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
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
美國教育家波斯納曾提出過「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這樣一個公式,而教育反思實際上應是反思者對自己的教育經歷進行綜合、總結、分析、提煉的過程。作為一名小學的班主任,我有許多需要總結與反思的地方,在此我將自己的一些想法與反思總結如下,也希望以此來指引自己今後的工作。實踐中的一些想法與經驗: 第一:用制度去管理班級。人是需要制度去管理的,好的制度應該是公正、公開、並能夠發揚民主的。在接班之初我發現班中並沒有完善和系統的班級制度,學生的學習習慣比較差,對於一些行規的遵守也很不自覺,為此我馬上和班幹部一起協商制定了一份「班規」,並針對制度確定相應的獎罰政策,鼓勵先進、鞭策後進。比如每周我先送大家10分的基礎分,如果同學上課能積極舉手發言,默寫能得100分,能做好個人衛生等方面都將得到一張「獎勵券」,三張「獎勵券」就能換一分「行規獎勵分」,在平時班級行規的檢查與抽查中,只要同學表現良好和突出,也可以加相應的分值。而如果有同學出現上學遲到或破壞教室環境衛生的行為,則要求他為班級做一天值日生,甚至是扣分。在懲罰學生時,我要讓他明白,這個懲罰並非來自於教師,而是來自於班級的制度,因為你違反了制度,所以要罰你,同樣因為你做的好,也能得到相應的精神和物質獎勵(每周我會統計每位同學獲得的「總分」,並在「紅旗榜」中粘貼他們的戰績,每半學期我班都會進行一次「班級行規評比」的獎勵措施)。這種行規的評比方式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也能使師生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和諧。 另外在制度制定後,為了體現它的民主,我會讓學生自己去管理,而教師則作為班集體的一員,我要起的只是指導的用。一系列的獎懲制度已使大家學會珍惜自己的「行規分」,如今他們都很看重老師發的「獎勵券」,並為此會更自覺地去遵守日常的校規與班規。第二:不斷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每一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榮譽感,作為班主任應該設法去激發整個集體的榮譽感,想辦法凝聚這個集體,而學校組織的各項比賽,都是增強凝聚力的好機會。從接班第一次的主題班會開始,我就要求自己全身心的投入,以我的行動來帶動全班同學的真心投入。在事先我會精心設計主題班會的流程、做到主題鮮明,目標明確,通過我的引導,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應該學會的,什麼是不正確的,什麼是應該放棄的,讓學生在活動中自己感悟做人的道理。例如今年「三·八婦女節」的主題班會,我將它命名為「感恩的心」,同時邀請了班中四位學生的母親來共同參與,活動中我安排了許多與「感恩」有關的節目,小品「子孝父心寬」、詩朗誦「母親」、歌曲「媽媽的吻」、重溫「感動中國的人物故事」,還有學生與家長之間的親子遊戲「心靈感應」等等,我讓同學們在濃濃的班會氛圍中領悟「感恩」的道理,並在思想與情感上產生了碰撞與共鳴,而當學生投入越深,他的體驗就會越深,集體榮譽感也會越深,那樣集體的凝聚力也會越大。 第三:做一個以德服人、「人和」的班主任。首先我希望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德」的人,因此在平日的教育中我非常注重德育的滲透,經常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行為規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等德育教育,並在班中引入了《弟子規》的經典文化導讀教育,又如在講解《弟子規》內容時我告訴學生,宋朝的司馬光把人分為四種:德才兼備為聖人,德才兼亡為愚人,德勝才為君子,才勝德為小人。如果沒有聖人和君子,那麼與其用小人,不如得愚人。因為「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我要讓學生知道在他成才之前首先要學會做人,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公正」也是學生所看重的一項教師品質,因此對於所有的學生我都會一視同仁,當學生有進步時,我會及時做出表揚,而當學生犯錯時,我也會做出合理的批評與教育。不會因為他成績好而心存袒護,而對成績差的學生抱有偏見。其次,成為一名「人和」的班主任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標,當然「人和」的班主任也應該是有威信的,而威信並非憑空產生,是要靠自己樹立的,以身作則,言教不如身教,良好的身教是樹立威信的最好辦法。例如我要求學生在執勤周內7:00分到崗,那早晨我就會做到6:30分到校,並做好巡視查崗工作。