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理髮的軼事

近期得參加友人家新居落成喜慶,平時懶得理髮,趁機將頭髮去理一下,.由此想起多日沒寫日誌了,正愁無事可寫,何不寫一寫關於頭髮的事,你別小看頭髮,這頭髮關乎人的一生,關乎歷史的變革,關乎社會的變化,記下來我認為蠻有意思的。

先說說頭髮與人的一生有關的事,從人的年齡說起,古時書上論人的年齡,不說歲數,而是以頭髮的變革來表示的,如垂髫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髮)。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束髮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歲(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人,因為還沒達到壯年,故稱「弱冠」)。花甲是六十歲。耄耋指八九十歲。你看耄耋兩字,老毛組合,豈非人的一生變化都與頭髮息息相關。 再說說頭髮與社會變化相關的事。從文藝、戲劇中可看到歷史上各時期的髮型都不一樣,歷代的髮型都有其代表性和特徵。髮式的變化也是隨著社會的變革和人們審美觀念的變化而發展的,豐富多彩,中國古代髮式千姿百態,但不論怎樣變化,古代的男人都留長發,這裡面最主要原因就是孝經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因是長發,古代男女都把頭髮盤在頭上,如電視劇上常見的結髮式,這是最原始和自然的髮式,在髮型變化中佔主導地位,因此結髮在歷代也是髮式造型的基本表現手法。披髮式,現代時髦文藝青年也用。到清朝,用的是辮子式的長髮了。清末,興留短髮,理了發,那時沒有啫喱膏也叫定型凝膠,用化妝用凡士林抹在頭髮上,吹下風,油光撒亮,挺時髦,人也精神,那時人們叫假洋鬼子,可見此髮型為國外引進的。從電影中見到民國初期新女性的髮型,那時的燙髮與今天的又不同,現在多興拉直型,年輕女性長發飄逸,挺養眼的。文革前興燙捲髮型,小時候我們戲稱為獅子頭。再說說理髮店,門前兩邊的紅藍白三色圓柱式花滾轉燈,給人的視覺好像從底下往上轉,但就是轉不出來。據說這種燈是1546年發明的,是當時理髮店標誌,這種燈的轉動原理其實很簡單,和中國跑馬燈是一樣的。紅色代表動脈,藍色代表靜脈,白色代表紗布。現在一般理髮店門前的圓柱式花滾轉燈形式和那時差不多,但店裡面的內容卻大不一樣,據說有的理髮店還是「雞」店的別稱。

理髮行的從業人群也有很大的變化,我從小在上海長大,記得上海的理髮行內的師傅大多為蘇北鹽城、揚州一帶的人,故有揚州三把刀之稱,剃頭刀就是其中的一把刀。後來隨父母回浙江鄉下—上虞,才知道剃頭師傅除了一般的人群外,還有特殊人群,那就是史書可看到的惰民村的「墮民」,墮民必須聚集而居,不得隨意遷居。在原章鎮鄉的西方大地村好像也是墮民聚居之地,「墮民」男女的稱呼有別,男的叫惰民(惰貧),女的叫老嫚,魯迅在《我說墮民》一文中,說了墮民職業的具體情狀:「男人們是收舊貨,賣雞毛,捉青蛙,做戲;女的則每逢過年過節,到她所認為主人的家裡去道喜,有紅事喜慶、白事弔孝等事就幫忙。」,所以嘴很甜,會講好話,家鄉對會說話的女人有一句俗語:嘴巴像老嫚。還有一個職業就是理髮,以前女孩出嫁時需開面、美容,據說就是由老嫚操作,用棕絲把臉上較長的汗毛叼下來。清雍正乾隆年間和清末民初,政府和一些有識之士試圖改變墮民的政治和社會地位,但始終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新中國成立後,墮民地位才從根本上翻了身,從藝墮民稱為文藝工作者。據由浙江大學歷史系歷史學碩士,浙江省紹興文理學院法學院副教授、區域文化研究所所長,俞婉君寫的「紹興惰民」一書所說,被譽為「江南美猴王」的六齡童(章宗義),可謂墮民翻身的「樣板」,社會尊其為藝術家。所以說從關乎頭髮的小事也可看到社會的變化。 關乎頭髮的趣聞很多,有關帝皇的軼事,也有達官貴人的趣事,更有平民百姓的故事,朋友們有興趣可在網上、書中尋覓。我就不再妄論了。


推薦閱讀:

傷感的說說:錯過一個人,他的幸福與你無關
萬事開頭難不是隨便說說的,太極拳「起勢」就有這麼多講究!
我喜歡的說說集錦(十六)
熱門說說里的好語錄
干一杯前,先來說說干邑杯

TAG:軼事 | 理髮 | 說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