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哲學的本體
哲學上的本體論,指世界的本源是什麼。在馬克思之前,分為兩派,唯物的和唯心的。唯物的認為,世界的本源是物質,唯心的認為是人的精神。這種分類方法是按歐洲哲學傳統進行的,我們借用此概念,一是為了分析馬克思哲學的本質,二是為了以後在分析中國古代哲學做比較,以便抓住諸子百家的實質內容。本文主要論一。
馬克思哲學超越了上述二者,按馬克思自己的表達,真正?的人道主義,不同於唯心與唯物,是二者的結合。按恩格斯的分析:是辯證的唯物主義,吸取了唯心與唯物的精華揚棄了兩派的糟粕。先說舊唯物主義的糟粕。
舊唯物主義即?自然實體論本體論,在歷史上大體有三種觀點。最早形成的,是把自然萬物歸結為某種自然物的本體論觀點。因其極端缺少解釋力,故而它被把自然萬物歸結為幾種自然物相互作用的本體論觀點所取代。後來物質實體本體論為近代17、18世紀唯物主義所繼承和發揮,並成為那時佔主導地位的本體論學說。這種學說,除了把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性理解為物質的屬性以外,還把自然物質的一些特性誤認為物質的一般屬性。
?這種自然實體論本體論的缺陷有三:一是概念本身不周全。這表現在,它不僅把「能量」置於這種「自然物質」的外延之外,而且把人類歷史也拒之其外;人在這種概念中,只是一種自然物,或一架機械組合的機器。二是缺乏科學支撐。科學的發展證明,世界作為一個無限的存在,在其構成上,並不存在那種不可分、不可入、不動不變而作為「始基」的所謂「世界源頭」。三是缺乏動力支持。自然實體論本體論往往還把所謂世界的物質性「始基」與推動其運動的動力相分離。於是它無法說明,如何從終極、不動的「始基」去構建紛繁、流變的世界。這一漏洞,導致了從物質性「始基」之外去尋找動力因素,從而為唯心主義將抽象精神視為原初動力留下了缺口。牛頓就是這樣的一位先生。
分析完舊唯物主義的糟粕,我們對本體論有了進一步認識。1.世界本源與人的關係,即實質關係。?2.它會如何發展?即可能狀況。3.它的理性狀況。哲學是把握這三者關係,協調三者研究和行為的理論。哲學的基礎是世界觀,價值觀構建在其上,行為準則的基礎是價值觀,或者說道德觀念以世界觀和價值觀為基礎。中國的道德概念實際包含了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回過頭再看舊唯物主義缺陷,1.本源與人沒關係,這不是「人」的哲學。2.對於物質自然界的本質認識是錯誤的,物質自然界的本質特徵是運動,量變到質變是運動的結果。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不是即成事物的堆砌。其對世界的認識不科學。
?精神實體論本體論,是指唯心主義用抽象化、實體化的精神來作為世界與人創生的第一動因的理論。在這種理論看來,這裡的第一動因,也就是理解和協調人與世界關係的普遍根據。這可以說:與「人」相關的哲學。但它也有三個缺陷。
?一是理論根基的神秘性。即作為人與世界創生動因的所謂精神實體是馬克思所曾批判過的那樣一種「知道自己並且實現自己」的神靈意識。
?二是精神作用的虛妄性。精神實體論本體論離開客體條件和作為實踐力量的人這一主體條件,抽象地強調精神的能動作用。這種強調是無力、空洞的。
三是理論前提的虛假性。精神實體論本體論認為,物質是消極、惰性的存在,因而需要積極能動的精神去加以推動和建構。然而現代系統科學證明:世界上的事物作為系統都是在該系統諸要素的相互作用中,通過自組織的生成。有意識的人作為世界體系的一部分,在他產生以後,也只是作為一個因素即主體因素在發揮作用。因此,在這裡,根本不存在也不需要那種超越自然和脫離人身的所謂精神的第一推動。
?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實體論本體論的超越
?眾所周知,實踐,特別是生產勞動,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根本之點,因而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看來,它也就成為說明人之為人、人之社會、人之精神、包括哲學精神等的產生和發展的立足之地。
