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之堂跟診日記第一部分(曾培傑、陳創濤)

這是幾個學生在任之堂跟診期間的日記,希望對大家學習中醫有幫助,現慢慢上傳。

1

我們在廣州看完余老師的《傳統中醫》、《萬病從根治》、《醫間道》這三本書,收穫特別大

從簡單的偏方,如小茴香治盆腔積液,霜桑葉治兔子眼,二丑粉治小兒食積發熱,到複雜的組方、升降、動靜、散收,如麻黃配大黃,治肺腸寒包火、牙疼,淫羊藿、小伸筋草配合,治腿腳肌肉抽筋,霜葉配麻黃,治肝肺鬱火。

這些知識,我們意猶未盡,於是發了封郵件給老師,想上湖北來隨老師臨床。

我們與老師素未謀面,沒想到一封郵件,老師居然來者不拒。只要是熱衷於學好中醫的,老師的醫道大門都是常敞開的,而且老師還悉心栽培。

當天下午,我們就受到老師的郵件回復,老師說,上來吧,把中醫思路理順一下。

於是,我們就決定周六坐火車北上,到湖北十堰市任之堂大藥房。

一直以來,我們都想把中醫的理法方葯思路理順,自己理順,才能幫病人理順。

記得古人說過一句話:「與其昏昏,使人昭昭,可乎?」自己沒有弄懂,想叫別人明白,這是不可能的。

這次北上,一方面要理順我們的中醫思路,堅定將來走好傳統中醫這條路,另一方面,也想在真正傳統中醫臨床上學到些東西。

這個時代,真正傳統中醫,是少之又少的,我們能夠有這個師緣,也是彌足珍貴的。人生能碰到良師、善知識,這完全是可遇不可求的。

上來之前,我們也考慮到北方那麼冷,還要帶些什麼東西呢?該如何解決吃住的問題?最後,決定帶上被子跟豆漿機,以及冬天穿的各類大衣。

準備就緒了,我們就滿心期盼周六的到來。

2

周六(2月18日)早上七點,我們就做地鐵到廣州火車站,買好九點半的火車。我們從廣州出發,一直到第二天清晨五點半,才能到達湖北十堰市火車站。這期間,一共要坐二十小時的火車。

車上我們兩人吃了些泡麵,還碰巧遇到了湖南的一位民間郎中。

他說,他最善治肝癌,而且專治那些大醫院沒治的肝癌,有救的他不救,而且他的治癒率達九成以上。

我們聽得不可思議,如果真有這個本事,那在醫界里,豈不是隻手遮天了。

江湖話,聽一半,信一半,這樣我們照樣跟他閑聊,聽他吹水。

他說,他治療肝癌,只用一味葯,而且這秘方是他祖上傳下來的。

他當然沒有把秘方告訴我們。

後來,我們隨余老師臨床後,余老師講課時,就特別講到這點,果真有這麼一味治肝良藥,它的名字就叫做「穿破石」。

穿破石這味葯,性情平和,卻後勁十足,針對各種肝膽系統的癌瘤、結石、囊腫,都有良效,真乃良藥也。

這民間郎中都快六十歲了,還奔波各地,替人看病,精神仍然很健旺。

他看到我們坐在火車上也盤腿打坐,就湊過來跟我們談一些修行的東西。

他說,修學首先要學會忘記,最重要的不是學會多少,而是能夠忘掉多少,人忘的東西多了,他身心靈就乾淨,乾淨的身心靈,就更容易接近道了。

他又說,他每天都要坐在那裡學忘記。

之後,我們又談到養生。

他說,養生在飲食上,健不健康,就看大便。他自己一生吃得粗粗糙糙,從不精挑細食。如果使用各類營養保健品,身體就會處於養尊處優的狀態,這樣身體就容易被營養保健品功能代替,很容易生病。

這點我們也深有體會,我們吃清淡素食的人,食物雖然粗粗糙糙,但吃後卻身心乾乾淨淨、清清白白。

正如鄭板橋所說:

「青菜蘿蔔糙米飯,瓦蓋天水菊花茶。」

這樣的人生全在知足常樂啊!

