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白虎湯、白虎湯加人蔘湯

作者:張步桃

【出處】

《傷寒論·太陽病上篇》第20條:「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蔘湯主之。」

〈太陽病中篇〉第66條:「傷寒若汗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里,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參湯主之。」

〈太陽病下篇〉第112條:「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白虎加人蔘湯主之。」

〈陽明病篇〉第142條:「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蔘湯主之。」

〈陽明病篇〉第165條:「......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蔘湯主之。」

〈三陽合病並病篇〉第350條:「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白虎湯主之。」

【組成】

(一)白虎湯: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甘草二兩、粳米六合。

(二)白虎加人蔘湯:上方加人蔘三兩。


概說

本方第一次出現在〈太陽病上篇〉第20條,原條文:「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蔘湯主之。」理論上,表證服桂枝湯治療大汗出後,熱象應獲得改善,為何仍出現大煩渴不解?原來是大汗造成體內營養物質隨汗液流失,脈也因汗液流失造成洪大脈象。吳謙先生的註解是:因病邪演變成陽明病,津液為大汗所傷,才會胃中乾燥,用白虎加參湯清熱生津,煩渴就獲改善。

第二次在〈太陽病中篇〉第66條又提到:「傷寒若汗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里,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參湯主之。」傷寒若經汗吐下法,七、八日不解,病會持續發展,造成熱結在里,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用白虎湯治療,因為白虎湯外解肌熱內清里熱。

第三次出現在〈陽明病篇〉第142條,原條文:「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蔘湯主之。」

第四次在〈陽明病篇〉第165條,原條文:「......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蔘湯主之。」白虎加參湯與附子湯可以做明顯對比。附子湯是大熱葯,白虎湯的石膏是大寒葯,何以可用來做辨證之對比?因為少陰病不口渴,少陰病口中和。陽明病口中不和,也就是口燥渴的意思。背惡寒則不一定是附子湯症的陽虛惡寒,而是陽明經的內熱,使人體背部毛細孔打開,所以會惡寒惡風。用白虎湯走陽明大清其熱,加人蔘用於照顧毛細孔,因高熱打開後而惡寒也。

第五次出現在〈三陽合病並病篇〉第350條,原條文:「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白虎湯主之。」此「厥」是指厥冷的厥。在《傷寒諭》談到手腳冰冷的可歸納為四種厥。其一是「熱厥」,沒便秘用白虎湯,有便秘用承氣湯,介於二者之間用四逆散。因為發高燒,臨床上會出現手腳冰冷,體溫越高,手足越冰冷。另有「寒厥」,即本身正氣越虛,抵抗力越弱,天氣越冷,或緯度高造成手腳冰冷,要用當歸四逆湯或四逆湯。另因寄生蟲將體內營養物質吸收光了,引起營養不良、手腳冰冷,稱 「蚘厥」,可用烏梅丸。另有「痰厥」,所謂「痰迷心竅」是指痰飲阻塞使人意識昏迷,影響神經傳導出現手腳冰冷,我們看到氣切的病患,喉嚨被切開,用氧氣罩幫助供應所需氧氣幫助呼吸,這種痰飲阻塞,造成傳導神經障礙而出現的手腳冰冷,仲景先生就用瓜蒂散催吐,把積留在胸膈上的痰飲催吐出來而達到治療目的 。

 

主治病症

1.四肢冰冷

很多民眾看到媒體廣告某種葯可以治療手腳冰冷就爭相購買服用,其藥物組成我們不得而用知。但從概說部分大家可了解,光是四肢冰冷就有這麼多的病因。所以多年來,我是以《傷寒論》辨證論法為基礎,才能掌握病因,並符合「治病必求其本也」的原則。本方能緩解熱象,待熱象解除後,手腳就不冰冷。有位張小姐發燒三年多,還有一位迮小姐發燒十九個月,服白虎湯、白虎加參湯加味很快就退燒了。

2.下積熱

在《金匱要略·瘧病篇》有「牝瘧」,就是下積熱。出現的癥狀就是「但熱無寒」,只有發燒沒有惡寒現象。早期的夏季熱,現代醫學一籌莫展,通常會告知患者家屬裝冷氣機,待在家裡吹冷氣不要亂跑。但以前很多家庭環境不好,沒能力裝冷氣機,而且這也非治病之法。我們以白虎湯或白虎加參湯再加退熱葯,但熱無寒癥狀就緩解了。

3.尿酸痛風引發肢關節紅腫

包含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期,予本方服後,獲相當改善。有位1989年次的劉小妹,未上小學就罹患此疾,手腳關節紅腫熱痛,不能觸摸。西醫用類固醇或秋水仙素,癥狀只能緩解未能根治,服此方後多年未再複發。

 

4.糖尿病

現代醫學認為糖尿病是胰島素分泌失調,但有時未必如此。一般都只將血糖偏高歸為糖尿病,但也有血糖偏低現象的。血糖偏低時會出現兩個現象:肚子餓時直冒冷汗,一直發抖,西醫會囑患者口含巧克力或方糖等甜食升高血液的糖分。臨床大部分患者都是飯前低、飯後高,但我看過好幾例飯前高、飯後低的患者,比如飯前180,飯後反而只有120,為此我請教幾位西醫,他們也無法明確答覆。而白虎湯、白虎加人蔘湯原條文,可治「煩渴」,就是口乾舌燥,某些糖尿病患者出現此癥狀,用本方治療效果很好。

