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隆基:你不會知道的基督教秘密

小說《達文西密碼》(又譯《達芬奇密碼》)自二零零三年面世後至今年五月,在全球印數超過四千萬冊,被列為有史以來六大暢銷書之一,幾乎與《聖經》齊名。其情節是「聖杯」(Holy Grail)傳說的最新變奏,但這次卻宣傳耶穌是人、成過家、妻子是馬大拉的瑪麗(Mary of Magdala),且留下後代。這個秘密一旦公開,整個基督教將被拆穿是一場兩千年大騙局,因此,天主教內的極端派主業會(Opus Dei)要追殺耶穌的後代滅口,而一個存在了近一千年的地下組織郇山隱修會(Priory of Sion,又譯錫安會)則力圖保護聖裔,為此在十字軍東征時代曾在耶路撒冷組織了聖殿武士團。(chinesenewsnet.com)小說在西方引起軒然大波,不少信徒信仰開始動搖,基督教不分派別都有人出來駁斥。在源遠流長之教會傳統里,該小說提出的問題乃三尺之冰、非一日之寒。西方野史里有關「聖杯」及其保護者聖殿武士團的傳說歷久彌新,至當代更著述不斷。根據《新約》,耶穌受難時,門徒逃遁一空,守在十字架下者唯有聖母、馬大拉的瑪麗,以及若望,有點像婆媳從弟自家人;耶穌復活後現身,第一個發現他的就是這位瑪麗。法國南部有瑪麗逃避迫害、最後抵達普羅旺斯之傳說。但在五九一年,教皇格列哥里一世(Gregory I)卻把她與《新約》中一位同名的妓女混同,以訛傳訛,教廷至一九六九年始作出含蓄的更正。但天主教極右派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在其二零零四年發行的《耶穌受難記》(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一劇中卻不予理會、仍堅持舊說。這些蛛絲馬跡都透出有待「翻案」的呼聲。(chinesenewsnet.com)據說基督教早期的文獻里有一部《馬大拉的瑪麗之福音》。目前所有基督教會共奉的四大福音書是鎮壓了眾多的其他「偽經」後豎立的「正典」。此發展與基督教早期史有關。耶穌的追隨者本來只是猶太人信仰的一個宗派,後來傳入外邦人之間,才與猶太母體分離,形成「基督教」。這個過程始自聖保羅。他本人是小亞細亞太索斯(Tarsus)城的猶太僑民,並具羅馬公民籍,皈依耶穌派後,堅持把福音傳給外邦人,同時建議豁免他們無須遵守摩西法典(the Mosaic Law),尤其是割禮。為此,保羅於公元四九年左右前赴耶路撒冷與彼得和義人詹姆斯(James the Just,耶穌的同父異母兄、十二宗徒之一)進行洽商。根據《宗徒大事錄》(Acts of the Apostles),此提案獲得領導層一致支持,但現代學者卻指出耶路撒冷會議其實造成一場大分裂。(chinesenewsnet.com)保羅把一個猶太宗派傳入異邦人之舉,為耶穌派的希臘化打開了大門。當時,羅馬帝國尤其在其東部的文化主流就是希臘文化。希臘哲學尤其是新柏拉圖主義的世界觀是靈肉對立,與猶太人遵守教法和崇尚公義的精神迥異。猶太人不貶抑世間,也不至於提倡極端禁慾。但希臘文化中的靈肉對立觀則不然,它甚至視物質世界為邪惡。持此論者在早期基督教里形成「諾斯底」(Gnostic)派(又稱「靈知派」),其中心教義是「諾悉斯」(gnosis),它類似佛學裡的「般若」觀念,即解脫之道在於對精神界的「靈知」。諾斯底采新柏拉圖主義的「流變說」(emanations),以至上神為光明之源,離開這個光源越遠、越趨下游,就越墮落為物質,因此物質世界的創造者是流變下游的「次等神」(Demiurge),他不是邪惡就是無知,但一片漆黑的物質世界裡卻困住了零星未泯的光點,因此至上神派遣較上游的耶穌去解救它們。