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柑行業黑幕 - 常見六大營銷欺詐
來自專欄梅江小青柑話茶趣事2 人贊了文章
前段時間筆者寫過小青柑的白霜騙局,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給大家的是如何根據小青柑的顏色來分辨小青柑的工藝同優劣問題。
現代社會是一個網路發達的時代,就好像杜子建老師之前講的一樣,現代人足不出戶,已經可以用手機或者電腦代替一切原本需要用肉身才能完成的一切社會活動。本來品茶這個事情需要親身品嘗用舌頭來品鑒好壞的肉體活動變成用眼睛來代替舌頭的功能去品嘗,而這也使得網路上的賣家不遺餘力的想辦法把圖片能好好做出可口的效果,吸引住眼球,瞞過舌頭。這也是杜老師的營銷理念嘛「賞心悅目,喜聞樂見」。但是這同時也帶有非常大的問題存在。
比如說,以小青柑為例。一個不懂小青柑生產工藝和品鑒的客戶,他很可能會被一些營銷文字和美圖所迷惑。而裡面很可能就涉及到營銷欺詐,而小青柑裡面最常見的營銷欺詐有六個:
1,外地柑或者桔冒充新會小青柑,但是打新會的名號
2,宣傳白霜是新會核心產區才會有的標誌
3,宣傳美美而均勻的青色就是正宗的新會全生曬小青柑的顏色。
4,茶底描述欺詐,以次充好,冒充名山頭和年份。
5,新會柑核心產區欺詐,不是核心產區的柑冠名核心產區
6,工藝欺詐,高溫烘焙工藝冒充低溫烘焙工藝,低溫烘焙冒充半生曬,半生曬冒充全生曬
如果我們去市場買水果,我們可以試一口甜不甜;而我們去網店選購的時候,不可能用肉身親自嘗試它的味道,只能看詳情,評論,還有交易記錄等等。而實際上這些參照物帶有很大的局限性。品鑒一個小青柑,要看,聞,刮,泡,煮等很多個細節才能品鑒,品鑒過程中需要使用五官的三官以上才能辨偽存真。
下面看看以下幾個詳情的圖片
這個,嘖嘖嘖,真飽滿。
這個,好青,好靚
還有這個,油包真美
還有這個嘖嘖,陽光自然生曬,核心產區青柑,千次嘗試匹配!牛掰了! 真好。
大家是不是覺得很漂亮?賞心悅目?喜聞樂見?這些就是品質很高的小青柑?
潑給大家一盆涼水,上面四種其實完全不是高品質的小青柑,而且完全不能代表品質,這些美美的青色就是小青柑的低溫烘焙工藝,屬於小青柑中等偏下的製作工藝,稍好於高溫烘焙。
當然,寫明低溫烘焙的確實沒有問題。但是如果這個顏色卻說是陽光自然生曬,那肯定是涉嫌營銷欺詐了。
其實低溫烘焙工藝在茶葉的製作中較為常見,烘焙小青柑與全生曬截然相反,挖果之後直接填茶,不需要光照,全程機器烘乾,這種方式雖可以避免水分殘留、霉變,有效去除澀味,且產量可大大提高,製作時間可大大縮短。往往從鮮果變成小青柑茶,三到四天的時間就足夠了,而新會七八月份其實是雨季,所以生曬的時間和機遇特別短,為了市場搶灘,絕大部分的商家都是低溫烘焙出品;
但是長時間的烘焙,連其內含物質、有利於茶與柑充分融合的催化因子也一併消耗殆盡,不利於後期轉化,茶味與柑味分離,烘焙味容易走味。而且絕大部分都是沒有見過太陽的小青柑,很多烘焙出來的油霜中的檸檬烯在溫度降低的時候會析出,就是我們常見的白霜。而真正小青柑的柑香和陳香,是需要與太陽靠光合作用將小青柑內部的揮髮油轉化成黃酮和川陳皮素等物質才產生的。低溫烘焙相當是完全捨棄了七百多年古法生曬的陳皮製作工藝,是一種量產工業出快消品的方式。
後期為什麼不好喝不香了呢,我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一個KFC的炸雞腿,炸出來是不是很香,吃起來也很脆吧。但是你放冷了或者放冰箱里,明天再吃,還會香嗎,還會好吃嗎?