3

第一天,2月19日。

火車一下來,就是周日早上五點半,已經到十堰市火車站了。

我們一出火車站,氣溫驟然下降,明顯比廣州冰冷。

路在口中,我們隨口就問火車站廣場上掃地的大叔,這二堰小學怎麼走?

那大叔戴著耳罩,吐著白氣說,就坐那五路公交車。

北方這麼冷,要戴耳罩,我們是第一次見,這大概是因為耳朵是血液循環最差的地方,最容易病發凍瘡吧!

一上五路公交車,問司機哪裡下車可到。

司機說,鹽業公司一下車,走不遠就到二堰小學了。

這樣,我們幾分鐘就下車了,走到小學門口,才六點多。今天又是禮拜天,小學沒什麼人,我們就先吃兩碗麵條,以暖暖身子。

我們反覆交代麵店的老闆娘,別放辣的,沒想到吃那麵條,還是又咸又辣,從小到大,還真沒有吃過這麼咸,這麼辣的面。

北方人口味特別重,這回算是見識了。

我們進到二堰小學裡面等,怎麼也找不到任之堂大藥房,在操場上問了幾個過往上班的人,他們都說這小學裡面哪有藥房啊!

由於太冷了,我們便在操場上跑了幾圈,這時,太陽剛剛出來。

後來,問了一個阿姨,才知道任之堂大藥房,是背靠二堰小學,朝向二堰橋頭的。

當我們走進任之堂大藥房時,老師已經開始坐診了。

藥房裡面排著幾十個病號,出出入入,好不熱鬧。

抓藥的人也在忙,煎藥、熬藥的人也在忙,老師周圍排滿了人。

老師正忙著看病,我們也就不上前打攪,先把行李放在門口,坐在椅子上,看著老師為病人號脈看病。

來這裡看病的人,來自全國各地,五湖四海。

而十堰市周圍的當地人,似乎還不知道老師的名聲在外頭有多響。

有個病人還風趣地說,這叫「牆裡開花牆外香」。

許多病人都是看了老師寫的書,慕名而來的。他們有不少是住在藥房不遠的車廂賓館,特地住下來調養身子。

老師一般是上午號脈、處方,下午和晚上製藥、寫文章。

《黃帝內經》說:「診法常以平旦。」早上的脈比較准,西醫也是在清晨飲食未進之時,抽血來檢查身體代謝狀況。

4

待到病人稍微減少的時候,我們才上去跟老師打招呼。

老師很高興,直接把處方丟過來,要我書寫,他念方葯。

老師診脈的方式比較特別,正對病人雙手握脈。

老師說,這樣摸脈有利於覺察人整體氣血陰陽左右平衡。

這正應了買書上所說的:「架勢對了,後面的都對了。」

老師的太爺也常說:「做事先做勢,把式不對永遠難成正果。」

上午看的病比較雜,有小柴胡湯證,有交泰丸湯證,有逍遙散湯證,我體會最深的是老師升降的思路。

老師常用龍骨、牡蠣,降氣收斂,引上焦陽亢之火,歸入下焦,以暖腰腎之寒。

老師稱這種治法為,以自身之熱療自身之寒,使寒熱對流,疾病不治自愈。

現在有不少病人,都是上熱下寒,陽氣鬱在裡面,發不出來。加之生活水平上去了,身體補藥、補品又吃多了,這樣胸膈以上儘是鬱熱,而腰腳以下卻是一派虛寒。

這時,單清熱則傷腰腎、脾胃,單溫補則助熱燥火。

老師則用梔子豉湯,寬降胸中鬱熱,再以葛根、黃芪,升清陽,牡蠣、黑豆,降濁陰。

若患者周身氣機不順,老師還常用枳殼、桔梗、木香,枳殼、桔梗,一升一降,木香,則理三焦之氣滯。

這樣利用自身之補力,來滋養自身之虛寒,令寒熱虛實對流,氣機活動斡旋起來,則身體會自動恢復平衡,那麼雖然沒有直接服用補藥、瀉藥,卻能起到比補藥、瀉藥更好的效果。

其實人體跟國家一樣,就有貧富差距,沿海跟內陸,城市跟農村,就有不同。老師這種治法,有些類似於南水北調工程,消除人身體的兩極分化,是上焦的燥熱能下行,下焦的虛寒能得以溫暖,氣機相互對流,疾病不治而自愈。

