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化哲學觀(2)

二、社會化的內容

每個人都面對著自己的人生并力求使之富有意義,但是,只有正確認識社會人的標準,才談得上正確對待人生;只有懂得了社會人的價值是什麼,有什麼要求和怎樣實現它,才會開始真正有意義的生活。

1.心理素質社會化

在北京的一所全國重點大學裡,一天傍晚,輔導員來到學生宿舍看望新同學。突然,從一個女生宿舍里傳出哭喊聲,輔導員急忙進去,只見一個女同學正在哭叫:「我不在北京念書了,讓我回家去,要不然我就跳樓??」

輔導員連忙安慰她,並詢問原因,才知道她還不滿1歲,從未離開過父母。上中學時,家長對她實行的是「大包大攬」政策,衣食住行樣樣照顧得無微不至,連手絹都替她洗。家長對她的要求只有一個,就是念好書,考個好大學。她果然不負眾望,以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績考進北京的一所重點大學。母親特地送她到北京報到。繁雜的入學手續使她眼花繚亂;交照片、交錄取通知書、轉團關係、辦糧油關係、轉戶口??多虧媽媽協助她一一辦完手續,又送她到宿舍,為她鋪好床,然後,媽媽就乘火車回去了,剩下她孤零零地坐在床邊,看著周圍一張張陌生的臉,聽著同學們天南海北的口音,她不知所措。她想溫暖的家,想媽媽,淚水不由自主地湧出,她終於號啕大哭起來。

輔導員和同學們多方勸解她,鼓勵她努力學會獨立生活的本領,儘快適應大學的新環境。系領導將她母親又請回北京,陪她小住了一個階段。她在多方幫助之下,心中平靜多了。

這個女同學的情況,是由於在大學這個新環境中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產生了適應不良症。儘管她的學習成績可能是優秀的,但她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卻是嚴重不足的。

在不同的歷史時代,不同的國家、地區、階級、民族,個人有不同的社會化內容和要求。雅典人自幼受到藝術與民主空氣的熏陶,而古斯巴達人的孩子從小受到嚴酷的訓練與折磨;愛斯基摩人的孩子從父輩那裡學到了在嚴寒中生存的手段;黑非洲的孩子卻習得了抵抗酷暑的本領;我國古代禮教宣揚男女授受不親;而中世紀末期很多國家的青年必須學會交際舞。然而,不論有何差別,學習和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是任何社會、任何國家、任何地區的人都不能缺少的,它構成了社會化過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任務。

生活在社會中的任何一個人,都必須有衣、食、住、行的本領,這是人們後天首先要接受的東西。初生的嬰兒對於生活知識一無所知,隨著年齡的增長,成年人逐步教導他衣、食、住、行的知識,逐步向他表演種種生活方式,比如,怎樣吃飯、怎樣穿衣、怎樣走路等等。吃飯、穿衣、走路既是為滿足個人生理需要的生活活動,也是與一定的文化模式聯繫在一起的社會生活的基本知識。吃飯不是文化,但怎樣吃飯、吃什麼樣的飯就是一種文化形式。中國人用筷子吃飯,吃水餃和饅頭,這是中國人的特殊文化形式。美國人用刀叉吃飯、吃熱狗、三明治,這是美國文化的表現。同樣的道理,穿衣不是文化,但穿什麼樣的衣服,怎樣穿法,就是各民族文化的一種表現。成年人在教給兒童這些基本生活知識時,是連同一定的文化模式傳授給兒童的,是用一定的文化模式在塑造一個人。

一個人沒有社會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知識,是不能獨立生活的,但僅有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知識,而未掌握謀生的手段,同樣也不能自立於社會,因此,每一個生活在社會上的正常人,在其成長過程中,還要學會參加勞動的基本技能和知識。人在兒童時期是在成年人的指導、扶助下開始學習謀生手段與勞動技能的,如幫助父母做簡單的家務勞動。長大以後,就必須學會專門性的勞動技能或職業技能,如種莊稼、開機器、駕駛汽車、做買賣、教書、開展科學研究等等。勞動生活是社會活動的主要內容,也是個人謀生的手段。

只有獨立參與社會勞動的人,才具有獨立生存的能力,才具有社會成員的資格。一個人如果不接受上一代的經驗、知識、技能,不會使用工具進行生產勞動,不會進行產品的交換和消費,那麼,他也就成為蒙昧時代的原始人了。

經驗、知識、技能的學習與掌握,不僅可以使人脫離蒙昧、野蠻狀態,而且可以使他進行社會交往,發展社會關係,從而在社會中真正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一個聰明的有才智的人,一個社會的同類。

不同的生產方式、不同的社會文化制度,對人進行社會教化的內容、形式、方法是不一樣的。在傳統的農業社會裡,個人學習勞動知識和技能大多在家庭里進行,往往是子承父業,鐵匠的兒子學打鐵、木匠的兒子學木工,經濟條件和其它原因限制了個人只能從自己的父母那裡學習謀生的技能,因此家庭教育對勞動能力訓練起著主要的作用。

在現代社會,家庭雖然還有教育功能,但大大減弱了。由於工業化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結構,每一個勞動者都需要更多的文化基礎知識和專門的勞動技術,家庭一般無法承擔專門技能教育的任務,因此,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培養更多地讓位給了學校、工廠以及整個社會。由於現代人一般要受到正規學校教育才能成為合格的勞動者,學校成了社會化最重要的機構。

