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彬縣:大佛寺
(2014-05-23 13:16:42) 1、
2、
3、
4、
5、
早飯後,結束了短暫的旬邑之旅,直往彬縣大佛寺。從旬邑縣城至大佛寺,有近50公里的車程。
彬縣大佛寺位於彬縣城西10公里遠的西蘭公路(G312國道)之南的清涼山腳下,涇河南畔,距離西安市160公里。
大佛寺原名慶壽寺,為唐貞觀二年(628年)所建,寺前有明鏡台,台上建有樓閣,登臨樓閣可俯瞰寺前全景。
明鏡台修建於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為磚木結構樓閣,是在唐代木架構護樓被毀的基礎上重建的。共五層,樓高35.44米,東西寬82.78米。第一層門楣上刻「覺路」二字,為唐代詩人李白所書;第二層砌築三個拱形門洞,正中門洞上刻「明鏡台」三字,三個門洞與大佛洞相通;三層以上為木構建築,頂部為六角的攢尖式。
明鏡台之內是主窟,又稱「中崖」,阿彌陀佛結跏依岩跌坐於蓮台上。佛像高23.5米,造形雄偉、雕飾富麗,螺髻髮式,雍容端慶,耳垂披衣,袒胸盤膝,體態豐滿,端坐蓮壇,頗顯唐代風格。主窟規模宏大,造像宏偉,雕飾精湛,令人嘆為觀止。大佛寺石窟被清代陝西巡撫畢沅稱譽為「關中第一奇觀」,古往今來,亦號稱陝西和絲綢之路第一大佛。
6、
7、
↑來到彬縣大佛寺
↓大佛寺主景區
山門牆面掛著宣傳板簡要介紹道:彬縣大佛寺石窟處在彬縣大佛寺村。石窟始鑿於北朝時期(公元5世紀),大規模開鑿於唐初。在400米長的奇峭崖壁上,有大小石窟130所,造像1980尊,歷代題刻178幅。自東向西依次為僧房窟、千佛洞、大佛窟、羅漢洞、丈八佛洞。
石窟從創建至今,歷經變遷,沿革代遞。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在其指揮的邠州淺水塬大戰陣亡的10萬將士,於貞觀二年(628)在此建應福寺。北宋仁宗為其養母劉太后慶壽時,改為慶壽寺。大約從明代開始,民間俗稱大佛寺。
唐、宋、元、明、清歷朝對石窟均有修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多次撥款對大佛寺石窟進行維修保護。1956年8月6日,由陝西省人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彬縣大佛寺石窟地處絲綢之路東段北道的主幹線上,作為長安及周邊地區規模最大的石窟寺,其始建的主要創意之源除了千萬生靈的超度需要外,還來自絲綢之路所饋贈的佛教信仰。其造像設計理念與由此形成的印度、中亞、內地彼此過渡以及相融合的藝術風格有成為絲綢之路文明交往的突出象徵。千百年來,彬縣大佛寺石窟見證了綿長歷史的滄桑循序,慰藉著絲路旅人的向善之心,護佑著彬州大地萬千生靈的福祉安康。
8、
9、
↓香客絡繹不絕每年農曆三月初八,是大佛寺的傳統廟會,數萬香客遊客蜂擁而至,盛況空前。
10、
↓東側的僧房窟 又稱「東窟」,共有大小洞窟98所,為僧人起居生活的場所。窟內均無造像,也無題刻文字。大多數洞窟呈方形,也有個別呈圓形或橢圓形的。有的洞窟里是一窟兩室,有的是一窟四室。最小的窟2米見方,最大的長寬在10米左右。洞窟間或以豎井相通,或以石廊、石台階或棧道相連。這種龐大的僧房石窟群在中國是極其少見的。
11、
12、
13、
↓通向大佛下部的通道沒有開放,在明鏡台護樓的三個拱門裡可觀覽大佛尊容。
14、
15、
↓大佛窟 窟內平面近似馬蹄形,窟內主像為一佛二菩薩。東西寬32.19米,南北進深7.44米,高23.5米。有大小造像1001尊。窟內主尊大佛為阿彌陀佛。大佛結跏跌坐於蓮台上,高20米,頭高5.2米,手高4,5米,手指高2米。大佛左手著膝,右手施無畏法印,全身姿態自然豐滿,神情莊重。大佛頭像後有兩道圓形雕刻花邊,7尊浮雕坐佛,並散布著19個飛天,構成富麗祥和的背光。
大佛兩側分別有呈站立狀的大勢至菩薩和觀世音菩薩,身高均為17,6米。菩薩頭戴寶冠,衣著華麗,俗稱丈八佛。
16、
17、
18、
19、
↓文保碑
20、
21、
↓碑廊
大佛寺石窟現保存有唐代至清代題記178則、碑石8通,大多數集中在千佛洞、羅漢洞和大佛窟。其內容大多敘述佛教經典、造像者姓名和發願詞以及遊覽佛寺、瞻仰佛容的留名等。晚清的金石學家葉昌熾在收集了大佛寺石窟103條題記,撰寫了《邠州石室錄》。這些成為研究大佛寺開鑿與沿革、社會生活與佛教藝術的史料,有些石窟銘刻是十分精湛的書法作品。
22、
↓明鏡台主窟——大佛窟兩則為千佛洞、羅漢洞等石窟。
23、
24、
25、
↓鐘鼓亭
26、
27、
↓崖壁 西部有8窟,稱為「西崖」。
28、
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