幾年前我曾應中國醫藥研究所邀請演講,談仲景方之白虎湯、白虎加參湯對糖尿病的治療效果,當時有一黃姓女研究員對我講的主題很有興趣。因為她們也做過深入研究,發現本方的知母、石膏、粳米、甘草,每一單味都沒降血糖作用,但經組合在一起同時加上人蔘,卻發揮了降血糖作用。她們就講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話:「好神奇哦!為什麼仲景先生懂得將這四味葯組合在一起使用?」我只好回答:「只友請仲景先生從地下起來回答羅!」

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問題是:「為何六味地黃丸的山藥、茯芩、丹皮、澤瀉、山茱萸、熟地可以治療少年型的糖尿病?」我們都知道,六味地黃丸是宋朝小兒科專家錢乙先生依個人見者解將仲景先生的腎氣丸(八味地黃丸)去桂、附而成,是考慮「小兒乃純陽之體」,即民間所說的小兒屁股三把火。我們大人冬天穿五、六件衣服保暖,卻以為小孩也很怕冷,用一件件衣服把他們裹成像粽子,反而不易散熱而致病。所以錢乙先生將純陽的肉桂、附子去掉,成為六味地黃丸,反有助小孩發育成長 。

一般人對小孩子的照顧本來就不容易,診治病症也同樣不易。所以清朝的溫病專家吳塘先這生,又名吳鞠通,除著有《溫病條辨》一書之只外,還有〈辨兒難〉與〈辨產難〉兩篇文章,內容有很多獨特見解。他的蔣姓好友曾中肯地對吳塘先生說:「您的《溫病條辨》沒有這兩篇文章寫得好!」吳鞠通先生認為《溫病條辨》是他畢生心血結晶,蔣姓友人竟然會說不如〈辨兒難〉〈辨產難〉,實在難以接受。

這段軼事也讓我想起一句話:「一個人要講真話、老實話是很痛苦的。」我還常感嘆:「講真話、講老實話甚至會走向滅亡之路。」社會上常發生某些政治人物明明已犯錯,卻一再為自己辯解,因為他們知道說真話或承認錯誤就有牢獄之災。但我認為朋友之間還是當諍友才是真正的朋友。日前看一位門姓女病患因骨癌,醫師告訴她生命只剩三到六個月,試想如果一個人沒有堅強求生意志,聽到醫師告訴她的生命終期,反而可能加速病患的崩潰。不過我認為我們還是不要輕易為病患算命比較好。

5.中暑

有人把傷暑與中暑混為一談,事實上我們中醫是分得很清楚的,辨症不同,用藥也截然不同。所謂「中暑」,是在赤日長途跋涉出很多汗,未補充水份、營養或適度休息,或是過度勞動、操練、站立太久、流汗過多,就容易中暑休克。白虎加參湯可以強心退熱止汗,達到治療效果 。

我常告訴大家,夏天要做好預防中暑,因為預防勝於治療。可常以強化心臟功能的生脈飲當做飲料,本方只有三味葯,人蔘強心補氣,五味子歛氣以防耗氣,麥冬可以滋養陰液(汗液),烈日常服可收預防之效。

「傷暑」則是受暑納涼,夏天吹了冷氣,喝冰冷飲料食品。使毛細孔閉塞,體內的熱氣無法透過排汗或小便排出,產生髮燒不適癥狀。早期沒有冷氣時代,很多人到了夏天晚間因為半夜很熱,就睡在樹下或在樓頂躺在行軍床上,但下半夜氣溫下降,冷醒時,卻已感身體不適,這就是受暑納涼。

所以為什麼老祖宗會告訴我們養生名言:「冬天蘿蔔夏天姜,不用醫師開處方。」夏天別人喝冷飲止渴消暑卻生病,而吃生薑的人反而不病,就是靠生薑發汗散熱。冬天吃蘿蔔其辣素可殺茵,營養價值又高,不容易生病就不需醫師開處方 。

尤其現在的時代,一日數變,從新新人類、新世代、E世代......發生的事情無奇不有,我行我素,千奇百怪的病症也一一出現。面對社會變遷快速,教導莘莘學子的老師真是了不起,我們很佩服。但還是有些老師因學生問題層出不窮,無法承受而跳樓自殺。有學校學務長一下課後聽到電話鈴聲就心生恐懼,因為常有學生家長來電問他們小孩放學為何還未到家?這些重責大任的壓力加上夏日高溫,很多年輕老師,輕則疲憊不堪,重則不孕、不育或罹患其它精神官能症,甚至厭世。

夏日中暑可用白虎湯、白虎加參湯治療,要預防則可常飲生脈飲。至於夏日汗出多,水分補充不足,造成小便量少,甚至小便不利,則用六一散(滑石、甘草兩味葯,若再加硃砂則變為益元散。但現在衛生主管機關建議盡量不要使用硃砂,因為裡面含有汞,即水銀成分,易引起中毒。),使身心保持平衡狀態,樂在工作或樂在休閑。


站長補充:

  • 本文摘自《張步桃解讀傷寒論--方劑篇》遠流出版社

  • 推薦閱讀:

    柴胡桂枝湯加味治療肩關節周圍炎療效觀察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味
    桂枝茯苓湯加減治療子宮肌瘤
    《傷寒論》桂枝湯加減應用21訣
    男人瑜伽動作教程(阿斯湯加瑜伽)

    TAG:人蔘 | 湯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