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葯神》救了國產電影,誰來救救國產遊戲呢?

《我不是葯神》救了國產電影,誰來救救國產遊戲呢?

來自專欄著迷說1 人贊了文章

?

這片子火了。

4天破10億,實時票房穩居第一,票房佔比超80%;豆瓣均分9分,超過30萬人評分。

初次看到電影海報,海報上每個人都在笑,我就這麼被「騙」進去了。

電影散場,出來的人,每個都哭了。

不是電影的劇情有多牛逼,是人牛逼。每個電影里熱愛生命的不屈的人,每個看著這個電影,湧出發自心底的善良的人,都牛逼。

——它戳中了每個人的內心。

「誰家還不遇上個病人啊?」

「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

「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你聽過這些話嗎?他們既真切,又無奈,又充滿希望。

傳統的中國人,可能比較含蓄,不會輕易說出最後一句。但是前兩句,只要家裡親戚朋友有個病人的,你一定會聽過,你一定能理解這背後的心酸。

看過電影的朋友們都知道,本片圍繞徐崢所扮演的假藥販子,講述了一個自我救贖的故事。同時,也揭露現實,抨擊不合理的高葯價。

但我在看《葯神》電影的時候,其實相對於程勇前後的轉變來說,我反而是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那些病人身上。

尤其是王傳君所扮演的呂受益,第一個主動找到程勇代購,最後一個和程勇分道揚鑣,他看到他兒子第一眼就不想死了,總是最想辦法脫離困境的那個。

他總是飽含希望的。哪怕在最後,也選擇了將希望留給了孩子和妻子的未來。

藝術源於生活,電影因為情節的安排,我們看到的是大多數病人得到了拯救,獲得了希望。可在現實中某些地方,希望,非常奢侈。

或許不為大家所知的是,在遊戲界,同樣存在著像《葯神》這樣,直面現實意義深遠,並且十分相似地,同樣關注病人的這樣一個遊戲。

只不過,這個遊戲的故事,更讓人落淚。

這位看起來很普通的一對父子,爸爸叫Ryan,兒子叫Joel。Joel罹患惡性腦腫瘤,在出生時候,醫生就給他下了只能活幾個月的診斷書。

不過Joel很堅強,他挺了過來,一直活到將近五歲。只是快五歲的他仍然不會說話,只能說「哇哇」,「嗚哇」,「木哇」來表示最基本的悲傷和喜悅。

Joel的爸爸和媽媽非常愛他,一直對他報以希望,但他們也知道他能活下來本來就已經是奇蹟。

「如果沒有詞語來表達,疼痛是什麼,希望又是什麼呢?」

於是,Joel的父母就從不會說話的Joel的視角出發,製作了《癌症似龍》這個遊戲。他們希望Joel就像屠龍勇士,最終能戰勝病魔。

可惜,腦瘤不斷擴大,病情加重,無論是化療,藥物,最終仍舊不能拯救Joel的生命。

Joel離開了。去往了天堂。

原本像記錄Joel抗癌過程的遊戲,也就變成了對Joel的愛的記憶。

還有,對後來人的鼓勵:正視死亡的恐懼,並超越他,活在希望之中。

靠著《癌症似龍》,Joel的父親,也即製作人Ryan,獲得了全球遊戲大獎2016年度的「最具影響力獎」,這是全球專業的遊戲媒體對獨立遊戲所包含的精神內核的最高認可。

全場的領獎過程,只有Ryan是哭著走完的。

世界存在著諸多困境和痛苦,但是生者依然砥礪前行。正如Ryan所說的,你們透過我的悲傷來給予我愛,而我們面對彼此,這份愛和恩惠也足以改變世界。

在我看來,《癌症似龍》和《葯神》有著非常相似的一個連接點,就是深入我們最普通的人的內心,找到了我們最渴望的痛點。

《葯神》這部電影,對老百姓來說意義特別重大。老百姓在各種恐龍機器人魔法超級英雄的環繞中,終於迎來一部屬於自己的片子。

我們大多數人不是什麼電影的專業人士,總有一些優秀的國產電影我們沒有接觸到。

但是這樣一部電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讓這麼多人的看了他,更加關注我們身邊的病人。揭露社會困境,讚頌平民英雄,一掃大眾之前對國產的偏見。

大膽地說一句《葯神》救贖了國產電影,應該不算太過。

同樣的,我如此推薦《癌症似龍》,因為需要平民英雄,我們自己也想成為這樣的英雄,去保護所愛的人。

大部分時候,我們,是無力改變的那批人,面對降臨到身上的困苦,只能默默接受。而這個遊戲,恰恰是給無力的人們,以困境中依然繼續的勇氣和希望。

這樣的遊戲並不少。

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聚焦於一個悲劇家族故事的《艾迪芬奇的記憶》;根據真實歷史事件加以改變創作,講述中年危機的《看火人》。還有《這是我的戰爭》這樣,以非常獨特的平民視角,表現戰爭里小人物的悲慘遭遇的。

這些都是更貼近我們,更真實,有現實意義的作品。他們不是肥皂劇那樣的瑣碎、抱怨,哪怕是以悲劇收場,也總能看到每個小人物身上的希望。

我相信如我這樣的小人物,是希望能看到更多,帶給我們希望的作品。

可惜的是,這些遊戲無一例外,全部是國外產。美國居多,也有小國波蘭的。

那又是什麼原因使得我們沒有這樣的國產遊戲?

我們的市場上充斥著刺激性特彆強的遊戲。如果一個人特別愛玩這樣類型的,那麼也許我所推薦的幾個,根本就不會被當做遊戲。

遊戲「應該」是讓人感到快樂的,以遊戲來展現人類的痛苦,已經完全背離了「遊戲的精神」。

也許是吧。可是市場上各具特色的氪金系統算什麼呢?製造痛苦,用氪金來減輕痛苦。這算是遊戲精神嗎?

什麼是遊戲的精神?遊戲自己都不知道吧。

這種藝術性強,如同電影,有深刻意義的遊戲作品需要在中國被認可,「遊戲」這一個大的框架也需要被認可。

一個真正能得到大範圍認可的遊戲,是我們一直期盼著的。

其實,我們也有著自己優秀的國產獨立遊戲,有一批優秀的遊戲製作人。但是,還不夠。遊戲的影響力不夠,他們個人的影響力也不夠。

王傳君為了擺脫「關穀神奇」的形象,吃盡苦頭,拍一場戲吃44個小籠包,吐三次;減輕體重,2天不睡覺找感覺,這些事情會讓很多人注意到。

一個有理想的獨立遊戲製作人,從大公司出來單幹也要面臨各種生活和精神上的壓力,最終成品遊戲也有很大的失敗風險。但是知道這些事兒的,沒有幾個。

我們等來了《葯神》對國產電影的救贖,那我們什麼時候能等來一個,國產遊戲的救贖呢?

也許我們應該像電影里的人一樣,對未來充滿希望。

我們的QQ群:389482429

我們的微信群如下圖

歡迎加入我們

weixin.qq.com/g/AY1IRWM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來自捷克的童話——Amanita Design專訪
關於Korok2D遊戲引擎
口碑vs利益:獨立遊戲路在何方
古典與創新:從Roguelike到《貪婪洞窟2》
一支燃燒10秒的蠟燭,在發出獨立遊戲的微光

TAG:我不是葯神電影 | 獨立遊戲 | 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