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養生:飲食9大法則 可吃零食補充營養

   老年人的餐桌守則

  老人的營養需求不同於年輕人,台灣《康健》雜誌最新刊登營養專家們歸納出的適合老人的飲食法則。

   1.零食補充營養。老人咀嚼及吞咽能力較差,一餐吃不了多少東西,進食時間又拖得很長。所以不妨讓老年人一天分成5~6餐進食,在三次正餐之間準備一些簡便的零食,比如低脂牛奶燕麥片或豆花、豆漿加蛋等。

   2.用豆製品取代部分動物蛋白質。老年人每天需要4份蛋白質,不過肉類的攝取必須限量,所以一部分蛋白質來源應該以豆類及豆製品(如豆腐、豆漿)取代。台北營養專家金惠民認為,老年人正餐至少要包含一份品質好的蛋白質(如瘦肉、魚肉、蛋、豆腐等)。

   3.主食加入蔬菜一起烹調。為了方便老年人咀嚼,盡量挑選質地比較軟的蔬菜,比如大番茄、絲瓜、冬瓜、南瓜、茄子及葉菜類等,切成小丁或細絲後烹調。如果老人家平時以稀飯或湯麵做主食,可以加進1~2種蔬菜一起煮,確保他們每天至少吃到3份(半斤)蔬菜。

   4.每天吃2份水果。水果是老年人常會忽略的食物。台灣發布的營養調查顯示,當地老年人每天吃水果不足2份。一些質地軟的水果,如香蕉、西瓜、水蜜桃、木瓜、芒果、奇異果等都很適合老年人食用。如果要打成果汁,必須注意控制總量,打汁時可以多加些水稀釋,以防糖分過高。

   5.著重補充B族維生素。台北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潘文涵教授指出,B族維生素和老人易罹患的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白內障、腦部功能退化(認知、記憶力)等密切關聯。粗糧及堅果中都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在為老年人準備三餐時,不妨在粥飯里加一些糙米或堅果碎。

   6.限制油脂攝取量。老年人攝取油脂要以植物油為主,避免肥肉、動物油脂(豬油、牛油),而且要少用油炸的方式烹調食物。另外,糕餅類的油脂含量也很高,要盡量避開。台北市立慢性病防治院營養師周秀娟進一步表示,各種植物油(花生油、玉米油等)輪流換著吃,更能均衡攝取脂肪酸。

   7.用天然食材替代調味品。老人吃東西常覺得沒味,為此烹調時經常放入過量的鹽、味精等,容易吃進過量的鈉,埋下高血壓風險。其實,善用酸味或某些食材特有的香氣,就可以讓食物少鹽也美味。一些具有強烈風味的蔬菜如香菜、香菇、洋蔥,可以用來炒蛋或是煮湯;白醋、水果醋、檸檬汁、柳橙汁等各種果酸味,也可以變化菜肴的味道。中藥材也是可隨手運用的調味品,比如氣味濃厚的肉桂、五香、八角等。

   8.戒除辛辣。雖然辛辣食物能挑起食慾,但台北中醫院陳朝宗醫師指出,老年人如果吃多了這類食物,容易造成體內水分、電解質不平衡,出現口乾舌燥、火氣大、睡不好等癥狀。

   9.白天多補充水分。因為擔心尿失禁或是起夜,不少老年人不愛喝水,如此會讓有便秘癥狀的人雪上加霜。應鼓勵老人在白天多喝白開水,也可以泡一些花草茶(盡量不放糖)變換口味,但要少喝含糖飲料。▲ (戴琳琳)

責編:王志勝
推薦閱讀:

營養手冊(蔬菜/食用菌)3
營養過剩的孩子傷不起
查查你缺少哪種營養

TAG:飲食 | 營養 | 養生 | 零食 | 法則 | 老年 | 食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