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個人不僅要有知識、有技能、有創造財富的能力,而且要具有社會主義的勞動態度和勞動精神,熱愛勞動,不怕苦、不怕累、自覺為他人、為集體、為社會多做貢獻。這種勞動覺悟,也是社會主義社會勞動者個人社會化的重要內容。

為了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實行計劃生育制度,一對夫妻只生一個孩子。對孩子百般嬌慣,就成了目前社會相當普遍的問題。因為是獨生,所以能得到父母充分的愛,愛得過了頭,就變成了溺愛。一些父母怕獨苗難養,給孩子創設了儘可能優裕的生活條件,事事順著孩子,什麼事也不讓孩子做,養成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有的孩子快上學了,連洗臉還要大人代勞,自己不會系褲帶,豈不料這種過分寵愛的結果卻把孩子培養成家庭中的小霸王,這樣的孩子由於缺乏處世和自理的能力,長大了走到社會上,也難以獨立工作和生活。

實際上,在家庭里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這和增進孩子的健康、發展孩子的智力一樣重要。一個弱不禁風、好逸惡勞的少爺小姐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成為社會所歡迎的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人。不少父母或許認為:「孩子現在還小,長大了獨立生活能力自然會有的。」殊不知,幼兒時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發展時期,此時,成人怎樣教育他,給他以什麼樣的外界刺激,在他一生中將留下深刻的痕迹,發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對兒童進行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是兒童社會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

歷史上許多偉人、名人在進行家庭教育時,特別注意對子女生活能力和勞動能力的培養,為後人留下美談。這裡記敘一段毛澤東主席送子上勞動大學的故事。

1946年初,毛澤東同志的兒子毛岸英從莫斯科回到了延安。毛澤東同志從1927年秋收起義時離家,那時岸英還只有5歲。後來,楊開慧同志不幸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8歲的岸英也被帶入監獄。楊開慧烈士犧牲後20多天,敵人才將折磨得骨瘦如柴的毛岸英釋放出獄。後來,毛岸英兄弟又曾在上海街頭流浪。直到1936年,上海地下黨組織才找到毛岸英兄弟,設法把他們送到蘇聯學習。

毛澤東同志在1941年1月寫給毛岸英兄弟的信中,對他們的長進表示歡喜,鼓勵他們進取的志氣。並且建議他們:「趁著年紀尚輕,多學自然科學知識,少談些政治。政治是要談的,但目前以潛心學習自然科學為宜,社會科學輔之。將來可倒置過來,以社會科學為主,自然科學為輔。總之注意科學,只有科學是真學問,將來用處無窮。」顯然,毛澤東同志的意思並不是要毛岸英做個不問政治的人,而是要他把自己的思想觀點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並且掌握建設祖國的本領。

毛澤東同志不希望孩子有依賴父母的思想。他對岸英兄弟說:「你們有你們的前程,或好或壞,決定於你們自己及你們的直接環境,我不想來干涉你們,我的意見,只當作建議,由你們自己考慮決定。」

岸英回到延安時,他和父親分別已經18年了。父子團聚,當然是很高興的。可是,毛澤東同志並沒有把毛岸英留在身邊。他對岸英說,你在蘇聯大學畢業了,還參加過蘇聯衛國戰爭,可是你還沒有上過中國這個革命大學,你對中國的情況了解得很少,缺乏實踐,這一課應當補上。理論只是知識的一半,你光有外國的書本知識還是不夠的,還要把書本知識變成自己的才行哩!你還應當上上中國這個大學;到農村去拜農民為師,你可以學到在外國學不到的許多有益的東西。

毛澤東同志建議岸英帶上小米、菜種和行李,到模範村吳家棗園去學習勞動。並且囑咐他:「到鄉下去,要和農民一起住、一起吃、一起勞動。」毛岸英高高興興地到吳家棗園去上「勞動大學」,住在農民家裡,學會了許多農活。回延安的時候,毛澤東同志高興地說,白胖子變成黑胖子了。他看了岸英結滿老繭的雙手,又說,你學習的成績不錯嘛!不過,今後還得繼續鍛煉。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毛岸英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不愧是毛澤東同志的好兒子,也不愧是中國人民的好兒子。

2.行為規範社會化

在熙熙攘攘的馬路上,汽車、自行車、人流按著紅綠燈的指揮有秩序地行駛著、流動著,倘若一輛汽車走到十字路口恰巧遇到紅燈,而司機仍舊駕駛汽車飛快地行進,不顧後果地闖紅燈,就可能與兩邊過往的車輛、行人發生碰撞,造成意料不到的交通事故。在這裡,如不按紅綠燈的規則行駛,不僅影響著交通秩序,也直接影響著人的生命。

大千世界,林林總總,在五彩斑斕的生活長河裡,人們都能井然有序地生活、工作,很少脫離生活的軌跡,也很少發生互相「撞車」的事故,使時代的列車永遠向前賓士,這是什麼力量呢?——紅綠燈。但這裡的紅綠燈不是指馬路上的交通信號,而是比紅綠燈範圍大得多的社會規範。

