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不要造就精神上的殘疾兒童

周國平先生說:又一個兒童節到了,如果有什麼我想說的話,是中國兒童的教育有三大弊病:一是扼殺他們的好奇心;二是沒有給他們真幸福;三是沒有獨立性。

周國平,幾年前以一本《妞妞》,讓無數讀者了解了一個父親面對生命,面對一個無助的幼小生命時那種撕心裂肺的痛苦。這隱痛甚至讓記者不願意去觸及它。今年兒童節前夕,出版社出版了一批父母扶助殘疾孩子成長的圖書。如《艾丹之路——愛最美:一個父親和他的殘疾孩子》,封面上就赫然印有:「美國版妞妞」字樣;又如《給孩子的365封信》也在封面上印著「我們不是天才,但我們可以成為天才的父母」。記者本想就這一話題請周國平先生談談感受,但他告訴記者,「這種書是寫對殘疾兒童的關愛,出版這些書是很有意義的。但我覺得從「六一」兒童節的角度來說,更重要的是對兒童的教育問題。」

  教育就是生長

周國平先生有個六歲的乖女啾啾,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孩子。周先生有時會帶著她去參加一些讀者見面會。啾啾看到那麼多的人圍著爸爸,讓他簽名。就認真地對爸爸說:「爸爸,我知道了,人家都喜歡大哲學家寫的書,不喜歡不出名的哲學家寫的書,是嗎?爸爸,你寫了那麼多的書,有哪些獲獎?」周國平聽後既震動又感動,因為他從沒想過那些書獲獎的事。當周先生查了一下大概五本書獲獎,啾啾聽了以後,馬上就從書架上將這些書逐一指給爸爸看。周先生夫婦也從來沒有教啾啾認字,但現在童話書她基本能讀了。他們一般只在外面看到各種招牌時,告訴她一下,她以後就認得這個字了。啾啾的媽媽晚上給她講故事,兩歲的時候她還不認字,後來她自己把故事書拿來讀,有的字可能看不懂,就會跳過去後按照自己的讀法把它讀出來。這樣就逐漸能讀出故事來了。

周國平先生認為,像艾丹這樣的兒童是身體的殘疾。但現代的教育可能會製造出很多精神殘疾的兒童。他引用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說過的一句話來給教育下定義,什麼是教育?教育就是生長。周國平先生說,其實所有的大教育家都強調這一點:對兒童的教育並不是說先給他們設定一個目標,讓他們達到這個目標,成年以後成為什麼樣的人。大人不要將自己的技能灌輸給孩子,那就是教育了,真正的教育是給他一個環境,是讓他的生長不受到阻礙,自然生長。我們現在的教育最大的問題是從功利出發,實際上是給孩子的生長設置重重阻礙。就孩子的智力生長來講,所有大科學家和大哲學家都認為智力的開端是有好奇心的。所有的孩子都是有好奇心的,他們看到一個事情就問為什麼,他們會琢磨裡面的道理,會感到驚奇。而驚奇、好奇心是哲學的開端也是科學的開端,我們現在的教育就是扼殺這種好奇心,因為好奇心在孩子的時候很強烈,但一般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在遞減。一是因為習慣,二是因為功利心。孩子什麼都要問,大人說問這種問題有什麼用?就不讓去想。讓孩子想些「有用」的問題。比如考試和作業這些技術性的指標。實際上最可貴的東西就是無所用的。有一種說法就是孩子都是哲學家,確實是這樣。孩子開始對這個世界發問,他是自發的。根本不需要你提醒。智力覺醒了他就會問很多大人永遠也回答不了的問題,這些問題是超乎知識的。所有的這些問題都是超越於經驗的,超越於有用的。周先生認為,孩子有的很聰明,有的很一般。不管怎麼樣,智商是差不多的。兒童階段,尤其是3~6歲這段時間他們可能會以不同的方式提出這些問題。但大人的態度一般是分三種態度。一是冷淡、冷漠,置之不理。二是把他堵回去,不准他瞎想。三是給一個極簡單的、錯誤的回答來糊弄過去。這三種態度都是最壞的,都是對好奇心的一種扼殺。周先生主張最好的辦法是鼓勵。因為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是哲學家討論了幾千年都回答不出。周先生一般遇到這種情況會說,「啾啾,你提的這個問題太好了,爸爸也回答不出來,我們一起慢慢地想吧。」一般鼓勵孩子提了個好問題,不要給他一個答案。

