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流派| 高萬祥:中國教育最好的傳承是對人的尊重和人文關懷

「讀書是福」「做一個幸福的讀書人」「用閱讀拯救自己」……透過這些溫馨、質樸的話語,我們彷彿看到了一個愛讀書、會讀書、好讀書的慈祥智者。他曾說,做教師要做明師,明白地做人、做事。他也一直走在成為「明師」的路上,不斷地鞭策自己。

他就是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蘇州市首屆名校長榮譽獲得者高萬祥,先後任張家港一中、張家港高級中學、蘇州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和江蘇省教育廳蘇派教育研究中心秘書長,是教育部師範司「教育家成長叢書」首批二十位入圍者之一。

多年來,他一直倡導並踐行著人文教育思想,重視人格教育,啟動「六大文化工程」,創造性地語文教育改革,創設人文教育環境,出版《語文的詩意》《高萬祥與人文教育》《學校里沒有的教育》等多部專著,發表文章700多篇,做教育演講近1000場……

本期教學流派欄目特邀高萬祥校長談談他與人文教育思想的結緣故事,以饗讀者。

中國教師:高校長,您好!作為人文教育思想的倡導者與踐行者,您將人看成目的,希望師生能越來越多地發現自己的本質,您能用簡短的話語談談人文教育思想的精髓和主要內容嗎?

高萬祥:什麼是人文?什麼是人文教育?在我看來,人文就是人心,人文教育就是人心教育,人文關懷就是對人心和人性的關懷。人的善良心、同情心、高貴心、責任心、愛國心、羞恥心等都應該是位居首位的教育內容和教育目的。

把人看成目的,是康德的名言,也是對人文教育最好的解讀。

尊重「人」,表現「人」,造就「人」,培育真正意義的「人」,人文教育的本質就是以人為本。它包括兩個層面的內容。一是教育的公共價值,踐行人類對教育的理解、詮釋及種種期望和寄託。二是學校的個體風格,往往以校訓、校風的形式得以體現。

比如,張家港高級中學的校訓是「以人為本,文化關懷」,這裡的「文化」是「人文」的代名詞,是一個動態概念,是指人的生活方式。「文化關懷」的根本追求,就是讓全校師生在學校里工作、學習得更好,生活、發展得更好。

中國教師:您對人文教育有如此解讀,其中肯定有一些人或事讓您印象深刻,能否講講您與人文教育思想結緣的故事?

高萬祥:我真正和人文教育思想結緣,應該是從閱讀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開始的。2001年5月17日,經過一年多的交往,特別是通過「烏克蘭中國文化教育交流中心」總裁吳盤生先生的溝通,張家港高級中學的國際友好學校——烏克蘭蘇霍姆林斯基實驗學校校長哈衣魯蓮娜女士和烏克蘭全烏蘇霍姆林斯基研究會會長、烏克蘭教育部原副部長薩夫琴卡女士聯袂而至。與此同時,策劃和期待已久的「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講習班」如期隆重開幕。

為了迎接蘇氏親人的到來和「講習班」這一節日般的活動,我傾自己幾年來學習蘇霍姆林斯基的積累和體會,為全校師生做了一場輔導報告——「做一個真正的人」。我認為,蘇霍姆林斯基的全部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大寫的「人」!

解讀蘇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諧發展這一偉大教育思想,解讀帕夫雷什中學「培養真正的人」的偉大教育實踐,應抓住以下幾個要點:做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做一個具有精神力量的人;做一個信仰神聖的人;做一個誠實可信的人;做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做一個酷愛讀書的人;做一個懂得合作的人;做一個孝敬父母的人;做一個尊敬老師的人;做一個知道羞恥的人;做一個熱愛科學的人。

而且,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關注心靈和人性,關注人的健康成長。認真通讀蘇霍姆林斯基所有著作的同時,我先後參觀考察了浙江春暉中學和天津南開中學。在沒有走進學校之前,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這兩所中學會成為中國現代教育的「麥加聖地」,成為吸引眾多一流大師的耶路撒冷?直至實地考察學習之後,我的內心才豁然開朗。兩校的共同之處是以人為本,注重人心、人性、人格。

中國教師:您有一個不雅的雅號「書蟲」,人稱「書生高萬祥」,而且李鎮西訪問張家港高級中學,曾借住在您的書房,他說「他住了世界上最美麗的房間」。這不僅是在說您的書多,熱愛書,更是讚譽您的學風和學校的學風。您能說說閱讀與您提倡、踐行的人文教育思想有何關聯?

