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文化筆記第四章】第四節 語言文學的發展

第四節語言文學的發展

戰國時期不僅在宗教、思想、史學等領域開兩千年之先河,在語言文字領域本身亦是有重要地位,可以說中華文化的雛形在戰國時期已經基本具備。

1 韻文

戰國時期文化的另一個發展則是在文學方面,以離騷為代表的楚辭佔據了戰國文壇的半壁江山(另外半壁則為諸子的散文所閃耀)。其中離騷不僅文學水平高超,而且上承詩經與古文,下為漢朝辭賦的興盛奠定基礎(存世除《楚辭》外,還可見安徽阜陽雙古堆的《楚辭》及辭賦的殘簡,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中出土《唐勒》佚賦的殘簡)。

楚辭之後中國文學朝兩個分支發展:楚辭的騷體和諸子散文結合,發展為漢賦;楚辭承詩經發展為漢朝的樂府詩。

《孔雀東南飛》是古代最長的敘事詩

漢朝繼承了周朝樂府的傳統,也成立了樂府專門搜集民間詩歌,所搜集到的詩歌稱為樂府詩,是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會集。漢樂府在詩歌史上與詩經、楚辭鼎足而立。類似《詩經》的風雅頌,樂府詩可分為:郊廟歌辭(主要是貴族文人為祭祀而作的樂歌,華麗典雅,如《安世房中歌》十七章(楚音)、《郊祀歌》十九章等。音樂主要採用秦國音樂和楚國音樂)、鼓吹曲辭(又叫短簫鐃歌,是漢初從北方民族傳入的北狄樂。歌辭是後來補寫的,內容龐雜。主要是漢族民間創作)、相和歌辭(音樂是各地采來的俗樂,歌辭也多是「街陌謠謳」。其中有許多優秀作品,是漢樂府中的精華)、雜曲歌辭(其中樂調多不知所起。因無可歸類,就自成一類。裡面有一部分優秀民歌)四種。

《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合稱樂府雙壁

樂府詩中著名的有《陌上桑》和《孔雀東南飛》,都是漢樂府民歌。後者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其中的《孔雀東南飛》與後來的《木蘭詩》合稱「樂府雙璧」。後人又將漢代《孔雀東南飛》、北朝《木蘭詩》和唐代韋莊《秦婦吟》並稱「樂府三絕」。在《詩經》《楚辭》《漢樂府》的基礎上,後世出現了兩晉南北朝的田園詩和山水詩乃至偉大的唐詩、宋詞、元曲,為中華文學史上留下無數的經典(至今最早發現的配樂詞為敦煌出土的《敦煌歌辭》,第一部詩文總集為《昭明文選》)。

《赤壁賦》

「賦」的名稱最早見於戰國後期荀況的《賦篇》。最初的詩詞曲都能歌唱,而賦卻不能歌唱,只能朗誦。它外形似散文,內部又有詩的韻律,是一種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文體。賦萌生於戰國,興盛於漢唐,衰於宋元明清。賦作為一種文體最早出現於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魏晉以後,日益向駢文方向發展,叫做「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入律體叫「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稱為「文賦」。

近年,在尹灣漢墓出土了簡牘《神烏傅》,這是創作於西漢晚期一篇佚賦。它是一篇亡佚兩千多年的非常完整的漢代俗賦,其風格和以往傳世和新發現的一些屬於上層文學上的漢賦相比,無論從題材、內容和寫作技巧來看,更接近於民間文學。此賦以四言為主,用擬人化手法,講述烏、鳥爭巢的故事,與曹植的《鷂雀賦》和敦煌發現的《燕子賦》四言為主的寫法如出一轍(以賦聞名的有:楚國的宋玉、唐勒、景差,漢朝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等;後世著名的賦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等)。

2 散文與駢文

《文心雕龍》是承曹丕《典論》,經陸機《文賦》、鍾嶸《詩品》的文學評論大成,記載了散文史上的「文」、「筆」之爭

中國的散文上承戰國諸子散文,之後從漢代到六朝,出現了「文」vs「筆」的對立。據劉勰《文心雕龍˙總述》引錄顏延之觀點稱,文筆之辯著眼點在於有韻與否(三國至南北朝時期,中國文學史上第一次出現了文學評論專著,開始於曹丕《典論》,經陸機《文賦》、鍾嶸《詩品》大成於劉勰《文心雕龍》)。所謂「文」,就是專尚辭藻華麗,受字句和聲律約束的駢文。所謂「筆」,就是專以達意明快為主,不受字句和聲律約束的散文。文筆分裂後,駢文就成為和散文相對舉的一種文體。駢文盛行於六朝,代表作家有徐陵、庾信等(有駢無韻叫駢文,如《滕王閣序》,有韻少駢的叫賦,如蘇軾《前赤壁賦》,有韻又有嚴格對仗的叫駢賦,如庾信《哀江南賦》)。

