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毒膠囊」事件顯示的雙重潰敗
07-31
長江日報:「毒膠囊」事件顯示的雙重潰敗
推薦閱讀:
劉敏 2012年04月17日09:50來源:《長江日報》
央視調查報道顯示,部分藥用膠囊鉻超標,其中涉及到不少知名葯企。 報道還揭露了不合格膠囊的生產與流通過程:河北一些企業用生石灰處理皮革廢料製成工業明膠,賣給浙江新昌縣的藥用膠囊生產企業,最終流向藥品企業,進入市場流通體系。 目前,國家葯監局要求對被曝光的產品暫停銷售和使用,並要求嚴查相關企業;河北和浙江公安部門已展開調查處理,查封了涉事企業,控制了相關責任人。 人們對此事感到憤怒,但不感到特別震驚。這是因為,近些年食品、藥品領域頻頻曝出問題,其惡劣和噁心程度,不斷增強著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更多領域失守的心理預期。 藥用膠囊鉻超標事件,涉及到多個地方的多個不同類型企業,幾乎是整個制售鏈條的潰敗。如果有一個環節做到及格,事情可能也不會現在這般景象。然而我們看到的是,各路企業未必不知道真實的情況,工業明膠仍然「一路綠燈」地被製成膠囊,流進藥廠。報道顯示,有些藥廠甚至都沒有設立檢測環節。 可以說,處於鏈條上的那些企業,喪失了對社會、對消費者的基本責任。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被認為是社會自我治理的重要組成。企業失守失德,顯示了社會治理的重大問題。 每個企業、每個人都處在社會整體體系中,企業將不合格的東西賣給別人,也會從別人那裡獲得不合格的東西;對他人不負責任,遲早也會被他人不負責任地對待。於是,整個社會就可能陷入一種相互禍害的狀態,受損的就不僅是個人的生命與健康,還有社會肌體的健康。 藥用膠囊鉻超標問題,還顯示了地方政府監管與治理的潰敗。拿皮革明膠來說,這不是問題的第一次曝光,早在2004年,來自河北的皮革明膠產業就被曝光並查處,當時是流入到食品行業。相信地方政府當時也有嚴肅查處、徹底排查的表態,然而2009年以及本次事件都可以表明,生產仍在繼續。 膠囊生產也許更具有典型性。浙江新昌縣是全國膠囊之鄉,產量約佔到全國的1/3,這樣大規模的生產,必不可能都處於地下秘密狀態而脫離地方監管,更可能的情況是地方政府的「縱容」,主動放棄了監管,因為產業和企業給地方帶去了就業、財政收入和政績。 這表徵了企業與其所在地政府之間的一種關係。當企業或產業能夠給地方政府帶來好處,就會得到或明或暗的地方保護,而不能夠帶去好處了,或者地方不再需要它們,它們就會被當做落後生產力加以淘汰,當做問題企業加以懲處。 這次事件曝光後,從河北、浙江兩地相關部門行動之迅速、打擊之精準來看,地方並非沒有監管的力量。地方監管的有無、輕重與緩急,透露著強烈的實用主義,有利害相權,而無關於公共利益和政府職責的是非對錯。 藥用膠囊鉻超標是一個案件,是重大藥品安全事件,更是一個重大社會事件,顯示了雙重潰敗,能夠表明社會和政府權力運行的某種狀態。推薦閱讀:
※今日數據行業日報(2017年8月1日)
※聽石記 浙江日報
※水煮日報第192期:三韓義士行
※網路黑市,隱秘的罪惡 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