人之所以要研究哲學,特別要對作為哲學世界觀一個分支學科的本體論展開研究,說到底,不是某些論者所認為的,是人的超越本性或人類理性所固有的形上追求使然,而是根源於人的實在處境和生存需要;根源於這種處境下,滿足生存需要的現實手段:物質生產;根源於物質生產對人與世界關係理解和協調的全面性要求,即人的生產在與人的需要相互依賴和促進中,是逐漸趨於全面性的活動。由此人的生產的全面性,也就要求人的思維要從總體上把握人與世界的關係。馬克思哲學超越了以往的本體論。
?一是出發點上的超越。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摒棄了傳統哲學本體論從單純感知或抽象思維出發的觀點,而堅持從作為感知和思維的源頭,即人類實踐出發的觀點。
包括費爾巴哈唯物主義在內的一切舊唯。物主義本體論,都是從單純感知或直觀受動出發。這種出發點無疑有其現實性,但局限於此,並不能真正揭示普遍性,而只能通過思辨賦予其感知以某種想像的普遍性。因此,舊唯物主義本體論實際是一種囿於單純「自然思辨」的本體論。其範疇是即成事實,可知的有限事物。把科學定義在這樣一個範疇與物質自然的實質存在矛盾,在強調科學的時候,這種本體論實際上背離了科學。
?人的感性並非先定,而是在人類生產勞動基礎上生成的,並且隨著接觸半徑的擴大,感性對象不斷豐富,並非是有清楚界限的範疇。這種現實感知,排除了感知具體物以外的對象-人的社會關係,人的理想思索,人的意識傳承,並不能通過感知來直觀社會的人和人的社會。
排除了人類理性後,他們把人與動物等同,不論在理論上還是在現實中。先秦的荀子及其弟子韓非和李斯之所以令人厭惡,原因就是他們抽掉人的理性,他們的性惡論來自於經驗性的感知,排除他們感知外的意識-文字外的語言傳承的意識,把沒受過教育的人當畜生,用嚴刑峻法勒羈。他們的哲學思想類似於歐洲的舊唯物主義,當他們掌權主導意識形態後,畜生理論成為法理,造成了被統治的勞動者激烈的反抗,揭竿而起,摧毀了金戈鐵戟武裝的軍隊,引爆了火藥桶,炸翻了秦始皇死後的帝國。中國歷代文人對於秦末統治的批判多數是有道理的,唯心比畜生般的唯物論更接近人的本質論述。
?針對唯心論,馬克思提出人類的思維也不是先定的,而是在人類生產勞動基礎基礎上生成和發展的。「人的思維的最本質的和最切近的基礎,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人在怎樣的程度上學會改變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樣的程度上發展起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329頁)
?馬克思哲學的出發點是人類的基本活動,生產勞動。這是自由的發揮自己的體力和智力(改造過的黑格爾的人本質論述)的過程,也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識的生命活動過程(費爾巴哈人本質術語)。這就是馬克思哲學的本體。通過生產勞動來闡述人的本質,人的意識,物質與意識的相互作用過程。這是不同於以往的哲學,不同於以往的人本哲學。他回答的不是何為世界本源的問題,而是人的本質-何以為「人」的問題,人的發展本質問題,人的理想本質問題。
?二是理路上的超越。哲學是思維的反思,相對於實證性,它具有抽象概括性,和思辨性。
?任何形態的理論都是實證性和思辨性的統一。不同的是,具體科學是以其實證性去統攝思辨性,哲學則是以其思辨性去統攝實證性。故而實證性是具體科學的特性,思辨性是哲學的特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黑格爾說:「思辨的思維,亦即真正的哲學思維。」唯實踐主義拿科學做範例,進入實證範疇,恰恰說明此主義不是哲學。
哲學思辨有獨斷和科學之分。所謂獨斷思辨,是指脫離實踐基礎和人類認識的有機聯繫,把其中的某個片段抽象出來,歪曲誇大為具有普遍性的獨立存在,並以此來作為立論的基點。所謂科學思辨,是指以實踐為基礎,以具體科學所提供的實證知識為前提,從個別到一般,從特殊到普遍,從有限到無限,來抽象概括地把握世界。馬克思哲學正是以生產勞動為基礎的科學思辨。
實體論本體論是以獨斷思辨為理路的。所不同的是:舊唯物主義的自然實體論本體論把感性從人類認識中獨立出來,藉助主觀想像,進行片面歸結,以尋找所謂作為「原始物質」的自然實體;唯心主義本體論則是把理性從人類認識中獨立出來,藉助邏輯思辨,進行因果倒置,尋找所謂作為物質世界「第一動因」的精神實體。這兩種實體論都是獨斷思辨論,對世界本質進行實證追索。
馬克思哲學的本體論特徵?
