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文化高峰論點 卜希霆:街舞文化與創意營造 | 嘻哈中國
卜希霆:街舞文化與創意營造
導語:2016年8月2日,首屆中國舞蹈協會街舞委員會街舞產業高峰論壇在河南鄭州舉辦,中國傳媒大學經管學部副書記兼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卜希霆、格萊美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孫明章、著名舞蹈家夏廣興、百度百付寶CEO章政華、浙江安泰集團董事長錢安華、米多娛樂CEO李朕、中國嘻哈教育集團校長呂龍、浙江桃花庄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諸海峰等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圍繞「為藝為商,街舞四方」的主題展開「論道」。中國傳媒大學經管學部黨委副書記、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卜希霆以「街舞文化與創意營造」為題發表主題演講,從公共文化與文化產業的視角出發,分析了當代中國街舞發展的著力點,對未來街舞發展提出建議。以下是關於本次演講主要內容的分享。
理解街舞
古人尚武,「以武會友」,武術是冷兵器時代的「顯學」,在金庸先生等武俠小說大師的描繪之下,「武林大會」成為每隔一定時間即要舉辦一屆的武林高手間切磋武藝的聚會。今天我們出席的中國(鄭州)國際街舞大賽(簡稱WDG),也是高手對決的「舞林大會」,因為街舞藝術也成為今天世界青年人普遍關注的「顯學」。改革開放之後,中國認識世界的方式不斷多元,我上學那個時代大多數人最早接觸街舞都是通過看美國電影《霹靂舞》,但那時候也不知道霹靂舞也是街舞。我知道在座的許多人是全國各地街舞圈的「大咖」,對街舞有著多年的實踐、認知與理解。我就從文化的角度與各位分享一下對於街舞的學習體會,不一定準確,說的不對的以各位街舞專家意見為準。
街舞是上個世紀中葉誕生於美國民間的一種舞蹈形式,流行於非裔黑人、牙買加人、墨西哥人、波多黎各人等有色族群之中。街舞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關於其歷史、內涵、精神、音樂性、舞蹈性等的文化複合體,成為一種特殊的城市文化形態。街舞包括機械舞(POPPING)、鎖舞(LOCKING)、霹靂舞(BREAKING)、自由舞(HOUSE)、爵士舞(JAZZ)、嘻哈舞(HIP-HOP)以及甩手舞(WAACKING)等,表演者通過走、跑、跳創造出有別於其他舞種而極具觀賞性及表演性的舞種,一直受到廣大青年人的喜愛。作為廣義的Hip-Hop文化的一種元素,街舞和說唱、打碟、塗鴉等隨著全球化的過程在全世界範圍內傳播。如今不僅在美國,在歐洲、日本、韓國和中國,街舞都成為了當地青少年最為喜歡的一種文化和舞蹈形式之一。
街舞的文化定位
街舞作為一種文化,應該如何定位?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六個層面來理解。
1.時代之舞
街舞文化是青少年創造的一種流行文化,其舞蹈本身傳遞出青少年對生活意義的探尋,展現出他們的豐富個性和獨立自主精神。街舞誕生於20世紀中葉的美國,正是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從1955年阿拉巴馬州公交車事件開始,黑人民權運動、反主流文化運動、反越戰、女權主義運動等迅速興起,席捲了整個美國,影響了全世界。實際上,街舞所代表的Hip-Hop文化由這些反對不公、叛逆傳統的青年人所熱愛並傳播,也一度成為了他們抨擊現實、宣傳新思想的途徑。街舞文化的精髓——愛與和平,有著鮮明的時代背景,舞蹈表現形式和內涵都與當時的社會、文化、種群有著不可分離的關係。街舞發展到今天,可能其社會運動、政治層面的含義已經淡去,但是卻成為了當代各國年輕人所認同的張揚個性的代名詞。街舞作為一種年輕的文化形態,已然成為當今時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競合之舞
