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麥對糖尿病有食療作用
蕎麥源於中國,因其富含多種藥用成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和重視。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一項調查表明:主食蕎麥地區的人群,其血糖水平和糖尿病患病率明顯低於不食用蕎麥地區的人群。其中,主食蕎麥的居民高血糖水平(即高於正常值的血糖水平)檢出率為1.6%,非主食蕎麥的人高血糖檢出率為7.33%,後者高於前者近4倍;主食蕎麥和不食用蕎麥地區的糖尿病患病率也相差約一倍,前者為1.88%,後者為3.84%。這一結論提示:蕎麥作為有效降低糖尿病發生的雜糧作物,應該更多地出現在老百姓的餐桌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糖尿病的發病率亦在逐年增加,現在全世界有1.9億糖尿病患者,我國此病患病率為3.6%,約有糖尿病人及糖耐量低減者5000萬人,是繼腫瘤、心血管病之後又一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慢性病。蕎麥作為一種常見雜糧作物,在北方地區旱地已普遍種植和食用。蕎麥籽粒中富含蛋白質、纖維素、澱粉、糖類,特別是蛋白質近似豆科植物的蛋白質,其籽粒中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和微量元素。蕎麥的脂肪含量為2%~3%,有9種脂肪酸,且多為油酸和亞油酸,可降低血脂。蕎麥中尼克酸含量比白面多3~4倍,尚含有其他食物所不具有的芸香苷(蘆丁)。尼克酸和芸香苷也具有降低高血脂的作用,常吃蕎麥可防治糖尿病及高脂血症。蕎麥中鉻、礬等元素明顯高於非蕎麥食物,推測它們對降低血糖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最近,蕎麥、麩皮對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的食療效果已得到醫學界和營養學界的公認。特別是蕎麥中的苦蕎,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苦,為寒涼藥物。因苦能清泄,間接存陰,從而止渴、清熱泄火而對糖尿病起治療作用。日本學者在研究中也發現,苦蕎在預防糖尿病、高血壓症等生活習慣病的效果上約為甜蕎的100倍。因此,日本人稱苦蕎為「長生不老苦蕎」。實踐結果表明,蕎麥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的「三降」效果均很明顯。目前,我國已有蕎麥製作的挂面、涼粉、糕點、酒類、飲料等普遍上市。
(實習編輯:劉勝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