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傳統習俗數一數:臘月二十八

臘月二十八,即年廿八,距離春節還剩2天時間,家家戶戶都已經將過年的食品、用品準備得差不多了;關於臘月二十八的漢族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根據漢族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這天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總之各家各戶是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的前奏~

臘月二十八這天,太原人要蒸好「糕兒饃饃兩笸籮」;河北人則是「蒸棗花」預備除夕祭禮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饃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這天才「把面發」,等到二十九才「蒸饅頭」。北京民間講究,從初一到初五,不能動火蒸饅頭、炒菜,因為其諧音聽起來像爭爭吵吵。為了一年的幸福和美,人們就在年前把年後吃的食物提前準備好,到時只要餾餾就可以了。如今,外面賣的饅頭花樣繁多且價格不貴,所以平日自己發麵蒸饃的人越來越少。但是,每到年關,很多人還是會按照老輩傳下來的習慣,在臘月二十八這天發麵,準備第二天蒸饅頭。

臘月二十八除了要發麵以外,還要「貼花花」也就是貼年畫、貼春聯和貼窗花。俗語中的「花花」,指的是所有形式的中國新年裝飾物。人們會在最頂部貼好春聯。

貼窗花

貼春聯除了窗戶上的窗花,很多人都很喜歡新年年畫,就像是上面那幅畫中的門神海報。在中國宗教中,在兩扇門上各貼一個手持長矛的門神,可以防鬼鎮宅。

廣東傳統門神貼春聯的習俗則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後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後來,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

而在廣東就流傳這樣一句俗語:「年廿八,洗邋遢」,邋遢可以解釋為污穢、骯髒的意思,而「年廿八,洗邋遢」的意思是年廿八這天把家裡里里外外打掃乾淨,準備迎接新年。除此以外,洗邋遢還有將一切厄運、霉氣統統隨污糟垃圾掃出門的意思。

「年廿八,洗邋遢」的起源可以追朔到商周時期的「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古籍《呂覽法》中記載:「歲除日,擊鼓驅癘疫鬼,謂之逐除」;《秘奧造宅經》也有「溝渠通浚,屋宇潔凈,無穢氣,不生瘟疫」,清代的《清嘉錄》更提示「臘將殘,擇憲書(指曆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塵。」

俗語有云:年廿八洗邋遢,若然不洗豈會發。人們總希望一年好過一年,在心理上亦讓霉運通通都除去,希望來年更有生氣,其中碌柚葉更是不可或缺的東西。

相傳以碌柚葉沐浴,有除霉氣、袪邪、行好運、預防疾病、通經絡等種種功效。碌柚葉是否可以除霉氣、袪邪、行好運難以證實,但預防疾病、通經絡的說法卻是有根有據。原來在科學界中,早就證實了碌柚葉確有一定的醫學效用。據醫學報告指出,碌柚葉含天然的黃酮類物質(Flavonoids),它有助人體之血氣運行,抗衰老、抗發炎等功效。

碌柚葉(即柚子葉)是我國民間用來祈福、驅邪、避穢、消毒的祥瑞之物,用碌柚葉水洗手、沐浴的民俗由來已久

除了打掃家居衛生,人們也會在家門口張貼門神對聯,逛花市,買盆桔、桃花、水仙花等,將家裡整飾一番,整整齊齊、高高興興過大年咯~

過年代表「團圓」的水仙花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中國傳統之美《木雕》
傳統文化 | 魁星點斗 獨佔鰲頭 古人的考試祝福
傳統媒體最大危機是忘了「讀者」
李亞萍:傳統楊式太極拳胯的調整
呼喚傳統節日的回歸

TAG:春節 | 習俗 | 傳統 | 傳統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