街舞是一種競技與合作相融合的舞蹈。眾所周知,街舞大體上可以分為斗舞和表演兩個體系。街舞與其它誕生於舞台上的舞蹈形式有所不同,它從誕生之初就是一種充滿了競技性的舞蹈形式。黑人小夥子們在街頭圍成一圈,面對面的進行一對一甚至多對多的斗舞,由舞技高超的前輩進行裁判,獲勝方將贏得掌聲、尊重和金錢。他們以此來代替幫派械鬥,以不流血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後來發展成為各種街舞比賽,具有代表性的有英國的UK,美國的紅牛,德國的BOTY,法國的JD,中國的KOD等等,現在我們又有了WDG這樣高規格的國際性街舞比賽,這也是街舞界的一大幸事。街舞除了斗舞,還有在舞台上的舞蹈表演,可以分為獨舞(SOLO)和齊舞。齊舞需要各個舞者的配合和合作,而SOLO雖是單人項目,但也需要DJ打碟,MC烘托氣氛、燈光的配合等等。實際上,街舞從斗舞、表演到比賽乃至團隊建設、工作室運營到今天全國性的街舞聯盟的成立,都是一個充滿了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也正因為競爭合作,街舞充滿創新活力,擁有著不竭的動力。
3.城市之舞
街舞是一種特殊的舞蹈形式,為什麼這樣的說呢?因為他不同於誕生於舞台之上的古典舞、芭蕾舞和現代舞,也不同於誕生於鄉野田間的民族舞、民間舞甚至儺舞,街舞誕生於上世紀中葉的美國城市底層街區,這在各種舞蹈形式中可能是獨一無二的。如上世紀70年代,加州洛杉磯和長灘幾個城市裡,放克(Funk)音樂極為流行,大名鼎鼎的Electric Boogaloos(簡稱EB)團體在這種文化氛圍下,發展出Popping,Popping舞蹈所代表的Funk文化也成為了洛杉磯、長灘那種輕鬆、隨性、幽默氛圍的代名詞。城市具有廣闊的公共空間,在美國,這種公共空間里誕生了街舞。而在中國,城市公共空間的建設與營造也歡迎並需要街舞愛好者的加入。在這種空間與舞蹈的交融中,城市的精神、年輕人的激情才能夠得到釋放和體現。此外,街舞的發展需要資金、場地、消費群體、音樂、演出、媒體(特別是自媒體、新媒體)的支持與參與,這些條件大多有賴於城市的供給。所以說,街舞脫胎於城市這個母體,發展於城市,也必將服務於城市,綻放於城市,必將成為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4.健康之舞
相信任何一位觀看過街舞的朋友,無論是在電視上、網路上還是現場,都會被舞者那些充滿爆發力與力量感、體現靈活和柔韌性、能夠任意控制自己身體的動作所吸引。街舞的訓練較之其他舞種,更需要長時期的身體鍛煉和基本功訓練,對自身體力、力量、控制力、爆發力、協調性、柔韌性等各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因此,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跳不了街舞的。同時,街舞也是一項極好的身體運動與健身方式,普通的愛好者可能沒法像職業舞者那樣高強度、長時間的訓練,但是科學的學習街舞也是能起到鍛煉身體、保持健康的效果。很多人說街舞有很多高難度的動作,我的身板不行來不了那個。這可能是由於Breaking、Popping等舞種帶給大眾的主要印象,Breaking等舞種,確實需要一定的身體素質基礎,不太適合女性、老人來練習。但是除了Breaking之外,還有Hip-Hop、Jazz、Waacking、Locking等舞種,這些舞蹈對身體素質要求門檻相對較低,適合各年齡段人士進行練習。所以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街舞可以發展為一種大眾的健身方式,具有非常廣闊的群眾基礎。
5.動感之舞
街舞作為一種舞蹈藝術形式,不僅僅可以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它可以給舞者和觀眾帶來精神的愉悅和藝術的享受。街舞里任何一個舞種,都講究舞蹈與音樂的契合,講究身體律動與音樂律動的協調呼應,這種律動的強大感染力可能是其他舞蹈形式所不具備的,舞者能利用舞蹈與音樂感染觀眾,形成互動。相信每一位看過街舞比賽或表演現場的朋友都能有所感觸。街舞也是情感的舞蹈,表演者用身體的動作變化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感情,這是街舞作為一種舞蹈藝術所具有的共性特徵。街舞同時也是一種潮流文化,這種舞蹈、服飾、符號乃至態度和精神深得全世界青年的喜愛,並在全球各地與當地文化結合,生根發芽。街舞近些年在我國青少年中星火燎原,稍加引導便普及迅速,立竿見影,顯現出極強的行動力。
