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失西域:高仙芝戰敗改寫中亞河中地區歷史(2)
1 |
原文配圖:唐玄宗時期全圖 (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保存到相冊] |
怛羅斯之戰
高仙芝戰敗改寫中亞河中地區歷史走向
唐天寶十載(公元751年),河西節度使高仙芝正在怛羅斯城附近思索如何與強敵大食交戰。這位在唐為官的高麗人,一年前剛剛因為討伐中亞的石國獲勝並俘虜國王而加官晉爵,如今卻因石國王子引來大食軍隊而在此相持五天之久。此時他還不知道,之後可能也不會知道,中亞河中地區的歷史走向即將因為他的戰敗而被改寫。
此時,唐王朝滅亡西突厥統治西域,已經將近百年,原來附屬於西突厥的各小國逐漸成為唐朝的附屬,較有名的有康、安、米、曹、石、何、史、火尋、戊地等九個粟特國家,都以昭武為氏,稱為「昭武九姓」,安史之亂的安祿山、史思明皆為九姓後裔。粟特人尤善於經商,唐王朝擊潰西突厥管控絲路,在獲得利益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與強國大食接壤,再加上原有的強鄰吐蕃,都有意向西域進一步發展。就像電影中說的,接壤之後還會有新的問題。由此,唐、吐蕃、大食的互動關係,以及西域各小國與各大國間的關係,挑動關河,風起雲湧。
怛羅斯,在今哈薩克塔拉斯附近,沿塔拉斯河而得名。玄奘法師西行,曾途經此城,稱「城周八九里,諸國商胡雜居也。」其他並沒有什麼突出的特徵,就是這樣一座普通的小城,即將見證兩個大國的對抗。
再說我們這位高大人,雖然姿容甚美,勇武過人,遇事決斷,但不免生性貪財,連攻打石國的動機是否純正都有待商議。就在前一年,還是安西節度使的高仙芝假裝與石國議和,卻又引兵偷襲,俘虜石國國王及其部眾,其餘老弱全部屠殺,掠得寶石十多斛,黃金裝了五六駱駝,以及其他牲口雜貨全都送進了自己家,順便還將石國國王,以及之前俘虜的突騎施可汗、吐蕃酋長等等都獻給玄宗皇帝,玄宗大喜。高仙芝因此受封開府儀同三司,位極人臣,不久調任河西節度使,代替安祿山的堂兄安思順,可謂名利雙收。
但此舉使得河中各國一片嘩然,逃走的石國王子到各國遊說,痛陳高仙芝的貪暴之行,各國憤然不平,才謀劃引大食進攻安西四鎮。高仙芝聞訊,盡起所部各族兵士三萬多人進攻大食,到怛羅斯城與大食主力相遇,相持已有五日。此時思索戰術的高仙芝,萬萬沒有料到當地的葛邏祿人臨場倒戈,和大食夾擊唐軍,唐軍由此被殺得大敗,三萬餘眾僅剩幾千人。
怛羅斯城的這場戰敗,在當時並沒有太多的記載。或許是高仙芝避諱戰敗,或許是淹沒在玄宗天子萬壽無疆的山呼吶喊之下,或許人們覺得這只不過是一場正常不過的戰敗,就像之前的那些戰役那樣,早晚還會打回來的。後來人依據結果,稱這是唐王朝徹底失去蔥嶺(帕米爾高原)以西的標誌,當時人似乎也沒有這種意識,因為生活在天寶十載(公元751年)的人,還不知道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會發生什麼事情。高大人之後也是官運亨通,並沒有受到這場戰敗太多影響。
治軍嚴謹
岑參賦詩稱讚封常清
提起高仙芝,也就不能不提他的重要副手封常清。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岑參有一首《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單道封常清軍容之盛,道是:
輪台城頭夜吹角,輪台城北旄頭落。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戍樓西望煙塵黑,漢軍屯在輪台北。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虜塞兵氣連雲屯,戰場白骨纏草根。劍河風急雲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多麼豪氣干雲,一派盛唐氣象躍然紙上。可是我們的主角封常清的結局,卻並沒有詩裡面所期望的那樣美好,就像唐朝在西域的管控一樣,終期於盡。
自開元年間以來,這位細瘦、腿短、跛足的封大夫一直追隨高仙芝,鞍前馬後,屢建奇勛。開元末年,高仙芝奉命平定達奚部落叛亂,封常清暗中在幕府寫作報捷書信一封,信中將行軍沿線的房屋泉水位置、敵軍概況、繳獲情況及戰略戰術等等全部涉及,凡是高仙芝想稟報的內容無所不包。仙芝一看,大吃一驚,從此對封常清刮目相看,便不斷向上級推舉這位異人,封氏從此平步青雲,晉身仕途。
此後,高仙芝每次出兵,都委派封常清留守主事。有一次高仙芝出征,其乳母之子對留後封常清不敬,封氏為整肅軍紀,杖殺了這位郎將,即使高仙芝的妻子和乳母求情也無動於衷。最後高仙芝也沒有讓封常清難堪,從此軍中肅然。但封氏生性勤儉,賞罰嚴明,也頗得人心。天寶十三載(公元754年),封常清入朝代理御史大夫之職,此後才有岑參那句「亞相(御史大夫的美稱)勤王甘苦辛」的美贊。
推薦閱讀:
※破壁2016之中亞洲篇
※哈薩克共和國武裝力量
※20年來美國中亞戰略的基本路徑
※論文 「新中亞」大角逐及中國的應對策略
※大樣本體檢人群中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與腎功能的相關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