?馬克思哲學本體論特徵以勞動創造為基礎,解剖人類的意識與行動。以「人」的社會存在人的物質需要為出發點,分析人的意識與行動-生產勞動實踐過程,從過程的物質結果和意識的回歸結果-感性認識來分析,這個過程的意識與物質結果呈現出人的本質活動特徵。這即是馬克思哲學的辯證唯物性,過程包括人的意識,人的行動,意識的對象(工具,生產資料,要做出的勞動產品。)筆者根據馬克思與恩格斯的理論,歸納為:意識傳承下的勞動創造。其中必須有實踐,也必須有意識,二者是對立的統一到人身上,不可或缺。否則就不是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過程分析是辯證法的前提,這已經為大家公認,對於意識的不可或缺性則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說明對馬克思哲學了解不夠,原因是對於黑格爾哲學不了解又沒有哲學敏銳性。
辯證唯物論是馬克思哲學本體論的特徵,由於其建立在生產勞動基礎上,馬克思哲學天然的是勞動者的哲學,為勞動者服務。離開生產勞動的主體-勞動者來談論馬克思哲學和馬克思主義都是背叛。
?如前所說,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的規定上,存在著物質本體論、實踐本體論、社會存在本體論、人本體論等不同見解。筆者認為在承認馬克思哲學本體前提下,可以探討磋商。
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只能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世界觀,而不能從其所統攝的其他任何層次或環節來規定。這是因為後者所揭示的,只是理解和協調人與世界關係的某種特殊根據;而前者所揭示的,才是理解和協調人與世界關係的普遍根據或曰總根據。不僅如此,更應指出的是,如果脫離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的統攝,孤立地從上述某一層次或環節來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加以片面規定,那末也就會走偏方向,因而這是需要警惕的。
?哲學本體論之「本體」,是概括人與世界普遍本質的、廣泛已極的概念。既然如此,那麼它就不能用一些有限概念來規定或指稱。如果在這些有限概念的意義上,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體論說成是實踐本體論,或社會存在本體論,或人本體論,那麼也就使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降格到了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水本體論」「火本體論」的地步。如果說,這些古代哲學本體論的觀點相對於它們所產生的時代條件來說,還多少帶有歷史合理性或正當性的話,那末把這種本體論的路數在現代意義上加以重複,也就極不可取了。
備註:前一階段文章中談到本體論,馬克思哲學的基點,網友提出:什麼是哲學本體論?一般解釋百度就有,但都是起源及表面解釋,無助於分辨馬克思哲學的特殊性。自己讀了許多哲學家的文章,認為社科網哲學板塊陶富源先生的文章好,?就改寫了並加進了自己的理解。下面這一段是陶先生的一段原文。?
以往的自然實體論本體論是把人片面歸結為自然,而上述有的觀點,則是把自然片面歸結為人的實踐,於是形成了所謂實踐本體論。這樣一來,實踐就成了不需要自然前提和基礎,而又能從自身創造出萬物的神化了的絕對。對這種否認實踐的「自然制約性」,而給實踐「加上一種超自然的創造力」的觀點,馬克思是堅決反對的。(參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298頁)有的論者則是視「自然是一個社會範疇」(盧卡奇,第203頁),繼而又把社會片面歸結為人與人的關係或人與人的生產關係,由此引出了社會存在本體論,或社會生產關係本體論。這樣一來,社會存在,或社會生產關係也就成了超越自然、同時也超越了人對自然進行改造的生產活動,而又能對生產活動加以制約的力量。對這種關於生產關係及其作用的空洞理解,馬克思也是斷然否定的。馬克思在批判蒲魯東只承認生產關係對生產起制約作用的觀點時指出,生產關係首先是生產的產物,然後才對生產發生作用的。他說:「一定的社會關係……也是人們生產出來的。社會關係和生產力密切相聯。隨著新生產力的獲得,人們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隨著生產方式即謀生的方式的改變,人們也就會改變自己的一切社會關係。」因此,如果「忽略了生產關係(範疇只是它在理論上的表現)的歷史運動……那麼,我們就只能到純粹理性的運動中去找尋這些思想的來歷了」(《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602、599頁)。【對唯實踐主義,批判較多,從實體論方面是第一次看到。】
有論者又進一步把自然和社會片面歸結為作為主體的人,於是主張人本體論。在這裡,人成了絕對的主體,即成了不以對象為其存在條件的存在。對此,費爾巴哈正確指出:「沒有了對象,人就成了無。」(《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下卷,第29頁)馬克思完全贊同這一思想。他說:「非對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25頁)可見,通過片面的歸結,把馬克主義哲學本體論說成是實踐本體論,或社會存在本體論,或人本體論的觀點,雖然也使用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些概念和術語,但從根本上說,都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質精神有出入。【這一段對筆者來說有待理解。】
推薦閱讀:
※我拜謁馬克思墓
※馮雪峰自稱反馬克思主義 毛澤東批示批判以此為據
※馬克思《資本論》總導讀
※胡繩: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國情
※堅持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的指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