室秘錄》)。近幾年來,對老年性痴呆多注重補腎益精。但近年也不少關於「從痰治呆」的治驗川佔床觀察和理論分析。還有學者專門研究陳士鐸治療老年痴呆的學術思想。

①益腎豁痰湯治療早老性痴呆 孫繼鉻氏[31]報道,採用益:腎豁痰湯治療早老性痴呆,基本方:熟地、肉蓯蓉、炙龜板各24克,山茱萸、黃精、鬱金各15克,白蒺藜、僵蠶、天麻各12克,黃芪、石菖蒲、制南星、紅花各10克,水煎服,日1劑。共12例,均經確診。最少服藥1個月,最多4個月。顯效(智力、記憶力明顯恢復,回答問題準確,反應較前靈敏,生活能自理)3例;有效(智力、記憶力較前恢復,獃滯癥狀減輕,反應較前靈敏)8例;無效(主要癥狀無變化或仍進行性加重)1例。早老性痴呆,有稱老年前期痴呆,與老年性痴呆一樣,均為原發性腦萎縮,臨床表現也與之基本一致。臨床往往以精虧髓虛,痰濁阻竅為主,故治療上採用補腎填精,豁痰開竅之法,以熟地、山茱萸、黃精、肉蓯蓉、炙龜板補腎填精,益髓健腦;石菖蒲、鬱金、僵蠶、制南星、天麻、紅花豁痰通絡,開竅醒神;黃芪益氣生血;更佐輕揚疏散之白藻黎,以宣達清陽,聰腦利竅。

②富蒲鬱金溫膽湯治療老年性痴呆20例 李風雲氏[32]報道,以富蒲鬱金湯疏肝解郁開竅為基礎,加用補腎健腦、燥濕化痰、清心 開竅之半夏、枳實、竹茹、南星、益智仁等組成菖蒲鬱金溫膽湯,治療老年性痴呆20例,取得了滿意療效。提示此方有恢復老年腦功能之作用。

③滌痰化瘀法治療老年腦血管性痴呆20例 岳建平氏[33]報道「滌痰化瘀法治療老年腦血管性痴呆20例「,療效滿意。基本方為自擬的滌痰化瘀通絡湯。即黃芪30~60克,赤芍、川穹、桃仁、地龍、鬱金、石菖蒲、遠志、竹茹、橘紅各15克,法半夏、紅花、天麻、僵蠶各10克,全蠍、水蛭(分2次沖服)各6克,蜈蚣2條~4條;水煎服,日1劑,2個月為1個療程。診斷及療效判定,均依據通用標準和較為公認的標準。其中,顯效(主要癥狀基本消失,神志清醒,定向健全,回答問題正確,反應靈敏,生活自理,能進行一般社會活動)11例;有效(主要精神癥狀有所減輕或部分消失,生活基本自理,回答問題基本正確,但反應遲鈍,神志仍有部分障礙)7例;無效(主要癥狀元改變或病情發展,生活不能自理,回答問題不正確,神志痴呆)2例。中風痴呆,多發於老年人,呈現本虛標實證候。年老體衰,臟氣虛損,痰瘀內生,痹阻腦絡,蒙蔽清竅,致神明失用,是中鳳痴呆發病的重要原因。而上方具有化痰開竅,活血通絡,醒神益智之功,故收效顯著。

(6)糖尿病 糖尿病多屬中醫「消褐」範疇。自《內經》以後的歷代醫家,論消渴者多主陰虛肺燥,胃火熾盛,腎陰陽兩虛之說;而對痰濁為患,未予以充分重視,但近年來已有一些學者和醫家,注意到這一重要的病機環節,以化痰法的不同配伍治療糖尿病,取得了滿意療效,同時對從痰治療糖尿病,進行了多方面的研討。

①周仲碘教授從痰瘀辨治糖尿病經驗 尚文斌氏[34]強調「病機錯綜,求因勿忘痰瘀」;「證候複雜,審證明察痰瘀」,「證病合治,用藥必及痰瘀」。周仲英教授認為,糖尿病初起雖多「三消」癥狀,表明陰虛燥熱證,但遷延日久,「三消」癥狀往往不顯,且因各種併發症的發生,病機每趨於複雜,不僅可見氣陰兩虛,進而陰陽兩虛,甚至以陽虛複雜,而且部分病人起病緩慢,癥狀隱蔽,並元「三多一少」特點,在病程久延之後,每因氣血津液運行障礙而變生痰瘀,導致本病標實,虛實相兼,使病症更加錯綜複雜。中醫素有「肥人多痰…『久病人絡」之說,而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誘發因素,積年纏綿又是糖尿病的特點,從而成為痰瘀的病理基礎。《素問.奇病論》說:「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素問.通怦虛實論》云:「消瘴……肥貴人膏粱之疾也」,說明嗜食肥甘膏粱,損傷脾胃,水谷失於健運。積濕蘊熱,則氣血不暢,生痰停瘀。從其本而言,陰虛燥熱,則可煉液成痰,的血為瘀;而氣虛陽虧,則血滯脈澀,津液失於輸化,而致痰聚瘀生。病變過程中痰瘀還可互生,痰停體內,痰阻則血難行,久必化瘀;瘀血內阻,血凝則痰易生,久必成痰。如唐容川《血證論》云:「血積既久,亦能化為痰水。」而張景岳言:「津凝血敗,皆化為痰」。表明痰瘀可互為因果,使病變發展加重。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於各系統的併發症,如心、腦、腎、神經、眼底等併發症。其脈證皆可表現痰瘀徵象。現代研究亦表明糖尿病多伴有高脂血症、微循環障礙、血液高凝狀態,概括其病機特點主要為痰濁血瘀,從痰瘀論治,已得到較普遍的認同,證明從痰瘀治糖尿病具有重要的實用意義。 糖尿病為全身性疾病,尤其中後期伴有多種併發症,證候複雜多樣。周仲瑛氏在辨明氣血陰膽之虛實、臟腑病位之所在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檢驗指標,細察痰瘀之存在輕重。臨床所見許多慢性患者並元煩渴,多食,多尿,舌紅少苔,反見口粘,口乾不欲飲,形體肥胖,面色晦滯或面浮油光,唇紫齦暗,舌淡體胖有紫斑或瘀紫,苔厚膩,舌下靜脈迂曲青紫等痰瘀表現,而臨床檢查血脂增高,血液流變學改變,血液粘度增高,甲皺微循環障礙,亦可作為痰瘀參考指標。而且對於肥胖之患者,即使元明顯痰瘀徵象,亦當考慮其痰瘀的存在。若有併發症,則更顯痰瘀之嚴重。痰瘀痹阻胸陽,可見胸中悶痛;痰瘀阻滯經肢體麻木,肌膚不仁半身不遂,痰瘀上蒙清陽,見頭昏眩暈,耳聾失明。凡此種種,皆重視從痰瘀入手。辯證與辯病結合,在糖尿病的治療中尤為重要。其認為辨證雖有常規可循,但應知常識變,若能客觀地注意到痰瘀之存在,結合現代藥理研究,適當地應用化痰法瘀治法,選用降糖之品,更有助於控 制血糖,防止併發症。 周仲瑛氏臨證處方,常在辨證的基礎上勸口用僵蠶、蒼朮、知母、天花粉、桑皮等化痰之品。僵蠶,祛風化痰散結,《本草求真》稱其為「燥濕化痰,溫行血脈之品」,尤對並發未稍神經病變所致手足麻木適用;蒼朮,可健脾燥濕,濕法則痰除,《玉揪葯解》言其能「燥土行水,化飲消痰,行瘀開郁」,常配於養陰涼潤之中,燥濕不傷陰,滋陰而不助濕;而知母、天花粉既生津止渴,又能化痰熱;桑皮擅長清上焦肺經之痰熱。藥理實驗諸葯皆有明顯降血糖效果。活血化瘀首推鬼箭羽,實驗證明鬼箭羽中草酞乙酸鈉能刺激p一細胞,增強胰島素分泌,調整代謝而降低血糖。周師又考慮到痰瘀易於郁而化熱,常佐丹皮活血泄熱;若痰盛飲停,則配澤蘭活血利水,水消痰濕,通過痰瘀同治,以期痰化則氣機調暢,有利於活血;瘀除則脈道通利,有助於痰消。消痰活血,相得益彰。