在諾斯底教義里,每一層流變的化身都具陰陽兩儀(syzygy),因此耶穌有配偶,是蘇菲亞(Sophia)。這一脈思維到近代即變成黑格爾哲學:「宇宙精神」首先把自己異化為「物質」,然後經歷一連串二元對立的辯證過程回歸自己。(chinesenewsnet.com)瑪吉安自創教會(chinesenewsnet.com)至公元二世紀,諾斯底幾乎在基督教會裡奪了權。此時,一位從帝國東部至羅馬城的教友瑪吉安(Marcion)主張改革,不受重視,遂自資創辦另一教會。嚴格地說,瑪吉安不算是諾斯底,後者重「靈知」,他重信仰,他關注的毋寧是肯定基督教之新興宗教地位,與猶太教徹底分家。他指出:耶穌宣揚的是一個慈悲的上帝,猶太經書里的是公義和憤怒的上帝,並非同一神。我們這個「天地不仁」的肅殺宇宙是猶太上帝創造的,和耶穌所宣揚的與物質不沾邊的上帝無關,而殺死耶穌的正是猶太上帝耶和華的信徒。耶穌的眾門徒竟不辨黑白,唯聖保羅獲教外別傳,獨得耶穌的心法。(chinesenewsnet.com)瑪吉安可謂建立了第一個「基督教會」,它與舊猶太信仰徹底劃清界線,締造了全新的基督教認同,並成立了有中央、有基層、有「正典」(canon)的組織,而由其「中央」批准的「正典」只有一部《路加福音》(Gospel of Luke),路加是聖保羅的門徒與私人醫生。這當然不為主流派接受,但他們必須模仿瑪吉安派的組織,才能把它撲滅。至四世紀,終於形成一個建築在十二位宗徒的權威之上、以四大福音為正典的聖教會。(chinesenewsnet.com)主流派保留古猶太宗教之聖典,把它當作四大福音之預示,並尊之為《舊約》。瑪吉安的觀點太過偏窄,雖然它在解決誰創造這個「天地不仁」的宇宙問題上,替至上神設立了不在犯過現場的證據。至於成為聖教會的主流派,確能保住創世主與救世主為同一神,卻難於自圓其說,因為我們這個世界被設計得如此之無理,本該怪罪總工程師的,他們卻倒過頭來控訴受造物,說正是由於彼等信心不足、罪孽深重,世上才邪惡充斥,云云。(chinesenewsnet.com)瑪吉安派把新興的基督教與古猶太宗教一刀切開,無疑更合乎邏輯。《舊約》與《新約》的精神基本上不同,前者里的上帝用洪水把人類滅絕,後者里的上帝卻派遣自己的獨生子下凡,為人類贖罪而慘死在十字架上。硬把這兩部形同冰炭的經書拉扯在一起,原因何在?這不能用邏輯去解釋,必須由非理性心理學去透視。人類歷史上成功的運動往往是迎合後者,不必合乎前者。(chinesenewsnet.com)基督教攫取猶太傳統(chinesenewsnet.com)這裡我提出一個有待研究的比較歷史學議題,那就是猶太人常常成為其他族群投射愛憎雙重感情的對象。上帝單獨挑選他們做「選民」,為照耀天下萬邦之光,其民族史是一部上帝和他們展開獨特對話的記錄,該記錄充滿張力和悲情。因此世界史上總是出現其他族群想把這個傳統佔為己有之現象。伊斯蘭先知譜繫上溯至阿當、歷諾亞、亞伯拉罕、雅各經摩西至耶穌而至穆罕默德。阿拉伯人更認自己是亞伯拉罕婢女所生的長子之裔。(

俄國史學家比靈頓(J.H. Billington)說,十七世紀俄國爆發在希特勒之前對猶太人最大的屠殺,乃因為東正教徒以自身為正牌「以色列人」,必須消滅被上帝唾棄的原以色列人。今日美國「黑人穆斯林民族」的領袖法拉罕(Louis Farakhan)以排猶著名,曾稱頌希特勒,但卻認為「黑人穆斯林民族」才是正宗「以色列人」。以色列史的範本確已成為「照耀天下萬邦之光」:早期英國移民赴美洲,是為了在新大陸建立「新耶路撒冷」;連長老會的李登輝也參加這個歷史假面舞會,把脫離中國建立新國家比喻作「出埃及記」,有自況為摩西之虞。(chinesenewsnet.com)基督教是攫取猶太人傳統的始作俑者。它一手把整部猶太聖典當作耶穌來臨的預示,另一手把猶太人當作替罪羔羊。