6.藝術之舞
長期以來,因為街舞具有強烈的運動特性,街舞曾經被某些組織定位於全民健身項目,矮化成為體育舞蹈。近些年,以青年群體為主體的街舞已經走出體育運動的閾限,展現出創意複合多元的藝術生命力。其實街舞自誕生之日起,就呈現著藝術的獨特氣質。街舞是以人體的動作、造型、發展、變化所形成的肢體語言塑造出動感、粗獷、超炫、超洒脫的形象來表現人的獨立不羈和自由奔放的個性。從街舞的物質外化形態方面來看,街舞最重要的藝術特徵就是一種直觀的動態性的形象。它本身集中體現和包含了直覺性、動作性、節奏性、造型性、傳情性、綜合性等藝術特徵;總體上看,街舞是一種以人的身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並結合了音樂、服飾等藝術形式,以具有節奏性和創造性的直觀的動態的形象展露,表現人的情感、活力和思想,反映社會生活的藝術,集約了綜合藝術表現力。2013年9月,中國舞蹈家協會街舞委員會成立,這也標誌著中國街舞獲得了藝術界的認可,而《中國街舞藝術教育等級》機制及系列教材的推出,也進一步推動了街舞的藝術晉級之路。受文化部委託,我帶領課題組正擔綱《群眾文藝發展規劃》的起草工作,我希望未來街舞作為群眾文藝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能夠進入 「群星獎」的表彰視野。
從以上六個方面我們對街舞文化進行了解讀。街舞文化在上個世紀末傳入中國,先是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紮根,發展出舞佳舞、Speed、Caster等知名舞團,後發展到全國各個地區,在中小城市裡也全面開花。街舞產業也發展迅速,形成了以各地舞團、工作室為中心的街舞教學、比賽、演出、服飾、影視等產業鏈。
街舞的文化落點
街舞作為一種西方的舶來品,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化業態,作為一種群眾基礎雄厚的藝術形式,該如何發展,怎樣發展?從公共文化建設與文化產業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有以下六個著力點和落腳點。
1.城市公共空間塑造
說到城市公共空間,大家首先就想到的是廣場。沒錯,廣場是城市裡最主要也是最集中的公共空間。街舞誕生於美國底層街區的街頭巷尾,由於美國街區制與中國不同,這可以理解為另一種形式的廣場。中國的廣場都是誰在利用呢?沒錯,「大媽」們是中國廣場上的精靈。廣場舞是中國本土發展出的特有的舞蹈形式,深得中老年婦女的歡迎與喜愛。那中國的街舞都在哪裡跳呢?在工作室里、練舞房裡、排練廳里、演播館裡……幾乎大多是在室內封閉空間。這與街舞本身開放、交流、隨性的文化特質不完全符合,也限制了街舞文化的更好傳播與推廣。不能說是大媽擠佔了青年人的空間,但是城市公共空間青年人的缺位確實是非常可惜和遺憾的。如何把青年人從房間里、手機上、電腦旁,從虛擬空間里吸引出來,來到廣場等公共空間,進行有益身心的互動、交流、休閑活動。我認為街舞作為青年人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應當是城市公共空間塑造的重要的有生力量,因此在各個城市街區文化建設規劃之時,應主動做好與街舞文化群體的銜接,通過街舞推動城市文化重塑。從把中國國際街舞大賽(WDG)永久落戶鄭州這一決策來看,鄭州市領導已經看到街舞與城市文化的共生效應,正在探索用街舞文化藝術提升城市品位,用街舞文化產品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路子,值得肯定。
2.群眾藝術培養熏陶