社會規範是什麼東西呢?讓我們先從一些具體的事例談起。自古以來,人們把穿在自己身上的遮蔽身體和禦寒的物稱衣服,穿在上身的稱上衣,穿在下身的稱褲子。人們將主食和大部分蔬菜煮熟食用,而水果生食。一個地方的車輛或一律靠大路右側行駛,或一律靠大路的左側行駛。以握手為友好、禮貌的表示,把友好交往、親密的人稱為朋友。以英勇保衛民族、保衛祖國為光榮,以貪生怕死為恥辱。現代社會的家庭都是一夫一妻。以暴力侵害他人要受到懲罰。起床、睡覺、吃飯、上班、看電影等都具有時間性。在我國,工人、教師、醫師等以工資的形式獲取勞動報酬。年滿15歲的人才能參加共

青團??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如此相似的共同行為,比比皆是,這便是由於受某種因素的支配,而這種因素就是普遍地存在於社會之中,支配和制約著人們的社會活動與社會關係、維持社會共同體存在的規則、標準,即所謂的社會規範。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指不用圓規和曲尺這兩種工具,就不能使方形和圓形符合標準。後來,人們專用這句話來比喻對人的嚴格要求。在社會生活中,個人的任何行為都必須遵守一種標準,受一種約束,否則,什麼事也辦不成。社會規範就是人們行為辦事的規矩,如學校規定教師上課時學生要起立致敬,這就是規矩。見朋友要招呼,用什麼方式打招呼,對於每天都見面的朋友怎樣打招呼,對於很久沒見面的朋友應當怎樣打招呼都有規定,若不按這套規矩行為,就要破壞朋友關係,失去作為一個朋友的地位。

這當然是一些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行為規範,社會規範的範圍很廣,習俗、道德、禮儀、紀律、法律、宗教等等都屬於人類活動的規則、標準,任何社會都會向人們提供一整套合乎這個社會要求的行為規範,為個人指明怎樣做或不怎樣做,怎樣做好怎樣做不好等。我們以一個生活在集體中的個人為例,展示一下他一天全部的生活內容,就會發現規範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早晨起床,別人如果還在甜蜜的夢鄉,那麼就必須遵守寢室的公約,行動要輕,說話聲音要小,不影響別人睡眠,這是道德的行為,反之就是不道德的,會招致別人反感,甚至發生衝突;開早飯了,吃飯必須排隊,按秩序就餐,否

則,就損害了別人的利益。吃過飯開始上班,一定得在規定的時間走到工作崗位,如果姍姍來遲,破壞了工作制度,誤了生產或工作,就要受到紀律的懲罰。下班後到夜市遊玩,同樣也要遵紀守法,不能見東西就拿,動不動就與別人揮拳頭。總之,社會規範干預人的行為相當寬闊,它像一個調節器,為人們勾划了一個無形的生活規矩,成為人們行動的準繩,凡是超越了這個界限就被認為是惡的、丑的,就要給以限制、批評、禁止;反之,就是善的、美的,就要給予肯定、讚譽、嘉獎。

一個人要想成為社會的合格成員,要想在社會中生存和工作得更好,就必須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規範,而這隻有經過社會化才能夠獲得。可以說一個嬰兒呱呱墮地來到世上,社會規範的教化便開始了。最初,他從媽媽餵奶的表情上,如高興、生氣、發怒等,接受媽媽的行為規則;長到稍大一點兒,他開始模仿父母的行為,並從爺爺、奶奶、叔叔、姑姑等親屬關係中接受家風、家教一類的行為規範,辨認出遠近親疏的倫理關係;再長大一點兒,他在與鄰里、村落、社區的孩子玩耍及其它社會活動中,從長者、鄉親等次屬關係中學習到許多風俗、習慣、倫理、道德以及鄉規民約,禮教制度。這些社會規範教會他懂得什麼是能夠做的,什麼是不能夠做的,有時候違背了,他的屁股上還要挨一巴掌。自然,他長大以後,還要接受許多社會規範教育、訓練,直到他的行為合乎禮儀,合乎社會規範需要的時候,才能正常地生活在人類群體之中,才能真正具有社會成員的資格。

社會規範往往以兩種形態呈現在個人面前,一種形態是模式,他人的行為、動作、方式、語言等。例如,用碗盛飯,客人來訪給客人讓座、敬茶;八點鐘到學校上課;各人拿自己的物品;過春節穿新衣服;汽車靠右邊行駛等。在兒童時期,個人接觸的多是這種形態的規範。另一種形態是觀念、他人行為及各種形式的灌輸,使之形成了一些規範觀念,應該怎樣,不該怎樣;這對,那不對,非好即壞。例如,對人要講禮貌;應該尊敬老人;偷竊是犯法的;打架罵人是不對的;勞動是光榮的。隨著個人的成長,人們越來越多地以觀念、概念來接受社會規範了。當種種形式的社會規範成為個人觀念的一部分,內在化為自己的習慣性行為並作為約制自己行為的規則時,社會規範便是被個人接受了。

