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管理給學校「鬆綁」
職業學校的主管部門對學校具有無可爭議的監督、指導與服務功能,出台一些文件,用於規範學校的辦學行為,本無可厚非,但發文前如果不進行認真調研與分析,就難以實現科學決策與管理。 目前普通高中的學科會考已逐步被水平測試所替代,但是肩負著為企業培養急需技能人才重任的職業學校,卻仍然背負著會考的枷鎖。有的地方,職業學校學科會考及格線之低令人觸目驚心,這不能不引起主管部門的重視。會考並不是監督學校辦學水平的唯一法寶,指導學校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才是保證學校辦學水平的正途。另外,中職學校不同專業的核心課程及對接崗位有很大不同,主管部門的會考和技能考核也應該隨之調整。 中職學生的理論學習能力較弱,社會行為能力偏差,需要學校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動手能力培養和行為能力矯正。在這個過程中,學校在德育活動課程和實踐課程付出的勞動比德育課堂教學工作多出數倍。但學生的德育成績如果僅憑德育課的會考等級來評價,而且會考的及格線又只有區區二三十分,顯然是不科學的,甚至有異化中職德育評價的嫌疑。筆者認為,中職學生的品德評價需要劃分為三部分,一是教育局和教研部門一直堅持的理論知識課堂教學,落實馬克思主義哲學、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職業生涯規劃等知識的傳授;二是評價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將學生的校園行為、家庭行為、社會行為納入評價範圍;三是將學生的專業意識、職業素養等作為學生品德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此,學生的德育評價就從單一的德育課成績考核,變成德育課理論知識成績、日常行為表現、專業意識和職業素養相綜合的立體評價。 現在各級部門舉辦的技能節,一種傾向需要引起重視,即過於重視獲獎人數的多少與等級,忽視了全體學生技能的培養。從市級比賽到省級大賽到全國大賽,花費大量人力財力物力,有的學校每年砸進去的經費接近百萬元,最終寥寥幾個人獲獎,得利者可能是某些企業或團體,而對於提高全體中職學生的技能作用有限。這顯然與大賽的舉辦初衷不相符合。中職學校必須加強對全體學生的技能培養,而不是像普通高中一樣進行選拔式、篩選式地培養。學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技能突出者進行「加餐」,但務必讓落後者能掌握一門謀生的技能。 對於校企合作,職業學校與企業都想做好,但這兩個實體的出發點完全不同。企業是資本決定製度,而學校是理念決定製度。企業老闆關注的是經濟利益最大化,而中職校長關注的是社會利益最大化,即學校聲譽和學生、教師職業技能的最大提升。因此,教育行政部門應在充分考慮這兩個實體積極性的基礎上出台相關政策,才能促進校企的真正合作而又不至於使國有資產流失。 教育行政部門對職業學校的管理是必要的,但如果幹預過多、管理過細,則會傷害職業學校辦學的積極性和創新性,同時也不利於學校管理者自主管理與自主思考。教育行政部門要多關注職業教育一線的呼籲,學會科學管理。 (作者系浙江省溫州市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副校長蔡克全) 《中國教育報》2012年5月30日第5版 |
推薦閱讀: