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送課下鄉到問答式教學的泛想(與教師對話之十五)

從送課下鄉到問答式教學的泛想

(與教師對話之十五)

杜玉雙

◇今天人可真不少啊,有疑問想和大家共同探討,希望各位同行幫忙啊!

◆這幾天人都很多的,最好能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共同探討。你的問題說說看。

◇我是中學英語教師,前幾天觀摩了小學教研協作體活動,聽了市裡送課下鄉的名師的課,又看了您的博客,對一問一答式教學有好多疑惑。我聽的是是小學語文《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這一課,講課的老師的從容的教態,不同於常人的親和力,感染了絕大多數聽課的孩子。但我發現她之所以能和學生在互動共鳴中完成教學任務,主要是她有效進行了設問,而每個設問都是一問一答式完成的,沒什麼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卻從各個方面培養了孩子的能力。比如,對詞、句、段的賞析能力的培養,是當堂進行的,學生當堂就予以了運用。那麼,一問一答式的作用不是也很突出嗎?

◆其他教師對此有什麼看法,我想從不同角度傾聽一下。

◇評課當然是成功了。但也有的認為是花架子,說這麼講累死人了。 可是孩子能暢所欲言,情緒高昂。

◆你所提出的問題,我想從這樣幾方面來理解,看看是不是有道理。第一,「一問一答式」,我在博客里用了引號,這就是指單純的「一問一答」,並沒有排斥「問答式」教學。第二,問題情境創設不可能沒有問答存在。第三,市裡教師的課能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我想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儘管提問的簡單,也是很好的情境創設。

◇噢,我沒正確理解您的雙引號的含義,都是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比如課文的最後一句,作者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學生開始盡情的聯想併當堂寫下來,真正做到了圍繞夢裡的情景展開想像。

◆市裡的小學教學目前強調:簡簡單單教學。這方面是有體現的。我的理解是,就是問題情境創設也不要繞騰學生,而是讓學生馬上進入問題情境「一問一答式」是指無問發問,不值得一問的問題也要問,比如「是不是」,「對不對」等,還有明明知道學生對有些問題已經理解了,還要多次提出來發問。

◇是這樣的,就是快速切入主題。我覺得你說的是問題的價值性和可問性以及層次性。

◆是的,所謂學生能夠隨著教師的發問,不停地在思考和參與,儘管問的直接,也是有效提問。不要將問題情境創設理解為說了一大堆話才出現,只要是符合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就應該是有效提問,也就是問題情境創設。因此,我非常認同市教研室龐主任所指導的理念,就是「簡簡單單教學」。但是這是個理念,並不是指所有的教學過程。

◇有效的設計提問時,是非常必要的,也非常重要。那就是說,他說的「簡單」,是真實而不是隨便。

◆你的理解很正確。還有就是剛才你所提到的評課所出現的說法:這樣講課要把人累死。我覺得有些教師還是沒理解到位。這是市教研室關於小學教學指導所確定的理念,是方位性的,並不單單指一堂課。市裡的骨幹教師平時就是這麼講的課。你的想法和開始城裡的很多教師想法差不多,就是總認為他們是給咱們做秀來了,我們這裡有很多在市裡的同學,他們曾經私下交流過,平時他們真是這樣授課的。前些天我縣一所小學還專門到市裡的一所小學聽課和交流,去聽課的教師所遇到的同學也都是這樣做的。

◇有的教師認為平時這樣做就太麻煩了。那市裡的骨幹教師真的是為每堂課付出了,可能是要比平時講課準備充分了許多,但卻是真實的東西,屬於他們平時就具備的東西,能看的出來,是自然流露。我女兒就是講課這個班的學生,課都學完了,回家還在寫作者夢到了什麼,奇思遐想,真的感動,我還幫她想了好多。

◆是的,別說孩子,聽了這樣的課就連大人都很感動。關於課前準備,你說得對,即使專家來講課,也不可能絲毫不準備。不過,他們所來的這些教師,總體來說業務素質確實比較高。還有一個情況,市裡這些學校骨幹教師平時使用多媒體比較多,但是市教研室送課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要求這些教師盡量不使用多媒體,甚至要做兩手準備,就是即使使用多媒體,也要有講「素課」的準備。所以我和一些學校和教師說過這樣的話:要知道「山外有山」,並要知道「遠山畢竟有多高」。

◇的確。這次他們用了,但不是課堂主體,是個別環節,只是當幻燈用,並沒有依賴於大屏幕,像看電影一樣。數學我也聽了,也那麼好。沒想到還有英語,是小學四年級的,作為中學英語教師,這是我的意外收穫。

◆呵呵,這是你本行啊。聽了小學英語課,有什麼體會?英語語境創設怎麼樣?

◇從語境創設上我認為不太理想,基本是漢語授課。可取的地方是放得開,學生能夠真實地進行語言輸出演練。

◇我想我們教師教學中設問的方式,都採用「搶答式」和「舉手回答式」。搶答式問題情景創設簡單、易答,舉手回答主要是培養學生思維素養,非常有利於中等生。送課下鄉的教師這方面做的非常好,我收穫很大。並且,我和身邊的教師討論了你博客中的問答式。那麼,怎麼樣把握設問的有效性呢?

◆沒想到還有其他學科的中學教師也去觀摩小學課了。我覺得理解這個問題應該有這樣的層次吧:問答式——問題情境創設——思維最近發展區。實際上是一個問題,只是存在這幾個環節,我想在理解和運用上,應該有這樣的層次關係。剛才那位老師所說的課堂中的有效問答,我想教師正是將問題的設定切中了學生思維最近發展區,不然學生不會隨著教師設問,而出現思維跟進的。

◇那什麼是「思維最近發展區」呢?

◆關於思維最近發展區是一個心理學概念,就是一個人思考時最接近思考點的問題,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和情境創設,都要接近學生的這個思考點,這樣才能使學生跟著教師的問題走。課堂上的問題情境創設,過高和過低都不利於學生思考。如果問題情境創設高於學生的思維最近發展區,那麼學生就跟不上教師的問題進行思考;如果問題情境創設低於學生的思維最近發展區,那麼學生思維就不會活躍,更不會跟隨教師。備課時,所說的備學生,也要備學生的思維。

◇的確如此!好的問題真的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

◆可以具體地分析一下精彩的課堂,看看教師處理每個教學環節所設計的問題,怎麼樣切合了學生的思維特點,對我們教研是非常有益處的。我們平時都在說以學生為主體,但是不考慮這些因素,實際上就沒有以學生為主體。還有些人有個「口號式」的說法:「以學定教」,如果不考慮到這些因素,就不可能實現以學定教。教師的主導要定位於學生能夠思考的層面,這樣學生才能夠有興趣跟進教師的「導」,然後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這樣也才能實現「以學生為主體」。「導而弗牽」,這是我國古代經典《學記》所提出的,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當然,很多是我個人的理解,不一定正確。


推薦閱讀:

妙招| 干好教學不能光憑熱情,看這位新教師如何改變
我是教師我無能
如何看待「最美鄉村教師候選郜艷敏:被拐女成為山村女教師」
教師為何成找對象最受歡迎職業
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新(教師中心稿)

TAG:教師 | 教學 | 對話 | 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