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嘉譯三劇「霸屏」,看一個「老戲骨」的自我修養

文 |表江

張嘉譯新戲霸屏但角色辨識度高不跳戲

偶爾,看電視興趣增高的時候會拿著遙控器掃一遍,哪個電視劇能看得下去就瞄幾眼。看了幾眼《獵場》——這是胡歌返場之作;《急診科醫生》——,醫療題材劇一向是我的喜好;還有一個怪怪的《我的!體育老師》——名字不大靠譜,劇情是這兩年流行的大叔蘿莉戀。然後發現,怎麼全是張嘉譯演的嗎?但是不服不行啊,三個劇,三種題材,三種人設,一個也不讓你跳戲,還都能津津有味地看下去。

轉念一想,這可不是一個演員的基本素養嗎?可能是近幾年霸屏的鮮肉們讓我降低了對於演員的期待,畢竟連不少被認為有演技的演員,演多少個戲都一個表情。比如那個誰在《我的前半生》《外科風雲》《歡樂頌》里都沒換過表情吧?

其實三部戲裡對張嘉譯來說挑戰最大的,個人覺得是《我的!體育老師》。

《急診科醫生》這種一本正經的外科大夫對張嘉譯來說真的不難,《獵場》和胡歌對戲,當然也輕輕鬆鬆。《我的!體育老師》這個故事的路子有點像王志文和李小冉的《大丈夫》,老男人配小姑娘,因為年齡的差距產生喜劇色彩。但你要是演得油膩了,那可太招觀眾煩了。必須得演出魅力,要讓人覺得「小姑娘被你吸引了很正常」——偏偏這又是一個中年被離婚的喪喪的形象,還是挺考驗演員對角色把握的。

張嘉譯的衚衕混不吝老二的形象倒是蠻符合他的形象的,因為張嘉譯很年輕的時候便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觀眾看他總是駝背其實是疾病造成的。他也曾心酸地說過強直性脊柱炎幾乎讓他「演員夢碎」。因此,扮演西裝筆挺,腰桿筆直的酷帥大叔模樣多少有點違和,但是弔兒郎當的生活化的姿態卻非常自然,倒是更加吸引人。

年紀相當的同行,其實有不少跟他一樣,作品就像蓋戳了「演員自我修養」的商標。比如也很會演戲的何冰,《大宋提刑官》就不提了,今年播出的兩部作品《情滿四合院》《白鹿原》有口皆碑。兩部戲擱一塊,你會跳戲嗎?不會的,但市面上那些玄幻劇、宮斗劇放一塊,還都是熟面孔,你會看得自暴自棄。

年輕就糊弄的演員,老了也不會演得更好

說起張嘉譯和何冰,長相都很周正,但畢竟年紀擺這,不會有太多拚命為他們刷話題、買點擊率的粉絲了——他們壓根兒也不屑做這些事了。人到中年,有了一定的資源和業界認可度,他可能就是因為實在是喜歡演戲才繼續認真挑劇本、背台詞當演員的。他就老在琢磨怎麼把戲演好這件事,這和因為小鮮肉們老琢磨怎麼自拍好看肯定是不一樣的。

做演員是不能太在意「自我」這件事的,要隨時放棄投入到角色中去。而偶像是無時無刻不在意著自己的,因為粉絲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他們,要他們忘掉自我投入到角色中去,如果角色的這個動作不帥,他可能就接受不了。小鮮肉和演技派,可能就是兩種市場需求而導致的不同產物吧。想看白馬王子耍帥的小女生們喜歡小鮮肉,想看看百味人生的普通觀眾喜歡演技派,就是這樣而已。

今年還特別喜歡的一個演員是「達康書記」吳剛,即使在電影院里看到他參與的廣電廣告,也覺得台詞水平高出其他人一大截,這就是演員的功底。再比如年輕一些的張譯,他的電視劇我看的不多,《綉春刀2》里的陸文昭演得很不錯,一個初心不壞卻走岔了的人,要比一開始就是一個壞人的角色更讓人扼腕。裡面同樣演得不錯的還有雷佳音,因為《我的前半生》很多觀眾認識了他,《綉春刀2》里他出來的時候好多觀眾會說「呀,竟然是陳俊生!」一個演員,僅僅憑藉作品走到觀眾一看就知道你是誰,知道你演過哪個角色這一步,並不容易。

最近有個挺火的綜藝節目《演員的誕生》,據說節目組特地邀請一些流量小花去讓觀眾看笑話,當然也請到了一些普通觀眾和廣告商眼中「非一線」卻能稱得上「好演員」的嘉賓。於是網上有人說,「好演員」不怕晚。其實不對,因為那些有點年紀閱歷的好演員,多是從年輕就認認真真演戲,並且有那麼幾部拿得出手的代表作的。而年輕時就糊弄的明星,年紀越往上走大概也就越疲懶,哪還有出頭冒尖的機會呢?好演員應該是一路走來,不管一線不一線,不管有沒有傻不愣登的粉絲給你打"call",都會在不同年齡有不同年齡的風采。

□表江(劇評人)

編輯:思凝

?

推薦閱讀:

在婚姻里放棄自我是不會有好下場的。(長案例:060期)
一個人是怎麼變得以自我為中心的?
自我覺察監控的文件夾
呼吸道疾病的自我療法

TAG:自我 | 自我修養 | 修養 | 張嘉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