②從痰論治糖尿病50例臨床報道 李今垣氏[35]對臨床上不少部分元典型「三多」表現的糖尿病較重型者;根據其多呈肥胖 型體質,濕痰型表現,採用法濕化痰的治療辨治,取得較滿意療效。採用法濕化痰的依據:此類患者多元異常的脈象和典型的三多表現,但多數患者呈肥胖體型,舌苔多滑膩,舌質多淡潤,多伴有頭暈,下肢水腫或食欲不振或餐後痞滿,大便不爽等濕痰作用下的表現,故採用滌痰燥濕法為治。處方:清半夏20克、白芥子15克、枳實15克、大黃6克、蒼朮10克、川穹15克。用法:每日1劑,1劑分2煎。旱、晚各服1煎,每煎150 ml~200ml。用藥期間停用西藥降糖藥物,適當控制飲食,一般不超過5兩/日。觀察期限:以2個月為限。療效標準:以癥狀消失和血糖降至5.6mmol/L人。以下及尿糖屬陰為臨床治癒;以癥狀改善,血糖接近正常為好轉;以癥狀不改善,血糖、尿糖不降為無效。治療結果:臨床治癒:38例,佔76%;好轉5例,佔10%;無效7例,佔14%。總有效率為86%。

③理氣化痰法治療:型糖尿病60例 張秀雲氏[36〕採用中、西通用診斷標準確診,用香附旋覆花湯治療;取得較好療效。基本處方:香附10克、旋覆花12克(包)、蘇子12克、杏仁12克、薏苡仁30克、茯苓30克、半夏12克、陳皮12克、烏梅20克、生山楂20克、天花粉20克。每日1劑,水煎2次至300mL分2次口服,20日為1個療程。療效標準: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空腹血糖降至低+7.02mmol/L餐後2小時血糖低於8.02mmo1/L血粘度改善,尿糖(一)。有效:治療後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空腹血糖低於8.2mmol/L,餐後2小時血糖低於10mmol/L,尿糖(±);無效:經用本方治療三個療程後,臨床癥狀元改善,血糖、血粘度、尿糖定量下降,均未達到有效標準。治療效果:服用香附旋覆花湯加味後癥狀基本消失24例,癥狀明顯改善33例,癥狀元改善3例。綜合療效顯效33例,有效18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85%。報道中談到,本組:型糖尿病患者,其臨床癥狀特點為形體肥胖,渴飲多不顯著,以痰濕內盛,痰濁中阻,痰熱鬱積,內擾心神以及氣虛痰阻為主要表現,此類病人多數兼有脂質代謝紊亂,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所以治療本病時,注重以理氣化痰為主,基本方具有理氣化痰和絡之功。

④糖尿病與痰濕關係的臨床觀察 盛梅笑氏等[37]對102例2型糖尿病與痰濕關係進行分析。其中兼痰濕者69例,與無痰濕兼證者33例比較。結果顯示痰濕證可見於:型糖尿病整個病程中,隨著慢性血管病變的出現兼痰濕證者亦增多,且糖尿病痰濕證易與氣陰兩虛證相兼,其形成多與飲食不節及肥胖等因素有關,並表現為血脈血液流變學等指標的異常虛示重視糖尿病痰濕兼證的治療,將有助於臨床癥狀的改善及生活質量的提高。

(7)腫瘤 腫瘤的發生,與痰濁凝氮痰瘀互結有關。中醫學削內經)時代對此就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其後歷代多所闡發。腫瘤治痰諸法,廣泛用於臨床,不斷發展提高。臨床醫家常把體表或體內經久不消的腫塊,按痰核、痰包、症瘕等施治,以消痰散結通絡法治療;對濕毒,則以法濕解毒法治療;對痰瘀互結者,貝則化痰活血軟堅法治療。現就幾種常見。鵬咆括良性和惡性)從痰論治的療效做一介紹。

