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慈悲為懷
點上方綠標收聽雲谷禪師美妙佛音
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積善成德,改變命運。各位善友同修,早上好。在這美好的清晨,讓鳥語花香叫醒我們的心靈,迎接這美好的一天。接下來,跟隨雲谷禪師,開啟美好的早晨!
具有慈悲心,就是大福報,慈悲能夠破除怨妒心、憎恨心、互相殺害的心,就是讓我們生起福報的一種心。
經常有人問:「人怎麼會來到世間上的呢?」人是從情愛而來的!佛教講人叫做「有情眾生」,人既是有感情的動物,所以每個人皆離不開感情生活。縱然如此,我們對感情也應該能做到不執不舍,也就是中庸之道:既不過於執著,為情所困,也不要捨棄感情,最好把感情升華為對眾生的慈悲,這才是最美好的人生。
慈悲心,就是對世間萬物博大的關愛和同情。佛教主張「以慈悲為懷」,一個人有了慈悲心,就能對萬事萬物產生關愛。用慈悲心主宰世界,世界就會變得祥和、友愛。弘一法師圓寂前,再三叮囑弟子為他的遺體著裝時,在床的四個腳下各墊一個碗,碗中裝水,因為他怕螞蟻蟲子爬上遺體後在火化時被無辜燒死。弘一法師在即將告別人世的一刻,居然不顧及自己生命的悲苦,卻把幾隻小小的蟲子的安危放在心上,真正做到了佛家所說的人以慈悲為懷。
我們做人也要像弘一法師那樣,學會包容,常以慈悲布施之心對待人,對於所擁有的一切,能夠感恩、知足。如果一個人沒有感恩、慈悲之心,就不會感受到社會的美好。
星雲大師說過:「培養子女的慈悲胸懷:現在的青年兒女往往不知道奉行慈悲,常常逞一時之狠,賭氣、打鬥、鬧情緒,這樣的子女,將來在社會上是不容易獲得人緣的,所以最要緊的是讓兒女有慈悲的胸懷。例如,教育子女,要教他愛護小動物,教他不欺凌弱小。我們常常看到馬路邊的小孩,有時候玩弄小魚、小蝦、小鳥、小蟲子,不尊重生命,不寶貴生命,將來到社會就容易形成暴戾之氣。」是的,培養人的慈悲心,要從點滴、從小事做起,只要在方方面面,悉心培養慈悲心,你就能擁有慈悲之念。
關於「人要以慈悲為懷」,周國平在《只有一次人生》這篇文章中進行了很好的闡釋:人生之所以珍貴,因為它只有一次;人生之所以可悲,因為它如此短暫。相比浩瀚無垠的宇宙,每一個生命都渺小如塵埃,每一個人從呱呱落地誕生的那一刻起,死亡就一直跟隨著,生命只有一次,任何的努力和反抗都無濟於事。正是生命如此的短暫,作為萬物之靈長的人類,更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不但要珍惜生命,享受生命,最重要的是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自我百年歸老的時候,我要給社會,給別人留點什麼?」這是每個人都需要正視的問題。
愛惜生命需要有遠大的理想、凜然的正氣,詳細規劃好自己的人生,努力實現自我人生價值;愛惜生命需要有豁達的胸懷、樂觀的態度,不管面對人生任何的風雨,強烈的打擊,都能夠勇敢站起來,欣然接受;愛惜生命需要同情別人的生命,同情一切生命。佛教提倡對生命要有一種慈悲的心懷。中國和西方的哲學家都非常重視同情這個本能,認為它是人性中固有的因素,是人區別於動物的起點,而且把同情看做是道德的基礎。
孟子把同情心說成是「仁之端」,道德的開端,道德的萌芽,道德是從這裡發展出來的。生命是需要相互同情,相互扶持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上面這段話,同樣闡釋了「以慈悲為懷」是做人需要具有的風範。如果每個人都有慈悲心,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星雲大師感慨地說道:「我們要以布施、愛語、同事、利行的四攝法來行慈悲,我們要以自他互易的觀念來行慈悲,我們要抱持人我一如的胸懷來行慈悲,我們要以冤親平等的修持來行慈悲,我們要以『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的願行,來完成慈悲的無上佛道,努力做一個慈悲的人,把家庭建設成慈悲的家庭,使我們的社會成為慈悲的社會,國家是慈悲的國家,娑婆世間是個充滿慈悲的國土,讓愛心遍宇宙,慈悲滿人間!」
胸懷慈悲心去為人處世,你的人生就會多一分精彩,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麗。
今天的早課暫時告一段落,歡迎大家積極轉發分享平台上的好文章、善知識給更多的人,分享是一種美德,轉發就是積德行善!明天我們不見不散!
推薦閱讀: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玄通古寺——恩師慈悲開示(印光大師文鈔導讀61)2017.12.27
※一念之慈,萬物皆善;一心之慈,萬物皆慶。心懷慈悲,是度人也是度己。遠離邪惡,心存善念做善事,必能改命、修福、避禍。
※稍不慈悲 後患無窮
※佛法是絕對的慈悲 中國佛教凈土網
TAG:慈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