當一種社會規範被成功地內在化了的時候,一個人即使在沒有別人在場的時候,也會遵守它。然而,內在化決不是在每個人那裡都會出現的,偏離社會規範的行為依然大量的存在。

上海《文匯報》曾刊登了一篇文章,總題目是《和解新風息事端》。寫的是上海造船廠兩名青工乘83路公共汽車,當售票員和藹可親地招呼他們買票時,兩位青年將錢夾在鞋幫里,把腳蹺到售票員的面前。乘客見此情景都十分氣憤,同時也擔心青年人血氣方剛,會爆發一場衝突,可是售票員並沒有發火,而是心平氣和面帶微笑將錢接過來,把票遞到青年手中,眼看一觸即發的矛盾卻化干戈為玉帛了。兩位青年羞愧異常,低下了頭。從我們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不難看出,社會主義時代所提倡的共產主義道德規範不是一朝一夕被所有人接受並把它當成行動的準則的。售票員和兩位青工的不同行為就可反映出來。乘車買票是國家規定,兩位青工如此戲弄售票員是違反道德規範的。售票員以理讓人、以理服人,用微笑對待這種戲謔,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顯示了優良的道德修養和情操。

任何社會的社會化,除去傳授規矩、準則、禁律以外,還要給社會新成員提供一種價值觀和生活目標,以鼓勵和引導他們去完成社會期待的事業。

不論何種社會,都會以種種價值觀、榮譽感去鼓勵不同性別、年齡、階層的人們去習得某種本領,承擔某種職業或職稱。

自古以來,人生價值觀和生活目標多種多樣,對此,可以做三種概括:一是為個人求名利、求權力、求享樂的人生目標。所謂「生者計利,死者留名」、「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等,均蓋於此。清朝乾隆皇帝的寵臣和珅,一生追求高官顯位,貪婪地聚斂財富。致使家有萬金,富比皇室。一次,他陪乾隆巡視江南,看到運河上舟楫往來,熙攘一片的景象後,乾隆便問左右:「他們都在忙些什麼?」和珅順口答道:「無非名利二字。」在他看來,人的一生一世操勞奔波,全為「名利」二字。唐德宗時的宰相盧杞,也是個重名好利之徒,人稱「名利奴」。在他未入閣拜相之際,口袋裡常常裝著想要求訪的三百多個高官顯貴的名片,天天琢磨如何叩開富貴門,找到做官的途徑。他把這種名韁利索套在自己脖子上的行徑,曾引起了許多正直人的嘲諷。二是只求溫飽的人生目標。四五十年代所謂的「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五隻老母雞,幾個小把戲」,就是「平生無大志,但求足溫飽」小生產者的人生哲學。這種人生目標的特徵是目光狹窄,要求不高,容易滿足。三是為大眾謀幸福的人生目標。歷史上許多傑出的人物都具有這種崇高的人生目標,由於他們對人生意義的正確理解,就能夠轉化為一種比常人更為持久和巨大的前進動力。

我國明代著名的醫藥家李時珍,用了整整30年的時間,獻出了畢生的精力和心血,寫出了醫藥巨典《本草綱目》,這正是由於他有著為民驅除病害的崇高價值目標的結果。他30年如一日,不辭艱難辛苦,目標始終如一,不為權勢所動搖,不為名利所誘感,寧願出沒深山老林,四處奔波,也不願當御醫,身居宮院享受榮華富貴。

我們同時代的大學生英雄張華,雖然只活了23個春秋,但他卻「一心只為大家,胸中火山若朝霞,依然獻身而去,不負青春年華。」為了搶救落入沼氣池老農的生命,毫不猶豫挺身而出,他把自己和祖國、人民、黨的事業聯繫在一起。張華的人生價值是充實的、高尚的,給我們的啟示也是深刻的。

馬克思曾經在他的博士論文中留下了一段精彩的語言:「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幸福而勞動的職業,我們就不會為他的重負所壓倒,因為這是為全人類所作的犧牲;那時我們感到的將不是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萬人,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作為新生活的建設者,年輕的一代應蔑視卑鄙可恥的人生目標,跨越渺小平庸的人生目標,追求為人民、為大眾服務的崇高人生目標。

3.角色社會化

小明是一個12歲的小學生。一天,他吃過早飯,背上書包,要去上學,媽媽叮囑他:「兒子,放學後,早點回家。」當小明乘車前往學校時,他又成為一名乘客,上車後,他馬上掏出錢,說:「阿姨,買一張票。」當他高高興興來到學校,正巧碰上他的老師,小明馬上舉起右手行禮,並問候:「王老師,你早!」短短的時間裡,同一個小明,既是兒子,又是乘客,還是學生,在這裡,兒子、乘客、學生就表現了不同的角色。

人的社會化過程無論多麼複雜,最後都由人的社會角色的承擔來體現。那麼,什麼是社會角色呢?

角色這個概念來源於戲劇,一般是指戲劇舞台上所扮演的劇中人物及其行為模式,也就是說,演戲的人在裝戴上面具以後所扮演的那個人所說的話,所作的行為。在一些學者看來,人類社會好比是一個天然舞台,人類社會上種種活動,就如是一種社會劇。每個人都在這個劇中,佔據一種或數種地位,扮演著自己的角色,有的是學生、有的是老師,有的但任廠長,有的擔任醫生,他們各有其地位,各盡其責任。這許許多多的角色,在串演一場場社會活劇,於是一些學者就把舞台上的「角色」這個概念運用到社會科學中,把社會規定的用於表現社會地位的行為模式稱為「社會角色」。