①除痰法瘀法治肺癌的理論認識及臨床應用 肺癌是嚴重威脅人類身體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近年來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趨勢。陳玉垠等[38]報道,肺癌的形成,主要是由於正氣內虛,臟腑功。跌調,邪毒侵肺,導致肺氣宣降失司,積聚成痰,痰凝氣滯,瘀阻絡脈,痰氣瘀毒膠結,日久形成積塊,正側雜病源流 犀燭』所說:「邪積胸中,阻塞氣道,氣不得通,為痰……為血,皆邪正相搏,邪既勝,正不得制之,遂結成形而有塊。」可見在肺癌的發病機制中,痰瘀既是邪毒侵肺,臟腑功。跌調的病理產物,又是導致正氣內虛,邪毒之膠結成塊的致病因素。因此,痰瘀為病貫穿於肺癌的整個發病過程。從1臨床表現來看,肺癌患者不論早中晚期,大多見有痰瘀相關為病的情況,如咳嗽、氣促為痰濕窒肺,肺失直發肅降。痰瘀搏結,瘀阻脈絡,血不循經,溢於脈管外,則見痰血或咯血。久病人絡,陽氣陰精不得通行,瘀結胸中,貝肌胸臀胸痛,痛處固定,痰濁瘀毒膠結,聚積肺臟,日久而成積塊,故肺內之腫塊乃肺癌之重要體征。痰瘀之舌脈:苔白厚濁或膩,脈弦滑為痰阻;舌有瘀斑或舌質紫暗,舌下靜脈曲張,脈澀或結代者為瘀閉。若兩者同見貝!為痰瘀閉阻。陳玉艱氏等曾統計本科住院的116例肺癌患者,人院時具有上述痰瘀,臨床表現者約佔78%,人院檢查多見纖維蛋白原、血小板、血沉等明顯升高。現代醫學認為血液高粘狀態是癌證患者的重要病理表現。陳玉垠氏通過對440例癌證患者作紅胞壓積、全血比粘度、血漿比粘度、紅細胞電泳時 間、纖維蛋白原量、紅細胞沉降率6項血液流變學指標的檢測,發現82.7%癌症患者血液呈現高粘狀態,肺癌、肝癌血液高粘狀態更為嚴重,6項指標異常分另油94.7%和90%。該文 資料證實癌轉移是建立在血液高粘狀態這一基礎上,而血液高粘狀態與中醫瘀證有其相關性,還有學者通過實驗研究顯示痰證患者有較突出的血液流變學改變,其所反映的血漿流動性降低,聚集性增高和成分異常體現了中醫關於津液成痰理論的唯物觀和痰的物質性,同時痰證患者血液流動性降低,聚集性增高的血液流變性改變,反映了「痰中夾瘀」和「痰可致瘀」的現象,支持了痰瘀相關的理論,為我們臨床運用除痰祛瘀法治療肺癌,預防癌轉移,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質量提供了有力的依據。由於痰瘀貫穿肺癌發病機制的全過程,故在治療上無論早中晚期都以除痰祛瘀為治則。在早期,有時可無明顯的癥狀,可以除痰濕為主,少佐活血化瘀;中期則癥狀比較典型,痰瘀表現比較明顯,治療可除痰祛瘀並重;晚期一般正氣虧虛,痰瘀病情嚴重,癥候錯綜複雜,治療應側重扶正祛邪,在除痰社瘀的同時,不忘扶養正氣,孰重孰輕,當應具體分析,靈活變能。根據這一指導思想,自擬如下基礎方:葦莖、生薏仁、冬瓜仁各30克,桃仁、生南星、生半夏、山慈菇、丹參各15克,枳殼12克、田七未(沖)3克。

②晚期食管癌從痰的理論認識及;臨床應用 晚期食管癌,以吞咽困難、胸骨後疼痛、頻繁嘔吐三大癥狀為特徵。王慶才氏[39]等採用 化痰散結通瘀法為主治療例例,獲得滿意效果。經調線及細胞檢查確診的44例病人,均為隨訪病人。其中,食管上段癌4例,中段癌26例,下段癌14例。治療前經X線、B超、CT等檢查證實,有胃轉移者6例,縱隔轉移者6例,肝轉移者3例,肺轉移者2例,胸腹腔轉移者1例,腦轉移者1例。伴有鎖骨上淋巴結腫大者23例;有消瘦、貧血、水腫等惡病質表現者34例。基本方:生南星、生半夏、全栝簍各30克,枳實、生山楂各15克,黃葯子、陳皮、急性子、王不留行、莪術、地鱉蟲、穿山甲、干贍皮各10克。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治療結果:1)治後三大癥狀改善情況:完全緩解(治後吞咽梗阻癥狀消失,胸骨後疼痛緩解,嘔吐止,能迸軟食或半流食持續3個月以上)24例,佔54.55%;部分緩解(治後梗阻癥狀減輕,胸骨後疼痛減輕,嘔吐次數明顯減少,能進半流食持續3個月以上者)16例,佔36.36%;有效(治後上述癥狀緩解,但時間不超過3個月,需要其他輔助治療者)3例,佔6.82%;無效(治後上述癥狀無變化)1例。總有效率95.45%。2)生存期及生存率:經治療後,生存6一10月者18例,佔40.91%;生存11~15個月者22例,佔50.00%;生存16~20個月者4例,佔9.09%。平均生存期為11個月。食管癌屬中醫「噎隔」範疇。早、中晚期以單純吞咽梗阻為主,辨證多屬肝氣夾痰;至晚期除前症加重外,胸骨後及背心部位疼痛,頻繁嘔吐癥狀突出,此為痰瘀凝結,阻塞食管所致。故採用化痰散結逐瘀通絡為法。方中半夏、南星生用燥濕化痰散結作用甚強,且能降逆止嘔;枳實、栝萎能寬胸、化痰、散結;急性子、王不留行、地鱉蟲、穿山甲破瘀散結;干贍皮、生山楂散瘀止痛。本方對緩解晚期患者的臨床癥狀,延常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具有良好療效。

③辨證結合辨病治療39例晚期胃癌療效分析 胡安黎氏[40]報道,對於不能接受手術治療的晚期胃癌,脾胃虛寒、痰瘀交阻型,以理中 湯合平胃散加味;脾胃陰虛痰熱瘀毒型,以增液湯、一貫煎加味治療,或臨床癥狀消失,或鋇餐胃透、胃鏡複查未見異常;或自覺癥狀消失,瘤體縮小,或穩定,生存2~3年。也有治療數月而無效者,共8例。

