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用「反思」來制衡「瘋狂」

用「反思」來制衡「瘋狂」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7-9-23 1:18:18 · 來源: 新京報

「火蝴蝶」,不管是「飛蛾撲火」的悲壯,還是「妖蛾子」的另類,都是在給我們這個越來越單向度的社會增加多樣性。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知識分子社會責任感的表現。李陽所導演的「偉大一跪」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一邊倒的幾乎都是批評。我個人覺得,如果真是自覺自愿,沒有強迫和刻意煽動,用下跪來表達對老師的謝意,在特定場合下,作為個體的行為倒是也未嘗不可,不必過分糾纏下跪還是鞠躬合乎分寸。問題是,在這一事件中作為學生的青少年,未必具備正確認識這一行為的能力,並不能自由地選擇,顯然是受到了煽動,甚至是在集體的行為中被迫行事。其意義和後果就不是李陽所辯解的那樣了。其實,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下跪事件背後所流露出來的,為了所謂「成功」,為了達到某個偏狹的「目標」,可以不惜犧牲一切,不顧人格尊嚴,拋棄人間一切其他美好事物的「瘋狂」心態。這當然絕不僅限於「瘋狂英語」,例如,在各種「成功學」和傳銷的培訓班上,在楊麗娟逼死老父親的追星舉動中,在一味追求GDP不顧生態環境破壞的地方政府的決策中,在無視長期經驗證實的療效以「科學」為名反對中醫的鼓噪中,在當今社會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種「瘋狂」。在社會上,大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管不顧地「瘋狂」一把,本來是件好事,標誌著個人自由的增加,有利於潛能的發揮,個人意志的實現,社會的進步。但是,普遍的、集中在特定方向上的集體「瘋狂」,也反映了社會和民眾心態的不成熟和不穩定。拿「瘋狂英語」來說吧。英語確實是一種很有用處的工具,但是不管個人具體情況,不計成本一窩蜂地狂熱學英語,究竟是否值得?確實有不少人英語學不好是因為害羞,所以用「瘋狂」的方法突破心理瓶頸,對某些人提高英語能力會有所幫助。但是,正如評論作者和菜頭先生所指出的那樣,它一定適合所有人嗎?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一根筋式的「瘋狂」,其實是一種缺乏想像力的表現,那就是只知道玩一種遊戲,只認得一個標準。這樣的人往往缺乏幽默感,不會自嘲,甚至在他們勢力所及之處往往專橫霸道。因為他們只欣賞單調的聲音,不懂得「和而不同」的道理,不同的聲音在他們耳中簡直就是雜音,必欲徹底去之而後快。對這樣的「瘋狂」,解決之道不能是簡單粗暴地制止,而應該是反思和批判,這正是知識分子所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在某種意義上,知識分子應當充任古代「先知」所發揮的預警功能,對大家習焉不察的錯誤提出批評,對將要來臨的災難進行預報。當然,作為「烏鴉嘴」,他們也必然要遭遇到先知曾遭遇過的困境,往往得不到聽眾的認可,反而會被誤解和誹謗。聯想到最近科學出版社推出的「火蝴蝶文叢」,就是針對社會上流行的「唯科學主義」的反思和批判。在「科學」名義下,人們的「瘋狂」來得更加肆無忌憚,有恃無恐。反思科學要頂著被批為「反科學」的壓力,忍受來自於論敵的污衊和民眾的誤解;而向大眾傳播先進的理念,在同行眼中又往往是不務正業和缺乏學術水準的表現。然而,這批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的專業研究者的傳播工作,即使仍然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就其以反思和批判來制衡科學主義的瘋狂而言,是值得肯定的。畢竟那「瘋狂燃燒的歲月」留給我們的是痛苦的回憶。「火蝴蝶」,不管是「飛蛾撲火」的悲壯,還是「妖蛾子」的另類,都是在給我們這個越來越單向度的社會增加多樣性。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知識分子社會責任感的表現。無論是自由主義者對於個人權利的捍衛,新左派對於市場局限性的揭露,還是新儒家對於傳統價值的弘揚,環保主義者對於片面發展的批判等等,用「反思」來制衡「瘋狂」,都是我們這個浮躁的社會所迫切需要的。蔣勁松作者系清華大學副教授
推薦閱讀:

你的愛讓我瘋狂(鍾情於你的絕版情書)
香港數碼店被曝瘋狂宰客 店員專攬大陸遊人
紀念日 | 托爾斯泰:19世紀俄羅斯最瘋狂的探索者
夢幻至極 讓女人瘋狂的悍馬婚車7

TAG:瘋狂 |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