近期流行一種說法:福音書里猶太人強迫羅馬總督處死耶穌的記載純屬虛構,當時只有羅馬政府才有權判死刑,絕對的羅馬權威豈容他人干預?但基督教既已背對猶太人,轉向羅馬人傳教,自然不便控訴後者殺害創教者,遂把前者說成「殺害主耶穌」的元兇。就這樣,基督教文明的深處已植下要把猶太人滅種的因子,直至希特勒方才一遂心愿。(chinesenewsnet.com)基督教是成功地接收了猶太古經,卻因此製造出在一神教底下到底能容納多少個上帝之悖論。最後,它在羅馬帝國政府協助下,奠立「三位一體」的教條。《舊約》的耶和華和《新約》的救世主被說成是父子關係,而「聖靈」則為兩者所生。但既然用上生殖的比喻,怎能沒有「母神」?既然應用人間的輩分,自然該分判長幼與尊卑,卻硬說三者是平等的,共永恆的,而且是同一神。有人把他們過份地分隔、說耶穌只是聖父之使者,即被判為「異端」。有人把他們過份等同,說聖父和聖子在十字架上一起受難,亦被判為「異端」──他們必須只是一個,但同時亦必須是三個。三者里只有耶穌曾經降世,因此他必須是神也是人,視其為人者是「異端」,說他只具神性者亦為「異端」。基督教雖然排斥極端的希臘化,終不免受希臘式思辨的影響。待伊斯蘭興起,才清算了這種偽裝的多神教,恢復純樸的一神教,同時讓《舊約》式公義和憤怒的上帝復辟。(chinesenewsnet.com)待基督教的「正典」和「教條」都大勢底定,其他的福音書遂被當作「偽經」(apocrypha)排斥,尤其是有諾斯底嫌疑者。如今諾斯底變成熱門話題,多虧一九四五年在埃及出土的哈瑪地(Nag Hammadi)經庫。其中一部「湯瑪斯福音」(Gospel of Thomas)在史料的重要性上被等同四大福音。哈瑪地經庫被炒熱,促成一部早在一八九六年已被發現的《瑪麗福音》在一九五五年正式公諸於世。學者們傾向把該「瑪麗」等同於馬大拉的瑪麗,只有一位說是聖母瑪麗亞。在三世紀的基督教護教士著作里已保留有這部「偽經」的引文,裡面記載彼得代表十二位男宗徒表達他們的醋意:「難道他(主耶穌)喜歡她多過喜歡我們?」(chinesenewsnet.com)問題在於:我們無法確定這位「瑪麗」就是馬大拉的瑪麗。即使是,她是否耶穌的配偶亦造成另一個問題。《新約》中包括聖母在內共有四位瑪麗,只有天主教把除了聖母外的三位瑪麗統統混為一談,新教把她們全部分開,東正教頂多做到不把馬大拉的瑪麗與「罪婦瑪麗」混同。根據東正教的傳統,最後,馬大拉的瑪麗陪同聖母遷居於小亞細亞,其遺骸在八八六年被轉移至君士坦丁堡供奉。這個傳統與流傳於法國南部的「瑪麗最後抵達普羅旺斯」之傳說枘鑿。即使我們接受法南說,也必須顧及馬大拉的瑪麗在法南是被當作「懺悔者」供奉的,亦即是把她與「罪婦瑪麗」等同,並非如《達文西密碼》所說:耶穌的妻子兼繼承人為了逃避篡了權的十二位宗徒迫害,走避法南,後來其子孫與墨羅溫王朝通婚,把耶穌的血統滲入歐洲各王室,云云。(chinesenewsnet.com)這裡說不上「翻案」,用一個傳說取代另一個傳說並無「還歷史本來面目」可言。該注意的倒是:這個「翻案」替哪一種當代政治服務?馬大拉的瑪麗是耶穌真正傳人的命題,視十二位男宗徒篡奪教會領導權為父權的勝利和婦女地位之貶抑,甚至整部基督教義都可作如此觀。一九九三年,世界各地兩千多名神學家在明尼蘇達州舉行「重塑上帝形象」大會,決議把上帝從「耶和華」變性為「蘇菲亞」──《達文西密碼》的女主角不正是蘇菲(Sophie)嗎?在《達文西密碼》里,主業會的殺手作自我傷殘的禁慾苦修,與瑪麗的秘密信徒以男女交媾為其秘儀形成尖銳的對比。問題在於,把男性霸權視作對情慾的「宰制」、把女性視作待解放的「慾望」是後現代的性別政治,縱使歷史上真有女教主其人,也不見得和這套後現代符號學對號入座,但這與當前的奪權考慮來說無關宏旨。