④化瘀法治療垂體腺瘤的臨床體會 于敏氏[41]指出,「垂體腺瘤」,是大腦蝶鞍窩內的垂體腺窩發生的佔位性病變,約佔顱內腫瘤的11%,大多為垂體前葉分泌組織發生的良性腫瘤,惡性罕見。據統計「垂體腺瘤」好發於30~50歲,臨床最常見的癥狀是頭痛、視力障礙和性機能減退。現代醫學對該病的治療主要通過手術、放療(鑽60)、化療以及免疫療法,且手術後易複發。中醫學無本病的記載,但根據臨床表現屬於「風痰」、「頭風」、「眩暈」、「虛勞」、「閉經」等。作者通過長期臨床觀察,本病可依據「痰證」,用「化痰法」辨證施治。經治16例,其中有的癥狀減輕,甚至完全改善,從而展現了良好的治療前景。經研究結果表明:情緒過度緊張、憂鬱或外邪的侵犯以及衰老、飲食起居的影響都能成為腫瘤的病因,而人體內所產生的某些不正常物質的滯留,或內臟功能失調,都成為誘發因素,而「痰」也正是體內所產生的某些不正常的滯留物。對於「垂體腺瘤勺卜用化散頑痰、軟堅散結的溫燥峻葯,則不足以消除腫瘤。方用天南星 10克、半夏10克、夏枯草10克、生牡蠣30克、蜈蚣2條、壁虎2條、豬苓15克、茯苓15克、菖蒲10克、芋艿丸9克(包)、僵蠶15克、石見穿30克。方中南星、半夏為化痰主葯,生用、制用均可。生用化痰力強,但有毒性,需考慮患者體質情況而決定。如病情嚴重而體質尚佳者,南星、半夏生用,最大量可達15克。夏枯草、生牡蠣、僵蠶、艿芋丸,均能化痰散結,配合蜈蚣、壁虎消腫止痛;菖蒲化痰開竅;石見穿活血化瘀,從而使本方具有化痰濁、宣清竅、消腫瘤、活瘀血的功效。總之,腫瘤的形成與痰的關係極為密切,從痰論治具有重要的意義。有醫家在實踐基礎上,總結了從痰論治腫瘤及臨床體會。如柴可群[42]報道「從痰論治惡性腫瘤及臨床應用」指出從痰論治的腫瘤,有惡性淋巴瘤、食道癌、肺癌、腦腫瘤、胃癌、甲狀腺腺瘤等;腫瘤治療中的理痰五法,有化痰軟堅法、化痰解毒法、化痰逐瘀法、化痰清熱法、化痰息風法等。

(8)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主症是男性老年患者常見的疾病,屬於中醫「癃閉」的範疇。其中部分患者由於 脾腎兩虛,氣化失常,水谷精微化失其正而凝聚成痰。痰為有形之陰邪,易滯而難化,痰不僅可以阻滯氣機,而且可以影響血液運行,而成瘀血,痰瘀互結於下焦,前列腺增生症由此而成。近年來一些醫家報道了運用扶正化痰軟堅,或伍以活血葯治療本症,取得滿意療效。

①前列腺增生從痰瘀辨治四法 程運文氏{43}報道從痰論治前列腺增生四法。其中,溫補肝氣,化痰法瘀法,方用紅參、肉桂、鹿角霜、丹參、劉寄奴、當歸、杜仲、巴戟天、肉蓯蓉、姜半夏、海藻、昆布、浙貝母、川牛膝、王不留行、澤蘭葉、蒲公英等;健脾補氣,化痰法瘀法,方用補氣益氣湯加姜半夏、海藻、昆布、浙貝母、川牛膝、劉寄奴、王不留行、鬱金等;滋補腎陰,化痰法瘀法,方用炙龜板、生地、山萸肉、枸杞子、女貞子、海藻、昆布、陳膽星、葶藶子、丹皮、赤芍等;溫補腎陽,化痰法瘀法,方用濟生腎氣丸加浙貝母、海藻、昆布、王不留行、澤蘭葉、肉桂等。

②扶正化痰法治療前列腺增生症135例 周家瑜氏[44]報道,135例病人均經通用診斷標準,用雌性激素、抗菌素、物理療法效果不佳而就診,臨床均具有前列腺增生的典型癥狀。扶正化痰法基本方:党參、黃芪各35克、白朮10克、茯苓、巴戟天、淮山藥、海藻、昆布、橘核各K克,水煎服,每日1劑,30劑為1療程,可連服3一4個療程。療效標準: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夜尿次數減半或減少至2次以下;肛指或日超檢查腫大之前列腺縮小1級;殘餘尿量減半或減少至30ml以下。有效:臨床癥狀好轉,夜尿減少2次以上,前列腺檢查有所縮小而不足1級。無效:臨床癥狀無好轉,客觀檢查指標無改善。治療結果:135例中,顯效29例,佔21.5%;有效87例,佔64.5%;無效19例,佔14.1%。總有效率為85.9%。

2.臨床各科常見病從痰論治概況 除以上所述十餘種重大疑難疾病外,痰病理論和治療方法經驗被廣泛應用於包括一些奇疾怪症在內的臨床各科病症。據不完全統計,概要情況如下:(1)臨床觀察報告 目前發表的有關臨床觀察報告,涉及的病種有:顱腦損傷後遺症、癲癰、痘病、精神分裂 症、憊病性木僵、周期性麻痹、血管性頭痛、失眠、美尼爾氏綜合征、支氣管哮喘、雷諾氏病、肥胖症、多囊腎、肋軟骨炎、根型頸椎病、乳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癌、甲狀腺腺瘤、甲狀腺囊腫、單純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癌、肝血管瘤、淋巴腺瘤、神經纖維瘤、子宮肌瘤、卵巢畸胎瘤、多囊卵巢綜合征、慢性盆腔炎、於宮內膜異位症、功能性子官出血、閉經、黃體功能不全、輸卵管阻塞、卵巢囊腫、輸卵管不通、不孕症、小兒痰濕咳嗽、小兒肺炎、小兒神經運動性癲癇,小兒支氣管炎、抽動一穢語綜合征、嬰幼兒哮病、小兒間質性肺炎、鼻息肉、過敏性鼻炎、痤瘡、便秘。(2)臨床治驗與臨床分析 目前發表的有關治驗和臨床分析,涉及的病症有:病毒性腦炎、耳源性眩暈、先天性中樞 失語症、聲帶肥厚、聲帶息肉、聲帶癱瘓、口腔潰瘍、滲出性中耳炎、發作性睡病、精神分裂症、癔病、一氧化碳中毒後遺症、動脈硬化性精神病、癲癇、帕金森氏病、反應性精神病、運動神經元疾病、腦外傷、腦震蕩後遺症、頑固性失眠、腦梗塞失明、腦萎縮、滲出性胸膜炎、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性腦病、支氣管哮喘、肺結節病、慢性胃炎、胃潰瘍、胃腸神經官能症、胃扭轉、賁門癌、賁門癌術後、十二指腸窒積症、十二指腸球部炎、乙型肝炎、脂肪肝、黃膽型肝炎、急性膽囊炎、頑固性黃疽、膽石症、慢性結腸炎、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瘤、肉瘤、鼻咽癌、單純性肥胖症、軟組織損傷、泌尿繫結石、頭部內傷、外傷性血氣胸、外傷性肢體腫脹、骨折脫位、頸項部結核、腰椎間盤突出症、結節性痒疹、腦內腫瘤、脊椎結核、頸椎病、局限性硬皮病、硬結性紅斑、囊腫性痤瘡、體表囊腫、皮膚纖維瘤、多發性脂肪瘤、周圍血管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症、婦女周期性精神病、子宮肌瘤、妊娠劇吐、輸卵管阻塞、產後強迫症、乳腺增生、乳房肥大、男性不育、性功能低下、精液不液化、抽動一穢語綜合征、小兒腦積水等。余者為中醫臨床常見病證:如牙痛、舌體糜爛、暴盲、視瞻昏渺、驚震內障、角膜雲毀、舌麻、舌冷、咬牙症、腦鳴、痰厥、痴呆、多寐、溫病、汗病、痞、噎隔、結胸、吐涎不止、隆閉、痹病、頭皮麻痛、脫髮、斑禿、脅痛、肌膚麻木、頸臂冷、手足心熱、痰包、流痰、月經後期、經前乳房脹痛、經前精神失常、崩漏、閉經、倒經、帶下、不孕、子嗽、子癰、惡阻、產後身痛、陽倭、陽強、遺精、老年便秘等等。