5

今天剛好是周日,下午老師就要去爬山,一般下午老師是不看病人的。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去爬山,與大自然新鮮空氣相互交流,對身體健康幫助是相當大的。可當代人卻很難騰出時間來鍛煉身體,老師也一樣,病人非常多,所以他說,爬山是件奢侈的行為。

確實,對於當今鬧市生活,浮躁的現代人來說,想要鬧鐘取靜還真不容易。所以說,最奢侈的消費,不在餐廳、超市、步行街,而是在深山老林里。

這樣,老師就帶我們去十堰市出名的牛頭山,我們坐車到灧湖公園,公園上去就是巨大的牛頭山了。

我們一開始就沿著台階往上走,初春剛到,樹木還沒有完全抽芽吐綠,故而能辨識的藥草不多。

我們剛寫完醫道系列小說第一部《初涉醫林》,現在也準備寫第二部《葯海遨遊》,正需要多識辨些藥材,故而老師一路上,凡逢到有特色的藥草,都停下來說一說性味功效。

我們一爬山小山坡,老師就指著一叢綠色的蔓藤,說這是忍冬藤。

這忍冬藤是金銀花的藤,極有特色。冬季不凋,仍然油綠,故名忍冬。金銀花又名雙花,主要是清熱解毒的,而忍冬藤由於它是藤類,植物的藤就像人體的經絡一樣,它還能通經活絡,不僅可以治療外感風熱毒邪,還可以清經絡濕熱之邪而止疼痛。

所以,忍冬藤這葯還用於風濕熱痹,關節紅腫熱痛,屈伸不利,非常有效果。

山道的另一邊,又有兩面針,老師摘下一把給我們看,非常形象,葉子背面兩邊都帶有針刺。

《中草藥辨認秘訣》中說:「葉邊有刺皆消腫。」

這兩面針,兩面都有刺,不用多說了,都可以消腫排膿,清熱解毒、涼血。

這讓我們想到兩面針牙膏,用它刷牙,可以對治牙齦腫痛,這裡面就有它的道理。

往上爬時,我們又看到一大片的木通,這木通可是龍膽瀉肝湯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味葯。八正散、導赤散中也用到木通,它可以把心肝熱火往下引導,從小腸膀胱排出。

木通還可以通血脈、通乳汁,所以手腳有濕熱痹痛,產後乳汁不通,都有大用。

一路上,大凡青青小草,皆可入葯。比如,有像雞尾巴一樣的鳳尾草,老師說它可以治療熱毒泄痢,長在石縫間,油綠油綠的。

還有已經焦枯的艾葉,我們抓上一把揉碎,然後一聞,芳香味撲鼻而來。古書上說「艾治百病」,這艾葉有如此神效,應該是跟它做成艾條分不開吧。

老師說他常用艾葉與苦參相配,一個溫開,一個苦降。專治療腸道濕度積滯,排不幹凈,這也是一升一降的思路。

接著,又有益母草,不過已經苦幹了。老師方中也常把益母草與黃芪相配,一個升清氣,一個利濁水,還能補氣活血,對各類白帶異常、蛋白尿都有療效。

大路旁邊還有一顆顆高大的樹木,結著一串串像小葡萄籽一樣的果實看,老師說這是女貞子。

原來這就是女貞子,女貞子又叫做冬青子,就是冬天結果,還非常青綠。《藥性賦》說:「枸杞女貞,並補肝腎。」枸杞、女貞合用,可以補肝腎,除虛熱以明目。

現代人有很多事久坐電腦旁,導致肝腎陰虛、視力減退、目暗不明,眼睛還熱火熱火的。這時,用上這組葯對來泡水喝,就有很好的效果。

我們隨手採摘了一大串女貞子,嘗了嘗,甘甘甜甜的,滿嘴都是津液,相信可以生津止渴,不禁又多吃了幾顆。

這女貞子是二至丸裡面的兩味葯之一,代表冬至,冬至日採摘。另外一味葯叫旱蓮草,代表夏至,夏至日採摘,這兩味葯能交通人體心神陰陽。老師常把二至丸與交泰丸連用,治療各種心腎不交的失眠。