在戲劇里,角色是獨立於個人而存在的,它有兩層含意,一層是:不管是哪一個演員,只要他擔當某一個特定角色,他便要扮演這個角色的行為和姿態,按著這個角色規定行事。如在《江姐》這部戲中,扮演江姐的演員在塑造「江姐」這一形象時,必須按照江姐這位英勇共產黨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去行動。再一層是:扮演某一角色的演員會消失,但這個角色一直存在。即使這個演員不存在了,將來的演員還是可以扮演的。我國解放後上海的話劇《江姐》,江姐扮演者一共換了四茬。社會角色也包含這樣的意思。例如,教師和學生是兩種社會地位,兩種社會地位都有自己的行為模式。諸如教課、輔導、給學生考試評分,這是一個教師的角色。誰當教師,誰就要按這套模式行事。聽課、做作業、接受教師輔導,這是做一個學生的行為模式,誰當學生,誰就要按這套模式行事。我們還看到,在一個學校里,這班學生畢業出去了,那班新生又進來了,學生換了一茬又一茬,一批又一批,然而,不管誰來當學生,他都要盡學生的本份,要按學生的行為模式行為。

戲劇舞台的角色與社會舞台的角色也並不完全一樣。在戲劇舞台上,演員和角色之間可以實際上毫不相干,一個演員可以時而扮演貴婦人,時而扮演妓女,時而扮演教師,時而扮演工人,而演員仍舊是她自己。可是在「社會舞台」上,卻不能這樣做。他所扮演的角色必須符合他自己的地位,符合這個地位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的要求。我國古代的行為規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前邊提到的君臣父子就是指的地位,後邊提到的君臣父子就是指的角色,如果二者不相一致,就叫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就要受到社會的譴責。

在社會生活中,任何人都有著多種的相互行為和複雜的相互關係,有著多重的社會地位,因此,在實際社會生活的舞台上,每個人都要扮演多種角色。比如,一個人在家中扮演父親角色、丈夫角色,或許還扮演兄弟姐妹中的一個角色;在大家庭和家族中,可能還要扮演女婿、叔侄、外甥、姐夫、叔父、姑夫等一個或多個角色;在居住的鄰里中,有鄰居角色;在工作單位,有與其他職工相處的同事角色;在工會有小組長角色;在社交中,有朋友角色;在影劇院有聽眾、觀眾角色??等等,這就是說,一個人身上可以擔任很多角色,當他在一個社會位置上與不同的人打交道時,就要根據不同的關係,表現不同的行為。由於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社會關係,因此在每個人身上表現的就不是一個角色,而是多個角色或者說是一套角色。從這個意義上說,在生活的「舞台」上,每個人都是一個「角色叢」。個人的獨立活動越多,其扮演的角色也就越多。

儘管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在擔任各種不同的角色,但是並不是對每個角色都能擔任得好的。一個人擔任某單位領導職務的時候,是個好領導,工作負責,對人和氣,講民主,但是在家裡卻可能是個「暴君」,要妻子侍候,經常打罵孩子,他擔任這兩種角色的表現是極不協調的。這種現象常常稱之為「角色衝突」。

角色衝突有不同的情況,一個人承擔的角色甚多,角色之間在行為規範的要求上不可能一致,由此產生角色衝突,這叫「角色間衝突」。某單位一個產科大夫,正在家中招待一個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作為接待客人的主人,正要舉杯的時候,突然來人要他出診接生。在這種情況下,要出診,就要丟掉老朋友,會使老朋友感到冷淡;不出診,產婦可能會因難產而出現危險。這時大夫和老朋友兩個角色同時向他發出要求。但他不能分身,同時滿足雙方的要求,這便發生角色間衝突。

社會生活中這種角色間的衝突現象是經常發生的,一個法官的兒子觸犯刑律,作為法官他必須維護法律的尊嚴,包括自己作為法官的尊嚴,承認兒子是有罪的,是應該受懲處的;但作為父親,有責任保護兒子的生命和名譽,包括自己的名譽,不希望兒子是有罪的,這時,在法官和父親這兩個角色面前,他的角色行為就有所矛盾和衝突了。

角色衝突,還有一種情況,叫做「角色內衝突」,它是角色本身的各種規範要求不協調而引起的矛盾和衝突。小明和張傑是一對好朋友,小明對張傑要真誠相待,儘力幫助,也要珍惜和保護與張傑之間的友情,如果張傑做錯了事,而且還根本不能認識錯誤的時候,小明不批評張傑,對張傑就不是真誠相待,小明批評了張傑,就可能會傷害與張傑的感情。這就是作為朋友角色的各種規範要求在某種情況下引起的矛盾衝突。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都經常面臨某種抉擇和選擇:做還是不做、接受還是拒絕、堅持還是妥協??不管最後的結果如何,都不可避免地要進行一番思想鬥爭。

社會生活是複雜的,這種複雜性必然反映到角色行為中去,因此角色衝突在社會生活中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不僅一般人經常產生角色衝突,英雄人物和先進分子也有他們的「角色衝突」,而且其衝突的激烈程度,遠非常人所可比擬。據報載:張海迪在上海結束了一天的參觀、報告和座談之後,「她疲勞極了??心跳每分鐘高達100多次,呼吸突破30次(正常人每分鐘20次內)??我們發現,與半小時前在座談會上又說又笑的情景相比,海迪判若兩人。我們這些在場的人都禁不住暗暗抹淚??在上海期間,我們不止一次地聽海迪說過:『我是完全靠精神支撐著的!』『我和大家一樣,生活中有很多煩惱,除了疾病帶來的,還有來自社會的。我覺得自己不應該陷在個人小圈子裡,要在生活中戰勝懦弱的我,塑造堅強的我??』」這確實是先進人物的肺腑之言。