三、中醫痰病學術未來發展的思考

(一)痰病研究的現代意義和總體目標

中醫學所說的痰,實際上包括了人體在生理過程中的代謝產物,及病理變化過程中形成 的病理產物。但一般多指人體臟腑氣血失和,津液運化失常的病理產物。其中包括可咳吐而出的肺胃之痰,可以觸見的螺瘍、痰核等外在之痰,停積於臟腑、經絡、血脈之中的潛在之痰。人體內有痰生成,到一定程度而不能消除時,便可能引起包括多種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急危重症、奇異怪症在內的錯綜複雜的病理變化,中醫學將這些病變統稱為痰病。因此,痰又是一種為害甚廣的致病因素。中醫痰病學術的發生髮展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均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若能充分發掘,整理提高,將對中醫藥學術進步,對人類的疾病防治,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1.研究痰病發病機制,發展中醫病因病機理論 中醫病因病機學,是中醫基礎理論和臨床醫學的交匯點。從中醫學的發展歷史來看,病 因病機學的突破,不僅能夠推動中醫理論體系的全面發展,而且會促進從基礎到臨床整個中醫藥學術的進步,痰病學術研究的根本意義即在於此。中醫學所說的病因,主要包括六淫、疫 瘍、七情、飲食、勞倦、外傷,以及痰飲、瘀血等。痰飲和瘀血,除具有病因屬性外,同時又往往屬於人體病理變化的產物,是與其它致病因素有別的一類特殊病因,這就增加了其所致病變的複雜性。從臨床上看,由痰飲所致的病變,較瘀血更為廣泛。另一方面,由於在生理上滓血同源,病理情況下痰瘀往往互為因果而同病,出現頗為複雜的病情。總體上說來,古今關於痰病的病因病機學研究,一方面著眼於研究破壞人體生理動態平 衡,導致痰生成的各種原因、條件,及其性質、致病特點和臨床表現;另一方面,根據五臟為中,心的臟象學說,將因痰所致的各種病變同機體的全身狀態聯繫起來,從機體內部臟腑經絡、氣血津液之間的相互聯繫,來探討痰病發生、發展和變化的機理。迄今為止,已普遍認識到,六淫之感,七情之傷,飲食勞倦,氣血不暢,臟腑內傷,皆可導致痰的形成;痰在體內的存在達。到一定程度時,便會造成病理性的影響而發生痰病。痰由於具有流動不居,隨氣升降流行的特性,故內至臟腑經絡,外至筋骨皮肉,泛濫橫溢,無處不到,既可因病生痰,又可因痰生病,互為因果,為害甚廣,從而發生各種複雜的病理變化。痰病發生髮展的主要病理機制,是由於痰的存在阻礙經脈氣血運行,影響氣機升降出入,導致臟腑功能失調,而且痰又最易蒙蔽神明。從歷史上來說,中醫學關於痰的研究,一直在不斷地充實病因病機理論,促進臨床醫學進步;在現代中醫臨床上,也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從中醫學術的發展,以及人類衛生保健事業對中醫藥學迫切需要的角度來說,痰病學術的現代研究,還應該爭取在病因病機方面,有新的進展和突破。不僅要從繼承的角度,加深、加快對中醫痰病病因病機各家學說的發掘、整理和系統研究,而且要針對與痰密切相關的重大疑難疾病、老年病等展開專門的病因病機學研究,以取得對上述疾病本質的更深刻的認識,與此同時,應加『快對痰病病因病機現代多學科研究的步伐,分別從整體——細胞——分子水平上,乃至更深的層次,探索揭示痰與痰病的本質。其研究結果,不僅會使中醫學的病因病機理論得到具有時代特徵的新發展,而且還會對現代多種與痰密切相關的重大疑難疾病和臨床常見病的防治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給上述疾病的早期預防和治療帶來新的希望。

2.研究痰病診治規律,促進中醫臨床醫學進步 痰病,不僅是病因病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而且是臨床醫學研究的重要命題。痰致病的廣泛性、複雜性、嚴重性,決定了它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是不容忽視的,同時也決定了臨床診斷和治療上的難度。但從另一意義上說,痰病病因病機研究的深入,診斷和治療水平的提高,必然帶來中醫臨床醫學的顯著進步。首先從痰的致病範圍來看,可以說與臨床各科疾病皆有著密切的關係。這些病變,分別屬於人體的神經、循環、呼吸、消化、代謝、內分泌、免疫、泌尿、生殖等多系統和器官、組織的病理改變。其中有許多屬於現代公認的重大疑難疾病,如腫瘤、心腦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現代西方醫學對這些疾病目前尚元理想的治療方法,中醫學在治療上具有一定特色和優勢,而從痰論治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中醫對痰病治療的記載,始於《神農本草經》。此後,直到魏晉南北朝之前,基本上屬於比較簡單的經驗療法。這期間,東漢.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中,有結胸、臟結、胸痹、心痛從痰治療的記載,但並未明言其屬痰病。隋唐時代的方書中,治療痰病的方劑尚不多。到宋金元時代,中醫學對.痰病病因病機的認識趨向深入,診斷和治療的水平顯著提高。特別是元代的朱丹溪對臨床各科雜病從痰論治,開闊了此後醫家論治痰病的視野和思路。同時代的玉硅論痰生百病」、「痰生怪病,」創製滾痰丸、豁痰湯等,進一步促進了中醫學對痰病的診斷與治療水平的提高。明清時代,中醫學對痰病的辨證論治全面深化和普及,在臨床醫學領域已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在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均取得了劃時代的進展。近、現代以來,中醫痰病學術仍普遍應用於臨床。其主要進展表現在對痰病在診斷學上的基本特徵有若干新的認識;在許多病症的治療上取得了新的治療經驗,發現了一些由痰所致的新的疾病現象;少數學者正在痰病的中西醫結合研究方面,進行新的嘗試。目前在心血管病、高脂血症等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有意義的進展。但從總體上看,現代中醫學術界,對痰病學術的內涵、科學意義、應用價值尚缺乏充分的了解和客觀的認識;中醫歷代治療痰病的經驗和辨證施治的規律尚未得到充分的發掘、整理、提高和有效運用。中醫痰病學術,是具有重要探索研究價值和廣闊應用前景的學術寶庫,是中醫藥學治療多種疾病的優勢、特色之所在,在現代重大疑難疾病和抗衰老方面尤具特殊價值。中醫藥學術界應對此高度重視,爭取通過上述研究,對當代中醫臨床醫學的總體發展水平有所促進。

