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才女蔡文姬:逆境中挺住的人生能有多精彩?
來自專欄簡族288 人贊了文章
最近有個姑娘在網上向我傾訴生活中種種不如意的事情,覺得打擊太大,精神快堅持不住,想要就此放棄努力。
確實,對於缺乏經濟基礎,又面臨高物價、高房價、高壓力環境的我們來說,放棄奮鬥雖然不能改變處境,但是至少可以活得輕鬆一點。
我說,姑娘,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姑娘很警惕,她說,你別編故事騙我。
好吧姑娘,那我給你講段歷史。
蔡文姬 19 歲這一年,肯定覺得人生黑暗到了極點。
但在 16 歲以前,她的人生讓無數人羨慕到了極點。
蔡文姬的人生起點很高:出生於高知家庭的天才神童,幾乎完美繼承了父親的各項優點。
蔡文姬出生於東漢末年的名門世家,她的父親是當時最有名望的大學士、文學家、書法家蔡邕。
對,就是那個發現《六經》有謬誤,於是校訂後刻在石碑上,立在大學門外,引得天下學子前去觀摩抄寫並以此為準的蔡邕。
在東漢末年那個一團漿糊的亂世里,蔡邕經歷流放和大赦之後隱到江南的鄉野間躲避災禍。
年僅 4 歲的蔡文姬隨父親終日讀書練字學琴,勤奮好學的她展現出非凡的天賦,6 歲時只聽琴聲能立刻判斷出斷的是第幾根弦。
換到現在,大概就是全國最有名望教授的獨女,不僅讀書成績好,文章寫得漂亮,長相溫婉可人,鋼琴還考了十級。
很容易想像出 45 歲才為人父的蔡邕對這個寶貝女兒有多麼寵愛。
在蔡文姬二八芳齡(16 歲)時,在充滿政治聯姻的朝堂里,有著極其超前婚姻觀念的蔡邕,為女兒挑了她最喜歡的類型——
同樣出身書香名門的大學子衛仲道。
蔡文姬與丈夫婚後十分恩愛,但,好景不長,亂世終於對蔡文姬展現出了黑暗殘酷的一面。
蔡文姬在春天成親,幾個月後的夏天,60 歲的蔡邕被王允囚殺。
禍不單行的是,僅僅一年後,衛仲道病逝,因被婆家認為克夫,蔡文姬回到了娘家與母親相依為命。
再兩年,她的母親也因長期處於悲痛中,染病身亡。
此時的她,父母雙亡,又成了寡婦,偌大的蔡府,就此空空如也。
但悲劇並未就此停止。
19 歲這年,游牧民族南下劫掠,守孝又守寡的蔡文姬,被當作戰利品帶回匈奴。
三年前還被捧在手心裡視作掌上明珠的她,就這樣接連喪失至親,成了異族的「財物」。
巨大的落差一度讓她崩潰欲死:「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殘酷的亂世從她身上取走了太多重要的東西,一次又一次將她碾入塵土。
身不由己的蔡文姬開始了在異族他鄉的生活,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文化環境,對她來說都顯得陌生和彆扭,加之對親人亡故的思念和對戰亂災禍的憤恨,她終日鬱鬱寡歡。
22 歲時,蔡文姬守完孝,被迫嫁給了匈奴左賢王,為這個缺乏感情基礎卻足夠欣賞她的男人生育了一兒一女。
蔡文姬是否愛他?這很難從史料中找到結論。
我們知道左賢王足夠欣賞她,與她交談不久便十分欣喜;也尊重她的習俗,待她完成守孝再迎娶。
但左賢王恐怕並不懂她,不懂詩詞歌賦,不懂琴棋書畫,兩人缺乏共同語言,思想觀念也相去甚遠。
對於流落異鄉無依無靠的蔡文姬來說,是否嫁給左賢王,恐怕並沒有選擇的餘地。左賢王之於她,既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壞。
亂世人不如太平狗,蔡文姬又生在女性被視作男性從屬的古代,靠身世和天賦換得的一部分自由,早已煙消雲散。
如果沒有外力的改變,蔡文姬註定要在大草原上過完餘生,她那橫溢的才華,只能在充滿牛羊氣味的北風裡漸漸消散。
然而,蔡文姬等到了改變的契機。
在蔡邕名滿天下時,有一個不起眼的年輕人常常來到蔡府求教,蔡邕之於他,亦師亦友,情誼深厚。
他與蔡文姬也有一面之緣,為她的才氣而歆羨。