從張海迪及其他先進人物的經歷,不難發現,「角色衝突」實際上牽涉到一個「價值取向」的問題。人們對角色衝突可以採取不同的態度,可以是積極的參與,也可以是消極的迴避。態度上的選擇固然受社會大環境的制約,有時個人會感到無能為力,但是無可諱言,也受一個人的價值觀的制約,科學的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會產生巨大的物質力量,使一個人克服巨大的障礙和困難,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一定的地位和角色,隨著人的年齡增大,社會交往的增多,社會角色越來越多,而對自己或他人角色的認識,是靠社會化實現的。關於角色社會化問題,不少人都曾經作過研究,一般來說,個體在社會中學習扮演某種社會角色與演員在舞台上學習扮演角色完全一樣。演員扮演的角色在出台之前要經過「師傅」或「導演」的教練,經過反覆的排演練習。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在擔任一定角色之前也要經過類似的「教練」和「排演」的過程,由家庭、學校等社會化機構出任「師傅」或「導演」。一個人出生後要經過十幾、二十幾年的角色社會化,才能進入社會大舞台,扮演各種不同的社會角色。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的社會化也是個人學習扮演一定社會角色的過程。

學習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性別角色社會化,它構成了人的社會化過程中一個十分重要並延宕終生的內容。

幾乎在所有的社會中,孩子出生以後父母要問的第一句話都是:「是男孩還是女孩?」這種迫切的心情本身就說明了性別在人類社會中的重要性。

很長時間以來,都有人認為,男女行為上的差異是由生理因素決定的,男女不同的生理解剖結構,尤其是不同的性激素導致了兩者迥然相異的行為模式,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認識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開始認識到,男女在心理與行為上的差別是由社會化因素決定的。

人類學家最先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美國人類學家M·米德在本世紀30年代曾對新幾內亞的三個部落進行研究,並據此寫出了有名的《三種原始社會中的性別和性格》。米德發現,在叫做阿拉佩什的部落中,男女都有一種在一般人看來是屬於女性特徵的個性,他(她)們都性格溫順,待人熱情,強烈反對侵犯、競爭和佔有慾,男女都照看孩子。與此相反,鄰近的一個叫做蒙杜古莫的部落是一個有吃人肉的習性的部落,那裡的人認為無論男女都應該凶暴並且有侵犯性。女人們很少表現出母親的特徵,她們害怕懷孕,不喜歡帶孩子,尤其對女兒抱有敵意。第三個部落是昌布里部落,與前兩個部落不同,這個部落中男女的性別角色差異顯著,但與一般人認為「正常」的角色截然相反。女人專橫跋扈,盛氣凌人,不戴飾物,精力旺盛,是家庭中的主要經濟支柱;男人都喜歡藝術,喜歡饒舌,富於情感,並照顧孩子。米德據此提出,男女性別角色特徵不是天生註定的,而是通過在不同文化中經過系統的性別角色社會化形成的。

男女性別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在我國,封建社會的重男輕女觀念,一直到今天還有深刻的影響。孩子未出世時,父母已經懷有某種期望,當他一旦降臨於人間,父母便會通過取名、衣著、玩具、護理等途徑給予兒童與其性別相合適的對待,並提出相應的要求。比如,父母往往給男孩穿素顏色的衣服,給女孩子穿鮮艷的服裝;給男孩買玩具刀槍,給女孩買布娃娃;給男孩較多的自由,給女孩較多的保護,要求女孩儀錶整潔、行為溫順,容許男孩頑皮、多干體力活。長此以往,兒童便會按照父母的要求和社會所約定的性別行為方式舉手投足,逐漸形成與自己的性特徵相適應的性別角色。

學校的教科書也鼓勵學生接受傳統的性別角色。許多社會都把不同性別的作用反映到教材中去,使教科書內故事情節中描繪男性與女性的作用不同。有一位叫威茨曼的學者將美國幾個傑出的作家在1967—1971年之間出版的學前兒童讀物作抽樣分析,結果是:書中以男生或女生為主角的相比,比例是7:2,插圖中男生圖像261張,女生只有23張,成11:1,女性出現的場合,多數從事於服務性質工作,或扮演被救護與被幫助的角色,男性則常以教導人,或救人解圍的英雄角色等出現。這表現,男女兒童尚未進入小學,這些讀物所散發的思想已在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男女有別,女不如男。

大眾傳播工具——電影、書刊、電視、廣播、錄音等,也都大力強調傳統的兩性角色行為規範,從而對兒童的自我形象產生著深刻的影響。從不少電影、小說看,所刻畫的女性多是溫柔的、美麗的、軟弱的、羞怯的,或被幫助的、被迫害的、被拯救的,或嫉妒的,或缺少遠見的;而男性則多是堅強的、有力的、機警的,或助人的、俠義的、兇悍的、暴虐的。動畫片中的小白兔、小羊、小鳥往往採用女性配音,而獅子、老虎、黑熊、灰狼則往往採用男性配音。這些都對兒童性別角色的形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總之,評價一個人的社會化過程是否成功或順利,關鍵就是看他承擔社會角色的情況。培養社會角色是社會化過程的落腳點和最終結果。

