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宗教復興超越了英國《金融時報》的想像力
近日,英國的《金融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宗教:中國富人的安定劑》的報道。該文援引胡潤百富在《2012中國高凈值人群消費需求白皮書》中的調查數據,表明中國擁有600萬元人民幣以上個人資產的富人中,有30%信仰佛教,7%信仰基督教,3%信仰伊斯蘭教。結合《金融時報》報道者在中國的觀察,該文得出了「中國出現宗教復興的主要因素,是富人信教求心安,而非底層民眾尋求麻醉劑以緩解貧窮帶來的痛苦」的主要結論。《金融時報》能夠關注到中國宗教信仰的深層現象,說明其確實有獨到的眼光和洞見,但就中國宗教復興的歷史過程和總體態勢來看,該報道也有許多「不見」和偏見。
雖然外界對於中國宗教信眾的數據統計一直存有異議,但對於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宗教復興的這一事實卻很少有反對意見。然而,關於中國宗教復興的原因和後果卻一直是眾說紛紜。有的人在思考究竟是貧窮苦難催生了中國人的信仰需要,還是經濟增長助長了宗教復興;有的人在質疑中國人宗教信仰的真實性,認為很多宗教繁榮只不過是為了發展旅遊業的斂財之舉;還有人對「異軍突起」的宗教感到驚訝、困惑和懼怕,擔心長此以往會發展成為「洪水猛獸」。這些疑問和看法都是源於觀察者對中國宗教信仰特徵缺乏深刻把握,對中國宗教政策制度缺乏系統了解,對中國信教群眾信仰表達方式缺乏全面認識。
首先,中國人的信仰需求和宗教生活是長期穩定存在的。從信仰需求的角度來看,中國人與世界其他國家的人們並無本質上的差別。並不像許多人所說的,中國人缺乏宗教信仰。只不過,中國人的信仰表達方式有其獨特性。思想史學者葛兆光先生提出,中國社會在文化傳統上一直存在著一個屬於少數上層文化人的「大傳統」和一個產生於日常生活屬於非文人的「小傳統」。古代中國民眾的信仰世界與上層的信仰世界不同,民眾信仰既由耳濡目染、生活經驗自然傳播所獲得,其實踐方式也必然融入生產、生活方式,滲透在生老病死、起居婚喪的各個環節。其特點包括儒、道、佛混融信仰,個人的幸福、家人的健康和子孫的延續是信仰所祈求的主要目的等。這種小傳統的信仰一直在中國社會綿延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所出現的宗教復興既是傳統文化的延續,也是文化「小傳統」逐步向「大傳統」擴展聯結的結果,並非無中生有的「天外來物」。
其次,近30年來的宗教制度、政策持續革新為各類宗教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良好條件。一個社會中的信仰需求能否展現為繁榮的宗教活動,還要取決於宗教資源的供給水平。從1982年中共中央《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這一歷史性文件印發後,「尊重和保護宗教信仰自由」逐步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為宗教活動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之後,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推進了對教產的保護、對宗教界人士權利的維護以及對開展宗教活動的保護。這些制度變革為當前的宗教復興提供了寬鬆的環境,有助於宗教資源供給的增加。
再次,轉型期不同社會群體在信仰需求上和信仰表達上各具特色。在宗教信仰自由得到有效保護、宗教活動廣泛開展的今天,具有不同信仰需求的社會群體都能夠從中尋找到合適自己的信仰方式。雖然許多富豪的信仰方式由於其頻繁的曝光率而容易受到社會關注,但這並不排除在廣大農村地區、民工群體中同樣有著豐富多彩的信仰表達方式。即使那些有明確宗教信仰的富人群體中,也並不全是為「求心安」,他們委身某種宗教的原因多種多樣,信仰帶給他們的感受和收益也是複雜深刻的。
當然,隨著信教群眾的增長,其對與宗教活動相關的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多種社會資源進入宗教活動領域,「宗教搭台,經濟唱戲」成為一些地區的發展模式。這一狀況一方面有利於宗教場所的增加,另一方面也迫切要求進一步推動宗教管理的法治化、社會化、專業化,使宗教信仰的神聖性與社會活動的世俗性能夠各行其道,實現和諧並存。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