另一方面「人和」的班主任又應該是具有親和力的,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是有情感的,如果威信能使學生對教師敬重,那親和則使學生對教師不會敬而遠之,情感像一根紐帶,把教師與學生緊緊聯繫在一起。平時在找學生到辦公室談心時,我會拉一個椅子來讓學生坐下來,雖然是一個很小的動作卻會讓學生倍感親切。在和學生交流時我會注意自己的語氣和語速,讓學生感受到我對他的重視與尊重。而在與家長交流時同樣要注意「親和」,學會與家長保持定期的溝通與聯繫,多在家長面前誇獎孩子的長處與優點,讓家長們感覺到我對他們孩子的關注與愛戴,而這些也需要我平時用發現的眼光去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工作中的一些不足與反思:第一:作為一名班主任,經驗的缺乏仍是我工作中的弱點,比如遇事時我還缺乏足夠的沉著與冷靜,對於一些突發事件的處理也不夠靈活,有時我也會對學生進行一些大聲的訓斥,而那時我的學生會用他們無辜和迷茫的眼神看著我,讓我深深地感觸到其實學生畢竟還是可愛的,雖然有時他們也會犯嚴重的錯誤,但學生畢竟還是孩子,對待孩子要有愛心,要理解他們。教師看學生的眼光應該是俯視的,這也是戰略的需要。學生犯錯誤時,教師不必耿耿於懷,要學會以德報怨,不要跟學生一般計較。我應該相信學生是向上的,向善的,要對學生抱有期望,而對於學生出現的反覆,我也不應該氣餒,要有耐心,要鼓勵他克服困難,戰勝自我。對於那些迷失方向的孩子,則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愛與幫助。第二:理解班主任工作的意義。小學班主任工作的確是件十分辛苦的事,因為學生年齡較小,而且處於認知和處事的關鍵時期,所以班主任在學校教育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教育學概論》中所提到的,班主任工作具有極大的意義:1)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班主任的中心工作,就是對本班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組織管理。2)班主任是學校領導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力量。班主任是教育改革的主力軍,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力量。3)班主任是聯繫各任課教師的紐帶。班主任要經常與任課教師溝通學生的情況,及時傳遞通報學生的各種問題,信任任課教師,並與任課教師一起共謀教育學生的策略。4)班主任是溝通學校與學生家長的橋樑。班主任必須做好家長工作,通過家訪,互通學生的情況,共同研究教育學生的措施和方法,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取得教育影響的一致和連貫。 第三:在日常的工作中,用「愛」的思想來指導我們的工作。著名教師毛蓓蕾,在她的《心之育》一書中寫到「愛孩子就是愛祖國。教師應該傾聽、發現、關注孩子的心靈。」 毛蓓蕾老師抱著這樣的思想,關心學生,幫助學生,並贏得了學生的愛戴。很難說毛蓓蕾老師有什麼很高超的教育技巧,她只是把愛學生髮揮到了一個極高的水平,所以她成功了。在班級管理中,所有的技巧都抵不過愛學生,這是教育的關鍵,其餘都是次要的。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常常會產生一些錯誤,有些錯誤只是階段性的,比如對於一些脾氣倔強易衝動的學生,之前我也會採用當面教育或批評的方法,並指望利用幾次談心或談話來強行將她的脾氣扭轉過來,但實踐證明,如果教師過分地追究,只會起到強化的反作用。其實,現在有教育學家就提出,教師要學會「視而不見」,因為有些錯誤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會自然消失,教師沒有必要去干預。看不到最好,看到了也要假裝沒看到。適當的寬忍和忽視會給學生營造一個寬鬆的環境,等到學生吃到苦頭後,教師再在暗中加以幫助和點撥,其教育結果則會變得更加有效,也許這樣的「愛」能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吧。 小結: 我希望自己能在工作中不斷總結以往的一些經驗與教訓;不斷去反思自己犯的錯誤,並動腦筋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斷地去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用它們去分析以往工作中失誤的原因和制定正確的工作方法。實踐——學習——反思,希望我能通過班主任的實踐工作,來增強自己的工作能力與信心
推薦閱讀:
※教師的尊嚴在哪裡?
※我為什麼不建議你選擇去私立學校任教
※教師要超越經驗層次上的教育常識
※日雜實用指南 |穿好這四種春夏流行色,老師上班時尚又得體
※別人的老師 | 一位物理學名師的髮型進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