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級的育兒焦慮:從幼兒園就開始的「歧視鏈」

年薪10萬到50萬所謂「中產階級」,

在外人看來是個有生活品質的階層,

但卻又是個無時無刻充滿焦慮的群體:

買什麼房型會顯得有品位,

哪款車看上去比較有格調,

就連剛興起的美式brunch

都要細緻地考慮芝士和培根該如何搭配……

然而,最讓他們焦慮的一定是孩子的教育,

這個焦慮的集中觸發點,從孩子上幼兒園,

甚至更早就開始了。

△香港家長對孩子的焦慮從孩子出生前就有了

從一個幼兒園孩子的生日派對說起

最近,這樣一篇文章《爸默媽淚|幼兒園裡的歧視鏈與名利場》在網上被傳得很火,團長簡單為大家概括下其中的事件:

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想在五一節時邀請其他小朋友來給自己過生日,這個小朋友告訴媽媽:「如果不邀請同學來過生日,就會被班上的同學嘲笑『過不起生日』。」

媽媽愛子心切,自然會想辦法解決,她立即打電話邀請班上的同學來給孩子過生日。不過臨近五一假期,大多孩子們的時間都提前被安排滿了。最後,只有兩個孩子帶著他們的媽媽,來幫這個小壽星過生日。

沒想到生日會還沒開始,就讓這位媽媽尷尬不已。

一個小男娃抱著一個一人高會說話會發激光的變形金剛,價格至少3000元;

另一個小女娃的媽媽拎來了有機水果,一小盒草莓就要60多塊,而且還是一大箱!

而她家,只準備了蛋糕以及她兒子從香港迪士尼給小夥伴們買的便宜米奇筆。

其他媽媽被這位媽媽的「實誠」驚呆了,很委婉地說,你還好吧?家裡沒什麼事兒吧?需不需要我們幫忙?怎麼就我們倆來了?你是不是得罪了班上某某某的家長啊?

△紅色保時捷亮相某小學運動會開幕式

她們告訴這位媽媽:

她們班第一個過生日的小朋友,是帶全班小孩去了馬術俱樂部過騎馬生日會。從此,「戰爭」升級了。

第二個孩子的生日會,父母包了兒童劇場給娃們演童話劇;

第三個孩子的生日會,去了五星級酒店,租了巨大的充氣城堡;

第四個孩子的生日會,自家別墅不用,特地去租了帶大草坪的獨棟別墅,請了公關公司組織會場,有小丑、主持人、dancer(舞者)、燒烤派對……

這些媽媽說,班上有些家長因為考慮到經濟條件,根本就不會在班裡過生日,所以被邀請參加生日派對的娃們上門,才會帶著這麼貴重的禮物。

所以孩子才會說如果不過生日,會被班上同學嘲笑「過不起」生日。

幼兒園也有「歧視鏈」?

事件中的這位媽媽,在生活中是一家女性網站的聯合創始人兼總編,管理公司數百人。是言必談「商業模式」、「融資」等詞語的商業精英。不過,面對自己孩子一個小小的生日聚會,卻產生了對自我的懷疑。

原來即便是在幼兒園這樣的地方,還是會有階級歧視的存在。網路上盛傳了一組中產階級育兒歧視鏈的關係圖,在金字塔的上方是可以「鄙視」底層的。

「動畫片鄙視鏈」

「旅遊地鄙視鏈」

「興趣班鄙視鏈」

「幼兒園鄙視鏈」

「早教機構鄙視鏈」

有網友看到了這個故事,認為這不過是父母強加在孩子身上的攀比心在作怪。

因為孩子的世界本來是單純的,一堆幾十塊的玩具可以讓孩子樂呵一整天,帶他去高級法國餐廳或者街邊擼串,對孩子來說帶來的快樂都是一樣的。但是面對著無法避免的攀比,家長的反應可能是:

「他家有什麼了不起啊?玩的都是我們去年玩過的,我來告訴你這才算厲害。」說罷,就立馬下了訂單,訂單上寫著「美國東部11日豪華親子夏令營」。

也有家長表示無奈:「如果不跟著做,那麼孩子就落後了。」這時候,家長可能比孩子還要難過,彷彿是因為自己的不努力,才導致無辜的孩子這麼小就輸了。

攀比無法避免,那請選擇合理的攀比內容

作為家長,面臨一個嚴峻的現實,就是你要不要妥協。也就是說,在現行的環境中,可能沒有辦法緩解你的焦慮。同事之間朋友之間的對比,都讓孩子的壓力也變得很大,你如果不隨大流,要堅持自己的觀點和做法,其實是非常難的。

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東西是所有家長的出發點。雖然從理性的角度看,家長要去了解,孩子是不是值得你為了他的教育付出這個代價?但往往這個時候,理性只能夠把你帶這麼遠,它允許你進行理性思考的空間太小了。

於是,多數家長只能以其他家長作為參照。

其實,攀比心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個詞本身是不應該有褒義或貶義的。如果我們一味追求「教育正確」的話,壓抑人性中的這部分,效果卻會適得其反,就像越讓逃學的孩子好好學習,孩子反而逃學越厲害。而且如果沒有攀比心,那很可能也就失去了上進心。沒有一個目標,為什麼還需要前進呢?

造成不良風氣的不是「攀比心」,而是攀比的內容。

問題談到這,家長該思考的問題應該是:除了物質,我們難道沒有

那我們就應該從攀比的內容下手了,不論從過去孩子們攀比誰的拳頭大,還是現在孩子們攀比誰暑假去的地方多,我們都能夠看到的現象是,只是攀比的內容換了而已,內容換了就導致給中產階級帶來了更多的壓力,因為需要用到更多的精力和金錢去解決孩子的問題。

但是,以物質為基礎的攀比顯然有著諸多隱患。擺脫這樣的心理不容易,可家長至少應該嘗試將攀比的注意力從物質,轉移到其他事物上。

這樣的案例,或許用喬布斯來舉例比較好。

當年在蘋果手機稱霸全球之前,諾基亞還是如日中天,而諾基亞的手機則是根據市場反饋來的信息生產的。喬布斯則不一樣,他堅信自己的創造力能帶來更美好的東西,一頭鑽進自己的世界去搞研發,最後終於成功了。

這個案例表達了,家長們平時認為應該攀比的像什麼「給孩子報個貴族興趣班」、「帶孩子去個歐美夏令營」之類的信息,都是通過外界反饋來的,家長們為了追隨這樣「別人認為應該攀比的東西」,無形中就給了家長越來越多的壓力。

其實孩子應該攀比的是「通過自己的堅持和創造力」做出來了什麼東西,就如喬布斯一樣,不去跟諾基亞爭什麼傳統手機哪家強,爭的是誰的創造力更強。

在校園中,如果你的孩子通過堅持和創造力做出了一件讓人驚艷的事情,相信不少孩子會自發羨慕你的孩子。這時,校園風氣也就變了,孩子們爭先恐後攀比的不再是「貴族興趣班」、「歐美夏令營」,而是誰更有創造力、誰更自律、誰更懂得用雙手創造讓人驚艷的東西。

所以,家長們該焦慮的問題從來就不該是「在孩子身上花的錢夠不夠」,而應該將注意力放在發掘孩子的閃光點,並以此為出發點,讓孩子把創造力發揮出應有的價值。

不知道你和孩子是否也遇到過類似的「歧視鏈」?也一度陷入焦慮呢?歡迎在文末留言和團長一起聊聊。

文 |Kyo

成都兒童團稿件,版權歸成都商報所有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持續招募

成都商報小記者

戳下方二維碼報名

推薦閱讀:

焦慮和抑鬱的區別
緩解焦慮的食物
如何才能擺脫焦慮的苦澀?
大部分人的焦慮都源於不敢嘗試且害怕出錯
學者稱焦慮正蠶食國人幸福感

TAG:育兒 | 歧視 | 幼兒園 | 焦慮 | 幼兒 | 中產階級 | 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