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精英們很不爽 但川普入選總統可是互聯網一手造成的

【騰訊科技編者按】本次美國大選塵埃落定後,許多人感到了巨大的落差,那些對希拉里勝選信心滿滿的選民怎麼也無法接受這一結果。但這確實就是現實,這些無法理解選舉中出現「大反轉」的選民只是被社交網路蒙蔽了雙眼,他們平時在社交網路上看到的所謂「真實世界」其實只是「言論濾泡」過濾出的幻象而已。

特朗普拿到270張選舉人票勝出後,一位科技公司高管在我身邊問道:「你說說,這次大選是不是Twitter一手把特朗普抬進了白宮?」

其實答案很明顯,大選又不是Twitter辦的,是大多數美國人選擇了特朗普,不過反思本次大選時我們又不得不將互聯網的影響考慮在內。畢竟選前Facebook和Twitter上流傳著各種假新聞,而維基解密的郵件也讓我們見識到了所謂「真相」對大選的影響,科技平台確實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塑造當今的大選。

對於科技界領袖來說,現在要是沒有影響力平台,不理解演算法的威力,不愛在關鍵事件中發言,恐怕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矽谷的狹隘割裂了它們與普羅大眾的聯繫

作為Y Combinator合伙人和Twitter創始人,賈斯汀·坎恩深知矽谷中普遍存在的狹隘心態,這種心態的存在遮蔽了科技領袖們的目光,他們很難理解普通人投票時的心態。

其實矽谷人的狹隘早就根深蒂固了,就拿自動駕駛車輛來說,它們用技術革了計程車和卡車司機的命,但矽谷人卻做了甩手掌柜,根本不考慮此類車輛普及後這部分普羅大眾到哪去養家糊口。

「這些人是不是未來會丟工作?他們肯定會變得很憤怒吧?在投票時這部分力量絕對無法忽視,因此我們必須要找出一個建立包容性社會的好途徑。」坎恩在里斯本的網路峰會上說道。

就在無數美國人焦急等待這場歷史性大選的結果時,科技界的精英們卻齊聚里斯本討論科技的未來。

你看到的內容只是自己內心的倒影

風投公司LocalGlobe合伙人克萊恩認為互聯網正在走向封閉,用戶看到的都是他們想看的,聽到的也是他們想聽的,所謂中立的社交平台上早就沒了不同意見生存的土壤。

「社交圖譜的『本性』決定了它就是一張三觀相同人建立的網,」克萊恩說道。「這就意味著,你時間線上出現的內容必然不會與你意見相左。」

現在,唯一能體驗美國人心中苦楚的恐怕就是剛剛選擇脫歐的英國了。「其實無論在大選中站在哪一邊,大多數選民都對自己的選擇深信不疑,因為他們的社交平台上必然充斥著各種『有利』消息。」克萊恩說道。「他們都覺得自己這一方必勝無疑,但卻忽略了其實對方陣營也是這樣想的。」

社交平台缺乏責任感

克萊恩認為,像Facebook這樣的科技公司,總是會把自己當成一家寬頻提供商:它們只是管道,而決定人們看到什麼的是演算法。

「在運營中,沒人會給用戶安排個意外發現或不同的觀點,」克萊恩說道。「社交平台不願從『人』的角度為用戶展現那個真實的世界。」

Facebook就是這樣想的,它們覺得自己不是一家媒體機構,因此在內容的把關上自己沒有任何責任,但事實上它們已經是用戶接收新聞和觀點的重要平台了。

在里斯本的網路峰會上,Twitter扮演的角色也成了人們討論的焦點。

「如果你了解Twitter上的水軍,就會知道它們在影響人群看法上的威力,這些傢伙已經失控了。」Radius公司CEO施拉茲在討論會上說道。「對於參選人來說,弄出幾百萬個馬甲簡直輕而易舉。」

「而且Twitter封號時根本不按常理出牌,讓人感覺它們政治傾向性非常強。」投資人龍思達爾補充道。

在一次激情四射的演講中,500 Startups創始人戴夫則表示科技領袖們需要多做自我檢查,因為他們的產品在影響著全世界的人們。

「我們總是將各國領袖放在道德審判席上與嚴苛的道德標準逐條對比,但人們卻忘了這些科技領袖,他們的產品觸及全世界,權力可一點不比特朗普小。」戴夫說道。

「其實想想就很悲傷,我們矽谷人總是自詡要改變世界,我們本應該更包容,更接地氣,但事實上我們卻非常狹隘、孤立,守著自己的精神烏托邦。」Passion Capital投資人艾林說道。「如果我們造了工具卻不願為其負責,那麼事情會向什麼方向發展呢?」

Salesforce CEO最近就在公司推行了新的改革項目,他認為科技公司應該遵守希波克拉底氏誓言(立誓拯救人命及遵守醫業準繩),以較高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

手握巨大權力和影響力的矽谷確實需要反思,它們在產品研發中必須擔負起應有的責任,積極解決各種問題,並利用技術將逐漸分裂的人類社會重新粘合在一起。

「兩天前,我還在琢磨著下一筆投資要給哪家公司,」坎恩說道。「不過經過了大選的洗禮,我認為其中暴露出的問題才是科技界迫切需要反思和解決的,也許這才是我們在大選中的最大收穫吧。」

小扎的辯解非常無力

不過,對於社交網路毀掉本次大選的論調,Facebook CEO扎克伯格並不同意,他認為自己的公司並沒有影響選民的判斷。

小扎認為,關於兩位選民的虛假負面新聞都不少,Facebook並沒有偏袒其中一方。「我認為,大選後人們對社交網路的窮追猛打實在太瘋狂了。」扎克伯格說道。「人們在大選中沒能投出正確的一票不能全賴在虛假新聞的頭上。」

不過,最近皮尤的一項調查卻顯示,20%的人會因為社交網路上看到的內容改變自己的原有立場。而在整個大選周期中,我們見識了太多爆炸性新聞,人們肯定多多少少會受其影響。

無論小扎如何辯解,其實Facebook的信息流已經創造出了「言論濾泡」,我們在社交平台上看到的言論都經過了過濾,變得越來越單一。如今,全世界使用Facebook的用戶接近20億,可以說扎克伯格已經控制了許多人的信息獲取渠道。

科技界,尤其是社交網路公司確實需要深刻反思,它們的本意是創造更加積極的連接,而不是成為世界秩序的破壞者。如果科技公司不能意識到自己的真正職責,恐怕這個恐怖的「言論濾泡」永遠不會消失。(編譯/銳志)


推薦閱讀:

O2O案例:用互聯網思維做燒烤 火到沒法打烊
【互聯網銀行】熱點:美國三種互聯網銀行的模式比較分析?
互聯網理財棋至中局 BAT三大門派如何出招
除了流量,互聯網如何重構中國電影?

TAG:互聯網 | 精英 | 總統 | 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