6

下山時,我們路過十堰市的批發市場,老師買了兩大袋的核桃,十多斤,我們兩人各幫忙提一袋,老師說十堰本來就是盛產核桃的地方。

原來如此,那麼好的核桃,居然十塊錢一斤就買到了。在廣州沒有二十塊錢是買不到的。核桃也是中藥,而且是良藥。

在著名的湯頭青娥丸中,核桃跟補骨脂、杜仲相配,專補命門壯元陽,治療各種陽痿、早泄、遺精、腰腳酸痛。

核桃能補腦,可作食療,治瀰漫性腦萎縮、記憶力衰退。

這核桃一掰開來,裡面正類似大腦的各路回溝,這正是中醫以形補形的思想,故核桃轉入腰髓。

不過這補骨脂不可多放,雖然說補骨脂能溫腎,補精髓於勞傷。但老師說,補骨脂放太多容易噁心。

這青娥丸據說還大有來歷的,即「青娥何須笑我老」,就是說吃這種丸子可以抗衰老,年輕女子都不敢笑你老。

青娥丸與唐代相國鄭姻有段趣聞。

鄭姻被派到嶺南當節度使,因為鄭相國年高體弱,加之嶺南地勢低濕,所以不久,他就感到寒濕之氣,引起多種疾病發作,身體更衰弱,服用很多補藥都沒效。

這時,有人獻上一藥方,鄭相國剛開始不敢服,後來沒辦法了才服下,不料葯後七八天,病情大減,於是堅持服下去,效果更明顯。

最後,不僅病好了,而且身體也強壯多了。

後來,鄭相國回到京都,將此方抄錄下來,傳授給其他人。發現此方不僅對於腰痛、腳氣(因寒濕造成下肢腫脹或萎軟),以及當代的骨質疏鬆都有良效,而且老人常服此葯,還可以壯筋骨,活血脈,烏鬚髮,潤皮膚,使人顯得年輕,具有美容美髮之功,故有人贊詩曰:

三年持節向南隅,人信方知藥力殊,

奪得春光來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鬚。

青娥丸原方是補骨脂、核桃肉兩味葯,後世才加入杜仲。

晚上,我們認識了潘東梅,她是廣東藥學院的,今年剛好實習,她沒有選擇去大醫院,而是來老師的藥房。

我們三人一起去知粥味喝小米粥,小米粥是好東西,在北方又叫做代參湯。婦女產後坐月子多服小米粥,是平補之物,容易消化吸收。

後來,我們也經常到知粥味喝小米粥。

我們就住在藥房旁邊的集體大宿舍,十塊錢一晚的。一個宿舍可以住十多個人,比較混雜。

由於十堰這地方,是東風汽車的生產基地,我們到處都可以看到穿著汽車工作服的人,在宿舍里也有,他們都來自五湖四海。

7

第二天,2月20日。

今天一大早,我們就先來到大藥房,而藥房要從八點半才開始看病,我們同樣跟老師抄方,病人也特別多。

老師說中醫的根在民間,民間病種繁多,用中醫實踐學習的機會也很多。

我邊抄方邊記錄病人癥狀以及老師的診病和醫囑,時而還號號脈,這樣一直忙到將近一點,看了三十多個病人。老師看病不會草率,非常仔細認真,所以看三十多個病人,都要花上大半天的時間。