第二個營銷欺詐就是他們使用的茶底,很多牛掰轟轟的說自己的茶底十年陳古樹宮廷普洱,十年陳古樹勐海金芽。其實這也是非常明顯的營銷欺詐。事實上真正的名山頭的鮮葉(可以看看我之前困鹿山茶山遊記)都賣到6000元一公斤,小青柑裡面的茶底其實絕大部分都是台地茶青。而所謂的金芽,宮廷,特級,一級這些屬於普洱茶裡面條索的等級,不是品質的等級。品質的等級很多要看茶山產區、是否為喬木樹、茶樹樹齡,發酵方法、干倉存放時間等很多因素來判斷。
所以所謂十年陳古樹名山勐海金芽,卻只賣數百元的價格,100%屬於營銷欺詐,這樣的總價其實連他所描述真正茶底的十分之一都買不到。
那這個茶底大家是不是覺得很漂亮?賞心悅目?喜聞樂見?這些就是品質很高的普洱茶?
其實完全不是,所謂金芽其實絕大部分屬於台地茶青。這些黃金芽都來自於下圖的灌木小叢,當然這些屬於人工養殖茶,化肥,殺蟲劑這些都是必須使用的常規品,農殘以及衛生問題肯定是難免的了。這些小灌木,使用機器摘其嫩葉,通過工藝製作成金芽,其實多數口感會有卡喉、澀口、酸餿、潲氣、苦底等問題。這樣的小青柑,肯定口感會大受影響,即使柑茶融合也很難好喝。這就是台地茶的通病,所以會喝茶的人還是會選擇名山頭的老樹喬木茶,而且要會自己分辨品嘗。否則很容易被喜聞樂見的營銷圖所忽悠。
台地茶
喬木茶
我們一般買小青柑,還會看他們的包裝吧? 有的包裝,真的很吸引人哦。
有這種鐵罐的。
還有這種可愛類型的,卡通Q的風格
以及這種五彩動物系列
是不是覺得很好看?賞心悅目,心曠神怡?這些就是好的小青柑?
HELL NO!
其實這裡有就是四個建議給大家。
1,一個家底不厚的出品商,會認真把所有的精力和財力放茶本身,而不是包裝或者圖片上。(當然不是說全部商家都如此)
2,包得越嚴實,越不跟空氣接觸,越證明他們幾乎使用的就是烘焙工藝,因為怕走味。半生曬的小青柑會使用白棉紙,全生曬的小青柑最好就是裸體,和陳皮一樣,直接空氣接觸,自然陳化。
3,再漂亮的圖片,發貨地是福建。再美若天仙也不要相信它是正宗的小青柑。
4,鐵罐是最不適合的存放方式,小青柑的普洱茶底會吸到鐵味,很多走味就是介於此所以給小青柑打泡袋,過塑。最適合裝小青柑的是玻璃罐,而且最好存放能在有陽光餘暉曬得到的地方,保持它香度的同時而且杜絕異味和濕氣,偶爾接觸空氣,這樣能讓小青柑繼續自然陳化。
而這些低溫烘焙,高溫烘焙的快消品商為了防止走味,防止與空氣氧化,往往出品商會使用金絲棉紙,金紙,過塑包裝,泡袋等與空氣阻隔來防止走味,霉變,茶葉吸到鐵罐的味道。所以這也是一個經驗之談。一個辨別小青柑、大紅柑、新會陳皮工藝是否為低溫烘焙的的一個方法,捂得越嚴實,陳皮和柑越不陳化。買過陳皮的朋友就知道,你到外面買陳皮,有密封包裝的嗎?