高萬祥: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兩江總督端方在南京創建了中國最早的公共圖書館之一——江南圖書館。這一年,剛從歐洲考察回國的端方給清廷呈遞的奏摺中開頭就說道:「竊維強國利民,莫先於教育,而圖書實為教育之母。」

建設書香校園,倡導教師讀書,並帶動學生閱讀,有極為重要的社會意義,即為現代中國培養「讀書人口」。把學校辦成學習的團體,創建學習型組織,辦一所真正讀書的學校,讓每個師生做真正的「讀者」,成為我的志同道合的書友,這是踐行人文教育最重要的基礎性工作。

那教師為什麼一定要讀書,讀書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我自己的閱讀體會,我組織師生閱讀的實踐,我思考的結果,可以概括為三句話。第一,閱讀能帶來思想和思想尊嚴。第二,閱讀能帶來更多的愛心、良心和社會責任心。第三,閱讀能帶來詩意,創造情懷。總之,閱讀能讓人獲得心靈的寧靜、精神的完善、靈魂的高尚,能讓人心變得更加柔軟、溫馨、善良、美好。

中國教師:您在張家港高級中學推行「書香校園」行動,在江蘇乃至全國都產生了熱烈反響,這也是您人文教育思想的重要體現。您認為思想落實到行動上,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高萬祥:倡導人文關懷,踐行人文教育,其實是真教育的一種回歸,因為中國教育最好的傳承是對人的尊重和人文關懷。如何傳承千百年來一直獨步世界的人文教育的民族傳統?如何實現教育的人文關懷?以「人文」為基點的理想的教育和理想的學校,應是怎樣的?我的答案是:讓每個師生都活得更好!在我的辦學實踐中,特別重視的常態工作有以下幾項。

第一,辦一所真正讀書的學校。教育的全部問題可以歸結為閱讀問題。沒有閱讀,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辦學校也應從閱讀開始。從私塾到新式學堂,中國式的常態教育就是專註讀書的教育。

在張家港高級中學,學生每周有兩節專門的閱讀課。典雅溫馨的圖書館閱覽室里,學生在座位上可隨手從書架上取書,文學名著和名人傳記應有盡有。在閱覽室的玻璃門上,我貼了這樣一副對聯:世上幾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上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博爾赫斯曾經自問自答地說,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一座圖書館的模樣!套用一下,我說,理想的學校應該是學生真正讀書的天堂!

第二,讓學校成為真愛的樂園。教育就是愛,愛就是教育。中國的傳統教育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財富是以人為本的愛心教育。古代中國人選拔官吏和大學生(太學生),位於首位的標準是「舉孝廉」。孝者,愛心也。在我看來,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一定是充滿大愛之心的學校。

學生在學校固然是來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但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做人。個性、情感、人格、愛心這些做人的最核心內容,主要不是在文化課堂,而是在校園的人際交往特別是師生的交往過程中形成的。校園人文環境是一種隱性課堂,對學生的人格成長極為重要。

需要強調的是,教育和教師的愛,應該是一種智慧且有責任的愛,要讓學生學會去愛!更為重要的是,教育之愛必須是一種以理解和尊重為前提的真愛。在校長的崗位上,我積極倡導愛心教育,努力把學校建設為充滿真愛的幸福樂園,並常常捫心自問,對教師和學生,我有真愛嗎?

第三,基礎教育最重要的基礎是道德關懷和人格培養。孔子的教育旗幟上鮮明地寫著六個大字:禮、樂、射、御、書、數。禮是處於第一位的。它是社會秩序和個人行為守則。從孔子開始,中國人一直把育人作為第一位的常態教育。

張家港高級中學的學風是「學會學習,培育智慧,塑造人格」,就是希望每位學生都能以高分上大學,用智慧去成才,用高尚的人格贏得人生的美好未來。因此,學校德育工作的拳頭產品是:學會吃飯,學會走路,學會說話,學會做人。能改變人、塑造人的學校,才是最理想的學校。

中國教師:您提出「語文應詩意地棲息」,指出語文教育應以人的素質培養特別是情感培養為主要目標,給予人以文化關懷,那您能否談談語文教學與人文教育思想的關係?

高萬祥:什麼是語文?語文是一種快樂的分享。分享優美的文學,分享精彩的生命,分享豐厚的文化。我倡導用經典閱讀培養讀書人,踐行生活化創造性作文教學,主張語文學習的外延等於生活的外延,呼籲語文教育的詩意和人文的回歸。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能讓語文成為學生終生享用不盡的財富;一切追求,都是為了讓自己和學生一起分享幸福的語文人生。

我一直倡導,語文教育應該以人的素質培養特別是情感培養為主要目標。語文教育的過程是詩一般的審美創造過程和優美意境。語文教育改革應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己任。語文教育是中華民族共同語的教育。語文的任務是語言培養和情感培養,強調語文教育的最大價值是向學生傳遞人類歷史上最優美的價值觀念,傳遞人之所以為人的特徵,最大的意義是促進學生精神世界的發展。

具有豐富的人性、正義感和公正性,能自律,善於與他人協調並為他人著想,尊重他人的人格、人權,熱愛自然和生活,這都是語文教育超越時代的永恆不變的價值。

中國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時,教師可以說扮演著重要角色。您先後在張家港第一中學、張家港高級中學、蘇州大學附屬中學任校長,您是如何理解教師素養提升的?