太忙的時候,老師便沒辦法多講,只有在病人較少時,才能騰出些時間講講醫理藥性,或者在疾病比較有特點的時候,老師也會專門指出。

譬如,一個病人,經常出虛汗,手足又是涼的,容易心慌心跳,老師說,這個病人可以斂陰汗,以養心血。病人容易心慌心跳,是因為汗為心之液,汗液暴走,心失所養,則神不安。

這時,單用固表的葯,只是治其標,需用浮小麥來煮水沖服桂附地黃丸。這樣,既治汗出之標,也治心神陽虛、手腳冰冷的本。

這又是老師整體觀的療法,以自身之汗養自身之心,使陰陽調和固秘,則疾病不治自愈。

早上看完病人,然後中午我們吃完飯,又回到大藥房。

老師把藥商送來的一大麻袋牡蠣,都傾倒出來,我們一起用鎚子敲成一小塊一小塊,那大塊的牡蠣大得像裝菜的盤子那麼大,一般都有手掌那麼粗大,非常堅固。

我們只有把它錘成塊狀,這樣才方便打粉機打成藥粉。

老師用龍骨、牡蠣的頻率比較高,以其潛陽定驚,把腎水往下收,來治療當今時代人心浮躁,肝火上亢,抽用腎水過度的病狀。

龍骨由於比較貴,而且真貨特別少,所以老師用潛陽下收的葯時,偏重於牡蠣,而且是用生牡蠣。

牡蠣,是海邊的大貝殼,它潛藏在大海裡面,中醫取類比象,用牡蠣這種潛鎮的這種特性,來收人體上焦浮亢的虛火。

當代人是普遍比較浮躁的,虛火上亢的人非常多,老師治療虛火上亢、心煩懊惱,就是多用牡蠣此葯,用它潛鎮安定的特色。

這種病人往往上面煩躁火旺,而下面腰腳卻乏力、酸軟,頭重腳輕,這時如果單用附子、乾薑、白朮,扶他下焦陽氣的話,病人就會煩躁得更厲害。如果單用梔子、淡豆豉、黃芩,來清他上焦浮火時,病人的腰腎就會更加寒涼不適。

這時,老師往往採取寒溫並用、升降氣機的思路,加上龍骨、牡蠣、枳殼、桔梗、木香,這樣補陽壯腰腳而不上火,清熱寬胸膈而不傷陽氣,又能升降上下氣機,使身體寒熱對流,則病人心寬體舒,容易消受。

8

打完牡蠣碎塊,我們就在思考著老師何以用牡蠣那麼頻繁?一定有他的道理,哲學說,存在即是合理。每樣存在的東西、現象,都有它背後的道理。

那這背後的醫理藥性又是什麼呢?

吾師機說過:「醫理藥性無二。」這牡蠣的藥性對應的醫理又是什麼呢?

中醫認為:「葯證相合,效如桴鼓。」牡蠣這味葯對應的病症又是什麼呢?

想到早上抄方時,老師直接叫我用龍膽瀉肝湯打底,再加牡蠣、葛根。

這病人是膽火重,有膽囊炎,口苦、口渴,容易著急,陰囊還潮濕。

口苦是濁陰不降,以牡蠣收斂降下,口乾、陰囊潮濕,是清陽不升,以葛根升清疏精。

這方子就活了,瀉肝火的同時,還調理升降,病人還說他容易著急、心慌,特別膽小。

用牡蠣不正是重鎮潛陽、安魂定志嗎?

《湯頭歌訣》說龍膽瀉肝湯是「肝經濕熱力能排」,而裡面卻沒有重鎮潛陽、收斂浮火的葯,老師加入牡蠣這味葯,在這裡就有它極其獨特的意味。

它針對的是我們這個時代浮躁、著急心態的一類人群。容易擔驚受怕,經常被各類交通工具、電腦、電視、電話,各種機器驚擾到,故氣機不定。

這個道理,從古代農民養魚中就可以得到印證。

據說,有經驗的漁農,他會在魚塘裡面放些類似於牡蠣的貝類,這樣春天打雷時,魚塘的魚就能潛到水底,不會受驚。

沒有受到驚嚇的魚,就可以長得又肥又大。

而沒有放牡蠣之類貝類的池塘,魚兒很容易因為驚雷而嚇破膽子,四處逃竄,甚至跳出池塘。這樣,受到驚嚇的魚群,在餵養起來,就比較難長大,即使用上好的飼料,也未必有理想的效果。

我們反觀當今年時代的人群,有不少人是營養充足,確長不壯大,這是為何呢?