(chinesenewsnet.com)今日重寫基督教史者手中有兩張所向披靡的王牌,一曰「性別」、二曰「種族」。後者從最近面世的諾斯底經卷《猶大福音》(Gospel of Judas,又譯《猶達斯福音》)之際遇可看出。該經卷可能在半個世紀以前已出土,地點是埃及則無疑,已成殘卷,經整理和翻譯後,在今年四月六日面世。碳定年代法把手卷年代定在二二零至三四零年之間,無跡象顯示作者是猶大本人。(chinesenewsnet.com)在經卷里,耶穌從眾宗徒間把猶大招喚出來,說他們是無知的一群,唯獨猶大能領會「天國的奧秘」。耶穌要求他協助完成自己的受難大業,根據諾斯底教義,肉體對耶穌來說是一個牢籠,他受難是解脫形體、返回精神界。於是一個被唾棄了兩千年的出賣師父的叛徒,遂搖身一變成為耶穌受難救世事業的搭檔。猶大的形象經基督教兩千年的醜化,已成猶太人貪婪和叛賣的典型。要求教廷把猶大封聖的呼聲在今日德國特別高,正因為希特勒曾屠殺了六百萬猶太人,戰後德國人心懷罪惡感之故也。(chinesenewsnet.com)大眾文化早已開始把基督教去中心化。電影《基督的最後誘惑》(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1988)描寫耶穌與馬大拉的瑪麗成家,還出現性愛場面。《聖痕》(The Stigmata,1999)則是受了《湯瑪斯福音》之出土的啟發。故事說耶穌身上的五處「聖痕」忽然出現在一個現代女子身上,她非但不是什麼聖徒,甚至連教徒都不是,生活也很爛:吸煙、喝酒,雜交,樣樣俱全。但上帝為什麼挑這樣的人來展示耶穌的聖痕呢?原來二十世紀早期的考古已經挖掘到更為接近耶穌原始教義的第五部福音,但被教廷鎮壓。該福音說:要達到天國根本不需經過教會,因為「天國就在你的周圍,天國就在你之內」。這固然是《湯瑪斯福音》的引句,但電影宣傳者與古代諾斯底禁慾精神全然相反。(chinesenewsnet.com)在離婚、墮胎、女性可以當神父和同性戀等問題上,美國的天主教徒和羅馬教廷裂痕已久,分歧日深,似已達唾棄教會,在自己之內另覓「天國」的地步。但上述故事不該被狹義地理解為美國天主教徒和羅馬教廷的矛盾,而是更廣泛反映今日美國社會存在反對任何「清規戒律」的心理。果然在《祝福聖嬰》(Bless the Child,2000)里,耶穌第二次來臨的生母性生活很亂,因此根本不知道生父是誰,同時她即使在懷孕期間仍在吸毒,不顧及胎兒的安全──而在今日的性別政治下,這個二次降臨的救主已變成一名女嬰。在《遺體》(The Body,2001)里,考古學家在今日以色列一個墓穴里發現耶穌的遺體,證明他從未復活,只是一個凡人。耶穌是凡人的命題也貫穿二零零三年成書、二零零六年製成電影的《達文西密碼》。

古代的諾斯底世界觀今日重現於極賣座的《駭客任務》(The Matrix,1999-2003)系列中。人類被困陷在一個由電腦虛擬的世界裡,只有少數真性未泯者在反抗這個不實的世界,並選出一位救世主,至於設計這個虛擬世界的「總工程師」(the Architect)則是諾斯底「壞神論」(maltheism)的科幻版。看來,把基督教去中心化的事業正方興未艾。(chinesenewsnet.com)孫隆基香港成長、台灣大學歷史系碩士、美國史丹福大學博士,著有《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現為台灣中正大學教授。


推薦閱讀:

查經資料大全基督的十字架
總要披戴基督到神前--司布真
我是一名基督徒嗎?
屬靈的基督徒與屬肉體的基督徒
基督徒是蒙恩的罪人

TAG:基督教 | 基督 | 秘密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