4.個性社會化

觀察一下你周圍的人們,不難發現,人的個性千差萬別,比如,在交際上,有的活潑、外向,喜歡結交朋友,有的孤寂、內向,愛獨自沉思;在待人方面,有的誠實、和善,有的虛偽、狡詐;在對待生活的態度上,有的樂觀進取,有的悲觀失望;在情緒特點上,有的暴起暴落,有的穩定持久;在行動上,有的果斷、堅毅,有的謹慎、怯懦,如此等等。文學家抓住現實生活中各人的鮮明個性特點,塑造出典型的、生動的小說人物。一部《水滸》,竟把一百零八條好漢刻畫得有血有肉,個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使我們讀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十分愜意。

但是,鮮明突出的個性並不等於就是完美、健全的個性。葛朗台的吝嗇、阿Q的愚昧、堂吉阿德的呆板等都是令人生厭的,還有生活中常見的懶惰、自私、傲慢、膽小怕事、不關心集體等等不良個性特徵,都是不可取的。那麼人的這種種不同的個性是怎樣形成的呢?

個人社會化的目的,是樹立生活目標,掌握實現生活目標的生活手段;扮演一定社會角色,成為遵從一定生活模式的人,從根本上說是培養人的社會性,因此,社會性既是個人社會化的目的,也是個人社會化的結果。然而,個人在這樣一個本質相同的過程中,所獲得的具體成果是不同的。由於各個人的先天素質、所處環境、文化教養以及生活經歷的不同,常常會表現出不同的個性特點,如不同的氣質,不同的能力,不同的慾望、信仰和興趣愛好,不同的動機、需求和人與人交往的方式等等。這些不同形式的表現,總括起來就稱作個性。

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人的個性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氣質和性格,就是多種多樣。有人熱情直爽,有人冷漠含蓄;有人急性子,有人慢性子;有人堅強,有人軟弱等等。即使都是性急的人,他們性急的程度、時間,所針對的事物或引起的原因也都不同。當然,個性也有共同之處,主要表現在相同民族、相同階級的人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特徵,這通常用「民族性」、「國民性」來概括。中國人與西方民族具有明顯不同的人格特點。我國人民一般來說,在感情方面比較含蓄、深沉,而西方人感情外露、坦率。

不管是個性中的差異性,還是個性中的共同性,都不是先天就有的,它們從其產生到後來的演變,莫不與社會文化環境、個人生活環境有直接的關係,人是社會的產物,人的個性與行為正是社會塑造的。

我們先看「國民性」與社會環境的關係。在中國人的社會生活中,如果有誰在公共場合大聲疾呼,人們就會扭過頭去看他,認為這人很不禮貌。但是這種行為在美國都算不了什麼,因為美國人在公共場合可以放縱自己的感情,即使「目無他人」,也不會受到別人的指責。正因為如此,美國人在公共場合對別人的事是不介意的,聽見了也裝沒聽見,而在中國如果有誰在公共場合做點「私人交易」,馬上就有許多人團團圍住,以為發生了什麼大事,非要弄個明白不可,直到弄清了什麼也沒有,他們才會悻悻地離開。這是為什麼?正是中國和美國的文化環境不同,文化環境的差異常常會形成不同國民的心理和性格。

各個民族的文化精神是有很大的差異的。一個民族長期在某種文化精神的熏陶下,就會養成一種民族性格。以印度和日本為例。他們雖然同屬東方文化,由於文化精神不同,其民族性格差異是很大的。印度是一個宗教占統治地位的國家,支配人們精神生活的主要是達摩文化。這種文化以宇宙為本位,主張從現世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以靜修來世,所以看印度的文化,往往有一種「寂靜味」,處處廟宇,林林神池,清真寺、教寺廟、廟會、游神車、念經的和尚、虔誠的教徒、敬神的香客,這一切都是由達摩文化精神主宰的。

人們平靜地生活,儉樸得近於苦行者,但他們也不輕易流露出憤怒和悲哀,而是靜修來世,寂靜、恬淡地對待周圍發生的一切,任憑「神意」的安排。日本文化則貫穿著一種神道精神,它包含有生觀、有靈觀、有神觀三重意思。到德川時代(1603—1867),神道文化精神已經成了武士階級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意識。這種文化認為,貴賤有等,身份地位有別,武士各階級應該嚴守職責,向公背私,不得越權妄為,不得恃強凌弱,不得犯上凌尊,悖逆作亂。在這種文化精神撫育下的日本國民性格,是以「各守本分』為主要特徵的。觀察日本國民的行為,常常看到妻子對丈夫、兒子對父親、晚輩對長輩、下屬對上司無比的恭敬從命。那種畢恭畢敬、唯命是從的態度和行為,對異國人來說似乎是不好理解的,然而它是日本文化精神的體現。魯迅說:「英國沉著,德國粗豪,俄國雄厚,法國漂亮,日本聰明。」這種概括雖然未必準確,但它卻說明一個國家或民族由於長期共享一種文化,接受它的教化和訓練,總是會養成一種基本的國民性格的。

「民族性格」、「國民性」尚且如此,作為每一個體的人,其個性同樣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各人的生理素質的基礎上,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和發展的,因此,也是在個人社會化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個人社會化的產物。這裡以人的性格為例來作出說明。

