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學網-- 道德經註解(1)

圖片引自百度圖片

作者:辛一山   道德經是中國最有影響的書籍,其地位不遜於易經。古代就有四個帝王專門為之做出註解,從中我們可以窺見道德經的知識性和重要性。在國外,老子《道德經》的影響也顯而易見,黑格爾的辯證法、萊布尼茲的二進位、現代物理的「宇宙爆炸論」都可見道德經影響的痕迹。現今存在的各種版本對道德經的註解。可以說有成千上萬,本人僅就自己的理解對道德經做出註解。 要理解道德經必須了解道德經的整體性,道德經論述的是宇宙萬物及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規律,它是一種系統論。道德經的常用的說明手法是:用相反的兩極對比方法來說明食物的發展規律和道理。古代的文章沒有斷句,因此對道德經的理解在古代就出現了非常明顯的歧見。戰國的韓非子和文子,以及漢朝的張道陵對某些相同的字句就有了非常不同的理解。因此,本版本的註解首先從斷句開始,然後用系統論的觀點進行前後對比,力求對道德經進行邏輯一致的解釋。了解道德經還需保持中文的特點,那就是意會。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人熟讀《道德經》會有不同的理解。張道陵從道德經看到養生的道理;帝王從道德經里看到治國用兵的道理;倫理學家從道德經里看到道德教化的資本原理……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恆無欲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原意是道路,這裡喻指客觀發展規律,或曰真理。可以理解為在思想的荒漠上的道路。   「道可道,非常道」的含義有兩層,一.沒有絕對真理,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因此現在認為是真理的以後不一定還是真理。二.真理是語言難以窮盡的,認為真確的真理描述都難以完整描述真理。   名:是事物的名稱、外觀、形狀等。   今文:能說出來的真理不是經久不變的真理,真理是隨著事物的變化發展而發展的;真理的描述必定有瑕疵,非常道是沒有恆道,不是絕對真理。可以描述或存在的事物,不能長期的保存自有的形態和性質。如岩石會隨時間的變化而成為砂石、塵土。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天地產生的初始是混沌狀態,這時什麼都沒有名稱。萬物產生後,人為了分別才有了它們各自的名稱。因此有名是分辨萬物的基礎。   恆無,欲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恆無,欲以觀其妙」以無的觀點,即從初始狀態出發,是研究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恆有,欲以觀其徼」,(第十一章「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可以從事物存在的狀態和實際的發展情況來考察事物發展波及的邊界和影響。   玄:原意為黑色,事物為黑色則難以觀察到邊界和形狀。這裡引申為難以描述和理解。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有和無的概念有相同的出處,但名稱不一樣。它們都產生於事物發展的初始。無:著重於初始狀態,有:是人類為了分辨萬物而產生的觀念。有和無這兩個概念都是屬於難以理解的概念。有和無的相互演化是一切事物變化的關鍵,也是探究世界的發展的方法。   本章難點:是對玄的解讀,玄之又玄即有無的相互變化。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斯:放句前為代詞,是「這」的意思;放句後為語氣詞,意為「盡」。美:是人的一種意識,產生於人的感應,是一種意識共鳴。斯斷句為後是因為,「惡」與「不善」已是確定的主語,加上斯過分強調與老子的描述手法和語氣不符。「皆」是理解本句的關鍵。   天下人都知道美的事物為什麼是美的道理,那麼被人厭惡、嫌棄的事物就難出現。天下人都知道什麼行為和品質是好的行為品質,而且好的行為品質對於個人是有好處的時候,那麼不良的行為和品質就難以出現。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恆也:就是常理,是普遍規律。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因此聖人處世以「無為」為原則,無是萬物的初始,也就是說要處理研究事物必須從事物的發端開始。如要教化人民,必須先以身作則,行「不言之教」。也就是說不用語言來教導人而是以身體力行的實際行動來教化人。   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萬事萬物周而復始,難以找到開端;賴以生存的決定性因素難以被觀察考慮到(如陽光);維持生存的因素並居功,自恃;如(空氣);這些都是基本的因素,人們雖沒有意識到陽光和空氣是生存的必需品,但動植物都需要陽光。   本章的要義是講教化,要求要以身教來推行教化,一切教化從初始開始(無為)。領導人從自己的行動開始進行教化,比進行宣傳和實施各種規定都管用。   《老子》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矣。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不推崇英雄、賢人,使人民不爭名利;不讓稀罕難得的物品有昂貴的價格,可以防止出現盜賊;不出現慾望可實現的機會或路徑,民眾的心就不會亂。   「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矣。」   因此,高明的治理方法是讓人民有寬容的心,讓人民不遭受飢餓。讓人民沒有強烈的欲求,讓人民體格健壯。保持讓人民處於不分辨賢愚、貴賤,也保持讓民眾沒有強烈慾望。使得那些智力稍高的的人無法利用比別人高的智慧獲利,不敢隨意投機取巧。這樣的原始狀態的治理方法,也就是從初始階段解決問題的「無為」方法。那就沒有什麼治理不了的。   本章的要義是不能讓社會出現太大的分化,這樣社會就不會有大貧富分化,也不會有太強烈的私人慾望,大家能夠有平等的機會,這樣的社會就會和諧,容易治理。


推薦閱讀:

《道德經》開篇為什麼這樣講?
《道德經》中的養生智慧 中醫文化 | 39康復網 | 醫源世界
《道德經註解》(震陽子)——第十五章  顯德
純陽真人秘注道德經(1)
要學好《易經》,必須要兼研好《道德經》--高洋 

TAG:道德 | 中國 | 國學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