3.研究痰病預防,提高中醫養生防病水平 中醫學的預防,是從整體觀念出發,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再從中醫學的「痰」來看,其是一定的因素和條件綜合作用於人體之後形成的。痰從形成到發病,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痰病的發生有各方面的因素參與,包括機體臟腑、氣血、陰陽的狀態,痰之新久、多少,以及與其它致病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兼夾情況等。因此,通過防止痰的生成,抑制痰的發病,控制痰病進展,在臨床多種相關疾病的早期預防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從未病先防的角度來看,應考慮以下兩點: (1)消除致痰因素,杜絕主痰之源 中醫學認為,生痰之源不一,但不外乎外感、內傷、飲食勞倦、瘀血停積等方面。消除致病因素,杜絕生痰之源,從治療學上來說,屬於治本的法則j口針對不同病理變化,採用宣肺、健脾、溫腎、舒肝、補心、行氣、活血、泄火、除濕、潤燥、散寒、消暑之法,以免因病生痰,皆屬此類。至於氣血充盛、臟腑調和的元病之人,注意飲食起居,適當服用利濕化痰的平和之品,對於痰病的預防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2)改善痰濁體質,減少發病因素 在痰病的預防方面,應根據不同的體質特點而採取相應的措施。特別是屬於痰濁體質者,必須加以改善,以避免發病卜現在一些學者也已注意到冠心病、腦血管意外、高脂血症等疾病的發生,與痰濁體質密切相關。王畸等學者的研究結果表明,肥胖人痰濁體質存在著免疫遺傳學基礎,具有HLA一Bl2抗原的人,其發胖的可能性是沒有該抗原人的3.868倍;肥胖人痰濕型體質除了易發冠心病外,還易發高血脂、高血壓、中風等,從而為從痰防治上述疾病,提供了新的依據和思路。改善痰濁體質的具體方法,不僅要辨證施治,利濕化痰降濁,而且應注意飲食起居。

從既病防變的角度來說,應考慮以下兩點: (1)及時消除痰濁,避免痰多為害 從廣義上來說,人體內一旦有因後天內外因素導致的痰濁的蓄積,即屬痰病。但痰結程度輕微而量少時,未必繼發新的病變,即所謂因病主痰的情況。可以根據某些體征和癥狀,早期判斷體內有元痰濁,並結合臨床其他表現力爭早期診斷,消除痰濁,避免痰多為害。(2)早期診治痰病,避免發展演變 臨床上先因病生痰,而後又因痰生病,互為因果而發病時,必須早期診治,以免變症從生,勢至危殆。中醫痰病學術,在腫瘤、心腦疾病、高脂血症、自身免疫病、老年病等疾病的早期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深入開展中醫痰病學術的臨床研究、現代多學科基礎研究,已是勢在必行。若能科學論證、合理規劃、協作攻關、重點突破,將成為中醫理論發展、臨床醫學進步、預防水平提高的新契機,將給人類的疑難病防治帶來新希望。

(二)痰病研究的主要內容和近期重點

1.主要研究內容 (1)研究中醫痰病學術的基本理論,包括痰、痰病、痰證、痰症的概念,痰的形成,痰病的基本特徵,痰病的病因病機,痰病的診斷,痰病的辨證,痰病的治則治法,痰病的代表方劑,痰病的用藥及配伍規律的深入研究。在融匯古今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上,努力取得理論上的新進展,提出更系統、更深刻的認識(2)總結中醫臨床各科痰證的辨證論治規律和方法。重點放在與痰密切相關、從痰論治有一定優勢,屬於常見、多發的疑雌病、老年病方面,不僅立足於提高現有治療水平,而且要尋找上述疾病的早期預防途徑和方法。在研究過程中,應高度重視運用臨床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3)揭示中醫痰病學術的源流,包括對中醫痰病學術的起源人其在歷代的發展,論治痰病名家名著的學術思想、診治理論和具體經驗研究,使中醫歷代論治痰病的學術成就,得到充分的發掘、整理和提高。(4)分析中醫歷代各家治痰的經驗。包括對中醫歷代有關痰病治療的醫案、醫話、治痰方劑與藥物的全面搜集、整理和評註。 (5)總結中醫痰病現代多學科研究的進展。包括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以及現代多學科基礎實驗研究現狀分析。(6)開展中醫痰病學術發展的軟科學研究。在全面深入地研究中醫痰病學術內涵、發展歷史和現狀的基礎上,通過軟科學論證與研究,綜合評價中醫痰病學術的現代意義和價值,中醫痰病學術的發展趨勢和水平;綜合分析中醫痰病學術現代研究的主攻方向和目標;運用現代多學科理論和方法,結合痰病理論與實踐,綜合目前的研究進展,從現代免疫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血液流變學、物質代謝等角度分析中醫痰濁的本質,探索揭示痰及痰證本質的研究思路,提出有關「中醫痰濁發生機理與致病機理」,以及化痰法對衰老及疑難病的效應及作用機制的科學假說;論證開展「中醫痰病基礎臨床綜合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欲解決主要問題,推進研究的步驟、方法、切人點;客觀地分析預狽!未來中醫痰病學術的發展趨勢和前景。提出「中醫痰病基礎臨床綜合研究」的多學科協作攻關思路和具體設想。

2.近期研究的重點 (1)通過文獻研究和理論上的系統整理、概括和綜合,使痰病學術的源流、基本理論、診治規律、診治經驗、有效方葯,得到切實的發掘、整理、研究和充分運用。(2)結合運用臨床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和相關研究手段,開展痰病臨床辨證標準化、規 范化研究,建立和不斷完善痰證辨證的計量化標準。在研究過程中應重視臨床與實驗研究相結合,探索反映痰證本質的研究指標。 (3)開展化痰法不同配伍治療常見疑難病的臨床和實驗研究。其著眼點應放在,經古今 臨床實踐證明,確實與痰有密切關係,從痰論治有一定優勢且療效肯定,屬於常見、多發的重大疑難疾病及老年病方面。 (4)在系統研究古今痰病基本理論和臨床診治規律、方法、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多學 科的理論和方法,提出有關痰與痰病本質研究的若干科學假說,開拓新的基礎研究思路,並有重點地開展基礎實驗工作。