是真的缺鈣嗎?還是缺鋅卻鐵?

都不是,是人的神魂不安、心浮氣躁,這時在中藥辯證湯劑中,加點牡蠣,斂斂神志,安安魂魄,比吃十全大補、人蔘養榮,還有好處。

因為氣能沉降到丹田下來,即老師常說的把腎水往下收,這樣人身體就更能吸收營養,茁壯成長。

所以,當我們發現老師建議病人用龍牡壯骨顆粒,來調養瘦弱的身體時,我們再次明白了這個道理,心中非常歡喜。

這次上來學習,學到這點,就相當足夠了。

人先要神魂安定,飲食營養才能真正補養身體,若心浮氣躁,吃東西再好的營養,也只能變成高血糖、高血脂、高膽固醇,難以徹底潛降吸收,轉為身體能量。

9

牡蠣有如此獨特的功效,接著就有這樣一個病人,他頭重腳輕,膽固醇偏高,口苦、口臭。卻老覺得氣不足,還心浮氣躁,容易生氣。

一般碰到這種虛實夾雜的病人,按照我們以前的思路,都比較難理順。

這病人說他服了不少補藥,都沒效果,反而經常腰酸,腿腳不利索。

老師說,他這脈象是往上越,尤其是寸脈上行,是明顯的金不生水,這時,只需要降降肺氣,令肺金能生腎水,補藥就更有效了。

這樣,老師就直接重用枇杷葉與牡蠣,加入當歸補血湯中,這正是牡蠣的有一大功效,能夠幫助補藥補進腎中。

《藥性賦》說:「牡蠣澀精而虛汗收。」這是指牡蠣不僅能澀精止遺,治療遺精,還可以讓身體精華物質固澀藏到骨頭裡去,譬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膽固醇,這些都不是人身體的廢物啊!都是人的精華物質,只是人體不能固澀藏進腎中骨頭裡面,用來造血啊!

這時,牡蠣的功用就出現了。

遺精病只是精華外遺,而各類血糖、血脂偏高,切是精華內遺啊!

至於枇杷葉,老師也常用善用。用得好,可以補腎,這種補腎並不是說枇杷葉能直接補益精血,而是按照中醫基礎理論、五行生剋的思想。

枇杷葉按《藥性賦》書上說:「能下逆氣,穢嘔可醫。」由於肺氣上逆,金不生水,這樣的腎虛,一用枇杷葉降肺氣,腰腎的問題便解決了。這也是《黃帝內經》中「下病上取」的思路。