性格是一個人對客觀事物的穩定態度和習慣化的行為方式。它是個性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在人的全部行為舉止中,表現在對待自己的事業、對待周圍的人們以及對待自己本身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有的人對同志熱情忠厚,與人為善,有的人對同志尖酸刻薄,冷嘲熱諷;有的人在困難面前不畏艱險,堅毅勇敢;有的人則前怕狼後怕虎,畏縮不前;有的人謙遜謹慎,有的人則自高自大,這些都是人的性格表現。

心理學家曾對性格作了專門研究,認為性格特徵有幾十種甚至上百種。所謂完善、健全的性格並不是這些性格特徵的機械總和,而是把許多良好的性格特徵有機地統一起來,加以學習、培養、塑造。這些性格特徵表現為:

對社會生活的態度方面,包括對社會、對集體、對他人、對自己及對勞動、工作、學習的態度。這方面的良好性格特徵有熱愛社會主義、熱愛集體、熱愛生活、勤儉、正直、樸實、謙虛、有禮貌、守紀律、肯助人及首創精神。

性格的意志特徵方面,這方面的良好性格特徵有自覺、主動、自制力、勇敢、果斷、堅毅、嚴謹、有恆心等。

性格的情緒特徵方面,這方面的良好性格特徵有精神愉快、飽滿、情緒穩定、持久、心境好。

性格的認知特徵方面,這方面良好的性格特徵有觀察精細、敏銳、富於想像、獨立思考、善於分析問題或善於綜合、概括問題,或善於描述事物等。

一個人在生活中表現為什麼樣的性格,固然可有先天的生理基礎,但更重要的是決定於他生活的環境,由於接受社會環境的影響不同,每個人的性格會有不同的特徵。

家庭環境因素,尤其是父母對子女的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影響。父母性格開朗、家庭民主平等,子女也較樂觀開朗;從小喪失父母照顧的子女,往往獨立性較強,但容易放任;由於家庭問題而受社會歧視的人,容易形成待人冷漠、沉默寡言而又敏感的性格;父母感情不和、離婚等對子女的性格影響更大。

有人對360名大學生作過調查,情況表明,在個性形成差異的最初根源是家庭環境。一般來說,多子女家庭中的那些曾協助或主持過家務的孩子,一般比較能幹、老練,顯得果斷懂事,責任感強;獨生子女家庭經濟條件較好而又嬌生慣養的,顯得比較天真活潑,有些任性放縱,表現得自由散漫,獨立性較差,遇到困難時膽小脆弱;被家庭管教過嚴者,由於經常受到嚴厲指責,一般比較畏縮拘謹,合群性較差,不夠靈活,甚至常帶點逆來順受,任勞任怨的委屈感,或者形成了倔強的脾氣。

在學校里,教師的言行、班級的風氣、課堂教學的效果、課內外讀物以及少先隊活動、團隊活動等,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的性格的形成。全國優秀教師斯霞曾經教育過這樣一個孩子,他在幼兒園是有名的「調皮王」,剛進學校就和算術老師頂撞。斯老師經過仔細觀察,發現這孩子的性格具有雙重性,他既勇敢而又魯莽,既熱愛勞動又不會勞動,既聰明靈活又粗心大意。於是,斯老師就按照他的特點進行訓練,有時叫他幫助老師拿杯子倒茶,訓練他的認真態度;有時叫他整理作業本,改錯別字,以使他培養細心、耐心的性格??在斯老師長期的精心的指導下,這孩子變化很快。因此,有人讚揚斯老師是兒童性格塑造的藝術家。

人的性格的形成與客觀社會環境也有很大關係。社會風氣是否開通、社會生活是否活躍、所見所聞是否廣闊、人們起了什麼樣的榜樣作用,都對人的性格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農村長大的孩子一般比較淳樸,能吃苦,但不夠活躍;在大城市長大的孩子一般比較活躍、靈敏,但是吃苦精神差;在戰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比較堅強;在「暖房」里長大的孩子比較嬌嫩,等等,所有這些都影響著個性的成長。

辯證法的一條原理是: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要使每個正在社會化的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質,除了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外,還要依靠個人本身的努力,而努力的程度,首先在於青少年對性格意義的認識程度。

青少年應該懂得,培養良好的性格對自己、對集體都有重要的意義。一個有自制力、主動、果斷、堅毅性格的人,能夠很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能夠正視現實,克服困難,在事業上取得成就。相反,如果缺乏良好的性格品質,就會影響學習、生活和工作。每個人的性格品質中往往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青少年如果了解自己性格中好的一面和不良的一面,就要自覺地發揮好的一面,改變不良的一面。

性格的培養對於社會也有重要的意義。有的人由於性格的關係,不能適應所處的環境和集體。性格本身就有社會適應性的一面,不具備這種品質,無法與他人合作,勢必造成自己學習、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難和障礙。因此在人的整個一生的社會化過程中,特別是青少年時期,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特徵就成為社會化的基本課程之一,也是一個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必備的條件。


推薦閱讀:

李元書:政治社會化的涵義、特徵、功能
艾媒分析:社會化到社交化,移動互聯網分享模式升級
楊照:台灣軍隊的「社會化」過程
分析社交網路的一些方法和工具 | @SocialBeta(專註於社會化媒體)
社會化媒體內容營銷別忘了用SEO「畫龍點睛

TAG:社會 | 哲學 | 社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