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

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指出,「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這個科學論斷從政治和戰略的高度強調了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的原則,對於在新的歷史時期做好黨和國家的各項工作,對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黨性原則是黨的政治屬性的集中體現

黨性是一個政黨的政治本性和特性,是其階級性的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現。不同類型的政黨因階級性質不同,其黨性的內涵、表現和要求各有不同。資產階級政黨為了掩蓋其階級屬性、政治目的和利益訴求的偏狹性,總是刻意迴避自己的特定黨性,標榜所謂的「非黨性」「無黨性」「超黨性」和「全民性」,謊稱代表全體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實際上代表的是少數人或利益集團的利益和意志。

馬克思主義政黨從一開始就公開表明自己的黨性,明確宣示自己是代表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利益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對黨性問題歷來有著高度的政治和理論自覺,成立伊始,就公開申明自己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其政治目標是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在中國建立社會主義社會並最終實現共產主義。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長期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以實際行動深刻詮釋黨性的內涵,不斷發展和豐富黨性的內容。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中國共產黨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以及黨自身的變化,對黨性作出了更科學、更完整的表述: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高度強調堅持黨性原則,再次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對黨性原則的高度自覺。

二、人民性是黨的根本宗旨的集中體現

人民性的問題,歸根到底是一個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立場的問題。對一個政黨來說,為什麼人的問題,就是立足於哪個階級的立場,替哪個階級說話、辦事和服務,代表哪個階級的利益和意志,也就是這個政黨的根本宗旨問題。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運動,作為這個運動領導者的共產黨人,沒有任何同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立黨為公,還是立黨為私,是區別無產階級政黨和資產階級政黨的根本標誌。

堅持人民性原則是落實黨的宗旨的重要體現,是貫穿於黨的發展歷程的一項根本原則。中國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政黨,自創立之日起,就把人民群眾視為歷史的主體、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真正的英雄,並把這個觀點貫徹落實到自己的思想路線、組織路線和工作路線當中,形成了人民性原則。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明確提出,中國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共產黨所從事的一切工作,歸根到底是為人民服務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和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並得到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為最高標準。9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對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終堅持、毫不動搖,這正是黨能夠始終獲得人民群眾支持和擁護的重要原因。

三、全面準確把握黨性和人民性的內在一致性

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內在本質,是工人階級政黨制定理論、路線、政策並付諸行動的根本要求。由此,黨性和人民性的關係問題,是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根本問題,也是黨領導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根本問題。

黨性同人民性的內在一致性,是由黨的階級性質和政治立場決定的,是由黨的政治地位和歷史使命決定的,是由黨的根本宗旨和政治路線決定的,也是由人民的意志和願望決定的。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就是黨的利益,除此之外黨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人民群眾的立場就是黨的立場,就是黨的政策的立場,除此之外黨沒有需要堅持的其他立場,人民群眾對過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就是黨的歷史使命和執政活動的明確目標。從根本上說,站在黨的立場上就是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堅持黨性也就是堅持人民性。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條件下,堅持黨性與堅持人民性是一致的,這就決定了對黨負責與對人民群眾負責是一致的。堅持黨性就是堅持人民性,堅持人民性就是堅持黨性;黨性寓於人民性之中,沒有脫離人民性的黨性;人民性是黨性的體現,沒有脫離黨性的人民性。對黨負責就是對人民負責,對人民負責就是對黨負責。只有對上負責而不對下負責,或借口對下負責而不對上負責,試圖割裂對上與對下負責、對領導與對群眾負責、對黨與對人民負責的一致性,在理論上是極端錯誤的,在實踐上則是極其有害的,必須努力加以澄清和糾正。

四、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必須貫徹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原則

哲學社會科學事業是黨領導的人民的事業,哲學社會科學界是黨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重要陣地、重要戰線,必須始終如一地貫徹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的原則,堅持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的一致性。

首先,必須堅持黨對哲學社會科學的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重視和加強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領導,從政治方向、學術導向、科研課題、機構設置、人才培養、物質保障等方面關心和支持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和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自覺接受黨的領導,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黨和國家關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發揮好黨和人民事業思想庫的作用。

其次,必須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把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貫穿到科學研究工作的全過程,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指導研究的能力。同時,要緊跟時代和實踐發展步伐,深入探索、研究和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實踐所提出的新課題,積極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為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寶庫作出新貢獻。

再次,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學術導向。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堅持黨性原則,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正確方向。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中央權威;要善於以精深的學理為基礎,深入研究、闡釋、宣傳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敢於同各種錯誤思潮和錯誤觀點進行鬥爭。同時,要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鼓勵學術自由和學術創新,鼓勵哲學社會科學創新人才大量成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理論體系和學術話語體系,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建設。

最後,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學術立場。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回答和解決與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提出科學的、有說服力的理論分析和對策思考。在此基礎上,不斷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發展著的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不斷把黨帶領人民創造的成功經驗上升為理論,實現理論創新成果的「馬克思主義化」。

總之,哲學社會科學界要通過貫徹落實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的原則,實現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的一致性,推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為黨和政府決策服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服務。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


推薦閱讀:

黨性分析材料(郵政)
甄小英:加強黨性修養 踐行「三嚴三實」
黨性黨風等5則
加強黨性修養要正確處理好「六個關係」

TAG:堅持 | 人民 | 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