  「我讀書時並不是一個『好學生』」

周國平先生還談起自己的成長過程。他在小時候並不是一個「好學生」,小學時老師很少表揚他,但他學得很輕鬆。並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這種好習慣讀高中時就有成效了,那時周國平成績已上升到前三名。讀大學後就更能顯示出來了。因為上個世紀60年代很多哲學課程都是很教條的,因此周國平很少去聽課。上大課就逃課,小課就看課外書。有一次老師點他的名來回答問題,「周國平,站起來。」周國平正看一本書看得入迷,就大聲問「幹什麼呀?」老師氣壞了。半天說不出話來,就叫他坐下了。

周國平一般在考試前看書並整理一個提綱,如果沒書就借同學的筆記並整理一個提綱,一般考試考得都很好,周先生認為自己並不是特別聰明,就是懂得了如何學習。

周國平先生認為,現在的問題是大人們急功近利,一切從技能出發,從實用出發。從幼兒園開始,要會畫畫,要會跳舞,還要會彈鋼琴,用這種方法讓孩子學習技術,這種藝術的東西本來是打開生命的東西,讓生命開放的,不是為了技能。而家長們用這種方法讓孩子去學習藝術是不可能的。最多是學到一些技巧性的東西,不能讓孩子體會到藝術的快樂。所謂的素質教育無非是應試教育的擴大,讓孩子讀更多的範文、做更多的題。目前教育的根本問題沒解決。對孩子一個是鼓勵好奇心,一個是培養對學習的興趣。讓他自己願意學,喜歡學。從小學教育到大學教育最重要的宗旨就是培養孩子自己愛學習的興趣和能力。使自己喜歡學習,能夠有自學的能力。

中國的孩子並不幸福

記者在啾啾的鋼琴伴奏聲中,享用了一頓豐盛的晚餐。當然,那晚最讓記者感動的並不是晚餐,而是當記者問啾啾是否還記得記者時,啾啾居然肯定地回答「我當然認識你,你叫……」

周國平說,中國的孩子是不幸福的。他們沒有童年。孩子太可憐了,他現在很擔憂這一點。孩子最看重的是榮譽,看重的是老師的表揚,演一個節目,誰能上台誰不能上台,他們都看得非常重。老師有權威是因為掌握著分配榮譽的權力。孩子的榮譽心是應該好好利用的。現在的孩子是功課好,聽老師的話就會得到最多的榮譽,孩子要花費大量時間做功課,要做個三好學生,成績優秀。因此孩子活得非常累。在這一點上,西方的教育非常好。讓他們在遊戲里學習。學習的同時就是一種娛樂。不管學什麼東西,能學好的前提是興趣。最後有成就的那些人都是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他們有真的興趣。我們的制度培養出來的人都是沒有真興趣的。沒有自己的樂園。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並把它做好。所以中國的孩子不幸福,另外是沒有獨立性。什麼事情都是家長給他們安排好,國外的孩子有自信和獨立性,獨立面對困難。中國的父母都是愛的不得法,什麼事情都代勞。

周國平先生說,又一個兒童節到了,如果有什麼我想說的話,是中國兒童的教育有三大弊病:一是扼殺他們的好奇心,二是沒有給他們真幸福,三是沒有獨立性。一個人要成才也好,有一個幸福的人生也好,這幾個要素都是非常重要的。而這種好的心態,童年的幸福的感覺,對他一生的幸福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從小就很緊張、就要去競爭,那他們的心態一開始就是不對的。所以我們要關心殘疾兒童。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注意,不要造就心理上、精神上的殘疾兒童,這樣的兒童已經太多了!

推薦閱讀:

兒童毛衣編織花樣圖解
這強人曾與俄軍殺的你死我活,今為報答普京恩情深入戰區營救兒童
兒童時期容易得斜視是什麼原因
733.拍照片61~拼插小屋
日式兒童長款套衫

TAG:兒童 | 殘疾 | 精神 | 周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