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純如生前所攝錄像帶首度公開 影像成為日軍侵華鐵證
正在南京民間抗日史料館展出的錄像帶,記錄著9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證言。
張純如來南京採訪時拍攝下的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女士的影片截圖。 2004年11月9日,張純如於美國加州以手槍自殺身亡。她的遺體葬在加州洛斯蓋多聖安東尼牧場的天堂之門公墓,墓碑上寫有這樣的話:「摯愛的妻和母親,作家、歷史學家,人權鬥士。」
經張純如父母同意,4盒影音資料近日在南京民間抗日史料館展出,裡面記錄著9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證言。這4盒錄像帶由《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一書作者、已故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生前在南京拍攝。600分鐘的影像資料為南京大屠殺歷史留下「活證據」。 追尋歷史真相 1994年底,張純如在舊金山看了由美國華人組成的「抗日史實維護會」所展出的南京大屠殺歷史圖片,痛心地說:「二戰期間,中國人民竟遭受了如此深重的苦難!」 張純如和南京有深厚淵源。張純如父母小時候在南京生活過,上世紀40年代,張純如的父親張紹進在南京讀書,從小學到中學,1948年離開南京。張純如的母親張盈盈的父親當年是國民黨軍人。 張紹進告訴記者:「純如很小的時候,我們便向她講述有關南京大屠殺的歷史,她非常感興趣。可從小學到中學,純如在學校圖書館都沒找到有關南京大屠殺的書籍。直到1994年,純如在一次展覽上看到一些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照片。這些照片改變了她的一生。」 據「抗日史實維護會」發起人之一史雷永回憶,他和張純如是在那次展覽上熟悉的。張純如不解的是,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作出巨大貢獻、付出慘重代價,但西方人為何對此一無所知?為了讓西方世界對歷史有準確認知,張純如決定用英文寫一本有關南京大屠殺歷史的書。1995年起,張純如開始到美國、加拿大等地圖書館、檔案館搜集材料。 張純如的母親張盈盈說:「純如是一個非常執著的人,只要是她認定的事情,她一定會把它做好。她的中文不怎麼好,要了解南京大屠殺歷史,必須閱讀大量中文資料。為此,她經常熬到半夜。自己實在解決不了,就打電話給我們,經常是深更半夜或一大早把我們吵醒,電話一打就是好久。」 在不斷探尋歷史真相過程中,張純如更堅定了寫書決心。當然,再詳細的資料也沒有親身經歷者的證言有說服力。為了取得第一手證言,張純如決定奔赴南京。 影像成為日軍侵華鐵證 1995年7月,張純如來到南京採訪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20多天馬不停蹄尋訪,張純如拍攝了4盒錄像帶。每盒錄像帶時長150分鐘,總共600分鐘。 由於中文不好,張純如邀請江蘇省行政學院教授楊夏鳴等人陪她採訪。回憶當時情景,楊夏鳴告訴記者,採訪中,張純如表現出的認真和執著,是她能完成《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的主要原因。 楊夏鳴說:「那時是夏天,南京天氣很熱,採訪工作非常辛苦。可張純如一點都不在意。」 張純如告訴楊夏鳴,隨著對歷史真相的深入了解,她愈發覺得,如果不把史實寫出來,她就對不起那些被日軍屠殺的中國人和被戰爭傷害的倖存者。 張純如選取了9位倖存者進行拍攝,他們是唐順山、夏淑琴、潘開明、陳德貴、侯占清、李秀英等人。錄像帶外側記錄了拍攝人物和時間。比如,拍攝夏淑琴的帶子上標註「xia shu qin(7/27/95)」。 儘管是13年前所攝,但畫面仍很清晰。對夏淑琴的採訪是在樹蔭下進行的。畫面上,夏淑琴講述當年她家7口人被侵華日軍殘殺,只有8歲的她和4歲的妹妹幸免於難。夏淑琴不時用手帕擦著眼睛,她說,由於流淚太多,落下了眼疾。接著,夏淑琴帶張純如去了當時她一家被殺的舊址——新開路5號。 楊夏鳴回憶:「讓我深受感動的是,採訪完夏淑琴老人後,張純如鄭重表示,等書寫完出版後,她要改學法律,將來代表這些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與日本打官司。雖然這個願望沒能實現,但這份情感彌足珍貴。」 另一位接受採訪的老人李秀英現已去世。錄像中,老人回憶:「……一名日本士兵將刺刀刺中我的腹部,我眼前一黑,昏了過去。」說到這裡,李秀英撩開衣服,展示了小腹部一個「L」形傷疤,張純如用一個特寫鏡頭拍下這一傷疤。李秀英還說:「當時穿著棉衣,還有衛生褲,要是再深一點,我就沒命了。」 除了找尋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張純如還在南京尋訪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碑。每到一處紀念碑前,她都用攝像機拍下碑文和周圍環境。她常常獨自一人站在紀念碑前,久久沉思。 將歷史告訴世界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曾多次與張純如見面。他說,南京實地採訪讓張純如掌握了大量鮮活材料,對當年歷史有了更深切認知,幫助她完成了《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 1997年,《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一書出版。作為全面記錄當年日軍血洗南京城暴行的英文著作,該書連續5個月被列為《紐約時報》書評的暢銷書,引起英語世界對二次大戰時日本在中國實施暴行的關注。 《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中,張純如對1995年的南京之行作了回顧:1995年,我成為首批為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留下錄像證言的西方人士之一……南京的學者帶我去了散居在南京的一些倖存者的住處。我得知,在大屠殺期間,其中一些倖存者身體受到嚴重傷害,以至在其後的數十年里無法過上體面的生活。 朱成山認為,張純如錄製的影音資料對還原歷史非常重要,是當年歷史的「活證據」。 史雷永告訴記者,《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出版後,張純如想拍一部南京大屠殺歷史題材的電影,還希望這部電影能像《辛德勒名單》一樣有影響。然而,2004年11月,張純如開槍自殺,結束了年僅36歲的生命。 張純如去世後,國際上對南京大屠殺歷史關注度越來越高。近兩年,國內外掀起拍攝南京大屠殺歷史題材影片熱。美國好萊塢導演比爾·古登泰格拍攝的紀錄片《南京》改編自張純如遺作,由加拿大籌資拍攝的電影《張純如——南京大屠殺》以張純如的寫作經歷為題材,這些作品產生了廣泛影響。 張純如的母親張盈盈說:「世界如此關注南京大屠殺歷史,純如在地下一定會深感欣慰!」 南京民間抗日史料館館長吳先斌說:「希望看到這些錄像帶的參觀者能有所感悟,都能像張純如一樣秉著嚴肅、認真、執著的態度,為認知真實歷史、人類和平而努力!」
推薦閱讀:
※先天性椎體畸形影像學診斷
※一文攬盡睾丸旁腫塊的超聲影像學特徵
※20世紀初的美國彩色高清影像
※【思維拓展】關於原發灶不明轉移性腫瘤那點事,影像醫師您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