高萬祥:踐行人文教育,關鍵是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而且,教師教育一定要以人文教育和素質教育為主。2013年,我協助朱永新先生一起主編出版了教師成長讀本《教師第一課》,其章節內容就有助於讓教師能夠更好地認識自身的專業成長。

第一章「書寫教師的生命傳奇」,主要從教師的人生追求和生命價值的實現做一個概述,希望能打動讀者,並對其事業和人生產生良好的影響。

第二章「閱讀教育大師」,引領教師走進一流、偉大的教育家的世界。這或許不是讓我們更豐富、更成熟,而是讓我們如大師一樣,對教育、社會、生活和人生永葆一顆赤子之心。

第三章「不可或缺的心理學知識」,注重實踐和應用。什麼是心理學?心理學研究什麼?我很欣賞這樣一個定義:心理學研究「關係」二字,研究人和社會、人和自然、人和他人、人和自我的關係,從而實現心智的更新和內外宇宙的和諧。教師是世界上特別需要講究和人交往、溝通的職業,不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學知識,行嗎?

第四章「道德的核心是大愛」,教育就是愛,愛就是教育。我比較喜歡「大愛」這個概念,堅信在物慾橫流的中國社會和功利主義的當下教育,當務之急是呼喚「大愛」的回歸。

第五章「在教改科研中收穫幸福和優秀」,專業修鍊,職業素養,事業追求,是教師從平凡走向優秀、從優秀走向卓越的三個階段和台階。融三者於一體的教改科研,是教師能夠超越他人的核心競爭力。而且,只有屬於創造性勞動的教改科研,才能讓教師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獲得自我價值實現的尊嚴感。

第六章「寫作:卓越教師和平庸教師的分水嶺」告訴教師一定要學會和善於寫作。寫作至少是人生的一種趣味,文字能給我們帶來無窮的快樂。

第七章「口才是教師的第一能力」,第八章「人際交往中的生活智慧」,主要介紹教師的表達、溝通和交往。

教育是創造人生幸福的事業,這種創造往往通過教師的大愛、聖心及由此生成的美麗生動的語言去實現,往往通過和諧、良好的人際關係來達成。

中國教師:讀書是教育之母,您能否推薦幾本好書供教師閱讀,以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高萬祥:《論語》。我越來越強烈地感到,當代中國人應該好好地閱讀《論語》。我甚至覺得,《論語》是中國人的《聖經》。中國人甚至全球的華人,不管是否讀過這本書,甚至不管識字不識字,身上都流淌著儒家文化的精神血液。我們的道德倫理、價值判斷、審美認識和一言一行,往往都自覺不自覺、直接或間接地受到孔子及儒家文化的巨大影響。從這種意義上說,儒學是人類最古老也是最優秀的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和精神乳汁。

《理想國》。作為與《愛彌兒》(盧梭)和《民主主義與教育》(杜威)齊名的教育史上的三大里程碑之一,《理想國》集中體現了柏拉圖的教育思想,並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正如黑格爾所言,柏拉圖的《理想國》是西方教育思想的精神家園。走進《理想國》,我們可以沿著柏拉圖的指點,找尋教育的精神家園。

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古今中外的教育學著作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在我心中,蘇霍姆林斯基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他的著作是他的工作手記和校長筆記,再加上意識形態較為一致的原因,我們讀起來十分親切。我甚至認為,在職教師和校長,教育著作方面可以什麼都不讀,但一定要讀蘇霍姆林斯基的書,否則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和優秀的校長恐怕很難。這是因為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人類精神的高地。

《陶行知文集》。「用生活的力量改造生活」,我把陶行知先生的這句話印在張家港高級中學的科研刊物《新教育財富》的每一個頁面上。先生的教誨如此親切、實在、深刻,使我堅信,教育是「做的哲學」,人格是一筆一畫寫成的,人格和道德的學習必須從衣食住行中的一件件小事做起。

《史懷澤傳》。周國平說:「衡量一本書的價值的標準是:讀了它之後,我自己是否也遏制不住地想寫點什麼……」台灣著名作家鍾肇政編譯的《史懷澤傳》正是這樣的一本書。神學家、哲學家、音樂家、醫生、作家,都是史懷澤的身份。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世紀偉人、叢林里的聖者、和平使者,都是他生前得到的美譽。他是歐洲人,但他的影響卻遍及世界。他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宗教、哲學、藝術和醫術上,但他的偉大一定屬於整個人類。他不是教師,但一定是全世界所有教師永遠學習的楷模。

《梁啟超傳》。我由衷地認為,梁啟超是中國近現代偉人中的偉人。猶如盧梭之於法國,他是中華新時代的啟蒙者,說他是民族先知、國家脊樑、「中國第一公民」,實在是名副其實。那梁啟超的人生事業對教師有哪些啟示?換言之,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向中國的「第一公民」學什麼?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內容。

(全文請移步《中國教師》總第268期)


推薦閱讀:

以引體向上作為體質測試項目合理嗎?
酒店管理專業是不是一定要從服務生做起?
請不要再「教」孩子說謊!
跟成績差的同學一起玩,孩子真的會退步嗎?值得深思
關於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

TAG:教育 | 中國 | 中國教育 | 人文 | 傳承 | 教學 | 尊重 | 關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