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知識】中國文化傳統源流
編輯:方略書院(flsy2017)
中國文化傳統一直在變化和發展,但是所有的發展都是從一個共同的源頭出發,歷史連續性清晰可辨。
很多人把新文化運動當作中華文化走向獨立和覺醒的偉大轉折,認為中體文化從此走出歷史傳統、步入嶄新紀元。新文化運動真的有這麼偉大嗎?換個角度來討論這一問題。
在過去三千多年歷史上,中國文化曾不止一次經歷過類似的巨大轉型危機,尤以春秋戰國(前771年-前221年)和魏晉南北朝(220年-581年)兩個時期為典型。這兩次轉型都經歷了數百年時間,都始於對主流文化傳統的質疑,終於對過去歷史傳統的回歸;從漢代經學復興到隋唐科舉取仕,從董仲舒儒術獨尊到程朱道統重建,無不表明中國文化在歷經數百年彷徨後,最終回到了自身的大傳統。儘管每次轉型都不是機械的回歸、簡單的復舊,而是伴隨著空前的融合、巨大的創新,但是在回歸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傳統方面,卻並無二致。這就是本文所謂尊德重禮的中國文化大傳統。
人們常說,宋明理學吸收了佛老,卻忘記了另一個更重要的事實:它畢竟不像佛教一樣消極出世、否定此岸,也不像道家一樣超脫現實、追求逍遙。無論宋明理學受佛老多少影響,至少它與孔子樣尊重六藝,與盂荀一樣堅守倫常,與漢儒一樣捍衛三綱;這些正是它與佛老最根本的區別,也是中國文化終於回歸自身大傳統的標誌。
為什麼中國文化在經歷了幾次巨大挑戰和危機之後,都能回歸自身的大傳統?其根本原因在於中國人的深層文化心理結構並未斷裂。具體來說,過去數千年來,在表面的意識形態、政治制度、經濟基礎、宗教勢力變遷下,中國文化背後有一股巨大的潛流起作用。這股潛流我稱為中國人的深層文化心理結構,其實是一股強大的文化無意識機制;不管你承不承認它,它都在決定著中國文化的走向;只要這種文化心理結構未斷,中國文化總是會以不同的方式重回自身的大傳統。
那麼這種深層文化心理結構或文化無意識是什麼呢?筆者曾總結為包括如下三方面:一是此岸取向,二是關係本位,三是團體主義。我認為,過去三千多年的中國文化,是在這三重預設下建立起來的。鑒於這一文化心理結構至今並變,我們有理由相信,最近一百多年來中國文化雖飽經西方文化衝擊,並表現出類似於百家爭鳴的面貌,但最終定會像歷史上一樣,再次回歸自身的大傳統。
當然所謂中國文化的「大傳統」,並非某個抽象、絕對的「本質」;中國文化傳統一直在變化和發展著,但是所有的發展都是從一個共同的源頭出發,後世與前世之間的歷史連續性、繼承性清晰可辨。所以回歸自身的大傳統並不是機械地復舊,而是回到源頭來尋找價值,依據傳統來重建制度。同時,回歸自身的大傳統,也不是武斷地排外,而是依據自身來吸取精華,站穩腳跟再向外整合。
轉發是最大的鼓勵!謝謝您的支持!
推薦閱讀:
※以日記品味家國情懷 《風語日記》或將成為2017年文化節目力作!
※中國文化的趣味問題(315)
※比起你們愛看的明星綜藝,中國非遺文化更走紅國際!
※和合圓融的中國文化特質
※中國文化名篇導讀(四)(3):讀韋政通先生《中國文化概論.藝術》(中國音樂藝術) SHAROONG 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