街舞作為一種舞蹈藝術形式,具有藝術的陶冶身心、提升修養的審美功能。同時,作為一種從社會基層發展起來的群眾藝術形式,又具有受眾廣泛、通俗易懂的特點。街舞與芭蕾舞、現代舞、民族舞相比,是一種更接地氣的舞蹈,也更容易學習和欣賞。與其他舞蹈類型不同,練習街舞並沒有多高的身體素質門檻,也不需要從小練起的童子功;欣賞街舞也不需要有多高的文化水平與知識積累。實際上,相較於其他的群眾藝術——如書法、繪畫、歌唱、拉丁舞、民族舞,街舞有著更為廣泛的群眾潛力,可以作為群眾藝術培養的重要手段。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指出的「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讓人們的靈魂經受洗禮,讓人們發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以文化人、以藝養心」。街舞作為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反映了街舞愛好者對藝術的美好追求與不斷創新,具有極強的「正能量」。廣東中山市11歲街舞女孩席嘉琪,9歲學習街舞,通過個人努力斬獲眾多街舞獎項,獲得不少獎金,撐起了遭遇變故家庭的半邊天,但「成為一名舞者,到世界各地跳舞」也成為她不斷努力上進的藝術追求。因為獨立、自強、樂學,她榮獲了2016年「中山市美德少年」榮譽稱號。
3.全民街舞運動
街舞,並不是年輕人獨寵,也吸引了其他年齡段群體的興趣。除了青年人之外,現在少年兒童也成為了街舞的生力軍。從各個街舞工作室火爆的少兒街舞班,各大選秀節目上的各種「小街舞達人」就可見一斑。街舞以其活力與魅力得到了小朋友和家長們的喜愛,現在很多中小學的廣播體操都用街舞代替,街舞也作為特長加分納入了中小學升學體系。其實在競技方面,街舞比賽也更類似於一種無差別組的賽事,首先男女是不分組的,其次基本也不會以年齡分組。2010年,10歲的鄭州小朋友陳培顯在第七屆KOD比賽中闖進Popping組八強;2015年,13歲的台灣小朋友黃子豪代表中國勇奪街舞世界冠軍。除了小朋友和年輕人,中老年人也可以接觸街舞、練習街舞,達到休閑身心、鍛煉身體、陶冶情操的目的。北京76歲的老奶奶武英就是其中的代表。她一輩子都在追求「動感和時尚」。快60歲時,她迷上拉丁舞;60歲以後玩跑酷,耍雙截棍,64歲練街舞,2004年,創辦「奶奶街舞隊」首次與年輕人同台競技,獲得全國街舞大賽北京賽區第三名。2006年拿到了另一項全國賽事的冠軍。全民街舞是一個理想的目標,在街舞領域,無所謂性別,無所謂年齡,只有著熱愛和堅持。
4.創意營造
創意營造即以提升全社會創意審美為目標,以營造創意生活氛圍為宗旨,通過培育創意精神,挖掘創意要素,整合創意資源,生產創意產品,傳播創意觀念,營造創意生態,激活創意消費,構建富於創意的社會環境、經濟環境和自然環境。我一直關注和研究創意營造方面的課題,今年出版了《創意營造學》專著,開設了《創意營造學》課程。我認為創意營造的過程將有利於改善民眾生活環境、提升普通百姓的文化素養、推廣生活美學的理念、改善民眾的生活精神層次。創意如何產生,如何在公共空間內營造創意,如何將創意轉變為生產力,我認為街舞是一個不斷推陳出新的創意樣本。街舞融合了音樂、塗鴉、服飾、品牌、視覺等諸多創意要素,是一個極具潮流特徵的創意營造過程,有利於對舊有元素、資源的重新組合、融通,促進創造、衍生新的產品、服務、環境、氛圍。街舞文化的創意營造將有益於重塑區域認知、凝聚共生力量、延續特色文化、驅動文化創新。
5.教育培訓
街舞的教育培訓從街舞剛傳入中國時就開始了,從一開始的大哥教小弟,師傅教徒弟,到後來的辦班開課,再到後來遍地開花的工作室教學,街舞已經形成了少兒街舞、基礎教學、職業教育、大師授課等涵蓋多舞種、各年齡段的街舞教育培訓格局。但是直到今日,街舞的教育教學仍然缺乏規範,主要表現為街舞教練缺乏官方資質認定,教學內容和過程缺乏科學的規範,缺乏完整、嚴謹的教材與資料,缺乏街舞考級體系,街舞仍然沒有被納入高等舞蹈教學體系等等。據保守估計,我國現有經專業培訓的街舞師資大約1萬人,覆蓋了25個省100所城市,30%街舞師資來自傳統舞蹈。街舞教育培訓進一步轉型升級需要中國舞蹈家協會街舞委員會的不斷努力與付出,街舞教育培訓的規範化、專業化,任重而道遠。
6.街舞產業開發
街舞產業雖然體量不大,但也是文化產業當中的重要的產業形態,而且潛力巨大。街舞與其他文化產業業態不同的是,它在最初幾乎沒有得到官方的支持與推動,完全是處在一種自發的狀態下「野蠻生長」。在這種環境下發展到今天,街舞獲得了廣大的市場受眾和國家的認可,說明街舞作為一種產業是非常具有活力、前景和價值空間的。據保守估計,我國目前直接從事街舞運動的大約有100萬人,僅僅包括培訓、演藝、街舞專業服飾服裝大約有50億產值。從教學到演藝,從服飾到時尚,從視頻直播到影視動漫開發,從賽事到我們今天的峰會,街舞完全可以形成一條具有深厚市場潛力的「街舞+」全產業鏈條,帶來廣闊的價值,拉動群眾消費,提供眾多就業崗位,這對文化產業,對整個國民經濟,都有著長遠的意義。