當然也有朋友喜歡低溫烘焙的味道,我們無權阻攔,但是如果是低溫烘焙卻冠以古法生曬,或者是外地柑卻冠名新會柑,以次充好甚至還混淆視聽,指鹿為馬,這些賊喊捉賊的伎倆,就是君子所不齒的事情了。
另外,還有一個每個商家都會聲稱自己是梅江的,天馬的,茶坑的,東甲的。可能就是真欺負別人讀書少,確實,很多人連新會在哪裡都不知道。
我只能給一個建議給你,這四個村的種植面積非常少。就好像紅酒界的笑話「82年到達發生了什麼,葡萄大屠殺嗎?為什麼有那麼多1982年拉菲呢。82年拉菲總產量20萬瓶,絕大部分都被歐洲人收藏了,而中國每年消費82年拉菲100萬瓶」
另外,還爆料一個事情。事實上,這四個村子的柑果確有品質方面和水土的優勢,核心產區的柑果確實是揮髮油和甜度更高。但是事實上這四個村的柑農卻很難賣出果給茶廠,兩個原因:1,核心產區的柑果比非核心產區的柑果貴一倍。2,其實收購和使用非核心產區的柑果或者外地柑,只花一半錢,但是冠以這四個村子的名頭,不是更好?商人不是傻瓜,是小聰明專家。
當然,對於一個品牌來說,堅持使用核心產區柑果,只是暫時高額的付出會有長期品牌收益的大智慧。 可惜,對見錢眼開的逐利者來說,降低成本才是最重要的,打價格戰才是搶灘王道。鑒於此,99.99%聲稱核心產區的都不是核心產區的柑果,這也是明顯的營銷欺詐。貼個圖罷了嗎,只是名諱而已,又沒有人追根溯源;尤其是網上的消費者,很多人還不知道天馬村在哪裡呢。所以這種營銷欺詐的犯罪成本實在是太低了。
而說了這麼多,還是要告訴大家半生曬和全生曬的小青柑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吧,我不奢求這篇文章被多少人看到,不過希望是能影響一人算一人,如果下面的辨別方法有朋友能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能看見,也算是為了新會小青柑正名之旅添綿薄之力了。
新會小青柑的全生曬的樣子,是這樣的,又黑又丑,又有疤。可是它的香度和沖泡口感,幾乎是烘焙柑的10倍有餘。
全生曬,即將已裝入普洱茶的小青柑,放置在太陽底下直至晒乾。生曬的優點,是在於能夠最大程度地保留柑皮的內含物質,並以光合作用使揮髮油向黃酮類物質轉化,後期茶和柑之間通過生曬會有有良好的融合轉化,茶氣融入到柑內,柑香和陳味被茶所吸走。
但此種工藝看似簡單,卻對自然條件有極高的要求。小青柑的全生曬達到完全晒乾需要十幾天到三十幾天不等,但青柑多是於夏末秋初採摘,此時的太陽光線已不似夏季強烈,且時常伴有雨水,全生曬沒有充足日晒時間難以實現。
在生曬過程中,若沒有充足的光照,一是青柑會留下澀味,後期難以去除;二則柑中殘留水分,致使發霉,影響口感。三則,從柑皮變陳皮的維度是三年,意思是在三年內飲用,還是會喝到青澀味和痹感。但是如果三年之後,那就是小青柑界稱王稱霸的級別了,價格當然也絕對不菲。
雖說全生曬也可能產出好的小青柑,但這種工藝受限因素太多,出好茶著實難度高,一般能做出來的如果不是冒充高溫烘焙或者假冒的半生曬,那真是極品中的極品。
當然等不及的朋友可以嘗試半生曬的工藝,半生曬工藝正好彌補了上述兩種工藝的缺陷。半生曬的小青柑就是將生曬和殺青(蒸青)結合,揚長避短,將小青柑殺青之後再晾曬,填茶,然後自然晒乾。往往殺青之後因為青味沒了,酶死了。所以一般情況下8-10天就可以完全乾透,而且柑茶也可以快速融合,半生曬的小青柑之後一般三個月就可以飲用,一年左右就能出陳皮中青皮七年才會出的葯香味。