後來,這個年輕人在陳留起兵,再在官渡以少勝多,當蔡文姬在匈奴寓居到第十二年,他已經自立為漢朝丞相。
這個人就是曹操。
已經 53 歲的曹操打聽到蔡邕獨女的下落,安排使臣周近和董祀出使匈奴,以黃金千兩和白璧一雙贖回蔡文姬。
蔡文姬內心是矛盾的:失去這個機會,就再也不能回到中原;回到故土,就再也見不到兩個年幼的孩子。
在兩難的抉擇中,蔡文姬痛苦不堪,最終,她選擇隨使臣回去。
這一年,蔡文姬已經 31 歲,舉目無親、骨肉分離,連房舍都早已毀去,物不是,人更非。
幾年後,蔡文姬被曹操指婚給當初出使匈奴的使臣董祀。董祀對此有些不滿,畢竟他二十歲出頭,學識不錯,通曉史書,又受器重,仕途一片光明。
而蔡文姬雖說才氣動人,畢竟已經 35 歲,有過兩任丈夫,經歷了太多動亂,眉間常有陰鬱。
一年後,董祀犯罪,按律當死,蔡文姬蓬著頭、光著腳去向曹操求情。
那個因馬受驚導致觸犯自己所定律令而割發代首的曹操,派人截回已經簽發出去的判決文書。
這終於是蔡文姬人生中最後一番波折了。
也許是經過這番生死,兩人感情轉好,又雙雙看透人世,決定隱居鄉野,再不出山。
隱居前,蔡文姬惋惜父親那毀於大火的藏書,默寫出仍然記得的四百餘卷,為後世保留下重要的史料。
又寫下詩文無數,雖然大部分已經散佚,但流傳下來的兩首《悲憤詩》文學成就極高,是建安詩中的代表作。
蔡文姬又以在匈奴學會的樂器胡笳創作出千古名曲《胡笳十八拍》,一章一拍,十八拍完整地講述了從被俘到歸漢的過程。
從「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漢祚衰。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講到「胡與漢兮異域殊風,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苦我怨氣兮浩於長空,六合雖廣兮受之應不容」。
洋洋洒洒一千四百餘言,段段感人肺腑,句句攝人心魂,聞者無不傷心落淚。
數十年的苦難最終被蔡文姬釀成文學藝術上的重要成就,在正史中為被忽視的女子爭取到了濃重一筆。
但,如果她在之前的任何一段逆境中沒有挺住,這些成就都不會出現。
一千八百年後的現在,我們提起東漢到三國,能想起一個個英雄人物,想起一段段蕩氣迴腸的故事,也能想起因美貌聞名的貂蟬和大小二喬。
或許偶然有人從野史的邊角料里知道有個神童叫蔡文姬,但不會知道在女性普遍被嚴重歧視的時代里,曾經有一個女子身體力行駁斥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荒謬言論,以文學藝術作品名傳千古,為後世女子讀書提供依據。
幸好,蔡文姬堅持住了。
逆境最能考驗一個人能力的上限,挺得住,你都想像不到未來會有多精彩。
本文由公眾號簡族專欄作者 @封塵 創作,所屬簡族的「女言」專欄第三期。
文章首發公眾號 簡族(ID :jianzu1126),歡迎搜索關注,公眾號有本文電台版可聽。
微信公眾號搜:簡族回復『女』到公眾號後台,就能閱讀【女言】專欄,收到關於三毛、林徽因、陸小曼、蔡文姬等的人物解析。
回復『人』到公眾號後台,就能閱讀【沙粒·人】專欄,收到關於社會上形形色色有閃光點的各類人物採訪。回復『城』到公眾號後台,就能閱讀【城鑒】專欄,收到關於上海、北京、深圳、杭州、成都等城市的群像人物內容。回復『失』到公眾號後台,就能閱讀【失人招領】專欄,收到關於成長路上失去和得到的數篇都市人物故事。「簡族」,青年精神圖譜,每一個人都值得被記錄。聽說,比同齡人更有思想更優秀的人,都關注了「簡族」。推薦閱讀:
※懂事,懂得用懵懂屏蔽了的傷心事
※【短篇小說】弗萊士-雛末-S1-γ
※若美女想要找唐國明寫鵝毛詩,想要鵝毛帖的,只要捨得花錢就可以
※[情感文學]一個拚命的賭徒
※回應一下蘇沉船的自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