主要參考文獻

[1] 林紹基 中醫痰病學與免疫學之間關第的探討。 見:潘桂娟 中醫痰病研究與臨床 第一版 北京 中國中醫出版社 1995:100—102

[2] 吳昌國 論「無形之痰」的微觀物質基礎 見:潘桂娟主編 中醫痰病研究與臨床 第一版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94—96

[3] 鄒世潔 脾虛、痰濕、粘液關係的探討 見潘桂娟主編 中醫痰病研究與臨床,第一版,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1995:93—94

[4] 方永奇等 痰證宏觀辯證的計量化研究,遼寧中醫雜誌 1995:22(11):490—491

[5] 朱曾柏等 中醫廣義痰病診斷標準初探 湖北中醫雜誌 1994;16(1):2—3

[6] 楊寶琴等 中風病危險因素及預防的醫籍整理與研究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1996;19(4)11—16

[7] 須進 益氣活血化痰法治療中風先兆症61例,江蘇中醫 1996;17(10)20—21

[8] 王占華 試論痰瘀互結與中風 陝西中醫 1990;11(2):75—76

[9] 黃文柱 滌痰活血汽治療腦塞42例 河北中醫 1995;17(5):15—16

[10] 劉殿祥 化瘀祛痰通絡法治療中風61例 河北中醫 1992;14(2):12

[11] 王永炎等 化痰能腑法治療中風病158例療效觀察 中國醫藥學報 1986;1(2):22—24

[12] 靳照禮 補腎祛痰化瘀法治療中風後遺症 新中醫 1993;(2):26—27

[13]徐德潤等 急性中風從痰論治八法 陝西中醫函授 1993;(3)15—16

[14]王琦等 肥胖人痰濕體質與冠心病相關性研究 江蘇中醫 1994;16(4)1—3

[15]黑衛可等 冠心病痰瘀證與血液流變笥及血脂關係的研究 河南中醫 1993;13(3):12—14

[16]方顯明等 益氣除痰方治療冠心病52例療效觀察 廣西中醫藥 1988;11(6):1—3

[17]高榮林等 路志正調理脾胃法治療胸痹的經驗 中國醫藥學報 1996;11(3):33—34

[18]靳士華 養陰第痰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運用 河北中醫 1989,11(6):9—10

[19]房棟 冠心病血瘀型從痰論治的體會 新疆中醫藥 1990;(1):64—65

[20]尼淑琴等 益腎健脾、滌痰工作服結法對冠心病心功能改善的臨床觀察 天津中醫 1994,11(3):19—20

[21]胡惠英等 祛痰活血汽治療痰濁血瘀型冠心病49例臨床觀察 天津中醫 1996;13(2):23—24

[22]鄒新英 寒痰瘀並治治療心絞痛26例 四川中醫 1996;14(11):32

[23]劉青等 痰濁阻肺型肺脹肺動脈順應性血液動力學的研究 遼寧中醫雜誌 1994;21(3)3—5

[24]周小青等 肺心病痰瘀辯證與球結膜微循環變化的初步觀察 湖南中醫學院學報 1989;9(3)156—158

[25]李惠民等 重症肺心病中藥祛痰五法 中國醫藥學報 1994;(1)18—20

[26]張慶榮等 哮喘從痰論,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 1996;2(2)54—55

[27]徐放 中老年高脂血症標實病機初探 實用中醫內科雜誌 1991;5(4):15—16

[28]熊文生等 辨治高脂血症重在理脾化痰 新中醫 1996;(11):4—5

[29]周仲瑛 從肝腎虧虛痰瘀痹阻辨治高脂血症的研究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1995;11(2):37—40

[30]周瑕青等 中醫不同治法對實驗性高脂血症兔主動脈內膜指斑形成的影響 中醫雜誌 1996;37(3):175—176

[31]孫繼銘 益腎豁痰湯治療早老性痴呆 新中醫 1992;(11):56

[32]李鳳雲 菖蒲鬱金溫膽湯治療老年性痴呆20例 陝西中醫 1996;17(3):113

[33]岳建平 滌痰化瘀法治療老年腦血管性痴呆20例 湖北中醫雜誌 1996;18(3):28—29

[34]尚文斌 周仲瑛教授從痰瘀辨治糖尿病經驗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1996;12(1):20—21

[35]李今垣 從痰論治糖尿病50例臨床報導 天津中醫 1992;(3)10—12

[36]張秀雲 理氣化痰法治療Ⅱ型糖尿病 山東中醫雜誌 1996;15(6)255

[37]盛梅笑 糖尿病與痰濕關係的臨床觀察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1996;12(1):12—13

[38]陳玉琨等 除痰祛瘀法治肺癌的理論認識及臨床應用 新中醫 1993;(1):10—12

[39] 王慶才等 晚期食道癌從痰論治44例療效觀察 四川中醫 1993;(6):25

[40]胡安黎 辯證結合辨病治療39例晚期胃癌療效分析 北京中醫雜誌 1988(5):21—22

[41]于敏等「化痰法」治療垂體腺瘤的臨床體會 天津中醫 1985;(5):18—20

[42]柴可群等 從痰論治腫瘤及臨床應用 浙江中醫學院學報 1996;20(2):1—2

[43]程運文 前列腺增生從痰瘀辨治4法 福建中醫藥 1993;24(4):33—34

[44]周家珩 扶正化痰法治療前列腺增生症135例 江蘇中醫 1991;(3)19

[回復] [引用]引用地址:http://www.xici.net/u8318945/d35465685.htm [複製鏈接]

08318945

聯線05 發表於:2006-3-13 18:04:27第2樓

從痰氣相關理論探析痰病的廣泛性和複雜性


痰所致病證具有廣泛性和複雜性的特點,通常所說的「痰生百病」和「痰生怪病」就是對痰病這兩大特點的概括。前者指痰病病位廣泛、病種繁多,後者則指痰病證情複雜怪異、變化多端。如何認識痰病的廣泛性和複雜性,亦即如何理解「痰生百病」和「痰生怪病」,對痰病的辨治具有重要意義。筆者試從痰氣相關理論出發對此兩大特點略作詮釋,以就正於同道。

