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支那一詞出自梵語
何新世界史雜記:支那一詞出自梵語
支那一詞,現在國人多以為出自日語,是對中國的蔑稱。這是誤解。實際上這個語詞出自梵語,是古代南亞印度人對中國的稱謂。
支那這個名稱見於古印度地區流傳的梵文吠陀,包括《摩奴法典》和《摩柯婆羅多》。這是目前西方漢學廣泛接受的看法。
玄奘的《大唐西域記》也記載印地人稱中國為摩訶至那,語出梵語。摩訶Maha意為「大」,至那即支那,出於梵語Cina,為古代印度人對中國的稱呼。但此並非中國人對自己的稱呼。從這一名詞,後來又衍生出異方對中國的多種稱呼,例如佛經中多稱中國為支那、震旦。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法苑珠林》、《大方等大集經》、《佛說大灌頂神咒經》、《佛產寶雨經》、《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等佛教經典中有關Cina的漢譯名有:至那、斯那、脂那、脂難旃丹、莫訶至那、摩訶支那、震旦、振旦、真丹,等等。應該說,這些名稱指的都是中國。]
支那一詞傳入西方,於是而有China、Chin、Cinas、Sin、Chin、 Sinoe等拉丁文以及西文諸名。
關於支那、Chin、China這一稱呼的起源,比較通行的看法是:來自於秦。公元前221年秦帝國統一海內,威震四方,於是周邊民族便以「秦」來指稱中國,Cina即是「秦」的轉語,匈奴語言稱人為那、儺,秦那china則是匈奴語言秦人之義。
[Basically "China" came from "Qin", to "Chin", how some idiot added an "a" to the end, we have no idea, but this is only an English word, in French "China" is "Chine", much more similar to "Qin"]
另一種意見認為,雖然Cina起源於「秦」,但這不是秦始皇的帝國之「秦」,而是公元前7世紀時強盛於中國西部的秦穆公之「秦」,這樣,就能解釋為何在公元前221年以前,Cina一詞已出現在印地人的梵語著述中了(見張星烺《中西交通史料彙編》第一冊,「支那名號考」)。
推薦閱讀:
※什麼是菩提心?菩提是梵語,即『覺道』,覺悟的道路。
※(4 條消息) 印地語、梵語、烏爾都語、旁遮普語、普什圖語和波斯語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梵語與佛典
※《中觀總義》第一講筆錄(內部交流) | 梵語
※我說,我想要有本梵漢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