街舞發展建議
我剛才展望了未來街舞發展需要的幾個著力點,下面我再對當今中國街舞的發展提出我的四點建議。
1.加強頂層設計
街舞作為一種從基層發展起來的文化,如今已經得到了國家層面的高度認可。而如何規範、扶持與支持文化的發展與產業的發展,則需要關於街舞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這需要國家有關管理機構進一步明確權責、各部門有效協調、學術智庫的支持與民間組織的配合。這些政策應該包括街舞教育培訓的規範化文件,街舞活動的財政扶持,街舞個人、團隊及街舞工作室的資質認定,街舞賽事的規範化、街舞音樂及視頻的版權保護等等諸多層面高端規劃設計,街舞發展急需借智借力高舉高打,做好戰略謀劃。
2.搭建協作平台
從實際情況來看,中國街舞的發展還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各地區、各城市、各團體都是各自為政、割據一方,全國性的、常態化的、規範化的聯盟還很少。文化和產業的發展,最忌諱的是分裂與封閉,良性的競爭與合作是正確的發展形態。因此,街舞委員會的適時成立,街舞全國聯盟的積極組建,WDG全國大賽的不斷展開,這對中國街舞的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必須通過搭建跨界合作、開放包容的協作平台,實現街舞群體協作共贏的嶄新局面。
3.社會資源整合
在中國有許多高水平街舞舞者,有許多知名的街舞團體和工作室,更有許許多多喜歡街舞的愛好者。如何將這些資源整合起來,發揮人才優勢、市場優勢,打通整個產業鏈條,這是街舞委員會和街舞聯盟需要考慮的問題。另外在中國,Hip-Hop的發展有一個不好的現象:街舞玩街舞的、說唱玩說唱的、塗鴉玩塗鴉的。這幾個圈子彼此之間感覺老死不相往來,沒有很好的交流與合作。其實這幾種文化都具有一樣的精神特質,也都是年輕人喜歡的文化,為什麼不能一起協作發展呢?建議街舞圈的各種朋友們,我們主動出擊,去和說唱圈、塗鴉圈的人溝通交流,洽談合作。這樣有利於街舞的發展,更有利於Hip-Hop大文化的發展,全世界Hip-Hop愛好者的有效聯結,實現街舞資源全面整合,共創街舞文化良好生態。
4.融合本土特色
街舞是誕生於美國,流行於全球各地的世界性文化。它流傳到一個國家,就與當地的民族、文化融合交匯,形成帶有當地烙印的特色街舞,如韓國的K-POP,日本的House等。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談到中外文化交流與競爭時,曾經專門指出,「很多藝術形式是國外興起的,比如說唱、街舞,人民群眾喜歡就要用,並賦予其健康向上的內容。」 習總書記在如此高規格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首次提出要提倡推廣年輕人喜而樂見的街舞,這也代表了國家層面對於街舞發展的認可、重視與支持。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街舞是一種開放性極強,又充滿了變化與創造性的藝術,它可以與中國傳統、地方文化結合,形成具有中國特色、具有中國風格的特色街舞。如CCTV「街舞集結號」播出的《當街舞遇上詠春》《以福之名》《東北東北》等節目,就特別具有當地的文化特色,又不失街舞的獨特風韻。中國街舞要想良性、可持續發展,並在世界街舞之林有所建樹,必須植根於中國文化的豐沃土壤。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街舞也不例外。
最後編輯:作者:townson
就是個管理員吧。介紹完畢! 站內專欄 站點 QQ交談 新浪微博
推薦閱讀:
※中國的艾滋病患者人數?
※外媒:中國高調參加環太軍演令美高層很糾結
※第十屆中國楹聯彭玉麟獎第四期徵稿:文天祥
※中國農業銀行-西聯匯款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