1 關於「痰生百病」

歷代醫家對痰病的廣泛性多有論述,如龔廷賢認為痰有流於經絡皮膚者,有郁於臟腑肢節者,游溢遍身,無所不至。《醫述》載稱「人之病痰者,十有八九」。在朱震亨所記載的100多個內科病證中,病因中有痰者佔半數以上。是以有「痰生百病」、「百病兼痰」、「百病多由痰作祟」等說。

1.1 痰隨氣行而生百病 人身之氣,是具有很強活力的精微物質,以不斷運動為其特性。氣之形態至微至密,故能借其很強之活力,以升降出入之形式,全身上下內外,無處不達。當痰形成以後,必隨氣運行而達於各部,從而致病。如馮兆張指出:「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或在臟腑,或在經絡,所以為病之多也。」1〕其中有形可征之痰,如咳嗽咯痰、嘔惡痰涎、痰核腫塊之類雖為常見,但與無形可見者相較,只為諸端中之一端而已。

何夢瑤認為,胃亦為貯痰之器,當胃中之痰積久聚多,隨脾胃之氣以四訖,則可流溢於腸胃之外、軀殼之中而致病。當然,所謂「痰隨氣行無處不到」,並不能認為軀體各部位之痰均系隨氣運行而至,「液隨氣運,亦可藉氣周流,若至津液受病成痰,則變為有形而凝滯,焉能隨氣流通於至微至密之所耶?」是以痰若在皮里膜外及四肢關節等曲折之地者,乃是「本處津液,遇冷遇熱,即凝結成痰而為病,斷非別部之津液受病成痰,舍其本位而移於他部者」2〕。對於這一點,我們不妨將其理解為「痰隨氣行」的一個特殊方面。

1.2 氣因痰阻而生百病 痰的生成,必與氣之病變有關,痰之既成,又可滯氣、耗氣,故曰有痰必兼氣病,如升降出入失調,派生出機體氣機紊亂、臟腑功能失調而發生諸多痰氣交互為患之疾。從這一角度來看,所謂「痰生百病」,實際上常常與氣的病變不可分割。許多醫家論痰從陽氣虛立論,如張介賓有「痰涎之作必由元氣之病」之說,汪昂亦有「人身之痰,若元陽壯旺,則陰濕不凝而消滅無跡」之論,而陽氣正是人體的根本, 陽氣虛餒,既能生痰,痰成則更傷陽氣,於是諸多病證由是而生。若脾胃之氣因痰而傷,則如李杲所說的那樣,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並且,氣機升降出入以脾胃為樞紐,脾胃之氣失調則百病叢生。薛己說得好:「脾氣虧損,痰客中焦,閉塞清道,以致四肢百骸發為諸病」。3〕嚴用和認為人的「氣道」順則津液流通,便無痰飲之患。而氣道順與不順,常與肝氣有密切關係。若因痰而致肝氣失調,常可變生百病。鄭復光《費隱與知錄》解釋道:「氣之鼓動惟肝發之,醫家動言傷肝,蓋無事不用氣,故無事不用肝」。肝氣與痰交合的病變同具肝氣病變之鬱結、上擾、下迫、橫乘、流竄等特點,亦可說明痰氣為病的廣泛性。

2 關於「痰生怪病」

痰病不僅具有廣泛性的特點,而且多顯複雜,變化多端,每見「怪異」之證,故有「痰生怪病」之說,如繆希雍說:「種種怪症,皆痰之所為。」王孟英說:「痰之為患,既頑且幻,病狀多端,性尤善變。」

「怪」者,奇異、奇特之謂,如其癥狀表現特異,見有悶、脹、痞、困、重、麻等特徵,亦有腫塊結硬者、神志失常者;或者病變過程特殊,反覆發作,久治不愈。

2.1 痰阻氣滯、氣逆,變生「怪病」 痰阻則氣滯,故有脹悶一類癥狀,甚者氣逆,而有升降反作的見症;另一方面,經氣因痰阻滯,不能通達,則身體某些部位(尤其是肢體末端)失於溫煦,從而出現痛、麻的癥狀。痰凝氣滯致病還見有癭瘤、梅核氣等。許叔微、李中梓、喻昌等有「窠囊」說,「窠囊者,痰氣相搏,結而成囊之謂也。猶蜂子之穴於房中,蓮子之嵌於蓬內也。」4〕故其為病,多為疑難之證。

痰病每與心氣或肝氣病變互患,而心氣、肝氣失調,便可出現某些情誌異常的「怪病」,癲證和痴呆即屬此類。如張介賓說:「癲病多由痰氣,凡氣有所逆,痰有所滯,皆能壅閉經絡,格塞心竅。」5〕出現形形色色的神志乖戾之狀,不識其症者,多以為「怪」。

2.2 痰因氣火升逆,變生「怪病」 氣火灼津,所生之痰多屬熱;痰阻氣滯,若遇陽旺或陰虛火旺之體,亦可蘊生火熱。是以痰、氣、火三者關係密切,痰火即痰氣病變之一種。汪昂有雲:「痰即有形之火,火即無形之痰……火借氣於五臟,痰借液於五臟;氣有餘則為火,液有餘則為痰。」6〕痰火為病,因火性炎上,多見逆犯心神、腦府之證。其擾亂神明者,可見耳聞異音,眼見鬼魅,哭笑無常,寤寐失度。張錫純論治精神病證,即以痰火立論,精神疾病之狂證多屬此類;若痰火逆犯腦府,則見眩暈耳鳴、目赤頭痛等症。

3 結語

能夠引起「百病」和「怪病」的病理因素絕非僅限於痰與氣,本文僅是針對「痰生百病」和「痰生怪病」之說,分析痰與氣之病變的廣泛關係,認為此兩大特點常常是痰氣互患的體現。據此,對於臨床廣泛存在的痰氣交互為患的病證,治療時就不應僅限於治痰一端,而應痰氣兼顧,並注意處理好治痰與治氣的相互關係。

參考文獻

〔1〕 馮兆張.馮氏錦囊秘錄.宏道堂藏版.清嘉慶癸酉年(1813年)會成堂重修刻本

〔2〕 程文囿.醫述.第1版.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46

〔3〕 張介賓.景岳全書.新1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191

〔4〕 浙江中醫研究所,等.金子久專輯.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78

〔5〕 同3:575

〔6〕 汪昂.醫方集解.新1版.上海:上海衛生出版社,1958:247

推薦閱讀:

林泉集萃——老泉藝術研究院首屆研修班師生作品展(上)
【民族藝術研究·專題簡介】深化中華美學與藝術精神研究
《孔子家語·致思》篇研究
他們的研究讓人類延長壽命
女人相研究(二)

TAG:學術 | 歷史 | 未來 | 中醫 | 學術研究 | 現狀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