老師把它比喻成,地上乾旱了,是因為天上不下雨的原因。肺主天氣,腎主地氣,天上一下雨,地上精水就充滿了,所以降肺氣,就可達到金生水,補益腰腎的功效。

很快我們就與藥房的周師傅還有潘東梅認識了。

潘東梅廣東韶關人,老師說她智商很高,外柔內剛,人也很能吃苦,自強上進。她在藥房里主要負責抓藥。

周師傅是老師的好搭檔,負責管理中藥以及煎藥,與老師配合得非常默契。性格平和,生性樂觀。這樣質樸的人,應該生活得很踏實、安心。

記得一位高人說過,這個時代並不缺乏聰明才辯的人,而是缺乏質樸踏實的人。質樸踏實的人,生命的路子會越走越寬廣。

這兩天抄方時,方葯我就能基本寫好,只是一些細節上,還做得不夠到位,老師和周師傅都幫我糾正了一些。

譬如處方箋上,一行要寫四味葯,因為老師的方子,藥物一般比較多,這樣一張單子才可以寫得下。

字要寫得工整,不要糊塗。鬼畫符不是醫生的專利,字跡清晰才容易看懂不會弄錯,這才是根本。

老師說,特別病人要帶走的方子,更要寫得工整清楚,我們是拿藥房救人,不能讓人家猜。看不懂用猜,就很容易出錯。

古代有句俗話說:「藥單抄三遍,就會毒死人。」

還有,寫劑量時,克數不要與文字黏在一起,以防抓藥時出錯。

今天,也有幾個小孩來看病。很多是食積納差的,平時非常容易感冒發燒,老師首先交代他們千萬不要吃水果,然後一般建議用小柴胡顆粒加午時茶沖劑,這是疏解肝膽加消食化積。

小兒肝常有餘,脾常不足。小柴胡顆粒解表疏肝有餘之氣,午時茶沖劑消食化積,補脾胃不足之動力,這樣肝脾調理,氣機升降正常,則外感邪氣,內傷食積,嘔吐泄瀉,都可以治癒。

10

第三天,2月21日。

今天第一個病人,就是小兒納差沒胃口的,平時還老冒虛汗。

老師說,不能吃水果。

家長很吃驚,完全不解,還說經常給小孩吃水果,很關心小孩,怕小孩維生素不夠。

老師說,小孩越吃水果,越冒虛汗,這是人體自解功能,它要排解人體的陰寒之氣。

許多家長不知道,四處求醫沒效果,也很苦惱。小孩老是反覆生病,卻不知道這病從口入的道理。

生冷水果,傷了脾陽,脾胃升降失常,立即周身不適。外面容易感冒、發燒,裡面則容易便秘、泄瀉、腹痛,默默不欲飲食。

老師這時以雞矢藤為君葯,重用五十克,以消食化積。再配上一個葯對,枳殼、桔梗,一升一降,令中焦氣機開通。然後再加上焦三仙與四君子,一邊消食健胃,一邊還補益脾氣。

老師治療小兒食積沒胃口的方子,與尋常的湯方最大的不同,便在於重用雞矢藤這味葯,還用枳殼、桔梗這對葯來升降氣機。

再一次與東梅一起吃飯時,我們說,今天又在老師那裡學到了一招小兒食積的。

東梅好奇地問,那是什麼啊,說來聽聽?

我們說,小兒食積一二三四,記住這句話,就記住了老師的方子。

什麼一二三四啊?

一就是以一味消積的雞矢藤。

二就是兩味升降氣機的桔梗、枳殼葯對。

三就是焦三仙。

四就是四君子。

這樣治療小兒食積的思路,就基本理順了。我們還編了首順口溜方歌,歌曰:

一味雞矢藤消積,二葯枳桔調氣機,

三仙消食開胃氣,四君補養脾中虛。

後來,我在老師手中借來《太氏葯譜》這本書,看完後,才恍然大悟,老師重用雞矢藤治療各類積滯疾病,是大有來頭的。

雞矢藤消食化積之力極佳,而且藥性平和。

《太氏葯譜》裡面提到,有位老中醫非常善於治療小兒積滯病痛,遠近聞名。他的疳積秘方誰也不輕傳,凡小兒積滯不適,到他那裡只需哪些葯末,吃後便沒事了。

這老中醫把他的秘方藏得穩穩的,視為枕中秘。形容連睡覺時,也放在枕頭底下,從不輕傳。

後來,太樹人非常真誠地請他喝酒,這老中醫才酒後吐真言,僅一味雞矢藤研末就是。

如此則知,一味雞矢藤就可以解決一半以上小兒食積納差的問題,這是多麼寶貴的經驗啊!難怪古人有秘方,絕不肯輕傳,因為那可是吃飯的法寶啊!

而老師好的經驗、心得,卻從未私藏,有問必答,絕無隱瞞,我們才來兩天,便得到老師多年的臨床經驗,以及讀書多年的寶貴心得。


推薦閱讀:

【日記】2018.4.20 低挫折商?!
勵志日記---(31-40條)
星空下的眼淚
魯迅的三種日記
尋找赤壁

TAG:日記 | 第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