《滕王閣序》當是駢文之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一篇

駢文是在漢末時期,由賦發展而來的,它增加了對對仗修辭對偶句式的要求,但對韻律的要求又有所降低。從劉勰的《文心雕龍》之《麗辭》算起,駢文的衍化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至遲在西晉時期,比較完整的駢文已經出現。而文學性的駢文的成熟,大致在南朝的劉宋時代,其代表作是鮑照的一些作品。齊梁以還,以表現美的事物為主旨而注重形式的各類駢文逐漸成為文壇流行的文體,像梁簡文帝蕭綱的《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陳代的顧野王的《虎丘山序》,沈炯的《林屋館記》等形制相當規整而藝術上又均有較高水準的文學性駢文皆其適例。唐以後,駢文的形式日趨完善,出現了通篇四、六句式的駢文,所以在宋代一般又稱駢文為四六文。到宋代以王銍《四六話》、謝伋的《四六談麈》等人的四六話著作為標誌,標誌駢文學的初步形成。

唐宋八大家所提倡的「古文運動」,也就是提倡用散文,正是對當時駢文流行的一種對沖

不像辭賦一般僅用於描寫與抒情,駢文除此二者還可議論並充當應用文。唐代科舉以詩賦取士,其賦作即為源自駢文的律賦。唐代公文亦為駢文,即四六體。駢文由於遷就句式,堆砌辭藻,往往影響內容表達,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之後,駢文首遭一挫;韓、柳去世之後,影響又起,李商隱、溫庭筠、段成式皆此中好手,三人皆排行第十六,故世稱「三十六體」。入宋之後,在歐陽修等人率領之下,古文運動掀起第二輪高潮,散文大家迭出,而駢文自此漸衰落。在元明兩代成為絕響。至清初,作者接踵而起,以清末王闓運為最後一個作家。

3 小說

《燕丹子》記載了戰國末期燕國太子丹的故事,是最早的小說類文章

另外戰國時還出現了一個「未入流」的小說家。小說家的出現當是繼承西周採集民間詩歌的傳統,有人專門負責採集民間傳說議論,藉以考察民情風俗,最後彙集成冊,以之為小說,取其街頭巷尾之意也。(存世有《燕丹子》,《青史子》佚文,放馬灘秦簡《志怪故事》)

四大名著是古代小說的巔峰

但這時的小說為後世真正的小說之源:經後來的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小說(《神異經》《博物志》《搜神記》《拾遺記》等,也有人認為不能僅僅當做小說)、唐朝傳奇小說、宋朝話本、宋元擬話本,而最終在明清成就了著名的以四大名著為代表的明清演義、章回小說。

4 戲劇

儺戲是非常古老的戲種,起源於商代,經過歷代不斷修改,演化至今

從上古先民就開始以舞蹈的形式表達對神、人、未來的願望。先秦時期就有既娛神又娛人的巫歌儺舞,到商朝時期形成了一種固定的用以驅鬼逐疫的祭祀儀式,經過後世不斷發展,最終成為流傳至今的但仍保留了原始風格的儺戲。

漢代百戲陶俑,許多現在的現代的曲藝形式都可以從中找到影子

原始的祭祀舞蹈經過三代的規範發展到了戰國漸漸成為朝堂之上的娛樂,官方的樂府是主要表演機構,秦二世曾在甘泉宮「作角抵俳優之觀」。漢武帝時,擴大了樂府,收集巷陌歌謠,記錄了各地詩歌,推動樂舞的發展。絲綢之路的開闢,又促進了中原與西域的文化交流和各民族的藝術匯合。為了政治上的需要,還演出大角抵招待外國賓客。角抵年年曾變,內容日趨豐富,因而又成為百戲,包括雜技、曲藝、散樂、舞蹈、幻術等。