而在半生曬和低溫生曬之間還有一種半烘焙工藝。簡單來說,半生曬就是將生曬與殺青相結合,揚長避短。而半烘焙就是先將裝好茶葉的小青柑烘焙一次,令其乾燥,避免霉變,去除苦澀味,此步驟能很好地避免其後期轉化中出現雜味;再是將乾燥後的小青柑放置在陽光下曬一到二天,使柑、茶二者同時轉化,充分相融;三是再進行低溫烘焙,主要目的是將香氣提高至頂峰,且保證其相對乾燥。
當然也有殺青後只曬一到兩個小時有那個烏色就匆匆進爐烘焙的無良賣家,然後美其名曰是全生曬,還有霜。其實沒有經過一個固定長期的日晒時間,後期的轉化是很糟糕的。其實半烘焙小青柑也是一樣,因為日晒時間不夠,後期的陳化效果是令人擔憂和不樂觀的。
當然半生曬工藝是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的巧妙結合,它不僅可抵消天然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很大程度上保證的生曬的質量,也能更好地提高其香氣、口感。
想要喝到品質穩定、等不了三年全生曬那麼久,而又想長期存放通過日晒能慢慢轉化陳香同葯香的的小青柑茶友,可優選半生曬小青柑。
最後來一張全家福,告訴大家如何辨別低溫烘焙,半生曬,全生曬的特點。
從左到右,分別是:1,低溫烘焙,2,半生曬,3,全生曬。
1,低溫烘焙小青柑,全身以青綠色為主,顏色非常均勻,柑身特別乾燥。往往有白霜,聞起來有种放質,放壞了的味道,一種漚潲的味道,甚至接近霉味。不耐泡,第一泡最香(因為所有的柑油和檸檬烯都在表面)而柑皮里因為烘焙幾乎沒有留存,柑香味一般五泡即止。當然,新鮮做的烘焙柑還是耐泡,烘香味重,因為很多物質還沒有在陳放中流失。
替換高清大圖
2,半生曬小青柑,全身以烏青,青黃,烏黃為主,顏色十分不均勻。這是因為日晒的角度和小青柑的曬棚露光度不均所造成的。身有油感,聞起來的柑香味很均勻,酸香,微澀(陳化中的味道)放久的半生曬小青柑有葯香。超級耐泡,使用三才蓋碗泡茶的話至少能有30泡以上,第一泡並不出味,大概第三到四泡油包泡開後才出味。柑茶融合的感覺十分讓人愉悅。
替換高清大圖
3,全生曬小青柑,全身幾乎以烏紅,烏黑為主,顏色十分不均勻。通過充分的日晒讓柑皮萎凋,揮髮油藏至皮內通過日晒轉化成多種物質,和新會的陳皮一樣經歷同樣的古法生曬陳化。所有的養分經歷質變的飛躍,並有充分的時間和普洱茶融合發酵,變成最頂級的柑普茶。全生曬的小青柑,就是裸體的最美,充分和空氣陽光接觸,自然陳化,越陳越香。 三年的全生曬小青柑,第一泡就幾乎有美妙的融化口感,而且耐泡度最好,葯香和陳香讓人垂涎欲滴。
它是小青柑中逼格最高的奢侈品,而且,沒有好的圈枝柑,好的天氣,好的茶底,好的用心的做茶人,它幾乎是無法面世的極品。
親愛的茶友們,趕快看看你們存著的小青柑,根據這篇文章好好辨別一下。如果真的被忽悠了,下次不要再上當啦,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記得轉發分享一下,讓更多的人懂得如何挑選和辨別真正的小青柑哦。我是梅江小青劉生,歡迎行業內外喜歡小青柑的朋友加我公眾號Chingerine聊天交流。
作者 - 梅江小青 Chingerine - 劉R
推薦閱讀:
※【案例分析】茶友親歷8元一盒的茶葉
※正山小種 大紅袍 金駿眉有什麼區別?
※第一次逛茶博會,這種東西可信嗎?
一般這類展銷會上,有哪些商家的常用陷阱?
※喝茶如何防止貧血?
※如何評價小罐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