史載,唐明皇選樂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子弟」,從此梨園與戲曲結下不解之緣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民族南下,把源自本民族的戲曲與表演藝術形式帶入中原,有代面(表演北齊南陵王高長恭故事)、踏搖娘(與皮影戲一起表演)、缽頭(傳自西域)、參軍戲(石勒所創)等。唐朝時期,各種藝術形式快速發展,有專門的梨園教授表演,加上西域的表演形式傳入,戲曲表演有了新的形式,出現了雜劇(類似漢朝百戲,但包括最早的戲劇。現存最早的漢語劇本為敦煌出土的晚唐時期《釋迦因緣劇本》)。

元雜劇中的經典,《竇娥冤》

宋朝時雜劇在北方經金朝的院本發展為元雜劇(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紀君祥為代表);在南方宋雜劇(現存最早宋雜劇為南宋劇本《張協狀元》)與元雜劇交流後成為南戲。

湯顯祖與莎士比亞同時代,其代表作《牡丹亭》是明清傳奇中的頂峰

南戲到明清時期稱為傳奇,湯顯祖便是著名的「臨川派」傳奇作家(另一派「吳江派」代表為馮夢龍)。明清傳奇包括眾多的地方聲腔。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遠的是崑山腔和弋陽腔。眾多唱腔流派和地方戲種的發達最終成就了京劇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戲劇,在世界劇壇上與古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劇。

5 語言文字

十三經之一的《爾雅》,是中國的辭書之祖

文學發展的基礎是字詞教育的推廣和普及,讀書必先識字,掌握字形、字音、字義,學會使用。早在西周時期就有官方機構進行最基礎的小學教育【40】。周朝兒童入學,首先學六甲六書(六甲指兒童練字用的筆畫較簡單的六組以甲起頭的干支。六書即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後經孔子等儒生的努力,原本貴族壟斷的教育被推廣到民間,更多的人能夠讀書識字。戰國時期從王室流出來的有兩部重要的:字典《史籀篇》和詞典《爾雅》。這兩部當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字典和詞典之一【41】,而《爾雅》則晉級為儒家十三經之一。(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國竹簡之中發現了一部截止到二十一世紀初的最早字書,《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字析》,簡稱為《楚竹書〈字析〉》,是一部楚國文化發展時期的官方整理、規範文字的竹書)

秦朝李斯做的字典《蒼頡篇》等,統一了秦朝的文字

後秦代李斯作《蒼頡篇》,趙高作《爰歷篇》,胡毋敬作《博學篇》皆以統一後的秦篆編寫。漢初合為一書,統稱《蒼頡篇》,並改寫成隸書,又稱《三蒼》。魏晉時,增《訓纂篇》、《滂喜篇》,稱《五蒼》。《五蒼》因其古文字太多後人難習而不傳,今僅存阜陽漢簡和居延漢簡以及北大竹簡的《蒼頡篇》。

《說文解字》是傳統學問里小學部分的重要典籍

小學後經不斷完善發展為體制、訓詁、音韻三門學問(字形、字義、字音),為後世科舉考試內容之一。體制方面有漢代《凡將篇》、《說文解字》,晉代《字林》(不傳),南梁《玉篇》(殘卷存於日本《古逸叢書》中),北朝《字統》(不傳)等;訓詁方面有西漢楊雄的《方言》,東漢《釋名》,三國《廣雅》,唐朝《經典釋文》、《一切經音義》,宋朝《埤雅》;音韻方面有隋代《切韻》,唐代《唐韻》,宋代《廣韻》《集韻》等。

隨著國學的復興,傳統的蒙學讀物再次流行,幾乎成為有些人眼裡的國學經典

另外,用於教導幼童識字與文化常識的學問獨成為一派,為蒙學,與小學、大學並列。後世蒙學讀物有:

字詞:《急就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倫理:《小學》、《朱子家訓》、《名賢集》、《性理字訓》、《小兒語》、《弟子規》、《家誡要言》;

經學:《四書五經》;

史學:《蒙求》、《五字鑒》、《十七史蒙求》、《敘古千文》;

韻律:《聲律啟蒙》、《千家詩》、《唐詩三百首》、《名物蒙求》、《訓蒙詩》、《笠翁對韻》;

綜合:《幼學瓊林》、《增廣賢文》、《龍文鞭影》。

參考文獻

40 《大戴禮記·保傅篇》

41 潘玉坤《史籀篇>年代考》-《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


推薦閱讀:

《醫易閑話》讀博筆記
[轉載](學習筆記)認識柴胡桂枝湯1---作者:經方中醫 劉為紅
幺學聲07年8月筆記4
看貼筆記(磁州窯系X62--碗)

TAG:文學 | 文化 | 語言 | 發展 | 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